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

时间:2018-04-11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一篇_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分析

浅谈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及分析

胡秋影

湛师基础教育学院12英语4班

【摘要】青少年问题行为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学生经常要面对一些与社会道德要求不符的情境或诱惑,也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即所谓的问题行为,例如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录、不讲文明礼貌、打架骂人、撒谎作弊、小偷小摸、损坏公物等。问题行为是品德不良的前奏,但不如品德不良那么严重。教育工作中应抓住时机对问题行为加以制止和矫正。

【关键词】问题行为 形成原因 矫正 健全人格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主要问题行为有以下类型:①品行性问题行为:主要由自私、遇事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怕苦,追求享受,学习上生活上怕苦、怕累,追求吃、穿、玩,爱说谎;厌学,不想学习,逃避学习,以至逃学;退缩,胆小怕事,孤独,不参加集体活动。②违纪行为:主要有攻击、无事生非,经常骂人、打人,对他人构成威胁;作弊,用各种方式进行考试作弊;早恋;与异性同学传字条、信件,甚至约会;出入"三室一厅",沉湎于不适合初中生娱乐的场所。③违法行为:主要是偷窃和赌博。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

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中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适宜的治疗。由此可见,学生问题行为的及时矫正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一、 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学生的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总的来说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的不良风气、各种文化生活中的消

极不健康的、有害因素对中小学生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呢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多,与社会各个层面的直接和简介交流也大量增加,更多地收到各种社会风气和行为现象的影响,一些低级、粗俗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是诱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社会原因。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元化,良好的道德风尚受到的各种干扰也大量增加,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的中小学生,一些不良言行尤其容易成为模仿、追逐的对象。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也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英雄人物的颂扬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而对暴力、犯罪的渲染则容易对成长中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一些非法出版物,更容易以其不健康的内容污染学生的品行。

2、 学校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因素之一。教

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失误、教育方法上的简单化、教育措施的陈旧代办,以及教育者本人的品德素质问题,都直接影响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了解学生,教育中存在命令式、强制性,简单粗暴,动不动就训斥责骂,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或者对学生降低要求、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硬是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过重的精神压力主要是升学率的压力、频繁考试和竞赛的压力、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学生过重的情绪紧张或情绪波动,就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正常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便贸然下结论;有的教师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及起因,以情绪处理事件。

3、 家庭教育失误:家长对孩子教养方式不当或家庭成员言行不良,

也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教育经常出现如下问题:(1)重养轻教:一些家长只注意满足孩子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而忽视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的品德培养,以致儿童丧失从小养成良好行为的时机。有的家庭结构不健全,如父母离异或分居两地,孩子缺乏关怀爱护,增加了误入歧途的可能性。(2)管教不当、宽严失度。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控制过严、粗暴打骂,使孩子形成对抗情绪、拒绝管教,或自暴自弃,甚至反抗成人管教。有些家长对孩子一味溺爱、毫无原则地放纵子女,甚至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也加以隐瞒、

庇护,养成孩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胡作非为等根深蒂固的恶习。(3)教育要求不一致: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对孩子的要求和方式也不相同,如果父母之间各持己见、相互拆台,不仅会抵消正面的教育效果,而且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容易造成言行不一的行为作风。(4)家庭成员品行不端,提供不良榜样。有的家长自身缺乏修养、言行粗鄙、品德恶劣,对孩子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4、 学生主观心理因素不良:问题行为往往发生在这样的学生身上:

(1)缺乏正确道德认识的学生。(2)道德情感异常的学生。(3)意志薄弱,屈服于不良习惯的学生。研究表明,13岁到15岁是学生初犯品德不良或劣迹行为的高峰期。15岁到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处于急剧的发展变化之中,身体发育的速度往往超过心理的调控能力。心理上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的特点。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上的主客观矛盾、生理和心理矛盾都很突出,过渡不好就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二、 矫正学生问题行为——奠基健康人格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采取对策。

1、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疑惧心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问题学生,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由于后进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遭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冷淡、歧视,很少得到理解、同情,普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由于自卑、自傲、对老师抱戒备、对立的情绪;对集体疏远,怀疑老师的真诚爱护和关心。因此,教师在个别教育转化过程中,更应多爱护他,多方面关心他。

2、拆解“人”字,使其明白做人的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育人。“人”字很简单,但包含的内涵丰富。这个大写的人字,分隔为两方。 一是生理部分(右侧一捺),即人的身体。二是心理部分(左侧一撇),即人的精神。育人就要从这两方面来育。一般来说, 问题学生的生理部分是正常、健康的。却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素质的状况,它包括道德、智能、性情这三部分。要让学生面对这个拆解的“人”字,知道做人的要求。然后逐一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估,订出近期、长期的做人目标。

3、大目标小步走,使其不断增强改变自我的内驱力。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并非一日之寒。老师转化矫正他们的行为,不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4、培养良好的兴趣,使其实现兴奋点的转移,掌握心理特点,培养自信心和荣誉感。问题学生多数胸无大志,学习不感兴趣,兴奋点在吃喝玩乐上,常常是无事生非。但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果把

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二篇_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

《中学生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

学员 高旭

课题研究的学习及结论

(一)、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

根据教育实践,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我们认为,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直接表现是破坏自己或他人学习活动、干扰教学秩序,有害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第三 ,问题行为与变态行为不同。变态行为多半起源于心理失常所造成的行为异常。比如精神病行为,是由精神病引起的行为异常,这在临床上由一定的病例症状。而问题行为是由情绪障碍或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所以起得,如退缩、神经过敏、孤僻等。当然,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积极诱导,在一定条件和诱因下,问题行为也可能发展为变态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分类及其表现

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般分为两类,即品行问题行为与人个性问题行为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水平与道德品质,还应促进其个体的社会化与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对品行方面与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都应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品性问题行为较为外显,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而人个性问题较为内隐,常常不易觉察与确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品行性问题行为与人个性问题行为有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症状相似或相同,仅仅根据个别现象很难断定行为的所属类型。

(三)、学生问题行为成因的剖析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贴近、更深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家庭成员中的信任度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的信任度远高于学校中和社会上的人际信任度,这就使家庭教育能比较方便地把握、深入和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而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难以办到的。实际上,在学校出现以前,孩子的社会化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来进行的,学校的出现只是把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职能转移到学校中去罢了,其根底则仍在家庭教育之中。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就像造楼房,地基打得宽深扎实,地基上的楼房就能造得又高又坚固。从小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越多,受到的有效教育越多,就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受此影响,学生就会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

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网吧、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中学生生由于学业压力不大,而充沛的精力又要释放。他们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大众媒体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报导,低级庸俗的书刊与其不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结合,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例如敲诈小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年勾结殴打、敲诈同学,甚至以校外有团伙为条件收取“保护费”等。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3、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问题行为。(1)学校德育有泛政治化的倾向。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德育中的政治教育,是德育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无可厚非。但是,不少学校仅以此作为德育的全部,无形中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也因此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抵触和不满。

(2)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这是我们必须高扬的主旋律。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中学的德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一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学校应当及时有效地吸收社会现实中积极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具有时代精神,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学校道德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搞得轰轰烈烈,实质上道德教育还是缺少感召力,缺少生活化的教育力量,最终没有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强烈需要。(3)“应试教育”导致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可否认,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重要手段。问题出在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恶性竞争”。它使教育的内容片面化

4、学生本身的原因

学生问题行为就其本身来分析(不涉及遗传或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如下一些可能的原因:个性社会化过程迟缓,社会成熟度低,对学校和社会适应不良;心里冲突产生和加剧;在学校生活中遭到挫折和失败的次数增多;从小形成某些性格弱点导致某些问题行为。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问题行为矫正的关键。

这是因为,在学生阶段,学生的很多问题行为都与心理问题有关。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问题行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走出校园后的工作成就。

当前的问题是,应试教育使中国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沉重,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机会非常少,由此而来的中国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未来我国人才的素质,而且由此直接导致校园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因此,今天学校必须拿出足够的资金,建立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队伍;教师也必须参加心理健康培训,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参与心理辅导,提高心理咨询技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对倔强学生可以采取认知调整的方法,通过联系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个性上的缺陷,以及这种缺陷已经带来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对好动学生,可以采取行为矫正的方法,用多给他们安排积极的活动的做法淡化他们本来的不合时宜的动作。比如利用好动的学生一般对班级工作都非常热情的特点,多委托他们做一些班级工作,尤其要多设计一些需要安静才能完成的工作让他去做,要求他多汇报,在汇报时老师要多查询,多质疑,抓住他汇报中的含糊不实的疏漏之处,给予批评。

对敏感学生宜采取情绪疏导的方法,摸清敏感心理的起因、类别的特征,因人而异的制定相应的对策。要认真研究哪些问题一定要及时帮助消除,哪些问题可以暂时回避。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将心比心”的积极情感去感化学生,在争取信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冲破闭锁的藩篱,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自我剖析,或自我悦纳。同时还要求周围同学给予爱心配合,进一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荷。 对自弃学生,应多采取谈话沟通的方法.教师应以“好朋友”的身份多找他们谈话沟通。在谈话中,要先找准其“内燃点”,激发其内在动机,而后再提出要求。与这类学生谈话,一次、两次未必能完全奏效,为此,教师要有耐心,必要时进行跟踪谈话,努力使谈话的内容触及这类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反思和彻悟。 对逆向学生,应多采取心事倾诉的方法。这类学生,喜欢对抗常规和常识,以与老师和同学对立为荣。老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具体问题做入情入理的分析,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把心理矛盾倾诉出来,使其对自己的行为形成理性自觉,产生悔恨感。

第二,对于问题行为的矫正,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的主要策略是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

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是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教师绝不可以用功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功利所产生的短期效应有时会给学生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教师,特别的班主任,应利用班会课、试卷评析课以及个别谈心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奋斗目标,采取表征性奖励,强化暂停,过矫正等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学生道德思想水平的良性发展,端正学习目的。

正确评价学生就是要给予学生积极的综合评价。正确评价学生,积极调整学生评价的标准是预防问题行为的保障。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估常常具有导向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教师评估学生的标准是学习成绩

研究后的思考

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三篇_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

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二十四招”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

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根据一些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

1.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

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

如果在行进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免除问题行为的发生。

2.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要根据人地时空做出有预见性地分析,要制定计划,预期落实。

我们不但要有问题行为的意识,更要有预防问题行为的行动,这样才能将问题行为扼杀在萌芽之前。比如对学生进行规类档案管理,利用晨会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3.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不是有可能继续发生的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同时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4.调整动机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根源,要根治问题行为就得从改变动机开始。首先要摸清问题行为的源头,找准问题行为的实质所在。要区别偶发性和一贯性。

对好心办坏事,为了某种欲望的满足,恶作剧,故意扰乱,要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通过引导、激励、调整、改变的办法调整行为动机。让学生从阴影里走入阳光地。

5.有意淡化

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在学校或者班级里,尤其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常常被沦为漠视群体。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地位,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不满意或者反叛,以引起老师的注意。

如果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大惊小怪,就使这些学生的不良欲望得到了满足和强化。因此,我们在这类问题行为面前要有意淡化。如:某学生在物理课上看小说,老师就可有意不看这位同学说:“要注意看物理课本。”等等。

6.积极转移

当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或者遭受意外伤害憋了一肚子气后,往往会把心中的怒火转嫁给别人,而且会“转移攻击目标”。医学界将其定义为“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都是由“消极心理转移”产生的。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寻求“积极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可减少或者遏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训练。如倾注爱心,担负责任,磨炼毅力,锤炼意志等活动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7.以爱换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的教师只要是真诚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再调皮的学生也是会被老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报道,深圳一位老师为了找回一个不愿上学的学生,相继家访了三十八次。

在第三十八次时,这位学生终于被老师的真诚打动,从此返回学校发奋学习。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好了它,不仅对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作用很大,而且其综合效力也是无穷的巨大的。

8.因势利导

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不利面。学生的问题行为当然也一样,虽然是不正常行为,但从反面看,大多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至少有值得发掘的成分。

比如爱说话的同学就有乐于交流心理倾向,喜欢打架好动的同学就有体力充沛的特长,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勤于集累,我们就可消极为积极,变问题为有利。

9.活动补偿

由于课程、设备和师资的限制,现在的学校大多都只重视理性活动,重视室内活动。学生的活动空间几乎只有教室,差不多整天都是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形式单调呆板,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不到释放。

于是产生不满、焦虑、烦躁和反抗,进而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尤其是学困生根本找不到一点成功的乐趣。对此,如果我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一些肢体活动,户外活动,并且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同时,为了这些活动的落实,在班上成立体育部(球队等)、文化部(班容班规)、宣传部(新闻、广播)、统战部(协调关系)、环卫部(卫生、防疫)、文艺部(晚会、班会)、信息部(动态板报)等,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

这样,学生的心理欲望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到了释放,当然,这方面产生的问题行为也就可自然地减少了。

10.引发宣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吃败仗的篮球队员为了表示不满,往往把篮球狠狠地向地上一扔。受老师批评后的学生痛哭一场后,倒显得很平静,而且有可能行为更规范。篮球队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受批评后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就是发泄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引发的发泄形式多数表现为攻击。因此,只要我们把脉学生心理,当学生内心有积愤时,引导发泄;当学生情绪不满时,找机会让其倾述,学生的攻击行为就可得到控制,甚至得到利用。

11.一反常态

这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如果方式和态度偶尔一反常态,让学生打破心理准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内心产生振动,就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将平常火爆的脾气一改温和慈善,学生就会感到关怀备至,深受感动。

将平常温和慈善一改凶狠火爆,学生就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然老师不会这样,从而引起高度的警觉。这样的处理办法虽然不可常用,但偶尔一用会收奇效,因为学生记忆深刻,行为变化也就会持久。

12.速战速决

学生在出现问题行为后,往往有一种自责的心理,只要是怀疑会被老师知道,就希望尽早了断,以求得解脱。

老师如果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及时处理,既了却了师生双方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利于健康心理的需要。也以免夜长梦多,引起事态的扩散和发展,从而浪费时间和耗散精力。

同时,快刀斩乱麻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效率意识的体现

13.迂回出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况,某些问题行为反复性特强,出现的时间间隙短,次数多,叫你防不甚防,而且往往事态严重影响特坏。

针对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老油条”学生,我们想立即见效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扭跟泡”的办法,扭着学生不松,跟着学生不放,陪着学生不走,与学生比忍性,比韧劲,比耐心,比心计。

同时要绵里藏针刚柔相济(一般都要先紧后松,先硬后软),尤其第一起这类问题,一定要治服。

14.头脑风暴

学生在发生问题行为后,往往装作若无其事,一旦被老师发现后,他们又装作理直气壮。其实,这时他们都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尤其是那些胆汁质的学生,他们大多不会用心计,或者又是初犯,我们都可用这种急病猛药的办法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大发脾气,甚至雷霆万钧;很很训斥;加重责难等。总之,要做到火暴刚烈,甚至专横跋户,横蛮不理。当然,这种办法一定要特别慎用。

15.角色体验

一节自习课上,老师要求要保持安静,可在很静的课堂上,却有一个学生伏案大声说闲话,不只是因为环境特别吵闹,想试探老师,还是与老师暗暗挑战。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刹住,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因此,这位老师没有简单对待,而是对学生宣布要对其严肃处理。课后老师要求这位学生做值日,并授意这位学生安排同学清掉操场上的某些垃圾,又让其巡视寝室,并根据值日的要求相继作处理。

之后,让这位学生在班上谈体会。这位同学说:“做老师真不容易,管那么多学生,如果学生不听安排,有时气得只想打人,但又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实现自我教育,这种方法虽然很费时,但效果却长远。

16.跟踪管理

发展的学生自然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要一出现就惊慌失措,小起大作;也不要一有平息就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要有问题意识和超前意识,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问题来后才想办法处理,要明白只有对付问题的方法不是好办法。

我们的管理行为和育人意识一直要伴随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那些有劣迹的同学,我们的视线要形影相随,要掌握他们的言行踪迹。为了防止时紧时松,没有持续性,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做定期的思想工作和调查工作,做一次记一次,保障跟踪落实。

17.引发反思

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及其他应付的办法。因此,老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都不大奏效。

如果教育者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或情绪出动,给予启发诱导,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成为问题行为的转折点。

如有位老师为了教育一位偷了自行车的学生,他给那位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迈的母亲听说自己的儿子犯法要判刑,当场气死。从而唤起那位同学的良知和自责,激起那位同学对爱与归属的强烈需求,进而深知自己错误的严重性。

【学生的问题行为】

18.自我教育

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是我们治理问题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更本的目的。

例如:在每期开学时,我们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行为计划,并按星期按月组织学生对照计划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实施情况,同时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行为计划。其间,让学生通过不断内化,明白自己的进步,强化自己的责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9.相互帮助

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四篇_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曹非

一、 言【学生的问题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

四、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这句至理名言就一直回响在人们的耳边。“传道、授业、解惑”是一名教师的三大职责,“传道”位居其首。在现代的教育中,“道”即德育,德育在五育中不仅排列顺序最靠前,而且在教学大纲中也要求得最严格,是及其重要的培养思想品德的课程。进入中学阶段,儿童随年龄的递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剧变,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多事之秋”,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他们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这样一个激荡多变的“危险之秋”,中学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行为”的影响,把住生命航船之舵,教师应担负起较多的责任,协助中学生安然度过这一“危险期”,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今后一生的道路做好铺垫。因此,中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是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重大问题。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现阶段中学教师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进行探讨。

【学生的问题行为】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2.1“问题行为”的涵义

问题行为,不同的著作中对它有不同的定义。

车文博教授主编的《心理学150问》一书给出了如下的定义: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各种妨碍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常见于中小学生。而刘守旗主编的《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一书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妨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社会、学校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两种定义有几个相同的地方:

(1)都指明了问题行为所发生的对象,即青少年是这些行为的主体。青少年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意识和个性都不成熟,没有稳定的内部环境,缺乏对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能力,因而容易受到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好的一面可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理想,坏的一面会促进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认知,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道德规范和正常的行为模式,常常想靠有意的模仿来体现自身的存在。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常常会把好的行为视为无用,把坏的现象当作榜样。这就是问题行为为何多发于青少年期的原因。

(2)问题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无论是智能还是身心方面,问题行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较常见的问题行为如学业不良、打架闹事、离家出走等,对正处在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这些行为有的是心理性的,有的是扰乱性的,有的是一时兴起,有的是酝酿已久。不管怎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中,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也是具有危害性的。故

而,及时地发现问题,果断地处理问题,积极正确的教育帮助有问题的学生,是中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本人在上面的两种定义及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问题行为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影响其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不良行为,常见有学业不良,攻击性,早恋,离家出走,逃学等等。他们是发展的障碍,是教育的对象。在这样一个定义中,更注重从问题行为的本身来定义它,而至于因它产生的一些社会性的影响则没有提及。这主要是考虑到问题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加诸在行为者身上的,而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在定义时注重直接而忽略了间接。再而,这一定义指明了问题行为的性质是“发展的障碍,教育的对象”,这样的提法较为直接明了,有利于弄清问题行为的性质。最后,定义中列举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具体名称,便于比较和认识。

2.2 问题行为的分类

问题行为的分类,目前还是一个极有争论的问题。学者们根据问题行为的种种表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二分法

二分法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K.wickman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他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的和心理性的两大类。扰乱性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一些不守纪律,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等;心理性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与心理有关的一些退缩的、抑郁的、不健康的行为,如嫉妒、自卑、逆反行为等。Wickman的分类,已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首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没有突破他的这个圈子。

(2)三分法

美国心理学家H.C.Quay在Wickman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法。他认为问题行为除了分为扰乱性和心理性的两大类外,还应包括青少年在情绪和社交上的不成熟,如活动过度,低级趣味,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应作为第三类问题行为。

(3)四分法

我国学者左其沛等根据问题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因、外部情绪、心理状态、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及其特点、行为后果、自我评价及体验性质程度等七项指标,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四类。

过失型:由于不正当或不合理的需要或单纯由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引起,由于缺乏知识经验,或认知能力不足,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的违反纪律或行为规则的行为,其特点是偶然性、盲目性和情境性。如逃学、离家等行为。

攻击型:由于挫折造成的主观愤怒情绪,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的攻击性的行为。其特点是对立性和爆发性。攻击型问题行为的行为主体多为胆汁质外倾性人格,如打架、殴斗等。

压抑型:由于挫折造成的主观焦虑,从而产生的逃避、消极和自暴自弃的行为,其特点是隐藏性和持续性。其行为主体多为抑郁质内倾性人格。如嫉妒、自卑等表现形式。 品德不良型:此种类型主要由行为主体的不良需要引起,有意识地采取有害的行为方式,从而造成严重违纪、损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后果。如偷窃、破坏公物等行为。

(4)五分法

日本心理学家古泽赖雄把问题行为分为五种类型:①神经性行为,是由心理的原因引起的,如咬指甲、抽搐等。②人格问题上的行为,是由不良的性格特征引起的,如反抗、粗暴、说谎等。③智力活动上的行为,如学业不良。④精神病行为。⑤社会性行为,如不良品性和犯罪行为。

以上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对问题行为的不同的分类方法。虽然分类较问题行为本身来说显得重要性较小,但也不可忽视。只有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针

尖对麦芒”的应对策略。正确的分类,其实是确定良好教育策略的基础。下面我们谈一谈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的问题。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内部影响因素

进入中学阶段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陈玫、程功等在《中国初中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中,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统计研究,发现初一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自我教育能力、个性品质的评价能力明显高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青少年已初步突破了家庭这个小圈子的束缚,初步接触到外面世界的广阔天地中。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激荡和冲突,常常会引起那些初涉人世的青少年的迷惑和不解。另外,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也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变化,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具体地分析有几点心理因素会影响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1)对社会行为规则的认知存在障碍

社会行为规则,是社会要求内部成员必须一致遵守的行为的规范。青少年初涉社会,理解能力和辩识能力较弱,对社会规则的内容及执行规则的意义的认识往往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常会出现对社会行为规则的意义障碍。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当青少年头脑中形成的某种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对社会行为规则的误解。例如,社会行为规则要求教师全面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赋予其管理、教导学生的职责和权利,这是为社会认可的。但作为学生来讲,有时并不喜欢教师的这种严格要求,这样在主观上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学业不良问题的产生。社会的要求(成材)与自身的需要产生冲突,往往会对学校的教育体制产生意识障碍。出现这种情况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学生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他们的问题行为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造成“小错不断,终成大患”。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下列情况下,易产生意义障碍:①要求不符合青少年原有的需要。有一名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其父母还不满意,经常在耳边喋喋不休地说:“考不上高中,你只好去扫马路了,我们家丢不起这个人。”在平时的考试中,成绩如稍有不理想,则会遭至其父母的责骂,最终该生难以忍受这种重压,视家庭为“地狱”,终于一走了之。这个例子中,家长的要求(靠高中)和学生的需要(学习知识)不符,其结果是以逃避压力来应对。这种结果是社会和家庭都不愿看到的。②要求过于频繁,却不认真执行。武汉市汉阳某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原来的纪律观念淡薄,屡次违纪,待学校将该生情况通报其家长,要求配合学校教育,其家长立即答应了。他们对该生规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要求,如果做到了即奖一台“爱华”牌随身听。在学校、家庭的双重教育督导下,该生的问题行为大为减少,基本已转为一个好学生。但其家长始终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该生在数次要求遭拒绝、推委之后,发觉受骗,于是旧病复发,而且更为严重。由此可见,家长的严格要求和奖惩手段进行良好的结合,这样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③由于青少年生活经验少,对社会行为规则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使青少年的信息量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随着这些传媒的宣传和报道,一些不正当的生活方式,如凶杀、暴力、吸毒和色情的东西涌入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而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少,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往往会加以模仿,以此为荣,最终产生违法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④提出要求的强制性触犯了青少年个性的方式。一到青春期,中学生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问题,常见的“顶牛”现象,就是一种表现方式。这是随着青少年的个体成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强制性地提出要求,而不顾及青少年自己的想法,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⑤不公平的

问题。教育如果不公正的处理问题,会引起青少年对社会规则的意义障碍。如对待成绩好和成绩不够满意的学生的不同教育方式,会使好的学生更有自信而伤及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自尊。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象。这一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R·罗森塔尔和L·贾布可森发现的。他们在一所小学中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们先对某些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普遍的智力测验,其结果秘而不宣。然后他们在受测的学生中随机地列出一份名单交给班主任,并宣称这些学生肯定会成大器,是最有前途的,尽管事实上并非如此。经过跟踪调查,罗森塔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那些随机抽取的孩子中的绝大部分的成绩大大优于其他学生。这是巧合吗?怎么会这么巧呢?事实上,这是教师们的期待心理在起作用,他们对这些孩子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关怀鼓励了他们,最终使预言成真。“皮格马列翁”效应生动地反映了教育者公平态度的重要。

(2)动机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动机是促使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直接成因,或内部动力。一般来讲,动机具有三种功能:①引发个体的活动。外在诱因使人产生需要,需要转化为动机,推动个体向满足需要的行为进行。②维持这种活动。③引导活动指向某一目标,即引起需要的外在诱因。心理学上将这种由动机引发、维持和导向的行为成为动机性行为。动机性行为是由人的需要引发的,而人的需要亦是千变万化繁杂多变的,从而在动机的选择上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冲突。冲突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四种。双趋冲突是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在我国北方的一所大学中,一名刚入校的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外,还选修了哲学、历史、美术等几门课程。他的出发点是想多学些东西来充实自己,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重的课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不得不放弃。很多的中学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想自己各方面都优秀,又要成绩好,又要活动能力强,又要运动能力棒,长期下来,很容易难以支撑,导致挫折而丧失自信。这时,就需要“舍鱼而取熊掌”了。第二种冲突是双避冲突。在对考场作弊行为的研究时发现,大部分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5318/

推荐访问:学生问题行为表现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