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换位思考的名言

换位思考的名言

时间:2018-11-14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第一篇:换位思考的名言

换位思考的魅力

换位思考的魅力

拿破仑·希尔是世界著名的励志成功大师。有一年,他需要聘请一位秘书,于是在几家报刊上登载了一则广告。结果应聘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但这些信件大都如出一辙,比如他们的第一句话几乎是一样的:我看到您在报纸上的招聘秘书的广告,我希望可以应征到这个职位,我今年某某岁,毕业于某某学校,我如果能荣幸被您选中,一定兢兢业业„„” 拿破仑·希尔对此很失望,正琢磨着是否放弃这次招聘计划时,一份信件姗姗来迟,让拿破仑·希尔一下子惊喜不已,认定秘书人选非她莫属。

她的信是这样写的:“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一定会引来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别繁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真阅读。因此,您只需轻轻拨一下这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助您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您丝毫不必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与质量,因为我已经有十五年的秘书工作经验„„”

后来,拿破仑·希尔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打工是故事,创业是事故

有位朋友问潘石屹:“老潘,打工和创业有什么区别?”

潘石屹微笑着回答:“打工是故事,创业是事故。”

老朋友听后愕然。

潘石屹问:“有一个猎人带着猎枪去打猎,见到一头熊,开了一枪没有击中。这时,猎人该怎么办?”

老朋友听后,说:“还不赶紧逃跑!”

潘石屹听后哈哈大笑说:“猎人丢了猎枪就逃跑,这是一个故事。如果猎人较真,提起猎枪跟熊玩命,将发生事故。”

朋友听后,非常诧异。

潘石屹解释:“逃跑的人是打工的,跟熊拼命的是创业的。所以说,打工是故事,创业是事故。故事终究是故事,只能口口相传;而事故是一场拼搏现场,是惊心动魄的举动,是一场奋斗的厮杀。”

我们习惯聆听“故事”的精彩,却不去观看“事故”的精神,这就是打工与创业境界的分水岭。

第二篇:换位思考的名言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强加于人。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5.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6.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7.初步形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亭卒种瓜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锄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把凉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的好。”

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了。楚人发现每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常敬佩,把这件事上报给楚王。楚王听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表示酬谢。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邦。

这个事例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上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

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我们应时时处处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故事一则: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出谋划策──她该怎么办?

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她对他人漠不关心,只顾自己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首先应该关心帮助他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真诚的帮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象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换位思考的名言】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二、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说一说这段话中有哪些故事?

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

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而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 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

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走,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

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兵败被杀,别的臣子都自杀殉主了,管仲却宁可躲进囚笼受辱,鲍叔牙说他不是无耻偷生,而是忍辱负重以成就宏图大略。

就管鲍之交说说你的看法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至上。如果我们都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的难处,我们就能够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赢得真挚的友谊。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至上。

引导—我就听过一些好心没好报、好心办错事的事例,

1、《一位妈妈的委屈》(“为了孩子专心读书,我什么家务活都没让他沾,连他喝的水都是我倒好了端给他的,外出时,为了节省时间,哪怕一本练习册、一支笔、一包纸巾都是我替他买的。他不仅不感谢,还怨我管得太多„„”)

2、《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使心爱的仙人掌“快快长高长大”,每天把自己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

设疑—好心没好报,为什么?

为什么两次看到的会不一样?

这对我们思考“为什么好心没好报”有什么启示?

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

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了。

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小结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的?

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小组讨论: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

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

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

吸引小孩子呢?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点评:(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的含义: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换位思考的要求:

换位思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换位思考的名言】

故事感悟 :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能成人之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的人。

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懂得欣赏他人。 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的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欣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善待他人 学会欣赏

我们要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当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的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错)

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对)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人和周围事物的意义

为什么要以欣赏的态度待人?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当我们以挑剔的眼光看人时,所获得的往往是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第三篇:换位思考的名言

我学会了换位思考

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名言】

佟江小学 窦凤珍

我是一个工作近二十年的班主任了,我非常喜欢我的这份工作,每每谈起,我都乐此不疲,用我自己的名言就是“累但快乐着”。我虽然没有什么很多的班级管理的经验,但是我知道,要想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学会去了解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而且,有很多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可有很多时候,只是说得到,做不到。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在我的班级里,就有个心理有点问题,做事过于偏激,说话狂妄自大,行为无法控制的学生---JJ。

他是三年级的时候转到我们班级的。是个很帅的男生,性格开朗,争强好胜,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开始的时候,他的一切都很正常。我和家长的关系相处的也比较融洽。可是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在众人面前说脏话,在其他老师面前大声吵嚷,在家长和老师之间说谎话,搞得我和家长的关系很紧张。后来,又发生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事---在中秋节的时候,他谎称自己买学习用品为名,跟家长要了50元钱,偷摸给我买了一盒月饼。并说是家长让送的。然后,就说是家长送给我的.我当然是不能要的,于是,就把他叫到没人的地方,跟他讲了道理,让他把东西拿回去。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在上科任课的时候,把那些月饼分给了同学吃的,有的同学不要,他就把剩下的月饼,漫天扔了,还说了一些让人难以费解的话:老师不要,我就给大家分了,不要白不要,快来抢啊!班级立

刻喧闹起来。后来,班级干部找到我,跟我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这件事,让我很头疼,我当时真是气坏了,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就把他的母亲请到了学校,我们进行了沟通,才知道买月饼的事,就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所为,家长根本不知晓。

就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三天两头的出状况,让我无法面对。一件一件的让人头疼的事发生后,这个孩子让我再也无法接受。他的错误已经超出了一个学生应该犯错误的领域。是任何常人也无法理解的。连他的家人也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做出那样的反常的事情来。于是,我们的矛盾愈染愈烈。

后来,学校领导出面,劝他转学,可他的家长坚决不转,说:这样的孩子,转到哪去能行呢?我们是决不转的!在这样强硬的态度下,我和学校都没有了办法。于是,校长就开始做我的工作,让我接受这个孩子。当时,校长的一句话,让我转变了对这个孩子的态度,让我重新接受了他:小窦啊,我知道你现在的心里很不好受,很难接受这个孩子,我们也知道你难,但是,我们都是为人母的,换个角度想一想,其实,他的家长也不希望有个这样的孩子,他们比我们还伤心、难过。再换个角度,如果,这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你还不管了吗?如果哪一天咱自己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所以,转变态度,把他看成是咱自己的孩子,相信你能够重新接受他……听了校长语重心长的一翻话,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如果哪一天,我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我又如何呢?不也要低三下四的去跟老师说好话,求得老师的谅解和接受吗?我平生第一次学会了换位思考,重新接受了这个顽皮的孩子,开始对他进行特别关注。认真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认真去揣摩他是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过激的言行。通过几天的观察和谈心,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家长整日忙自己的事,从不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出国打工,把他寄养在亲戚家,就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这个原本应该天真善良的孩子变得让人无法接受了。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开始对他进行“特殊”教育。

首先,我给他制定了在学校的行动计划。每天,在学校的活动不能离开我的视线,而且,任何行动都必须经过我的允许。不能与同学有语言和肢体的摩擦。但是私下里,要求班级的同学,不能远离他,不能孤立他,有什么活动,都要主动跟他让他参与。找一些大男孩,主动跟他交朋友,并且和他成立学习小组,每天有负责辅导他写作业的,和他一起游戏。

其次,每天的家庭作业,必须让家长检查后签字。家长每天必须与孩子进行半个小时的沟通和交流,如了解在学校的表现,爱看什么电视?喜欢吃什么?玩什么?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的事发生等等细小的事情。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

最后,每个星期写一篇收获日记,把这个星期的喜怒哀乐都写出来。而且是只交给我看有了苦恼直接找我。我只要

有时间,就跟他聊天,我们无所不聊。我成了他的倾诉对象,让他的心理不再那么孤独,那么无助。

通过这些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后,这个孩子真的变了。变得沉稳了,不那么浮躁了,学习上也比以前有劲了,在班级,也有新朋友了。后来,正赶上我们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内艺术节,我特别给了他机会,让他也上台演出。并且邀请家长来参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后,家长与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今年,他已经毕业了,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在给我的留言上这样写道:老师,我们要毕业了,这几年的学习生活是我最难忘的,你给了我妈妈式的关心与教育,让我由一个无知的小孩子成长成一个懂事的大男孩。以后,我可能再也遇不到向您一样的老师了,我非常舍不得离开您。

实践证明,我对他的教育感化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换位思考的魅力所在。这种成功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从此,我不仅更加喜欢这份工作,而且学会用思想、用心去工作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97972/

推荐访问:关于换位思考的名言 换位思考的名言警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