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节日知识 >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时间:2018-05-20   来源:节日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节日知识】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一篇_六月六姑姑节

六月六“姑姑节”

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中国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有的地方则在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有“六月六,请姑姑”回娘家“息夏”的习俗。

六月六“姑姑节”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 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 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 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 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并告诉母亲关于其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 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 ,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六月六其他习俗

除了六月六请姑姑回娘家以及“息夏”的习俗外,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民间还有其他一些风俗习惯。如:

吃新

对于中国长江以南不少农村地区, 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有“吃新”的习俗。因为南方天气热,宜栽双季稻,一般早稻在农历六月初六就会收割,并能吃到新米。所以一般农民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杀鸡、宰猪摆酒宴,并煮上刚收获的新米饭,以示庆贺丰收。

庙会

在中国甘肃省兴隆山一带,汉族人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庙会,连续三天集会。 此间,道师、阴阳聚集诵经,三日之中,朝山行香、顶礼诸神的诵经声和乐声,回荡山谷。牵羊端盘,祈福消灾的善男信女和观经群众, 尾随诵经乐队之后,络绎不绝。少妇们虔诚地围跪在阴山之巅的太白泉边,伸臂入泉,摸取泉中的石子,并用红布包裹,小心翼翼地珍藏入怀中,口中念到:“太白 诗仙,赐我一子!”老人们攀登到鸿雁阁,察看阁地上的鸿毛,以鸿雁增加的成数,判断来年何种谷物丰收。这是据传说,每年鸿雁南归返北时,雁阵都得从鸿雁阁 的洞窗中长鸣穿过,并要用嘴拔下自己的一根羽毛,扔到阁内,向地神报数。其羽毛数量增加,才是个好兆头。

猫狗洗浴

农历六月初六,很多地方人们就将自家的猫狗投入到池塘河滨,洗除它们身上的跳蚤、灰尘,俗称“六月六,猫狗要洗浴”。另外,家家户户曝晒衣物,以防霉蛀。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二篇_民族风情:土家族节日——六月六节

“六月六节” 土家地区内各处六月六节内容不同。湖北的清江流域,六月六为向王节。人们焚香烛、放鞭炮、备酒肉、祭祀向王——廪君,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面上航行平安。利川、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邪除秽、消灾免病。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名曰“烧黑神”。湘西严姓的土家人在六月六这天过年。有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日是太阳的生日,要敬祭太阳神,祈求太阳神赐给阳光,温暖万物,确保丰收。有的地方又以六月六日为吃新节,人们煮酒杀牲敬神,感谢、祈祷神灵赐与丰收。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三篇_老北京“六月六”习俗

老北京“六月六”习俗

今天的北京人基本已经忘了,农历六月六曾是一个节日。

古人为了记忆方便,常将月初、月中和月日相同的日子设为节日,比如元日(一月一日)、青龙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四月四)、端午节(五月五)、晒霉节(六月六)、七夕(七月七)、重阳节(九月九),六月六即在其中。

六月六能成为节,因为此时春茬谷子、黍子开始抽穗,故老北京有“六月六,看谷秀,揭开包子一包肉”之说,所谓谷秀,就是谷子抽穗,老话叫“知了叫,河水响,你看庄稼长不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肉包子,希望谷子能长得像包子那么饱满、充实。

在传说中,六月六日是大禹的生日,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称:“鲧纳有莘氏,臆胸折而生禹于石纽,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重修裸飨,岁以为常。”宋代时,宋真宗自称上天在六月六日赐给他一部经书,因而将这一天改名为“天贶(音矿)节”,并在泰山脚下修天贶庙以祝之。 在宋代以前,人们都是在七月七晒衣物,比如东汉崔蹇《四民月令》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北宋的《太平御览》引《韦氏月录》中也说:“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但到了元代,人们渐渐意识到,六月六日是一年最燥热之时,且少雨,故将晒衣物、经书的日期挪了过来。

在老北京,每年六月初一至初七,白云观要举行“晾经会”,把藏经楼里的《道藏》拿出晾晒,而广安门内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斋,办“晾经法会”。

除了晒,还要洗。六月六又叫“洗节”,明人孙国敉在《燕都游览志》中称:“原德胜桥在德胜内,西有积水潭,潭水注桥下„„每岁六月六日中,贵人用仪仗鼓吹导引,洗马于得胜桥之湖上。”清朝杨静亭编《都门杂咏》中也说:“古潭连内苑,御马洗清流。夹岸人如蚁,争看独角牛。”渐渐的,洗马不过瘾了,改成洗象。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自元代起,暹罗、掸国、安南常贡大象,养在皇家象苑中,每到六月六拉到宣武门内西侧城墙根的护城河中洗澡,以乾隆时期最盛,多达30多头象,百余名驯象师,一起出游,蔚为壮观,元人有诗赞曰: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都门杂咏》中有:“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至今北京仍有象来街,追忆着曾经的节日盛景。 由于正值盛夏,害虫较多,“六月六”又被称为“虫王节”,农民们要在农田、庭院里焚香祭祀,城市人还会去“虫王庙”祭拜。

为防止中暑,本日起老北京各药铺与寺庙开始施冰水、绿豆汤和暑汤,此外当日需素食,如炒韭菜、煎茄子和烙煎饼等,此外郊游与赏荷,以解暑气。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四篇_6月节日大全

6月节日大全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

6月26日: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

6月30日世界青年联欢节

[农历六月六日] 天贶节

天贶节,又称农历六月六、回娘家节、姑姑节、虫王节等。农历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

葡萄牙----6月12圣安东尼奥庆祝节

葡萄牙----6月22基督圣体节

圣灵降临节(Pentecôte)--法国

桦树节:节期在俄历每年6月24日。俄罗斯四季节日的第二个节日是桦树节,桦树节源自古代的夏至节。从1964年起又被称作桦树节,或者"俄罗斯小白桦节"。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五篇_民族风情:布依族节日——六月六

六月六:祭田神、土地神和山神。俗称“祭盘古”,有的村寨称过小年。各地布依族过“六月六”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多地区要用纸剪成三角旗或纸人、纸马插在田中,供上酒肉和粽子等。有的地方将犁耙等农具放在堂中神龛下供奉祭祀。还有一些地方每家每户拎来公鸡在田坝的水口边举行“祭水口”仪式,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地方还利用这机会,制定乡规民约。除了这些包粽粑、杀猪、宰牛、杀鸡、祭神敬祖、制定乡规等活动外外,男女青年借此农闲季节进行娱乐活动,尽情欢乐。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六篇_每逢六月六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每逢六月六、家家吃羊肉

----------走进费县石井镇感受民风民俗

古代六月六又叫 “洗晒节”夏至节后,恰逢小暑大暑

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六月六”古老民间习俗

除了传承以外也在发生变革、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农历六月初六,费县石井镇有“吃伏羊”的乡俗。每到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煮羊肉汤,有的是去集市上买羊肉、羊下水,更多的是买一只羊来宰杀。山羊一般都选用六七十斤重的,单独一家宰杀一只吃不了,就几家合伙。

吃伏羊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

月。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在这一个月里,当地的人们集中在各个酒店,饭庄以及专门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以六月六这天最为集中达到高潮。【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羊,作为最早被人类成功驯养的家畜种类之一,人的贡献

在衣食 住行乃至祭祀方面都有着突出体现,而最重要的应属

饮食方面。食羊的传统古来已有,先民们很早就捕猎野羊为

食物,羊被驯养为家畜之后,更是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

来源。《周礼天官》中有记载:“春行羔豚,膳膏香”;《礼

记月令》也记有:“仲春之月”,“食麦与羊”;“医食同源”是中

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先人们在用羊来满足口腹之需

的同时,也不断发掘出了羊肉的药用功效。东汉名医张仲景

在其《伤寒杂病论》中记有“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疗血虚寒

疝等疾病;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

食之肥软益人,治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羊肉的祛风驱寒

功效看似与三伏天的暑热格格不入,实际上夏日候湿热,人【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们食欲减退,体内积热,在这样的时候吃上一碗香辣美味的

羊肉,不仅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同时也能促人发汗,以

热制热,驱散体内湿毒,补虚健体,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

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六月六”食羊,既是对羊肉本身

鲜美味道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羊肉药用功效的充分利用。“伏

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大夫开药方。

全羊汤是沂蒙山区的传统风味名吃,以肥而不腻,膻而不

腥,汤汁清淡,肉质软嫩而闻名。黑山羊、红山羊、白山羊

皆可做汤,但以黑山羊为正宗。石井镇山场面积大山上泉水

众多,植被茂密,有金银花、何首乌、连翘、血参、柴胡、

熟地、百合、马齿苋、等中药材及野菜,饲草资源丰富。有

几百年的养羊历史,各家各户都养羊,少的三、五只,多的

十几、二十只,采用纯自然放牧方式,任其自由觅食,或者

上山放牧。

羊是纯食草动物。吃草特别讲究,上山专吃新鲜干净的

青草;只要被人踩踏过的,它就嫌脏不肯吃,更不要说被化

肥、农药污染过的了。“凡禽之食谷者,兽之食草者,性皆

良,可食。”现代医学研究也得出了“食物左右性情”的结

论。羊肉之所以味美,正是因为羊是纯食草动物的缘故。它

饿了食百草,渴了饮山泉,吸收了中药材、山野菜、天然矿

泉水的营养成分,是典型的有机食品,肉中美味

“吃伏羊”就是在三伏天吃羊,特别是儿童,都要喝全

羊汤“膻肠子”,据说可以防治百病。当地民谣有“六月六,

吃羊肉”之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家家户户吃伏羊的日

子。此时农事稍闲,有的自家宰羊,有的几家合伙宰羊,家

家美味,户户飘香,充满喜悦。羊肉性热,本来是冬季进补

防寒暖胃的佳品,人却喜欢在三伏天享用,看起来似乎不合

常理,其实有深刻的科学道理。原因是盛夏季节,人体内存

有积热,容易生病;在炎热的三伏天,喝下性热的羊肉汤,

伴以辣椒、芫荽等热性佐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排出体

内积热,释放体内毒素。这就是中医学“以毒攻毒”的道理。 羊全身是宝,食疗价值颇高。羊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1.1%,

热量高于牛肉;含脂肪28.8%,仅为猪肉的一半;还含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A等营养素,能补精血,助元阳,历来被用作滋补壮阳的佳品,所以《本草》说羊肉能比人参、黄芪。羊肾能补肾助阳,生精益脑。羊肚(羊胃)能补虚弱,益脾胃。其心补心,其肺补肺,其肝补肝。就连羊骨,也富含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等成分,有补肾、强筋之功效。

羊的出肉率很低。有人说:“羊几贯,帐难算,生折对半熟时半,百斤只剩廿余斤,缩到后来只一段。”意思是:一百斤的羊,能解割下五十斤生肉,煮熟后只有二十多斤。羊肉折损多,却也最能饱人,因为羊肉吃到肚里容易发胀。吃羊肉时,肚里一定要留有余地,不可吃得太饱,饱则伤腹。

羊菜的做法很多,包括了蒸、煮、煎、炒、熏、炖、煨、涮、拌、炸等,原料以羊肉为主,兼及羊鞭、羊肝,很少用到其他内脏。似乎下货入汤只是民间的吃法,上不了席面。其实,最科学合理的烹调方法,还是全羊汤。羊肉汤,古代称“羊羹”。羹者,五味调和也。 “和如羹焉”, “和羹者,五味调和,腥热得节,食之,于人性安和。”在一定意义上,和羹是美味、美食的极致。全羊为汤,可谓深得我们祖先调味之精髓。羊肉汤用羊以饲养2年以上、常年活动在山上、重量在50斤以上、“捶”过的公羊为最好。宰杀后,把羊肉切成大块,漂洗干净,对内脏的加工要经过烫、刮、

洗等工序,使之洁净,无脏腥味。熬制时,先加水入锅,待水开后,放入羊骨架和羊肉、内脏,用大火烧开,撇净血沫,然后加入白芷、陈皮、肉桂、砂仁、生姜、花椒等调料,以除腥膻、提鲜味。煮至九成熟时,将羊骨捞出,将羊肉、内脏、羊血等切碎回锅,小火烧开即成。食用时,可视个人口味,加入食盐、食醋、味精、芫荽、辣椒粉、胡椒粉等佐料。配上煎饼老少皆宜。【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石井“全羊汤”,制作颇为讲究:用土灶、大锅,用泉水一次加足,用木柴烧火,吃羊一般在秋天最为适宜,因为山羊经过春夏两季的饲养,膘肥肉嫩,宰杀后肉味纯正,鲜美可口。农谚说“三月狗,四月羊,五月牛肉不能尝”,是说农历四月正是山羊的发情交配期,羊肉的营养价值最低。

品尝全羊汤,最讲究“鲜、全”二字。所谓“鲜”,是说羊一定要现宰现煮,做出的全羊汤,也要趁鲜食用,如果放凉再加热,味道也会大为逊色。所谓“全”,是将羊肉、羊肝、羊肺、羊肚、羊肠、羊血、羊头、羊蹄、羊骨头等,全部下锅,这样做出的全羊汤,味道最纯正、最鲜美。 石井全羊汤味道鲜美,也是出门在外人们的恋乡情结,每年每逢六月六吃伏羊,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中与家人相聚,邀上亲朋好友美美饱餐一顿,体会一下家乡羊汤特有的风味,光着膀子、大块吃肉,大碗喝汤那感觉、那滋味真叫人回味,令人难忘,难以割舍,回味绵长、久久不能释怀。

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第七篇_格道村之六月六

格道村之六月六

家乡是一幅画。阳春三月,无论是哪个角落,都点燃了春天的色彩——绿。而家乡美丽的人们热情、质朴。她们不会华丽的辞藻,不会“纸上谈兵”般的有着文化的气息,她们带着与生俱来的少数民族的气息,当你到这里后,你不经意的就会心情愉悦,说不出的感受到那股暖流,流入心底,你会用不一样的心情去品味人生。

家乡六月六的名族节日更是热闹非凡,这三天村里、镇里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你可以一下子就了解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如果你看到了,那你就到“六月六”的时候过来感受一下这里浓浓的名族风情!

山里的空气很干净。你若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早晨,当朝露该散未散的时候,静静地走在那黄泥小路上,山野的空气清明扑面而来,泥土味中夹杂着小野花的阵阵清香,定将你的一天点缀得烂漫维妙

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抓一把泥土,散发着醉人的幽香。那麦苗在汗水的滋润中拔节,和着微风吹拂下的细雨奏响了并不优美却十分动人的旋律。

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对乡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

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

转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情。

长在枝条上的叶子绿茵茵的,一阵阵微风吹来,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远远看去,就象婀娜多姿的美少女笑弯了腰。

那涤荡着心灵的一丝寒风,扫拂了城市的喧嚣,伴予着的不再是无休止的动律,

而是一

种只能在回忆中找寻的静谧。这景就已扣人心弦,使人痴醉了吧!可这些都不属于你,除非你亲临其中,你才会感受良多。

贵州省长顺县格道村农历六月六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6634/

推荐访问:哈尼族节日六月六舞蹈 六月六吃什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