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 > 善恶报应句子

善恶报应句子

时间:2014-03-01   来源:说说   点击:

【www.gbppp.com--说说】

善恶报应句子(一):为什么看不见善恶的报应呢

为什么看不见善恶的报应呢?

善恶的报应真的看不到吗?(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人说:“什么善恶报应,都是劝人向善的空话!说说而已,骗骗那些迷信的人的,我怎么看不见报应呢?如果有的话,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就相信了”

劝人向善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说假话骗人,否则怎么能取信于人,没有人相信就不能够推广善行。佛教法规禁止打妄语,佛陀(释迦牟尼佛)是普渡众生的大觉者,更不会因为一点小善小利,而去欺骗我们大众。我们在说善恶报应,那是说事情的道理,而事情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能拿到你面前来给你看;未来的事情还未出现,也不能拿到你面前来给你看;现在只是在谈话,你也只能凭认知、凭智慧来推断,我们所讲的是不是合乎道理!况且,我们大众的认知是有限的,不通过学习与体验,很难了解事实真相,不能仅凭不知道、看不见,就不去相信或者认为没有的事。如果有人跟我们说,人类可以到月亮上面去,难道也因为看不到,或拿不到你面前来,就认定这事是不可能的吗?或者有人跟你说,只要播下种子将来就能收获果实,但是现在又拿不出未来的果实给你看,难道要一定认为他是在胡说骗人的吗?

一、因果报应有现报与隔世报

现报,就是今世作善作恶今世就得到报应;隔世报也叫做后报,即是今生作善恶业(善恶事),要到来世才能得到报应,或者到以后几世、几十世甚至于几劫才得到报应。

从造业到果报的成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就譬如种庄稼,春天播种要等到夏天或秋天才能收获;而有的植物却要等到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收获到果实;要是种植蔬菜,也得两、三个月才有收获,如果不去管产量的多少,最起码也要长出苗苗来才能收获。这里面还得讲究因缘具足不具足,因缘就是各种环境及条件,包括种子质量的好坏、肥料下得多少、水份的大小、土壤适不适宜、阳光充不充足。如果因缘不具足,就可能推迟或提前收获的时间,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收获产量不高、质量不佳的情况。

如果把我们一生的时间,比喻成一年,用植物的生长来比喻因果报应。那么今世造业今世就受报的,就好比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一年内就有收获,就有所见、有所感受。今世作善作恶要到后世才有报应的,就好比有的植物须要几年、几十年后才能收获果实,我们在第一年内当然就没有果实可收获。在一年之内对于收获之果见不到、感受不到,但是还是可以想像或推论,以后要过多少多少时间,一定会有果实可以收获。造善恶业,在很短时间内就受到果报的,就好比种蔬菜在短短的十几天、几十天就可以收获到成果,这个收获的果报你很快就能看得到、感受得到,并且感觉得很真实。

如果,时间再短一点的,就譬如,蔬菜被羊吃掉了,那么蔬菜就不存在了,羊吃蔬菜是因,蔬菜被吃掉了是果;要是你能阻止羊吃蔬菜,那么就可以保持蔬菜继续生长下去!阻止羊吃是因,蔬菜保持下去是果。这个,因与果之间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有些善恶业,也恰如这种形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能感受到果报。比如,你无缘无故的去骂别人一句,别人回敬你两句,你骂人家一句是因,得到别人骂你两句就是果。

二、善与恶的力量相互抵触

1、善恶轻重的差异

如果是恶业重善业轻,就有能只见恶果不见善报。比如,一碗盐巴放入一碗水中,这碗水就咸得没办法喝了,等于只尝苦果没受乐报;若是恶轻善重,那就有可能只看见善报看不见恶报。比如,把同样的一碗盐巴放到很大的淡水库里,我们再去尝这水库里面的水,仍然是淡淡的没有咸味,这就等于只受乐报没尝苦果。

2、善恶大小的影响

还要看我们造作善恶业的大小,这个大小是相对来讲的,根据造业时所发的心是大还是小,这个业造成以后,它的影响是大还是小,它所带来的效果是暂时的还是深远的,来断定善恶业的大小。善业如果弱小,而恶业又很强大,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就只有恶果没有善报。犹如,有人把你的羊偷去了,而你又穷又没有势力,没办法找到小偷,就没人来赔偿你的损失。善业如果强大,而恶业又很弱小的,那么我们所受到的就只显现出乐报看不见苦果。又犹如,有人把你的羊偷去了,而你是个有权、有钱、有势力的人物,就能追查出盗贼,并

将其抓获,不但把羊送还给你,甚至加倍赔偿(没有遭受失羊的恶报)。这个有权、有钱、有势力,是比喻我们做善业强大而恶业微小,所以能消除一部分恶业免受苦果;而贫穷弱小、无权无势,是比喻我们做的善业弱小而恶业强盛,抵挡不住恶业的力量必受恶报。

3、善恶业积累的多少【善恶报应句子】

过去生生世世中,善业积累的少,恶业累积得多,今生只要造稍许小恶业,也会招来苦果,而不见乐报。《中阿含*盐喻经》云:“犹如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谓负债人贫无力势,彼贫无力故,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就是比喻,虽然我们作了一些善业,但是还抵不过以前所积累的恶业多,只要稍微有点过恶,我们也得受到恶报。因为,原先的恶报还未受尽,如今又恶上加恶,哪里还能得到善果呢!

过去生生世世中,善业累积的深厚,恶业累积的微薄,今生偶尔造了很大的业,暂时也不会受到恶报,因为他的善报还未享尽,恶报在今生又不能成熟,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在享受乐报,看不见他的恶果。正如《中阿含*盐喻经》云:“犹如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彼以是故。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

【善恶报应句子】

4、业力成熟的先后

通常情况下,是先造的业先受报,后造的业后受报。比如你先造了恶业,那你就先受恶报;如果你先造了善业,那就先受善报。就好象同样的农作物先播种的先收获,后播种的后收获。再就是,业果成熟的因缘先具足的先受报,后具足的后受报。如果我们所造的恶业,恶果成熟的因缘具足了,善果成熟的因缘还不具足,那我们就得先受恶报;我们所造的善业,善果成熟的因缘具足了,恶果成熟的因缘还不具足,那我们就得先受善报。

业力成熟时间有快有慢,正如植物的成长期有长有短一样,每一个善恶业都不相同,受报的快慢也不相同。碰到受报快的业果成熟了,就先受这受报快的业果;碰到受报慢的业果成熟了,就先受这个受报慢的业果;受报快的业果还未来到,刚好赶上以前慢的业果成熟了,那就先受这个受报慢的业果,如果受报慢的业果未成熟,在这期间受报快的业果成熟了,那就得先受这个受报快的业果。

三、佛菩萨的感应

佛菩萨的智慧不是凡夫能够测度的,佛菩萨的慈悲是无量无边的,当一个恶业众生有稍许的善根,有回头的希望,佛菩萨也会给予保护,时时赐予福利,一次又一次地给众生创造机会,只不过是希望,他们能够回头,能够改过向善,能够觉悟修行,能够减少痛苦!佛菩

萨如此的慈悲照顾,在不可思议的情况下,他们可转变恶业而受福果(就看不到恶报了)。我们看《地藏菩萨本原经》在《分身集会品》中叙述到的,“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有这个不可思议的因缘之故,我们看不到某些造恶业众生的恶果,只看见他们的福报。

有些时候,佛菩萨为了磨练我们的意志,坚固我们的道心,或惊醒我们的迷梦,也会故意设置一点阻碍来(表面的苦报)。在无量劫来,我们做了很多善事,肯定也做了很多恶事。为了彻底地达到解脱,受苦正是了苦,而磨难就譬如修炼。正如你管教子女,为了他们以后的前途着想,做父母的严格地督促子女实践各种学习与训练,虽然暂时是苦了一点,但将来终究是有成就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修善业,而看不到善报的道理!

四、善恶业的意义不明确

有一些事,被人们判断错误,以致于把坏事当做好事,把好事当做坏事,实行起来当然也就会有差错了,所得到的结果也就不是很正确了。【善恶报应句子】

大家也许会说,谁不晓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我们都知道呀!当然善与恶的表面现象谁都晓得,可是我们有的时候,对善恶业的内在意义容易忽略掉,对善恶业的前因后果分析得不够彻底,对善恶业的真实相状了解得不够完全。并不是说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善与恶,不是说我们连基本的善恶都不清楚,而是说我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见解就会有偏差,行动也就产生了错误。因为我们对于善恶业的意义不够明确,而使我们本来想做的善事,最后却成了恶事得到了恶果;同样是因为不明确善恶业的真实意义,我们把别人做的恶事当成是善的,把别人做的善事当成是恶的,他们所得到的结果与我们的观点有出入,所以就误认为人世间没有什么善恶报应了!

一日,有人与中峰和尚论及善恶报应。中峰和尚让他们每人各自说出善恶的定义。有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说:“不一定对哟”。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和尚也回答说:“不一定对哟”。各人都说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法,中峰和尚都回答说:“不一定是对的哟”。于是众人就请问中峰和尚,到底什么才是善什么算是恶。中峰和尚说:“有益于他人的都是善,有益于自己的就算是恶;若能有益于他人的,就是打人、骂人也是善,有益于自己的,就是敬人、礼拜人也算是恶。”

中峰和尚所说的这个标准,就是要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就是善;只为自己不顾及他人与大众的利益,就是恶。

【善恶报应句子】

善行又可以分为,真善与伪善,半善与满善,大善与小善,阴善与阳善等等;反之恶也可分为真假、半满、大小、阴阳。目的单纯的叫做真,别有所图的叫做假;不诚而为的叫做半,诚心而为的叫做满。心量大的称之为大,心量小的称之为小;做了事情不张扬的人们都不知的叫做阴,做了以后到处告诉别人广为人知的叫做阳。

善恶报应句子(二):从儒家角度看善恶报应论

【善恶报应句子】

从儒家角度看善恶报应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是俗话,说出了真理,很符合儒理。“有”字下得精准。就现世而言,从概率而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常态,“有”不是“必”,不是绝对的,意味著有非常态,有例外。关此,荀子说的颇为透彻。他说: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荣辱》) 这段话大意是说,光荣耻辱的主要区别、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况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者常常通达,耻辱者常常穷困;通达者常统治人,穷困者常被人统治,这就是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有才能而谨慎者常常安全得利,放荡凶悍者常常危险受害;安全得利者常常快乐舒坦,危险受害者常常忧愁有危机;快乐舒坦者常常长寿,忧愁有危机者常常夭折,这就是安危利害的一般情况。 荀子分析了荣辱的根本区别和安危利害的基本状态,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供了儒式的说明。《尚书?汤诰》说:“天道福善祸淫”。意谓善则降之以福,淫则降之以祸。福善祸淫,天之常道,这是儒家经典思想。

后面荀子又指出:“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同上》)奉行仁义道德,是能常常得到安全的办法,然而不一定就不发生危险;污秽卑鄙强取豪夺,是会常常遭受危险的办法,但不一定就得不到安全。君子遵循那正常的途径,而小人遵循那怪僻的途径。这就是非常态,特殊情况。

二.《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个“家”原指家族,但家庭、国家也是如此。《易经》接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子弑其父是家庭积不善所致,臣弑其君是国家积不善所致。

例如,盗贼之家纵然富贵一时,终究“无后”:一无后劲,持而不坚,坚而不久;二无后福,无道之至,亲戚畔之;三无后嗣,盗贼之家,不过三代。这是历史规律和盗贼的宿命,古今中外,没有例外。若有例外,必是其人其家做了大善事,有了大阴骘,或者已经改邪归正,致力立功立德。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俑葬虽然不害人命,但开启了活人殉葬之门,后患很大,所以很容易断子绝孙。

又如,历朝寿命长短,与其道德化和文明化程度成正比。儒朝寿命多长,夏商周汉唐宋明清都长,元朝略短,但后续极久,后福绵绵。唯有隋朝,虽以儒立国并开制科举,强盛一时,然不到40年就崩溃了。盖隋文帝篡位时杀戮极酷,且晚年昏庸胡为;炀帝弑父继位,凶狠残暴,隋朝整体品质甚低。这就是国家层面的善恶报应。

把“家”字换成“人”字,《易经》这句话同样成立。恶人即使位高金多,也没有未来,没有后福,没有希望,如果贫穷,更加不堪。盖恶人的穷,特别苦特别贱特别困难特别令人绝

望。所以恶人一旦求富不得,或者从富返贫,就会毫无生趣,或病杀,或自杀。恶人是积不善之人,故必有余殃。

君子之穷则异于恶人及世俗小人,一则穷而不苦,依仁游艺,自得其乐,安贫乐道,乐在其中;二则穷而不贱,志道据德,自爱自尊,德高望重,受人尊重; 三则穷而不困,纵然逢凶遇难,不难化吉呈祥;四则后福绵绵,或文化千秋,死而不亡;或德泽后世,子孙昌盛。君子是积善之人,故必有余庆。

《易经》关于善恶报应的言论很多,信手从《系辞》摘要如下:

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以上讲的都是善有善报。《系辞上》开头“干以易知,坤以简能”那一段,更是善和善报之大者。易知易从是大德大善,有亲有功,可久可大,得天下之理而成位乎其中,还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业和善报吗?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以上讲的是恶有恶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也就是说,积善可以成名,积恶可以灭身。可见为善为恶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为善积善,会让命运好起来,为恶积恶,一旦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就难免连本带利地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什么样的因,造什么样的业,就会结什么样的果。个人有个人的因果,社会有社会的因果。个人的命运由个人自造,社会的命运由全体共造。《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就是共业之报。王道政治是社会善业所招,极权暴政是社会恶业所招。

愚昧是通往罪恶的捷径,罪恶是滋养苦难的热土。一个社会苦难深重,也必然是高度愚昧、罪孽深重的。一个反孔反儒的社会,一个正理不彰、正人罕见、邪说泛滥、暴行不断的社会,要想建设良制良法,那是千难万难。暴政则是对这种社会理所当然的报应。

从利益上讲,儒家为善不是为了善报。然复须知,义者利之和,义利不二,道义也是一种利益,利民利世也利己。就道义而论,儒家为善就是为了善报。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为己就是为了成就自己,成就良知光明。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成功,不也是人生最大的利益吗?这可不仅仅是精神奖赏而已。

三. 有儒友对善恶报应论提出批评,认为不符儒理。

他说:“事实上,正是因为儒家根本不相信善恶报应,才主张积极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去营建一个“善有善报”的理想社会。此就是所谓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试想,如果预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宇宙的根本大法,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儒家还去追求什么公平正义,一切不都是庸人自扰吗?”

殊不知,积极進取,追求公平正义,致力修齐治平,就是大善;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营建一个善有善报的理想社会”,这就是社会层面的善有善报。儒家心胸眼界非常宽广。报

在自身,报在子孙,报在家庭,报在国家,报在天下后世,都是报,都大好,都值得追求。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俗话也不无道理。对于可怜之人,儒家不放弃手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予以物质帮助和权益维护,但更强调道援,追求良制良法,开展文化启蒙。让蛮人文明化,让小人君子化,让可怜可恨之人变得可敬可爱起来,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和拯救,也是最大的功德最大的善。

关于善恶关系,除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有另外三种:一是善必善报,恶必恶报。这又太绝对化了。若非佛教三世论,就难以说通。儒家不论前身后世,只关注现世,所以不完全认可;二是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三是是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就表层、局部、暂时而言,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得到大量事例的支持,然而皆非究竟之论。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为中正。

善恶报应句子(三):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

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

摘要: 宋元时期,在三教融合并且不断世俗化的背景下,善恶报应信仰成为了时人最为普遍的一种信仰习俗,它的发展和盛行,不仅具有整顿人间伦理秩序的作用,同时也对宋元戏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既与宋元戏曲描摹世态、揄扬善恶的本体特征相关联,也与美善统一的文艺传统相契合。

关键词: 宋元;善恶报应;戏曲;影响

在中国,善恶报应信仰的产生,是与先民对鬼神和上天的的敬畏与崇拜相一致的。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对古人的心灵与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善恶报应信仰,现今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个融合着儒、道、释三教思想的混合体。这固然不错,但需要稍加强调的是:其一,善恶报应观念的渊源极早,远在道教形成和佛教传入中土之前。其二,儒、道、释三家的善恶、承负、因果、报应等思想对于古人善恶报应信仰的形成和巩固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彼此既有冲突,也有统一。其三,善恶报应观念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信仰而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在宋元时期,同时,它对宋元戏曲——宋元南戏和元杂剧——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就最后一点进行展开。

宋元时期,儒、佛、道三者之间,既互相矛盾,互相斗争,但更多的是互相吸收和互相融合,“三教合一”已成为诸家的共同认识和做法,而善恶报应之论往往成为三教融合的一个结合点。

佛教东传以后,其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中土化和伦理化的过程。“宋代以后,三教融合,佛教的中国化具体地表现为佛教伦理的儒学化、世俗化,世俗生活成为佛教关注的重要内容,佛门注重以布道弘法劝诫世俗,扶世助化。”[1]在提倡三教融合方面,宋释孤山智圆直接主张佛教伦理向儒学的靠拢,他说:“士有履仁义、尽忠孝者之谓积善也。”“夫儒、释者,言异而理贯也,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2]也就是说,在智圆这里,以忠孝为至善的标准,佛教与儒家已趋统一,“外典”、“内典”的差异,仅在于修身和治心的方式不同。其后的“明教大师”契嵩也有相近的言论,这种状况,实与宋代的宗教政策密切相关。宋初,最高统治者虽确定以儒治国的方针,却又采取儒、释、道三教并兴的政策,这为三教的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宋真宗曾对臣下说:“三教之设,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uoshuo/2926/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