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中印谈判

中印谈判

时间:2018-03-27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中印谈判 第一篇_1953中印谈判

2013年北海市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2013年中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体中考学生参加的具有选拔考试和毕业水平测试“两考合一”性质的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考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更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宗旨,力求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认真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质量提高。通过考试的形式考查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试题注意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具有人文性和开放性。

三、考试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要准确无误,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合理,难易程度得当;试题要反映出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原则:试题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升上高中阶段学习或进入和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4.综合性原则:试题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历史常识,历史文化素养的考查(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科主体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5.时代性原则:试题反映历史学科具有过去与现在紧密连接的特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6.人文性原则:试题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试卷设计在体现严谨性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语言富有亲和力。

四、考试范围及能力要求

(一)考试范围:

1.考试范围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2013年历史学科中考范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下册)课本正文部分内容,但各单元的内容有所删减。

2.考试的具体内容

(1)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五单元 人

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2)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能力要求:主要从三个层次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具体是: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知道历史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了解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③了解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要求考生通过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④运用相应的历史学科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⑤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理性,即接触历史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通过试题提供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并综合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理解、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运用学科思维,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积累平时所学及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

①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了解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形成崇尚科学意识、确立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③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五、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六、中考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题量及赋分

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主观题(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题型包括材料题、探究题。试题总赋分60分。

2.试题难度 难度为0.70±0.03,按照试题分值计算,容易题∶中等题∶难题=7∶2∶1。

【中印谈判】

2013年北海市中考历史样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意的,多项、错选、不选,该题均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分别填入 下表方框内.)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日战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批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以求国家摆脱困境,实现富国强兵,这些官员被称为 ( )

a.维新派 b.顽固派 c.革命派d.洋务派 3.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于20世纪初

b.历时103天,历史上又称为“百日维新” c.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有利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

4. 右图中的人物曾在甲午战争中奋勇抗敌直至与舰同沉, 你知道他是谁吗?( ) a.林则徐b.李鸿章 c.邓世昌 d.康有为

5.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多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6.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的国歌,你能说出创作这歌曲的曲作者吗? a.鲁迅 b.冼星海

c.徐悲鸿d.聂耳

7.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d.建党节

c.国庆节

8.洗刷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的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讨论c.推行个人崇拜d.北京发生“四五运动”

11.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广西北海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d.内地

12.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d.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13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 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时 篇二:2013年历史样卷

2013年北海市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2013年中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体中考学生参加的具有选拔考试和毕业水平测试“两考合一”性质的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考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更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宗旨,力求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认真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质量提高。通过考试的形式考查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试题注意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具有人文性和开放性。

三、考试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要准确无误,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合理,难易程度得当;试题要反映出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4.综合性原则:试题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历史常识,历史文化素养的考查(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科主体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5.时代性原则:试题反映历史学科具有过去与现在紧密连接的特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6.人文性原则:试题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试卷设计在体现严谨性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语言富有亲和力。

四、考试范围及能力要求

(一)考试范围:

1.考试范围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2013年历史学科中考范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八 年级上、下册)课本正文部分内容,但各单元的内容有所删减。

2.考试的具体内容

(1)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2)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能力要求:主要从三个层次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具体是: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知道历史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了解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③了解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要求考生通过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④运用相应的历史学科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⑤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理性,即接触历史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通过试题提供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并综合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理解、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运用学科思维,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积累平时所学及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

①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了解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形成崇尚科学意识、确立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③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五、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六、中考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题量及赋分

中印谈判 第二篇_中印两国的边界谈判为何久谈不决?

中印两国的边界谈判

为何久谈不决?

前言:邻国印度,近些年来投掷巨资去购买各国的新式武器类如:航母、直升机、

歼击机、潜艇与各式导弹等,五花八门、目不暇接,该国还曾在1974年时试爆过核武器后,又在1998年试爆不同类型大小的核爆试验与氢弹试爆试验,印度的种种举措究竟为的是什么?为此,笔者想谈些个中原因加以分析与网友们作讨研,因为这个问题决不是个小问题,搞不好出大乱子的,试看当前三月初二国就已在各自边境上摩拳擦掌,进入彼此帐蓬对峙的紧张状态这决不是一个好兆头。

一、中印两国边界线共有多长,沿线有哪些国家相关?

两国的边界线共分为三段,即东、西、中三段,其具体的走向如下表明示:

二、历史上中印边境曾发生过一次自卫反击战争:【中印谈判】

此一战役是发生在1962年10月20日,此时正值我国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国内发生三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国外又正值与苏联反目成仇的年代,于是印度看准时机向我国上表示列的东段与西段二个境地动用了10多个旅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的部队于当天奉命反击,于是便拉开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帷幕,正因为此一战役给印度后来大规模的购买武器留下了一个口舌与伏笔,也为后来印度念念不忘发展核武器埋下了祸根。请看笔者获悉当时印度欲发展核武器时的一信是写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中的内容是:因为邻国(指中国)已具有核武器,所以吾要发展核武器,此信的内容后来被克林顿作了发表,后中国才知

1331-1

其真情。于是二国的关系降至冰点。

三、印度与中国交恶的几点理由:

1、历史遗留下来的边境划界线未定问题,例如1914年制定的麦克马洪线,我国就从未承认过。(见相关链接)

2、我国又与巴基斯坦国友好(注:印度有一个思想家~考底利耶)他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换言之敌人的朋友亦是敌人)那么中国是敌人的朋友,自然中国亦是敌人了。

3、中国在东盟诸国中的作用日益强大,印度心有不甘。

4、西藏的流亡政府~达赖啦嘛在印助长印度对中国政府的不满。

5、近几年来,印度处处逢源,许多国家都想拉拢他来抗衡中国从中已取得不少的利益,其中最大的利益,印度发展核武器与核试爆从未得到国际上的制裁,这不是明摆着的袒护吗?

6、加上印度近年来,国内经济好转,袋中有钱,想买什么武器就买什么武器(印度没有欧洲的武器禁运条例的限制)。

结束语:中印边境谈判已经谈了10多次,迄今未有定论,二国的边境线有近1700

多公里之长和涉及的边境线,眼下看来双方谈判的条件与气候均不好,中印二国的对峙局面只能耐心的等待,等待到那一方完全想通了再来谈吧。 相关链接:中印边界上的麦克马洪线:

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以承认。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的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了不承认麦线的态度。

McMahon一词的发音并非“麦克马洪”,而是“密克曼”,类似于Mik-Man。

周国俊写于2013年5月15日

于紫薇园家中

1331-2

中印谈判 第三篇_2013年军转:中印边界谈判中国要求印度归还藏南

军转干考试

2013年军转:中印边界谈判中国要求印度归还藏南

【关键词】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资料图:2009年8月的中印边界谈判开始前,印方代表团团长纳拉亚南快步向中方团长戴秉国走去主

动握手。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2日抵达北京,3日将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印度教徒报》2日称,除了边界谈判,印度方面还希望梅农能够同新一届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举行会谈。【中印谈判】

《印度快报》2日报道称,中印为解决边界问题已举行了15轮特别代表谈判,对此的现状报告显示,双方离达成目标还很远,主要分歧在于2005年达成的“政治指导原则”,要求双方“在边界争端各自立场上做出有意义且双方都接受的调整”。文章称,中国方面认为,该协议要求印度归还广袤的藏南地区领土。而印度认为,该调整不包括大面积的土地,而是在进行边界划界的过程中,在边境地区进行较小的领土“给予与索取”。

【中印谈判】

1

中印谈判 第四篇_1962中印之战:让人目惊口呆的胜利!

1962中印之战:让人目惊口呆的胜利!

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

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

中华民国一直拒绝承认将传统上西藏拥有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进印度的麦克马洪线,但毛泽东建政后,讳谈麦克马洪线,纵容印度对西藏地区的侵略扩张,终成边境危机。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仅一个月,中方军队军事大胜,收复几乎所有9万平方公里失地。但11月22日,毛泽东却单方面无条件停火、无条件交还缴获物资和战俘;不仅放弃所有已收复的失地,还自麦克马洪线后撤20公里。这一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之举,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中印边境战争,中国胜而不利;中印边境危机持续紧张,时至今日,印度屯兵逾10万,成中国边界最紧张的“热线”所在。中国收复而又放弃的面积83743平方公里、被誉为“西藏的江

南”的藏南,已被印度正式宣布成立为阿鲁纳恰尔邦,更成为中国人的心头之痛。

有评论表示,中印边界战争,“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处,大致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独龙江东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 1913年10月,西藏、英国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西藏的立场是要求承认和保证其完全完整的独立地位,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则坚持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要求拥有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权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权利。英国则以划分外藏和内藏的方案进行调和,并据此达成了一个三方协议,但中华民国政府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拒绝承认英藏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和协议,即麦克马洪线

单方面地将部份西藏领土划归印度。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1949年大陆政权成立后,执行反美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当时毛泽东对印度的政策是:内部打招呼不承认麦线,但这个态度不公开,尤其不对印度公开,也不向印度提出这一问题。新成立的印度利用中国大陆政权对自己的依重,完成了当年英国人也未能实现的领土扩张。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下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1950年初,印度军队则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对于印度人所干的这一切,中国大陆按照既定方针始终保持沉默。在1950年代初两国政府进行的历次交涉磋商中,印度也不提出这一巨大的领土问题,双方似乎有默契,好像麦克马洪线并不存在。甚至在1954年两国签署关于西藏问题的政府协议时也未谈及此问题。中国大陆总理两次访印,印度总理一次访华,【中印谈判】

中国大陆方面没有任何人对印度的非法入侵提出过异议、抗议和交涉。这也构成国际交往史上一大奇观。 后来当中国大陆提出谈判领土问题时,印度总理尼赫鲁坚决给予拒绝。尼赫鲁早在中印总理会见前,就从缅甸得到了消息:毛泽东已经接受了麦克马洪线作为中缅两国的西段边界。另外由于中国大陆对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一向表现出的漠然态度,尼赫鲁明确对周恩来表示,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是印度领土,而领土问题是不容谈判的,要谈就谈中国把阿克赛钦归还印度。尼赫鲁说:(大意)“当你有机会提出异议和要求而未提出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要求”。周恩来对此辩解说:(大意)“我们虽然没有提出口头和书面的异议,但是我们出版的地图始终把这一地区画在中国一侧”。 比较而言,尼赫鲁的说法更为符合外交惯例。一个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声明,抗议,外交照会,会谈等等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地图只能是补充和非正式的方式,其作用和效力非常有限。当印军占领门隅-洛隅-下察隅近10年后,中国大陆才正式提出了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这使中国在领土交涉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1959年3月,西藏抗暴,中央镇压,达赖喇嘛逃亡印度。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印度政府并且对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提出领

中印谈判 第五篇_中印历史与贸易关系

浅析中国与印度的历史及贸易关系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trad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摘要: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其起起伏伏。从世界范围讲,中印关系是当今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从地区安全角度讲,它对亚太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这么重要的双边关系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冷淡状态,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转暖迹象,但依然热度不够。今年4月1日是中印建交60周年。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印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是世界瞩目的新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携手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Summary: India's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 of popular concern, its ups and downs in bilateral relations. From the world speaking, Sino-Indian relation is one of today's major power relations. From a reg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 its Asia-Pacific security plays a decisive significance. But it was so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been in a cold state, until recent years, it appears warming signs, but still not enough heat. April 1 of this year i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Sino-Indian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2005 the two countries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oriented strategic partnership", marking the Sino-Indian relation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In t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multi-polar worl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ina and India two big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world's attentio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merging powers. Sino-Indian partnership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two peoples, but also conducive to Asia and the world peace and prosperity.

关键词:中印两国、历史、经济、贸易、利益、繁荣

Keyword: China and India, history, economy, trade, interests and prosperity

正文:

一、提出问题:中印关系是怎样发展的?其贸易关系如何?

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友好关系的黄金时期。

印度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迎来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个高潮。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的第一位非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首脑。在4个月内实现了两国总理互访。尼赫鲁总理到达北京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他,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会见。4天后,毛主席再次会见并设宴招待尼赫鲁总理,,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说明中国政府对印度及对中印

关系的高度重视。1956年11月,周恩来总理再次访问印度,贺龙副总理陪同访问,也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群众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在首都新德里等地,有上百万人欢迎周总理一行。到处都可以听到“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意即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声和欢呼声。周总理发表讲话说,我们两大民族之间的友谊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今天,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印两国在反帝、反殖和加强亚非团结、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等方面互相支持和配合。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中印两国共同努力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发扬光大,从起初处理中印双边关系的原则逐步发展成为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不幸的是,中印友好关系的良好势头未能长期保持下去,从50年代末开始发生逆转。其根本原因是西藏问题。1959年3月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达赖等人逃往印度。当时,达赖及其追随者的活动都得到印官方的协助和配合。印度政府的做法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违背了中印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分清楚,中印关系由热变冷,是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政策造成的。中方的善意和努力,没有能够挽救急转直下的两国关系。

60年代,中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两国关系降到谷底。

众所周知,中印边界从未划定,西方殖民主义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承认。印度坚持以“麦克马洪线”为划定的边界线,并在军事上推行“前进政策”,蚕食中国领土,挑起边境流血冲突。1962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但是,中国政府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而不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的立场没有改变。

边界武装冲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印虽未断交,但双方撤回了大使,关闭了总领事馆,经贸关系基本中断,文化交往包括民间交流都无法进行。中印关系进入了漫长的僵冷时期。

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开始出现一丝转机,但总体上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和冷漠。

1976年中印恢复互派大使。1977年两国恢复直接贸易和人员互访。由于印度领导人坚持所谓“平行政策”,即边界问题不解决,中印关系就不可能完全正常化,中印关系的发展步履艰难。

80年代后期,中印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这是时隔34年后第一位印度总理访华。邓小平与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双方达成了中印关系要“向前看”的共识,双方同意以“互谅互让,相互调整”作为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边界问题不应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障碍。中印两国的舆论普遍认为,拉·甘地的成功访问是中印关系中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拉·甘地改变了以往印度领导人的“平行政策”,终于使中印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关系正常化基本实现。

90年代,中印关系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1年李鹏总理访问印度,恢复了中断数十年的中印高层互访。1992年印度总统文卡塔拉曼访华,这是印度独立以来第一位总统访华。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访华,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这是中印建交后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访印。双方达成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指明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双方还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此协定于上述1993年协定一起,对维护中印边境的和平与安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1998年中印关系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前后,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称中国是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印领导人还把“中国威胁”作为其发展核武的借口。一年之后,印方开始转寰,1999年6月印度外长贾斯万特·辛格访华,与唐家璇外长达成两点重要共识,即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中印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使中印关系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二、模型与数据:自进入20实际90年代,随着中印关系逐步得到实质性改善,两国贸易强度不断提高并呈现一下特征:

1、贸易总规模迅速扩大,但贸易规模年增长率呈非线性增长态势

1990年中印贸易总规模仅为2.64亿美元,1995年猛增至11.63亿美元,2000年迅速增加到29.14亿美元,10年鉴增长了10倍,年均增长速度达25.5%,远远高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15.5%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印度同期对外贸易

8.9%的年均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后,双方贸易进一步增长,2001年的双边贸易额为35.96亿美元,2004年则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36.04亿美元,2005年达到187.3亿美元,6年间增长了5.43倍,中印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如图二所示,中印贸易规模年增长率呈非线性增长态势这充分说明中印贸易额虽增长较快,但是影响中印贸易合作发展中的不确定印度仍然很多。

2、20世纪90年代中印贸易基本保持平衡,但2003年以后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发展态势。

从2003年开始,中印贸易合作出现不平衡态势,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贸易逆差数额分别为9.08亿美元、17.51亿美元和8.33亿美元,这说明了为扩大两国紧密关系,中国增加了从印度的进口,中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还有很多困难,对印度的出口增长赶不上进口的增长,印度灌水仍高居不下,中国商品进入印度有很多障碍。

3、中印双边贸易合作发展潜力巨大,但现行贸易关系密切度并不高

因为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合计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2%,90年代后期,印度年均GDP增长率达到6.5%。

同时中印贸易额展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以及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都不大,比如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4年分别占0.23%、0.71%,0.41%和

2.22%,0.61%和3.03%,1.33%和6.25%,这充分说明中印两国贸易强度不高,或者说贸易关系紧密度不高。

4、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也具有明显的重叠性。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从印度进口的则基本上是原料性商品或半成品。中国和印度均存在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对产品的需求结构相似,因而贸易结构出现明显的重叠性。

三、研究结果:制约中印贸易消极因素

1、政治上的互信度不够

首先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问题影响两国贸易的发展。便捷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政治利益,有直接涉及国民的感情,因此便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两国贸易的发展。

其次,在印方看来,密切的中巴关系为中印政治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为中印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印度对于中巴的密切关系依然怀有戒备心理,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正常的国家关系看做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威胁;与此相反,巴方且认为中巴关系的改善对于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祈祷了积极地建设性作用。

再次,中国威胁论的泛滥严重影响了中印贸易合作发展,比如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进行核试爆,不仅是两国的安全关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且是当年的双边贸易额上升幅度大幅下降,同事印度贸易领域一睹泛滥中国威胁论以及中国商品入侵论等疑华,妒华、排华的言论,是的中国在印度的市场缩小,中印贸易发展举步维艰。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制约着两国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高位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至27%,组织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难以进入。与此同时,印度政界以及企业界采取了歧视中国的经贸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引起了部分印度总校企业的恐慌,根据印度工商部资料,从1992年到2004年3月31日,印度正对外国商品共发起了167件反倾销调查,而其中最大的对象是中国,高达72间,占43%。

2010年还未结束,“中国制造”的钢铁、药品和化工产品等均遭到印度的反倾销调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31002/

推荐访问:中印谈判底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