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行业知识 > 珠宝行业

珠宝行业

时间:2018-05-16   来源:行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行业知识】

珠宝行业 第一篇_珠宝行业分析(补充)

BSCC珠宝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述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珠宝市场潜在消费能力巨大。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珠宝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这些潜在珠宝消费能力正逐步转变为现实购买力。

中国2013 年人均珠宝零售额为63 美元,人均GDP 为6800美元,接近美国上世纪70 年代初期发展水平。从市场角度而言,珠宝行业正处于黄金时期。

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党的十八大又提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的指导思想,珠宝行业持续利好。但2014年行业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内反腐处于高压态势,行业面临下行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珠宝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4%。

2014年度各大珠宝品牌都面临新的压力,黄金金价的地位徘徊,消费低迷;钻石原胚价格上涨,30-60分的主流销售的上涨20%,价格战严重,零售市场毛利率接近成本价;翡翠上游毛料价格飞涨,终端销售几乎停滞;2014年彩宝价格整体上升约3成。

2014年是珠宝行业变革年,企业经过在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价格等一轮轮的优胜劣汰之后,幸存的企业在质量、成本、技术含量等方面已趋于同质化,逐步失去了作为竞争手段的意义,如何在市场中突围,是珠宝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行业面临问题 1、品牌同质化严重

众多珠宝品牌珠宝设计的创意点和设计大多来自于国外,国内某些品牌在不断地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同时,造成了国内珠宝品牌的日益同质化,却忽视了品牌个性的塑造和珠宝原创设计的力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消费方向也在发生转变,中国的消费者需要更懂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的珠宝产品,市场呼唤的是珠宝公司的原创设计。 2、过剩危机增加

部分品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点,一些圈外非珠宝企业也盲目加入珠宝行业,在大环境投资渠道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加重了珠宝行业的危机,不少企业新成立又相继倒闭,但不断涌现的新产能和销售网络,使得过剩危机无法减弱。 3、圈外资金的冲击

2012年起,跨界式跨界式珠宝连锁品牌及创新模式开始逆袭珠宝行业,如万达集团旗下兴国珠宝,国美旗下的多边金都,红星美凯龙与婚庆公司结合切入婚庆珠宝消费市场,势必冲击现有行业的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需要行业内现有企业主动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4、新的珠宝渠道形态

1)设计师工作室,以街坊门店,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司与零售一体化门店为主要形态,已经成为珠宝高端定制、私人订制、个性化产品的主流形态。

2)会所:不依赖商圈,而是将餐饮、烟酒茶、艺术、文化、宗教、健康等外界元素,与珠宝相结合,以高端客户为主的形态,是私人定制的升级版,从销售类型上等同于直销,也满足了部分有产者 3)在线定制: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线下体验店的O2O模式,核心利益点是减少渠道加价及门店成本,从而使产品具有价高性价比,之所以只有钻石取得较好的成功(钻石小鸟等),与钻石的产业链特性及顾客需求紧密相关。 5、珠宝行业优秀人才奇缺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而金银珠宝等高弹性的奢侈品将成为本轮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最大受益者,而从事珠宝行业的人员严重不足,一些从事多年的中高层管理人才思维模式固定未能及时感应时代的变化,管理方法陈旧,终端导购接待无科学流程,人为因素众多,终端成交率不稳定。缺少系统的基本的理论指导,缺少逻辑思维,对数字化,程序化管理难以接受,甚至反感。 6、企业融资遭遇冲击

黄金珠宝业是一个“轻资产、重存货”的行业,黄金珠宝这些贵重资产按照银行的传统审核方式,由于缺少固定资产作抵押,因而无法顺利合作。此外,对于黄金珠宝,银行也很难进行评估,尤其是近年来黄金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也不愿接受其用于抵押,导致企业在银行融资困难重重。据了解,除了一些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外,大多数中小黄金珠宝企业都存在巨大的融资问题。

二、珠宝行业市场概况 1、珠宝市场分析

从2005年到2013年,珠宝首饰市场销售额增长约3.5倍,2013年中国珠宝产品零售总额已超过4700亿元。2014年上半年形势严峻,8月份市场逐步恢复增长,预计全年增长率低于2013年,为十年来最低点。

(1)近十年中国珠宝行业销售规模及增长情况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销售规模(单位:亿元 %)

过去十年行业年复合增速在15%左右,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珠宝市场在经历短暂的低迷后,预计未来5年将会持续平稳发展,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在10%-15%。 (2)国内珠宝市场的品类分析

图一:在4700亿元的零售额中,黄金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

图二:非素金类产品销售额逐年增加,毛利率较黄金类高

图三:上市公司产品结构比例图

我国以黄金为主的珠宝市场结构,决定了参与者多以黄金为主要产品,从实际利润点来看,翡翠玉石>铂金/K 金钻石、珠宝镶嵌>黄金。消费者对于非黄金产品分辨度不强,对渠道的选择往往先于产品选择,享渠道、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更有利于推广高毛利的非黄金产品,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周大福、老凤祥等龙头企业都是依靠高周转的黄金品类销售快速扩张渠道规模、提升市占率和品牌影响力,然后通过在已有渠道低成本铺设珠宝镶嵌、K 金/铂金、翡翠玉石等非黄金首饰,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珠宝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我国的珠宝首饰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东南沿海及各一线城市购买力较高,对时尚趋势较为敏感,因此,钻石首饰行业的制造和销售集中在这一地区,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也表现出很强的潜在购买力,行业消费地区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3、珠宝市场消费观念的转变 (1)从盲目性保值到理性收藏

消费者逐渐从对珠宝首饰盲目的保值观念中清醒出来,更加理性地审视珠宝首饰的价值与保值关系,更会从工艺性、艺术性、文化性去衡量。 (2)从大众化盲从性消费到个性消费

以往的珠宝消费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具有盲从性。近年来逐渐向个性消费转变,强调独特性。 (3)从普通性了解到专业性认识

市场对珠宝科普的宣传日益增多,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对其名称、价格等的普通性了解之上,而是有了更专业的认识,如佩戴规则、维护与保养、鉴赏、文化内涵等。 (4)从简单产品意识到品牌意识

近年来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质量、工艺、款式、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热衷于品牌珠宝消费。 (5)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珠宝行业】

过去珠宝消费往往是身份、财富的象征,现在更强调精神感受。 (6)从珠宝产品本身到附加文化价值

产品的文化属性是品牌商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必然趋势。珠宝的设计、工艺等文化属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三、国内黄金珠宝企业梯队格局分析

珠宝企业品牌内功的打造也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综合量(销售额、渠道规模)和质(产品结构、品牌溢价)两个维度,分析珠宝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整体竞争力,可以将香港和内地的上市珠宝企业划分为以下三个梯队。

(一)第一梯队:行业龙头周大福

周大福诞生于1929年,起初是一家小金行,1998年进入内地市场后,依靠较强的品牌和资金优势,快速拓展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占有率、自有门店数量、上游供应商资源、品牌实力等各方面均建立了牢固的领先优势。截至2012年底,周大福在内地共有164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1209家,k金、铂金、钻石镶嵌等非黄金产品销售占比近40%。周大福是De Beer的全球84家看货商之一,并在南非投资了钻石加工厂,成为国内市场唯一向钻石切割产业链延伸的珠宝企业。2011年香港上市后,周大福市值超过Tiffany,位于全球25家奢侈品上市企业的第11位。

(二)第二梯队:老凤祥、六福珠宝、周生生、豫园商城

在周大福面前,这一梯队的企业处于追赶者地位,而其中老凤祥又是最为强势的追赶者。老凤祥

和豫园商城均以低毛利黄金产品为主打,并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渠道,目前两家企业的门店总数均已超过周大福内地门店数,市场份额与周大福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非黄金和高品牌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低、品牌内功打造较为欠缺。相比之下,老凤祥因近年来加大了品牌推广的力度、且具有工艺制造的历史基因,实力更优。

六福和周生生两家香港企业均于90年代进入内地市场,具有品牌的先天优势,但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渠道经营策略。周生生100%直营门店,因此扩张较为谨慎和缓慢,目前内地门店仅270家,六福以批发加盟模式为主,扩张上更为激进,已有超过1000家门店。

(三)第三梯队:潮宏基、谢瑞麟、明牌珠宝、东方金钰

为避开以黄金为主要产品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潮宏基、谢瑞麟两家企业分别定位于k金首饰和钻石镶嵌,走以品牌和设计驱动的差异化经营路线。虽然在细分品类市场占有率、原创设计和品牌运营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但由于细分市场规模受限和自营为主的渠道扩张模式,在门店数量和销售规模上处于相对劣势,未来能否在“量”上取得突破是提升企业竞争地位的关键。明牌珠宝和东方金钰受益于近年来珠宝行业的高速发展,门店扩张和规模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分列上市珠宝企业三、四位,但设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明显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由“量”到“质”的路程还非常遥远。

四、南京本土珠宝品牌现状分析

珠宝行业 第二篇_2014年国内外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4年国内外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图)

2014年07月17日 13:4014328人浏览字号:T|T 珠宝首饰行业是非常古老的行业,珠宝首饰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尚美的天性使人类自古就对珠宝首饰充满向往。在世界经济中,珠宝首饰行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国家甚至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珠宝首饰销售区域较为集中,50%的销售集中在美国、中国和印度,其中:美国是世界珠宝首饰第一大消费国;中国则是珠宝首饰消费增长最快速的国家,并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近两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珠宝首饰消费市场出现大幅萎缩,但据世界黄金协会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国际珠宝首饰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珠宝首饰市场上的代表性企业有卡地亚(Cartier)、宝格丽(Bulgari)和蒂芙尼(Tiffany)。这些企业凭借悠久的历史、雄厚的资金实力、成熟的原料渠道特别是异形宝石供应渠道,邀请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加盟,打造出设计独特、工艺精美的首饰产品,使其不仅成为【珠宝行业】

国际珠宝首饰业的高端品牌,还引领着受欧美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消费时尚。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国际一线珠宝商正将其品牌所代表的首饰文化向东亚地区逐渐渗透,且已经在东亚首饰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内地市场对K 金和钻石镶嵌首饰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分析

建国后,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停滞、恢复、发展、成熟四个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珠宝行业开始起步,直至2002 年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后才真正放开,加之我国居民收入很长一段时期在低水平徘徊,导致国内珠宝首饰消费长期以来处于被抑制状态。因此,珠宝首饰这一古老行业在国内尚处于朝阳阶段。

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昔日属于奢侈品的珠宝首饰日渐“平民化”,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热点,并呈现出持续繁荣态势。2006 年至2011 年期间,即便是在国内经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年份,我国金银珠宝首饰年销售总额仍保持了增长,2010 年和2011 年在金融危机阴影逐渐退去及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双重背景下,分别呈现出46%和42%的增长速度。进入2012 年后增幅虽然放缓,但2012 年和2013年金银珠宝年销售额仍分别达到2,209 亿元和2,95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6%。

2006-2013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珠宝首饰年销售额超过300 亿美元的国家之一,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珠宝首饰消费市场。其中,我国对黄金、铂金、玉石消费位列世界第一;钻石消费位列世界第二。此外,在我国,白银、水晶等时尚性装饰产品也大受青年消费者欢迎。

在国内珠宝首饰的生产方面,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深圳罗湖、广州番禺等在内的20 个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建立产业集群,使诸多相关企业通过资源共享降低全行业的成本,提高行业的运作效率。 在珠宝首饰的销售方面,知名企业已经完成了从注重数量扩张的圈地型粗放经营方式向注重发展质量、塑造品牌形象的内涵发展方式转变。截至2013 年底,420 多家零售企业获得“放心示范店”称号。

珠宝行业 第三篇_中国珠宝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分析报告

一. 中国珠宝行业环境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政治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珠宝行业发展较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珠宝首饰的销售属于生产服务性的一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生产服务性优惠政策都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经济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尤其是爱美的女士,对于珠宝行业的贡献尤其之大。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均珠宝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提升。

珠宝首饰的需求主要有:婚礼需求、展示需求、个人平常装饰需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2000年到2009年的人均珠宝消费金额才会有如此大的提升。 技术因素:

珠宝首饰行业主要靠的是手工和电子设备,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我国的珠宝首饰行业逐渐壮大,首饰做的不仅很精美漂亮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二. 中国珠宝行业竞争模式

目前中国著名的珠宝首饰品牌有:戴梦得、菜百、欧罗普、瑞恩等知名品牌,品牌虽多,但是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信赖度,还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

中国珠宝行业在销路上有很大的优势,销售渠道主要有名店、商场珠宝柜台以及专业渠道。现在很多的大型超市,或者是路边都有各种的珠宝商店,竞争很是激烈。他们之间主要的竞争手段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电视广告刺激消费者,商品价格战还有高端精美的设计,还有注重打造品牌。

三. 中国珠宝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珠宝首饰业从中获利不少,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和国际的著名品牌相比较,在产品设计、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以及品牌创意上,我国珠宝企业都有较大的差距。

2. 消费者对珠宝产品缺乏了解。很多消费者购买珠宝只是看中珠宝的外观或者注重它的品牌,对于很多珠宝仅限于知道它的名字、价值。

3.目前我国珠宝行业的竞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更多的是在价格、代言的名人身上大做文章,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产品本身上。

四. 中国珠宝行业前景

我国的珠宝首饰业发展将十分可观,首先,我国已经先后制定了《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等多部优化珠宝行业的书籍,使喜爱珠宝的人士对珠宝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其次,珠宝被不断的细分,品种繁多,尤其是以钻石、铂金为主的饰品正逐步壮大。据统计,我国钻饰消费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钻石首饰的购买力还将继续增长;最后,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宝石资源,这也将促进的珠宝首饰产业的蓬勃发展。

珠宝行业 第四篇_珠宝首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现状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1013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2020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51013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48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增强和消费心理日渐成熟,珠宝首饰的消费需求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数量增长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因此,通过深度挖掘特定群体的消费偏好,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已成为珠宝商顺应市场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细分的背景下,国内众多珠宝商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将其划分为几种比较主流的类型:高端奢侈品牌商(代表企业:Tiffany),黄金加工批发商(代表企业:老凤祥),珠宝连锁零售商(代表企业:周生生)。 目前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部分中心城市和部分阶层已处于消费多元化阶段,消费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珠宝首饰行业在我国仍然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是支撑行业增长的长期动力。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黄金珠宝首饰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首饰市场。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珠宝首饰行业概述 1.1 珠宝首饰的分类及发展 1.1.1 珠宝首饰的分类 1.1.2 珠宝首饰的历史演变

1.1.3 珠宝首饰行业的特点 1.2 宝石的概念与特征 1.2.1 珠宝玉石的概念 1.2.2 珠宝玉石的分类 1、天然珠宝玉石。 2、人工宝石 1.2.3 珠宝玉石的定名原则 1、天然珠宝玉石的定名原则 2、人工宝石的定名原则 3、宝石名称的使用要求

第二章 2015-2020年国际珠宝首饰行业分析 2.1 2015-2020年世界珠宝首饰行业综述 2.1.1 世界十大珠宝首饰品牌盘点 1、Tiffany 2、Damiani 3、卡地亚

4、蒂爵(DERIER)

5、梵克雅宝(VanCleef&Arpels) 6、宝格丽(Bvlgari) 7、夏利豪(CHARRIOL) 8、Folli Follie 9、爱伦斯特

10、万宝龙(MontBlanc) 2.1.2 世界珠宝首饰产业地区特色阐述

1、泰国市场 2、缅甸市场 3、非洲市场 4、俄罗斯市场 5、斯里兰卡市场 6、巴西市场 7、日本市场 8、美国市场

2.1.3 国际珠宝首饰市场发展概况 2.1.4 国际珠宝首饰黄金需求状况分析 2.1.5 2014年国际珠宝首饰业运行状况 2.2 美国

2.2.1 美国出台儿童珠宝新规 2.2.2 美国珠宝市场调查情况介绍 2.2.3 美国珠宝品牌被境外企业收购 2.2.4 美国珠宝首饰市场销售现状 2.2.5 美国2014年黄金产量下滑 2.2.6 美国珠宝行业税收政策解析 1、关税 2、增值税 3、消费税 2.3 日本

2.3.1 日本珠宝商加大中国市场开拓力度 2.3.2 2014年日本市场海外珠宝集体提价

珠宝行业 第五篇_2016年珠宝首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年版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调研与发展前

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1802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6年版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61802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20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转变。中国目前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基地,更是重要的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2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生产国,珍珠年产量约1600吨,占世界珍珠年总产量的95%以上。消费市场上黄金占有75%以上的份额。

2014年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6.3%,较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网络零售增长33.2%,购物中心增长7.7%,专业店、超市和百货店分别增长5.8%、5.5%和4.1%。2014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仅增长0.4%,其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1.6%。2014年,全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金银珠宝销售额为2973亿元,同比增长0.0%。

2014年,我国各类珠宝产品出口总计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3%。其中,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的首饰出口485.19亿美元,同比增长67.89%;贵金属制其他制品出口52.33亿美元,同比下降56.93%;金银器出口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41.27%;珍珠出口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5.5%,珍珠或宝石半宝石制品出口7.087亿美元,同比减少25.34%;仿首饰出口23.7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14.92%。仿首饰出口,近两年持续大幅增长是一大亮点。贵金属首饰出口增长是否与汇率有关不得而知,但金银器、珍珠、宝石半宝石出口的下降应该是反映了国际珠宝市场的疲软。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认为,2014年,最冷的依然是翡翠市场。无论是专业市场还是店面或柜台,人气普遍不足,多数企业销售业绩较2013年持续降低30%-60%,相当一部分企业销售额不抵运营成本。

白玉、水晶、玛瑙等玉石销售额绝大多数企业也有20%至30%的下降,而一度火热的金玉结合的饰品销售额也有小幅下降。整个玉石市场销售额可能低于150亿元。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即使是7%,经济增速上仍是世界最快的国家,一年8000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长量,也是全球体量最大的。就是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形势没有改变,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基础没有改变。我国作为世界上珠宝制造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没有变,人们消费珠宝的能力和欲望越来越强的趋势没有改变。预计2015年珠宝零售市场销售额在5640亿元。

《2016年版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对珠宝首饰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珠宝首饰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现状、珠宝首饰市场动态、珠宝首饰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珠宝首饰相关政策以及珠宝首饰产业链影响等。

《2016年版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珠宝首饰公司和珠宝首饰行业相关项目现状、珠宝首饰未来发展潜力,珠宝首饰投资进入机会、珠宝首饰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第一章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珠宝首饰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概念及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大类 三、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第二节 珠宝首饰经济特性 一、珠宝首饰的成长性 二、珠宝首饰的周期性 三、珠宝首饰的区域性 四、珠宝首饰的季节性 第三节 珠宝首饰行业供应链分析【珠宝行业】

一、珠宝首饰行业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分析

(一)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综述

(二)上游原料市场供需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三)下游零售消费市场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珠宝首饰行业主要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零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二)珠宝零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珠宝零售行业供给分析 2、珠宝零售行业需求分析

三、珠宝首饰行业上游产业供应链分析 (一)黄金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1、黄金市场供需状况 2、黄金市场价格分析

【珠宝行业】

(二)铂金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1、铂金市场供需状况 2、铂金市场价格走势

(三)钻石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1、钻石市场供需状况 2、钻石市场价格走势

【珠宝行业】

(四)白银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1、白银市场供需状况 2、白银市场价格走势

(五)玉石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六)珍珠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章 2015年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珠宝行业 第六篇_珠宝行业现状

2011年中国珠宝行业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 ◆人均珠宝消费水平及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空间大:目前中国人均珠宝消费水平由2000年的10.2美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18.8美元,而与发达国家比较却仍属偏低,2009年美国和日本的人均珠宝消费额达154.7美元和89美元,分别为中国的8倍和5倍。此外2010年行业中占据销量前三位的珠宝首饰零售商周大福、潮宏基、老凤祥为14.03%,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市场尚未出现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我们认为未来行业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并且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将在洗牌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领珠宝行业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同时,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10年销售总额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3.64%。麦肯锡预计未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迅速崛起,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800亿元增长到2015的1800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金银珠宝等高弹性的奢侈品将成为本轮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最大受益者。 ◆渠道拓展成为当前行业竞争核心:加强渠道建设来拓展销售,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胜出,已成为各大珠宝零售商的当务之急。2010年各大珠宝品牌营销网络均有进一步提升,老凤祥新增连锁加盟店132家、经销商86家、总经销23家,门店总数达到1080家;潮宏基新增55家直营店、11家品牌代理店,门店总数达367家;周生生新增43家直营店,六福珠宝新增4家直营店、131家品牌授权店,两者内地门店总数分别达到186家和686家。快速的扩张、通过建立全国性范围的营销网络控制零售终端从而获得销售的主动权和市场份额,将是众多强势品牌的必然选择。

◆新兴网络渠道销量增长快,发展空间大:随着近些年的网络的普及以及网购的兴起,并且网络销售以价格优惠、个性定制等的突出优势,使得网络零售渠道的份额有显著提升,2005年网络零售渠道的销售额仅占市场规模的0.16%,而近几年随着钻石小鸟、珂兰钻石、戴欧妮、九钻等珠宝网络零售商的逐渐兴起,至2009年这一比重已经提高到0.24%。然而相比其它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仍显较低。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网络零售渠道所占比重分别为7.1%、4.3%和6.0%。我们认为随着网络购物环境的提升(如硬件环境、安全支付等)以及消费者对网购的信赖度提高,网络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将有较大提升空间。可喜的是,随着消费者网络购物心态的成熟与珠宝在线销售平台信用度的提升,使得珠宝在线销售已经远远超越传统珠宝增长。以戴欧妮为例:2010年销售额仅为4千万,2011年销售额已达到1.2亿,增涨比例达300%。可见珠宝在线销售前景相当乐观。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毛利率及股价有较大影响:各大珠宝零售商金饰品的销售定价基本采取随金交所黄金、铂金原材料价格波动而调整的政策,而成本则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若原材料黄金、铂金价格一直上扬,那么由于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以及存货天数较高,公司毛利率将有所提高;反之若原材料价格一直下降,则对公司毛利率有负面影响。公司通过有效的对冲操作(如黄金租赁、T+D交易)能将原材料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降低到最小。从2006年至今,老凤祥股价和黄金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2,

周生生、六福与黄金价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4。总体来看,金价走势对股价波动影响仍较大。 ◆投资策略:看好龙头企业及独特差异化经营公司

我们认为只要珠宝行业容量和成长空间足够大,未来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定是行业内具有独特差异化经营特征的公司。而目前行业集中度偏小,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未来优质龙头企业整合尚有潜力。首推龙头企业老凤祥,未来公司能否利用重组后的优势和资本平台,积极发挥老凤祥独特的历史底蕴是目前我们中长期关注的焦点,若能集中力量扩大直营店范围,则大大激发公司毛利率的持续提升。同时我们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潮宏基,K金为主打品牌强调设计和款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和目前较为流行的周大福、谢瑞麟以及中资老凤祥等公司形成错位经营。而2010年年末推出的股权激励制度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释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动力和基础,使得公司长期利益和资本市场的现实目标趋同。

一、珠宝首饰需求旺盛,行业高速发展

1.1重要珠宝首饰消费量居世界前列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较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宝协统计,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年销售总额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继2009年达到2200亿元后,2010年销售总额又攀新高,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3.64%。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估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

1.2消费结构升级,珠宝行业高速增长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3708元,折合美元已经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迈入消费结构快速调整时期。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珠宝将不仅仅单纯地满足保值增值需要,更多的是去满足人们艺术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时尚、彰显个性和身份地位的需要,我们认为新的消费需求将为未来我国珠宝首饰消费市场提供新的增长点。从近几年的金银珠宝销售情况来看,金银珠宝的销售增长速度远超全国GDP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1Q2011单季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销售同比增长为59.44%,而同期GDP总额同比增长为17.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仅为12.34%,金银珠宝的增长速度约是同期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3-5倍,充分印证了奢侈品经济学家欧阳坤总结的“奢侈品GDP增长规律”:奢侈品牌的消费增长与GDP呈正比例发展,并且至少是GDP增长的两倍。

从金银珠宝销售占商品零售的比重来看,也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Q2011,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达到493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的2.83%,比重为6年来历史新高(1Q2010为2.40%,1Q2009为2.19%)。我们认为未来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多元化将提高人们对珠宝首饰的购买欲望和能力,金银珠宝行业将在高速发展的宏观环境的孕育下,保持飞速

发展。

1.3奢侈品市场正在崛起,珠宝需求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已逐渐步入快速崛起阶段。根据麦肯锡最新调查,2010年家庭收入30万以上的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合计达568亿元,占奢侈品消费市场总额的71%。而中国的富裕家庭中,年收入在30到100万元的家庭数量正在以每年15.6%的速度不断庞大,预计2015年,中国将有550万户家庭达到这一收入级别;最富裕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增长速度甚至更快,年增长达到22.4%左右,2015年将有110万户家庭达到这一收入级别。随着富裕群体的快速增加,麦肯锡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800亿元增长到2015的18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17.6%,届时中国将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20%,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同时奢侈品市场将不局限于一线城市。据麦肯锡调查,2010年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奢侈品规模在16.8亿元,占整个奢侈品市场规模的21%,而奢侈品在九大城市1的市场规模约为26.4亿,占比33%。至2015年,北京、上海奢侈品市场预计将达到36亿元,5年CAGR为16.5%,而九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元,5年CAGR为15.4%。此外其余25个发达城市,市场规模也将从2010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6.8亿元,5年CAGR为18.5%。我们认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未来将在各线城市全面飞速发展,珠宝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1.4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显著偏低,行业空间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近几年有显著提升,由2000年的10.2美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18.8美元。而与世界发达国家横向比较,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却显著偏低。根据欧睿咨询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仅有18.8美元,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值分别为154.7美元、89美元,是中国的8倍和5倍。从黄金的消费水平来看,情况也是一致,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黄金消费仅有0.33克/人,而同属亚洲的日本为1克/人、韩国为1.3克/人、台湾为1.4克/人。若未来我国人均珠宝消费水平能达到上述国家的水平,那么我国珠宝需求将扩大5倍左右,因此我国珠宝首饰的空间仍然很大。

中国较世界发达国家人均珠宝消费额偏低

1.5结婚热潮促进珠宝行业蓬勃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其中1981-1990年间发生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增长量最大,9年净增人口1.43亿。目前这批人已处于婚嫁阶段。2008年我国结婚人口数首次突破1000万对,达到1093.3万对,2009年再创新高达到1145.8万对,预计未来十年,结婚人口将继续保持1000万对以上每年的态势。因此,珠宝首饰类商品作为中国传统结婚习俗中的必备品,势必将受益于结婚人口的增加。我们用两种方法估计婚庆市场的珠宝消费情况:1)根据婚庆产业调查统计中心调查数据,2010年婚庆市场的消费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若15%是用于购买珠宝首饰,那么新人的的珠宝首饰消费总额大约在900亿元左右。2)如果按每年1000万对新人结婚,每对新人首饰花销为8000元来计算,那么每年新人的珠宝首饰消费约为800亿元。因此,未来十年持续的结婚高峰将为珠宝首饰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二、珠宝行业格局:集中度较低,渠道为当前竞争核心

2.1高端品牌处于垄断格局,中端品牌酣战方起

高端品牌毛利率相对较高 存货周转率较低

目前国内高端市场,主要被蒂凡尼(Tiffany)、卡地亚(Cartier)等国际珠宝巨头所垄断,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中端市场则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品牌有香港的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六福珠宝和内地的老凤祥、老庙黄金、亚一金店、潮宏基、明牌珠宝(002574)等。从销售品类上看,高端市场的主要产品为毛利率较高的镶嵌饰品和钻石饰品,而中端市场的主要产品则是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黄金和铂金饰品。由于高端品牌单件商品价格较高,因此存货周转率相对较低,而中端品牌由于单件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且部分珠宝公司批发业务占比较高,因此存货周转率较高。此外,高端品牌的销售费用要高于中端品牌。 我们认为上述国外奢侈品牌及港资品牌凭借其知名度高、时尚感强、零售渠道健全等优势,在境内市场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珠宝首饰进入境内普通消费者生活的进程。同时,境外品牌的进入为境内珠宝首饰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灵活的经营机制、精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产品展会、先进的营销理念,这些都促使境内珠宝首饰企业逐步进入品牌化运作和竞争阶段。

2.2销售品类以戒指为主,耳环为次

从珠宝的品类销售情况来看,我国戒指所占比重最大。2009年,戒指销售约占珠宝销售总额的49.3%,耳环其次约占23.2%,而项链和手镯分别占比19.1%和8.5%。自2004年以来,各大品类销售占比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2.3销售模式主要分自营、经销及加盟

从销售模式来看,我国珠宝零售商主要采用自营、经销以及加盟等三种连锁模式。这三种模式在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盈利能力方面都各有利弊。

自营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毛利率要远高于经销和加盟模式,盈利能力较强。以明牌珠宝为例,2010年,公司自营模式的毛利率为17.46%,而经销模式仅有9.09%。并且自营模式对门店具有完全控制能力,有利于公司维护品牌形象。而另一方面,经销、加盟模式的优点则在于该模式不需要门店选址租赁及新店铺底存

珠宝行业 第七篇_2016年珠宝首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2022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现状分析与

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珠宝行业】

报告编号:1680120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5518/

推荐访问:中宝协 珠宝行业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