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人生到处何相似

人生到处何相似

时间:2017-08-10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人生到处何相似(一):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色。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色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找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途中,他会晤了王安石,因为他看到当时大兵大狱连年不解,恐怕重到汉唐灭亡的覆辙,请求王安石向皇帝出言相救。王安石却本着“在朝则言,在野则不言”的侍君之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苏轼这时说道:“上所事君者非常礼,公所事上者,又岂可以常礼呢?”王安石闻言大呼:“安石须说”(3)。不难看出,苏轼在艰难困顿中不忘国事,并不是象许多失意文人仅仅流露于慨叹身世的辞赋中,而是在捕捉可能的机会,为国家和民众做一点切实的事情,哪怕是间接的方式。实际上是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的批判,也是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思想的批判。他毫不畏惧权贵,勇于进言,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从而证明,其灌之始终的人生之道,正是自强不息的儒家弘毅之士的精神。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仕途的曲折和险恶,“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翻”,隐退的内在要求格外强烈,而朝廷一旦“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铁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仕之间徘徊。

苏轼常言:“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则放”。静就意味着审物静思。达似放而非放,其精髓在于顺应自然,莫强求,莫胶滞,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苏轼之谏神宗,所谓“镇之以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正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观念。一言蔽之,审物

静思,顺应自然是他的思维模式。或穷或达,事无大小,他都以这种方式去推理。(4)

苏轼虽然谨守儒家教义,但其思想意识的归依,还在于释道。从苏轼立身处世的实践就不难发现,他的人生毕竟是积极的、乐观的。这种旷达乐观,其立身处世的心理准则,还是体现着儒家的精神。那么,释、道的精神对他的深刻影响,又体现在何处呢?熙宁中,他不能见容于新党,几遭诬陷,于是自请外放;元佑中,又不能见容于旧党,结果依旧是自请外放。两次都是自己要求的,可见他并非不识时务。元丰年初,被贬黄州时,其身份是”罪废“,政治上的失意引起生活上的急剧下降。家眷到来,“债负山积”(《与张淳书》),直此之际,他在给秦观的信中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从此胸中都无一事”。显而易见这仍旧是“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的态度。(5)这种无为而为,顺应自然的态度,自然容易使人们把他看作是道家精神统摄的人物。

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苏轼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虚无主义的逃避现实的情绪。政治上的分裂和冲突,使他只能用禅宗的般若空观淡化和消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情绪。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虽声称“知陶者,苏轼也”。但他还是不会学陶渊明去做一位采菊东篱下的隐士。在苏轼的诗中,人生如梦的主题常伴随着深沉的慨叹,并不轻松达观,尽管看破红尘,却难舍红尘。“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疏落泪斜横”(《天竺寺》)。苏轼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吸收佛理,所谓“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正是因为苏轼

【人生到处何相似】

始终未脱根尘,才使他的诗在旷达诙谐之外,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别具一番咏叹的情调。

二.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行》)抱怨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对这种为名利而忙碌奔走生活的不满。他的漂泊感,沦落感也油然而生:“人生到处萍漂泊”,“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南两度被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事千迭”。词句中饱含着曲折和难言的苦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神宗九年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他政治上处于不得意,和胞弟又是七年没有团聚,心情抑郁,可想而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虽然写了月,写了酒,写了舞,却没有丝毫的欢乐和半点的自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在词中寄托的是尚未确定的矛盾状态——既不敢信心百倍地上,又不肯死心塌地的下;时而天上,时而人间;一会儿理想,一会儿现实。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全缺观念。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抒情起伏过程中,诗人始终能以高贵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6)一轮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末,从现实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又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没有失掉信心。

人生到处何相似(一):2014-2015最新大学语文复习题-东北石油大学

语文的界定与解说:1.语言、汉字:韩斌组共同语。2.语言文章3.语言文学4.口语5.文化

语言: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

为组合规律。

语言的功能:1.表意和交流的作用2.记录与记忆功能3.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4.强烈的

煽情作用5.语言文字的修辞功能6.心理功能7.艺术的功能8.信仰的功能9.形式的作用

语言的陷阱:1.言能不能达意2.言过其实3.俗套

毛泽东对蔡元培的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国立西南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

联大四个纪念点:1.旧邦维新2.合作无间3.自由民主4.南渡北返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哲学史家。著作:《中国哲学史》《三松堂自序》《三

松堂全集》

联大碑文:由校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

书丹的碑文。 联大校训:刚毅坚卓。 雷海宗:其声如雷,其学如海,史学之宗。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堕落的方式:1.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2.容易

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防身的药方:1.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

总得多发展一点非专业的兴趣3.总得有一点信心

与元九书(白居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文章合

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诗歌体裁:1.讽喻诗2.闲适诗3.感伤诗4.杂律诗

李贽:明朝思想家,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思斋居士、温陵居士等。著作有:《咋说》《童心

说》《忠义水浒传序》《水浒传》《琵琶记》等书的评点。【人生到处何相似】

西湖七月半 看月的人:1. 达宫显贵—假冒风雅2.富豪之家—天意风雅3.名妓闲僧—欲显

风雅4.市井之徒—不满风雅5.文人雅士—真正风雅

徐文长传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首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生到处何相似】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燕歌行(高适)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蝶恋花(晏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衣襟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花阑珊处。

晏殊词二首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苏东坡诗二首 人生到处何相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文心雕龙·知音 音实难知,知识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千古文人,知音难遇

为什么知音难求?原因有三点:一是贵古贱今二是崇己仰人三是信伪迷真

“知音”本指识解音律者,亦可指知交好友,这里则比喻鉴赏文学,是“借喻法”【人生到处何相似】

1、若想“知音可逢”首先要提高批评者的自我修养

2、再借由合理的批评手段,经由作品外在艺术形式,进入作家感情世界

3、“六观”作为批文入情的步骤与手段,即可应用于文学批评,也可用在作文教学方面。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哉!

正确的评论太难了!(公允的)评论实在是难以知料,(优秀的)评论家也不易遇见,千年能出一两位吧!自古以来的评论家,大多轻视同时代的人而仰慕前代人。像(《鬼谷子》中)所说:“整天在眼前的并不任用,老远听到声名却不胜思慕。”啊!从前(韩非子的)《储说》刚传出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刚写成,秦始皇和汉武帝深恨不能和他们相见(以为是古贤所著而非同代);相见了,(结果)却是韩非下狱、司马相如被冷落,这难道不显然可以看出是同代人的轻视吗?至于班固和傅毅,文采不分上下,但班固讥笑傅毅说:“(傅毅)写起文章来就没完没了。”到了曹植评论作别的才士,也贬低陈琳;丁廙请他润色文章,他就称赞丁廙并把此做为(丁廙)的优点来(与他人)谈论;刘修喜好批评别人,曹植就把刘修比作(战国时齐国善辩的)田巴。曹植的偏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魏文帝曹丕说“文人互相轻视”,不是虚妄的话啊。还有(西汉末年的辩士)楼护因有口才,便居然荒唐得想要评论文章,就说:“司马迁著书曾向东方朔请教;于是桓谭等人都来嘲笑楼护。楼护实在是轻贱之人,因乱说而被人讥笑;何况作为一个文人学者,怎么能(就更不能)随便乱发议论呢?所以细察深究,以古人为贵而轻视今人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人)啊!才华实在是卓而抬高自己、压低别人的,班固和曹植就是(这样的人)啊!毫无文才而误信传说、不明真相的,楼护就是(这样的人)啊!。刘歆担心扬雄的《太玄经》会被后人用来做酱坛盖子(而不屑一顾),难道是多余的慨叹吗 。

人生到处何相似(一):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知何似

有一次读陈庆浩辑校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脚注中看到了一首刘长卿的诗,叫戏赠干越尼子歌,全诗如下: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婷婷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北客相逢疑姓秦,铅花抛却仍青春,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绿。

唐诗我也读过不少,刘长卿这名字在别处倒也曾看见过,只是我搜索记忆,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他另外的大作来,这说明他的诗不是太出色,在绚烂如烟花般的唐代,写诗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作为其中一员,还是不太有名气,我不知道他的身世背景,更无从知道他的过往经历,这首诗是在什么状况下写的,也就一无所知。但我猜想他写这诗的时候大约有些潦倒,至少不怎么得意,他说“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绿”,春风得意的人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决不会流露出惆怅的心情。

从字面上看去,这首诗词藻华丽,有些唐传奇的影子,格调象是晚唐时期,而那个时期比较流行的是才子佳人篇,从这个思路着手,把作者看作是一个才子,把诗中的小尼姑看作是一个佳人,如此一比,风格背景也就出来了:这是一篇才子佳人传。只是对比写过《莺莺传》的元稹,刘长卿显然运气不太好,他碰到的是一个小尼姑,不能期望这次相会成为一场艳遇,所以才笔下留情,没把对方变成翠袖红巾,随意拿起来,摱揾他落魄时的英雄之泪。虽然如此,他下笔依然很轻浮,开篇点题就冠一个“戏”字,又嵌词造句,用龙宫,云房,婷婷独立这些词语层层堆砌,“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读起来只觉得艳,写得那小尼姑不象个佛门弟子,倒有一种风尘之感。

从诗中有限的对答里,也可看出这小尼姑的确是尘心未净。一个陌生人听口音疑心她来自陕西,她不说自己是出家人四大皆空,讲究从来处来向去处去,而是立刻表明了自己的家乡来历,述说了出家的原因:厌向春江空浣纱,这个看起来风光旖旎的理由,细想来却另有一种心酸:还不是家贫所致,不愿过浆洗缝补的日子,象那谁说的: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于是落发为尼,这是对生计的无奈,而非看破红尘,是一种被动中的承受,也因此才更有生活感,相处起来也亲切。而且她是如此年轻,十五岁出家,五年持戒长一食,正值豆蔻初开的年岁,自是不甘寂寞,有人造访,给她孤寒索落的空门生涯带来一线生机,于是她热络起来,唱起歌来,吴音亲切令人听。

反反复复地读过去,发现这小尼姑其实是挺聪明的一个人,温润可亲,善解人意,身在佛门,心牵俗世,不由得喜欢上来,把她当作一个老朋友,无聊的时候她来了,在一个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时刻,她捡张梨木花椅斜坐在你对面,喁喁而谈,虽都是些废话,可是音调清脆,春泉漱玉寒泠泠,足以打发时光,说了一会儿,累了,困意上来,想要睡觉了,她察言观色,看你这样,不待你开口,便起身告辞,转身走了,轻车熟路,象一个老朋友。

可是,虽睡下了,心头却有阴影袭上来,她是一个尼姑啊,这身份,总会让人另眼相看,她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这么过下去,此后的漫漫岁月,又该怎样去苦熬,于是辗转翻侧,隔着细碎如丝般的时光,细数她的一个个同行。

首先数到的是李叔同,他的另一个名号,叫做弘一法师,据说他诗词书画音乐俱佳,连鲁迅这个油盐不浸的老顽固愤青都找他要字画,可见其艺术修养之高。——这样说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太轻率,因为在李叔同所有的作品中,我只读过他那首送别诗,听过他谱曲的三宝歌,还从一篇丰子恺的散文中读到过他少许的音容笑貌,而这些只是字缝里的了解,由此得出的形象只能是一个侧面,然而这个侧面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那首送别诗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寒,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残。笔法细腻,带一丝淡淡的落寞,有些女性化,使我恍惚间觉得李叔同是一个有着女性般阴柔气质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温润的,不大可能走极端的,然而事实是,他不但走了极端,还是那种带有作秀色彩的极端:他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我到现在都疑惑,不知道看破红尘究竟是什么样一种程度,是痛苦之极,绝望之极,灰心之极,还是象佛家常说的:心中得了大自在,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感情经历过无数次灼烧后化成的灰烬,是在平凡生活中累积的苦恼无处排遣,于是遁身空门,另外寻找出路。

类似的还有李娜,那个给一百多部电视剧配过两百多首歌的李娜,想当年,在她最红的时候,哪里听不到那一声声高昂而空灵的呼唤: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可是某一天,一条消息传来:李娜五台山落发出家了。也曾看到过李娜的面相,沉稳厚重,不是那种做秀的人,既不是做秀,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择了这样一个归宿,总得有个理由,可是隔着如许远的距离,我猜测不到她的心路历程,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她不知道,那空门之内更为孤寒萧瑟么。

相对于唐时那个小姑娘,尼姑对于李娜来说更象是一种职业,在各色神话都被打破的年代,她是有选择的啊,陈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我不知道她还有什么理由要遁入空门,她在空门之中又能做些什么,普渡众生吗?不过是个欺人之谈,这个世界上,除了自救,谁又能救得了谁,谁又需要靠谁来解救啊,那首举世闻名的歌唱道: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更没有神仙皇帝„„

【人生到处何相似】

思绪接着翻飞,我想起了大三那年五一放长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365200/

推荐访问:与游戏人生相似的动漫 与模拟人生相似的游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