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社会价值问题

社会价值问题

时间:2018-04-08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社会价值问题 第一篇_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与规划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与规划

时间若飞逝的流水,眨眼之间两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啦!在这

段时间中有苦有乐,有悲有喜。人也只有出了社会后才会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劳动力是多么廉价,现在我就来简单的谈一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吧!

十几年寒窗苦读,经历高考,莘莘学子终于摘下高中紧张升学压

力的大帽子,大学生活为我们拉开了崭新的一页。初入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徜徉自由的空气之下。于是我们尽情的挥霍着青春,总以为那些所谓的社会压力,就业压力离我们还远,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殊不知在社会上和我们是同一个年纪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未来奋斗着。殊不知那些管理级的领导在你社会实践的时候却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小学生,殊不知那些刚刚初中毕业的初中生在经过一番学习后在工厂工作时的工资也许比你大学4年后拿的工资还要高!于是我开始反思啦!我们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我查到了麦克思总裁王伯庆博士的讲话:“麦可思公司2007年开始,每年对毕业生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和工作能力进行会国性调查研究,每三年就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有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2009年的麦可思—腾讯挂网调查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签约薪资为本科2141元,高职高专1724元。另外,麦可思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表明,2006—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曲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态势,211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从2006届的2086元上升到2007

届的2949元,又跌落到2008届的2949元。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也从低位的1807元升至2282元,之后回落到2030元。

今天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并未进一步下降,高职高专反而有所回升;但与金融危机前的2007届大学生业生相比,薪资水平还是有明显下降。“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每年都有上百万人进入社会求职,而且每年都呈现递增趋势,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一方面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降

低了期望值仍

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却

有不少企业打

着“高薪”的

灯笼也找不到

满意的毕业生。企业抱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差,而学生频繁跳槽,工作状况不佳,缺乏工作后劲,体会不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快乐。“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供求错位现象大量存在。 那么既然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这样,自己的未来接下来该怎

么走,怎么才能为自己更好的规划人生?

(1).主动参于社会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而把自己置于各种事物之中,了

解它,掌握它,并进一步改造它

( 2).积极调整,选择对策对社会现实生活保持良好的接触,

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采用心理防御措施不论改造环境还是改变自己,都要有一个转变和考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某种困扰,为解决这种窘境,

不妨采用心理防御,来达到解脱的目的。

( 4).保持身心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生命的滋补品。为了提

高人的生活质量,应该提高和培养处事与处人的能力。

(5).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通过运动与人交往,增强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功能,改善神经系统,使人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锻炼可以唤醒人们的精神情绪,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轻松愉快,使人们焕发青春的激情,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所以说大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超越自己,要想在社会之中有个一席之地,就必须去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去超越,但是在你面前的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所以在超越别人之前的先超越自己是的,年轻人!你渐渐会发现,当你一人独行的时候,会变得更聪明;是的,年轻人!崎岖而黑暗的道路,将使你真正地熟!

(6)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条件---搞好人际关系

进入社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去沟通,去交流,去搞好人际关系。只有把人际关系搞好了,才能出色的表现自己,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人际关系搞好了就说明你的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成就,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要怎样去搞好

人际关系呢?我认为:

一、 要尊重他人。

二、 要诚实待人。

三、 要关心他人。

四、 要相互谅解。

(7) 要摒弃猜疑、嫉妒、自卑、羞怯、孤独等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

与此同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还要了解沟通的环境和对象,把握沟通的主动性,善于询问和倾听,体谅他人的行为,回答问题要干脆,有

就是要改掉不良的身体语言习惯

( 8)、大学生要学会的:忍耐与自信

另外一点就是要学会忍耐,俗话说:“能忍者,成百事”就是

这个道理。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都还不是很成熟,做事的时候想的也不是很全面。19岁的年纪,按常规的思维去想,就是:这还是正值年少,血气方刚的年龄,所以做起事来容易冲动,不计较后果。在生

活中,要学着现实,不要任性,要自制。

让自己拥有一份好的心态,是每个踏入大学的学子都必须具备

的,那样你才可以在以后更有能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去面对社会的

进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有很多不自信的人,做什么都思前顾后的,也总是不能把事情做好。但是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同时

记得,不盲目自信。 (9)、怎样提高主动去抓住机会的能力

玩,是我们的天性;爱玩,更是让我们充满着激情。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总之,这是一个一切都在变动,使人们失去方向,感到渺茫的时代。那么,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我们要拿什么去走进社会呢,我们现在付出的那么少,到头来收到的回报也一定少得可怜。所以从此刻起我们要看到社会的进步,看到别人的努力,看到自己的

不足,让自己时刻警惕着。

【社会价值问题】

时刻准备着,已经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了。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大学生也由原来的“万中取一”变成了“遍地都是”,就业机会就显得少了许多,所以也就增强了其中的竞争力。那么怎样才能让机会来临的时候,恰到时机的抓住他呢,那就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时刻具备抓住这个时机的能力。1、你要知道自己毕业后想要从事的行业,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2、要时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多看看有关专业方面的书,要

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巩固。

3、还要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多看一些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

让自己的内涵得到升华。

社会价值问题 第二篇_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 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

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他们立足于现实,讲求实惠,由务虚向务实转变,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

转化,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

3、价值主体:由重集体向重自我转变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的影响,有部分人群集体观念减退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念呈现出自我倾向,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社会不能满足其人生设计时,满腹牢骚,万人糊涂,唯我独清,做事垂头丧气,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人生追求。显然,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自我型”的人生价值观。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成功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主宰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我们确实应该坚持的──那么怎么会知道该建立什么样的成功基础?又怎能知道该做出何种有效的决定? 我们必须记住,一切的决定都根植于清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决策的依据。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上,我们始终都得清楚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哪些,不管周遭发生任何状况,毅然地遵从这些价值而活。这种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始终一致,而不能计较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好处。你怎么样地坚信,就怎么样地去行动。

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要想过着快乐且成功的人生,惟一的方法就是按照正确的价值观生活,否则就必然会吃许多苦头。经常在我们周遭会发现有些人不

按正当的价值观过日子,例如抽烟、酗酒、好吃、动不动便想指使人等,这些坏习惯都是因为欠缺正确的价值观所养成的,结果人生不是过得浑浑噩噩,便是最后毁了自己。

那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作为祖国的新生代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1、正确对待金钱、地位、权利

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理解财富的涵义,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地位,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是信心,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努力,我有信心,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2、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每个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大家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为集体、为祖国的奋斗事业。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作为在正确价值观熏陶下的人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英雄和榜样的标杆下,通过自觉学习修炼价值观,弘扬主流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管局的工作碰撞出新的火花,使之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强信念和行动指针。

社会价值问题 第三篇_浅析多元化社会的价值取向危机及对策

浅析多元化社会的价值取向危机

摘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的接轨,社会的价值观发展也从一元化日益发展到多元化。但是,价值多元化在带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价值多元化所产生的问题,必须正确的分析价值观的发展方式,解决问题,促进价值多元化的合理发展。

关键词:价值观,多元化,主流价值观

一、价值取向和价值多元化的意义

价值取向,即价值观,它是指用来衡量事物价值可能性的主观评价范式。它通过人们的行为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着人们的价值行为。具有不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其往往会具有不一样的价值观。随着一个人的不断成长,其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形成中,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所处的经济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影响群体的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行为。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各不同,则对于同一个事物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每个社会都会有其共同认可的普遍价值观,这就是主流价值观,它关系着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向。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国外的一些文化传入我国,并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科技的发展,

使得网络的使用大大的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更是加深了文化的交流,导致了目前的多元文化的发展。由于价值取向是受生活所处的环境和文化影响,因此,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就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起来。在目前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价值问题】

与一元化的社会相比,多元化的社会显然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因为,一元化往往代表着思想的单一,代表着封建集权的统治,在一元化的社会里,人们的个性往往会被遏制,这样就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多元化则代表着个性自由,代表着人性真正的解放,也正是多元化催生了政治民主,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自由的观念不会被遏制,人们可以更自由的给自己定出方向,这样有利于科技的进步,也有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给了人们更多、更自由的选择,让这个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多元化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它也同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化的加深,这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防范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让多元化价值正确的发展下去。

二、价值多元化所产生的问题

如今,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各种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这也就导致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的冲突,其结果就是很多人的价值观混乱,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危机,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首先,是功利主义的盛行,这种功利主义并不是讲理性的功利主

义,而是被人们严重歪曲的缺乏理性的功利主义。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在这几十年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就误以为经济就是一切,只要经济就行了,过重的看重经济利益。导致了一些人为了利益,甚至抛弃做人的基本道德。例如,这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贪污腐败问题,还有不断高涨的房价的问题,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处在一种浮躁的,只求利益的状态中。这样下去会严重的阻碍社会的发展,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肯定是离真正的健康经济越来越远。

其次,一些人虽然能够在多元化的价值中比较好地明确道德价值理性,但对于价值判断的标准缺乏统一。如今部分人在道德价值判断标准上往往会对他人趋于理性,而对于自己则会趋于功利,他们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评判上往往缺少公平,这也是导致社会上很多不公平问题的基本根源,因为公平理念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都想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特权以便在他人的公平上建立自己的“不公平”,目前很多人都只是想不断的获得更多的权力,却往往在取得权力后忘记了自己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如果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社会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自由公平的社会,同样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最后,是人们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而且庸俗低俗文化越来越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随着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不断渗入,现在很多人在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下,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集体观念不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淡漠等问题,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西方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像许多人都将看美国电

【社会价值问题】

影、吃西餐、过海外节日作为追逐的目标。当然,西方文化确实有其先进的地方,学习西方文化并没有什么坏处,关键是西方文化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也有不好的东西,而正是这些不好的部分正在不断的受到人们的推崇,比如,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再比如一些庸俗低俗的文化。再加上一些商家唯利是图,他们在商业宣传中为了迎合一些人,用了各种各样的庸俗的宣传模式,他们的宣传使得西方庸俗部分的文化的传播更为盛行。这使得人们就慢慢的处在一种浮躁的环境中,中国的传统道德价值被人们遗弃,人们都一味的追求利益,追求刺激和享受,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信念,甚至很多人已经都不再有理想,有的只是对利益,对享受的贪婪的追求。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加以防范,那么我们的社会的整体目标就无法实现,人们也都无法过上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

三、多元化价值危机防范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不能刻意的回避它。在价值多元背景下,我们应该关注人们的道德理性,着手于更好地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多元化的现象并不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或道德沦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的多元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导致这问题的原因简单的全部归结为是多元价值造成的,毕竟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金钱崇拜、追求享乐、缺乏监督等其他因素。多元价值的社会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它允许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共同存,同时它也鼓励着人们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不再盲目地跟从强权的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原

因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其它因素在其中。所以我们在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必须正视价值多元的存在。

其次,是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虽然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但是每一个社会都必然有它的主流价值观,它反映着这个社会的制度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反映着这个社会的基本精神。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那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引发人们心理浮躁,尤其是在这种价值多元化,又同时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们更是容易在众多的价值观中迷失,所以,对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是引导人们作理性的人,理性的看待价值多元化。如果人们都可以有一定的理性,就不会在众多价值观中迷失,而是可以冷静看清正确、主流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价值观偏失而造成的社会浮躁。第二,积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同时要配合先进文化的教育,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在对人们进行价值观引导时,除了强调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外,个人的价值也不能忽略。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人的价值在不断的突显出来,如果能正确引导,可以让人们更自觉的遵守社会的道德。

最后,是推进文化和教育的改革,改善社会文化和价值环境。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往往决定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其它多元化的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文化的改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十年外国文化的涌入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人总是批判中国传

社会价值问题 第四篇_小悦悦 社会价值问题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社会价值问题是直接原因

2011年10月20日 18:08 东莞阳光网

佛山日报发起的“如果你是儿童被碾的目击者,当时你会怎么做?”微博投票昨日已经进入第3天,至昨晚11时,共有103626人参加,其中有79%的人选择先拨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2%的人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5%的人选择纠结,说不清。而对于“18个路人”的冷漠 ,广东省晴朗天心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兼高级治疗师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18路人”的旁观者效应

网络上一边倒地指责“18个路人”的冷漠。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假若这18人换成另外18人,结果会不一样吗?实话实说,把我放到那18个人中我也不会好到哪去,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江湖小霞”说。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18个路人”现象,假如某个事件只有一个人遇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会积极干预。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预料到很多人可以见到,这样他的责任就会分担开,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期待别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时候,他自己的内疚感、自责和负罪感也会减轻,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寒溪石”也认为,“过于对漠视路人的道德谴责,会加重人们的道德压力;而过于宣传社会的黑暗面,更容易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

需要反思道德缺失原因

袁荣亲分析了陈姨的行为,他认为,18个路人不救助,而陈姨救人,这个现象不单纯是“旁观者效应”可以解释,而是这个社会结构引起的。这几十年来,社会整体上处于高度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变了,更物化。人处于竞争中,而大多情况下又以外在物质衡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焦虑中,不论贫穷或富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夸大一些因素对他的不利。如此前南京彭宇案的影响,会认为救人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不好的结果。加上社会媒体对此事的讨论,放大了做好事反而带来不好的效应。因此,一个人做事时往往会衡量一件事对他有没有坏处。

转型期社会价值问题

“真正的道德是勇于揭露事实,而不是急于谴责。过路者虽然未施援手,但也未作恶。挽救道德应该重奖见义勇为者,重罚作恶讹诈者。忽略那些极好的和极坏的人,而将重心放在无所作为的人,对道德建设毫无帮助。这种舆论导向只能让被冷落的好人寒心,让被忽略的坏人逍遥。除了陈阿婆和司机,我们13亿都是路人。”“@观摩团”总结。

袁荣亲强调,社会变成竞争性情形,所有人都在竞争。在竞争时,对其他不相关的事可能视而不见,因为我们处于高压的环境之下。在这个事件中,路人毫无疑问也会承担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包括良心上、行为上的一些谴责。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也分析了“冷漠的路人”成因,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很多价值观念都受到冲击。此前南京、天津的事件,扶人者却要承担责任,社会价值出了问题,这是直接原因。“希望此事能让有关部门清醒地看待社会存在的问题。”

社会价值问题 第五篇_当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调适

当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调适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文化转型。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分化与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激烈的文化价值冲突。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性与情感的碰撞,使人们在文化实践中进行着一系列艰难的抉择。概括起来,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着四种基本的价值冲突,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和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文化转型。回望30余年的中国发展我们看到,市场经济机制激发了人们的利益欲望和物质需求,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突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抛弃了僵化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人们的伦理行为规范。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变更旧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新文化,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分化与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激烈的文化价值冲突。在文化价值层面的冲突中,各种冲突的主题既有贯穿中国20世纪百年的老问题,也有改革开放新形式下产生的新问题。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性与情感的碰撞,使人们在文化实践中进行着一系列艰难的抉择。概括起来,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着四种基本的价值冲突,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和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从1978年底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至今,关于“文化问题”的争论历久不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心理回应。

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冲突,集中地是以“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儒家文化究竟对中国的现代化有没有意义?讨论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一种观点认为,儒学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来说没有进步意义,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如果不在其基本结构上发生实质的改变,就无法面对历史文化的变迁。因为泛道德主义不仅无

助于、而且恰恰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助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更无助于多元文化的繁荣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树立。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科学精神有许多相悖之处:科学追求真理,而儒家文化注重道德、情感,为此宁可牺牲事实;科学是探索与创造,需要勇敢和大无畏精神,而儒家的哲学强调中庸,推崇自我克制、禁欲主义、谨慎小心、循规蹈矩;科学需要好奇心、不知足和实验,而儒学视好奇心为“玩物丧志”,视实验为“雕虫小技”,追求君子不重则不威,满足现状,安分守己。从这种价值立场出发,一些人呼吁: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首先应该把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从整体上否定,否则根本谈不到用全部人类文化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因为它长期作为历史上同封建统治体系共存共荣的孪生物,连同它所造成的封闭、保守、僵化的文化心理,不但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抵制过科学与民主,至今还在消解各种改革进步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与上述观点相对立,第二种观点认为儒学对中国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认为儒学思想的主流虽然与现代化文化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然而儒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仍有积极意义:儒学的一些思想如仁爱、中和、礼、义等经过辩证否定、推陈出新,具有借鉴意义;儒学在长期发展中,同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心理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不会因中国走现代化道路而彻底改变;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还有人强调,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注意到通过人格塑造去人世行道,这一点,与我们今天讲的人的塑造,除了其政治性外,似乎并无二致。现代化就是人的不断自我解放和完善的过程,文化愈发展,愈要肯定人的价值,因而人的塑造是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是中国现代化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有人从企业管理视角,认为儒家文化可以对现代企业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虽不能相提并论,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从对象的整体出发,并着眼于大系统的协调运行;人伦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共同点,“企业文化”理论由研究个体到研究

群体,由研究表层组织和技术,到研究深层的价值系统和道德规范,所有这些与儒家思想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积极的入世精神与参与管理有共同点;刚健自强、吃苦耐劳与现代企业精神有相通之处。

由此看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冲突也许贯穿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种对立的二元两分似不可取。须知传统与现代是处在有机联系之中的,真正的传统文化不是在书本中,而是在民族的生活中;传统对于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代人的文化创造活动都不可能从空白处起步,每一代人对过去传统的回眸在某种意义上都蕴含着对当今现实的渴望,人的某种现实需求往往唤醒了传统的某一部分和某个侧面,这种传统的价值在当下凸现出来,进而成了现实文化生成的有机部分。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社会的转型造成的价值混乱,表现在关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方面,人们的理解也出现了分歧。改革伊始,有人提出“代价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为代价。这种观点虽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道德价值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市场,那种“理想理想、有钱就想”、“一心向钱看”的不良风气的社会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代价论”持批评观点的人强调指出:假如市场经济根本不会带来伦理的改善,不促进人的人格与精神的提高,并且在这些方面带来的只是恶,那么单纯的更大的经济福利不一定值得以道德和伦理的牺牲去换取。

随着改革与社会转型的深化,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问题又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中间引人注目的是“滑坡论”与“爬坡论”两种对立的观点。持“滑坡论”者认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迄今所引起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滑坡,突出表现在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见死不救、权力腐败这些消极社会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上。这些消极现象与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必然联系,只要以市场经济开启个人对自我利益的关心这道闸门,利己主义的洪水便不可遏止,上述腐败现象也就无法根绝,因此结论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持“爬坡论”者则认为,市场经济

的建立与发展,就总体趋向说来是有利于人们的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的,这表现在市场参与者的独立人格、自由与权利、竞争与效益公平与守规则、守信用等观念,以及对社会公益的关心的发育上。至于那些消极现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只是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时社会无序状态的伴生物,是社会转型造成的,与市场经济本身并无必然联系,并且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消失。

怎样协调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这的确是一个现实难题。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市场经济的潮流不可逆转,我们不能再以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去换取所谓“道德的进步”。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的确具有二重性,不正视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理顺经济和道德的价值冲突。就市场经济对道德的积极影响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随着市场经济生活而发育的独立人格,以及与此适应的自由、权利观念的发展,为现时代中国人的道德发展不仅引导人改善其物质生活境况,而且引导人发展其精神价值;独立人格及自由、权利、尊严观念的发展也是使现代人全面介入社会公共生活,从而拓展这些生活领域并发展其价值的重要动因。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离开了与之同步的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是不可想象的。在现代生活中,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对于保障一个健康道德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市场经济要求公正、诚实、公平等规则,必将对人们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道德完善具有促进作用,如拓展人们的社会正义感、社会良知和道德同情心等。

当然,我们在积极培育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对市场经济所可能给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如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通过积极的伦理道德引导和有效的法律手段来将这种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一种高尚的道德伦理氛围。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在建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由从前对平均主义的不满,正在转变为对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忧虑。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但二者之间也有矛盾。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状态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和极匮乏的生活资料决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只能是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平均分配。这一事实表明,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差异的那种公平的社会关系是同极其低下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相适应的;进入阶级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常常相互冲突。尤其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新的经济关系呼唤新的公平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公平不再如封建社会那样是人们所属的等级与他们的财产、特权相适应,而是等价交换、机会均等、平等竞争。这种公平观在历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效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和人之间的雇佣关系,使得表面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变成了最大的不平等,严重的社会不公现象与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使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异常尖锐和突出。

目前中国改革开放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性质便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客观基础。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又产生了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的价值冲突: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然市场经济下的分配是多元化的,因此就要承认差距;与之相反,有人则认为,社会主义应把公平放在首位,否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在上述这种相互对立的看法中,实际上仍然是一元思维模式的产物。实际上,所谓公平与效率“何者优先”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在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总体决策中,究竟是把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平放在第一位?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公平与效率并非是不可兼得、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社会保证,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为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公平竞争是这一运行过程的必要条件,公平分配则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同样的参与机会,缺少公正的竞争规范,有效的市场运作就无法形成;如果分配不公,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另一方面,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

社会价值问题 第六篇_浅谈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存在问题及再塑对策

浅谈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存在问题及再塑对策

摘要: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和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的行为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人的行为的社会

[1]化效益空前增大。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使青年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当前,

我国青年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问题。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当代青年们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建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当代青年;价值观;存在问题;对策

当今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青年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折射,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在社会价值观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2]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的命运。

一、 当代青年价值观存在问题

1.在人生理想、信仰上。当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不再具有较高的热情,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有一部分青年只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也有一些青年认为只有金钱、权利才是重要的,追求时髦,自私自利,不顾他人与社会,理想和人文精神失落。[2]

2.在社会参与上。从目前来看,青年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关注国家大事和民族尊严,渴望社会与政治的稳定。但由于受经济、教育、体制等原因的影响,当前青年的社会参与水平行为低于社会参与意识水平。[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过分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处处为自己着想,而忽视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利他精神减退,只向社会索取而不急为社会奉献,从而失去了对群体、国家和社会责任感。

3.在义利观上。当前青年的价值取向功利色彩、实用色彩日渐浓厚。他们以己为中心,以获取利益为最终目的,金钱至上,责任心下降,公众意识下降,对工作持应付态度,为求职称的学术腐败、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可见一斑。部分青年还存在着见利忘义的功利观,对社会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持藐视态度。

4.在择业、择友观上。当前,有些青年过于注重对金钱、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他们在择业时,就以经济报酬作为第一考虑因素,他们认为高薪才能使他们在社会上立足,[1]才能显示个人能力,过得体面。在择友方面,有些青年主要以自身利益出发,甚至以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作为其交往选择标准。

5.在生活方式上。在金钱观上有些青年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 ;在物质观上坚信“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他们一味注重物质的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贪图安逸,不

思进取,使灵魂流亡体外,行尸走肉。很多青年沉迷于网络世界,置现实世界于不理,淡漠人情,缺少与身边的人的交流,内心空虚。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一方面,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特点以及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现象,如唯利是图、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丑恶现象对当代青年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同工不同酬,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有意无意渲染,使得人们心里产生不平衡,这都助长了拜金思潮的澎湃。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西方腐朽思想及各种带有迷惑色彩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产生迷惘,最终使得当代青年价值判断畸胎化。

2.当代青年自身特点的变化。青年作为一个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或者刚成熟的个体,其个性张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造性、能动力和主动性。[3]当代青年都接受或者正在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很容易接触外界社会,并受其影响。他们的追求不再只是温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涉及的五个层次需求都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他们接受外界社会的精华与糟粕,由于判别取舍能力不完善,使得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都在萌生。

3.价值观教育的薄弱。带有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教育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不足的价值观教育很难使青年接受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念。并且,当前的价值观教育有的只是注重正面宣传,缺少对社会上贪污腐败现象的透彻分析,形成两张皮的现象,从而大大削弱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从而给青年价值观取向负面化有可趁之机。[3]

三、当代青年价值观再塑对策

1.转变自我实现方式。首先,当代青年要树立鲜明的主体意识,平等和自由的交往意识的人格,以社会的客观需求为根据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使自我实现逐渐走向成熟。其次,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主动提高自我价值,找准实现自我的途径,把自己的命运紧握在手。最后,青年一代应该把创造财富而不是拥有财富作为自我实现的评价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人真正的财富主要不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知识和能力,以及内心的丰富。创造社会财富,创造灵魂财富,成为一个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

2.健全个人人格体系。著名的心理学研究家邵道生提出的健全人格的五个发展原则值得青年的借鉴。“价值性原则”引领我们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完美结合,在实现社会价值的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聪明才智和潜能。“道德性原则”教育我们要增强道德规范的意识,加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联系,在各种思潮中加强人格发展中的道德性。“主动性原则”告诉我们要注意个人发展中的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借此才能朝气勃勃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谐性原则”指导我们要心怀感恩,富有同情心和关怀心,处理好各种情感,使道德和【社会价值问题】

行为协调。“美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自身的行动中树立一个美的标准,以此才能克服行动中粗俗、低级的行为。

3.树立社会价值观和人类价值观。青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年的价值观即是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因此,青年的价值观培养也要兼顾到社会和人类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4631/

推荐访问: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成本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