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行业知识 > 广东经济信息

广东经济信息

时间:2018-06-29   来源:行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行业知识】

广东经济信息 第一篇_2016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

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7392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67392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38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广东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ˊ~25°31ˊ和东经109°45ˊ~117°20ˊ之间。全省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5%;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广东省珠海市有岛屿147个,为国内岛屿较多的城市之一。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广东是经济大省,总量全国第一。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

2013年,广东全年实现GDP增长8.5%,全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均为8.5%,经济增长稳定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7.51亿元,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29427.49亿元,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4%;第三产业增加值29688.97亿元,增长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3%。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143.29亿元,同比增长9.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314.71亿元,增长9.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73.26亿元,增长11.1%。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4%,金融业增长18.0%,房地产业增长11.2%。民营经济增加值32058.76亿元,增长8.8%。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453美元。

2014年广东gdp增长7.7%,作为外贸大省,在经历2014年初进出口大幅下滑之后,全年进出口总额仍维持在1万亿美元之上,其中出口转负为正增长1.6%。预计2015年将是广东省近几年来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7.5%的增长目标。这个增速既可以发挥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可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腾出空间。

《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广东省区域经济技术标准、广东省区域经济市场规模、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潜在问题与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投资价值、广东省区域经济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投资决策者和广东省区域经济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广东省基本概况 第一节 广东省发展历史 一、解放前广东省发展情况 二、1949-1979年广东省发展情况 三、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发展情况 第二节 广东省行政划分情况 第三节 广东省文化与社会发展情况 第四节 广东省经济发展特征

第二章 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广东省总体经济规模情况 一、广东省GDP走势情况 二、广东省居民收入情况 三、广东省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四、广东省工业发展情况 五、广东省国际贸易发展情况 第二节 广东省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广东省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广东省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三、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广东省主要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二、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概况 三、建筑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五、电器机械产业发展概况 六、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 区域深度分析 第三章 广东省重点行业深度分析 第一节 广东省农业发展深度分析 一、广东省农产品整体情况 1、广东省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2、广东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广东经济信息 第二篇_广东省经济类开发区名单

表一、广东省经济类开发区名单

(截至2008年12月)

【广东经济信息】

广东经济信息 第三篇_广东省经信委处室信息及领导分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内设机构职能

(一)办公室(与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承担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办公室 电话:83133200;传真:83135997

负责人:陈绩

机关党委办公室 电话:83133342;传真:83133342

负责人:

(二)综合处

综合分析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运行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起草重要文稿;组织协调宣传工作,分析和发布重要信息。

电话:83133241;传真:83133241

负责人:颜小珂

(三)法规处

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承担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组织协调落实本部门执法责任制工作。

电话:83134253;传真:83134253

负责人:李杏林

(四)产业政策处

综合拟订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组织拟订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相关内容;编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

电话:83133339;传真:83133247

负责人:杨朝晖

(五)经济运行处

监测、分析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提出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

务业近期主要经济预测指标,以及相关产业经济运行调控方向;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电话:83135894;传真:83135891

负责人:赵旭平

(六)技术改造投资处

组织编制实施省工业、商贸流通业、信息化领域企业重点技术改造投资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重点技术改造投资计划;审核、上报和办理需经国家和省审批、核准、备案的相关领域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提出促进相关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措施和意见;指导相关领域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招标工作;参与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上报工作。

电话:83133379;传真:83133364

负责人:许晓雄【广东经济信息】【广东经济信息】

(七)技术创新与质量处

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编制和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共性及关键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建设,以及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相关行业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开展重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动工业设计、产学研联合,参与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组织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有关工作。 电话:83133380;传真:83133384

负责人:王月琴

(八)节能和循环经济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节约、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清洁生产的规划及政策措施;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评估;牵头协调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节能监察和考核;推动循环经济系统工程建设;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工作,参与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承担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电话:83133361;传真:83133335

负责人:谢时超

(九)电力能源处(与重要物资协调处合署)

编制和实施近期电力生产和供应调控、配置方案;协调处理电力经济运行中

的重大问题;提出电、热价格政策意见,参与电价整顿、调整、改革工作;组织拟订农村电气化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保障经济安全运行和市场正常供应;承担相关行业应急管理、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春节旅客运输的牵头工作;组织协调油品和煤炭等重要物资的调控、供应和配置方案,依法审核油品和煤炭的经营资格。

电力能源处 电话:83133251;传真:83133204

负责人:庄乐从

重要物资协调处 电话:83135979;传真:83135984

负责人:黄观档

(十)工业园区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承担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综合协调工作,指导推进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工业进园和产业集群发展;协调解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承担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组织认定及相关目标考核评价工作;承担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电话:83133464;传真:83135942

负责人:王陈佳

(十一)原材料工业处

组织实施钢铁、有色、稀土、石化(不含炼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行业管理;研究拟订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导原材料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原材料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承担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工作。

电话:83133280;传真:83133324

负责人:兰亚平

(十二)装备工业处

组织实施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管理;研究拟订装备工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导装备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和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研究装备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电话:83134776;传真:83134774

负责人:谭叠

(十三)消费品工业处

组织实施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家电、盐业等行业管理;指导消费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消费品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协调烟草工业生产和专卖管理。

电话:83135811;传真:

负责人:詹若兰

(十四)商贸服务业处(省酒类专卖管理局)

组织实施商贸服务业(含批发、零售、家政、餐饮业、住宿业等)行业管理;推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指导社区商业发展;指导和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依法对拍卖、典当、租赁、汽车流通和旧货流通业等进行监督管理;承担酒类流通、生猪屠宰管理的相关工作。

电话:83133215;传真:83133349

负责人:陈夫

(十五)生产服务业处

组织拟订会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物流行业管理工作;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电话:83133356;传真:83133350

负责人:黄建明

(十六)市场体系建设处

拟订有关健全和规范商品市场体系的政策;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承担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相关工作;承担分工管理的重要消费品储备(肉类、食糖等)的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承担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相关工协调作;承担茧丝绸协调工作;牵头承担粤港、粤澳服务业合作相关工作。

电话:83133374;传真:83133274

负责人:罗房枢

(十七)经济协作处

指导和组织开展国内经贸合作;承担有关重大展会的组织、协调工作;收集和发布经济协作信息;协调解决有关经济协作签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对外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联系省政府驻沈阳、武汉、成都、昆明、西安办事处的工作;指导驻外省的广东商会工作;协调、指导各省(区、市)驻广东商会的工作。 电话:83135887;传真:83133494

负责人:黄欣

(十八)电子信息处

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监测分析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有关问题;组织协调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

电话:83134289;传真:83134289

负责人:杨学

(十九)电子政务处(信息安全协调处)

组织编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省级重大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指导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建设,组织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工作;指导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和数字认证相关工作。

电话:83134771;传真:83134275

负责人:万淑萍

(二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指导软件业、信息服务业行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电话:83134285;传真:83134305

负责人:陈少媚

(二十一)信息化推进处

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推动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协助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社会和经济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推广信息化领域

广东经济信息 第四篇_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

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35万亿元,占全国的27.6%,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软件业务收入4224.2亿元,占全国的16.9%;电子商务交易额1.5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达7.9%,居各省市之首;互联网普及率达63.1%,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66.4%,均居全国前列。当前,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兴起,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应用正酝酿重大突破,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快融合,推动人类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和社会活动模式发生新变革,对我省加快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抓住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和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以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占信息化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等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

合,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战略定位。

坚持立足广东、面向世界,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将我省建设成为国际信息网络枢纽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世界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发展成为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高地、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和北斗卫星综合应用试验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信息化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迈进世界先进行列。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和商业智能试点示范应用成效明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全面普及,信息化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转变,信息化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网络覆盖、网络速率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提高3倍以上,加快推进城镇光纤入户,农村光纤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拓展。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30%,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70%.珠三角地区公共区域实现WLAN(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光纤入户率达到20%,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8%,珠三角地区达到80%。IPv6(下一代互联网)初步实现规模商用。

——在集成电路设计、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等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25%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7500亿元。

——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2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0%,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达到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40%。

——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建成,至2013年底全省县级、至2015年底珠三角地区镇级政府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并与省市连接,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70%,珠三角地区试行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到2017年,全省信息化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信息化发展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比2015年提高2倍以上。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0%,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0 %.光纤入户率达到40%,网络接入能力超过100兆。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珠三角地区达到83%。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28%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

——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6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15%,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达到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7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应用普及率达到50%。

——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持续推进,镇(街)级政府基本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并与省、市、县连接。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5%,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75%。珠三角地区全面普及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到2020年,全省信息化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

更加显著,信息化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基本建成“智慧广东”。具体目标如下:

——全省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比2015年提高3倍以上,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5%以上,3G以上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90%,城镇公共区域实现WLAN全覆盖。珠三角地区光纤入户率达到75%,20家农户以上规模的自然村通宽带。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8%,珠三角地区达到85%。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平稳增长,占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重达到30%。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突破1.5万亿元。

——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普及,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其中网上购物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过20%,传统产业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率突破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突破80%。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点企业RFID应用普及率达到70%。

——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部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省、市、县进一步巩固已有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成果。全省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率达80%.大数据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社会的服务应用全面普及,全省推广公民个人专属网页。

三、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江口东西两岸各市为节点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全省通信管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优化各类城域网络,提高话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开展频谱资源共享试点,实现频谱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优化基础接入网建设模式,提高接入网共建共享水平。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升级改造。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进行IPv6网络

建设。

(二)推进光纤入户和三网融合。

加快城市光纤入户,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大资源投入,提升骨干网传输和交换能力,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宽带接入能力,重点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场馆、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社区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宽带入乡进村。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深入推进深圳、广州、佛山、云浮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广电、电信双向业务进入实质性商用阶段,积极培育三网融合新业态。

(三)推进无线城市群建设。

统筹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无线局域网(WLAN,包括WiFi等)、新一代移动通信(LTE等)无线宽带网络发展。扩大WLAN在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的覆盖面,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加快实现珠三角地区WLAN全覆盖,逐步实现全省城镇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一)完善信息技术创新机制。

【广东经济信息】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扶持引导作用,组织技术联盟和产业协作,加强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支持省内企业参与信息化全球市场竞争,推动我省自主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加快形成高端信息技术创业创新高地。

(二)培育信息技术骨干企业。

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支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发展内生动

广东经济信息 第五篇_广东省关于明确2016 年售电公司参与直接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广东省关于明确 2016 年售电公司 参

与直接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 促进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粤电集团公司、广州供电局有 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印发 广东省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集中竞争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 (粤经信电力 [2013J 550 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广东 省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关于印发广东电力大用户 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经信电力

[2014J 297 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集中竞争交易规 则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经信电力函 [2015J 1136 号)的规 定,为规范售电公司进入直接交易市场后的市场行为,保障市场 公平运行,推进售电侧改革工作有序开展,现对售电公司参与直

接交易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交易模式

( 一 )电力用户。

1.电力大用户(指进入广东省直接交易准入电力大用户目 录的用电企业)自愿进入市场的,在协商交易市场中 , 可自主 选择向一家或多家售电公司、发电企业购电;在竞争交易市场 中,只可在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或委托一家售电公司购电中选 择一种方式,不可两种兼有。

2. 园区一般用户(指除电力大用户以外的其他用电企业) 自愿进入市场的?只可自主选择一家售电公司购电,全部用电 量纳入与售电公司的购售电合同。

3. 电力用户变更签约售电公司的,应该确保已签订的合同 处理完毕。

4. 不参与市场的电力用户按目录电价向电网企业购电。

(二)售电公司。

1.售电公司作为新市场主体可参与直接交易市场,与发电 企业、电力大用户和园区一般用户开展购售电交易。同一园区内 可以有多个售电公司参与售电,一个售电公司可以在多个园区内 售电。 初期,售电公司之间暂不开展交易业务。

2. 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应签订购售 电合同或相关协议,约定责任义务并承担相应风险。

二、交易规则

( 一 )协商交易。

一 2 一

【广东经济信息】

-3 一

在协商交易市场上,售电公司应按购、售电量总量平衡的原

则签订购售电合同,确定其签约用户年度协商电量及月度分解量 并报交易中心备案。

(二)竞争交易。

1.各市场主体应按照交易通知要求提前在广东电力市场交 易系统上填报交易电量需求,未按时填报的视为不参与当月竞争 交易。

2. 2016 年,若月度竞争电量规模大于 14 亿千瓦时,单个 售电公司申报竞争电量不可超过当月竞争电量总规模的 150/0; 若月度竞争电量规模小于等于 14 亿千瓦时,单个售电公司申报 竞争电量不可超过 2.1 亿千瓦时。单个售电公司年度累计成交竞 争电量的上限不能超过 21 亿千瓦时。

3. 暂停执行以下机制. "根据发电侧平均申报价所处的价格 区间,发电企业报价超过发电侧平均申报价一定倍数以上的视为 异常报价,异常报价中偏离平均申报价格最多的一定量的电量作 为剔除电量?不参与竞争交易撮合。机组异常报价相同时,优先 剔除综合煤耗较高的机组。"

三、交易执行偏差的月度平衡 对月度交易执行偏差

按以下方式进行月度滚动平衡: (一)电力用户。

1.用户月度实际用电量按照月度竞争中标电量、年度协商 电量的月度分解量、网购电量(若有)的先后次序进行结算。

2. 当月实际用电量与当月交易电量(年度协商电量的月度 分解量、月度竞争中标电量之和)有偏差的,超出部分视为提前 使用次月协商电量(若有),不足部分累加至次月协商电量(若 有)执行。

3. 在协商交易中同时向发电企业、售电公司购电的用户, 按照不同购电对象的电量份额等比例的原则对执行偏差进行滚 动平衡。

(二)发电企业。【广东经济信息】

1.发电企业月度实际发电量按照月度竞争中标电量、年度 协商电量的月度分解量、年度计划基数电量的月度分解量的先后 次序进行结算。

2. 当月实际发电量与当月交易电量(年度协商电量的月度 分解量、月度竞争中标电量之和)和年度计划基数电量的月度分 解量之和有偏差的,超出部分视为提前使用次月计划基数电量, 不足部分累加至次月计划基数电量执行。

四、交易执行偏差的月度考核 对电力用户、售电公司每月实际用电情况与当月交易电量存

在的偏差,按如下规则进行考核:

(一)考核对象。

1.没有竞争电量的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免于月度考核。 2. 在竞争交易市场上向发电企业购电的电力大用户,对该 用户进行考核。

- 4 一

-3 一

广东经济信息 第六篇_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全文)

广东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全文)2015-12-2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目录

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二、“十三五”时期广东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三、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四、坚持协调发展,强化统筹兼顾,着力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五、坚持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着力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六、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互利合作,着力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

七、坚持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八、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十三五”时期,是完成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期望,制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省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就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良好开局,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外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紧密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务实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三五”时期我省继续前进创造了重要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2)“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下的深度调整和转型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空间利用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产业结构和经贸规则深刻调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种风险隐患增加,我省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重大提升。同时,我省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自身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亟需充分发力补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亟需克难攻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仍不够开阔,亟需加快构建全球视野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亟需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资源环境约束依然趋紧,亟需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深度调整与转型攻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全省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使命任务。

“十三五”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支撑,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新路,奋力开创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继续走在全国发展前列。

(3)“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8064/

推荐访问:广东省经济信息委员会 广东省经济信息中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