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服饰搭配 > 苗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的服饰特点

时间:2018-07-08   来源:服饰搭配   点击:

【www.gbppp.com--服饰搭配】

苗族的服饰特点 第一篇_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

目录

引言 .................................................................................................................................................. 3

一、发展历史 ................................................................................................................................... 3

二、形式类型 ................................................................................................................................... 3

(一)服饰 ............................................................................................................................... 3

(二)配饰 ............................................................................................................................... 4

1.头饰 ............................................................................................................................... 4

2.银饰 ............................................................................................................................... 4

3.银梳 ............................................................................................................................... 5

4.银镯 ............................................................................................................................... 5

5.银项 ............................................................................................................................... 5

(三)纹饰 ............................................................................................................................... 5

三、服饰文化 ...................................................................................................................................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湖北、四川、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多种样式,年代跨度大,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服装样式都能在苗族服饰上找到痕迹。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是我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一、发展历史

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现在,每逢节日的时候,苗族妇女依然喜欢穿传统的绣花衣裳。苗族服饰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如今所呈现出来的苗族服饰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关于自己历史的确切文献记载。所以,苗族口口流传的传说故事成为了了解苗族历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有关苗族服饰的起源传说之一是:“楼珊”、“楼尼”请来了“楼妹”、“楼姐”,坐船从东球带来了五色棉种,进行播种。后来勒归发明了织布机、纺车,还教会女人纺纱、织布。这样,女人才有裙穿,男子才有衣穿。另一种说法与阿凤和谍雄的爱情故事有关,他们结合后,做出了像金鸡一样漂亮的衣裳,并不辞辛苦地向人们传授技艺,苗族先民才穿上了花衣花裙。

对于苗族服饰文化,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文献记录,如《淮南子》、《后汉书·南蛮传》、《隋书·地理志》等书中均对苗族服饰有所描述,从这些文献记录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变迁,而近代考古发掘发现的大量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实物依据。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已经与中原人民进行了相互交流,推动了各民族纺织技术的发展。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先民的变迁、源自族内的改革,以及某些封建王朝的政令和统治民族的强制措施,都影响着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总体来说,上衣下裙的式样,在苗族中比较盛行,衣袖的宽窄裙子的长短衣领的有无纹样的装饰等,都有明显的变异。上衣下裤也是苗族流行的着装,衣服的长短,裤子的大小,衣襟的格式等也有不同,与服装相搭配的饰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清代之前,无论男女一直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式。雍正年间指令服饰宜分男女,苗族男人的服饰才改为裤子。现在受到汉族的影响,苗族男装完全汉化了。

二、形式类型

(一)服饰

苗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款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大领或大襟衣,配百褶裙;二是大襟衣配

长裤。根据苗族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可将苗族服饰划分成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五个类型,而每个类型又分若干式。湘西苗族由于与汉文化交往密切,其传统服饰已有很大变化,妇女穿的基本上是无领右大襟上衣和宽脚长裤,有很大的头帕盘于头上呈圆筒形;黔东型苗服以自织土布为原料,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形式,上衣绣花多,盛装银饰多。黔中南型苗服兼有东、西方言区的特点,妇女上衣多缀有后披领及“背帕”等,花纹较多,下着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花裙;川、黔、滇交界区的苗族横跨川、黔、滇、桂四省区,其服饰色调较浅,女裙多以蜡染布绣花,花纹十分讲究,有严肃的主题、意境,但银饰较少;海南型苗服大都头系桃花蜡染头帕,上着过膝蜡染右襟长衣,下着蜡染白花细裙。

三大方言苗族女性服饰至今仍有盛装,多在求偶、结婚、跳花、祭祀、赴宴时穿戴。盛装是苗族女性的礼服,有的地区如黔东南还有头等和次等盛装之分,材料一般力求精细,制作务实精巧,佩饰繁复,套数甚多,并要配合大量银饰;一套妇女的盛装,由头髻、头巾、上装、下装及首饰组成。穿戴的一般顺序是:裙子——腰带——围腰——上衣——背牌——披肩——盘发椎髻——包头巾头帕——着银饰——绑腿。 但具体的差别表现很多,诸如发髻的打法、头巾用几条,帽子与帕子的用途;上下装包括哪些部分,各自的使用场合和功能等等,都不尽相同。

(二)配饰

1.头饰

苗族男子头饰除从江县岜沙和剑河县久敢摆尾等小部分地区部分成年人蓄发挽髻于头顶外,境内绝大部分地区青年留分头,部分地区所包的头帕直径40厘米。近几年来,大部分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苗族儿童头饰多留头顶左、右两撮扎梳成两根小辫或扎成两把,如古代汉人之“总角”。妇女头饰一般挽高髻于顶,别上银针、银簪及插上银梳、塑料梳、木梳等梳子。 苗族妇女比较重视耳饰,绝大多数都佩戴耳环、耳坠、耳柱等饰物。耳环有实心银耳环和空心银耳环两种。此外,还有耳坠、泡花耳环等。耳坠多附在耳环上,多为瓜子形饰物。耳柱是苗族妇女中最常见的耳饰,有如缝纫机的梭心卷线器,一头大、一头小,用线将耳柱与耳朵拴在起。

2.银饰

流行于黔东南和湘西苗族地区。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一副牙签要同时具备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

3.银梳

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苗语称“耶尼宋”、“依尼”。用银和木制的梳子。长约16厘米,梳面有三只鸟的图案,亦有与之相称的其它图案。梳背有十一朵银花,吊一个小银链,悬有喇叭状的银筒,稍一摆动,便叮当有声。梳子的两条副角有银链连着一颗长长的银针,银针插在发簪的左右侧。

4.银镯

苗语称“尼秋把”。是姑娘戴于腕间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在苗族,常用通常将银子抽条做成。较讲究者饰以花纹图案。

5.银项

苗语称“谢垛尼”。姑娘戴于颈脖的银饰品。出自民间银匠之手。将银子抽成长条做成,或抽成银丝,由多根银丝穿织图案。

(三)纹饰

苗族服饰的图纹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工艺。苗族的刺绣历史悠久、色彩艳丽、构图独特、技艺精湛、针法多样,是一种根植于苗族文化土壤上的民族民间艺术。苗族服饰的图纹以刺绣的方式在苗族服饰中广泛运用,在衣领、衣袖、衣肩、两襟、衣背、衣摆、腰带、围腰、绑腿、鞋子及背扇上做装饰,是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艺术核心。苗族服饰的图纹特别丰富,花纹图案引人注目,极富美感。服饰上的图纹不仅具有美化的功能,还将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图腾崇拜、神话传说、英雄故事都以刺绣的方式记录下来。苗族服饰上的图纹倾注了苗族妇女的心血和感情,是她们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和升华,表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娴熟的技艺,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苗族服饰是现实与理想完美的结合体,是“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服饰的图纹布局、色彩配置及多元素组合,具有本民族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体现了对美的规律的探求与认识。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 “规整性” 和 “对称性”。 桃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均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不仅大的组合图案如此,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点、线、面构成元素处理得体,纹样视觉效果既简单又丰富,呈现出浑厚、粗犷的民族性格和特色。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多取材于自然物,且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农业社会的特点。 动物往往称为构图的中心,常见的有牛、马、猪、羊、鸡、鸭、鹅、兔、猫、狗等家畜家禽,还有狮、虎、猴、鹿等走兽,喜鹊、鹤、野鸡、猫头鹰等飞禽,以及蝴蝶、蝙蝠、蜜蜂、鱼、虾、龙、凤等。其中,龙以造型多变的 “苗龙” 别具一格。植物以花卉为主,有具象的牡丹、石榴、桐子花、刺梨花、桃花、李花、梅花、油菜花、芝麻花、柿花等,也有诸多半 形象半抽象或纯抽象的几何图形。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也称为图案和纹样的题材,如“姜央开天地”、“英雄务么细”、“龙神勇士”、“骑龙勇士”、“龙头蚕身”、“骑凤的人”、“农夫耕牛”、

苗族的服饰特点 第二篇_浅谈苗族服饰

浅谈苗族服饰

交通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1803090227 张 帆

摘要: 苗族的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美学价值表现在服饰的造型美和文化内涵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本文通过对苗族服饰的造型、色彩以及图案三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论述。

一、苗族服饰概述

史料记载,苗族是蚩尤部落的后代。苗族的历史也流传悠久,苗族有自己

的语言,有自己的文明,但是,苗族没有文字。那苗族的文明怎样传承下来,他们的文明怎样传承给下一代呢?

苗族服饰的特点从其支系上看有所不同,分白苗和花苗。(1)关于苗族支系

的服饰特点,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苗族被一个使用刀枪的民族打败而逃散,记录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在战争中大部分遗失,他们为了保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这些文字和他们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蜡画在妇女的裙子上,这种苗族就成了花

苗;而没有在裙子上记录

文字和地图,仍然穿着传

统白裙的就叫白苗;还有

一部份苗族,他们为了防

止用刀枪的人把他们赶

尽杀绝,就把穿裙子改为

穿裤子,这些人就成了汉

苗。这些传说体现了苗民

是一个把自己民族历史、文化和艺术穿在身上的民族。花苗的服饰是最能体现其传统文化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的,她们的所有服装包括衣、裙、包头、腰带、绑腿及背包、背兜等,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图案的用色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调。主色调在整个图案中所占比例很大。在图案构成上,较多地使用菱形、

块等几何图案和花边图案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放射状线条也较常用,每件绣品都由多种不同形状的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它们的组合很有规律。

苗族服装大多为麻织,风吹日晒会逐渐变黄变脆,既不美观,也不耐用。所

以苗族服饰除了刺绣外都使用蜡染,这样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彩,而且蜡

液对麻面具有保护作用,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更为重要的是使裙子得到了美化。【苗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服饰色彩鲜艳明亮,图案千变万化,绣工简洁粗犷,生动秀丽,富于装

饰性。苗族在服饰方面保留着自己浓厚的民族特点,以蓝黑色的棉布料为主。女子服装非常讲究和精细,其上衣多为蓝黑棉布,衣服较大而长,尺寸因人而不同。苗族服饰在造型、色彩、图案方面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用色繁杂,色彩组合方式千变万化,做工精到细腻。每一件苗服都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制作要通过苗族妇女对其造型、色彩的精心设计和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来完成。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心灵手巧。苗服上的图案表达了苗族妇女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现出她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未来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形式看都具有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二.苗族服饰造型的独特审美价值

苗族服饰造型通常是将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予以概括、综合、提炼、升华而

得,兼顾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

原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苗族社会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巨

大变化,那些古老的艺术珍宝,

在平常的日子里已不大多见,

只有在苗族盛大的节日里,你

才能领略到那五光十色的艺

术,从中受到熏陶。

我们通过以上苗族文化在造型、色彩、图案三方面的分析研究, 不但让我们

看到苗族服饰文化内容的广博, 内涵的深厚, 还给我们增加有关民族学、民俗学、美术学的知识。

审美取向方面:从在贵州东南的台江县流传着一首古老而优美的歌谣中,对苗族的艺术创造法则可见一斑。(2)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聪明的青年, 他上坡去打猎, 打得一只锦鸡,送给心爱的姑娘, 姑娘照着锦鸡的模样, 打扮自己的美姿: 高高的发髻, 好像锦鸡的翅膀,密密打褶的长裙, 好像锦鸡的羽尾。( 如图) 为什么锦鸡式的装扮能够得到苗族人民的认同并且将它世代相传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相融合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人类最原始的审美准则来自自然界。

三.苗族服饰色彩的独特审美价值

苗族服饰在用色方面特点是在有限的色彩中寻求丰富的变化,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使用量、不同色彩的组合变化和各种色彩塑造的丰富形象创造出单纯、强烈、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效果。苗族喜欢红色, 把红色认为是最美、最神圣、最具有生命力的颜色。因此, 刺绣中使用最多的是红色,逢年过节打的糯米粑上要盖上红色的印花, 待客敬酒时, 在客人脸上要印红酒花, 刚盖好的新屋, 每扇门窗都要贴满鲜红的对联。使用高纯度、强对比的颜色也是苗族用色的特别之处

( 我国古代将黑、

白、黄、赤、青这

【苗族的服饰特点】

五色列为正色, 被

视为上等。追求高

纯度的配色形成中

华民族传统的用色

习惯。) 苗族刺绣

在配色上形成单

纯、强烈、艳丽的

特色, 正是我国古

代传统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在“五色” 中,黄色为五色之首, 被定为皇帝御用服色, 一般庶民只能穿白衣、青衣和黑衣, 而过去被列为庶民的苗族, 在服饰上就不能用黄色。因此,在苗族服饰中, 黄色是较少见的, 这种不使用黄色的色彩观念, 体现了苗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鲜明的色彩个性。不同地域的苗族, 服

饰的色调也各异。群山环抱的山区, 刺绣以绿色为基调;碧水绕宅的江畔, 又以红色为主调。往往从服饰的色调, 就能识别不同的族群和族群所在地区的差异。

四.苗族服饰图案的独特审美价值

苗族服饰中图案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这些图案是苗族人民从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图案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奉。苗族服饰中的图案造形独特, 千变万化。动植物图案的原形都来自于自然界, 但它们又都不似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 而是通过互渗的混沌思维方式, 把多种动物的特征综合创造而成的, 似象非像, 带神灵化的超自然形象,几乎完全承袭了远古先民原始艺术的题材和风俗, 再现了原始人生活的自然风貌。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图案, 分为具像和意象两类。具象的有牡丹、石榴、桃花等外形清晰的花卉。意象有的井田花、山形花、城界花等。这些以表意为目的的形象, 既是他们居住在山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也是热爱自然景观和民族迁徙历史的再现。还有一些图案,表现的是人与动物、植物朝夕相处的内容。这些人物各具特点, 有的图案把人物与动物处理成伙伴关系, 甚至动物的造型比人物还大; 有的图案将人物处理成大自然的主宰。

五.结语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辞海》里记载“苗绣已同代表着苗家刺绣最高水平的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一同并列收入。”苗族刺绣、服饰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的:“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具有很大的商业开发和前景。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

意义和由来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苗族服饰,历史悠久。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杨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 北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9-01-01

[2] 安正康, 蒋志伊, 于信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01-01

苗族的服饰特点 第三篇_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摘 要

苗族历史悠久,聚居地域辽阔而复杂,苗锦苗绣服饰图案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苗族妇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民族审美个性。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支系形成了绮丽多变、纹饰繁富的多样性风格。

关键词:苗族服饰 妇女价值 纹样艺术 绮丽多姿 民族审美

引 言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内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正 文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

至麻烦。显然,这种受风俗制约的习惯势力是苗装服饰发展的主要条件。千变万化、灿烂多样的苗装服饰纹样表达了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民族本土文化生活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正因为这种民风民俗的提倡和地位的确立,才使苗装苗绣得以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而众多的苗族聚集地及其不同的分支与不同的环境,又为服饰纹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条件。

苗族现有人口700多万,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列第五位。在中国版图上,人们以苗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和语言特征,习惯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分支。这三大支中,各有若干宗支。其中中支中的黔东南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的核心腹地,占苗族人口的1/4,有40多个支系。苗族的东支与中原汉族聚居区接近,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生活习俗逐渐汉化。西支苗族因历史上频繁迁徙,同一支系往往分割在不相连的地域,其村落多夹杂在其他民族之间。由于苗族聚居地的环境分布和不同支系分布的原因,便形成了支系众多的服饰工艺争奇斗艳、图案纹样繁杂的现象。

从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和政治斗争中、形成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民族个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现。在苗族服饰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曾受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清王朝曾强令苗族改装,黔东南一带苗区曾顽强抵制。由于苗族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与政治自由个性,使苗族服饰在传承中得以稳定发展。工艺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服饰中一支亮丽的奇葩。

二、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运用与图案纹样类型

从派生出的众多的苗族服饰类型与纹样图案艺术上可以看到,苗装图案每一部位和配件都是苗族妇女的精工细作。方寸之间,储存了延续千年的古老记忆和苗族妇女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如果说苗族服饰纹样造型比其他民族丰富是有别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独特的话,那么更主要的还是饰纹图案的不同变化。在苗族丰富的服饰纹样造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表达出他们奇特的审美意识和图饰文化的创意与娴熟的表现纹样的技巧。苗族服饰之所以华丽大度,是与服装的图饰纹样造型分不开的。苗族的服饰纹样主要用在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及床上用

品等方面,所使用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绮丽多变。这些饰纹图案一般主要的是绣在上衣的肩、领、襟、背、袖等部位,配件如腰带、飘带、围腰、肚兜、头巾、帽子、围裙、鞋和各种银饰以及衣裳之外的背儿带等。

苗族服装图案纹样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第二类是半抽象半具象纹样,即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第三类是纯几何形纹样。所有的纹样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所描述的母题主要有动物、花草、太阳、月亮,在一些地方支系中还配有一些人物活动。这些纹样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苗族写实和写意两方面的技巧与才能,任由思维进行创作。从其纹饰题材内容上看,源于对古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源于对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对古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写意。【苗族的服饰特点】

从纹样装饰的类型上,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 苗族服饰中大量的几何纹饰主要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以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太阳纹、铜鼓纹、星纹、卷草纹、八角花纹等等。这与他们运用以织花和挑花、贴花工艺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苗族服饰中的动物纹也十分丰富,造型十分奇特,特别是在服饰的装饰上,运用独有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苗族妇女在动物图案纹样中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概括力。

动物纹样是苗族服饰中使用较多的图案纹饰,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使各类型动物纹饰夸张变形,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这些动物造型主要有牛、龙、象、虎、狮、鹿等动物及无名走兽纹饰。所有动物形象都是超现实的造型,除一般常见的变形、夸张、简化、程式化等变体方式外,还普遍有这几种特殊的变体形式: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包含,即动物躯干像怀孕式的包含形体小一些一两个人物或动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独头,即只取兽的头部下面像,似青铜纹饰兽面纹等。

苗族服饰中的植物纹饰主要有菊、荷、石榴、葫芦、向日葵、鸡冠花、蕨菜、辣椒花、折枝等及山野中、水中叫不出名的花卉植物。这些纹饰主要用于服饰的领沿、袖口等边沿。有时则以植物纹与动物纹交叉绣制。动植物纹饰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所有能掌握之织、染、绣、贴、补等工艺。由于不同的地区掌握工艺情况的不同,纹饰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也就构成了苗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和类型繁富的现象。

【苗族的服饰特点】

苗族服饰大致分100多种服饰类型,其中一部分类型只采用刺绣或辅以织

锦装饰,另一部分类型则以刺绣、织绵与蜡染并用。在蜡染的服饰类型中,中支苗族仅有几支,西支苗族较为普遍,东支苗族基本上没有。刺绣、织绵在色彩的丰富性、鲜亮性和材质、工艺变化表现的质感、立体感与图案纹样的丰满等视觉效果及经久耐用性诸方面均胜于蜡染的单调、平板,这也许是苗族服饰普遍喜欢使用刺绣、织绵的原因。为了取得悦目的观赏视觉效果,苗族刺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多种刺绣技法与质材的巧妙搭配方法。有些技法非常独特,如扁带绣、梗绣、锡片绣、各个服饰类型都有一至二、三种主要的绣法,各种绣法与服饰的质材、纹样变化构成各自的类型和刺绣风格。黔东南凯里一带苗族刺绣针法多达一二十种,基本绣法大致有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布帖绣、堆绣、锡片绣、打籽绣、挑绣、数纱绣等常用的绣法。有些类型的刺绣有时常由几种技法配合在一起,使图形纹样更具有起伏变化的丰满富丽的视觉效果。

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作用及现状

苗族服饰传统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支系的纹饰图案中仍然保存着诸多远古时期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在服饰中,一些奇幻的形象蕴含着神秘的观念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彩陶、青铜文化的缩影。这些奇异神秘的图案纹样,对于现代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都有无可估量的运用价值。从很大程度上给予人们现代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承载和发展极大的启发。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创新有其重要意义。【苗族的服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苗族后代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观念上对传统服饰有所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绣染服饰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的技艺上,新一代人远不如前辈人了。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的服饰制作工艺得以延续。

结 论

旅游在冲破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的同时,带来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的结果。一些节日往往追求的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削减了原有文化服饰的展示功能。苗装逐渐沦为以节日、娱乐为内容的道具和附庸,渐失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苗装服饰艺术也走向了衰微。我们所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这一民族瑰丽之花恐会随着时间黯然凋谢、流失。

参考文献:

【苗族的服饰特点】

杨正文编著。《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扬鬃王良范编著。《苗侗文坛》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宛志贤编著。《苗族盛装》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钟涛编著。《苗锦苗绣》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苗族的服饰特点 第四篇_苗族特色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苗族特色

先来看一下苗族服装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苗族服饰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这是苗族银饰

服饰分类一般分有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记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这是湘西型,这是黔东型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谢谢大家

苗族的服饰特点 第五篇_苗族服装设计

创想面对面教案纸 班级:天才2级 老师: 许晓玲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60770/

推荐访问:苗族的服饰特点和文化 苗族的服饰特点加概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