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时间:2018-02-1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一篇_中国留美学生面临三大困境

中国留美学生面临三大困境

10月14日晚,在上海2666图书馆,我出席了一场关于拙著《知识不是力量》的座谈会。有读者问我:基础教育是很多家长的心病。很多家长考虑移民国外,问我怎么看? 当时我回答,环境固然重要,但家长的心态也重要。在美国,也有很多华人家长相互攀比,孩子学习习惯和负担和国内一样。我有一友,在马里兰州。那里学区很好,竞争激烈,不亚于中国。有次他去看脊椎医生,医生说有很多小病人是父母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小孩。家长对他们“推”得很厉害,大家相互攀比的恶习犹存,小孩负担很重。在美国一些好学区,华人聚居密集,不但二奶村洗脚屋兴建起来了,形形色色课后辅导班也一应俱全。这些家长不能有效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喜好、特长和精力,盲目跟风。换个环境也是白换,因为最终也只是新瓶装旧酒,把中国的日子搬到美国来过。 我在《知识不是力量》一书里,希望通过案例和故事,对比这种过程的不同,我希望此书能被基础教育工作者看到,激发大家思考,想想我们的教育过程如何变好。 笼统说来,中国注重知识基础,美国侧重布鲁姆知识分类论中“分析、应用、综合、评估”等“高端”认知技能。多年下来,两国基础教育在结果上已经产生了重大差异。 最能说明这个结果差异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产品”—— 刚进校的大学生。我们不妨以一次调研为例,说明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真正欠缺的“营养”。 林登教育服务公司顾问德波拉·赫弗容女士,向美国对华招生官员发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让他们列举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所面临的挑战。调查发现,刚从基础教育阶段出来不久的中国学生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是缺乏被美国人接受的学习能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很多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学生来美国后,对于学业上的诚信缺乏起码的认识,不知犯规的后果。很多学生在抄袭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诚实。在学习风格上,这些招生官员发现,中国学生“来自一个强调死记硬背的系统”,不对老师提出质疑,也难以和教师在课堂外互动。大部分学生欠缺“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只想“听教授讲课,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针对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测试上,中国学生偏向“考试”,难以适应美国学校不同的测评方式,如小组一起做“项目”,做展示。我们自以为中国学生学习好,这只是一个笼统概念,语焉不详。笔者在美国从事教育设计,和老师天天打交道。很多老师其实私下对中国学生的习惯和后劲颇有看法,只是害怕种族歧视的嫌疑,不好明说。

第二个大问题是语言障碍。中国学生重考试轻学习,在英语学习上大部分是在托福、GRE等考试上下功夫。美国大学阅读量、写作量非常大,标准化考试未必能给学生充分准备。有一些学生来美国之后,学校要求学语言课程。但是有官员表示“中国学生面临家长、朋友和传统文化上的压力,急需成功”,往往不屑于学语言,而希望早日进入“正规”学习。语言关没有过,好习惯没养成,后面学得很痛苦。很多学生认为英语不过是一个工具,差不多就行。有个招生官员一语道破天机:这些语言技能欠缺的学生“无法和当地社区的各种人有效交往,各种社会关系只能停留在表面”。在美国社会里,语言的运用技能,将决定你在这个社会能走多远。有时语言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成就。

这种短视不限于语言。有官员表示,中国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对找工作的关注远远超过专业学习。很多中国学生的长远规划就是找个好工作,连专业都不过是工具,缺乏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与之相比,不少美国学生则更有热情和朝气,学就像个样子学,希望能在学成之后去“改变世界”。

第三大问题是人际障碍。很多小留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家长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学校也只管知识长进,无论在家在学校,都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到美国后,有的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欠缺”。比如怎么找房子、签合同,小留学生们一筹莫展。赫弗容女士称之为“独生子女综合症”。她觉得老留学生一般比较刻苦,比较尊重人,新来小留学生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社会预期。有位招生官员甚至表示,很多小留学生还是希望用中国方式解决问题,如走后门、找关系、送礼等。美国学生多半知道,规则就是规则,少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少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在交往上,很多留学生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朋友多半还是中国的一班朋友。另外,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学生之间开始论资排辈,早来的跟新来的摆老资格,欺负后来的学生,相互之间传播流言等等。结果搅浑了中国留学生的一潭水,也无法和其他族群相处。如上所言,他们和家长,不过是试图把中国日子搬到美国来过。这样移民了也是白移,也不能接触到新文化环境中真正的精髓,而是在美国的环境里,给自己造了个大气泡,生活在里面。和美国人交流很少,除非是见面嘻嘻哈哈说说天气聊聊篮球橄榄球。

反过来,我回国时看到,国内不少开明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管理得非常好。所以不要事事怪罪大环境,具体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对于人的造就更为“给力”。

调查说的都是“知识之外”中国学生的乏力之处。没人赞叹中国学生那传说中的知识丰富基础扎实。在国内,一提应试教育,家长就条件反射地去想到他们想象里的素质教育,如钢琴书法琵琶跆拳道,不断加增学生认知和身体的负荷,在知识品种和数量上做文章,不去

帮助学生培养出持续学习的习惯和个性化发展的路子。但愿教育界诸位多多努力,弥补调查中暴露的欠缺,如学习能力(创意、批判性思考、分析、运用能力等)、学习心态(对学科的热爱,改造世界的情怀),品格和生活教育(应对生活问题,人际交往)等。变革向来不易,但我们还打算耽误孩子多久呢?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二篇_中国的大学里垮掉的一代——武大留学生从美国寄回的一封信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反思!

中国的大学里垮掉的一代——武大留学生从美国寄回的一封信 在美国,这里还在放圣诞假呢,可我的心却没有跟着放假,我时时刻刻还关注着这边。应他,也就是“天才中的天才”的要求,我想我在这里冒昧地给大家说点什么吧。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

最近,我的心一直被今日美国上一个叫吴孟超的老人给牵动着。他和他的老师在他拿到国家科技最高奖后,当着记者痛斥那些因为钱就不看病的医生。两个古稀老人,勇气却如此的不寻常。

现在已经很难再寻找这样的勇气了。

曾几何时,我把21世纪的e-generation想象的无比的美好,认为他们一定能发展中国,重振国威。但我错了,或许,和60年代的美国一样,我们也已经有了垮掉的一代。在陆步轩之后,京师大学堂又走出了一个“失败”者,一个在家乡卖糖葫芦的北大毕业生。大家听说了吗?反正我是在net上看到了。和陆步轩暴光时的一片哗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什么震动。是人们理智了吗?不,是麻木了。这个社会已经不再看重什么京大学的文凭和学位,北京大学,鲁冠球不也是个农民吗?潘刚不也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这个谁也没听说过的地方出来的吗?大学算什么?学问算什么?浮躁和激进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一个崭新的娱乐时代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覆盖整个中国。

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看过一部叫《地平线》的影片,英国BBC广播电视台的。我在收费频道的discovery上看过,把我,真的看得哭了。Andrew wiles那种8年如一日,守口如瓶专心致志于一个看似毫无实际价值的fermata last thereon的勇气,带来了整个数学史的改变和21世纪史学的新发展。邓中翰,一个改变了Sony创始人盛田昭夫对中国芯片看法的人,却没有多少人知道。Baidu的老板李彦宏,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毕业院校是北大和纽约州立大学这样的地方。陈省身,凭一己之力就让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的伟大学者,却很多人不懂装懂的说是MIT毕业的。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学术,科学,人文,进取,这样过于跟不上时代的令普通人感到陌生的词汇在今天的世界里已经失去了尊严。事实上,超级计算机的准确概念的普及程度肯定是不如超级女生的。至少,我还在国内的时候,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超级女生的威力的。

就业一直是中国大学生的敏感话题。现在充斥着校园的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感,是对中国体制的漫骂,是对自己前途的没有信心,以及对母校的指责。有些人是有资本这么做的,但大多数人,是没有资本这么做的。

现在很多学生都说教材编的不好,但说实话,能够把教材里讲的内容基本复述清楚理清关系的又有几个?既然有人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专家编的教材好不好呢?很多孩子说课程安排不合理,让他们就业很困难,理论上不去,实践又没有学到,导致就业竞争力很低。我要说的是,才读几年书啊?孩子们,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课程的设置呢?连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都还不了解的人,又谈什么课程结构呢?不合理是肯定存在的,但这也是和中国现实紧密联系的。但我认为这绝对不应该成为学生们找借口的理由。

说理论上不去,请问,有几个学生是从大一到大四认认真真的阅读完每一门专业课至少3本学术著述或参考习题集呢?理论,理论不是逃课和社团活动能培养出来的。说知识面不宽,知识结构不合理,其实这多半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以“马”字开头的课程为例,我在国内这边读书的时候,我可没有现在的学生这么消极。我觉得,取精华去糟粕,讲的不对的,就不看,马爷爷还是讲了很多对的嘛?那就应该多看看啊,连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都尊为历史上影响人最大的10个人之一Karl max在中国却被人丢进垃圾桶,只有两个字形容:无知。而其他的各方面知识,请问:中国四大名著几个人看完过?《战争与和平》谁看完过?《通论》谁研读过?《国富论》呢?《舰船知识》呢*玩笑,知识面,知识面可不是看《梦里花落知多少》能得到的。郭敬明,他又算得了什么呢?小丑罢了。

说实践能力不强,武汉大学的社团活动,有哪一个是由学生自己的创意诞生出来的?又有哪一个活动能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有哪一个是在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走的?好的没从国外学,坏的都学到了。一个学生会的学长,说四年除了抽烟喝酒什么都没学会,奖学金制度的黑暗程度想必大家都知道。当年我读的学院学生会干部加的分比发表sci论文高10倍。嘿嘿!这是什么地方。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要源于扎实的功底的。我当年在湖北省最好的高中读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告诉我:“素质教育不是会唱歌,会跳舞,会打球,会画画,会辩论,会走台,素质教育是教一个人培养广泛高雅的志趣,学习扎实丰富的知识,掌握系统综合的能力,去解决他希望解决的问题。”综观现在的大学生,都在高考这个所谓应试的终结后全部选择走素质教育路线,脱离书本,整天醉心于社会所宣传的“能力的锻炼”中去,其实呢?学到了什么啊?办点小报纸,开点小会,搞几个交际舞会就是能力?大学不是职员的培训机构。尤其是武汉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不该这样的。在美国这边,还应试些呢!Columbia的一个教授亲口对我一个认识的人说,告诉你们吧,我们在选研究生时最看中的,还是GRE的成绩!!而sat(美国高考)的权重在一流大学里仍然占了40%!TOEFL,TOEIC或者BEC,这都是国际标准化的考试,我们国家的高考,四六级还不是呢,人家的企业动辄要两t的成绩,不够高还不要。连考试都要搞国际标准,能说只有中国应试吗?

就业,就业不是要一群基本功不扎实的家伙。复旦校园网搜索引擎的创立者,后来将其市场化,开复旦大学之先河,被邀请到美国Google总部应聘,结果被李开复亲手送回来了。为什么?他的成绩单实在是太烂了,Mr. lee一说要成绩单他就傻眼。企业需要大学生的即战力,但不是最需要,因为如果需要即战力就不要大学

生要的是有经验的成手了。话说的好听有什么用啊?搞关系,会做事再会搞关系才有用。所谓social experience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不会做事再会搞关系,会说话,那些老板自己也需要员工来创造财富的,要一个包不会做事,老板自己不赔本吗?其实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以后在3-5年内能不能培养成骨干,也就是说潜力的问题。而成绩和学业当然是最能证明你有扎实功底和良好素质的第一指标。所以实际上,我们除开像一些报纸上刊登的“华科中文系女生7万年薪应聘Tencent”或者是”“应聘面试江大学生战胜华科学子”这样的很少数的被过分放大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大量在面试中受到青睐的学生仍然是学习成绩优异,技术能力过硬,有一定科研经验或者真正企业实习经验的传统的好学,不论在国内还是在这边都是这样。而那些看似social experience很丰富但学业一般的学生,却往往华而不实,在被用人单位看穿后,很容易失败;而且就算应聘成功,基本功和知识储备不过硬的后果往往是很快就江郎才尽,这是我们年轻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像Microsoft ,宝洁,Siemens这样的国际精英企业,其实是非一流名校高才生不用的。

就不用说来这边读书的孩子们了,北大04毕业的物理化学方向跟我一起过来的一个班来了27个,而且总共一个班就30个人啊。武汉大学,全化学系总共才就13个offer。差距呀!其实在77年的时候武汉大学能出国深造的精英们和北大的数量是不相上下的,但现在呢?出国,那是少数牛人的事情。出国?不也是为了找工作吗v且有个好文凭又怎么样?是呀,出国,并不是那么被人感冒的,现在的人除了生活消费上崇洋外其他方面已经不崇洋啦。说多了,别人还以为有卖弄炫耀之嫌呢。

过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交事宜已经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封闭的象牙塔这样的名词完全不适用于当代的学生。不要说书呆子,现在的学生连成为书呆子的勇气都没有了。连上课记不记笔记这样的中学生才问的问题居然在某些大学的论坛上被热烈地讨论,不知道是智力的退化还是时代的悲哀。一位教授说:”过多的社会时间或所谓能力的锻炼把学生的心弄野了,根本无心读书,对书本知识不屑一顾。这是很危险的。”对这个看法,我举双手赞成。

上课的时候逃课,考试的时候突击。国内总说研究生就业形势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嘿嘿,有几个考研的是不是就业压力大被逼考的或者跟风考的或者想混文凭,而是真真切切的说想要追求知识和能力很早就做好当研究生的准备的人<完研了就以为人生奋斗结束了,混文凭的,学术懒惰的,学术欺诈的,甚至学术盗窃的,跟导师拉关系的,跟老师不惜发生性行为的混学位,一些大学里有几个女研究生做这样的事我就不说了。记得以前还曝光过。嘿嘿。钱,权,色,怪不得邹恒甫先生在班上怒骂班上一群人渣,只知道钱和女人,根本无心学术和研究。其实,又何止邹先生一个班是这样呢?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

总的来说,同学们,要知道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职业培训机构。来大学,学习的是思想,培养的是创新能力,造就的是领袖社会的精英,一流大学尤其是这样。euclid曾经对奴仆说,让他给一个想要问学几何能干什么的学生一个金币然后驱逐他走,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得实利。如果想从学习中获得实际的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学那些能够一被聘用马上就能派上用场的practical skills,那最好去career training camp了。大学不是就业的训练场,是让人修炼的地方,是修炼,修行,修身养性,寻求自我发展。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求知,好好的钻研,能力到了,不会被别人不要的。很多学习好的是书呆子,但不要觉得不是书呆子就是不用学习好。现在的社会已经减负减过头了,已经偏离了方向。学习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能力也需要自己从自己所学的东西里去提炼。这些,并不是一个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期末考试成绩能表达的。

我们中国的80后一代自称是阳光的一代人,青春的一代人,是新新人类,是e世代。但很有可能现在要成为the beaten generation了。我们已经很久很久缺乏真正的感动,缺乏真正的关怀,缺乏真正的追求,我们有的只是就业,考研,保研,公务员,女人,傍大款,超女,酒精,香烟还有就是彩妆。这个娱乐时代下,浮躁的心理已经在整个社会蔓延开来。现在连大学都难以幸免,学生们用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每一部分宣称着自己和前辈们的不同,不仅是生活的,也有成就上的,当然很可能是成就不如他们啦。我妈妈那一代人,武汉大学77级化学专业,那时候多少学生挤到数学院听数学课,到物理系听物理课?那时候,我妈妈他们挤着要去争通宵自习室的座位,生怕学习时间比别人少了。那时候我妈妈他们有全校的元旦联欢,中文系的出灯谜,外语系的唱英文歌,数学系的人出智力题,物理系和化学系的人变小魔术,生物系的人展出病毒标本,那个时候真的好丰富,有创意。我妈妈他们那个时候老师很多都是工农兵学员,水平根本不行,很多问题都是学生自己研究,学生自己上讲台讲,现在学生连书都懒得翻了,还讲题呢。我听我的一个小朋友说,他亲眼在湖滨食堂一楼的一个书店看见一个女研究生,说被教授逼着来买Varian的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还说太厚,不想买。简直是傻子,她知道Varian是谁吗??

我们需要拯救这个时代,一个连超女都能成为文化标志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点小小的自恋,一点小小的自尊,一点小小的勇气,一流大学的学生,就要拿出点骄傲的勇气来,一种哪怕不近世事的狂傲,这是非常可贵的进取精神。2006年,我们需要时代的救赎。

到美国也有半年了,我深深感受到这里学生的进取和睿智,还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人文关怀。国内的〈作家文摘〉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叫学在Yale。i can really prove it true,because it is widely heard of in Chinese students here。有个Yale门口卖花的女士,卖的是不知道哪里摘的野花,很贵,一美元一朵,一个Yale的学生问她,为什么这么贵,她说她就指望哪个好心人买一朵,一美元才够她生活一天。她说警察经常欺负她,打她,不让她卖。后来,Yale的学生真的亲自看到了警察欺负她时,他上前愤怒的制止了。后来,Yale的学生完全自发的组织起来,

捐了7000多美金,请了new haven当地最好的律师,帮小女孩打赢官司,成功保释她。然后又帮助她谋到了一份正规的工作,让她能自力更生。说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要哭了。

Yale的校长曾经说:“Yale大学建在new haven这个落后的小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美国最好的精英教育的同时,能够在new haven这个贫穷的城市里体察美国最低层的民情,从而感受到一种最深层次的最强烈的冲击和感触。这,是学生一生都用之不尽的财富。”

希望我们的学生们也能记住这句话,也去拥有这样珍贵的感悟。武汉大学培养的不是普通人,是千万中选一的精英份子。不要拿太一般的要求去要求自己,也不要太多的关心一些太一般的事。志存高远,这是一切美好和灿烂前程的开端。

Cornell或者Princeton为什么比武汉大学强?因为这里也有几乎赶上武汉大学的美丽风景(我永远认为我的母校最美),有漂亮的树林,有广阔的地,更重要的是Princeton的一句老话:grassland is not for looking,but is for sitting and studying。在这里,80%的学生在阳光灿烂的中午(不排除堕落分子和纨绔子弟),都会选择中午拿着简单的免费午餐,带上一两本书,拉上几个同学,可以完全自由地随地坐在一颗大树的树荫下,边吃边讲,亢奋地让思想的种子在大树下的泥土里发芽,长大。。。。。。

武汉大学里到处是车,经常有演唱会,舞会,模特表演,就业讲座等等。到处是活动的海报和协会的展览台,还有就是小贩的地摊和人群们悠闲的脚步。“看一个大学的好坏,看里面人的脚步的速度就知道大概了。”这是华中科技大学一个老师的名言。希望在将来回到母校回忆人生的时候,能少两场演唱会,多两场辩论会;少几次就业知道和财富创业的讲座,多几次学生自己演讲的自己讨论的讲座;少几次新东方报告会,多两次学术报告会。希望能够看见,在将来的一天,武汉大学的道路会变得更加洁净,宽敞,樱园的情人坡下,桂园场的地上,梅园李达塑像的树林里,枫园珞珈山的山道旁,到处都有进步的青年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行色匆匆地奔向各自美好的未来。希望胡适先生近百年前说的话成真吧:要看到进步青年的影子吗?不要去燕园,去武昌珞珈山看看罢。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三篇_美国留学社交真那么可怕?做到这3点你也会是社交达人

美国留学社交真那么可怕?做到这3点你也会是社交达人

这几年来,留学生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平均年龄水平也在逐渐被拉低,因此,对于新兴前往留学的孩子们来说,如何进行社交就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对自己想去的学校不够了解,因而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如何在美国社交的过程中的生存法则,让你更好的和美国小伙伴们打交道。【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生存法则1:Don’t Panic不要惊慌

小留学生即将面临的问题可能包括语言不通,陌生文化,以及诸多未知,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恐慌感,而这种恐慌感让不少小留学生胆怯。受很多影视作品的影响,有些家长会认为国外很乱,孩子会不会被欺负,会不会有人拿枪指着你,还有孩子身体孱弱会不会被人按到马桶里?其实不然,有些影视剧其实有点把国外的中学校园妖魔化了,恰恰相反,大部分美国人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大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强烈建议大家去阅读将要去的学校的student

handbook,你会发现学校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做了详尽的规定,而且严格执行,举个例子,张同学高中时候有个同学,爱好军事,喜欢收集子弹和枪模型,有一天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收藏,把一颗子弹带到学校(注意并没有枪),拿来给女生讲解子弹的构造,结果被同学举报,最后该同学被学校强制停课两星期,要知道停课并不是就可以在家待着玩,而是每天到学校面壁思过,而且不能去上课。【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在国内,如果学生在学校犯了错,需要请家长,批评指责,但是实际上是为学生好,国外一般是走正规流程,犯了错就按照规定办,停课,休学,劝退甚至开除,而且这些经历都会记在你的个人档案中,对以后转学或者大学申请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还有许多家长担心种族歧视问题,觉得是不是华人在美国会被看不起。其实,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要知道能到美国读书的家庭一般非富即贵,留学生给美国人带去稳定收入,而且中国人比较遵守规章制度,一般不会招摇生事。但不歧视也不等于非常看的起中国人,在美国人心目中,很多中国学生是“打酱油”的角色,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不擅长体育,艺术方面不是特别突出或者不善于表现,中国学生一般成绩最优秀,但是融不进主流社会。

当然,种族歧视在一些美国白人身上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大众想的那样,他们一般不会表现出来,因为美国的法律和环境都不允许他们这做,而且你会发现你接触的人种大部分还是非常友好的,有些白人老太太对中国留学生非常nice,建议中国留学生对于对你很nice的人选择性的“抱大腿”,这对于你在美国的生活和融入非常有帮助。另外,还建议中国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区活动,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适当参加聚会,积极表现自己,勇于试错,积极尝试。

生存法则2:交友落落大方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主动是美国的文化,美国人交友简单,喜欢保持私人空间感,他们会很主动的跟别人交流,有的时候一起参加聚会,大家三三两两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一场聚会下来你会觉得你们都能成为生死之交了,但是聚会结束可能私下的联系几乎不会有,但是再见面你们还是有话题可聊,这就是美国人的特征。他们非常善于赞美别人,张同学介绍说高中期间,走路上甚至有不认识的同学大声热情的告诉他“Hi,dude,I

like your

T-shirt”,他们喜欢以“I”打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建议中国学生学会赞美,见人微笑,别人对你有些怪异的夸奖话语不是在嘲笑你,仅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不要害怕,大部分人没有恶意,可能有些人就以为你是少数族,觉得好玩,想逗你,模仿你的口音,但是没有恶意,如果你感觉恐慌,去告老师,反而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挑逗你的欲望,会让他们更想逗你欺负你,这样做只会让他们更看不起你。遇到这种情况,大大方方回过去,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总之,跟白人不会成为两肋插刀的朋友,跟美国同学可以一起玩,一起活动,跟中国同学可以交换”秘密”。此外,对于其他国际生,大致的,日本人和台湾人很nice,印度人很聪明,甚至比中国人更学霸,不同族裔的同学根据他们的特点不同对待。

生存法则3:中国留学生切勿抱团

不要跟中国人一直黏在一起,外国人没有那么恐怖,主动的交流,不要在一开始就因为恐慌就跟中国人抱团,一旦抱团就很难退出来,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很难融入当地生活,语言水平很难提高,有些中国学生选择课堂小组讨论跟中国学生一起,课外活动一起参加,甚至休息日也跟中国学生腻在一起,这样很不好。一开始即使说的不好,说错了,也不要害怕,接着说,时间长了,慢慢就好了。

小编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有位同学,为了不让自己跟中国学生抱在一起,假装自己是日本人,平时生活学习都用英语交流,刚开始的时候他说的也很不好,但是慢慢的因为说的多了英语水平突飞猛进,直到12年级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也是中国人。平时多听美国学生的观点,因为他们接受的美国文化和教育方式时间长,而中国学生之前对这些不熟悉,且可能因为语言差异,有些内容听不懂,多与他们交流,你会有很多惊喜发现。

因此,不要把所有人都想成是洪水猛兽,在美国大学进行社交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做到原则,并且再多一丝丝的勇气和胆量,社交,真没那么难。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四篇_美国留学禁忌:五件小事儿在美国是要进监狱的!

鑫泉留学,国家教育部首批认证的出国留学服务机构,服务范围遍及全国,拥有600多位专业海外升学指导专家,帮助5万余中国学子完成海外求学梦想。如果您对海外留学有任何疑问,可以点

击这里 或拨打400-0660-111立即咨询海外升学指导专家。

美国留学禁忌:这五件小事儿在中国看来没什么,但是要是在美国留学,这五件事很可能会遭受牢狱之灾!以下鑫泉留学为您介绍的是美国留学禁忌,希望能够对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法制的许多方面,中国和美国是相似的,比如杀人放火偷盗,都是犯法的,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也有些方面,因国情不同,在中国可以做的,到了美国就是犯法的。或者在中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了美国,则一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部资格认证号【2000】95号

改革开放后,赴美旅游、探亲、工作、留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入乡随俗”是必须的,比如上餐馆、住旅馆,不要忘了付小费。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入乡随法”。尤其是对小留学生来说,更须时时处处夹紧尾巴。近年来,赴美留学低龄化,大多数是不到20岁的青少年。英语的数字从13到19,都是teen结尾的,所以,13到19岁的青少年被美国称为teenagers。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赴美留学,通常家里都是有钱的,有钱容易“任性”,无法无天。在中国,也许可以逍遥法外;但在美国,一定会摊上大事。最近的中国留学生绑架、虐待女同学的案子,就是一个震惊美国的案例。

哪些事在中国是小事,而在美国就是大事呢?对中国的小留学生来说,至少得牢记以下数条。

美国留学禁忌其一,不可发出任何恐吓的言辞。

在中国,小青年可随口而出,小心我收拾你!小心我揍你!小心我做了你!小心把你家烧了!等等。2010年,在新泽西留学的翟田田被捕入狱,就是因为学校认为他发出“要烧教学楼”的恐怖言辞。在美国,不能说气话。按照新泽西法律,若审讯后罪名成立,最高罚款为7万5千美元,监禁3至5年。4个月的牢狱之灾后,翟田田最终凭藉“自动离境”权利离美归国。

美国留学禁忌其二,不可欺负、戏弄人。

人称“海淀小霸王”的李天一曾被父母送往美国一所著名的冰球私立学校留学。在美国学校,小霸王霸气依旧,不久,因打架、欺负同学,被学校开除,只得回国。 此外,还有一种群体的戏弄惩罚。在美国的学校,学生可以自己成立组织。有些组织有入会规定,新会员必须接受一定的肉体或精神的处罚,才能入会。这叫做“戏弄惩罚”(hazing),类似恶作剧。这种戏弄惩罚是非法的。该团体的学生,都可能卷入刑事案件。

美国留学禁忌其三,非法拷贝。

青少年喜爱听音乐、看电影。在中国,下载后自娱自乐,貌似无人告发。在美国,绝对犯法。根据美国法律,非法拷贝的处罚是“可关进联邦监狱长达5年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upto five years in federal prison and a fine of$250,000)。 美国留学禁忌其四,抄袭剽窃。

中国有些名人不以抄袭为耻。于正说,“抄袭只要不超过20%,比如你把20集戏全抄了但只要扩充到100集,法院就不会追究。”。很是“理直气壮”。按此奇葩理论,盗贼到于正家里盗窃20%的财产,法院就不会追究?在美国,只要是抄袭,不管篇幅占多少,都是犯法的。根据美国法律,大多数的抄袭属于轻罪,罚款幅度为1百美元到5万美元,并可判刑一年。依据某些州和联邦的法律,抄袭也可视作重罪,可面临罚款高达25万美元,以及坐牢长达10年。学生作业抄袭,成绩一律算零分,并可能被开除出校。

美国留学禁忌其五,禁止喝酒抽烟。

这有个年龄界限,绝大多数的州是21足岁。在未满21足岁前,严禁喝酒抽烟,

连啤酒都不能喝。所以,酒吧也不能去。在美国,买酒买烟进酒吧,都要看驾照,以确定是否符合法定年龄的规定。若是弄个“大龄”证件,那就多了一条罪状:伪造证件。对此,各州处罚标准不一。在奥列岡州,可判入狱长达5年并罚款12万5千美元(tofive years in prison and a $125,000 fine)。

几十年前,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认为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现在,“任性”的孩子被父母送到美国,不妨看作接受美国的法制再教育,如此,若入乡随法,重塑自我,花费巨款还是值得的。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五篇_美国高中生眼中的中国学生

美国高中生眼中的中国学生

前段时间我跟我的一个在康州的一个学生聊天,她告诉我他们的老师在写作课上布置了一道很有意思的作业,如果你班上有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你该如何用你学过的中文和他/她打招呼?请用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中国小留学生现象的看法。她用邮件把同学想作业传给我看,美国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确实很强,拿到我布置给他们的作业后,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留学故事和他们对留学的看法。我询问是否可以发表在美国高中信息网的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和家长了解美国中学生的看法,几天后她告知我可以,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分享。

留学是否容易?时间将告诉你

作者:(美国高中生)巴恩斯

如果有中国高中生来我们学校就读,我会和他/她探讨他们对移民的看法。我会问他们是否喜欢美国。比方说,我会问他们对美国交通和食物的看法,我还会问他们是否喜欢美国音乐以及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哪些不同。我会继续问他们是否想念中国。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会问他们最想念谁。如果他们问我如何看待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我会告诉他们,留学的结局不一定很好。我之所以这样认为,这是因为我觉得中国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和文化一定会很难。

比方说,在中国,中国学生可能会这样介绍自己:“我家有三口人,他们是我,我爸和我妈”。而在美国,美国学生可能会这样介绍自己:“我家有六口人。他们是我爸和我妈,我哥,我的两个妹妹还有我。”(译者注:英文作者的本意是中国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到了美国以后,当他们看到美国家庭里都有好几个孩子时,独自出国的他们很可能会感到格外地孤单)。

再比如说,中国人喜欢吃饺子和拉面,也喜欢喝茶。而美国人则喜欢吃三明治和喝咖啡与可乐。上述这些,只是中美文化不同中的两个小例子而已。

必须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孩子到了美国以后,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就会缺少必要的家教(parenting),这就有可能导致中国孩子的不当行为。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他家就住着一位中国小留学生。这个中国小留学生一年前来美国,他和我的朋友上同一所学校,而且寄宿在我朋友家。为了方便叙述,我就叫他“Joe”吧。 这个中国学生经常把音乐声开得很大,还经常在凌晨两点锻炼身体。虽然寄宿家庭告诉他不要这样做,可惜他不仅不服从寄宿家庭的要求,还到脸书(facebook)上表达他对寄宿家庭的憎恨,还说要急着搬家离开这个寄宿家庭。我想,如果他的父母在这里,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即使小留学生的父母能来美国陪读,还会有其它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父母是否需要在美国找工作?如果需要找工作,现实会很残酷。

第一,美国的好工作不那么好找。

第二,英语不好的人,在美国找工作会难上加难。

第三,即使能找到一份所谓的工作,也很可能没有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好。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人们非要移民来美国呢?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移民潮。一个原因是,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相对自由。我知道,中国学校竞争激烈,上好大学不容易,而且人们常常认为美国学校压力没那么大。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然而,留学是否真的很容易?只有时间能回答你。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我劝小留学生不要来美国

作者:(美国女高中生)仓嘉美子

作者简介:美国妈妈,日本爸爸,混血儿。

如果我有机会和中国小留学生聊天儿,或许我会这样问他们:“请问,你想中国吗?你想家吗?你喜欢在美国学些什么?在学习方面,中美学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类似的问题,我可以一直问下去。不过我要问他们的最重要问题是:“你爸爸妈妈把你送到美国来留学,你觉得他们的决定正确吗?”

美国和中国有很多不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讲着不同的语言,吃着不同的饭菜,生活环境也大不一样,而且还有12小时的时差。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可能也不一样。上述这些,只是中美之间泛泛的不同。

关于中美教育,中国学校和美国学校差别很大。在美国,主要有三种学校: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我本人就是家庭学校的学生。尽管如此,我对美国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并不陌生,因为我有很多朋友在美国的公立和私立学校里就读。

以我为例,我在家庭学校就读,我不仅需要刻苦努力,而且我还要遵守纪律。这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学生很容易放松自己,随便就把作业丢在一边等以后再做。所以说,如果某学生想选择家庭学校,这个学生一定要能吃苦用功。

美国的公立学校最普遍,但它不一定最好。美国公立学校的课堂很大,大约有25到30名学生,这种大班不利于有效的学习。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学生,有时候是因为老师。因为学生太多了,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不可能帮助每一位学生。

遗憾的是,有的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不仅为人不善,他们还并不在乎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私立学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小班教学,美国私校的老师对学生可以有直接的帮助,学生在私校的学习质量相对好一些。但私校的学费又太贵了。【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尽管美国学校可能有一些优点,但我不觉得中国父母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来学习是正确的选择。中国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美国来,中国孩子在美国会有一个轻松容易的学习生活。 这种看法很不对,全美国的高中生都不会赞同中国父母的这种看法。美国高中生有很多作业,他们经常要写到半夜十二点。睡眠和精力的不足,让美国高中生一直疲惫不堪。

我无法想象当中国父母要把孩子送到美国求学时,他们的子女会怎样想。他们一定会觉得很紧张吧 (terrified)。在美国学校,他们谁都不认识,他们的英语也不一定好,而且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的教育系统大不相同。

到了美国,中国孩子一定很想中国的家。最近我们这里发生了枪击案,这提示着即使每天上学都会有潜在的危险。又因为他们和美国高中生不一样而且没有朋友,他们很可能在学校被美国同学欺负。

总而言之,我觉得中国父母不应该把孩子送到美国来求学。这里的教育系统不一定比中国好,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也不一样,而且中国孩子会孤单难过。

中国家长应该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学习,鼓励他们在学校做最好的自己。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学生都要做很多作业,学习压力都很大。作为学生,都需要刻苦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小留学生要多参加美国学校的课外活动

作者:郝路安

作者简介:美国高中生,父亲是美国某学校校长

尝试任何新事物总是充满着艰难,从中国到美国来留学当然会不容易。尽管如此,中国家长把子女送到美国读高中是可以理解的。

和中国相比,美国高中在学业上不一定最好,美国学校的优势是培养多才多艺的学生

(well-roundedstudents)。对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似乎是头等大事。但是对长远的人生而言,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喜欢接受教育以及自主学习的愿望应该来自学生本身,而不是来自外界的逼迫。

在很多科目上,比如数学和科学,中国学校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由于中国学校在这些重要科目上的领先地位,中国学校很容易让中国学生集中精力狠抓功课因而忽视了课外活动。 这样做确实可以培养出特别聪明又会考试的中国学生。遗憾的是,不让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很可能会造就非常内向(introverted)的未来社会(futuresociety)。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学生没有时间以友好的方式和他人相处(译者注:赞同作者的观点。学生们在玩乐中确实可以建立友情,培养开朗的性格。)

遗憾的是,美国学校的学业和中国学校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学校并不像中国学校一样把抓成绩放在首位。

请不要误会,美国其实是很重视教育的,并深知这是建造未来高效社会的必须。然而,美国充分意识到了学校课外活动的价值,美国也明白这些课外活动将如何有助于形成未来的高效社会。这就是美国学校在教育体系中整合了课外活动内容的主要原因。课外活动能培养出多才多艺且成熟的学生。

中国小留学生来美国留学肯定会遇到困难和障碍。主要障碍是因为他们来自地球的另一边,他们会思乡,不容易适应美国这个新环境。这些学生也会发现很难适应美国的教育体系。

留学生在美国被欺负 第六篇_一位留学美国三年的PhD自白

一位留学美国三年的PhD自白

“人生中最后一次考试终于考完了,通过这次考试,成为了Ph.D. candidate,成为了ABD (All But Dissertation)。昨天口试完之后,教授们商量了一会,就让我pass了。心里很兴奋,如导师所说,qualifying exam是Ph.D.生涯中最stressful的考试,因为教授们的问题无法预料。”王同学感叹道。

王同学现在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为生物学的PhD已经来美国念书三年。

三年了,来美国已经三年了。从最初的孤独,无助,彷徨,到如今的适应,整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最初,孤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陌生的社会和文化,再加上助教和从零开始的学业的双重压力,曾一度喘不过气来。每天看着大量的英文论文,觉得乏味和枯燥,曾一度困惑于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如今,完成了Ph.D.生涯所需要完成的大部分工作,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觉得或许这种磨练就是为了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游刃有余的合格的研究者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19066/

推荐访问:美国留学生论坛 美国留学生就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