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行业知识 >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时间:2018-08-11   来源:行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行业知识】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第一篇_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4-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深度评估与行业前景研究

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编号】R234859

【报告链接】/research/201403/234859.html

一、行业定义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

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医药行业分类分析

根据我国目前医药行业的状况,可将该产业分为医药流通行业和医药制造行业。

医药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从上图可知:流通行业主要是指医药公司,其业务就是将成品药推向市场及消费者。其业务类型一般为批发、零售、药品物流中心。制造行业的基本职能是将原料加工为成品药。按其生产类型又可分为原料生产和制剂生产,其类型还可细分如下图:

医药制造业产品类型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在原料生产中又可分为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以生物发酵为主的生物原料药,以中草药提取为主的中药原料药,其特征为过程中物质发生了改变,属流程式生产类型。而在制剂生产中则不同,不管将其加工成胶囊、片剂还是针水,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其过程属于离散式生产。

可见,医药行业的分类是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生产特点,而不同的特点又确定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2012年,我国医药产业产业产值、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完成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截至2012年底,我国医药产业总资产16408亿元,同比增长18.4%。2012年完成产值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药品原药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化学药品制剂5089亿元,增长24.7%;中药饮片1020亿元,增长26.4%;中成药4136亿元,增长21.3%;生物生化药品1853亿元,增长20.5%;医疗器械1573亿元,增长20.6%。同期,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5%,高出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

2012年,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50亿元,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1833亿元,同比增长20.4%,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其中,中药饮片、化学药品制剂增速较快,分别为27.5%和25.3%;化学药品原药、中成药、生物生化药品增速稍低,分别为15.9%、16.9%和14.3%。同期,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利润率约10.2%,同比基本持平。

2012年,医药产业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565亿元,同比增长34.6%,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14个百分点

同期,受欧美国家需求下降、部分国家进口标准提高等因素影响,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增速回落较大,全年累计进出口额8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出口额476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额334亿美元,增长15.9%。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第二篇_药店品类变迁史

药店品类变迁史

中国From EMKT.com.cn连锁药店的品类发展变化历史,是伴随着药店及连锁药店发展变化的历史以及医药政策的影响而逐步变迁的,我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药店从国营到私营,从集体到股份制,从个体到连锁,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发展变化的30年,期间药店品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代的药店,品类基本是中药、药店也大多医药不分,即前店后厂模式,以中药饮片、药店自制的丸散膏丹、贵细药材等为主的。 化学药品类在药店的引进,是在晚清年代,随着西医医药的引进,开始有了化学药的。第一个引进的应该是清康熙年间引进的西药“金鸡纳霜”。 中华民国时期的药店,也是以中药品类为主,西药为辅。 1950年时,我国仅有药厂444个,化学药86%的原料依靠进口。现在我国已经能生产的24大类,1500多种原药物,化学药制剂更多,但制剂中基本都是仿制药,占到97%,药店的品类也就衍变为以化学药为主了。尽管如此,因此目前阶段的药店,中药及中成药占到我国药物及药店品类总量的约40%。

一、 改革开放前的药店品类

70年代前,对于药材站下属的药店来说,主要是销售中药饮片和辅助销售一些化学药,如1959年,上海市药材公司闸北区店为改

变基层药店前店后厂的状况,组建起了闸北中药饮片加工厂,集中生产加工中药饮片,供应全区药店;70年代后,随着中成药业务的迅速发展,又成立了闸北区中成药供应站(相当于三级批发),以批发价向全区药店、药房(当时药店指中药店,药房则是西药房)、医院和工厂医务室供应中成药。

那时的药店,参茸贵细类药品直接销售不是很多,一个是价格原因、一个是货源、一个是需求的原因。

70年代前,对于四级站制度下的各地医药公司,则主要销售化学药和中成药,饮片则较少。

这个阶段,药店主要销售药品品类,非药品品类除了医用耗材付辅助材料外,基本没有其它的非药品类。

二、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药店品类状况

1、药品品类占比逐步减小,非药品占比稳步增加

改革开放以后,零售网点经扩展、改装,店容店貌大为改观,设施也越来越完备, 作为药材站和医药公司的下属门市部,数量也越来愈多,从上世纪80年代起,零售药店的营养滋补品销售量逐年上升,饮片配方却逐年减少,西药品类则原来愈多,目前全国连锁药店的中药药品类约为8%。

现阶段我国药店品类变化趋势是:药品品类占比在逐步减少,药品占比大约是从2008年的75%,下降到目前的65-70%,非药则从25%到了30%-35%,个别连锁的非药品类达到50%。

目前阶段药店排名前十位的品类依次为化学药、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材、器械、化妆品、日用品、食品、其它、消字号产品等。 2012年非药品品类总销售约为在 600亿元左右,非药品近几年的增长率远远高于非药品,药店的销售增长主要由非药品带动。 全国药店非药品品类由保健品、器械、化妆品、食品、日用品、消字号产品等大类组成。 在药店经营的非药品类别中,保健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三类占比较高,分别为54%、21%和9%。其余只是补充。

根据IMS调研数据,2012年,我国药店药品品类结构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前20位的品类中,中成药占绝大多数,达到15个,这一趋势还将加强。

2、多元化的品类发展现状

连锁药店品类从单一药品向多元化品类发展是在2001年以后至今,随着平价药品超市的兴起,药店经营面积大大增加,要增加坪效必须引进更多商品品类;二是因为药品是刚性需求的产品,药店要增加营业额,就必须增加弹性需求品类,才能扩大销售;三是随着经济

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多样性变化,尤其是是对保健、养生、康复、调理的多元化需求也被激发,因此多元化的品类开始大发展。 首先是保健品品类的大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提升,保健品产业快速发展,保健品因为软胶囊剂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档次,以及一开始就高价位的价格定位,给药店带来高额利润,因此连锁药店把保健品当成最重要的多元化品类来发展。

其次是医疗器械,随着各种家用便携式理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大发展,各种器械也成为药店重要的非药品类。

化妆品级药妆品类的进入,也是在这一时期,标志性事件是薇姿开始进入中国只在药店做销售的专柜策略以及台湾康是美药妆店进入深圳市场。

三、未来药店品类发展十大趋势分析

未来药店的品类发展变化是在观念和经营思想指导下的发展、提升,笔者总结出三句话和十大个以下经营趋势:

三句话是: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保健养生到药店。

1、 从治已病品类向治未病品类发展

药店的品类,首先是必须从“治疗”→“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检、健康教育、治未病” 我们必须明白,疾病治疗是

必须,但不是人的需求,健康才是人渴求和欲望; 按照这种趋势构建于调整品类是必须的。

2、 是药店的产品品类必须从“个人治病” 到“家庭成员生活健康生活与管理”转变

我们知道,药店买药70%是家庭主妇,一般是全家人的用药基本上是祝福搞定,因此药店品类设计与促销的策略都是要适应主妇为主的购买人群,涉及家庭成员需求的一站式购物需求的所有品类必须齐全。比如海王星辰推广的U品策略,就是适应这一需求的,居家生活的优质产品品类,应有尽有。

3、 品类构建的人群必须从“疾病人群需求品类 ”向“亚健康人群,再到商圈所有人需求”的方向转变

亚健康的调理、治疗、康复是药店天生的优势,也是医疗市场人满为患留给药店的市场机会,药店要主动构建这些亚健康调理的产品与服务品类。未来药店经营的品类,要从治病药品到健康生活形态与健康生活方式所需商品的转变 。

4、赢利模式:从产品经营→“产品+服务”

目前中国药店的健康及医疗、护理服务和专业的药学服务还很薄弱,有些根本没有,比如家庭护理服务,而国外一些药店则有这样的服务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第三篇_2016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药店业态与类型)发展蓝皮书

2016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药店业态与类型)发展蓝皮书【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中国零售药店的发展,从扩张模式上来看,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深圳连锁的发力;从业态类型来看,源于湖南平价药房在20世纪初的强势扩张。总体上看,零售药店的发展是因为本身所处的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垄断性的公立医院市场相区别)和政策环境,市场结构中的竞争与药店系统内以及药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的竞争是其发展的内生推力,医改政策导向(尤其是医保卡在药店的规定使用)则牵引这种竞争始终处于一种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市场环境之中——由消费者需求及其购买方式的变化而影响到药店经营形态的固化与演化,即零售药店业态与类型的出现及其发展,一方面可以揭示零售药店这种代表了医药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终端形态在整个医药市场结构和环境中演变的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其主要经营要素组合的分析,试图对目前处于竞争与合作状态中的整个药店系统,进行一个可以归形态归类的描述,探讨零售药店业态与类型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零售药店业态概述

在2001~2010年的前十年间,是零售药店业态竞争发展的第一轮,中国药品零售行业不仅出现了专业(营)药店、平价药房两大基本业态,还派生出10多种业态,而且这些业态相互融合、渗透,对国内医药零售市场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2011年至今,乃至后十年,是零售药店业态竞争发展的第二轮,由于三大类型店的诞生和发展,新型零售药店业态和类型将会引领整个药店系统,对医药分开历史进程中医药互动背景下的医药零售市场更大发展、更大繁荣,产生关键性影响。

(一)零售药店业态概念

什么是零售药店业态?零售药店在竞争市场上为满足不同医药健康消费需求进行相应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就是零售药店业态。这里的要素,可以理解为场地、人工、商品(含价格)、设施设备、资本等。零售药店在经营过程中,对这些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的偏重或组合,将会决定其具有不同的经营形态。这里的经营形态可以理解为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的经营方式、经营模式。如平价药房,坚持以消费者自主选择为前提进行低价交易的大型药房,从2001年前后诞生之日起,它所出售的商品多以低价为重要标志,且经营场地(面积普遍较大)、人工(人员促销色彩较浓)、设施设备(如开架陈列)、资本(私人或民营资本为主)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显示出一些共性或组合特点,在随后10年内成为国内零售药店的一种基本业态与主流业态。再如零售药店开办国医馆,是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背景和医药不分的市场环境里注重医药互动的新型业态,在2011年前后悄然出现并且引领零售药店业态发展的最新方向,它在经营要素的组合与结构方面,明显与以往的零售药店不同,非常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二)主要在竞争中形成和发展的零售药店业态

如果说一般零售业态的形成可以更多地从人均收入、消费需求变化等来寻找根源的话,零售药店业态的形成与发展,总体上不可能脱离整个零售业态所处的市场环境——如催生零售业态大卖场到便利店主流业态的变迁,也在特定时间段里对零售药店业态的形成演进产生重大影响,如类似沃尔玛大卖场在中国的演进趋势直接促进了平价大药房的成型与转型,便利店的崛起则促使药店转型售卖生活便利品(开社区店)的速度加快。但是,鉴于零售药店业态形成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环境,药店系统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诞生了平

价药房,而平价药房在与传统专业药房(海王星辰为代表)的竞争中快速成型为一个基本业态并派生出10多个业态,在经营上力图形成差异化——在新医改公共产品制度建设的政策导向中,加上举国发展中医药事业与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国策,使得这些本身具有差异的药店业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如又竞争又合作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发生交融、聚合,从而形成三大药店类型,改变了零售药店业态竞争的基本格局。

(三)研究零售药店业态的现实意义

1、零售药店业态的成型与演变为医药零售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般而言,没有业态的成型与竞争,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竞争,消费者也不可能从市场竞争中真正获益。市场竞争在差异化的产品结构(包括价格带分布)、品牌推广、会员服务导向下,药店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会获取更大的顾客价值。即使同一业态的药店,虽然要素组合的方式甚至结构也可能大体相同,但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区域市场)不尽相同,营销措施、管理风格不同,同一业态的药店,在竞争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研究这种差异性并在竞争中充分体现出来,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医药健康需求。

2、零售药店业态在竞争中成型、成熟,或者转型、融合,甚至衰败,这一过程将会促进药店之间相互学习、融合,加快其转型、演变,有利于医药零售市场竞争环境的良性化。

相同或不同业态的药店,虽然在经营要素组合方面已经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基于医药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需求变化现实或潜在的主导性,不同业态的药店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交叉或融合,也将是一个趋势,如注重商品价格的药店强调专业性,专业药店更多地关注价格变化,药店在售卖产品时,也要有服务进行支撑等。对这些业态变化规律的认识和适应乃至引领 ,无疑有利于强化竞争,同时加强合作,使竞争与合作成为医药零售市场环境变化的主旋律。

3、有助于药店系统把业态规划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有利于主流连锁药店解决规模化、规范化运作与一店一策之间的矛盾,促进合规经营。

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要想达到一定的规模,也就必须解决标准化、可复制性问题,要想做百年老店,就必须解决合规经营的问题。现阶段一店一策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又反过来对连锁化作业形成掣肘。只有在连锁系统内部提倡业态(包括多业态)建设才能既发挥连锁公司的统一性优势,又能激发相同经营形态的单店发挥积极性和自主性。

4、从药店扩张战略高度上重视零售药店业态,就会发现业态融合将会是今后医药分开历史进程中医药互动背景下的一个明显趋势。

一些注重医药互动的复合型业态,也包括借鉴其他零售业态的新兴业态,将会在零售药店连锁化扩张过程中,成为主力业态。一些大连锁,特别是一些跨区连锁扩张的药店将不再会凭借单一业态打天下,而会更加注重要素组合的多样性,发展并融合多业态,以使自己的业态更能与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文化相吻合。

5、多业态管理将成为一些大型连锁药店不得不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些连锁药店已经拥有多个业态甚至类型,如国药控股国大药房、云南一心堂、湖南老百姓等,但连锁总部如何根据业态来进行分类管理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模式,由于还将涉及到公司总部或总公司与各地分部或分公司之间的组织架构调整,多业态管理能否从理论变为现实,研究零售药店业态竞争的方向及其融合趋势,是一个关键步骤。

6、零售药店的非价格竞争方式须重视。

如选址、单品(品类)营销、专业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涉及经营要素的多种竞争手段和组合,也将会受到各业态的共同关注,并且成为零售药店业态竞争主流与非主流、强盛与式

微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同样值得药店经营管理者结合经营要素有效匹配。

二、零售药店业态基本状况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零售研究中心的长期关注研究,综合行业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国内零售药店业态在20年的演化过程中,被划分为10多种业态。其中,每一种业态的要素组合与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业态的的总体描述和首次收集相关数据后的专项分析,以期初步呈现业态的基本特征及其总体概貌。

(一) 总体概况

零售药店业态的产生、成型、演化,始于平价药房的横空出世和强势扩张。在平价药房作为一种基本业态与传统专业(营)药房强烈对垒时期(2001~2006年),当时药店之间的混战快速演变成了多种业态之间的竞争。2006年,我们完成了以下这幅被业界广泛引用的零售药店业态概貌前瞻图(后有补充调整)。

图1药店业态概貌,2006

(注:①健康城,一是当初的平价药房转型而来,有多个楼面,注重健康品类的集聚;一是大型老字号中药店。②店中店,把药店开进大型超市、卖场或购物中心。③超市药店,最早是一些开超市的业主开药店,或药店主张多元化,有意把药店超市化,又有称作标准商超。④批发超市这一业态,类似于仓储店,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四川、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批零一体,多有所见,至2010年药店系统要求规范化经营以来,已不多见。⑤店中柜,又称OTC乙类柜,工商注册为药品零售企业。⑥专科药房,本研究中心先前以专业或专营药房指称,其他研究者有以新特药药房称之。⑦中药精品店,本研究中心先前也以专营店涵盖之。⑧药诊店,这是本研究中心最早提出的业态概念,现在也已成为医药互动市场背景下的主力业态。⑨药妆店,曾经多元化药店的代名词。⑩健康药房,锁定大健康市场

11网上药店,主要品类以健康品为主,目前不能卖处方药。和人群,多以中医药为其核心。○

12自动售药机这一业态起源于上海第一医药商店,○曾经在上海、杭州、西安等大城市有过布点)

到了2011年,当药店办国医馆开始引领业态发展时,整个医药零售市场在新医改降低“虚高药价”的政策引导下进入“虚低药价”时代,药店之间的价格竞争已经普及化和常态化,平

价药房泛滥——从一个业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平价药房这个业态直接从鼎盛期进入衰退期,

新的业态开始出现成型并引领整个药店业态的转型和发展,第二轮零售药店业态竞争开始。国医馆是这一时期的引领型新业态,中医项目+药店、养生馆、直销+会销+药店等新业态的集中出现,是中医药全面介入大健康领域的标志。现在,如果要勾画2016年的零售药店业态概貌,可以进行如下归总:

表12011年后零售药店全业态名称及代表性药店

(二) 简要分析

通过对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与成长分会部分会员单位的抽样调查,获得以下 一些数据,可做简要分析。

拥有100家门店以上的连锁药店平均拥有5个业态,比100家门店以下的连锁药店平均拥有的3个业态多出2个,说明连锁药店规模越大者进行多业态探索的力度明显加大。

图2连锁药店平均拥有的业态数量

主要在一二线城市进行扩张的连锁药店,与主要在三四线城市进行扩张的连锁药店相比,在业态的选择上没有数量上的显著差异,说明多业态选择没有明显的地域、地理环境限制——大都市、省会城市业态种类上或许要丰富一些,但总体上相差不大。

图3 不同类型城市的连锁药店平均拥有的业态数量

连锁药店在最近10年选择的业态中,网上药店和中医项目+药店最受欢迎,前者与“互联网+”国策和医药流通领域普遍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有关,后者与中医药服务大众和成为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关系——中医适宜技术和项目与药店低成本结合运作,是大多数药店较易做到的选择(这与当初平价药房选择价格战类似)。国医馆这一医药互动背景下逐步成型的引领型业态,虽然投入大,风险大,但它对药店强化专业性、权威性,以及获取医院患者等方面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也成为一些有一定实力规模的连锁药店转向专业化最好的业态选择。对远程药店O2O业态的偏好,反映了实体药店拥抱互联网、希望线下线上交易能够结合起来抵御医药电商的焦灼心理。专科药店与药诊店虽然都被连锁药店看好,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条件,如何复制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店中柜、药妆店这些曾经一度被奉为多元化的代表业态,占比不高,这是最近10年业界特别强调药店经营专业化的结果。DTP药房,占比较低,但很有潜力,与医药分开医药分开进程同步,也是未来零售药店的代表性业态之一。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第四篇_浅议我国药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浅议我国药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商品,药品市场反映了中国制药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全国人民对健康的提升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药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建设一个健康有序的药品市场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药品市场、现状、对策

索引

摘要-----------------------------------------------------1

一、中国药品市场发展现状---------------------------------3

1、数量巨大但分布不均衡----------------------------------3

2、盈利空间逐步压缩--------------------------------------3

3、药品财产集中度整体呈提升趋势--------------------------3

二、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3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1、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屡禁不止----------------------------3

2、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长期存在--------------------------4

3、药品虚假广告铺天盖地----------------------------------4

4、药品购销不规范,商业贿赂严重,回扣风行------------------4

5、零售药店和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4

三、规范我国药品市场的对策-------------------------------5

1、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5

2、建立完善的药品市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5

3、加强政府监管------------------------------------------------5

4、完善药品流通方式--------------------------------------6 参考文献-------------------------------------------------7

中国的药品市场总体上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种特殊再现。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药品市场发生了相关系列深刻的变化。从筹划经济体制下的趋于行政指令的僵硬的调拨本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灵活的遵照供求关系的配置方式,部分制药企业纷纷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多项体制改革,实行集团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采取总代理、总经销另配合连锁化的营销模式,并且探索性的尝试连锁经营模式,从而促进了一大批具有有限责任、股份制性质的制药营销类企业成长崛起,从而促进了我国药品市场高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中国药品市场销售规模的增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而出现出阶梯式发展的态势。

一、中国药品市场发展现状

1、数量巨大但分布不均衡

中国由于有着相当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对药品的需求量大并且高速增长,但明显分布不均衡,尤其表现在发达城市和部分欠发达城市和乡镇地区,前者已经达到了饱和,而后者往往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却得不到充足的供给,所以形成了相当不屈衡的市场分布。而这种不均衡的市场分布必然带来药品价格上的混乱和各个药品财产的不正当竞争。

2、盈利空间逐步压缩

这一点与逐步增长的药品市场数量似乎是矛盾的。而经过透彻研究可以得知,恰好是由于药品企业的激增并进入了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各个企业往往为了争夺市场而降低药品价格,以让利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主观上压缩利润空间,而客观上由于药品财产链条逐步拆分,竞争激烈,也使得了营销本钱的提升,从而“分食”了一部分利润。

3、药品财产集中度整体呈提升趋势

中国医药财产集中度整体呈提升趋势。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相关权威数据证明,2010年我国的医药商业100强占所有医药市场的总体份额已经达到了80%以上,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前3强和前10强的市场份额安稳中攀升,前3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三成,前10强的销售收入比重也达到了半数以上。尤其是近几年,国家频繁出台用于治理医药行业的政,医药财产逐步展暴露了整合的趋势且程度加深,集团化与规模化自然驱动了本钱优势的形成和规模,这样就塑造除了一种对盈利水平的提成产生巨大有利条件的集中度发展模式。

二、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屡禁不止

自1998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五不放过”原则,开展一系列专项打假行动。1998年至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查处制售假劣药品案件28万多起,涉案总值18亿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088个,这一方面反映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直在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专项斗争,但另一方面也更加暴露出不法分子生产假药、劣药的

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制售假劣药的行为更加猖獗。假劣药品的危害决非普通日用消费品可以比拟,它使患者最宝贵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它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和正规医药企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2、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长期存在

在一些外来人口密集地,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的小巷中,依然活跃着不少无证药店,一些社会药房超范围销售的现象依然存在。有关资料显示,1998-2002年5年间,全国共取缔非法药品集贸市场116个、无证经营4万多户。此外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的行为仍屡禁不止。

3、药品虚假广告铺天盖地

夸大药品疗效被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奉为营销宝典。近年来,违法药品广告频繁见诸报端。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SFDA)的监测结果显示:2001年9月1日至15日,全国31个省会城市晚报上发布的1318条药品广告中,就有957条违规,占72.61%;2002年7月15日至30日,1589条药品广告中,违规广告竟高达1357条,占85.40%;2003年药品广告的违法比例为84%;在2004年6月至8月对全国98份报纸刊登的7315次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其中有6980次存在问题,违法率高达95%。而在2004年10月26日SFDA公布的2004年第四期《违法药品广告汇总》中出现违法广告5次以上的企业名单中,94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不乏国内的知名企业。

4、药品购销不规范,商业贿赂严重,回扣风行

一提到药品回扣,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医药代表。打开电脑检供索,和医药代表有关的消息也多以负面为主,不是“黑幕”就是“暴利”。我国第一批“医药代表”于1988年出现在中美施贵宝公司。这些医药代表的职责当时并不是直接推销药品,而主要是做学术推广。之后又有一些医生、药剂师、医学院教师开始加盟外资制药公司,成为最早的专业医药代表。客观地说,中国的第一批医药代表无论是基本素质还是专业基础都是十分优秀的。但是,随着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内制药企业纷纷仿效合资企业的做法,大肆招揽医药代表,使很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有些企业甚至鼓励医药代表采取不正当的推销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医药代表活跃于中国医药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在,药厂和医院行贿受贿行为已是公开的秘密,造成药价高启,以江西一家制药厂生产的一种名为清宁菊注射液的药品为例,供货价是每支

1.5元,但到患者手中最便宜是25元,甚至更高,药品的价格翻了十几倍。 5、零售药店和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

有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购药者会向药店销售人员咨询,其中大多数最后会采纳其意见选药。由此可见,药店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购药者的最后医治效果,也直接关系到药店的经营状况。然而现在药店销售人员70%以上没有经过正规的医药知识培训,严重缺少执业药师。不少药店的销售人员为了“厂家提成”而不负责任地向顾客推荐价格不菲的药品,并且部分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制度不严,进货渠道庞杂,进货验收敷衍,购销记录不全,导致药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药店经营面临着诚信挑战。

此外,一些企业在取得GMP、GSP认证后,为节约成本、迅速获利而想尽各种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办法。类似降低生产条件、不严格执行管理规范等无法直接依据规范或规章进行处罚的行为时有发生。

三、规范我国药品市场的对策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商品,我国药品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是影响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关乎人身安全的大事。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意义重大。

1、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药品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维系,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其信用体系的发展。为此要以信用教育为基础,以信用宣传为手段,以信用应用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一方面通过信用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企业认识到,信用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信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寸步难行,全无立足之地;另一方面开展诚信规范职业教育,提高医药行业整体道德水平,培养一大批明理诚信的医药从业工作者,大力加强医药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并坚持医药职业资格考试和从业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诚信和职业服务质量标准。

2、建立完善的药品市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药品市场信用法律法规,是实现依法行政和公平、公正执法,促进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保证。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信用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保护等的法律法规,用以创造一个信用信息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息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设置了惩罚机制以杜绝商业欺诈和不良动机的投机行为。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使遵守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市场规则的企业能够得到保护和发展, 而将有“坑蒙拐骗”等不讲信用行为的失信企业从市场中铲除出去,并在一定时期内,阻止他们再度进入市场。我国的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一定要强调立法先行,才能保证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

3、加强政府监管

加强政府监管一方面要完善药品定价机制,控制药价虚高现象。虚高定价是厂商、销售商及地方保护主义作怪的结果,治疗这一症结首先要完善价格管理体制。针对目前药品定价、核价中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状,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由药学专家、经济学专家、临床专家等组成的药品定价委员会,专门负责国家药品价格的制定。医疗服务具有技术垄断性、消费被动性以及价格弹性小等特点,因此,制定药品价格应遵循以成本为依据,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反映各种医疗服务的价值为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对广大患者的常用药、抢救用药等主要和重要药品,可通过召开听证会、电子交易平台等措施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和进行招标采购,逐步建立以合理成本为基础的核定价格的办法,增强药品定价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其它药品价格可由市场调节,从而进一步降低不合理的药品价格,还利于民;另一方面要政府要加大对药品市场中违规操作的处罚力

中国医药零售历史 第五篇_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单体药店“势单力薄” 可升级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药店分为连锁药店与单体药店。单体药店是指单个药店,与连锁药店的区别就是门店数量的多与少,从证照上可以分辨出来。

据《2015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目前,全国有43万多家药店门店,其中单体药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占据全国药店总数的一半以上。2015年,对单体药店来说,是较为残酷的一年。其中的新版GSP大限,导致部分单体药店加速转型:其中一部分加盟到当地的连锁企业、还有一部分联合注册成为小型连锁公司;有的至今还没有通过新版GSP认证。单体药店分布全国各地,大部分所处城镇乡村或离城市较为偏僻的地段。

对于单体药店的发展趋势,蓝皮书建议,如果药店能够通过品类拓展、服务深化,以药店为百姓体验平台,通过互联网、名医互动、药事服务、健康服务、上门服务等将药店转型升级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健康服务机构,药师成为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师,培育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扩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容量,一定可以争取健康产业领域的市场份额。未来,单体药店将向三个方向演变发展:一是特许加盟;二是药店+中医诊所。在国内医药分开政策现出曙光之际,转型医疗服务、提供初步的保健服务,提升专业能力或许是中国药店发展的路径之一;三是逐渐形成健康综合体。打造养老、医疗、理财三位一体的高端养老健康综合体是未来发展趋势。健康医疗综合体大部分项目以健康产业为主,包括保健、康复、养老、美容、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医疗器械制造、高端医疗特色专科,是基本医疗服务的拓展和延伸,大部分是营利性的。

省级药店联盟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加强整合聚变

在新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之下,2015年对药品零售行业来说,连锁药店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据《2015中国省级药店联盟发展状况蓝皮书》,截至2015年底,20家省级药店联盟共覆盖全国23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共有成员单位771家,占全国连锁药店总数4981家的15.48%,连锁成员数比2014年度增长147

家。药店联盟的发展重点正在从快速增加联盟数量,转为加强联盟内部合作为主旨的质量提升方面。

营收方面,2015年,20家联盟年销售总额均达到了10亿元,其中,北京药店联盟由于会员数量和门店数的大幅度增加,在2015年销售总额突破性达到213.26亿元,排名第一,占20个省级联盟销售总额的26.2%。紧随其后山东、浙江、广东三个省级药店联盟销售额均超过50亿元,分别为61.34亿元、58亿元和50亿元。北京、山东、浙江、广东,四个省级药店联盟销售额占20个省级联盟销售总额的46.99%。

未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将继续推动省级药店联盟的建设,完成全国总体布局,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区。2016年计划成立贵州、福建、上海等地的省级药店联盟。同时,对已发展成熟地区的省级药店联盟进行大区域整合,计划成立大东北、大西北、大华北、大西南等大区域联盟,搭建更大规模、更大活跃度的平台,推动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

同时,积极探寻新的省级药店联盟发展方式,将从模式、渠道、资源、竞争、份额等多个方面进行发展方式的探索。省级药店联盟与品牌制药企业的合作,从长远角度看要加强整合聚变,完善营销中的产业价值链最大化。省级药店联盟与品牌制药企业加强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将在创新中不断增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得发展新机遇。

医药电商潜力大 加快跨界融合发展是关键

医药电商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极具潜力的新蓝海。数据显示,中国整个药品零售市场的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处方药的市场规模大概是8000亿元。如果按照美国网上售药占比30%计算,那么,中国医药电商的销售规模将达3000亿元。

据《2015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蓝皮书》,截至2015年12月31日,CFDA共发放526 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其中第二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即B证)112家、第三方平台交易资格的企业(即国A证)26家、网上零售

类B2C证书(即C证)388家,占比分别为21.3%、4.9%和73.8%,C证所占比例最大。

截至目前,B2B是中国医药电商交易主体,且受国家调控影响巨大,但医药电商主力则多集中在B2C。2015年B2B占销售额比重为90%(O2O模式不含其中),是整个医药电商中的销售主体。

蓝皮书显示,随着“互联网+”政策的进一步明朗,我国未来医药电商的发展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70515/

推荐访问:中国医药历史数据 中国医药零售企业排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