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 > 父亲节散文随笔

父亲节散文随笔

时间:2017-11-08   来源:说说   点击:

【www.gbppp.com--说说】

父亲节散文随笔 第一篇_精美千字原创散文(孩子你那边有雨)

孩子,你那边有雨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威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言话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其时我的妻威也已甜甜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孩子,小声小气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挺好。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照顾威,好好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时胖了,过几天我们打算照张相寄回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对了,你们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

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睛冷暖。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上一圈。结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住进了

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打开一看,竟装满了斧子,瓦马、泥板子之类的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总冒烟哪儿能行。

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

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晴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睛,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的每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

父亲节散文随笔 第二篇_父亲送我上学

父亲送我上学

【父亲节散文随笔】

赵育强

每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总会流泪。

读高一时,我十六岁。学校离家十多里远,我在校寄宿。 一个星期六,我回家拿钱和米。星期天下午我就赶回学校。但原来的路因昨夜的特大暴雨被水淹没了一大段,我需带自行车翻过一个小山才有大路可走。

下午母亲早早就做好了饭。便对父亲母亲说趁雨不大我先走了。父亲仰头抬高了碗底三下五除五扒光了碗里的饭,说:“我跟你去。”接着父亲穿了雨衣,从里间拖出我的自行车出来。我了穿了雨衣,背了书包说着“不用,我自己走就好”跟在他后边出了门,父亲说:“我和你过了山。”

尽管山坡不陡,但山路又小又崎岖,有小石又有泥泞,又滑又粘又刺脚底。我这才发现父亲光着脚丫。父亲连推带扛把自行车带到山顶,微喘着气。我说:“你回去了吧。”父亲说:“下去比上来还难呢!” 父亲用力按住车把,紧刹车刹,小心翼翼地提着脚慢慢向下移动。我抓着车后架在后边也小心地跟着,双眼望着脚下的小路,这时我看到了父亲每提起一脚下边就多出了一个脚趾头用力嵌下的痕迹。 到了山底快接上大路了,父亲一不注意被一块小石绊了一下,又因雨衣的束缚打了一个趄趔,险险地,靠头自行车的支持才不致跌倒。这时,我那从一出辩门就噙在眼里的泪滴再也忍不住,和着脸上的雨

水流了下来。我哽咽着,上前接过车把,低着头不敢去望父亲,用不自然的声调说了声“爸,我走了”就骑上车,用力蹬,没有回头看站着目送我远去的他。【父亲节散文随笔】

每次读《背影》,一个脚趾头用力嵌下的脚印就浮现在眼前,泪水又涮地流了出来。【父亲节散文随笔】

写于1994年父亲节前夕

(本文曾获汕头广播电台《我的父亲》征文优秀奖)

父亲节散文随笔 第三篇_父亲是一本书

父亲是一本书【父亲节散文随笔】

闲来无事,翻出一本散文集。随手打开一页,正是一篇记念父亲的文章。当看到其中一句“父亲是一本书,做子女的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读懂”时,一阵锥心刺骨般的隐痛顿时刺上心头。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已有六年了。这六年里,我无时无刻地不在思念着他。我甚至企求上苍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做一回父亲的女儿,那样我必定将自己所有的孝心都给予他,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父亲。然而上苍永远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我也只能在愧疚中缅怀父亲了。 父亲只是个普通工人,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出生的家庭曾经是很显赫的。他出生在江苏一个大户人家,属于书香门弟,祖上遗留了不少田地和房产,父亲儿时过着少爷般的生活。后来日本人来了,家产全部被抢光,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全家被迫逃难到上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放弃了学业,不到14岁就给人当学徒、做小贩„„整日在外奔波劳累。解放后,父亲为了获得一份高收入,瞒着家人报名到外地油田会战支援石油建设,从此一别上海40余年。 父亲的家世我也是成人后才得知,但在我很小时候,我就知道他的成份是地主。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里,我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别的孩子肆意欺负我,我不敢做丝毫抵抗,我怕他们骂我是“小地主”;小学每学期开学都要填成份,那是我最伤心欲绝的时刻。每次在我胆颤心惊地填上“地主”时,我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为此我曾经在心里恨过父亲很长时间,我恨他让我小小年纪就要承受那么多的屈辱和难堪!

记得有一次父亲回上海探亲,给我带回一件祖母亲手缝制的缎子夹袄,夹袄上还有祖母用金线精心绣制的花边。当我穿着这件新衣服上学时,同伴们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红了。他们一边朝我吐口水,一边骂我是“小地主”。我一路哭着跑回家,将那件衣服狠狠地扔在地上,再用力地踩上几脚。父亲让我捡起来,我倔强地就是不捡,父亲气得扬起手要打我。我一边哭,一边叫嚷着:“谁让你不是贫农?你为什么是地主?如果有贫农愿意要我,我现在就不做你女儿!”父亲扬起的手慢慢地又放了下来。那一时刻,我分明看见父亲的眼角里含着眼泪。

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很严厉的。他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女孩子从小就要受规矩。”他像培养一个大家闺秀般地培养我,我说话、走路、坐卧、吃饭乃至端碗的姿势都必须按他的要求去做。小时候,他经常把我关在家里,让我背《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千字文》等古文。而只比我大一岁的哥哥,父亲却放任他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玩耍。于是,这样一幅画面便在我脑子里永久定格:父亲拿着一把尺子,我像个受戒的小和尚一样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一字一句地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不出来,父亲手里的尺子就高高扬起,而此时哥哥正躲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偷笑。经常是我一边背、一边哭。那时的我心里想的就是:我怎么命这么苦啊?有个地主爸爸,让我受这么多的臭规矩。如果我有个贫农爸爸,保证我再不会背什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了。

我渐渐长大了,地主成分已经对我的生活构不成丝毫影响。长大了的我发现父亲是很疼爱我的,我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给予我的一切。记得上技校时的一个冬天的傍晚,寒流来临,气温骤降。父亲担心我的被褥太薄,骑着自行车走十几里路来给我送厚被褥。途中天降大雨,父亲怕被褥淋湿,脱下雨衣盖在被褥上,自己则冒雨前行。当他来到我的宿舍时,嘴唇都冻乌了,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我当时正沉迷于一本小说中,只顾躺在床上,连句问候的话也没对父亲说,更不用说去送送他了。

有句俗语说:“年轻时犯的错,上帝都会原谅。”而我对父亲犯的错,假如真有上帝,我想他肯定不会原谅我。在父亲活着的有生之年,我从未给他买过任何东西。我送他的唯一礼物:一双羊皮手套还是我在技校参加法律竞赛获得第一名的奖品。当我把手套拿给父亲时,他眼睛都笑眯了,连声夸赞:“还是女儿好,女儿有出息。哪像儿子,一点用都没有。”他戴着那双手套坐单位的值班车,有座位他不坐,偏要站着。他故意抓着上面的栏杆,让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戴着手套的手。当有人夸他的手套漂亮时,父亲立刻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女儿奖的,我那个女儿可有出息了,别人都叫她才女呢。我女儿文文静静的,一点也不像别人家的女儿疯疯颠颠的。”父亲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而他仍旧兴奋地自顾自说下去。连母亲都看不下去了,对别人说他太虚荣。唉,一双羊皮手套就能引起父亲那么多的满足。可惜我对此认识得太晚了! 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就一直在山东会战。退休后,他被反聘留在山东继续上班。这其间,我结婚成家,生孩子,一心只围着自己的小家转,父亲被我渐渐地淡忘了。只在逢年过节,我收到父亲托人带给我的礼物:毛呢大衣或羊皮靴时,我才会想起原来他还在山东。97年,退休已经5年的父亲终于回到湖北,回来后他就再也没有起来:胃癌晚期。在他住院的那段时间,我每去一次医院,心灵上就要受一次煎熬,我后悔自己对他的关爱太少。坐在父亲的病床前,我问他:“爸爸,我真的不是个好女儿,你怪不怪我?”父亲笑着说:“傻孩子,爸爸怎么会怪你呢?从小到大,你都是爸爸最喜欢的孩子。你哥哥就说爸爸偏心,爸爸是偏心,爸爸就是喜欢你比喜欢他多!” 病中的父亲话特别多,每次我去看他,他都要唠唠叨叨说上半天。他对我说:“你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死了。医生说你没救了,不准备管你了,忙着去斗私批修。你妈妈没办法,跑来找我。我正在上班,一听就急了。我跑到医院,逼着医生抢救你。我说如果你们救不活我女儿,我就跟你们拼命,医生吓坏了。后来又说要给你输血,我二话没说就让医生抽血。那时我刚下夜班,头昏得厉害。”听着父亲的叙述,儿时的往事如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放映:上小学时,每逢下雨天,父亲都会到学校接我。怕雨水溅湿了我的裤脚,就一路背着我回家。路上还边走边说:“有谁要小女孩啊?我家卖小女孩。我的女儿又聪明又漂亮,你们买不买呀?”趴在父亲背上的我就连声高叫:“不卖,不卖!要卖就卖哥哥。”父亲接着又说:“你哥那个臭小子,没人要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注意到哥哥就走在他身旁。

还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我四五岁的时候吧,我在水渠边拔野花,一不小心掉进水渠里。水流湍急,一下子将我冲出好远。父亲当时正在很远的地方,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疼痛,预感到我要出事,于是就拼命地往前蹬着自行车,一把将我从水里捞上来。我上来时已经昏迷不醒了,他再晚来一步,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有时我去看他,他都感觉不到我的存在。然而在父亲的追悼会上,哥哥含泪对我说了这么一件事:父亲临死前两天,突然回光反照。他把哥哥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一直说爸爸偏心,爸爸是偏你妹妹,所以你妹妹才那么任性。你妹妹有得罪你的地方,你不要怪她,要怪就怪我,是我把她给宠坏了!以后你一定要多照顾你妹妹,你是哥哥,你妹妹有事你一定不能不管。”啊,父亲,我深深挚爱的父亲,你让我怎么报答你对我那如海洋般深隧的爱呢?

写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父亲是一本书,我做女儿的就是一位读者,我想我只能用一生的时间细心地去读这本书,才能够品尝出这本书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够感悟到其中所蕴含的人生真谛!

父亲节散文随笔 第四篇_6《背影》随感

感悟父爱——生活随笔

读《背影》随感

宋咏泽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让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文中作者看见父亲送行时,蹒跚地走到道铁道边,慢慢地探下身去,要爬上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再走……作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我被他们父子间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而深深地感动了,他们让我深深体会到父爱如山的挚情。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二十年前,爷爷为爸爸到广州上大学送行时的情景……那时的爸爸还不满十八岁,奶奶带着姑姑和叔叔还生活在农村,只有爷爷一个人在青岛工作挣钱。爷爷身体不好,家里的生活很困难……那天,当火车就要启动时,爸爸猛然发现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作服的爷爷,手捧着一大株又大又黄的香蕉摇摇晃晃地跑向即将发动的火车……爷爷平时就话少,他只是满眼慈爱地望着爸爸,仿佛在叮嘱:“儿子,你第一次出远门,要多多保重自己啊!”爸爸颤抖地接过平时舍不得吃的香蕉,含着热泪哽咽了……爸爸坐在徐徐开动的火车上,望着爷爷渐渐远去的背影,发誓要好好学习,为父亲争气!后来爸爸才知道,爷爷那时因操劳过度正生着病发着低烧,平时连最便宜的水果自己都舍不得买,而他却为爸爸买了很多路上吃的食品,那株珍贵的大香蕉,花光了爷爷随身携带着的零钱,而我那五十多岁生着病的爷爷,一路上走走歇歇,足足用了两个多

小时才走回家,而那时的公交车费却只有一角钱……

至今,全家人还都清晰地记得那感人的一幕,爸爸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用自己的努力拼搏来回报父亲的恩情!爸爸常常教导我要勤俭节约,爸爸告诉我,爷爷依稀可见的背影,永远是他发奋图强的动力!每当爸爸给我讲起这些难忘的往事时,我和爸爸的眼睛一样都是湿润的……

《背影》让我懂得了父子之间的真情是永恒的,父亲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写于五年级上学期2003.11.6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uoshuo/391137/

推荐访问:父亲节散文 父亲节的诗歌和散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