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时间:2018-02-2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一篇_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以小学高年级为例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以小学高年级为例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生制定了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为了让学生全面地发展,能达到初步运用英语的目的,交际教学法一直是比较被推崇的教法,但是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运用起来一直是比较困扰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是交际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上运用的相关论述。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小学高年级;运用;课堂

在新课标背景下,交际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比之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显得更为科学有效。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必须通过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应用能力培养,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在初中,高中以及各高校,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已逐渐得到推广。小学英语课堂中对交际教学法的运用虽然由于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尚浅而较难推广,但并不是说不可行,而且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对其的推行已是迫在眉睫。

一、交际教学法及其作用

最初,有关交际教学法的说法仅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Christopher Candli)和威多森(Henry Widdowson)提出的一些零碎的交际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也为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交际法从诞生起就明确地把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形式同等重要。

海姆斯(Dell Hymes)的理念是语言最重要且首先是一种交际体系。语言教学的目的是目标语的交际能力。语言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意念和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语言结构。他认为:培养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交际法让语言学习者在课堂模拟环境中根据情景正确恰当地运用所学目的语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掌握目的语。

交际教学法的出现给英语课堂教学多了一个选择也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更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更注重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交际法针对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提出了重视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 坚持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打破传统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局面,使英语课堂迎来了新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学生经常从事角色或者课本剧表演,以便使自己的目标语使用适宜于不同的社会语境。学生有规律地在小组或者俩俩活动中进行信息差意义传递(如果需要的话,亦可进行意义商讨)活动。学生经常从事角色或者课本剧表演,以便使自己的目标语使用适宜于不同的社会语境。课堂材料和课堂活动常常是真实可信的,以反映现实情景和生活需要。技能一开始就应该是综合的;特定的活动可能涉及读、说、听,也许还有写。老师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交际,其次才是改正错误。老师应该能流利地和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大,无论是大专院校, 还是初高中都普

遍采用交际性原则指导英语教学,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实行交际教学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

这里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专指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相比较与三四年级的学生心理上更为成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对英语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两个阶段实行交际教学法比在低年级实行相对来说要容易,因低年级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口语能力等等方面相对来说较浅。高年级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开始要对句子等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要求与之前比有所提高,学生对英语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继续学习,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的兴致。这个阶段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并渴望交际,更有时候想用英语进行交流,话在嘴边讲不出,这些都是由于在平时课堂中缺乏对他们交际能力培养。而交际教学法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心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学习,在过程安排交际性的任务,配合小组合作,与他们交流等等方式,让学生不在是只会写与读,而是真正获得能“说”,能交流的能力。

三、如何在高年级英语课堂中合理运用交际教学法

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开口学说母语开始,也就是为了能运用母语进行交流。因此,在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时候,也要摆正目标,学习它就是为了运用它进行交际。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一直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课堂教育的首位,强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把纯粹依靠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课堂模式变为个性化、自主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交际教学法运用到课堂中去,达到新型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教学法,仅适用于语言的某方面发展。并且其理论比较原始,无法实现个人兴趣的最大化,而交际教学法在这个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改进,该教学法对传统方法在理论上进行了补救充实。交际教学法也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 并力求唤起学生的最大兴趣, 因此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交际教学法在第二外语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 并在外语教学实践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中应如何运用好这个有效的教学法仍需要不断的探讨。

交际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了交际技巧并正确加以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交际教学法的优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把握好“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教练”的角色,多引导、鼓励、支持学生,然后再指出他们需要改进或改正的地方,效果会理想得多,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提高。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时,教师要做合格的组织者。因此必要时教师应给予提示,或以问题的方式使学生清楚练习的要求。时间的控制亦非常重要。严格规定学生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会话,可以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同时督促他们更有效地交际。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常常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成为满堂灌。实践证明这种师生皆累的教学法对外语习得尤为不利,教师最好能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化为挑战者,即向学生提供新视角和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讲活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正是交际法的一大特点,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不断实践所学得的知识,他们频繁的开口练习不仅有利于自身语言

能力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上都有发言的机会,重视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联系。

教学是相互的,除了教师从各方面把握好课堂与引导学生,学生自身也需要自主的学习与练习,在外语只有靠不断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一名学生能说出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离不开与同学的不断练习,这就要求他们有效地进行交际。

首先,学生的座位不要求固定,他们可以根据到教室的先后顺序挑选位置。这样一来同桌经常不同,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加深对每一个同学的认识,这也更符合交际的不可预测性与灵活性特点,另外,也可以使较为内向的学生与其他同学接触。另外,发动学生一起看英文原声电影是学习英文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好机会,也为学生间的沟通提供了素材,可谓一举两得。其次,将课堂活动延伸至课外,要求学生有相对固定的课后练习口语的同伴。这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交际,有可以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加以运用。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报刊。

四、总结

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即是能灵活的运用这门语言,而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大量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换言之,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为此,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上运用交际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何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方面仍需要不断地探讨。

参考文献

陈文静.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2009(17). 朱瑞佳. 浅谈交际教学法.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7).

田然. 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科技信息,2009(01).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二篇_教师上课语言的技巧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教师上课语言的技巧

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教师讲课是一种输出,学生听课是一种接受,究竟效果如何呢?教师应从反馈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以此来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还可通过作业、答疑、小测验,甚至可以跟同学聊天等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引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总结如何用最贴切的语言讲述问题。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公式、定理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一、充满激情、紧扣主题

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强调课堂语言艺术,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把知识与信息正确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与学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激情,首先要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再科学分析、精讲内容,使学生进入教材的意境,理解教材的意思,掌握教学内容。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激情匮乏,平铺直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催眠曲,这样,何谈教学效果?【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要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除了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还要借助灵活多样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增强表达效果,突出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在讲授感人的情节时,除了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再辅之饱满的激情和相应的动作手势,则更能加强教师信息的传递,帮助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加深教学内容的印象。

课堂中教师的语言不光有激情,还要紧扣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上课为了渲染气氛,于是就夸夸其谈,谈古论今,信口开河,空发议论,离题万里,讲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讲些什么?学生不明白学些啥。即使语言再优美,也是华而不实。 教学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文章 ,采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对低年级学生,教学语言要形象、具体、亲切、有趣、活泼、开朗。对高年级学生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有哲理性,启发性。教师应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与课外内容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展开联想,活跃思维,拓展视野。

二、条理清晰、有理有序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首先要搞清事理,古人说得好“有物讲理,理则清;无物讲理,理不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以理服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领悟道理。

教师语言不但有理,还要有序。所谓“序”即逻辑顺序。上课前教师应该对教材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所讲知识的来龙去脉,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对怎样开头、过渡、结尾,哪些先讲,哪些后讲,什么精讲,什么略讲,做到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时才会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学生在重点、难点、关键问题上得到透彻的理解。

三、幽默风趣、激发情感

要使学生觉得上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时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让学生对上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古人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课堂语言应当规范、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有趣,同时要将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乐趣,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基本

功,才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课堂上既要气氛活跃,又要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新奇多趣,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听讲,轻松学习,善于理解,记得牢固。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思索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找出答案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去听课、看书、分析、思考,解除疑问。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意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总而言之,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丰富,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先决条件。所以,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语言艺术水平,夯实语言技巧的基础。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三篇_乔蒙3BM3U1 Seasons提高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语篇教学有效性改革教学实例

3BM3U1 Seasons

——提高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语篇教学有效性改革教学实例 乔蒙

一、 案例背景:

教学时间:2013年5月13日

教学内容:上海版牛津教材3B Module3 Unit1 Seasons

教学片段: 故事教学(了the Grasshopper和 the Ants 的故事)

执教老师:乔蒙

执教对象:育苗小学三(1)班学生

教材内容:上海版牛津教材3BM3U1的主题是Seasons,基于教材提供的这一主题,我用单词“changing”串起与季节相关信息:季节的颜色变化、气候变换、人们的行为变化,并以季节变化为背景,整合新旧语言,在第三课时讲述了the Grasshopper和 the Ants 的故事。

二、教学实施:

1、目标:

1. 在故事中学习掌握单词:busy, lie

2. 在故事中理解体验句型的表达:I like to lie on the ______and ______.

3. 能够在图片、文字和场景的辅助下理解故事大意,并能对故事进行简单地朗读和演绎。

2、语言文化和情感:

通过语言学习,感知故事背后的隐含意义: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同时通过对单词busy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身边默默付出劳动的人们的感激之情,使语言的学习与德育相结合。

三、案例分析:

故事教学在语篇教学中的教育性元素渗透【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教材语言分析:

上海版牛津教材3BM3U1的主题是Seasons,基于教材提供的这一主题,我用单词“changing”串起与季节相关信息:季节的颜色变化、气候变换、人们的行为变化,并以季节变化为背景,整合新旧语言,在第三课时讲述了the

Grasshopper和 the Ants 的故事。通过两个小动物在春天、夏天和秋天不同的行为以及最后到冬天得到不同的结果,揭示本课隐含的主题: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同时通过对单词busy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身边默默付出劳动的人们的感激之情,使语言的学习与德育相结合。

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三年级孩子和年龄特征和现有语言能力,我把本课的语言目标定为:在文本中体验感知词汇changing,在故事中学习掌握单词busy,在故事中理解体验句型的表达和初步运用:I like to lie on the ______and ______.能够在图片、文字和场景的辅助下理解故事大意,并能对故事进行简单地朗读和演绎。在故事的推进中学习语言,在两种小动物的不断比较中感知故事背后的隐含意义。 教学情景设计:

根据牛津英语教材3B M3U1上的主题,我把这节课话题定为Changing seasons,基于对这节课整体性设计的思考,我把新旧语言整合在小故事《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s》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年龄特征和现有语言能力,重新组织语言。每一个知识点的教授都穿插在各个故事片段中,把新旧语言和有趣的故事情境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有趣又有意义。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引入,感知体验词汇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我结合学生前2个课时所学语言,通过季节的颜色变化,季节的气候变化,和季节中人们的活动变化,让学生不断的感知体验新授词汇changing. 复习的内容又为接下来的故事内容作铺垫。再由一首歌曲《changing seasons》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自然地引入到新授故事。

二、故事文本推进,关注整体理解

在故事教学部分,首先呈现的是春天的故事,并在其中穿插了两个新词句的教学。在教学busy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单词意思我还选取了Disney动画片中蚂蚁的片段作为辅助。同时通过儿歌接龙的活动,在单词的不断复现中,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操练新内容。

在句型I like to lie on the …and …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先操练词组lie on the ….继而展示多幅图片的组合,把生活中的场景引入教学中,通过小动物扮演的的活动方式,操练和运用语言。 从词-词组-句的推进中,给学生

一定的语言坡度,降低难度。

三、语篇推进,加强过程指导

故事在季节的变化中不断推进,由于几个季节中语言比较相似,所以其它三部分故事的推进我采用了分层教学。夏天是通过学生阅读的方式,小组活动,个别反馈。秋天是在图片的辅助下,我和全班一起续编故事。冬天是在动画片段的辅助下理解故事结尾。在语篇推进中,我把语言的训练与语言学习的过程性体验和整体理解有机结合,力求使学习过程有趣又有意义。

本课根据低年级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玩、唱、看、听、说、演溶为一体,通过动画图片、直观录像等方式辅助教学,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接受大量的信息输入,更好的理解词义,操练句型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愿望,使学生掌握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1、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勤反复”的原则展开教学,并且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同时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奖励机制欠缺。在课堂上虽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表现给予了言语肯定,但若是加入实物如贴画的奖励,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思考热情,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时间掌控需加强。不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时间还是反映出教学经验不足的缺陷,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锻炼,积累经验,避免再次发生。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四篇_高年级说明文教学

高年级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没有记叙文那样形象生动,也没有议论文那样逻辑严密,它只是客观真实地说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阅读目标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而与之接轨的初中则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从两个学段的说明文教学要求来看,我们发现说明文教学观念和知识体系有了一定提升。为了更好地适应初中说明文教学,根据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新理念也做相应地提高,并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前,许多教师一般都是依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组织展开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比如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作为检阅说明文学习的考察,其考查点也不外乎上述体系的内容。而对作品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是极少涉及的。这样的说明文阅读,从概念到概念,机械重复。这种教学,对学生的科学启蒙,收效甚微。新课标中说明文教学的新理念,是对传统教学观的一次升华。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一次升华过程。关键是怎样从现行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跃上一个台阶,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中去,让学生在说明文学习中走进一个新的境界。

一、从内容中领会

在说明文中,说明内容最能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学习科学时,可从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如《新型玻璃》中,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在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应用,说明的内容中就渗透了系统论的思想以及哲学思想。当然,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不能出现这样的术语,但作为这样的教者,应首先洞察课文中包含的这些“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然后才能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成体中分析问题,从各种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学生的心里一定会传播下良好思维的种子。

二、从语言中领会

说明的语言要求准确,这本身就体现科学的精神。而学习说明的语言,不是语言学语言,而是在学习中领会它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和智慧。也就是说,要高出一个层次,要从语言的角度领悟它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如《黄河象》一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外形特点,科学家对它来历的假想以及它的发掘过程和科学家假想的依据。文中“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句中“大约”“又不知”等词表示估计推测,因为作者无法确定,只能这样表述,词语运用准确合理,体现出一种科学的严谨态度。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体味和感受作品的科学精神、科学智慧和科学力

量,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严谨习惯与品质。此外,这篇课文独到之处是作者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高大完整,科学假想来历,课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现代教学观主张要在知识记忆和模仿的基础上,追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素质教育诸因素能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体现。

三、从要素中领会

学习说明文当然要分析说明的要素,但关键是在此基础上点化,达到点石成金的目的。就如,学习说明文的顺序,由里到外,由现象到本质,说明时不管采用怎样的顺序,它都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体现了思维过程的科学规律。再如说明方法,不管采用怎样的方法,也能体会说明说方法的科学性。如《鲸》中,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说:“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者这是用鲸与大象作比较,准确说明了鲸的大;作者说:“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时,作者用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文章这两处都运用比较的方法,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此,我们引导学生不仅领会这一方法的作用,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此外,作者在介绍长须鲸的生长特点时说:“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句子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运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长须鲸的生长特点。在分析

说明要素中,我们要跳出传统的套子,在其中汲取它所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养料。

四、从探究中领会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包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等等。

再如:学习课文《新型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新型玻璃层出不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通过学习,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培养了概括能力;广收信息,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在小组质疑中,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之间的交流,综合大家意见,作出完整的结论。学生感到了合作的力量,觉得自己和小组不可分割。让学生充当假想角色,如提出:“如果你们就是生产玻璃的厂家,请你们向用户介绍一下新型玻璃除了在建筑上的作用还有哪些作用”时,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独立思考出现了困难,这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启发,多角度思考,大胆想象,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群体创新意识,从中找出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通过探究精神和研究性学习,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样说明文的教学就更具有活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中不仅要贯彻新课标理念,

还要让学生学习思维,学会在思维中把握人类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达到说明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五篇_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一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五年级,这个高年段的语文教学与中低年级相比更是有很大的不同,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侧重于品读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因此,阅读教学要由“诵读”转变为“品读”。教学方法由“教师的教为主”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在半学期来的教学

中我是这样做的:“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 一、以学生为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要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在授课前我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这样使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减少,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二、以自学为主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感悟内容,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收获。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同时可培养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三、以读书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以读书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展开品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同时注重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朗读,高年级较适合的方法是“默读”,默读有助于思考,读思结合。将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有机地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朗读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还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但是,在教学中也有几点问题值得反思: 一、作文指导不够充分作文是需要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作起来部分孩子很困难,觉得无从下手空泛、不生动。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山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二、批注式阅读抓得不实批注式阅读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深入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本学期我抓得不够实,中下等生批注得很肤浅,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抓好孩子们的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

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在形成,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 二)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篇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六篇_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问题解决得好了搞好了,不仅可以推动语文各项基本功进行扎实的训练,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说到字词教学,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在处理课后生字词时,无非就是读读抄抄,或自学了事,犹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特别是公开课,对字词的教学更是微乎其微。学生的错别字越写越多,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结合自己平时教学,我觉得在教学新字词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1、识字目标布置:a、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完成扫清阅读障碍,识记重点字词的工作;b、同桌协作,进一步巩固识记成果;c、四人或五人学习小组进行默写,完成第一轮目标。2、课前识记,课前识记是提高字词教学水平的起点,要求老师在场,并强化组织、督促与巡看,全面收集整理学生反馈消息,确认课堂教学中要重点检查巩固的易混、易错字词,并设计好相应的辨析、比较训练题目,做好这个步骤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例如片断一:《麦哨》中的生字教学:

师:同学们预习过课文的生字了吗?

生:预习过了。(请学生读一读。)

师: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了“穗”“裹”“嚼”,“肺”“柿”的区别„„

二课堂中,扎实掌握

1、多读、多写。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在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百分之五十的时间放在字词教学中,可以分小组记忆,朗读,分小组比赛记忆„„

2、意形结合。我们平常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学生对字的意思还不甚了解,能记得住吗?如“毽”:“毛”字旁表示意思,“建”表示读音。这就是形声字的特点。高段的生字字形复杂,教给学生构字方法,学生更容易记住,而且又渗透了传统构字法的教学,什么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学生乐于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3、 笔画的教学不要忽略。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离开了笔画这个个体,汉字这个整体就无从而谈。如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让学生自学后我发现,“敝”中的一竖学生容易分两次写;“臣”中间易写成“口”。于是上课时,我重点讲了这两个字的笔顺。第二次作业时,学生就再也没有出现错误字现象了。

三课后加强 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课后对重点字词,应该安排必要的训练,比如单词造句、连词成段、修改病句、词语辨析等方法,力求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里重点字词地高频复现与创造性地应用,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在巩固识记、理解成果的同时,有效提高重点字词的正确运用能力。只有学生会用的字词才是属于学生自我的,只有学生会用了,字词教学的目标才算是最终达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课后强化运用最终确认了字词教学的效益与水平,只在识字与解词上兜圈子的做法是落后的,低效的,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任教高段的教师不要以为字词教学不重要,一定要从心底里明确字词教学的重要性。我们携手共进,一起为字词教学的发展去探索

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

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性任务 ,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语文教师比较注重识字和词语的教学。但到了高年级,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生字,词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了、但是却常常发现掌握字词的效果并不佳。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字词学习的过程中来,使高年级的字词教学走上比较有效的轨道,我认为要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一、课前预习明确要求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会拼读生字字音,分析生字字形,也会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义,因此,生字的学习我一般会让孩子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且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提出这样几点要求:

1.从文中划出生字词组成新词,会读新词,读准字音,并做到

不看注音就能读出生字;

2.分析字形时,给每个生字至少找一个字形最相近的字进行辨字组词;

3.在读文过程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鼓励他们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把不太理解的字词的意思标注出来,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如果孩子没办法对字词的意思进行理解,就要求他们查字典,我觉得课前的预习能够为上课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二、课中抓住重点进行字词学习引导

在课堂中,对于字词的教学,我主要从字音、字形、词义这三方面进行引导:

(一)对于字音的教学,在高年级我主要抓多音字和同音字的的学习。在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如果是比较陌生的容易出错的多音字,我会重点强调,如:“埋”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mái和mán 在“埋怨”这个词中应该读者mán,对于这个多音字学生在数次接触时会读的不多,就需要在课堂上多强调。

(二)对于字形的教学,我会结合孩子课前做的预习在课堂上加以巩固。比如教学“辩”字,我也会同时带出辨认的“辨”,辩论的“辩”,辫子的“辫”以及花瓣的“瓣”。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孩子掌握的效果往往会比较好!

三、对于词义的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区别对比,把握字词教学的准确性

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字,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它们的字型来

区别他们的不同及用法。例如:学习中我们遇到了“辩”和 “辫”,我就要 “辩”字中间为言字旁,表示与人物说话有关系,组词:辩论、辩解、争辩等都需要说话;而“辫”字中间为绞丝旁,表示与丝线有关系,如扎辫子,需要有丝线一类的物品。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不会再轻易出错了。

对于一些词义比较接近的词语,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孩子进行理解区别如:软弱、柔弱、微弱、虚弱、薄弱这组词要与另一组词语连线搭配,这样的题型孩子完成的质量往往不容乐观,我会在小黑板提前写上:软弱、柔弱、微弱、虚弱、薄弱和灯光、意志、工具、身体、环节这两组词语,让孩子在课堂当场进行连线搭配,通过对比学习,从而达到对词义地较好理解和掌握。这样的训练也是为修改病句做好准备。

2、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落实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随文识字”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使学生在 “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时,更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推敲,方能用得恰当。

3、重字词在阅读实践中的理解运用,提高语言能力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我会在受课之前画给孩子,让孩子回去先利用字典把这个词的意思标注出来,为课堂的教学做好准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

高年级组织教学语言 第七篇_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之我见

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之我见教学随笔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它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

语篇整体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语篇整体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这四方面基础训练的过程。教师要从整体着眼设计练习,在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语篇自始至终有一个完整的整体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并进一步理解、巩固语篇。

一、问题引路,整体理解语篇

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运用提问,层层点拨,可从复习已知向新授未知自然过渡,引出主题。在语篇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逐步了解,同时,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问题思考解答的过程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

1.以“问”促“听”

听录音,回答问题,这是我们较常用的语篇教学手段。教师根据语篇预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听录音,再回答。这样的过程可以进行多次,问题可以逐层深入,随着问题,语篇也可以逐步展开。例如,第一层次的问题可以简单些,设置些“who,where,when,what”的问题,接下来可以渐渐深入一些细节。这些问题要有针对性,能够把整个语篇内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由“听录音”入手学习,由一个个的问题串联起整个语篇,学生在寻找答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语篇有了整体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听”的技能训练。整个学习过程锻炼了学生快速敏捷的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进行信息和思想的沟通打好基础。

2.以“问”促“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理解意义,实现思想的交流。我们在语篇教学时可以借用阅读理解的形式,引导

学生分几个步骤阅读,每个步骤都设计一些问题,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然后由问题引出语篇,进行展开练习。著名的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沈峰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holidays》语篇时,就分了两个步骤,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寻找答案。

Question 1:What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学生通过初次阅读,给出答案:Christmas, 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Halloween, Mid-Autumn Festival.

Question 2:How do they talk about holidays?这次,问题要求学生关注的是句子,要求学生关注人们是如何开展这些话题的。学生开始二次阅读,边读边划,一会儿也给出了答案:What holiday comes after Christmas? When’s Halloween? 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21642/

推荐访问:低年级课堂组织语言 语言组织能力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