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音乐知识 >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时间:2018-09-09   来源:音乐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音乐知识】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一篇_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比萨。

兴趣多,音乐天赋高

在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下,伽利略一天天长大了,虽然才4岁,可他却常常像个小大人似的,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

在小伽利略眼里,爸爸是最了不起的人。常常在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客厅里,听爸爸演奏小提琴。随着音乐的节拍,小伽利略总是不由自主地晃动着脑袋,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的,无限崇拜地盯着父亲。

“爸爸,我想学小提琴。”终于有一天,伽利略忍不住央求父亲。

“学小提琴?伽利略,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父亲想,小伽利略一定是心血来潮。 “爸爸,我不怕。”小伽利略坚定地回答,“我养的那只小白猫,学爬树的时候,不也摔了好多次跤吗?我知道,要想学会干一件事,就要付出努力才行。”

文森西奥惊奇地看了一眼儿子,一个4岁的小孩子,居然从猫学爬树这样的小事中,体会到学习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样的道理,可真是不简单呀。

“嗯,那你保证到时候不哭鼻子?”文森西奥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轻松些。 “我保证,爸爸。”伽利略挺了挺单薄的小胸脯,毫不犹豫地大声说。

可是,懂得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学琴没几天,伽利略稚嫩的手指就被琴弦磨出了血泡。妈妈发现了,心疼极了,劝他说:“伽利略,算了吧。你还这么小,哪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呢?”

伽利略没说话,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一遍又一遍地拉着爸爸留给他的练习曲目。他倔强地想:我一定要像爸爸拉得一样好听,让爸爸妈妈看看,我是说到做到的。

很快,伽利略的音乐天赋显露出来了。他对音乐的悟性之高,令文森西奥也不得不佩服。没多久,他已经能够像父亲一样,演奏许多复杂的乐章,而且丝毫不比父亲逊色。连傍晚时分全家人的聚会,也常常是父子二人轮流演奏了。

开始对数学有感觉,父亲耐心引导

学会了拉小提琴,伽利略并不满足。他又发现了新的兴趣目标——数学。这事还要从他5岁时说起。

伽利略5岁时,文森西奥因为生意上的事要到佛罗伦萨,顺便带他去参观了那儿的一些博物馆。结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绘画、雕塑作品,强烈地震撼了伽利略幼小的心灵。回到比萨后,他开始学习绘画。为了让伽利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文森西奥找来许多几何图形的物体。没想到伽利略不仅绘画技艺突飞猛进,对这些几何图形的迷恋也是日甚一日。

他问文森西奥:“爸爸,这些几何图形到底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这样问呢,伽利略?”文森西奥一时弄不清伽利略又在想什么。

“爸爸,我觉得挺奇怪的。画画的时候,我发现好多东西,比如房子、马车、书桌……什么的,好像都与几何图形有关。”

“有关?怎么有关?”

“嗯,就是说,它们都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可似乎没这么简单。只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除了这个,它们还能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呢?”

文森西奥看着紧皱双眉的伽利略,内心十分欣慰。儿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且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伽利略,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想了想,文森西奥问道,“不过,你愿意学习数学吗?也许你学了数学,就能明白你说的这种复杂关系了。而且,你还会发现许多更有意思、更有用的东西。”

“真的?”伽利略乐得蹦了起来,高声叫道,“我愿意,当然,我愿意!”

打那以后,文森西奥正式开始教伽利略学习数学,这本来也是文森西奥的特长。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可伽利略的兴趣却明显高涨。他常常为了寻求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而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他似乎随时都在思考,随时都准备思考,逐渐养成了习惯,而这种习惯,无疑对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爱问为什么,爱思考和动手

转眼间,伽利略7岁了。在音乐、绘画、数学方面,他都已经小有造诣。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总是问个“为什么”,常常能够举一反三。

这时候,伽利略已经有了两个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必须替母亲分担照顾妹妹们的责任,这使得他常常很烦恼,因为妹妹们总是缠着他,照顾她们要花去他相当多的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他想思考的问题。

一次全家去看木偶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发现妹妹们对木偶十分着迷。他想:“我为什么不自己给妹妹们做一些木偶呢?如果她们喜欢玩木偶,我不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了吗?”

于是,他极力回想着木偶的样子,琢磨着怎么能够使那些木偶运动起来。当时,他在台下只是远远地看,似乎每个木偶上都有好几条线,演员们就是通过这几条线来控制木偶的。

伽利略找来木头、刀、线等工具,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手上也不知被划破了几刀,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木偶。他给木偶描上脸谱,拿给妹妹们看。果然,两个妹妹欢呼雀跃,立刻就

被这个新玩具吸引了。伽利略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这个木偶,动起来还很僵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什么地方不对呢?他又琢磨开了。

“你看看我是怎么走路的,伽利略。”文森西奥有意启发他。伽利略怔怔地看着父亲在客厅里走了两个来回,突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人有关节!”

伽利略一把从妹妹手中夺过木偶,立刻动手进行改进。再试试,哈,成功了!

伽利略一发不可收拾,又用碎布头代替木头,接着做了好几个木偶,还替妹妹们编了一出木偶戏,给她们每个人安排了几个角色。他自己呢,当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安心地思考问题。不过,他也从此迷上了手工制作,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

显示出非常人的思维 父母巧引导

1572年,伽利略已经8岁了。他个子不高,还有一点儿胖,但这并不影响他观察细腻,思维敏捷。

一天晚饭后,文森西奥带着全家人到比萨广场散步。伽利略和妹妹们高兴地在广场上奔跑、跳跃,就像欢乐的羊群。

突然,伽利略跑到文森西奥身边,指着比萨斜塔,好奇地问:“爸爸,那座塔怎么是斜的?”

“哦,你是说比萨斜塔。当初建造这座塔的时候,由于某种计算上的错误,塔还没建成就已经倾斜了。”文森西奥随口说。

“那它为什么不会倒呢?”伽利略显然不满意父亲的回答。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这座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了。”

“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揭开这个迷的!”伽利略充满自信地说着,转身又跑开了。 望着伽利略远去的背影,文森西奥夫妇俩讨论起来。文森西奥说:“亲爱的,你不觉得咱们的儿子是个天才吗?他总是比别的孩子观察得仔细,思考得多。”

“是呀,现在他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回答了。”裘丽娅微笑着说,“再过几年,咱们应该让他到佛罗伦萨去上学,听说那儿的瓦布罗萨的卡马多斯修道院还不错。”

修道院是天主教培训神父的学院,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世俗的普通学校,请不起家教的孩子只能到修道院去学习,因为除了宗教教义,修道院也传授一些算术、拉丁文知识。

“对,要不然,伽利略整天学些数学、音乐之类的,就算成为数学家、音乐家,又有什么用呢?”文森西奥说。

伽利略并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安排,仍然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他尤其对天空的事物感到不可理解,常常想,白天月亮星星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天一黑,月亮星星就亮了?为什么有时候月亮是圆圆的,有时候却是弯弯的?他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可是书中也没有答案。他想起那年做木偶的事,自己不就是通过观察,解决了木偶运动不灵活的问题吗?他相信自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解决天空的问题。

“对,我要从今天开始,对天空进行观察。”伽利略暗暗地下定决心。

天渐渐黑了,伽利略趁家里人都睡着了,悄悄地溜出家门,坐在地上,抬头仰望苍穹。周围静极了,只有星星的眼睛眨呀眨,他仰得脖子都酸了,望得眼睛都疼了,也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一连几天,伽利略白天黑夜地仰望天空,晚上就算冻得瑟瑟发抖,也不肯进屋睡觉。第五天夜里,他终于抵不住困意,坐在门口睡着了。

父亲这才发现了伽利略的秘密。【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原来,几天的观察使他明白,光靠好奇心和肉眼的观察,除了能看到天空的一些小变化外,根本不可能破解天空的奥秘。如果能够像小鸟那样飞上天,近距离地看一看月亮和星星,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伽利略问文森西奥:“小鸟为什么能够在天上飞来飞去,而人只能在地上走呢?”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二篇_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起医科老师讲过,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他一面按着脉,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一点也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完全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

回到宿舍后,他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所花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的各种挂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发现摆动的等时性以后,伽利略决定把这项研究深入下去。他用不同重量的铁块系在绳端做摆锤,结果发现,只要绳子的长度一样,摆动一次的时间并不受摆锤重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又想,如果将绳缩短,会不会摆动快些?于是他用相同的摆锤,但调节绳的长度来做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推测是对的。他当时得出了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周期)就越长”。

人们对摆动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直到多年以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才进一步找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准确的数学关系。又过了100多年,牛顿揭晓了万引力的作用,又发明了微积分,伽利略所发

现的摆动规律才得到圆满的解释。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三篇_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远镜观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后来又开始观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发现,银河是由许多小星星汇集而成的。他还发现,太阳里面有黑斑,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伽利略埋头观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佩服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四篇_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故事

哥白尼的故事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教士的舅舅抚养。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后来,哥白尼又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坚持天文学的研究。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布鲁诺的故事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被革除了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天主教会深深知道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于是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起了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

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布鲁诺后被人们称为“继哥白尼之后的天文学家”。不仅如此,布鲁诺越发受人尊敬,教会也为当时的行为感到可悲……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五篇_伽利略勤学好问小故事

伽利略勤学好问小故事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论,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伽利略名言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 伽利略

追求科学,需要有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 —— 伽利略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 伽利略

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 伽利略 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 伽利略

真理不在蒙满灰尘的权威著作中,而是在宇宙、自然界这部伟大的无字书中 —— 伽利略

世界是一本以数学语言写成的书 —— 伽利略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六篇_伽利略单摆等时性的发现故事

有效课堂小记 (研修点此)>研修总结>

测量消失的光阴——单摆等时性的发现

上传: 涂继龙 更新时间:2012-5-18 9:13:41

人类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直探索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人发明了用沙漏、水钟等测量时间的装置,到了17世纪还在沿用这种计时手段.1656年,惠更斯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摆钟,使人类对时间的测量进入崭新的时代.摆钟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原理测量时间的.那么,单摆的等时性是如何发现的呢?下面就讲一讲这个故事.

最初的发现

1564年2月15日,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出生不久,全家就移居到佛罗伦萨近郊的一个地方.在那里,伽利略的父亲万桑佐开了一个店铺,经营羊毛生意.

孩提时的伽利略聪明可爱,活泼矫健,好奇心极强.他从不满足别人告诉的道理,喜欢亲自探索、研究和证明问题.对于儿子的这些表现,万桑佐高兴极了,希望伽利略长大后从事既高雅、报酬又丰厚的医生职业,1581年,万桑佐就把伽利略送到比萨大学学医.可是,伽利略对医学没有兴趣,他却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钻研古希腊的哲学著作,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

伽利略(1564——1642)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周都坚持到教堂做礼拜.1582年的一天,伽利略到教堂作礼拜.礼拜开始不久,一位修理工人不经意触动了教堂中的大吊灯,使它来回摆动.摆动着的大吊灯映入了伽利略的眼帘,引起他的注意.伽利略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脑海里突然闪出测量吊灯摆动时间的念头,凭着学医的经验,伽利略把右手指按到左腕的脉搏上计时,同时数着吊灯的摆动次数.起初,吊灯在一个大圆弧上摆动,摆动速度较大,伽利略测算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过了一阵子,吊灯摆动的幅度变小了,摆动速度也变慢了,此时,他又测量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让他大为吃惊的是,两次测量的时间是相同的.于是伽利略继续测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直到吊灯几乎停止摆动时才结束.可是每次测量的结果都表明来回摆动一次需要相同的时间.通过这些测量使伽利略发现:吊灯来回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与摆动幅度的大小无关,无论摆幅大小如何,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是相同的.即吊灯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就是伽利略最初的发现.

伽利略的脉搏仪

伽利略带着初次发现的喜悦回到自己的房间,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伽利略是一位十分认真又喜欢研究问题的人,根本不会满足只从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对于自然现象,他总是反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严密推理探索客观规律,对单摆规律的研究也是如此.

伽利略回到房间后,到处寻找实验所需要的东西.他找来丝线、细绳、大小不同的木球、铁球、石块、铜球等实验用品,在他的桌子上堆满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伽利略用细绳的一端系上小球,将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单摆.用这套装置,伽利略继续测量摆的摆动周期.他先用铜球实验,又分别换用铁球和木球实验.实验使伽利略看到,无论用铜球、铁球,还是木球实验,只要摆长不变,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就相同.这表明单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可是,摆动周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伽利略继续从实验中寻找答案.

伽利略首先做了两个摆长完全相等的单摆测量它们的周期,测量结果使他看到这两个单摆的周期完全相等.他又做了十几个摆长不同的摆,逐个测量它们的周期.实验表明:摆长越长,周期也越长.在实验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伽利略证明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样,伽利略不但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而且发现了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

伽利略是一位善于解决问题的科学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他就提出了应用单摆的等时性测量时间的设想.此时伽利略想到医生治病时经常需要测量病人脉搏跳动的快慢,只凭经验测量往往出现较大误差.能不能用单摆计时测量脉搏呢?于是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个标准长度的单摆测量脉搏的跳动时间,使用这种装置测量比原来准确得多.于是伽利略建议医生诊脉时使用这种装置,不久这种装置在当时医学界就十分流行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脉搏仪”,它是伽利略为医学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单摆的等时性有许多重要应用.譬如,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各地的重力加速度就有差异.用标准长度的单摆,测出它在某地的摆动周期,就能够求出该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再如,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密切相关,地下矿藏分布会引起它的微小变化.因此,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可以发现地下矿产资源,这种方法叫重力探矿,在这一领域单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摆钟的诞生

单摆等时性的发现,奠定了制造摆钟的坚实基础,为人类更加精确地测量时间开辟了道路.伽利略就曾经提出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制造钟表,并且让他的儿子维琴佐和维维安尼设计了制造钟表的图纸,但是,他们却没有把钟表制造出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摆的研究工作,终于制造出摆钟,使伽利略制造钟表的设想变为现实.

惠更斯是和牛顿同时代的物理学家. 1629年4月14日,他出生于海牙的一个政府要员之家.惠更斯年轻时就进入莱顿大学学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惠更斯具有出众的数学才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许多重大贡献,其中光的波动学说就是他创立的.

惠更斯最出色的物理工作之一是对摆的研究,他建立了摆运动的数学理论.惠更斯在重复伽利略的实验时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只是近似成立,当摆动幅度增大时,摆的周期就会变化.惠更斯通过精心研究从理论上证明,真正等时的摆,摆动轨迹是一条摆线.他通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得到,要使摆动轨迹成一条摆线,单摆摆动时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摆线悬点的位置.于是,惠更斯用实验寻找改变悬点位置的途径.有一次,他用半圆形的两块金属板夹住单摆的悬点时,观察到单摆摆动时悬点的位置可以改变,这时他高兴极了.可是,反复实验之后却又发现,改变悬点位置的规律还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于是惠更斯一方面进行计算,一方面改变夹板的形状做实验.大量实验之后他终于发现用两块摆线状金属板,面对面夹住摆线,这样摆就完全保持等时性.惠更斯把这个设计用于制造摆钟,在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之后,1656年他制造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摆钟.惠更斯把制造的“有摆落地大座钟”献给了荷兰政府.1657年,他取得了摆钟的专利权.

摆钟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时间的测量进入崭新阶段,从此,人类更加明确地建立起时间观念,社会生活也更加具有节奏.自从摆钟问世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钟表的制造技术,使它的精密度越来越高.1929年,马里逊发明了石英钟,使测量时间的准确度提高到每天只差0.001秒.现在人类不仅生产出美观大方、各式各样的机械钟和石英钟,而且还制造出几百万年只差1秒的原子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量时间的精确度还在不断提高.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 第七篇_读后感(伽利略)

读《伽利略 布鲁诺 哥白尼》后感

六年四班 李芷蕴 暑假里,妈妈送给我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伽利略 布鲁诺 哥白尼》,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一口气读完。

本书描写的是近代欧洲三位科学家伽利略、布鲁诺、哥白尼的传记故事。书中通过38个小故事,3个大故事讲述了这三位巨人追求真理的苦恋历程。第一个大故事讲了伽利略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人,为人类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还开辟了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河,被称为“近代物理之父”。第二个大故事则讲了布鲁诺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第三个大故事讲了哥白尼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他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在这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伽利略、布鲁诺、哥白尼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一些传奇的故事。

燃烧自己,把光明献给人类——这种蜡烛精神正是这三位巨人一生的写照。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探索科学真理的孜孜不倦,让人感佩。当我读完他们的故事,就会有一种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我们从小要说真话,办实事,刻苦学习,努力思考,时刻准备为真理而献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很难解答,于是,我认真地、仔细地听老师讲课,经过我努力地思考终于知道了解决难题的方法。

所以说只要做人要说真话,办实事,刻苦学习,努力思考,时刻准备为真理而献身。我从此要向伽利略、布鲁诺和哥白尼学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78849/

推荐访问:关于伽利略的故事视频 伽利略的故事简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