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时间:2018-11-16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第一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七讲、诗歌与战争

第七讲、诗歌捍卫和平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也是团结御辱、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又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也相互渗透和融合,最终汇合成现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古代的战争,一般是在华夏不同民族之间发生;近代的战争,是华夏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的入侵。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曲折发展,中华文化博大深沉的忧患意识、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在不断的延续、丰富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古今诗歌一脉贯穿的重要精神传统。

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战争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前面提到的《秦风·无衣》就是有关战争的重要篇章,表达同仇敌忾的意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正如《左传》一再主张“以德绥戎”,“怀远以德”那样,《诗经》写战争,没有描写血腥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铺排军容声威,注重文德教化。

《楚辞·九歌·国殇》,则是一篇把战争写得非常惨烈的作品。

国殇①

操吴戈兮被犀甲②,车错毂兮短兵接③。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④,左骖殪兮右刃伤⑤。

霾两轮兮絷四马⑥,援玉枹兮击鸣鼓⑦。

天时坠兮威灵怒⑧,严杀尽兮弃原野⑨。①国殇,为国而死,死于国事者。

②吴戈,吴粤之剑,这里形容武器的精良。

③ 毂,车轴的两端。错,交错。短兵,刀剑。

④ 凌,侵犯。躐,践踏。此句谓敌军侵凌我方阵地,践躐我军行伍。

⑤ 左骖,车辕左边的马。殪,死。右刃伤,指右騑马被刃刺伤。

⑥ 霾,一作“埋”,车轮陷入泥土中。絷,绊住。四马,古代战车,四马拉一车。 ⑦ 援,引,拿着。玉枹,镶嵌玉石的鼓槌。此句言我方军队愈加厉怒。

⑧ 坠,落。此句,王逸注:“言已战鬬,适遭天时,命当堕落,虽身死亡而威神怒健,不畏惮也。”

⑨ 严,悲壮。弃原野,死于战场,不获埋葬,成为无主之鬼,故曰“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①。

带长剑兮挟秦弓②,首身离兮心不惩③。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④。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⑤。① 平原,战场。忽,渺茫。

② “带长”句,言身虽死,犹带剑持弓。秦弓,秦地靠近戎狄,秦人善射, 所造弓箭强劲有力。

③ 惩,悔恨。

④ 诚,确实,实在。凌,侵凌,侵犯。

⑤ 神以灵,犹“精神不朽”。子,敬称这些战士。

这是一首悼念阵亡沙场英灵的祭歌。上段描写这场我方失利的战争。敌方人数众多,势力强大,战争短兵相接,非常激烈,我方虽然处于劣势,但士兵依然英勇不屈,最终捐躯沙场。下段从士兵出征叙起,歌颂将士义无反顾、勇武刚烈的精神,表达诗人对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的礼赞。此诗格调豪迈雄健,悲壮苍凉,昂扬着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屈原的一般作品风格不同。

东汉末年,国家大乱,群雄割据纷争,天下攘攘,战争诗歌也掀起了一个高潮。特别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广罗人才,天下归心,给当时的文士带来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因此诗人多是昂扬勃发,意气振奋,诗歌多慷慨激昂,挺立起飒爽俊健的精神主体。王粲离开西安,南依刘表时,心情很沉重,《七哀诗》曰:“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然而归附曹操后,得到重用,先后任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等职,精神也振作了许多。《从军诗》曰:“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虽然有个人的愁闷,但是既然从戎,就应该把个人的私情抛弃一边。王粲另一首《从军诗》中说:“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神且武”者,就是指曹操,诗歌格调是刚健明快的,并没有多少惆怅。同时的曹植也是如此。他的《白马篇》:“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斗志昂扬,神态飞扬,体现出建安文学梗概多气、雅好慷慨的时代精神。

大唐王朝的建立,其强盛的国势,为边塞诗的昂扬奋迅构筑了政治基础;朝廷重视人才,开拓了除仕途之外,习武从戎入幕等多种晋升途径,激发了士人的政治热情,边塞生活也成为文士的向往。初盛唐时期的诗人,或游历边疆塞漠,或入幕从戎,多少有过一些边塞生活经验,边塞征戍也成为他们诗歌的重要内容。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①,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②,风多杂鼔声。

宁为百夫长③,胜作一书生。① 牙璋,古代调遣军队时使用的兵符。《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凤阙,汉代长安城宫阙,代之京城。

② 凋旗画,军旗上的图画因为长期地经历风雪而褪色。

③ 百夫长,军中的低级军官,统率百人。

据张鷟《朝野佥载》记述,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叱骂这些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者无异。杨炯除了做过两任地方官外,主要是在长安、洛阳,与这些“麒麟楦”为伍,所以《从军行》末二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唱叹,是可以理解的。宁愿入伍从戎,哪怕做个小小的百夫长,也不愿意做刀笔吏,与这些人为伍。稍后祖咏《望蓟门》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王维也歌唱:“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其实,杨炯并没有到过边塞,诗中写的边塞景象,不过是拿一些常见的字面组装在一起而已,但却有一种雄姿英发的气概流贯其间,骨气刚健明朗,在初唐宫体诗依然流行的时代里,显得尤具特色。

初盛唐时期的诗人,把边塞视为建立功业,成就理想的所在。边塞和战争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什么痛苦和黯淡,而是充满奇异和瑰丽,是人生的舞台,是理想的召唤,很多诗人都表达了对边塞生活和投笔从戎的热切期盼。骆宾王《从军行》说:“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陈子昂《感遇》(其三十四):“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张说《巡边在河北作》:“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在沙场建立功业,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是初盛唐诗人的共同愿望。的确,初盛唐时期朝廷,给与边将的待遇较为优厚。张说《幽州夜饮》说:“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而且建立了军功以后,回到朝廷往往得到奖赏和提升。骆宾王《夕次蒲类津》:“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这些都激发时人昂扬向上、奋发积极的豪迈情怀,让人想起王粲的“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的意气风发。大唐军队,可是威武之师,是去靖边绥寇的,与汉末乱世群雄逐鹿的危难时事可大不相同噢!

少年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战渔阳②。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① 仕汉,任汉朝官,唐人常采用以汉代唐手法,这里是指大唐官吏。羽林,羽林军,京城的禁卫军。

② 骠骑,汉代将军的名号。西汉的霍去病曾授官骠骑大将军。渔阳,唐蓟州,今天津蓟县。汉代战争主要发生在西北,初盛唐时期,主要是东部辽河流域一带。

多么豪情万丈!这是初盛唐普遍的时代精神。这种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支持着初盛唐一个个绥靖安边的行动,终于到唐玄宗的时候,迎来了唐王朝的空前强大。连唐玄宗李隆基也自豪的称说:“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然而,唐玄宗已经被大唐盛世的繁荣冲昏了头脑,好大喜功的他,不仅奢靡荒淫起来,而且开始穷兵黩武,开拓边境,发起一些扩张性的战争。我们现在看天宝年间的一些战争诗歌,主题是多样的,既有建立功业的豪情,也有咏叹军队中的黑暗腐败,反映战争给人民安定生活造成的破坏。

我们再看李白笔下的战争,既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其一)的豪情壮志,“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塞下曲》其二)的忠心报主;也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其三)的悲戚期盼,“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古风》其十四)的惨烈血腥。李白写战争,受到了屈原《国殇》的影响,不惜对战争残酷场面作直接刻画,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在中国古代的战争诗中,直接写血腥屠戮场面,是不多的。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此诗一作王昌龄诗。然就风格而言,与李白为近。另一首《战城南》中有句曰:“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把战争之吞噬生命,写得非常得阴森可怕。

边塞诗人高适,迎接边疆归来的友人或送别人赴边疆写的诗歌,一般都是以鼓舞斗志,期许建功立业为主题,而当他自己置身于边塞时,则又是另一番感受。早期的边塞诗,对士卒的生活充满同情,如我们熟悉的《燕歌行》中有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揭露了军队上层统帅的荒淫和军队内部苦乐悬殊的阶级对立。天宝十一年(752)秋,高适赴哥舒翰幕中掌书记。《金城

北楼》就写于此时。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谢磻溪老②,体道犹思塞上翁③。

为问边庭更何事④,至今羌笛怨无穷。① 金城,唐郡名,故治在今甘肃兰州市。

② 磻溪,在陕西宝鸡市附近,据说姜太公吕尚曾隐居于此。

③ 塞上翁,用塞翁失马事。

④ 为问,若问。

此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秋,高适自长安赴陇右,登金城北楼赋此诗。此时高适刚刚入哥舒翰幕,思想还是积极的,但诗歌末二句抒写的却是戍卒无穷的愁怨。此诗三四两句的“若箭”、“如弓”,取边塞物事作比;五六两句,用典故,取北方之事,都很巧妙。高适在哥舒翰幕中可能受到赏识,心情很舒畅,《塞下曲》中高唱道:“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但是不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文章曹植波澜阔”的高适,诗兴怎么也提不起来。

边塞风光在岑参的笔下更有逼真细致的呈现。我们熟悉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读难忘,钩起对边塞风光的无尽憧憬。“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苍茫神奇,对于生长于中原的读者来说也充满诱惑。岑参诗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充满激情和力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有句:“虏起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但也有“双袖龙钟泪不干”离别的悲伤。而像李颀的“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等,都是对战争意义的怀疑,对战争破坏安定,埋葬生命,制造苦难等问题的质询。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晚唐,我们很难再读到“虽死犹闻侠骨香”这样激越豪迈的诗歌了。可以举出来的,如:

南园十三首(其五)

第二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古代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古代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诸侯征战、王朝更替,最受苦的莫过于老百姓了。而我国的漫漫历史进程中战争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着战争我们民族的那些充满了思考和家国情怀的诗人们更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诗歌,来阐述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

人类社会的产生便伴随着战争而行,从传说中的黄帝统一中国到近代中国战争一直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着的话题。在我国这样的一个注重国家情怀的国度中,歌颂战争的诗歌是很多的。我国最早的战争史在《诗经》中出现,是以官方视角写下的战争诗,辞采华美,气势宏大。首先来看《大雅·常武》、《大雅·江汉》、《大雅·皇矣》及《颂》诗中的一些篇目,这类诗篇多是对统治阶级、上层将领征伐武功的赞美。《大雅·常武》以激昂的文辞夸耀王师的兵强马壮与士气高昂,气势撼人心魄,《大雅·江汉》更是以不吝笔墨、近乎矫情的夸耀直陈功业的辉煌,这种 “主旋律” 式的风格体现在许多同类的篇章中,多是对君王、诸侯王、将领攻伐武功的歌颂。诚然,这类诗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仕宦之手,或经过史官乐官的润色加工,也由此可以发现,战争对于统治阶层,是建立荣耀与功绩的机会,记录并反映战争的诗歌必定会着力表现国力的强盛、胜利的辉煌、王师的威武与武功的浩大,这便形成了审视战争的官方视角,在此视角统御下的战争诗,呈现出壮丽雄浑的艺术格调,折射出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要求。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更是成了周期性的家常便饭一样,这个时期关于战争的描写、研究也达到了很深入的地步。到现在为止还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孙子兵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完成的,还有很多描写战争的文章和诗篇也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涌现,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关于战争的描述和认识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汉代的时候由于国家的开疆辟土和大量的对外征战,这一时期出现了文人诗的雏形和蓬勃发展的乐府诗。如《李陵歌》、《十五从军征》、《古歌》等,这一时期诗歌大多是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而成,而诗人本生多亲生经历了战争。所以诗歌所反映的多是诗人自生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战争功绩的赞颂同时也有对战争的一种厌烦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之情。汉代之后的三国时期和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时战争诗逐渐走向繁盛的一个阶段,但

真正的战争诗的繁盛应该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个时期国家实力强大,对外用兵力度和汉代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而这一时期产生了我们很熟悉的边塞诗人,他们主要是描述边塞的战争戎旅生涯和表达自己内心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同样是这一时期很多的诗人将他们的笔触摸到了最普通的百姓身上,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杜甫了。这位被誉为“诗圣”的大家留下了很多描写战争的残忍和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的诗句,其中的很多篇目就算今天的我们读来也可以感受到那种凄惨和世道的炎凉。三吏三别是杜甫对于战争中的百姓生活和精神状态描述中较为出名的几篇,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到:”老翁逾墙走,老妪出门看”每每看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都会为之一颤。这反映了当时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了多么沉痛的灾难啊!

战争诗并没有随着唐朝的衰败而没落掉,到了宋朝的时候大量的描写战争的诗涌现出来。其中很多都表达了一种为国效力、保家卫国的情怀。诗人的笔是细腻的,同时也是历史最好的记录者。时间淹没了历史的很多事物,但在诗人笔下的那些个豪情壮志和关于战争的描述使得那些消失了的画面在经历了漫漫历史长河冲刷后同样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种种情形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了眼前。为国效力的情怀至今人鼓舞着我们。陆游等一批爱国主义诗人用他们的诗歌谱写了作为国家的一份子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慷慨激昂的热情。

诗人于战争的态度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和人生感悟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诗人身上那种对于百姓生活疾苦的关注、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在他们的诗句中都有很多的体现。相较而言,对于战争给黎明百姓带来的深切灾难诗人的表述总是充满了关怀和文字的力量。

诗人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记录和展示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即使身处今天那些思想同样具有深度和影响,是我们值得品位和学习瑰宝。

第三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30.诗词五首

30.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观刈麦

【学习目标】

1.理解诗词意境,熟读并背诵古诗。

2.诵读诗词,品味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3.反复诵读,掌握两首诗的写作特点。(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他最擅长写叙事诗,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涵着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观刈麦》。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大诗人。与元稹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代表作品: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2.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观刈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字音:

刈麦(yì) 荷箪食(dān) 壶浆(jiāng) ...

饷田(xiǎng) 曾不事农桑(zēng) 岁晏(yàn) ...

节奏: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齐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明确:诗人深入所描写对象的内心,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的情况下,独特的矛盾心理。农民并非不知夏日炎热难当,但是为了抓紧时间在长长的烈日里抢收麦子,心里想的只是幸好夏日长,快割麦子,根本顾不上烦恼天气炎热。此句一方面写出了农民的疾苦,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同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细致刻画劳动阶级者。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为什么愧疚呢?

明确:这两句是作者在发议论,它表面上表现为诗人由眼前农民艰苦的生活,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内疚自愧,但实际上是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生活的隐约批评。

3.《观刈麦》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你能举例说说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吗?

明确:(1)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2)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小结:本诗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板书设计

割麦者——农民的艰辛

拾麦者——赋税的繁重悲惨场面

(描写)

官员——生活的舒适——愧,表达同情

赤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发生的赤壁大战,对三国鼎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当时年仅34岁的周瑜堪称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杜牧对这一历史事件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有《樊川诗集》和《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善于撰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抒情写景小诗如《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绝句》等。另有《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类咏史绝句传世。

2.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赤壁》。学生听读,要求把握七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齐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以它开头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他自己却因为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

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 《赤壁》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你能找出哪里表现出了这个艺术特点吗? 明确: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的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

小结:诗人借这首怀古咏史诗来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板书设计

赤壁写实 折戟——前朝——由小见大

议论 反面落笔——锁二乔——形象、具体、生动

五、课外拓展

假如你是史学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示例:周瑜少年得志,一战成名,这与他的果敢自信、英气超人是分不开的。他一生战果辉煌,是一位标准的男子汉。

第二课时

过零丁洋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默写诗篇。(重点)

2.理解诗词主题,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难点)

3.理解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到面对生死时,谁都会脱口吟出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吟诵之余,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

二、自主预习

1.走进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代表作品:七律《过零丁洋》《金陵驿》,五古《正气歌》;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有《文山先生全集》。

2.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过零丁洋》。学生听读,要求把握七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节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自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2. 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 尾联为画龙点睛之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这首诗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诗人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四、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叙事——概括——一生重大事件

言志——抒情——崇高民族气节

己亥杂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起远离家乡的诗句,我们常常想起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清朝有名的诗人龚自珍也用自己的诗句写出了离家的愁绪,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己亥杂诗》。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sè)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定盦(ān)文集》,今人集有《龚自珍全集》。

2.背景知识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年),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3.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己亥杂诗》。学生听读,要求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齐读,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1.前两句是如何写出诗人矛盾而复杂的心情的?

明确:诗人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

见诗人辞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

2.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落红”的含意?

明确:这两句写“我”虽然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句中“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

小结:《己亥杂诗》叙写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极为矛盾的心情,以含蓄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四、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抒情叙事 辞官南归,心情痛苦

移情于物 表明心迹,为国效力

第四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30、诗词五首

30、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提问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同情劳动人民的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背诵,牢记并口味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教学难点:诗句中所体现的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第一课时

(一)观刈麦

1、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板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割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

2、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3、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4、学生齐读、概括内容。

整理归纳: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5、诗文欣赏。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用水壶装着的浆水,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写法鉴赏

①、叙述与抒情的文美结合。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

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②、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7、思考问题,领悟诗情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明确:农人挥汗如雨割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②、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景物描写:夜来„„黄 ;场面描写:足蒸„„光 ;语言描写:家田„„肠 ;心理描写:力尽„„长 。

③、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④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⑤、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明确:一个字:苦;原因:输税尽。

⑥、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明确: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8、小结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二)《赤壁》。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4、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

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 《过零丁洋》

1、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2、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3、思考探究: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问: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对抗战局势的

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明确: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明确: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4、齐读这首诗。

5、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 己亥杂诗

一、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

《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

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五)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山坡羊》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2、“潼关”,关名,在今陕西潼关县境内,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冲。“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3、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这是作者路过潼关途中所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作者深感忧虑,写下此曲。

二、细读品味: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三、思考探究:

1、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明确:一个“聚“字,不仅写出“峰峦”之多,而且化静为动,赋予群峰以生命和意志,生动地表现了群峰聚集的动态;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一个“怒”字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气势。

2、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明确:“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四、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乌,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

盛。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1)诗中“草自春”的“自”字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是【描写古代战争的诗词】

否相同?试作简要分析。

(2)全诗句句写景,且景中寓情。试分析诗人由三、四句中的“日暮啼鸟、东风落花”联

想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1)诗的首联和颔联均是写景,但又各有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2)“《后庭花》一曲”中的“后庭花”是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哪一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①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①北湖,南京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二者都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

(1)简析第二句中的“一片”和“百尺”的表达效果。

(2)诗歌最后以反问结句,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观点态度?

羁旅思乡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恩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讲究景情相合,诗歌的前两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杜甫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郎州月,闰中只独看。”从写作手法上看,与本文的第

几句相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本诗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

(2)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

出游春,吃现成的食物,感受野外空气的清新。但是作者却笔锋一转,描写了贫居的生活,

这其中有何深意?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旅次朔方

刘 皂

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歌讲究炼字,从关键字词中可以窥看到诗歌的主题。本文是一首羁旅乡思题材的作品,

试从诗中找出表现主题的关键字词,并简略分析。

(2)解析第三句“无端更渡”的意思,并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①,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①扬子:扬子江,长江的江苏段。

(1)“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表现了怎样的情和景?

(2)诗人在第三句中提到了风光秀丽的扬子江的春景,但第四句却写道“天晴共上望乡楼”,

很明显,诗人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看景。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时才登楼望乡呢?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杂诗 ’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①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注】①赫连台: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是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

土丘。

(1)诗歌前两句都是写景,其中既无动词,又无形容词。请结合注释分析景物描写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

(2)“一夕秋风白发生”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山水田园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 [1] 闲着中庭③栀子花。①妇姑:嫂嫂和小姑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③中庭:院心

(1)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环境?请作简要概括。

(2) 练习全市赏析“闲着中庭③栀子花”句中“闲”字的表达效果。

2、阅读裴迪这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本是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时怎样串联起来的?

(3) 请你揣测一下诗人此时的心境,并说出你的依据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夏日三首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样 ②落落:稀疏的样子

(1)这首诗主要写村居环境之“清净”,通观全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

净”?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对村居清净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潮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一下这种手法。

边塞军旅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

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1)“遥怜故园菊”中的“遥”字和“怜”字,极具感染力,请简要加以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498492/

推荐访问: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描写战争的诗词名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