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我国现阶段国家

我国现阶段国家

时间:2018-04-17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我国现阶段国家 第一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次答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次作业

一.单选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国家主权平等】

2.生态文明史人力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 需要( )的共同努力 【全世界】

3.2004 年 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全面总结了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明确 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4.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被迫接受( )相关条件,将台湾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

5.我哥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 ) 【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 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6.江泽民在新的条件下对人民军队建设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 ) ”的总要求。 【保障有力】

7.在新时期要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继续坚定的实行(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才存的是 【严重的】

9.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党的领导。 【改善】

1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 【节约资源】

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条件】

12. 教育史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 【基石】

13.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工作时维护社会【公平】

14.(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系 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重点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 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

1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改革开放】

16. 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自然力】

17.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时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 设时中心,政治建设时保障,文化建设时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条件,五 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 )的全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8.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优、现代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 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 【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19.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 度势,为解放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一个中国】 21.2007 年 10 月,党的( )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并郑重 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框架。 【十七大】

21. 2007 年党的( )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 一,并首次讲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 【十七大】

22. “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 )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 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3. 生态文明史人类文明中反应人类进步与(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自然】

24.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

2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是围绕小康社会的全面 【建成】

26. 在当代中国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以( 体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

27. ( )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 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

28.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

29..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特点和根本原则立场是( ) 【独立自主】

30.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的重点是 【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31. 1973 年中国召开了( ) ,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确定了“全面规 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战略 方针 【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中确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3. 新形势下建设(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 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服务型】

34. 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是( ) 【人与自然和谐】

35.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 ( 源泉和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 )是我们党的力量

36. 现阶段我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我国实行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37. 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 1962 年( 《 》 )一书出版开始 【寂寞的春天】

3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知识分子是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9. “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 【新时期党的建设】

40. 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 【思想建设】

41. 1895 年,日本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

【马关条约】

4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农民阶级】

43. 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澳门余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 签订( )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中葡北京条约】

44. 祖国大陆完成统一,可以(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为标志

45. 现阶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 柱石的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

46.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 1992,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九二共识“是指(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8. 我国历史上孔子曾经说过的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 【和为贵】

49.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下的共存关系 【人类被动的服从自然状态】

50.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和谐。 【中国共产党】

51.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 ) 【香港问题】

52.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事( )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53. 2004 年 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 》 ) ,全面总结了党执政以来的主要经验, 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55. 中国政府于(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 年 12 月 20 日】 5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以人为本】

56.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是( 【解放战争后】 )的遗留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只有对的选项

1.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指( ) A 住有所居 B 教有所学 C 劳有所得 D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2.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 ( ) A 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 建设学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 中国一向秉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心跳坚持( ) A 不干涉别国内政 B 永远不称霸 C 永远不搞扩张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78 年 12 月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 B 1979 年 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5. A B C D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表明了在坚持既定原则的前台下的对台方针政策,主要是( )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美国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 ) A 废除美国同台湾同胞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 B 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C 与台湾断交

7.1992 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种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

二 共识”的是( ) A 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B 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8.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党中央强调指出, 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 群关系其重要意义在于 A 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 根本保证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 A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B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民主法治

10.“和平统一、一个两制”构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 ) A 提出阶段 B 成熟阶段 C 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

11. 现阶段巩固和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性包括 A.有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历史上遗留的某些民族隔阂的存在, 必须重视和加强民 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 B.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C.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将各家巩固 D.我国是一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 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 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 A. 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

我国现阶段国家 第二篇_判断题

三、 判断题

1. 公民享有的结社自由必须经过申请登记才能合法。 ( √)

2.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

3.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

4. “政体”,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和最高权力的配置情况,以及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方式。 (×)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 (错)

6. 我国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

7. 宪政主要是指按照宪法组织国家并以宪法规定进行政治运作的政治形态,现在也常把其所保证和实现的价值如自由、人权等作为其概念阐述,甚至制度安排如有限政府、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违宪审查,以及政治制度表现形式的民主选举和多党制也被吸纳进来。 (√ )

8.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 (√)

9. 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注重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

10. 根据现行法律,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基本法的解释要求。 (√)

11.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

12. 一切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都属国家所有。 (错)

13. 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的。 (× )

14. 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国防事务及其他一切事务均由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管理,并自行制定政策。 (× )

15.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纠纷出现在所难免,但只有在宪法的框架内对这些矛盾予以解决,才能合理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宪法应当成为公务员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最高准则。 (√)

16.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

17. 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错)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国体的规定。 (√ )

19.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

20. 《宪法》的规定主要是靠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去执行的,因此进一步贯彻执行宪法,保障宪法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使一切国家机关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职权,防止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滥用权力,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 (√ )

21. 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 )

22. 就规范效力位阶而言,宪法和法律是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规范。 (√ )

23. 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

24. 现行《宪法》规定的,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监察机关。 (× )

25. 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实行首长负责制。 (× )

26.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28.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

29.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

30. 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既可以是国家所有,也可以是集体所有。 (√ )

31. 没有国家统一,公民的任何权利与自由都是没有基础的。 (√

32. 我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确认集中体现为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 )

33.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错)

34.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

35.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36.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37.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38.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宪法内容有长有短,但规定的都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

39.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参加会议的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

40. 违宪是对国家制度、法治原则最严重的破坏和对公民基本权利最严重的践踏。 (√ )

41. 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 )

42. 人民群众是保证宪法实施的伟大力量,只有当全体人民熟悉宪法、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运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并监督一切组织和机关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宪法时,宪法实施才有深厚广泛的社会基础,宪法尊严才能深入人心。 (√)

43.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而依法行政的核心则是行政机关必须在宪法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按宪法规定的组织、职能和程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事务。 (√ )

44.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

45.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 )

46. 人权的本质在于尊重人作为人的尊严,国家作为保护人权的主体,必须尊重和保护所有个人享受人作为人应当具有的尊严与自由。 (√ )

47. 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 )

48.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49.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各级公务员行使权力的根本准则;宪法是立法和决策活动的基础,遵守宪法能够保证公务员的决策活动具有正当性。 (√ )

50. 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 (√ )

51. 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 √)

52.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错 )

5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

54.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载入宪法之中,使之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 )

55.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报酬,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则。 (× )

56.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即是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 )

5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

58. 根据现行《宪法》,国务院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 )

59.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以民主为根基,以集中为规制,既可避免多数人的暴政,又可阻止独裁。 (√ )

60.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总结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 )

61. 在我国,所有的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 (√ )

62.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 )

63. 认真执行宪法、拥护并模范遵守宪法,是成为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和公务员必

须履行的首要义务。 (√ )

64. 为了维护社会、国家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国家可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以取得权利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 )

65. 我国在民国时期不曾颁布任何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

66. 现代《宪法》的核心精神是授予和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执行和遵守宪法就是运用权力增进社会福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 )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

68. 各国宪法基本都以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确认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自由和利益。 (√ )

69.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 )

70. 县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选举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

71. 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保护个人免受国家任意干预其自由权,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 (√ )

72.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

73. 据根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 )

74. 国务院的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 )

75.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 (× )

76.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它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维护其尊严的重要方面。 (√ )

77. 1982年宪法是改革的产物,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结构也作了符合世界宪法发展趋势的调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 )

78.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 √)

79. 《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 (√ )

我国现阶段国家 第三篇_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摘要:国家安全就是国家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外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包含不同的内容,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信息安全随着网络的出现也被提上日程,全球环境变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字:国家安全 国防 经济 文化 信息 环境

自国家诞生起,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永恒的根本目标。

一、 国家安全的发展变化

传统安全观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安全单元,以解决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这种安全观自主权国家诞生之日起出现,于两极冷战对峙时期为盛。传统安全观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国际目标是谋取最高权力,国家安全也主要限于军事领域,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的军事力量越强大,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越强。

“冷战” 结束后 ,世界无论在政治、 军事、 意识形态方面 ,还是在经济、 科技、 文化领域,都开始出现许多以往没有的新特征。后冷战时期 ,苏联解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也使得使世界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以及由此形成的暗中较量 ,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 政治、 意识形态等领域。在科技革命继续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综合国力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的新时代 ,科技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等随着出现并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这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威胁。同时,工业社会几百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遗患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各国之间能源的互相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信息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能源安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助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突出地体现在国防、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如经济间谍,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影响,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难以预料的“严重故障”、“有意破坏”和“突然失灵”等,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国防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容发生着变化。但是,国防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是国家政治安全和建立独立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基础。所谓领土安全,其内涵是指领土与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和威胁,领土不被占领、不被分裂、不被分割或兼并其外延包括国际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管辖权不受侵犯和威胁。[1]

目前,对我国主权、领土造成威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分裂主义以及一些沿海问题。“三股势力” 的渗透问题严重影响了边疆地区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2009年乌鲁木齐

7. 5事件就导致 156名无辜群众死亡, 1700多人受伤。[2])已构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最紧迫

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作用的问题 。分裂主义对国家传统安全的威胁是极其严重的,它对国家的领土、 主权的完整、 内外部的安全与稳定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概念愈益复杂,结合同样愈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崛起遭遇空前挑战,同样也影响到每一个国人的未来发展。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说过“在一个大国之间不大可能发生战争的世界里,经济力量将是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的日益重要的因素。”

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内涵 ,一些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例如: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 基础稳固、 健康运行、 稳健增长、 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自卫力和竞争力” [3];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的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 [4];“把经济安全的本质规定为经济和政权机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利益的捍卫,政策的社会目标 ,足够的国防能力,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够得到保障” [5];等等。经济安全实质上是国家利益、国防能力、政策目标等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得到保障的这样一种经济和政权机构状态。

当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主要是激烈的经济情报战。后冷战时代, 世界主要国家的情报部门把工作重点从获取政治、军事情报转向猎取经济、金融和科技情报。经济间谍是经济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力拓“间谍案”让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力拓间谍事件给我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7000亿元的损失。其最终影响就是威胁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存安全、产业发展战略、重大经济决策。它伤害到我们整个国家经济中最核心的命脉的钢铁产业,对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财富再分配、乃至对国家经济决策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国家】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力拓案具有对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性间谍渗透,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具有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机密信息的重大间谍行为的嫌疑。所以说力拓案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商业间谍案,它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3、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文化生存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 而且还蕴含着过去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一旦文化遭遇威胁, 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从而也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而且还扩展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 ,扩展到人类的一切生活领域。戴维· 赫尔德指出, “在全球化的诸多体现形式中 ,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和工业品以及卫星向各大洲成千上万的人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 ,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 麦当娜和 CNN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也很少会有人怀疑 ,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 ” [6]

文化全球化 ,主要是美国文化 ,借助于这些新的机制 ,成功地渗透到全球的每一块地方 ,对本土文化造成缓慢的然而却是重大的影响 ,从根本上起着重塑人们文化经验、 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 ,从后果方面来看 ,文化全球化明显地是强势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 ,而不是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互动 ,以至于从总体上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一种挑战和威胁。

【我国现阶段国家】

正如萨义德所说 , “在我们这个时代 ,直接的控制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要看到 ,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 ,在具体的政治、 意识形态、 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 ”[7]

杜勒斯就明确地指出: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 ,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 ”[8]

20 世纪 80 年代末苏东事件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文化上长期对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实行渗透、 宣传和颠覆的 “硕果” 。

当前 ,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 “三独” 势力( “台独势力” 、 “疆独势力” 和 “藏独势力” )在图谋分裂国家的战略和策略上也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分裂主义。

与主要诉诸极端文化本土化的“文化台独” 不同 ,海内外的一些 “疆独势力” 和 “藏独势力” 主要选择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作为解构和重塑广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武器。

台湾岛内的 “台独” 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 ,不断地制造 “文化台独”。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 “台独” 分子在海外就出版了 《台湾人四百年史》 这类宣传品。

4、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耿雁生称,当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社会领域,而且也影响到军事领域,中国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信息网络时代独特性质给许多反动团体、恐怖组织,甚至个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机会。因此,信息网络时代给人类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安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

国家增强传统国防力量取得至少可以与敌对方的力量均势 ,这或许有可能使自己远离硝烟弥漫的战争 ,但未必能够避开软武器 — — — 信息武器条件下更残酷的战争。美国前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称:“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进行的方式。 ” 这种战争方式就是信息战 。科索沃战争 ,是美国实施信息战的一次试验 ,证明了信息网络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对抗领域。

维护传统国家要素安全的同时 ,特别注意维护信息这种新的国家要素的安全 ,在保护有形的国土确保金瓯无缺的同时 ,更要构建一条 “网络长城”,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国土。

5、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区域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其危害的严重性不亚于战争的威胁或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的威胁。国防安全、 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所受到的威胁, 时间往往是较短暂的。 但一次生态危机, 其危害的时间却往往持续许多年。今年日本地震中的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绝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消除的。

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威胁着每个国家和每个地球人,与每个国家都发生利益关系。当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达到足以改变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程度时 ,就可能导致重大生命损失、 社会矛盾的激化、 社会秩序的破坏、 区域冲突加剧 ,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

目前 ,我国水、 土地、 能源、 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已接近极限 ,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国际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这些问题已经演变为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9]。受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 ,以类型多、 频率高、 强度大为特征的自然灾害自古至今一直是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这种威胁将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而进一步增大[10]。同时 ,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面临能源结构性匮乏、 矿产资源短缺、 水危机、 耕地与粮食风险及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等诸多挑战 ,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资源和灾害变化将使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9]。

三、结论

在当今全球的大范围中,应对全方位的安全挑战 ,以国防为主导包括军事 、政治和社会的传统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科技与金融安全 、石油安全 、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必须坚守的精神阵地;信息安全 、生态与环境安全也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需要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我国现阶段国家】

[2]《人民日报》2009年 8月 6日.

[3]马林 ,雷家骕.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与机制框架[J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张士铨.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研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 (3)。

[5]宿景祥.现阶段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

(1).

[6]〔 英〕 戴维· 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 — —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

[M].杨雪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56页.

[7 ]樊得生,王晓方.谁在说话 — — — 中国文化年报[ R].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0页.

[8]Times ,July 9,1984.转引自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年,第 220 页.

[9]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等.20世纪后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 [ J ].地理研究,2005, 24 (3) : 345-358.

[10] 秦大河.进入 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 影响与对策 [ J ].科技导报,2004, (7) : 4-7.

我国现阶段国家 第四篇_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对策

教 学 目 的

通过分析国家安全、国防军事的辨证关系,了解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以及相关国防理论,熟知我国应对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更加自觉地关注国防、建设国防,成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

主 要 内 容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

(三)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四)我国与周边主要国家的关系现状

(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趋势

(六)我国应对新的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

(七)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思 考 题

1、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2、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

3、我国应对新的国家安全形势的策略

4、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一、几个概念的理解

(一)我国周边环境

地理上的周边环境是指与我国领土和领海有直接接壤关系的国家。

从军事上讲,我国周边环境是指包括地理上周边和对我国有直接军事影响或军事威胁的非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状况的综合态势。

我国周边环境的特点

1、我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

3、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

4、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合作日益频繁 。

(二)国家安全

广义:即新安全观。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 狭义:传统国家安全,主要指国防,即抵御外来的入侵或防止战争波及。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长期共存

人们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 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 。 两种安全威胁是长期共存的。

二、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态势和安全状况评价

1、中国国家安全态势

(1)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邻国20个 、惟一未统一的大国、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对华能源战略。

日本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 印度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2)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

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

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

(3)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

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

“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

(4)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7033/

推荐访问:我国现阶段小康 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