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时间:2018-05-2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第一篇_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2011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总人数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31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中国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yahoo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strong>评价二: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或许传统观念已经深深植根在国人脑中了吧。这并不是一个好坏价值判断的问题,只是对于像一些老美这样习惯了思想极端开放的人来说,中国留学生让他们觉得有些难以接近和不好相处。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strong>评价三:英语交流能力差</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center">

有美国学生说:“当我得知中国留学生都从小学就学习英语时,我简直太吃惊了,因为他们的口语能力完全不能正常对话,更别说讨论问题了。”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刚出国门,语言障碍是每个留学生都不可避免的,别说你英语多牛,雅思多少,GRE多高的,到现实中完全没用.这个障碍不克服,就难以融入美国文化中去学习。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center">

特别提示:突破语言障碍的唯一办法,就是多跟周围的人交流。不要怕出丑,不要怕被人笑话。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我十多年前移民来到美国,被逼学习,在过程中出了不少洋相,现在英文也不是很好,还在学习,只是居然还经常冒充翻译,相信我的故事对你是鼓励,当你丧失信心时,当你们想放弃时:不要忘了,高娓娓那么笨都学了英语,你们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博文:初学英语时那些狼狈丢人的往事)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strong>评价四:爱做饭,而且深谙此道</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前几天在微博行转发了一个美国中文网的博友的笑话: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nbsp;“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胃......”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这歌词改得真的太有才了,特别是对我来说,太贴切了。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想想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不论多少年,最改变不了的就是我们对食物的偏爱。所以,有一个笑话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口锅,怕吃不惯那里的食物,好自己动手做饭吃。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一是不喜欢吃西餐,二是节约,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喜欢自己做饭,中国人在海外都喜欢自己做饭。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所以,中国留学生爱做饭,并不能怪他们,这是有先例,有传承的。你看那李鸿章,当年来美国访问的时候,不是整套做饭吃饭用的家伙和人都带齐了吗?排场多大!(见博文:中国官员访美 令人咂舌的排场 )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我的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吃我做的菜。他们说,我做的菜虽然看起来不如西餐好看,却很好吃。(博文:老美圣诞大餐与卤猪脚的PK)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还有的老美说:“你们真的特别厉害,每顿饭要做好几盘菜,不像我,用一个盘子就解决了。”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strong>评价五:中国留学生爱热闹,喜欢找老乡聚会吃饭打扑克牌打麻将</strong>

</p>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中国留学生也许不擅长参加老外的聚会,但经常参加自己人的聚会。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后,第一个打听的就是附近有没有华人圈子,然后找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老乡。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连在国内的大城市里,都有各个地方的老乡会,在海外,同乡会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美国的同乡会也很多,多数是以省份为单位。留学生经常会参加老乡会,或在租住的公寓里做一顿中国菜吃吃喝喝,或者外出搓一顿。还有很多留学生把国粹——麻将都搬到美国来了,聚会时噼里啪啦搓一圈。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center">

有些老外也受到国粹的感召,开始学习打麻将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甚至有老外问:“为什么中国不争取让麻将也成为奥林匹克的一个项目呢?”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你们中国人实在太聪明了,这种游戏是怎么发明的?虽然学起来非常复杂,但学会了,玩起来非常有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上帝给你的下一张牌是什么,哦,对了,你们管给牌的不叫上帝,叫‘老天爷’。”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center">

<strong>评价六:讲人情,害怕冲突,有意见也不愿意明说,喜欢私下解决</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和谐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留学生不喜欢争论,不喜欢产生矛盾,也害怕冲突,如果谁对谁有意见,也会尽量避免当众说出来。而是台下解决,避免冲突。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而对于一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老外通常喜欢每当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可以大家摆上台面来公开辩论。这一点和中国人恰恰相反。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strong>评价七:中国留学生比较内向,含蓄,不谈性</strong>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老外总说中国留学生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更不喜欢随时随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不会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也不谈性方面的事情。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我十分赞同:一位博友的留言: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其实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习俗,谈不上谁好谁坏,只是要做到入乡随俗,融入进去”

</p>

<p style="text-align:left;" align="left">

文/<span style="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高娓娓</span> </p>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第二篇_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1、考上大学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而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与老师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发问,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请问要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语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的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所以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种“填鸭”,辛苦的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有的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

弯来。

5、数学头脑

美国学生一般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机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里打扫一遍,我们就可以在给你一些零用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就自己到抽屉里去拿。”

7、旅游

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 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给我一笔钱。”

8、女朋友

美国学生把女朋友带回家自豪的对父母说:“这是我女朋友。” 中国学生面对着自己已经被撬开的日记,看着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的说:“我没有早恋·····”

9、新赛车

美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瞧,这是我自己组装的新车。”

中国学生喜欢夸耀自己的长辈:“看,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新车。”

10、自己做主

美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赖我们给你提意见。”

中国学生的父母对他们吼到:“放肆!翅膀长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告诉你,就算你长出胡子,还是我们儿子,还得听我们的。”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第三篇_一位美国留学生对中国的看法

一位美国留学生对中国的看法

如果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有许多挫折感,那么美国留学中国的学生就有更多的困惑感,尤其是女生。南希在中国南方一所著名大学(注:中山大学)做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内容是关于中国与美国房地产经济比较。

南希住在校园外的一处高级公寓里,常常爱到珠江边上的大排档吃东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生硬的粤语,最让中国人注意的是她长着满头红发和红眉毛。一坐下来说到中国学习体验就滔滔不绝,笔者将之归纳成十点:

一,美国女生很难得到中国男士的青睐,更谈不上沟通了解,男同学们喜欢叽叽喳喳背后议论自己,但很少人敢于坦然地和她讨论问题,更忌讳触及感情问题沟通。有一次几个男同学约她和他们去照相,也不问她是否愿意,个个都要做某个亲热姿势,然后登载在个人网

络上,让她感到被利用来做“小姐”模特了。中国男生们好像天生就害怕美国女生,不是腼腆就是假客气,让她感到被拒之千里。

二,和中国女生做朋友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到中国女生很功利主义,往往带着某种目的交朋友,友情比较表面化。中国女生给她的印象是很爱讲如何赚钱,甚至如何嫁给富人获得财富,很想嫁给西方男人办移民,却并不了解美国实际生活,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她说:不难理解那位嫁给英国报业大王的中国女士。

三,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们从来不对老师所讲观点提出疑问,只会抄笔记背书,为的就是考高分,她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许多问题压在心里却无法与同学老师沟通表达。课题老师对

学生不够关心,因为他们自己也对经济学内容很没把握,讲解起来避重就轻,从来不鼓励学生搞社会采访和实际数据分析,总是从理论条条推论到结论,最后把这种结论变成不容质疑的东西。

四,中国社会人人都很尊敬“老师”,谁的地位高就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先生”。她的指导教授是个很活跃的讲课高手,到处讲演捞外快,喜欢把她带到现场,让别人羡慕他有个美国人助手,更给听众一个错觉,好像他才真正代表了最高水准的西方理论,中国听众很吃这套。这位教授翻来覆去总是用那点数据炒来炒去,根本就不深入社会了解情况,动辄就是拿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高深数学模式唬人,却赚得盘满钵满。

五,她感到这位指导老师很会拉关系,总是把某个中国经济学者大名挂在嘴边,说是他的研究生毕业的,对那位名学者的所有说法一律支持,好像分成了一个“学派”。其实,那位名学者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根本不考虑经济学的原则,别人爱听什么就说什么正确,你喜欢“低房价”他就骂房价太高;你说“房价不算高”,他就说中国城市化会继续托高房价;你喜欢“民主改革”,他就说民主能让人人富起来,你喜欢抱怨物价升太快,他就说“中国不应该出口,出口就等于造成国内通胀“,那么中国和蒙古一样少出口就不通胀了吗?到底他缺了什么?缺的不就是讲真话的良心吗!

六,她看得出一点,中国教师们喜欢拉帮结派,一方面为了自保,另方面为了抢夺经费,三是因为相互吹捧做广告。

有些学校为了搞项目向教育部拿钱,不惜到美国拉入一些知名退休老教授撑面子,而那些美国老教授根本就是白拿钱卖知名度的。据说只要有这个理由拿钱就有人给钱,给钱就有好处回报,很像做生意。饭局很多,会议很多,她认为应当获得“出场费“了,教授们太爱利用她的西方人形象了。

中国学者和普通人聚在一起时都爱说废话假话,更喜欢说别人闲话,说起来滔滔不绝,让她难以忍受。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第四篇_中国老师遇到洋学生 BBC纪录片没有说到的事情

中国老师遇到洋学生 BBC纪录片没有说到的事情

自8月4日起,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开始在晚间黄金档播出一部关于中国老师到英国“支教”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来适应中国教育吗?》。在英国汉普郡的一所普通中学,五名来自中国的老师同班里的学生们朝夕相处,师生在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

当中国老师遇上洋学生,中国教学方式进入洋课堂,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可事实究竟是怎样呢?

当地时间4日晚上9点,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筹拍的中国老师“支教”英国学生的纪录片正式在BBC2台播出。

为了试验一下英国学生能否适应中国式教学方法,以及中西式教学究竟哪个更有成效,BBC邀请五名中国老师前往英国汉普郡的一所普通中学教学。纪录片未播先火,无论是在英国还是中国,媒体都已经事先抖出许多教学活动中的轶事。

两国媒体有着怎样的曝料及反应呢?

1、中国媒体中国老师+洋学生,纪律松散压力山大

在不同版本的网络和微信文章中,到处可看到中国老师的吐槽。

参加节目录制的李老师直言不讳地表示,根本管教不住英国学生,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让她亚历山大:“有时候,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全班学生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我讲话,剩下一半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杨老师看来也有同感,令其惊讶的是,一位女学生竟然因为自己喜爱的偶像退出乐队而大哭跑出教室,他对课堂纪律如此松散感到震惊。

在纪录片中,还有中国老师向上课总开小差的学生大声提醒“不要说话、不要提问”、“开动一下你的脑筋”,结果学生顶嘴道“谁的脑筋?”等画面,让网友们深感英国学生真不好教。

2、英国媒体中国方式+洋课堂,思维不同反应热烈

BBC的这个项目显然并非只为了收视率,而是试图借中西教育理念的不同反思英国教育,折射两国文化差异。该纪录片引发的关注和讨论相当热烈。在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下面,网友留下400多条评论,评论页面拉下来足足有数十页,这在英国媒体报道中并不多见。此外,《卫报》对该纪录片的报道中,直接打上了“今日最佳电视节目”的标题。

《卫报》的标题直接称这部纪录片将是“当天最佳电视节目”。

一篇名为《中式教学真的适合英国学生吗?》的报道详细介绍了项目参与各方的观点感受。15岁的学生兰斯基表示,她不喜欢12小时都穿着难看的校服,不喜欢不能自由在课堂上发表观点,但她学会了如何快速记下笔记,而最让她感到困难的是,中国老师对学生做到最好有着很高的期待,这让她感到压力。班上的邹老师则强调,英国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学生独立性的重视令其很受启发。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学校校长斯特哲表示,他之前到上海观摩中国式教学时,对中国学生的精气神、课堂纪律以及班级规模留下深刻影响,而当该项目开展的第二天他就得到反馈,英方学生表现不佳,不认真听课、不遵守纪律。

这其实是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了冲突,英国学生习惯提问,并期待其观点得到尊重,斯特哲认为,中国学生成绩好,除去老师的原因,真正还在于中国家长、中国文化与价值的共同作用。

英国《泰晤士报》则连篇报道了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的指责之声,提到《中国老师发现英国学生懒散》、《中国老师说英国学生太无礼》,并争相指出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理念上的不同。

报道称,一位中方老师表示,“我们现在不得不开始学习课堂管理技巧。在中国,每个学生都很自律,这种自律来自天生、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报道还援引斯特哲校长的话,不认为英国学生很无理或者由于福利制度而很懒散。他表示,平常在学校里学生不常像纪录片中表现的那样不遵守纪律,他将部分原因归结于价值观、习惯不同引发的小摩擦。一名14岁的学生则认为,中国老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非常希望学生能学进去,她说,英国老师可能是通过提问或反问学生的方式关心我们的学习。

今年2月,英国《卫报》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的截图。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刊文称,中方老师认为英国慷慨的福利制度让学生缺乏雄心壮志以及纪律的约束。一名老师表示,在中国,由于没有福利做依靠,学生们知道自己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而在英国,学生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从政府那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该报曾驻中国的记者里查德·斯宾塞也撰文说,BBC的纪录片说明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人批评中国的学校僵化呆板,但是十多年来我一直赞成中国式教学。事实胜于雄辩,不仅各类国际学校排行榜将中国大城市的学生排在前面,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条件艰苦的学校,学生表现都超过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生。”

《每日电讯报》关于该纪录片报道的读者评论区,读者反应热烈,对该话题非常感兴趣。

你所不知道的中英教育合作【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BBC此次筹拍的纪录片充满戏剧色彩,其实在实体层面上,中英两国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合作开展得非常丰富多样。中国老师赴英国教学、英国老师赴中国学习数学教学模式、英国购买中国数学教科书版权等合作消息不绝于耳。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公参与英国教育部学校改革事务国务大臣观看中英数学交流课堂,图片来自中国驻英使馆网站。

英国中小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是上至首相、下至全国民众都了解的事。去年2月,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赴上海“取经”,走访了上海中学、福山外国语小学等学校,观摩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尤其希望了解中国学生数学成绩出众的秘密。在他们看来,上海中学生数学、阅读以及科学能力在经合组织的全球排名中都排第一,简直是“Amazing”!

笔者曾采访过一名小学校长,他正好参加了去年赴沪教育交流的活动,在他看来,中国的基础数学教学真的是太棒了!中国每个小学数学老师都是数学的专业大师,他说,“我在上海观摩数学教学时,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数学老师学科专业知识非常深厚,他们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因而非常清楚根据课本和教学进程教授不同阶段的知识。同他们聊天时,我非常敬佩他们的高深造诣。”

为什么英国中小学数学教不好呢?这位小学校长说,一是老师不一定专业,二是教学计划不严谨,不是一步步夯实的。他解释道,“在英国,小学老师可能不仅教数学,还要教许多不同科目,这令他们可能无法在某个方面成为专家。现在,成为一名英国小学老师,只需近1年的整体教学培训,然后是4-5天的数学教学培训,就可以开始教数学课了。”他坦承,许多英国中小学数学老师可能自身的基础不是十分扎实,而中国的老师大都是数学专业的本硕博毕业,要不就是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对每个知识点都了如指掌。

今年,英国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购买了上海华东师大的数学《一课一练》版权,将其译成英文供英国学生使用。“中国的数学教材非常有条理,非常聪明。老师对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一步步教导学生,非常有条理。”这位校长表示,“在英国的一大问题是,我们的教材经常改动,可能师生还没有熟悉一本教材,又有一本新的教材。”他说,此外,中国老师经常让学生重复知识点,每天布置少量作业巩固知识,这种方法值得认可。“在英国这些都没有,教学开展太快太泛,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弄明白一个内容,又进展到下一个环节,十分不利于数学学习。”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2014年设立以来,累积共有70多名英国数学老师赴沪培训学习,60多名上海数学老师赴英开展教学学习。今年年初,第二批共31名来自上海的数学教师顺利抵达英国,开始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第二阶段交流活动。根据安排,这些老师进驻了17所英国中小学,开展为期4周的数学教学交流活动。英国教育部学校改革事务国务大臣尼克·吉布高度评价该项目,称“为英国的数学教育及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点击查看英国大学最新排名

相关阅读: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视频】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BBC纪录片第一集播出啦

我们亲历的中、英教育与BBC拍的一样吗?问我吧!

BBC纪录片引发矛盾大对决: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还原“中国老师训哭英国学生”的真相 你真的适合去英国留学吗?

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第五篇_外国人评论中国人的家庭观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 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没想到,那几位澳洲朋友说:“你别生气,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 我愕然,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 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当地,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从中国买了带过去,因为上海这边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学生带了很多碗过去。 “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 所以,你们华人的孩子尽管学业上很优秀,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另类,觉得和当地人比起来,父母更关心的是家庭的金钱收入、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快乐。” “是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们中国人说这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多挣些钱,但每一代都说自己赚钱是为了下一代,那么究竟哪一代会真正地使用这笔钱呢? “ 生命是那么短暂,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 “你们为了工作,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要在我们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所以我们被派到海外来,就一定是全家 一起来,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来。他们要是不愿意来,我就不可能接受这项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国甚至听说过你们的上一辈人,甚至有夫妻几十年都分在两个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生活在一起。这太残酷了。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国公司里有很优秀的人才,但因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个月甚至每两个月才能相聚一次,为什么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弃工作呢? 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他们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说是为了家庭在挣钱,可这样的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澳洲,你们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但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我认为你们就是金钱的机器,但你们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的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点地工作,“等买上房子,或还完贷款,就可以轻松了!" 等着吧,---房子完了,还有孩子呢! 又有多少孕妇,“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生下来更麻烦,还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有多少小孩子家长,“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熬吧。” ---上学更轻松不了,各种辅导班,还不如幼儿园省事! 多少的家长,在为了一个小升初,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脱了!”---小学完了,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只好等大学再玩了。 “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 “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没有负担了。”---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结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为了未来,今天积累能量、积累证书,积累票子。结果就是抱怨,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其实中国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 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国人,最有信仰的是欧洲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中国人。 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野地考察等各种集体活动; 10—20岁:谈恋爱和追梦; 20—30岁:找份平凡稳定的工作; 30—40岁:终于发现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车有孩子的生活; 40—50岁:常常在工作压力中度长假; 50—60岁:享受教会生活,旅游; 60—70岁:开始写回忆录,旅游; 70—80岁:安度晚年; 死后:一般进公墓。 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学校乐队,学习古典音乐等; 10—20岁:组自己的乐队,进行各种尝试; 20—30岁:严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响; 30—40岁:乐队开始【外国老师评论中国学生】

正式走黑色金属路线; 40—50岁:回忆童真,开始过回“彩色”的生活; 50—60岁:安定下来,寻找温情,过小生活; 60—70岁:去教堂总结自己的一生; 70—80岁:与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后:安心躺在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50—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临死前: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成长的机会永远比眼前的待遇重要——做重要的事比多拿钱重要

我知道在水木BBS上的worklife版本,每天都在上演的就是比较自己的第一个offer是多少。offer不高就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每次看到类似的晒Offer的帖子,我就仿佛回到十几年前的校园。

关于毕业生的Offer,尤其是面霸的Offer,我只想说,名企给毕业生的高offer,第一是远远超过这个毕业生的实际身价的;第二,名企的这个很稀少的高Offer,很多时候起着PR即宣传的作用;第三,很多名企,尤其我前段时间反思的外企,很高的Offer请去的毕业生,只是做很简单的支撑性的工作。所以,眼前的高薪未必对应的是高成长的机会。 关于成长,我讲两个身边的故事。第一个是以前Motorola的老同事,他给我们讲起,自己当年的同学中最终做成大事的不是他们这些进外企的,也不是当年趾高气昂出国的,而是一个当年去四线城市的。因为他去了当年没有人愿意去的一个老牌电视机厂商。而且去了之后也是任劳任怨。最后很早就当了这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副总。原因很简单,当年,没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愿意去四线城市,去一个国有企业工作,所以他一来所获得机会就非常好。

另外一个也是我同学身上发生的,大约在2002年左右,她在读研期间,我们有一次同学聚会,她说自己在一个创业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她当时说起这个公司的名字时没有人知道。当时我刚去Motorola,她后来工作选择了另外一家外企。这个当时没有人知道的互联网公司的名字叫“百度”。后面的故事我无需再讲,因为这家公司早期的前台,也成了传奇。

2、没有一个人可以做你一辈子的导师,但是你一生都得不断去寻找导师

其实成熟的企业都会有导师制,就是你一进公司就给你指定的带你熟悉公司文化、规章,帮你适应公司的“老人”。这个放在古代就是老师和学徒,我们历史上那些精美的工艺品加工技艺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这里我要讲的是,除了公司指定的那个3-6个月的导师,你更应该去不断寻找自己的导师。导师不是面面都比你强,这样的人,你也很难搭讪。你最看重的能力、见识方面,如果有缺陷,就得找有这些方面所长的“牛人”。

请客拜师之类的倒未必,你只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机会接近Ta,观察Ta,争取当面请教Ta,甚至是创造和Ta共事的机会,就可以了。

我一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马上去寻找可以成为自己导师的人。然后再利用之前提到的“搭讪”的技巧,接近Ta,被Ta注意到,从而得到学习的机会。

这个寻找需要有一个雷达,你内心的雷达。建设这个雷达,你首先需要的就是虚心,只有任何时候虚怀若谷,才能不断发现牛人。其次你也需要能客观冷静的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缺什么,知道自己拿什么可以吸引到别人,可以和别人换。

3、如果你在身边找不到比你强的人,换个地方

很多人换工作都是为了有更好的待遇,这个目的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把收入结果“结果”,去追溯这个“结果”的原因,你发现,你需要另外的跳槽理由。

前面第一条说过,成长的重要性。成长怎么来?第一是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平台。就和历史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兴盛与衰落一样,大势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国势上升,民众都受益。国势衰落,则民众都受损。公司也是这样。 成长的第二条就是来自于你身边的牛人。我从上学到公司都是这样,身边一旦有牛人同学或者共事,就一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可能一开始自己还跟不上牛人的节奏,有点灰头土脸。但是一旦身边有这样一个目标,你的水平不提高也难。

所以,对我而言,如果一个环境无法让自己成长,那就应该果断的离开,而身边没有牛人,没有你可以学习的目标的地方,就是一个无法让你有成长的地方。

4、理财,要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开始

最近看历史的缘故,看到一些我们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晚景凄凉,比如胡适。他在老年时在美国的那几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没有太多收入,而自己年轻时虽然风光,但是没有积蓄,所以见到年轻人就对他们说:“钱是人的胆子,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

我相信“改变自己”的粉丝中,大多数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所以,从毕业的第一份工资开始,就养成积蓄和理财的习惯,对于你30岁之后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在给会员的一期语音中,专门讲到理财问题,其中的重要观点就是大家应该从第一份收入开始就学会理财,逐步养成理财的习惯。

理财的本质,不是积少成多——那个是省吃俭用,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实现随着时间的复利。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47438/

推荐访问:外国老师惩罚学生视频 外国网友评论中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