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影视知识 > 我为孔子画张像

我为孔子画张像

时间:2018-09-28   来源:影视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影视知识】

我为孔子画张像 第一篇_我看《孔子》

我看《孔子》

要真正了解一个古代的历史人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古籍文献,影视作品等。但这些方式只不过似管中窥豹,只能见一斑。正如能从电影《孔子》中,能够品位出几分孔夫子的真性情,我不得而知,也可能是见仁见智吧!所以,结合我所学所闻,我来谈谈我心中的孔子。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孔子的描述。孔子(前551—前479年),祖先原是宋国人,后逃亡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年纪很大才与他的母亲生下了他,所以在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跟随母亲在其外婆家长大,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什么地位。可以说,孔子是一个从平凡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的人。他正真的念书直到15岁,之后做过仓库的管理员,牧场的看守人,并在此期间,请教个方面的专家(比如:孔子向老子问礼),最后集大成,成为当时的博学之士。并在此后逐渐在乡里创办学校,开始了他的教学。而在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是“礼坏乐崩”,所以孔子在其晚年总结自己一生时,五十而知天命,发现了自己生命的使命是重建礼乐,让社会“上轨道”。并且孔子终生致力于此。

我个人对孔子的印象有以下几点:

其一,孔子一生命运坎坷,三岁时丧父,二十四岁时母亲过世,晚年丧子孔鲤,并且,就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等也是在孔子之前过世。不仅年纪便失去了双亲,并在晚年还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痛。其不幸程度简直让我们现代人不禁扼腕嗟叹!

其二,孔子的仕途短暂但辉煌。从他五十岁开始做官到他结束仕途不过六年光景。但在此期间他做过中都宰,政绩斐然,最终走向仕途的巅峰——代国相(这在当时世袭制的社会条件下可以说是庶民做官的极点了),但尽管如此,终究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孔子政治抱负蓝图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就匆匆收场了。这里有当时鲁国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复杂原因所决定,孔子的政治理想,最终也只能是个理想,当时正值春秋中后期,各国都在为争霸和兼并战争做着预演和准备,当时的各国更期望一种速见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所以当时最受推崇的不是以人性教育为核心,并需要很长时间来“沉淀”的儒家学说,而更乐于选择和推崇法家,兵家学说的重要原因。这也正是,孔子后半生游走各国,但无一国正真实践其政治学说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不被当时统治者所认可,而是当时各国国际国内条件没有适合儒家学说生根发芽的“土壤”所致。

其三,孔子有着坚定且热烈的好学精神的。孔子本人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只能从其他人对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和描述来对他加以认知和想象了。《论语》正是这样一部,其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现代人了解孔子的最重要的文献。在《论语---学而篇》中,第一句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学习对于孔子的地位。另外,孔子一生中不仅曾多次求教育当时名士,他自少年之时起,就开始求教于各方面的专家,最后集其大成,成为闻名乡里的博学之士。

其四,孔子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我并没有从他的思想中读出哀叹之感。当然,结合他一生坎坷的遭遇,难免不让人产生他是“丧家狗,终生郁郁不得志”的关联臆测,但在从《论语》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鼓人上进并学会发现生命中快乐的“正能量”。《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每天吃着简单的食物,喝点白开水,把手臂弯起来当枕头,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快乐。与这样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孔子也曾说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颜回的生活状态做了大致的描述,但颜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做出连连称道和肯定。可见,在孔子的心里,快乐在内不在外。对于快乐的定义,孔子甚至做出过详

细的分类,在他看来有“三种有益的快乐”和“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益乐”分别是:乐于用礼和乐来调节自己的生活;乐于在背后称赞别人的优点;乐于交很多好朋友。“三害乐”是:乐娇乐,乐佚乐,乐宴乐。这样一个,都能把快乐都划分出这么多种的人,他自身怎么能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呢?

其五,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一条核心主线贯穿其始终,正如孔子自己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以贯之的核心元素便是“仁”。“仁”者,爱人也。用今天的话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孔子的“因材施教”也是从这一思想发展而来的。

其六,孔子的思想一方面注重“守恒”,另一方面强调“变通”,并且,变通是孔子思想“活”的源泉。也就是“仁”与“智”的统一。其后世将其总结为:持经达权(或称持经达变)。在电影《孔子》中注重周礼的孔子,救了陪葬小奴漆思弓,并建议鲁国国君取消活人祭祀的“周礼旧规”。这不仅是,孔子“仁”的思想的最好表达,而且是孔子思想中“活”的灵魂。

以上六点,便是我对我心中孔子整体印象一个小小的总结。除此之外,孔子还具有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他对终身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他并不在乎结局是否圆满,只在乎你是否还在继续追求。通过对孔子个人一生及其思想的粗略认识,对于儒家是什么养一个学派有了大体的认识。

高升

2014年5月2日

我为孔子画张像 第二篇_我对孔子的认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

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创办私学,突破了在此之前“学在王官”的状况,扩大了知识传授,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我为孔子画张像】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我为孔子画张像 第三篇_作文:我心中的孔子(14篇)

《我心中的孔子》

五中 符春艳 (整理)

(一)我心中的孔子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二)我心中的孔子

孔子离开我们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我们当中也许有人不识字,也许有人一生都没有阅读过孔子的书,他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处世方法,就不可能不或多或少的烙上孔子思想的烙印。他实在是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他是我们全中国人的老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降生可乐坏了他那六十六岁、头发花白的父亲叔梁纥。但他并未能看着他长大,在孔子三岁时,他留下了孔丘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糊口年少的孔子干过许多苦差:下地种田,放牧牛羊,给人看守粮草,替人做办丧事的吹鼓手„„但这些困苦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普通劳力。因为它生长在一个并不普通的国度——鲁国。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造就人才吧!鲁国是周公的封地,是唯一一个能用礼乐祭祀祖先天地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沦为二等诸侯国,但在文化上仍保持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晚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

声。幼年的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对礼仪制度非常感兴趣。他和小伙伴们做游戏时,常把玩具当祭祀品摆设起来,模仿大人们祭祀时的各种礼仪动作。从十五岁起,孔子发奋读书,此后刻苦好学,熟练掌握了礼节、音乐、骑马、射箭、写字、算数六艺,精通六经。到三十岁左右,孔子已是远近闻名、学优品高的大师了。

但在那个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同时还应正名,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这些中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权利。因此,孔子的才能一直没能发挥。直到他五十一岁那年,他凭借他的才识与胆魄,在夹谷之会中,使齐国企图借会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破产。孔子初露锋芒,但它并未让孔子在政治上平步青云。鲁定公的没主见,贪图享乐,阳虎的叛乱掌权,终于让孔子明白,时不待己,若不趁年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因而在他五十五岁那年,他领着他的一批学生踏上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

十四年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东奔西颠,奔波劳碌,在陈国、蔡国断绝了粮草,差点就饿死,有时又被形容为到处流窜的丧家犬,最终却一无所获。然而孔子却活得自在,他所到之国,必能听取那国的政事,就是凭借他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得到的。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每个人,尤其在他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学精神和快乐精神。

这说到好学,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而孔子自身也做到了发奋忘食的境界。的确,孔子这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孔子曾向鲁国的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连学了十几天,师襄满意的说;“弹得不错。”让孔子另学一首新曲,孔子却摇头说,曲调虽然是掌握了,但技巧运用很不娴熟,又过了几日,孔子已弹得行云流水般动听,却仍不满意,因为曲子的蕴含道理还没有领会,直到有一天,孔子体会到曲子的作者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时,他才兴高采烈地认为他学好了一首曲子。还有我们孰知的成语韦编三绝,不也正是孔子勤奋好学的典故吗?孔子晚年读《易》,古时候的书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窜起来的,孔子反复读,《易》的牛皮绳竟断了好多次。还有一次孔子听韶乐的演奏听得细致入微,如醉如痴,以至“三月不食肉味”

如果我们认为孔子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那就大错特错了。孔子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创造快乐哲学的人。 有一次,叶县的县尹对孔子的个性也很好奇,就问子路,说:“你们先生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呀?”哪知子路一时答不上来,只好回来告诉先生。孔子他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回答他呢:这个人呀!心中感到快乐时,就会把一切忧虑全忘了,连自己已经到了老境也浑然不觉。” 还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邻居,对他大喊大叫道:“伟大呀孔子!你好像什么都会,却没有一样可以让你成名。”孔子听了,戏谑地对弟子说道:“是啊,我会点什么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算了。”那神态既是自嘲也是玩笑。 孔子对快乐的要求也极为简单,他曾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臂膊当枕头用,快乐就在其中了。所以,他对颜回的赞赏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快乐多么容易达到。所以当他的弟子曾哲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遇到暮春三月的天气,穿着新缝的单夹衣,约上五六个朋友和六七个童子,一起结队去沂水边,清洗面手,一路吟风披凉,直到舞雩台下,大声歌咏一番,然后再慢慢地回家。”曾哲的这番话还没有说完,孔子就大声地叹道:“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呵。”从孔子的这个理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快乐而率真的生活。

与其他文化中的大思想家相比,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教诲都是集中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他教你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与普通人无关的,他教你的东西,就像是祖父与孙女的对话。因此我心中的孔子真真切切的是个伟大的老师!

(三)我心中的孔子, 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

而是积极乐观。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仅绚烂,并且源远流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子明白仁由心生,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夫子并非匹夫,而是智勇兼备者。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思想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社会抛弃他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自弃,也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大智,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怀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看到。但是历史铭记了他。一个坚定的儒学圣人,一个关怀天下的人!他记挂着人们,世代的人们也纪念着他。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四)我心目中的孔子

两千多年前,一位衰弱的老者,眺望茫茫宇宙,面对着滚滚东逝的江水,心事浩茫。他一生事业无成,感到人世渺小,天道无情,可是青山依旧,只是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从此,中国文化亦随着这滚滚东逝的流水流淌而来,直至现在,直至未来„„ 他就是孔子,中化文化的缔造者,华夏民族历史是最辉煌的人物。他如一杯美酒,虽历千年,却愈品愈醇;他就是那一轮明月,时间再久,依然故我,愈亦清明,纵使有缺有圆,时而有乌云遮容„„有人称他为“圣人”,是对他的学识、品行的推崇;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源于他的治家、治国之道;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甚至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样的论断。现在,我们虽无从知其形,然亦可从《论语》察其行。

是他,让我们对遥远的古世纪,那么一个洪荒时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使那个时代人与后代乃至于我们沟通了。他手订的《诗经》,让我们能体验到最个性的感受——当那些面孔不一,情性各异的个人复活时,那个时代不也就复活了。那“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三百零五首“诗”正是由于他,而由愚夫愚妇引车卖浆者流的歌吟一跃而成为六经之首,“子曰”与“诗云”并称。实际上,就是因为“子曰”,孔子的赞誉,《诗经》中的愚夫愚妇们的“云”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圣经。

是他,要“兴灭国,断绝世”,一生追寻,周游列国,颠颠簸簸,面对这一废墟,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知其不可而为之。当他的弟子们在车上呼呼大睡,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时,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他到处招人惹人,让人不待见,对他敬而远之,这也就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难怪韩非子说他是“削足适履”,也许这就是一种让人钦敬的悲剧精神吧。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身为“仁”,改造社会为“仁”,可他履行的只是他自己。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不失败何以感人识,不辉煌何以长人志。这失败,是大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他更是因失败而辉煌。 是他,教无类,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统治阶级,为平民人士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诲人不倦,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低、个性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他总能面对同一个问题,会给不同的弟子做出不同的回答。向年轻人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他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的教育家,“愤而不启,悱而不发”,被后世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光茫将光照万年。

是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贻人口实。他不会种地,不会收获,更不会蒸馒头,那我们就能鄙夷他不如一个农夫,一个馒头师傅吗?我们需要的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夫?孔子的言行与轻视体力劳动如何扯得上,一位“植其杖而耘”的“丈人”,耘来耘去的也不过他那一分三亩地,所养活也不过是他自己和家人。而孔子所耘的是文化之荒,耕的是文化之田,他给予我们的乃至世界的,又如何估量?

这就是孔子,当你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在你的身边,为你点亮的那怕是微弱的豆大的火光,他依然能指明你前进的方向。

(五)我眼中的孔子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六)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位伟大而谦虚的思想家,知识渊博,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喜爱读书,是我们敬仰,敬佩的教育家。

一想到孔子,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上,端坐着温文尔雅的孔子,他在一帮弟子们跟随下,周游下列国之间,

从事礼教治国的宣传工作。孔子一生跋山涉水,遑遑游说于君王之间,曾有十四年时间漂泊在外。

我心中的孔子小时候很爱读书,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学于孔子的大部分弟子后来都

对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孔子还把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弟子们。

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七)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他已经不在我的这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们的身边。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接触了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记得,我跟着语文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

朋自有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的我对孔老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学习当中,还是比较适用的。

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还是需要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 我读了孔子的生平,对孔圣人的做人这方面是值得比较称道的。鲁昭公让他去管理仓库,他就去把这差事作的井井有条。是年孔子

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无论孔子做什么事,都是从一点一滴做的。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

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是达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圣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师,他也是我身边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当,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时

候,仍然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这样的泛泛之辈更应当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标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圣人不是一个神,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对自己的弟子时那么的有礼,而他的弟子又那么的尊敬他。另外,

孔老圣人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他俨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过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影响着我所在的

时代的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圣人。孔老圣人,是我从小认识的老师,也是我的亲密的儒者。

他的思想,已经扎根于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心目中,让我们更有选择的去继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八)我心中的孔子

倔强的孔子也有多次绝望的时候,他曾愤闷悲哀地感叹:“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将乘桴浮于海了!”“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好久

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凤凰不来了,黄河也没有图出现,我这一生也快完了吧!”凭借这种对理想的执着,孔子永远铭记于我们心中,

其精神世代永传。其形象是多么的伟岸啊!可能,我们认为孔子形象太高大了,使我们只有崇敬之情,而缺少了对其另一面的了解,其

实通过史料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孔子曾坦言自己喜欢富贵的生活,但是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能强求,更不能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达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而即使是清贫的生活,孔子也会乐在其中,生活得有滋有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还说可以通过任何正当的途径追求富贵的生活,他甚至愿意去做赶马车的营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

我为孔子画张像 第四篇_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

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他愿意将一生都耗在宣扬一项没有一位君王认可的学说之上;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他的学问可以经受2500年的历史洗涤,非但没有消沉而日渐弥新,这个人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孔圣人。

人们都说时间会淡化一切,但孔子的学说却可以突破时间的捆锁而独立存在,我想其中必有其“永恒”的东西存在,这永恒归其原因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永不言弃的精神。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转眼半个学期也就过去了,《论语》选读也就要学完了,但在我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别的,是孔子那一股“倔脾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有多难啊,人们常说“三人成虎”,三个人说街上有虎,就会有人相信真有老虎,这是多么荒谬的言论,但你试推想一下,当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极力推讲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无人认同,他难道不会怀疑自己的学说吗,他难道不会陷入到矛盾与挣扎之中吗,然而我们会敬佩他精神的顽强,却有否体会他在挣扎中的痛楚呢,也许在2500年前的无数夜晚中,孔子也在仰望星空,质问苍穹,也许是上天指引了他,让他不断的坚持了下来,纵然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多么美,多么惬意的画面,然而观其孔子一生,至死也未曾感受到过“三月之风”,就孔子自身而言,我想他应该是再悲哀不过了,在死前,孔子曾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就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满脸纵横的眼泪到底是哭死去的儿子孔鲤还是哭心爱的弟子颜回和子路,是哭百姓水深火热还是哭自己壮志难酬,我想我们都很难解读清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孔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已深深刺痛了孔子的心……

其实恍惚间我觉得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中,但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些,我们可以让孔子的仁爱播洒人间,可以让三月的风在你我心中吹拂。

我为孔子画张像 第五篇_我心中的孔子 高一学生作文

(一)我心中的孔子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二)我心中的孔子【我为孔子画张像】

孔子离开我们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我们当中也许有人不识字,也许有人一生都没有阅读过孔子的书,他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处世方法,就不可能不或多或少的烙上孔子思想的烙印。他实在是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他是我们全中国人的老师。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降生可乐坏了他那六十六岁、头发花白的父亲叔梁纥。但他

并未能看着他长大,在孔子三岁时,他留下了孔丘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糊口年少的孔子干过许多苦差:下地种田,放牧牛羊,给人看守粮草,替人做办丧事的吹鼓手„„但这些困苦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塑造成普通劳力。因为它生长在一个并不普通的国度——鲁国。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环境造就人才吧!鲁国是周公的封地,是唯一一个能用礼乐祭祀祖先天地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沦为二等诸侯国,但在文化上仍保持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晚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幼年的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对礼仪制度非常感兴趣。他和小伙伴们做游戏时,常把玩具当祭祀品摆设起来,模仿大人们祭祀时的各种礼仪动作。从十五岁起,孔子发奋读书,此后刻苦好学,熟练掌握了礼节、音乐、骑马、射箭、写字、算数六艺,精通六经。到三十岁左右,孔子已是远近闻名、学优品高的大师了。

但在那个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同时还应正名,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这些中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权利。因此,孔子的才能一直没能发挥。直到他五十一岁那年,他凭借他的才识与胆魄,在夹谷之会中,使齐国企图借会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破产。孔子初露锋芒,但它并未让孔子在政治上平步青云。鲁定公的没主见,贪图享乐,阳虎的叛乱掌权,终于让孔子明白,时不待己,若不趁年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因而在他五十五岁那年,他领着他的一批学生踏上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我为孔子画张像】

十四年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东奔西颠,奔波劳碌,在陈国、蔡国断绝了粮草,差点就饿死,有时又被形容为到处流窜的丧家犬,最终却一无所获。然而孔子却活得自在,他所到之国,必能听取那国的政事,就是凭借他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得到的。他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每个人,尤其在他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学精神和快乐精神。

这说到好学,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而孔子自身也做到了发奋忘食的境界。的确,孔子这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孔子曾向鲁国的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连学了十几天,师襄满意的说;“弹得不错。”让孔子另学一首新曲,孔子却摇头说,曲调虽然是掌握了,但技巧运用很不娴熟,又过了几日,孔子已弹得行云流水般动听,却仍不满意,因为曲子的蕴含道理还没有领会,直到有一天,孔子体会到曲子的作者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时,他才兴高采烈地认为他学好了一首曲子。还有我们孰知的成语韦编三绝,不也正是孔子勤奋好学的典故吗?孔子晚年读《易》,古时候的书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窜起来的,孔子反复读,《易》的牛皮绳竟断了好多次。还有一次孔子听韶乐的演奏听得细致入微,如醉如痴,以至“三月不食肉味”

【我为孔子画张像】

如果我们认为孔子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那就大错特错了。孔子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创造快乐哲学的人。有一次,叶县的县尹对孔子的个性也很好奇,就问子路,说:“你们先生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呀?”哪知子路一时答不上来,只好回来告诉先生。孔子他说:“你为什么不这么回答他呢:这个人呀!心中感到快乐时,就会把一切忧虑全忘了,连自己已经到了老境也浑然不觉。”还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邻居,对他大喊大叫道:“伟大呀孔子!你好像什么都会,却没有一样可以让你成名。”孔子听了,戏谑地对弟子说道:“是啊,我会点什么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算了。”那神态既是自嘲也是玩笑。孔子对快乐的要求也极为简单,他曾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臂膊当枕头用,快乐就在其中了。所以,他对颜回的赞赏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快乐多么容易达到。所以当他的弟子曾哲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是:“遇到暮春三月的天气,穿着新缝的单夹衣,约上五六个朋友和六七个童

子,一起结队去沂水边,清洗面手,一路吟风披凉,直到舞雩台下,大声歌咏一番,然后再慢慢地回家。”曾哲的这番话还没有说完,孔子就大声地叹道:“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呵。”从孔子的这个理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快乐而率真的生活。

与其他文化中的大思想家相比,孔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教诲都是集中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他教你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培养自己的修养。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与普通人无关的,他教你的东西,就像是祖父与孙女的对话。因此我心中的孔子真真切切的是个伟大的老师!

(三)我心中的孔子,

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仅绚烂,并且源远流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子明白仁由心生,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夫子并非匹夫,而是智勇兼备者。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更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84272/

推荐访问:我给自己画张像 我为班主任画张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