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 > 诗词赏析 > 美人如蝉

美人如蝉

时间:2016-06-26   来源:诗词赏析   点击:

【www.gbppp.com--诗词赏析】

美人如蝉(一):2013年中华诗词之美考试及课后题答案

1、以下不属于宴乐的构成要素的是: (1.00分) o

o

o

o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2、“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 (1.00分) o

o

o

o A.《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B.《赠荷花》 C.《暮秋独游曲江》 D.《送臻师》

3、“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的评价。 (1.00分)

o

o

o

o A.诸葛亮 B.韦庄 C.冯正中 D.魏征

4、“不妨高卧,冰壶凉簟”说的是谁? (1.00分)

o

o

o

o A.辛弃疾 B.杜甫 C.陈元龙 D.陶渊明

5、刘永济的《鹧鸪天》没写哪个? (1.00分)

o

o

o

o A.玉屏 B.犀角 C.絮影 D.朱颜

6、《东轩笔记》的作者是? (1.00分)【美人如蝉】

o

o

o

o A.缪钺 B.叶梦得 C.释惠洪 D.魏泰

7、《花间集》的编订者是? (1.00分)

o A.韦庄

o B.欧阳炯

o C.温庭筠

o D.赵崇祚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 (1.00分) o

o

o

o A.独体单音 B.单音多意 C.单音四声 D.破音字

9、古时君子以美人、簪花等来象征寄托自己所追求的美好品格,这一传统起源于? (1.00分) o

o

o

o A.乐府诗 B.汉赋 C.楚辞 D.晚唐、五代小词

10、诗与词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别主要是: (1.00分) o

o

o

o

o A.语句整齐与否 B.讲究平仄与否 C.格律严格与否 D.押韵严格与否

11、“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这句经文出自以下哪部经书? (1.00分)

o

【美人如蝉】

o

o

o A.《金刚经》 B.《华严经》 C.《般若波密心经》 D.《妙法莲华经》 12、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是: (1.00分)

o

o

o

o A.温庭筠 B.李煜 C.欧阳修 D.苏东坡

13、下列哪部著作是近代词论家陈廷焯所著? (1.00分)

o A.《人间词话》

o B.《蕙风词话》

o C.《茗柯文编》

【美人如蝉】

o D.《白雨斋词话》

14、关于周邦彦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声音的拗折 B.行文用笔常常意料之中 C.前后若不相蒙 D.说的不直接

15、清代词学著作不包括: (1.00分) o

o

o

o A.《词选序》 B.《人间词话》 C.《雕菰楼词话》 D.《录鬼簿》

16、以下哪一词句不是出自不是南唐时期的作品? (1.00分)

o

o

o

o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C.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D.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17、关于韦庄的《菩萨蛮》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有一个系统 B.第三人称 C.美女与爱情 D.致思唐之意

18、“蛾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背景,可以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因此蛾眉在西方语言学里被称为? (1.00分)

o

o

o

o A.语音 B.语法 C.显微结构 D.语码

19、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诗的哪种表现手法: (1.00分)

o

o

o

o A.赋 B.比 C.兴 D.喻

20、《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的“山”象征: (1.00分)

o

o

o

o A.敌国 B.景仰 C.威严 D.束缚

21、辛弃疾词中“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登览的是哪座楼? (1.00分) o

o

o

o A.黄鹤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双溪楼

22、“华开莲现,花落莲成”是出自: (1.00分) o

o

o

o A.《金刚金》 B.《妙法莲华经》 C.《心经》 D.《法华经》

23、清代的张惠言属于以下哪一个词派? (1.00分)

【美人如蝉】

o

o

o

o A.阳羡词派 B.临桂词派 C.浙西词派 D.常州词派

24、“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王国维的评语化用自: (1.00分)

o

o

o

o A.离骚 B.诗经 C.人间词话 D.史记

25、“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1.00分)

o

o

o

o A.郑国的词 B.淫靡的作品 C.典雅的作品 D.郑国的音乐

26、下列哪一向不是张惠言在《词选·序》中所描述的小词? (1.00分)

o A.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诽不能自言之情

o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o C.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o D.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27、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的诗句? (1.00分) o

o

o

o A.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C.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D.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8、下列属于叶嘉莹原创的是 (1.00分)

o【美人如蝉】

o

o

o A.何以度苍生 B.植本出蓬瀛 C.相望不相即 D.都是

29、中国最早的词学是在()中产生的。 (1.00分) o

o

o

o A.怀疑 B.疑惑 C.轻视 D.忽视

30、关于苏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特点包括 (1.00分)

o

o

o

o A.长调 B.开阔博大 C.有诗的美感 D.都对

31、晚清四大词人中谁轻视王国维没有 传统 (1.00分)

o

o

o

o A.朱祖谋 B.文廷式 C.况蕙风 D.王鹏运

32、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o

o

o

o A.“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C.“贫而乐、富而好礼” D.“低回要眇、以喻其志”

美人如蝉(二):人生如蝉

人生如蝉 滚滚红尘里,多少命里的人和事,绕过指尖的温柔,消逝成昨日的昏黄,人情的冷暖,终抵不过一盏茶的光阴。人生,如禅,亦如蝉,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任繁华三千,化清魂一缕,穿壳而去,只遗落残缺的蝉衣,悬挂于萧瑟的枝头,西风里,心又微微苦。而这一世,人间景色曾经是,风过垂柳千万丝,一一入眼底,一一过心头,如此,终不负。

美人如蝉(三):2016北方端午节习俗介绍

北方端午节习俗介绍

一、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在湖北、湖南、贵 赛龙舟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据此,自2016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这迫切需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需要。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二: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二、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至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

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习俗至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习俗至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习俗至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北方端午节习俗介绍 [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tssc/24702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