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时间:2018-03-04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一篇_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XX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高20XX级X班 第X课题研究小组

李杀神 陆诛魔 刘斩仙 赵日天 张三 王五

指导老师 :赵XX 丁XX 时间: 20XX年X月X日

课题提出

信息化的时代需要信息化的人才。可以说谁善于利用电脑和网络,谁就是未来的领流者。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么作为新新人类的中学生对网络的热衷程度有多高呢?他们上网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上网又是持何态度的呢?由此我们进入这一课题的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掌握上网技术已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学生上网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已成为社会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调查和研究有关中学生上网的情况,有利于我们看清现状,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

研究过程、内容及方法

从了解中学生为什么要去上网,上网去干什么,对上网的看法和吸引中学生上网的原因等上网现状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发放问卷,亲身采访,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一些现状。

1、在了解中学生上网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经过讨论,决定选取XX部分地区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在第一周的时间里,对部分同学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其情况,另外在人口比较密集的路段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路人的一些情况。同时,还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 , 隐秘调查了一些网吧。最后亲身采访一些同学,在其家中谈论关于上网的一些内容,同时采访其家长,韵文其看法。

2、在掌握部分资料后,第二周上网收集一些关于上网的资料,包括《青少年文明上网条例》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几部法律中的内容,了解国家对青少年上网采取的政策。

3、第三周,在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资料后,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其情况,并得出结论,拟写论文后修改并定稿。

调查成果

(一)现状调查

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基本情况。

1、上网地点:从我们回收的问卷统计,中学生上网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家里,约占了七成,其次是在网吧,约占二成,另外还有是在其他地方上网。这结果与我们研究小组实地观察结果相互。

2、上网时间:在实地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中学生节假日上网的时间平均超过了4小时。节假日里中学生上网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上午9~11点,下午1~3点和晚上8~9点,而这些时段在平时都是上课或做作业、复习的时间段,也就说是他们把学习的最佳时段用来上网。平时中学生上网的高峰期是上学前、放学后和晚饭后的时间。

3、上网目的:根据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超过50%的上网学生说不出自己上网的明确目的。按功能使用的频率高低,依次是网络游戏、聊天室、电子邮件。但仅仅少部分中学生是为了获得关于学习提高、建立个人主页或是其他目的。

4、上网内容:学生在网吧上网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根据回收的中学生上网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数据综合统计表明——玩游戏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每台电脑里面安装的游戏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如、CF 、DNF、魔兽世界、天龙八部 等等。无论是网络版还是单机版,应有尽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类似的场面。一群穿着“XX中(小)学”校服的中(小)学生正在网吧里聚精会神地玩电脑游戏,或旁若无人地高声叫喊,或自己手舞足蹈庆祝游戏的胜利,或如痴如醉地跟人在网上聊天。根据我们调查和一些网吧老板自己介绍,每

间网吧都有自己固定的中学生熟客,他们有的单独一个人,有的三五成群,而且他们一来一般都会玩2~5个小时。而且他们上网的时间都比较有规律,简直就象是在上班。整天或通宵泡在网吧里的也大有人在。此外我们还发现色情网站也是吸引中学生上网的因素。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浏览过此类网页的人数达到15%,其中经常浏览占4%。

(二)中学生上网的动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上网有如下几点主要动机:

1、玩游戏

提到游戏,在我们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很多家长还以为是电子游戏。很多家长可能真的没有想到,现在吸引他们孩子的已经不再是电子游戏,而是取而代之的网络游戏了。接受调查的上网学生(特别是男生)有一半以上是为了玩电脑游戏才上网的,这说明电脑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电子游戏。

电脑游戏名目繁多,等都是中学生最喜欢的网络游戏,特别是男同学,CF 、DNF、魔兽世界、天龙八部等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在大多数的游戏节目中,除少数情节在设计容入了人文、历史、军事等内容外,绝大多数游戏节目充斥着暴力、血腥甚至黄色下流等情节。这些最能吸引正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同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最为不利。但是它们现在大多数仍然还是合法的。

2、聊天

学生对朋友的渴求促成了“聊天一族”的迅速窜红。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最新资料表明,OICQ注册用户已经势如破竹地突破了5000万,同时在线人数也超过了100万大关,加上其他的聊天,人数就更不用说了。经常上网的中学生中,95%拥有QQ帐号或其它聊天帐号,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网友。根据我们调查的资料统计,有相当多的中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问到“你认为网络对你有什么用?”回答“可以聊天”比回答“可以获取信息、帮助学习”还多。在这些学生看来,网络只是他们的聊天工具。网络聊天非常方便、快捷,他们可以在网上无限制地随意畅谈,尽情的挥洒心中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没有人来计较他们的行为。由于这种交流方式互相不明身份,聊天室就像被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绝大多数的人聊天只是为了寻刺激、寻开心,并不是为了学点什么,甚至少数人聊天数月而不会使用电子邮件,登录聊天室也靠网吧工作人员来帮忙。聊天就是他们唯一的任务。更有甚者把聊天室当作结交异性朋友的场所,什么“一夜情”、“花花公子”、“爱我你怕了吗”、“浪漫女孩”、“风流少女”等等之类让人一见惹火的网名遍地都是,一些污言秽语更是不堪入目。随着看似“推心置腹”的聊天而来的“网恋”也就紧紧拴在一些青少年的心上。“网恋”也便成了现在一个热门的话题,部分中学生因此一头扎了进去,把“网恋”当作现实的恋爱。但是他们又不懂得这是虚拟世界的一种玩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3、获取信息【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查资料、看新闻、下载软件、收发E-MALL等也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上网内容。但是根据我们调查结果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能明确说出自己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的却只有少数人。有上网的中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但是大多数人电子邮箱却没能正常使用,也就是说申请电子邮箱是看到别人有他也就想要,所以就申请。只有30%左右的人能够定期使用邮箱,用邮箱跟朋友联系。军事、新闻也很受学生欢迎的内容,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看这些才上网的却还不到10%,有常浏览这些网页的有60%。他们有看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在打开网页后顺便浏览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明确的目的要获取这些信息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五花八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网上新闻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娱乐性等特点,能满足大部分上网学生的好奇性。学生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网易。当然,游戏迷们最常打开的就是有关他们在玩的游戏的网站。

4、娱乐

听音乐、看电影、看娱乐节目、尤其是视听音乐现在很受中学生的青睐,什么样的音乐和娱乐节目在网上应有尽有,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不费力气,便能轻松享受音乐的美妙和精彩的节目。

(三)中学生上网的原因分析

了解了中学生上网的动机后,我们再对中学生上网的原因进行分析。

1..内因分析

为何一些中学生不思进取,沉溺于网吧,成为电子海洛因的俘虏呢?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事物的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动力和内在决定因素,外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加速或阻碍作用,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中学生上网中这一现象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原因。

⑴、从中学生的心里特点来看:

第一,网络成为青少年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所,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便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寻求,得到满足。

第二,网络成为青少年寻求刺激、猎奇的场所。

第三,网络成为青少年忘却生活中的烦恼,生活的不顺,使自身得到放松。在网络上个性可以尽情地发挥,不会受到世俗的束缚。

第四,网络成为青少年赶时髦的对象。比别人先或多接触网络,会感到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

⑵、中学生人生阅历太少

中学生还不够成熟,尚未建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中学生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互联网没有国界,任何信息(包括暴力、色情)都可以在其中广泛地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潮很容易扎根。当这些信息被“免疫力”较弱的中学生接受之后,将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引起中学生犯罪的增加。

⑶、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发展密切了人们的联系,改变了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使人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但是中学生的理想化追求会使其只热衷于和网上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情感,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是无法建立起人间的感情,尽管机器后面是一个在与你交流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于隔了一道屏障而不可琢磨。现实生活中人们尚且戴着面具,网络更为掩饰自己提供了最有效的、巨大的面具,信任危机由此产生。

2.外因分析

在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因素中,我们不应只注意到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外因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互联网具有以下特征,这也是促成产生中学生上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⑴、开放性。这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也是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又由于国际、国家的有关法规不够完善的因素。使得网络的开放性过度地开放。所以中学生可以在网上任所欲为,不必过多的顾忌。一些现实生活无法做到的事或物,可以在网络做到。个性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这里几乎是世俗与道德约束的真空地带。

⑵、内容的动态性。这个特征是以开放性为前提的。由于开放性,信息的传输更加迅速,信息的使用更加有高效,各种风俗时尚和社会热点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中得到体现,同时各种有害、甚至违法的信息也将以“光速”般在互联网上传播,冲击着稚嫩的中学生。

⑶、制约的松散性。尽管说网络文化的存在是以人们之间的约定为基础的,但由于各类标准的差导性、人与人的交流的间接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同时也加入了商业行为等诸多因素,网络中的制约大大减弱,更容易产生不轨行为。

这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起作用,成为左右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的最有力的指挥棒。

(四)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上网的日益普遍,中学生参与上网人数迅速增加。如果对网络运用得当,它可是像朋友一样地帮助你,但如果运用不得当,后果将是极其不良的。那么上网对中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从上网对中学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1、积极影响:

从上网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来看,由于互联网这一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点,上网对中学生至少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2)可以使中学生开阔视野,网上有许多益智的资讯,对中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通过上网可以使中学生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3)是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个人主页正成为时尚。在新加坡,每所学校都有固定时间供学生免费上网,通过网络完成一些课业任务,网络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工具。

(4)网络的便利性使得交友变得容易,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中学生的心理压力。

(5)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有利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使自已走向成熟。

(6)上网还能使中学生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课堂内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中学生适当上网有利于追赶时代潮流,以后便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

2、消极影响:

上网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新事物,像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会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因特网上传输的不健康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稚嫩的中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上网文化对中学生的冲击,我们应对其负面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⑴、在认识方面:由于电脑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迎合人性化需求,电脑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超强度地刺激大脑皮层,将改变头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认知模式转变为形象思维,使人倾向于接受动态、感官的信息,而回避抽象的逻辑思考,放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如此,中学生将对书本上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产生厌恶,对学校正规教育失去兴趣,容易迷恋上网。另外,中学生虽然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做到学习和上网两头兼顾。学习和上网的时间、精力分配不好,不能正确处理这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互相转化:本来居于矛盾主要方面的学业会转化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本来居于次要方面的上网则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坠落的。他们不是把上网当成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是把上网当做是一种时尚,并且盲目地追求着他们认为时尚的东西。

⑵、在思想情感方面:上网时代的中学生社会将更多地充满同喻色彩,他们更多地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上的等级、性别、年龄等的差别大都被隐去。在网上,人与人的交往是通过人——机——符号——符号——机——人的形式交流。所以不管是谁,每个人在网络上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也正是如此,网络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的社会化相去甚远,因而许多中学生产生了精神孤僻、冷漠、情绪低落。缺乏责任感、与家人和朋友疏远、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渐偏离正道。据报道:有一女学生经常上网与网友聊天,在网上尽情地说笑,与父母逐渐疏远。后来竟发现,与自己聊天的竟是自己的父亲。此外,中学生网恋现象也比较突出,在我们这次调查发现,有少数中学生偷偷约会网上情人。虽然人数还不是很多,但在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有接近一半的上网中学生向往或幻想跟网上情人约会。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二篇_初一上册数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案

【编者按】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XCEL平台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信息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学习目标: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教学过程: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会从自己的身边举出许多的数据,老师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合理地获得信息)为了要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三篇_中学生网上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学生网上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做起。”

21世纪,网上阅读昂首进入寻百姓家,并以一种骄然的姿态挑战传统。

2001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统计报告:我国上网用户人数急增至26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占了15.1%。

当我们还在为中学生是否应该上网而喋喋不休地争论时,2001年2月,12岁小孩凯斯·佩里斯随同加拿大总理的访华代表团来到了中国。他4岁上网,6岁制作网页,10岁创办自己的公司,5个月后,他的公司就在大西洋数码媒体节荣获“最佳销售与市场营销网站”亚军。目前,他拥有25家客户,年收入10万美元。他在题为《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小孩》的演讲中说:“成功的唯一秘密是放手去做。”

不必再犹豫,迟疑,观望,阻挠,中学生对时代潮流是最敏感的,互联网以它信息的海量化、交互性、隐秘性、易检索等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更何况,它还是浩瀚学海中满载知识和信息,高扬理想风帆的一首航空母舰。谁也不应剥夺中学生上网的权利,相反,还应鼓励中学生上网,帮助他们去阅读,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因为课外阅读尤其是网上阅读让青少年打开视窗,放眼世界,它作为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将伴随人的一生。上网弄潮冲浪,或会沾湿衣裳,或会跌倒,但谁又能不为他们乘风破浪的斗志和鱼跃龙门的风姿而喝采?我们亟需做到的是不断告知他们:哪儿有险滩,哪儿有急流;莫在飓风恶浪里流连,否则会有颠覆的危险;要在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探寻网海深处瑰丽的珍宝。

如何指导中学生开展网上阅读呢?我校2001年教育科研课题“中学生网上阅读调查与指导”课题小组对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普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1839份。这里对调查获取的数据和事实作一个较详尽的分析,以抛砖引玉,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寻指导中学生网上阅读的途径。

E时代的中学生,上网冲浪去有人将网上阅读比喻作“冲浪”。的确,网络如海洋,网站如码头,而青少年则如扬帆出海的一叶轻舟,他们喜欢冲跃浪头,体验时尚,追求新鲜的感知和个性的张扬。以下是有关中学生上网情况的一些调查和看法。

关于上网时间的调查。学生中有触网经历的达92.93%。在回答“你何时开始上网”这一问题时,“小学时”占24%;“初中时”占60%;“高中时”占16%。更小时候开始上网的比率则为0。可见中学生触网年龄偏早。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与其年龄成正比,如果在集声、图、文于一体,诱惑性极强的网络阅读中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娱乐、色情、暴力网站,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故网上阅读的指导应早抓,使其上网伊始便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回答“你通常在什么时候上网”这一问题时, 41%的学生在周末上网;48.27%的学生在放寒暑假期间才能上网;只有10.6%的学生可以在放学后或一有空就上网。由此可知,中学生因为学业负担、老师家长的控制、自我意识、家庭经济环境等原因,上网阅读的时间仍不足够,上网阅读未能成为一种日常从课外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更未能与平时的学习结合起来。

关于上网地点的调查。选择“在网吧”、“自己家中”、“同学朋友家中”、“学校里”的比率分别是:26%、55%、16%、3%。现代社会,电脑已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家里上网的中学生将会越来越多,亟需家长做好指导工作。而网吧作为中学生问题的衍生地,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更是教育的直接责任者——学校和家庭要狠抓落实的“痛处”。迷失网吧,与学校网络设施匮乏或不完备以及网络教育观念不强有关。大多数学校的网络阅读指导都是一个盲点。借科技兴国和研究性学习的春风,我们

应该尽力为中学生在校园内营设一个健康、有益的上网场所,同时为教师开展上网阅读指导提供培训和帮助。

关于中学生对上网阅读的认识的调查。回答多选题“你上网的目的是什么?”,35%的学生认为上网可赶上潮流,开阔眼界,知晓天下事;19%的学生是为了寻找学习资料;9%的学生选择了“交朋友”;选择“减轻压力,发泄心中的苦闷”和“纯粹消遣而已”的比率分别是23%和14%。至于谈到触网对自己的影响,回答“学识渊博了”、“开朗了,思维敏捷,聪明了”、“多愁善感了”、“孤辟了,心不在焉,精神恍惚了”、“没变化”的比率依次是26%、20%、14%、4%、、29%。以上数据表明,中学生有通过网上阅读了解社会人生,适应竞争形势,丰富自己的学识的较强烈的愿望,他们中一半以上的上网动机都是值得肯定的,并且正确的动机也让他们获益匪浅。但也不可忽略有相当多的一些中学生,为了逃避学习和升学的沉重压力,寻求刺激和放松,他们上网甚少接触阅读领域,只热衷于交友和聊天,或只沉迷于玩电脑游戏,久之则心神不宁,注意力涣散,有的学生变得偏执、任性,不会与人交往沟通,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甚至酿成时见于报端的凶杀、盗窃、离家出走等悲剧事件。对这一部份青少年加强心理辅导,提供网上阅读的咨询和指引就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面对中学生中浩浩荡荡的上网大军,我们的学校、家庭莫衷一是。富有前瞻性的家长疾呼:“不能让儿女输在起跑线上。”有忧心忡忡的家长倾诉:“孩子逃学去网吧,怎么办?”教育工作者们对此也是患得患失,意见不一。其实一切疑忌都源于对网络阅读的不了解不熟悉,对此如雾里看花。揭开网络阅读的神秘面纱,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你在网上阅读方面花的时间是——?”回答“上网时间的小部分”、“上网时间的一半”、“上网时间的大部分”的比率依次是46.4%、28.76%、17.38%;选择“几乎全部的时间“的同学仅占7.43%;只有极少数回答“从来不上网阅读”。表明学生对上网阅读还是很感兴趣的。网上阅读是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它快捷便利,信息量大而又丰富多彩,深受不少中学生欢迎。但虚拟的网络世界又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吸引力的视听享受和思想交流场所。调查中,约有28%的学生更热衷于在网上聊天、贴贴子、收发E—mail、玩电脑游戏以及到娱乐网站消磨时光。他们普遍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理,只追求上网消遣的愉悦感,不喜欢心平气和地阅读书刊,汲取知识。对这一类学生,要加强他们上网阅读的动机,培养他们上网阅读的兴趣,并为他们适当制定网上阅读的计划和任务,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

“你在网上阅读的书籍或文章大多是什么类型的?”

选择“学习资料”、“名著”、“武侠类”、“言情类”、“科技类”、“人物传记”、“新闻及其他消息”的分别占19%、15%、5%、6%、21%、7%、27%。从中可见学生的阅读取向具有多元性,网络可辅助提高学习,可增长知识和见闻,亦可消遣娱乐。毕业班的学生较多提出了构建、更新学习资料网站的要求,认为大多网站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且较滞后。在网上阅读名著的学生不算多,他们对此的看法亦不一。有人认为网上下载方便快捷,省了到书店寻找和购买的时间。有人认为网费太贵,不如买书划算。较多的学生提出了长时间对着屏幕阅读,眼睛很累,更有20.83%的同学认为网上阅读伤眼,影响视力。有一些学生则觉得网上阅读没有书本的墨香,没有掩卷深思的惬意,没有随时随处开卷阅读的适意。看来,网上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在保护青少年视力方面也需有所改进。至于阅读武侠、言情、探案小说,也是一部份学生热衷的话题,有些学生沉缅其中,想入非非,无心向学,妨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适当进行干预和调控。

“你在网上阅读与课本无关的课外文章或书籍的时间是——”

选择“上网时间的小部分”、“上网时间的一半”、“上网时间的大部分”、“几乎全部的时间”的比率依次是42%、34%、17%、7%。仅将网上阅读作为一种学习辅助手段的学生与注重从课外撷取知识的学生人数相当。网络世界多姿多彩,阅读则是求知的最佳途径。中学生的阅读,不必要“为学习而学习”,囿于小范围的知识,亦不能与学习脱钩,否则就会失去方向。网上阅读结合课内学习,可将系统知识深化;放眼课外,则可获取绵绵不绝的“源头活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既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因为阅读能力主要是靠阅读主体通过大量的有益书刊“读”出来的,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请你说说网上阅读对你有何好处?”

“你认为网上阅读对你有不好的地方吗?”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四篇_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唐县第三中学 董会歌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该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是沿着信息素养的主线分章节介绍。本节是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教材有关信息加工的内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选择 2、根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3、图表的拓展、延伸 四、教法与学法:【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自学法和讲练结合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微机室 软件资源:excel、课件:PowerPoint,还需要一个excel文件,包含五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其中有一个是课堂选做题)。采用电子教室,将文件传到每台电脑,并打开。【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五篇_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

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

适应范围(标明年级和模块) 高一年级 必修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简单图表的制作方法。

2、 学会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

3、 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难点:

1、创建图表所需数据区域的正确选取

2、根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3、图表的拓展、延伸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

2. 学生自主探索

四、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微机室 软件资源:excel、课件:PowerPoint,还需要一个excel文件,包含五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任务(其中有一个是课堂选做题)。采用电子教室,将文件传到每台电脑,并打开。

教学内容、步骤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调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利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同学们课余上网吗?(随学生自由回答,以营造师生平等的气氛)随即呈现多媒体课件下一页,同时提问:那么中小学学生上网,是利?还是弊呢?(继续给学生自由回答利或弊的空间,进一步调节课堂气氛)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只有通过调查分析,才能有更完整、更确切的结论!多媒体课件边呈现边讲解(可简明扼要的说一下):为此,某学校以此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2002年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当前中小学学生上网状况”的调研活动,通过网吧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随机调查了100名正在上网的中小学学生,掌握了上网学生分布、上网的内容、上网对学生的影响等几方面的数据。并做了调查报告的初稿。继续展示课件,显示由第一个表格产生的柱状图,由第二个表格产生的饼图,由第三个表格产生的折线图。让学生比较左右两侧,哪个能更直观、更美观地反映问题?师:很显然,同学们看到调查报告初稿中抽象的数据表格还不能形象、直观地显示数据之间的差异,而利用Excel的统计图表恰恰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快速,简洁地说明问题。) 学生观看三份数据材料。 使同学们对Excel图表有初步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呈现并解读:我们这堂课要完成的总任务是: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构,我把这节课的任务分为4个子任务(第五个任务为课堂选做题,时间充足的同学做),分别为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4,每个任务对应[调查数据.xls]下的工作表标签sheet1,sheet2,sheet3,sheet4。把数据放在EXCEL中制成相应的图表,然后把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完成word表格报告(作为课堂作业呈交)。学生观看教学课件,学习相关知识。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多媒体课件呈现任务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打开存放数据表的Excel文件[调查数据 .xls],看sheet1下的任务1(如图1)。同学们同桌之间可先讨论,然后制作。同学带着这样几个问题来制作:1、大家刚才留意了没有,图表向导一共几个步骤?2、添加标题在第几个步骤?少数学生完成简单的图表制作后,请一位学生上回答并演示。由学生提出图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修改意见,采集学生集体智慧,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图表的制作。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评论,并给该演示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打分。(通过分析评判打分,增强课堂互动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投入。)然后老师演示,演示后,学习练习,做好任务一。 学生讨论,开始探索制作该统计图表。同学探索制作图表,初步接触图表的创建步骤。

随后多媒体课件呈现并解读:通过刚才的任务,我们知道建立图表可以这样几个步骤:建立图表的一般步骤 1. 选择生成图表的数据区域2.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图表位置3.对图表进行修饰和调整提问:(我们要用图表来做什么?)4、对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继续多媒体课件呈现并解读:这里我给出常见的三种图表:柱形图:概念: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目之间的比较。特点:强调数量的差异,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饼图:概念: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特点:用于对比几个数据在其形成的总和中所占百分比值时最有用。只能表达一个数据系列的情况,如果想表达多个数据系列的情况时,可以用圆环图。折线图:概念: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特点:用来显示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注意:数据采样要均匀,比如每小时一次、每天一次、每年一次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任务2、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调查数据.xls]中Sheet2的任务2提示:根据给出的图表我们需要修改什么,现有有了小学生、初中生数据还差什么?根据同学们回答,知道修改数据源。学生讨论后,投入到制作中,由于有了上面的分析,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修改数据源,但不知道如何修改数据源。老师演示两种方法修改数据源。1、 选择数据源数据区域2、 选择数据源添加系列。老师演示后,学习练习,分别用两种方法练习,并做好任务二。随后多媒体课件呈现:通过刚才的任务,我们知道:增加或减少图表中的各种内容,可以使用右键菜单或图表菜单,然后选择相应的命令,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选项操作.多媒体课件呈现任务3。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调查数据.xls]中 Sheet3的任务3,注意: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系列产生在列,完成后需保存文件。提醒同学注意两点1、 选择什么图表。2、 系列产生在列。3、图表区和绘图区(告诉同学们如何分别选择这两个区)分别填充背景。通过前几个任务的分析和练习,学生们讨论后,多数较快的完成了本任务。多媒体课件呈现任务4分别将刚才制作的图表放到Word文件指定位置中。(d:\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数据分析.doc)教师提示并解读:如何对对象的选定、复制、粘贴。这个任务使我们将EXCEL的使用和word的使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请同学们通过分析,得出50字以内的概要性结论,输入Word文件的指定位置,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展示学生作品,边看边评。(由于结论上能体现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会特别投入,产生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利弊相当等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结论,展示时自然会将本课的气氛引向高潮。)老师进行点评引导: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是互联网是双刃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因此,多媒体课件展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多媒体课件呈现)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本课学习了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添加系列、图表对象的格式调整等知识技能。并使大家学会了把EXCEL中的图表添加到Word文件中,将EXCEL的使用和Word制

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的图表分析操作,同学们了解并学会了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更好的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学生观看课件,了解创建步骤和三种常见图表的特点。学生观看老师如何修改数据源。学生修改图表学生制作word表格报告。使同学们正确理解Excel的创建步骤及常见的三种图表。掌握图表的修改能力。掌握图表修改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图表制作的能力,并回顾Word里面的有关知识。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六篇_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现状调查报告

平昌中学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平昌中学心理教研室

摘要:本调查是《网络环境下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的子项目,是根据现在高中一年级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实际情况,综合其影响因素,对其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汇总。希对进行网络教育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卷调查 报告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社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臵。它向使用者显示出了无限的精彩世界。利用电脑上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首选的闲暇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内地网民数达到2.1亿。不懂电脑,不会利用互联网的人将会被信息化社会淘汰——这是个大趋势。但网络毕竟有两面性。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的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用户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人数很多,每年以递增形式发展。既要维护青少年上网权利又要保障青少年免于过度沉迷网络。这是一个重大问题。未成年的中学生究竟对上网行为持何种态度?家庭、学校、社会、同伴对其上网行为有无影响?长时间上网与网络成瘾有无关系?中学生因为上网行为而导致的问题有哪些?四川省平昌中学历时半年对高中一年级学生(14-16周岁,按1992-1994出生判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希找出问题的所在。对有志于研究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在高2011级学生群体中发放自制的网络问卷。从最终有效问卷中,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出被试351名,其中男生180名占51.3%,女生171名占48.7%。基本符合统计要求。(见附录)

(二)研究工具

自制《平昌中学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该调查(见附录)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封闭问题,二是开放性问题。第一部分包含35个小题,囊括学生基本信息,使用网络目的,经济来源,上网游戏,读书愿望,对网络态度六个方面。其中包涵对网络成瘾的判断题。第二部分包括对网吧环境的看法,对自己的影响方面,各种网站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当下教育资源的看法。我们假设学生使用电脑频率越高,平均上网时间越长与网络成瘾程度呈正相关。

(三)数据的统计处理

对测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并采用字母换算为数字的方式(A-1、B-2、C-3、D-4、E-5、F-6、G-7、H-8、I-9、J-10)进行录入。换算后,将数据进行处理。图表见附录。

3、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成瘾现象呈现但不明显

据美国金伯利*杨教授(Kimberly Young)设计的测评方法加以改编。由问卷1、6、8、13、14、17、18、19、20、21、26、27、31题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4。参与者男生180名,女生171名。结果显示高中一年级学生确实存在网络成瘾情况。男女生无明显差别。

2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3

4

5

中学生与网络数据统计 第七篇_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

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

研究报告

摘要: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人们还没有充分思想和心理的准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的情况下,互联网便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言:互联网现已形成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表现出了极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自然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新的风景线。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人们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的情况下,互联网便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当我们理性的思考已经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就硬件环境而言,网络社会具有有序性;但对于软件环境以及诸多网络环境而言,却具有极大的无序性。互联网现已形成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它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互联网,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24426/

推荐访问:网络直播数据统计 大乐透数据统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