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大学生道德

大学生道德

时间:2018-04-17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大学生道德 第一篇_论中国大学生道德

《论大学生在中国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目录

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日趋重要.......................................................................................... 3

1.1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与道德环境 ................................................................... 3

1.2大学生在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3

2.如何使大学生在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5

2.1道德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 ....................................................................... 5

2.2 大学生所面对的道德问题.................................................................................. 5

2.2.1 心理问题................................................................................................... 5

2.2.2 引发问题的原因........................................................................................ 6

3.大学生应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6

3.1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 6

3.2 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道德建设的宣传实践活动中........................................... 6

3.3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7

论大学生在中国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 “1978年中国经济面临崩溃,中国站在经济的历史转折点上。时隔32年后,中国道德面临崩盘,中国站在社会伦理的转折点上”。中国人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却难于并轨前行,而是出现了一系列道德危机与缺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的提高,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浪潮面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荣辱观教育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显现得日趋紧迫。

关键词 道德; 文化素质; 大学生

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日趋重要

1.1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与道德环境

“改革开放促进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这种历史进步功不可没,但也不能不承认,在一段时期,我们曾经放松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

这种状况使社会的价值导向形成了重物质而轻精神,重能力而轻道德的偏向。好像能赚钱就是好样的,为了赚钱,似乎可以不顾及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非道德主义成为某些青年人的人生信仰和处世原则。随着进一步开放和搞活,才能的价值升值,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是有益的。但是在人才观念上,一味地强调才能价值,漠视道德的价值,这就是一种片面而畸形的人才观、教育观,对人的成才会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下一个30年的关键词必定是均富与平权,包容与兼容。QQ和 360大战以恢复兼容收场。没有兼容精神的互联网不是好互联网,同样,一个不包容和兼容的社会也绝没有好下场。”反观中国经济, 中国有夸耀于世的GDP,尤其在今年荣升全球老二之后,然而与其他新兴国家比,中国的GDP并不直接带来幸福。靠低福利,靠高污染、高能耗透支后世子孙得来的GDP,只会导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温家宝。“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2005至2009年),调查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数千名受访者,评出各自生活满意程度,从“生活如意”到“身处逆境”及“饱受折磨”。 得出的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丹麦等北欧四国进前5位,中国大陆位列第125名。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着急、最没耐心的人。有国家高速发展的原因,但更主要是生活压力大所致。中国目前有2000多万精神病患者,潜在症候群多达1亿以上。社会神经绷得太紧导致悲剧频生。尤其大学校园惨案频发,引起今年整个社会的焦虑。

1.2大学生在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犯罪频频发生,引起全国轰动的“我爸是李刚案”还有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中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再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虽然从一些大学生犯罪事实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准,但至少呈现出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在人格教育上的缺位,这一方面,主要有赖于大学生自身主动积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必要,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还存在欠

缺,力度不够,缺少严格防范与引导,一位教育专家指出:“社会把我们大学生看做成年人,赋予他们公民的权利,并要求他们履行公民是义务,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走进社会,社会阅历浅,加上自控能力差,使得他们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能力,人格发育还不健全,高校应该通过„人文教育‟使得他们完成社会化的最后一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个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的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展示了立体化、多媒体的宣传报道态势,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人民日报发表了六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论,发表解读荣辱观的专家文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家谈。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大学教育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迈向大众化的教育开启之端,在这方面应该首当其冲要走在最前面,因为大学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地,是浓烈人文气息的大花园,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是国家创新和发展的依托,大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的教育,国家、社会花费了大血本来培养的人才,所以,教育不管从我们中国的几千历史或是现在我们的现代化教育也好,注重德育仍旧是培养一个人才的一个不可过缺的方面。

大学时代是人生黄金的时期,生命力最旺盛,体力最充沛的时代,然而,大学时代也是人生旅程中遇到问题最多的时候,友谊与爱情、竞争与合作,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自我奋斗与祖国命运前途命运,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怎样追求才是高尚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我们大学生面前,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回答和选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真正思考过这些责任和义务、道德与荣辱,素质与能力、做人与处世呢?

2.如何使大学生在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1道德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

人才是“人”和“才”的统一,只有先“成人”,才能“成才”。人才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学认为,“人才”有两个最根本的特征:人民性、创造性。前者是人才的社会性和道德的最高表现,后者是其智力和能力的最高表现。德是人才的根本和统帅,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他不仅不会成为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还可能成为一个歪才,即使有本事,可能会因其更高的智力和才力而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古人非常强调德对才的统帅作用。一个道德不高尚的人,即使有才也会行之不远,因为他缺乏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人民有大用的杰出人才的持久动力和价值方向。因此,加强自身的公民道德修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当代大学生在努力成才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智力为目标,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如果说知识是一种力量的话,那么,道德对于我们的人生、成才、事业成功更是一种力量。

2.2 大学生所面对的道德问题

2.2.1 心理问题

大学生药家鑫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影响, 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一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通过这件事,暴露了个别大学生面对的现实的心态问题和道德问题。因为好多事情都是大学生在不理智,喜欢冲动的情况下发生, 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业问题,因为学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二是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费用大,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因此变得孤僻;三是由于家庭不稳定导致的个性问题;四是失恋问题。 在这样现实面前,大学生很多的时候是因为太冲动而丧失了理智,以至于违背道德、法律,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时常可以看到,听到,虽然我们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比青少年高,但我们却不能忽视我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大学生道德水准,心理素质不好,道德也会存在缺陷,要是不及时引导和教育,等到事情发生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高校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引导和教育。

大学生道德 第二篇_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道德现状 道德

当今,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要求大学生尽 快成才。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能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其责任的履行。 一、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是对承担一定角色的人所应当担负的任务、职责、使命等方面的规定。人所承担的 角色不同,责任也就不同,责任总是与人的角色紧密相连。大学生的责任就是从大学生作为 一个特定的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 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的一种理论形式。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许 多方面尚未定型, 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或者说是向未来敞开的责任, 因 而大学生的责任更多地所表达的就是国家、 社会对大学生一种社会使命或历史任务的期许和 引导。 从伦理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应当从如下维度来关注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关心国事、 关心民生、关心家庭、关爱自身、关心自然。 二、大学生的责任现状 (一)责任意识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 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 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 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 个人只要 权利, 不要责任、 义务, 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 89. 3% 的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 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淡漠已渐成必然,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 意义”的“三无’现象。第一、“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 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消极,情感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第二、“无 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 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第三、“无意义”。有些学生似乎看 破了红尘, 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 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 因而对他人、 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阴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 者则走上出家乃至轻生的道路。 (二)人生价值错位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 主要取 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 从注重理 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 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 感官 的享受,淡化了社会责任和集体观念。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 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忽视社会需要, 更有甚者以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 个人利益。更多的大学生表现为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评先 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 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大学生中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对精神生 活和集体事业普遍冷淡,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 缺乏远大志向, 学习目的功利化, 在就业选择时, 以单位所在地、 经济待遇、 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 轻奉献。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权利强调所得, 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 他们不再赞 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捞党票,是为了今后更好 的就业;当学生干部,是为了给自己积聚资本;获得奖学金,只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愿 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而不讲奉献、 不愿为他人、群体、社会负责,没有履行自己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四是感情冷漠、极端 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约有占大学生总人数 6.5%的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 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 (三)道德缺失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 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一是表现在伦理 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 涂写、 图书撕页、 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 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 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 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 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 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的人生信条,为谋求

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 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 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失 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信奉“60 分万岁”,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考试舞 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声誉和发展。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 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 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 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 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 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 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对社会义务和责任存在一种淡漠态度,一方面导 致自我评价降低,缺乏信心、勇气,学习自觉性差,不要求上进;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信任度 降低,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质量纷纷提出质疑,纷纷批评大学毕业生 在高校没有学会做人,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会合作,欠缺团队精神;缺少学习 的动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

三、大学生责任的道德引颁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就是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 益为先,具有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力宣传共产主 义的理想和信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使他们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二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有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值得继承发扬, 大学生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将传统优良品质变成自 己的自觉行动。三是要注重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只有铭记历史,记住封 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把改革开放视为己任,树立赶超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才能深刻 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二)坚持养成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也就是要逐渐培养大学生守规矩的良好习惯, 是对大 学生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旦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责任习惯,大学生就能够做好本 职工作,产生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目前,一些大学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虽不成气候,但 却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因此, 大学生应加强道德行为习惯训练, 提高文明素养, 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第一,大学生必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己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 起,从现在做起,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犯错时不推诿、不找借口,要敢于承担责任:要 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话不算数;要尊师崇道和关爱身边的人与事物;对人要有礼貌,要 文明修身,谦虚谨慎,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积极参与和管理校园的各级各类活 动,在承担责任中锻炼自己,养成大处着眼、小事着手的思维方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 以善小而不为”。第三,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 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块煤,要养成“饭菜不剩、钱不乱花” 的好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切不可舍“小”求“大”。 (三)深化实践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具有承担责任、奉献社 会的意识和品质, 还应采取措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大学 生承担责任的落脚点就是要运用所学所知, 即学以致用。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 任、奉献社会的途径,也是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条件,团中央 16 号文件明确提出, 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社情、 民意,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锤 炼出敬业、奉献、爱民、亲民的优良品格;也使大学生能进一步树立孝敬、友善、勤劳的传 统美德。大学生通过实践教育,还可校正价值观,找到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结合点, 在实践中校正就业、服务理念。 (四)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 榜样教育的效果是通过向榜样学习而实现的, 这种学习主要是 靠大学生个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从而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的自我行为。第一,“感动 中国”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先进典型的道 德力量和伦理精神,使大学生不仅学到了优良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体会 人生真义,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自强自立,积

极进取,无私奉献。第二,家长和教师,是 青年大学生最接近的榜样。 勤劳善良的家长是青年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不仅在于养, 更在于育; 爱岗敬业、 严谨治学的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年学生起着感化、 熏陶和示范的作用。第三,青年学子中的优秀典型,如“三好学生”、“自强之星”等,都是青 年学生最熟悉的榜样。这些榜样跟青年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年龄相近,经历相同,有共同的 语言,具有强烈的可比性,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 (五)突出艰苦奋斗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抓六十 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今天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我们再去 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艰苦奋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要有不畏 艰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奢靡之风,增强艰苦创业的意识。其次, 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抑奢少费,崇俭守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提倡艰 苦奋斗,大兴勤劳节俭之风,人人奋发努力,个个勇于负责,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据 调查, 湖南某高校学生月消费一般在 400---600 元之间, 月消费在 iooo 元以上的约占 18. 2%,消费在 3000 元左右的竟达 4.1%,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 自父母的供给, 要培养他们的节俭观念, 教育他们消费要恰到好处, 不能攀比、 更不能挥霍、 浪费。艰苦奋斗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勇气是不行 的。 青年大学生只有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伦理品质, 培养德性, 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 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 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提高个人修养,使学业、德业得到不 断更新,“德”才不会苍白,“育”才不会显得乏力,“以德治国”才能深入人心。

大学生道德 第三篇_大学生道德问题

大学生道德动力不足问题探析

摘要:

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更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却只增不减。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群体,但似乎近几年的部分大学生却给了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以致于人们对大学生逐渐失去希望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它可以给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但与此同时,一些由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一如社会上的道德缺失情况,虽然大学生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大学生在道德践行上却缺少推动道德行为的坚定力量和精神。所以往往在道德行为上表现为知行不一。而且,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日益泛滥,并逐渐演变成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为阻止这种风气的泛滥,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当代社会中的几种典型现象,讨论出导致大学生道德动力不足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对解决大学生道德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希望对解决这种的现象有用。【大学生道德】

关键词:

道德动力、知行不一、道德教育、道德环境、教育引导,自我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和文化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这有利也有弊,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有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人,他们被夹在了社会与“象牙塔”之间,所以难免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闻。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现象也会影响着他们,有一部分大学生就受这些现象影响,造成自身的价值观改变甚至扭曲。近几年,由于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失衡,导致道德缺失,又或者是道德动力不足而引起的事件、惨剧频频发生,一如路人跌倒,大学生冷眼旁观;又如公交车的让座问题。这些问题屡屡发生,不仅发人深思: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下降吗?但事实上不全是这样。大学生对道德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知的,更多的是由于大学生受不同因素影响导致道德动力不断缺失。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回顾近几年所发生与大学生有关的道德事件:清华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大学生机场弑母等等,这些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结果。另外,由于大学生对于道德知行不一的事件有:老人跌倒在路边,大学生在旁犹豫是否施予援手;公交车上大学生拒绝让座;大学生对插队行为的忍气吞声等等,这些又说明大学生对于道德践行的动力日渐缺失。

造成道德教育中受教者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有教育者方面的因素, 也有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 包含了心理的、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 甚至有宗教等多方面原因。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帮助受教育者建立道德的概念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者的一个心理过程。在对“人”的道德教育过程中, 如果不重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就会使道德教育受到影响。【大学生道德】

1、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认知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既可以指个体根据已有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作出是否善恶判断的能力, 又可以指个体的道德态度表现为特定的行为决策的能力。目前来看,大学生对于道德判断能力的掌握还是不错,只是有少部分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正常的道德判断能力,导致他再多方面判断失准,导致惨剧的发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高的, 与智力、自我发展等是紧密相关的。道德行为不仅是他律的产物,也是自律的产物。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他的实际行为偏离了他的道德认知, 那么他是否真正地理解了这些道德规范, 是否明确地知晓自己应当如何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应该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道德判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自我意识

道德行为与自我意识的完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行为, 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表现形式。道德行为具有强烈而清醒的理性自觉, 是自主的、主体性的活动, 是主体能动的努力结果。只有经过理性的自我意识, 道德行为才能成为可能。健全的自我是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成熟, 就会表现出虚荣、自卑、自负、从众、逆反、任性等心理缺陷。在当今社会,尤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尤其追求自由,在深厚的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烈撞击下,部分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混乱,导致道德价值出现动摇,以致于影响道德行为的践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的正确与否,加上自我意识的混乱,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袖手旁观,出现道德上知行不一的现象。

3、动机与期望

期望是指主观上希望某一件事情发生的心理状态, 是对承担了一定角色的人们的行为规范要求和约束。期望的结果就是人的行为要达到的目的。由于期望的结果会带来需要的满足和情绪上的好感, 因而促使人产生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动机与期望因素密切相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 一个人的动机水平是由对达到目的的可能性以及对目的意义的评价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人们对未来行为抱有期望就往往会继续努力, 而对未来成功不抱期望的则可能止步不前。这个期望可以是自己的, 也可以是别人给予的。对于未成熟的学生来说, 教师如果能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期望值, 将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心理学史上著名的罗森塔尔试验就告诉我们,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对学生采取适当的积极的期待, 学生就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取得老师所期望的成绩。一般说来, 这个期望必须是合适的, 有分寸的, 是所期待的对象经努力能够达到的, 这样才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否则, 期望过高, 就会使学生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失去信心; 期望过低, 又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容易使学生产生逃避心理。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如果我们在对学生“灌输”的道德理论知识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脱离了具体的实际情境, 脱离了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一味地进行理想化的“说教”,其实就对学生施加了不适当的期望值, 这样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即使学生思想上认同这样的道德观点, 也很难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自愿地履行相应的道德行为。

所以,我觉得在道德教育上,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而不是笼统地对学生灌输一些简单而无聊的道德知识。

4、社会道德环境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如果社会中的人出现了问题,那么环境与之肯定有莫大的关系。同样,如果道德出现了问题,那肯定与社会的道德环境有关。近年,由于部分人出现道德问题,如诬陷帮扶路人的好人,这些事件令部分人开始怀疑某种道德判断,这直接会影响一些道德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动力不足。

根据以上四点关于道德动力不足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几点建议:

1.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与学生实际道德判断能力相适应。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脱节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对我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不适应所造成的。我们接受知识必须要有针对性、有阶段性,而不是跳跃性。有规律的教育、科学的道德教育会使我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有所提高,而不至于出现混乱。

2.加强道德行为层面的指导, 重新强调被异化的道德标准,以社会上发生的道德热点为

例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原因,重塑学生道德价值,以免学生在道德价值成熟前被异化。在道德教育上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 积极拓宽道德教育渠道, 努力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3.政府方面要加强对道德健康方面与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不能让不法分子利用道德来危害社会,要对此类事件加以严惩,尽量加强道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大学生道德动力不足日益严重,我们身为大学生,要以身作则,不能明知故犯。道德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道德, 作为人的社会活动, 只有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才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坐言起行,用行动来向社会证明,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先锋。

参考文献

[1]马向真. 道德选择的心理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 2004( 5) : 70.

[2]周煜.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 年9月第23 卷第3 期:65-67.

[3] 吉红, 王志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185.

[4] 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10): 51- 52.

大学生道德 第四篇_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现在的人们都注重讲文明、讲素质,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道德,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讲道德,就因为如此,我们就更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在我的周围曾经发生过两件事:一件是在一个商店里,一个年轻人因买东西与售货员发生了争执,年轻人恼羞成怒,拔出刀子,对着售货员就是一刀,售货员倒地。有许多的围观者看着行凶者扬长而去,当时正值学校放学时间,学生路过此地,小小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另一个事情是:我县里一个木工,在做工回来的路上遭遇车祸,生命垂危,司机溜走,木工被路人送往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木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后,还是交不起医疗费,无力在治疗。此事公开后,在社会上掀起了捐献的热潮,病人得以继续治疗。这两件事表现了人们两种不同的道德观: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是他人有难,倾力相助。同时也说明了人们的道德意识还有待加强。因为加强了道德意识,就等于提高了生命质量。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拿我自己说吧,在家里要和父母等亲人一起生活;在学校里要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在社区里要和街坊邻居生活在一起;我们外出购物、乘车、乘船,到看电影看电影,或者到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去,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也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在这些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想法不会总是一致的,有时还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人们想在社会生活中相处的融洽,过得幸福、和谐,就需要对这些矛盾和冲突进行解决和调整。就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行为作出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的判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试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无法正常的进行下去、这种依靠人内心的观念,社会舆论和传统的要求来维系,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社会生活准则,就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观念,一种规范更是一种需要亿万人民付诸行动的实践。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树立怎样的道德观念呢?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就是对一个中国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人们只有掌握了这些道德要求,才能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

做的;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不应该提倡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和方向。

在网上看到一篇使我感触颇深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在生活中,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人在抱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同时,自己也在乱扔垃圾;有人在指责别人对自己礼貌谦让时,自己却对他人不客气;还有人感叹人情冷漠,但是遇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他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会说:大家都这样,还是随大流吧。那些小事,何必认真呢?等社会风气好了,我自然也会做到。”我看到这篇文章时在想,等到社会环境好了,大家都讲道德了,自己再讲道德,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是等来的,要靠每一位公民来创造,讲道德守法纪就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曾经问过别人:“我很想从我做起,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别人告诉我,讲道德做起来并不难,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看到自来水龙头正在哗哗流水的时候,你可以随手将它拧紧;看到电灯开关无人关闭时,你可以随手把它关掉;当老人和小孩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尽量为他们提供帮助;看到一个费塑料袋污染环境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筒里面。总之,只要你留心,就能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是一名大学生, 最近老受这样问题的困绕,关于道德的, 不论是在中学,大学,小学,书上都有思想道德的学习,怎样做人做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多时候,很多事,仿佛于道德背道相持。举个例子:公交车上看到小偷偷东西,你会选责怎么做,举报他还是沉默,我想举大多数人会选责沉默,不是吗?难道这样我们就不道德了,还是什么?我也知道书上面是一个标准,道德在我们心中自有数,这个标准让我们做人做事都有了准责。但是我们即然知到有这么个准责,但我们为什么不举报,还是我们真的不道德?还是我们向好的方面做的态度都没有,还是甘愿自己在道德上迷失,麻木!就算自己以候轮为小偷? 还有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个动作,言语都会对别人造成一定影响!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骂人,打架,说话还有动做,习惯都会直接间接对别人造成影响!小孩子不懂事,特别是我们身边的小孩子,也会学到我们坏的方面.他们没有自辩的能力,我们对他们造成坏的影响。就算成人也会从坏的东西,坏的环境学到坏的东西!我有错,还是我不道德,还是我应该受到道德的顷责!我该改吗?但我想我也改不了,正确的道德观是什么,也怎样看待道德!道德影响一个人的自

身发展吗 ?还是道德越高的人越容易成功,还是遵守道德底线,还是我们应该在意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德不是一种永恒的理念,不是千古不变的信条。但是一种观念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道德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大学生道德 第五篇_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新鲜血液,是新生代的力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左右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前进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则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分析调查可以直接的反映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以下就本人的调查结果简单地做一下总结报告。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道德】

 追求潮流,安逸享乐,缺乏节约意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需求也不断的多样化。现在的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新潮物质,花钱如流水,缺乏节约意识与艰苦奋斗的朴素生活作风。同学之间攀比之风盛行、穿着讲究高档、超前消费,且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的节约观念嗤之以鼻。但他们在学习上却普遍呈现出相反的迹象,学习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学习成绩下降。

 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是非判辨能力尚缺,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

【大学生道德】

 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更缺乏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二、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

 社会因素。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冲击。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一些低级趣味杂志、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的流传,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最大障碍,对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们对于学习产生厌学心理,而对于低级的文化产生依赖心理。加之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诸如拜金主义、学习无用论、性自由、实用功利主义等的盛行,以及一些缺乏社会责任心的媒体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过于成人化,庸俗、现实、实用主义化

 学校因素。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片面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观念。加之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

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 家庭因素。由于当今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地溺爱,放松了家

庭教育。且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忽略了其人格道德的全面发展。甚至部分家长消极、实用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一些不良的道德作风,也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 大学生自身因素。各方面外在的原因都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

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各方面的物质条件都不欠缺。导致学生渐渐地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不免很多人在价值,人生,道德观念上出现种种弱点。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的途径

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学校如果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的思想道德的

教育,那么此种教育教学不是成功的。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对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学,承担起育人的义务,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 重视家庭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早也是时间最长,影响

最深的教育。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为关键因素,具备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社会环境产生很好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在关注文化成绩的同时,更应注重孩子人格道德的发展,并能够身体力行作为孩子的道德榜样,使得孩子可以身心健康成长,拥有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是非道德荣辱观。

 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大学生道德现状不

仅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关乎一个国家整体公民素质状况。只有把握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状况,才能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况。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 第六篇_大学生应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应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不管是否存在糟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学生必将在未来担负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大学生持有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将直接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走向,因为道德规范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和解决的事情,这就使得道德规范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学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道德,或者说大学生应该被至于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之下就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这些灿烂文化中就包含了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我国的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所以道德传统也即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体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这些核心体现我也只是大概知道,并非深刻了解。由于此几种哲学思想及其的厚重,我不能透彻的分析和理解,所以不能全面展开的讲,因此下面我将以我自己理解的大学生应该有的道德规范做一个简单粗鄙的简述。

首先应该明确,我们不仅仅是大学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因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必须要一一遵守,这些道德规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把自己置于什么样的标杆之下去行事。

爱国守法是大学生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大学生应该热爱国家,遵纪守法,敢于同犯罪作斗争,维护社会的长治安定。守法是大学生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大学生应该维护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特别是像处于政法学校的大学生,更应该明白法的重要性,通过遵守法律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实施,使社会处于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之下。这实际上是道德与法律的融合,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明礼诚信是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具备的道德规范,它是教我们大学生如何待人的社会规范。我个人认为此道德规范是最重要的规范,其社会意义价值巨大。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7226/

推荐访问:大学生道德案例 大学生道德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