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中国民族特色

中国民族特色

时间:2018-02-13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中国民族特色 第一篇_营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营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优质学校

南开小学 常振东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包含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学校的灵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为此,我们南开小学全体同仁,冷静地分析了我校的实际状况,确立了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途径,实现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全体发展、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培养、特长培养出人才” 的工作目标。

一、本着以柔克刚的原则,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我校努力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具体做法是”三个活”——让校园“活”起来,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小巧中见精致;让教室“活”起来,班级布置个性化、特色化;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注重实践操作。

“三个一”----每周一次的校风、学风教育,在 “严、爱、勤、朴”立人之道中,培养学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一日两诵,用古诗文巨大魅力所产生的渗透力和内化力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一日三扫,让学生通过劳动来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地进行环境卫生的保洁。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变刚性教育为柔性教育。学生们自觉地爱护身边的一切、关心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学生间、师生间注重交往礼仪,教师儒雅,学生文雅。

二、坚持以人为本,铸塑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作为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的教育力量,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它一方面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同时又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师生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

1、加强积极向上的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学校领导。首先,我校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民主管理,工作严谨踏实,不谋私利。做到“四要”:即要关心教师疾苦,要理解信任教师,要与教师平等

相处,要激励教师提高,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实现其取得成就的愿望。其次,我校开启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课题。老师们以“自主发展成长之路”为主题,以唯美唯真为原则,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业绩、成长的关键之处。在总结中充实,在总结中悟道,在总结中完善自我,努力形成一人一品的格局。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一个关键。教师尤其需要有较高的自我道德要求,先做学生,再做先生。我们每位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古诗文,一起书写古诗文,共同欣赏古诗文的美,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精神文化追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经过几年来的奋斗,现在校纪校规约定俗成,校风校训深入人心。我们的校风已凝聚和升华为南开小学个性化的六个校园精神:爱心永恒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习钻研的进取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不断反思的批判精神;追求超越的创新精神。

2、促成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校园人际环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支点。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能增进友谊,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氛围。在帮助教师减少精力内耗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活动,课题组科研活动;工会组织的趣味教工运动会,争创文明年级组、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又加深了教师之间的理解交流,有力地改善了教师的人际关系。另外,我们更大程度上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大写的“人”;追求师生情感上的互动关系,追求“真诚”;注重师生间的相互期望,注重对现实人际关系进行批判;这样,教育才会有强度和出现综合效应。

三、建设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文化,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

“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

1、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包含着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集体活动及社会公共场所等各方面行为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

传统美德,如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律己宽人等道德观念,都渗透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之中。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1)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放手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五项评比”的标准和方法,制定了“四要七不准”的要求,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礼仪性行为的养成和班级建设。在5—6年级中施行值勤班的值周制度,定期评选文明班,这些都纳入到学年末的三好班集体的过程管理中。

(2)学生自我管理

逐步建立起“小辅导员制”、“班级岗位制”。 每学年,我校都选派五年级的学生担任对口一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在班级常规落实、卫生、队员发展等方面协助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校风、班风、学风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2、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努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推进德育工作。“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学年,我校都认真做好计划安排。有集体性的,如到北京参加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到实践基地的学军、学农,又有到社区活动基地开展的敬老、助残、公益劳动。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实践活动,得到学生、家长的赞同。同时,我校6支假日小队被评为区级优秀雏鹰假日小队;1人获津门童星称号;3人获万兴街“十佳品行好少年”称号。

(2)抓住教育契机,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契机,推动德育教育。我们设计开展了全校师生为甘肃漳县共捐款、捐物的“情系西北献爱心”活动、“老师我想对您说„„”、“新学期,新气象,我承诺,我能行”、 “承传统,知荣耻----做现代文明南开人”等系列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均围绕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去设计,去实施。

3、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与课程资源相整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重要地位。这种人文素质,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以弘扬国学启蒙教育为途径,以“导、定、集、评”为活动脉络,做到四级管理、五个落实。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古代经典诗词和名著。几年的实践证明,背诵古诗文经典,学生们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行为好转;语文能力明显提高,并带动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提高了读书兴趣,拓展了知识面;与父母一起读经,增进了亲子感情。学生把所读诗文的思想智慧融会贯通,自然地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之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终身获益。

社团是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我们充分利用我校是少年宫艺术培训基地的优势,组织了书画、泥塑、风筝制作、中华武术、古筝、二胡等艺术班的学习。我们的茶艺组,通过对茶文化、茶艺术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培养了高雅的情趣,更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自制的电教片《茶艺与树人》获得了区电教片比赛一等奖。在2006年为驻华女外交官和大使夫人表演;参加了天津市第三届绿茶节开幕式;以“浓浓台胞情”为题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大禹嶺杯”全国少儿茶艺邀请赛获优秀表演奖。让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髓中熏陶,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孩子们的心性、品性,使每个孩子都能知书达礼,言谈举止文明儒雅,形成我校学生独特的活动文化。

四、多渠道评价学生,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日常对学生的评价中。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个人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渠道评价体系,让全体教师、学生、家长都来参加评价。个人评价采用“个人小结—小组评议—教师评定”的多渠道评价方式。每学期末,每个同学都要为自己一个学期的表现进行小结,而后小组内不记名的互相评定,每位家长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做出评价,最后由班主任进行汇总再写出激励性评语。几年来,我校涌现出了,几百位诵读校博士、诵读明星、才艺明星,他们中有和家长共读、共诵的明星;有以诵读促进行为的明星;有张口成诵的明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蕴涵了无穷的魅力和深层的道德含义。它是我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它所散发出的气息,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中国民族特色 第二篇_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医疗技法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医疗技法

第一章 绪 论

1.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族、彝、蒙古、藏、哈萨克、布依、朝鲜等民族。 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

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传统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

3.传统医学内容

中医学——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代表。 民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和沿用的传统医药的总称。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及较强的地域性

民间医学——是指既无医学理论体系,又无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的医疗经验、养生习俗、单方验方和简易医术

注;少数民族医学与中医学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二者并非从属关系。

第一节 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

一、民族医药文献典籍的发掘整理

1. 历史上有文字、有文献的民族医药

主要是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朝鲜族医学、彝医学

2. 历史上没有通行文字因而缺乏文献的民族医药

突出的是壮医学、土家族医学、瑶医学、苗医学。

二、民族医药医、教、研的发展

1. 民族医药教育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相继建立具有独立设置的民族医药高等院校,其中藏医学院2所、蒙医学院1所、维吾尔医药专科学校1所。藏、蒙、维3个民族医药相关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建设学科。 第一套藏医药本科规划教材已出版了25种

2. 民族医药医疗和科研机构快速增加

至2004年底,全国有民族医医院197所,共计床位8951张。

3. 民族医药科研不断深入

藏医:高原病、高血压、中风偏瘫;

蒙医;骨伤、脑震荡、白血病、牛皮癣;

维医:白癜风(驱虫斑鸠菊 );、

土家族、苗医:毒蛇咬伤;

傣医:烧伤; 彝医:烟毒

三、民族医药资源的调查及药品的研发

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6类民族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藏药和苗药

第二节 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民族医药突出的特点:

传统性 民族医药根植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中。比如,藏医药“曼汤”: 即指医学挂图。“曼”是Sman的译音,意为医药,而“汤”是Thangka的译音,意为挂图。

地域性 反映出独特的行医方式(受生活习俗和疾病谱的影响)和用药特色(道地药材

和鲜草应用)。 如蒙医药:正骨疗法、正脑疗法、烧灼疗法。土家族及苗医药:外治毒蛇咬伤法等。

口承性 特别是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医药,基本上靠口述记录,然后整理加工。

第三节 民族医药的研究成果

 少数民族药用资源储量基本确定;

 民族医药机构不断涌现;

 民族医药企业不断发展;

 对某些疑难杂病的疗效得到肯定;

 新技术及方法在民族医药发展中不断被应用

第四节 少数民族医药与中医学的融合

相互交流与促进

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医方百种,诊法五种,医械六种、论著四本”。

相互交流与促进

张骞出使西域,胡桃、胡蒜、胡荽、葡萄等多种药用植物传入内地。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理论融合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蒙医的三根学说

维医的四大物质学说

朝医的四象医学阴阳论

傣医的四塔学说

 技术互补:

将中医与民族医学的治疗手段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章 藏医学特色技法

藏医学理论体系

藏医中的三因学说:指“龙(隆)”、“赤巴”、“培根”。 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 三种排泄物:小便、大便、汗

注:与中医的三因学说相区别

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所伤、劳倦过

度、外伤、虫兽伤、溺水等为不内外因

 “龙”译成汉语是 它的功能是主呼吸、血液循环、肢体活动、五

官感觉,大小便排泄,分解食物、输送饮食精微等。【中国民族特色】

 “赤巴”译成汉语是。 它的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 的功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等

 “培根”译成汉语是“涎”或“水土”。 它的功能是磨碎食物、增加胃液、使食物

消化吸收、司味觉、供人体以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调节人体的胖瘦、使睡眠正常、性情温和等。

代表著作 《四部医典》《月王药诊》

第一节 尿 诊

藏医认为尿液的形成是饮食通过胃的受纳, “培根”在胃中的推动,磨碎,变成食糜,再由“赤巴”(火)助消化,并由“龙”(风气)在体内运送,传入小肠分清别浊。

尿诊基本内容:

 采集标本要求: 应采集黎明的第一次尿,取中尿。

 采前禁忌: 验尿前一天晚上,患者禁止饮食,饮酒、浓茶、酪浆汁,饮水不能

过多。

 尿诊基本内容

 验尿时间: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自然光线下最为适宜。

 盛尿容器: 使用不易变色的容器,如瓷碗,白色器皿;禁用红色、黄白铜制等

容器盛尿。

临床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判定疾病的寒热属性,并可初步判定病变部位。

观察指标

(热) 颜 色 气 味 气 泡 漂浮物 ( 冷 ) 尿的浮皮 静置的尿液  尿液气味发愁难闻者为热症患者;

 气味轻微或无异味多为寒病患者;

 有食物气味者多患有该种食物的伤食症

 泡沫色青,且有较大泡沫,为气(龙)病;

 泡沫色黄而细小,迅速消失者,为胆(赤巴)病;

 泡沫如细小唾沫状,不易消散,为痰(培根)病;

 泡沫呈红色,大小不等,为血病;

 泡沫颜色如虹,为中毒病。

 正常尿液无漂浮物;

 肺热病,状如白云飘逸,杂有聚集之青黑色;

 肾病,如细砂粒;

 浮皮薄者为寒病,厚者为热病;

 浮皮分裂成片状为痞瘤病症;

 浮皮较厚,灰白色,火上烘烤如炙肉烧焦者,为前晚过食油腻。

 漂浮物在上层,病症在胸腹以上;

 在中层,表明病症在上腹部;

 在下层,表明病症在下腹

第二节 “佐太”制备

佐太、佐塔、佐台

佐:炼制,太:石灰、粉末。

佐太在藏药中最为贵重,是历代名藏医通过对剧毒水银进行特殊炮制加工而得到的具有奇特疗效的制剂。

临床应用范围: 佐太是藏药之母本,被称为“众药之王”,是生产“七十味珍珠丸”等名贵藏药的主要原料。

藏药“三宝”

 红景天

 鹿 茸

红景天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服用后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无毒多

服,久服不伤人。能补肾,理气养血,主治周身乏力、胸闷等;还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

第三节 灌肠疗法

灌肠法是用药末加入油脂或肉汤制成药液,注入肛门灌肠,使病邪随大便排出,治疗腹部以下疾病的一种方法。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结肠、直肠的局部病变,且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

第四节 艾灸疗法

基本内容

藏医灸疗的精华是化脓灸。 根据病种和火力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煮法(20壮)>烧法(15壮) >烤法(5-7壮) >拟法(1壮)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黄水病、瘰疬、神经错乱、脉病等,其中黄水病和脉病疗效最好。

第五节 熨敷疗法

定 义

藏医熨敷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或冷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分 类

1. 冷敷法;

2. 热敷法

临床应用 一、 适应症:凡培根病、剑突痞瘤、胃铁垢症、胃火衰败、湿痹、肌肉萎缩、风刺痛。不消化症、急腹痛、黄水病、血冷凝,热性疼痛等,均可用本法治疗。

二、禁忌症:浮肿、赤巴黑“卡亚”病、尼泊尔病、麻风、水肿、肥胖病、痘疹、疙疹等症,以及刚进完食者,不宜熨敷。

第六节 药浴疗法

定 义

藏医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后卧热炕发汗,使腠理开泄,祛风散寒、化瘀活络,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分 类:

1. 水浴法; 天然温泉浴; 药 浴。

2. 蒸 法;

3. 缚浴法(适合局部) 。分为清热及祛寒两种,清热药有芝麻油、各种植物鲜花等;祛寒药则多用动物粪如鼠粪、鸽粪或酒煎动物骨等。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患病部位较为局限者,全身性疾患仍以药水浴为宜。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四肢强直或挛急,跛跷,疖痈,炭疽,新旧疮疡,各种皮肤病,妇女产后病,肌骨黄水充斥,特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甚效。

第七节 泻下疗法

藏医泻下法是指服用具有泻下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病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 分 类:

分为汤(少用)、散、丸和药油丸4种。

※ 药油丸——系指以酥油、植物油、动物油经炼制后再加入其它药物细粉制丸。 剂型选择

 体质强壮、病势亢盛者,宜服散剂;

 年老和体弱者,宜服汤剂;

 有呕吐情况者,宜服丸剂;

 腹部坚硬并有呕吐者,服用药油丸

临床应用

主要适用于六腑的热性疾病,食积不化,痞瘤肿块,浮肿、水肿,肾型水肿,培根木布症,黄水病,麻风,痛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虫病,眼病朦胧症,陈旧性疮疡,特别是赤巴病,疗效显著。

第八节 利尿疗法

藏医利尿法又称泻脉法,是指服用利尿的方剂,将病邪通过尿道排除,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治疗种方法。

临床应用

主要适用于妇女不孕症,死胎不下,子宫痞瘤,妇科血症散布等。以及痛风,湿痹,疖痈,日形脓肿,水肿,血管痞瘤,尿道阻塞,尿道痞瘤,皮肤疡痒症等。

第九节 放血疗法【中国民族特色】

定 义:

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过程

鼓脉 → 进刀 → 察血 → 掌握出血量

鼓脉 :放血前三天,先服一些药如三果汤(诃子、毛诃子、余甘子)。 放血前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 。

临床应用:

放血疗法适用于热性病症及体质壮实的患者 如瘟病、波动热、扩散伤热、疖肿、丹毒、黄水病、麻风病、疮疡症等。

禁忌症

偏寒性病症,象浮肿、胃火不足的胃寒消化不良、隆病及培根病,对于孕妇、虚弱、产后、小儿、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等,均为禁忌之列。

第十节 金针疗法

藏医金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国民族特色 第三篇_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之多,难以计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并要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中国各民族特色各异的众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方面。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尽管各民族的节日在日期、内容、意义、过节方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的共同特点。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1]

[编辑本段]节日起源

民族节日多出于民间传说故事,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2]

[编辑本段]节日习俗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中国民族特色】

摩梭人

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春节,习俗: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中国民族特色 第四篇_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及形成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及形成

摘要: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经过先秦寓言史书、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发展历程到最后形成明清之际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在结构形式上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章回体,其次在思想上所宣扬的儒释道思想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最后语言上以半文半白的浅近散文语言为主,夹杂诗词等韵文。这三个方面大体构成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章回体、儒释道思想、浅近语言、民族特色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形式。

从它的形成来看,首先它是从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讲史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不可能一次讲完,于是就要分节讲述,连续讲若干次,每节用的题目形式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的形式的起源。比如说:《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这些都是分卷分目的宋元讲史话本。

到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一些文人作家,在社会动荡、农民大规模起义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一批章回体长篇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平妖传》,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这些作品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基本形成。

发展到明清之际,长篇小说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大致有二百多部,在内容上:已经不是完全讲史,讲史的形式与小说的内容合流,开始表现广泛的社会生活,如就《金瓶梅》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描写细腻,人物形象丰满;在形式上:不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分成回目,由单句回目逐渐转为双句回目,且讲究对仗和创意。比如说《红楼梦》的八言回目,对仗工整,简短有力。

从它的特点来看,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所有的古典长篇小说都是分回次,有回目的。回次用“第×回”表示.主要用来标明草回的次序。一部作品.根据篇幅长短,其回次可以少至几十回,也可以多至一百几十回;回日主要用来提示回次的中心内容,以五至九字的偶句构成为多见。比如《三国演义》中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回目相对工整,简短有力,且内容涵盖其中,从阅读回目就可大致判断这一回所讲的内容。

二、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在大的故事背景下,每回有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就比如说《西游记》以唐僧四人西天取经为线路,在取经的过程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每回遇难的故事相对来说独立,但是又不脱离整个故事框架。

三、开篇、收场的套语。每回的开篇和收场有惯用的套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开篇是“话说„„”;收场是“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典型的惯套语。此外如“看官”、“且说”、“要知××如何”、

“毕竟不知××如何”等等,这些惯套语也是由讲史艺术发展而来的。它明显地保留了讲史艺人现场口头表演的痕迹。长篇小说作为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原样不动地将讲史艺人的口头语音照抄照录进自己的作品,而且形成固定格式。久而久之,这种借用过来的形式由于形成了惯套,于是也就成了它自己的形式特点了。

四、评点直接介入。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几乎没有一本不加评点,有些更是一批再批。这些评点的文字随同小说一起刊印。如总批、读法放在书前;回前批放在章回之前,回后批放在章回之后,回中批放在章回之中;旁批、夹批用不同的字号夹杂在评点段落或文字的旁侧和后面。由于评点直接介入其间,读者在欣赏小说时,同时也读评点文字,这就形成了鉴赏与批评同步的“双重阅读”。这种现象为外国小说所未见,中国现当代的小说也没有。但在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中却恰恰相反,它是很少例外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特点十分鲜明、突出。就举最为突出的《红楼梦》为例,早期的读者脂砚斋在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后,随文旁批自己的心得,至今在《脂砚斋重评红楼梦》一书中可见一斑。

章回体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但古典长篇小说在思想上所宣扬的儒、释、道精神也是独树一帜的。

从它的形成来看,自西汉元寿年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后期道教正式产生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便逐渐成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由儒、释、道三家形成的共同体,这种绪构格局基本上保持到清末。小说创作处在思想文化的这种结构格局中,不可避免的地会受

到儒、释、道的影响。

先从儒家思想来看,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等几个方面。受这一价值观影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功能。就比如说《三国演义》中“义”字当头的关羽,“忠”字当头的诸葛亮等,这些备受尊敬的人物形象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再比如说《儒林外史》其中对科举制度的强烈抨击,对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学而优则仕的彻底失望,有着警醒世人的作用。

其次从佛家思想来看,佛教的人生如梦、四大皆空、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以《西游记》为例,其中涉及的如来,观音等人物都是来自于佛教,故事情节也都体现佛教思想,比如乌鸡国国王不明就里,浸文殊菩萨三天三夜,如来放任坐骑到乌鸡国,推国王入井,浸了三年,最后得唐僧师徒解救。这种在因果报应在《西游记》中是十分常见的。

最后从道教思想来看,属于道教系统的神仙故事、方术故事、精灵故事、鬼怪故事等,在作品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比如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收石矶”“子牙魂游昆仑山”等选取的都是道教中人、道教中事,且带有道教思想在作者创作故事框架也渗透其中,比如《红楼梦》中,那一僧一道的描写,飘渺而来飘渺而去的洒脱,鬼斧神工的仙法,看透世间繁华的超然,都融合了道教思想。

从儒、释、道思想在古典长篇小说创作思想上表现的特点来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古典长篇小说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不是儒家思想对佛、道的单方面利用,而是儒和佛、道的弥漫交织,双向互补。作家一方面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对进入作品的生活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一方面又以佛、道宗教思想进行哲学玄思,力求探寻生活的深层底蕴。作品中既充斥着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和儒家思想观念,又弥漫着佛、道宗教思想气氛。这方面特征发展到以后最典型例子便是《红楼梦》。这部小说虽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作者对人物、生活进行评判的标准基本上仍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同时对现实社会的绝望产生对生命真谛的叩问,小说开卷即云:作者“因曾厉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书中还用许多诗、词、歌、曲及象征性描写,点明所写的人物、事件的实质都是梦幻。在这部小说里,神秘莫测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和太虚幻境,时隐时现,贯穿始终,它们凌驾于作品的现实主义描写之上,代表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冷眼观察着执迷不悟的人生。作者借此使对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向佛、道宗教哲学升华。

二、儒家思想限制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想象,使之趋向于“实”,而佛、道宗教思想使古典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构成具有玄秘性,使之趋向“虚”。以《三国演义》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18993/

推荐访问:中国民族特色建筑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