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时间:2018-03-31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一篇_2015年世界500强中国公司名单

2015年世界500强中国公司名单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二篇_2014年世界500强100家中国企业名单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三篇_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情况分析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情况

1.1995年世界500强

中国上榜企业3家,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化集团和中粮集团,排行最高的为中国银行第207位。

2.2014年世界500强 中国上榜100家

其中,前10位3家,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第3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4位),国家电网公司(第7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排名前10-100位的有13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25),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2),中国建设银行(38),中国农业银行(47),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5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55),中国银行(59),来宝集团(7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9),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80),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5),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86),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98) 分析:

中国大企业的世界地位进一步提高。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4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上榜企业首次达到了100家。中国成为自榜单发布以来第三个上榜企业数量达100家的国家,企业上榜数量仅次于美国。在2014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内地入围企业数量比法国、德国、英国3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35家,中国依然是世界500强新晋企业最重要的培育摇篮。

在2014世界500强上榜企业行业分布中,中国企业明显占优势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与原油生产、金属产品、工程与建筑、能源,这些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产业的低级形态;而在现代金融服务领域、IT领域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美国企业明显占据优势。

【大中华地区100家企业】2013年中国两岸三地共有95家企业上榜,2014年增加到整整100家。其中台湾地区5家,香港4家,内地91家。台湾企业比上年减少一家。内地有一家企业落榜,7家企业新上榜,总数比上年增加了6家。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第二军团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中国企业盈利艰难】中国大陆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的95家企业平均利润为32.2亿美元,低于世界500强公司的总平均数39.1亿美元。考虑到2013年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曾达到世界500强公司的平均水平,中国企业最近一年的赢利水平明显下降。

【中美产业差距巨大】与美国上榜的128家企业相比,中国大陆企业的差距更大:美国企业平均利润额达到62.4亿美元,几乎是中国企业的2倍。美国企业的员工数平均12.6万人,中国企业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倍。显然,中国上榜企业人均赢利能力与美国上榜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企业任重道远】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数量不断攀升,企业平均收入和资产的数量也已经与世界500强接近,但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数据,即企业利润和人均利润则与世界500强公司有着明显的差距,与美国公司相比则差距更大

1.上榜企业分布反映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

虽然世界500强榜单的确反映了中国20年来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是从上榜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来看,中国还是以重资产行业为基本特征,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企业

则较少。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化工、金融等领域,这些产业跟美日一对比,就能够发现我们产业结构是属于工业化中期这个阶段,而美日企业产业结构是属于后工业化阶段,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经济研究处冯立果指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企业的大部分特征是轻资产模式,这样是很难做到这么大的营业收入,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造就了中国有这么多企业进入榜单。

今年,美日等国的上榜企业基本都在零售、电子、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而中国的上榜企业,大多为石油、电力、电信、钢铁、铁路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多属于资源性垄断和行政垄断性行业,企业的巨额收入和盈利大多依赖资源垄断和政府补贴。

冯立果认为,如果把这些企业放在高度竞争性的环境里面,重投资而轻消费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对比中美金融机构对利润的贡献,就能知道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于实体经济的扶持到底有多大。

今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的100家企业平均利润为31.1亿美元,低于总平均数39.1亿美元。与美国上榜的128家企业相比,美国企业平均利润额达到62.4亿美元,几乎是中国企业的2倍。

中国上榜企业总利润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今年11家上榜银行的利润。而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其上榜金融机构的利润占比只有一成左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认为,中国的银行很赚钱,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很大的嘲讽。中国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不仅很容易产生大企业,而且企业对银行体系的依赖度非常高,因为直接融资非常不发达,只能靠银行来做间接融资。

2上榜企业不一定是“好”企业

2014年,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00家,不算港台,内地91家,但只有8家民营企业。

1999年,江苏沙钢成为内地首家民企进入世界500强榜单,2010年,华为首次入选,使得中国内地的上榜民营企业再添新成员。

在今年的榜单中,山东魏桥、华为、联想、沙钢、吉利、正威等民企持续上榜,而新上榜的7家企业中,也包含太平洋建设集团、中国华信能源两家民企。

从近20年的榜单上看,中国内地进军500强企业中,仍是国企为主体。但刘俏认为,从投资效益上讲,国企本身表现并不好。

在亏损最多的50家公司中,今年中国有16家公司入榜,较去年的8家增加了一倍。出现亏损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国有企业聚集的钢铁、煤炭、化工、船舶等行业。其中,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5.24, 0.24, 4.80%)公司、鞍钢集团[微博]公司是中国最亏企业前三。

“这也反映了上榜的企业不一定是好企业,只能说规模很大,营业收入很多。”冯立果指出,好的企业不仅规模大,竞争力强,而且给人印象好,美誉度、知名度好,这样的企业在美国日本有很多。

据了解,《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规则是截止到当年3月31日的财务年度营业收入排名。今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再次提高5亿美元,达到237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已远超1000亿元。

不过进入世界500强,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有的企业为了进入榜单,陷入困境,负债累累。通过对中国企业的考察观察,刘俏把此归结为“一千亿人民币现象”。

“中国很多企业以前有很清楚的战略规划,稳扎稳打,但销售收入一旦到了人民币1000亿,离500强的门槛指日可待时就开始大量做一些并购,投资,上大工程,把销售收入带到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1300亿,进入世界500强。但是后面就会产生很多悲剧。”刘俏说。

3.不能过于迷信世界500强榜单

在中国内地入围财富500强的91家企业中,冯立果认为企业普遍国际化程度都很低。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显示,排在前两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跨国指数只在25%左右。

冯立果指出,最大的一百家跨国公司,把国际化资产、人员、海外营业收入等平均起来,跨国指数每年大概都是20%,国际化程度相当低。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当中很难说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有评论认为,无论是位居排行榜前十的中石化、中石油,还是其他企业,在业务分布、利润来源、品牌的知名度上,影响基本仅限于中国。除了华为和联想这两家所谓的“民营企业”的国际业务尚可之外,其他上榜的企业基本都属于真正的“中国企业”。

今年2月《财富》杂志公布2014年全球最受赞赏公司全明星榜,苹果公司连续七年赢得最受尊敬公司称号,而中国公司继续无缘该榜。

与之对应的是,在今年上榜的100家中国企业中,中国工商银行(4.51, 0.07, 1.58%)继续成为中国最赚钱的500强公司,利润达到42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3%,利润比苹果公司还高。

刘俏认为,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国有“伪”大企业,但是缺少伟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能创造价值)的命题仍然存在。

“在今年500强中排名第4的中国石油(8.77, 0.25, 2.93%)销售收入4000多亿美元,但中国石油现在的股票市值算起来是2000亿美元,跟阿里在纽约市场上市后,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基本是画等号。然而,即将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微博],其销售收入在招股书里面写的是80亿美元,远低于500强237亿美元的门槛。”刘俏认为,什么时候中国企业能不看重世界500强榜单了,中国企业就成功了。

3.2015年年世界500强 中国上榜106家

其中,前10位3家,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第2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第4位),国家电网公司(第7位)。 排名前10-100位的有15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18),中国建设银行(29),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1),中国农业银行(36),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37),中国银行(4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55),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7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2),来宝集团(77),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79), 国家开发银行(87),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94),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

在上榜企业中,有5家内地企业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分别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国光大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海航集团;台湾和香港分别有3家和1家新上榜企业。

结构分析:

2015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上榜106家,94家上榜的中国大陆地区企业中,88家国企6家民营企业上榜。

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世界500强出炉,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大陆地区共有94家企业上榜,中石化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的128家。

按照营业收入排行,今年前三名的公司依次为:沃尔玛、中石化、壳牌石油。而按利润排行,最赚钱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苹果、中国建设银行。

苹果公司利润为3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8%,在世界500强中利润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较去年第五位置出现较大提升。

中国工商银行利润为44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5%。营业收入排行,中国工商银行位列世界500强第18位,苹果位列第15位。

科技行业中,三星电子排名最高,位列世界500强第13位,与去年排名相同。而日立、松下、东芝等日本科技公司排名均出现下滑。

在通信行业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排名第55位、160位和227位,中国移动与去年持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联想集团由去年的286位上升至231位。华为从285位升至228位。

从排名上看,科技行业仍在延续移动为王的趋势,占据移动领域领先位置的公司排名有所提升,而从事传统PC、电器制造和代工的公司则不容乐观。

今年,中国大陆地区上榜公司数量继续增长,达到94家(编者注:香港地区5家,台湾地区7家,大中国区总共106家上榜)。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7家入围,这一数字和去年持平。其中,中石化在榜上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排名超过壳牌石油,成为榜单亚军。

其次,江苏民营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继2014年首次参评并入选之后,连续第二年入围榜单,今年较去年的排名提升10位,以第156位的绝对优势,再居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之首。

入选2015世界五百强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民营企业还有:华为(深圳)、民生银行(北京)、浙江吉利(杭州)、正威国际(深圳)、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滨州)。94家上榜的中国大陆地区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国有性质的企业,民营企业仅6家,占比为6.3%,也就是说中国能在世界上跟其它国家企业做比拼的仍然是举国之力而壮大的国有背景的企业。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四篇_2014年世界500强100家中国企业名单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五篇_世界和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世界和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本刊编辑部整理

2015年中国500强仍然以央企为主,在前100名的企业中以资源型、金融保险、基础设施投资为主,涉及民生方面的排名较后。这充分表明中国500强企业最具实力的仍然是央企、资源型企业和建筑投资企业,服务型企业集团以流通为主,缺乏高端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企业集团。比方缺少像英国的奥美广告、法国的机场服务集团、美国的毕马威、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等类型的企业,因此中国的企业转型向服务业为主导仍然任重道远。

1、世界500强中国榜单

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上榜公司数量继续增长,从100家增加到了106家。美国上榜企业128家,数量与上年度持平。其中,继去年中石化首进前三后,今年中石化从第三位升至第二位,成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最好的名次。中国工商银行以447.6亿美元的利润成为今年世界500强利润最高的公司。

表1 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完整榜单

(续上表)

2、中国企业500强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排名前三,多家互联网巨头上榜,但排名均在百名以外。榜单前十名都集中在

能源、银行、通讯、建筑等领域。

地域分布:入榜的500强企业中,包括环渤海、泛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在内的东部地区共占有364个席位,东北地区仅有19家企业入榜。另外,2015中国企业500强分布在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只有西藏没有企业上榜。

营业收入: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9.5万亿元,相当于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4万亿元的93.8%。2015美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2.5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美国16.2万亿美元GDP的77.3%。

千亿元俱乐部扩容: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 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共有144家。

从所有制分布看,这144家企业包括66家中央国有企业、52家地方国有企业、26家民营企业;从行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金融(20家保险、银行和金融控股企业)、煤炭(13家企业)、钢铁(13家企业)、汽车(9家企业)、建筑(9家企业)、电力电网(7家企业)、石油(5家企业)、军工(5家企业)、房地产(3家)等传统领域, 互联网领域出现了1家(京东)。 国有大企业地位突出:此次500强企业汇聚我国经济领域最强的代表,大多数都是行业龙头企业或地区支柱企业,国有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59.5万亿元营业收入中,293家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46.6万亿元,占中国企业500强的78.3%,纳税额占到88.7%。 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增加: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93家国有企业、207家民营企业,分别占500家企业的58.6%和41.4%,民营企业的上榜数量比去年榜单增加了7家。尽管民营企业在上榜数量上超过了40%,但它们在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职工人数等指标上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还非常大。

中国500强企业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京津地区的城市。从区域数据来看,北京市共上榜94家;上海市共上榜24家;广东省41家(其中广州19家,深圳16家,佛山1家,顺德1家,惠州2家,珠海1家,云浮1家);江苏省43家(其中南京市7家,张家港4家,苏州3家,常州3家,徐州3家,吴江1家,南通3家,无锡4家,江阴10家,靖江1家,常熟1家,扬州1家,海门1家,镇江1家);浙江省50家(其中杭州市26家,诸暨市1家,湖州市2家,温州市4家,宁波市9家,桐乡市1家,绍兴市4家,萧山1家,兰溪1家,衢州市1家);山东省49家(其中东营市11家,济南市6家,青岛市6家,滨州市6家,菏泽市3家,兖州市3家,临沂市3家,龙口市1家,潍坊市1家,寿光市1家,招远市1家,济宁市1家,日照市1家,聊城市1家,莱芜市1家,淄博市2家,威海市1家);东北三省共上榜19家(其中辽宁省12家,分别为大连市7家、沈阳市2家、鞍山1家、本溪1家、丹东1家;吉林省4家,分别为长春市2家、吉林市1家、通化市1家;黑龙江省3家,都分布在哈尔滨市)。

表2 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

(续上表)

(续上表)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六篇_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比较

内容提要: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一次的世界500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一件

引人注目的大事,500强成为人们评价世界级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世界500强一般都

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各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由于

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本

文将以1998年作为案例,通过中国工业500强与世界500强中的工业企业比较分析的办法,

找出差距,提出对策。 关键词:企业500强竞争差距比较 尽管中国工业500强中的个别企

业如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的企业的海外销售比例较大。对外投资也在逐步展开,

但规模和比例都相当小,尚难以形成气候。根据有关资料,中国全部大型企业的出口仅占全

国出日总额的40%左右,即600亿美元左右。而工业500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出口肯【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定要远远小于这一数字。又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截至1998年,中国共批准海外投资企业2396

家,累计中方投资25.84亿美元。如此小的投资规模,即便全部算到中国工业500强头上,

也是微不足道的,与世界500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国际竞争力低下可以说是中国工业

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最大差距。 一.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差距分析 中国企业500

强与世界500强比较有四点明显的差距: (一)规模小。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最

表面化的差距是规模大小。199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711.56百

万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398.12百万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

和1.74%。1998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113.06百万美元,仅相当同年世界

500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8902.00百万美元的68.7%。 即使以中国企业100强同世界

500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1998年中国企业100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

1948.06百万美元,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089.14百万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

平均规模的2.44%和4.75%。 (二)效率低。同世界50O强相比,中国企业500强效

率明显偏低。1998年,中国工业企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为

2.78、1366.14美元/人和27456.26美元/人,而当年世界500强的同类指标分别为11.29、

11093.9美元/人和288855.4美元/人,前者分别仅相当于后者的24.62%、12.31%和

9.51%。中国企业100强与世界500强在效率上的差距尽管有所缩小,但也没有多大的好转

199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为2.98、1952.12

美元/人和36671.42美元/人,也分别仅相当于后者的26.40%、17.60%和12.70%。

(三)创新能力弱。创新能力关系企业成败,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

界500强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创新的实力从其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也可见一斑。据不

完全统计,世界500强的R&D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并且这一比例还在

不断上升。1997年全球大企业R&D投资前10名,总计投资达433亿英镑。从趋势上看,

500强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正逐年上升,一般在5%一10%之间。

[!--empirenews.page--]中国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1998年为1289.8亿元,全国科技经费支

出额为1128.5亿元,国家财政科技拨款466.5亿元,R&D经费551.1亿元,1998年科技

活动经费支出额比1997年实际增长7.5%,略低于GDP7.8%的增长速度。R&D经费支出实

际增长速度为10.1%,高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研究与发展经费所占比重

的增加(见图1)。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比上年增长了14.08%,其中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增长了

11.11%,反映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技进步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增强。企业R&D投入近几

年来也有明显的上升。但与世界500强相比,中国工业企业500强的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开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发能力低、R&D投入明显不足。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

比重都在1.38%以下,这与世界500强5%一10%的水平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并且,

与世界500强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相反,中国大中型工

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1.38%下降为1996

年的1.10%,近年来虽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 图1中国大中型工业【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来源(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8) 对于中国工业500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强来说,情况可能要好于一般大中型工业企业,而且,近年来一些国内知名的大型工业企业

也开始重视技术创新,下大力气进行技术开发,自筹R&D资金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是,

技术水平低。技术开发投入少和技术创新能力低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 (四)国际竞争力

普遍低下。纵观世界500强,除了极少数不可贸易部门的企业外,一般企业的国际经济依存

度都很高,国际竞争力都很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跨国公司:世界性的投资、世界性的生产

和世界性的销售。在这方面,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是其突出代表。以1995为例。当

年这100家大公司的海外资产总额达1.7万亿美元,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30%,同期海外

资产占其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从34%上升到51%。这100家大公司的海外销售总额达2万亿美

元,比1993年增长了26%,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重从43%上升到48%。这100家大公司的

海外雇员总数达580万人,比1993年增长了4%,而同期这100家公司的雇员总数却下降了

4%,最终海外雇员占雇员总数的比例达到了48%。3.集体经济作为一种封闭的产权制度,

已经越来越越无法适应大型企业的发展。如表8和图2所示,在中国工业500强中,集体企

业(包括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有25家,占5.0%,这类大企业的发展主要受其封闭

的产权制度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集体企业的产权属于一次性博弈制度,即企业职工同集体企

业财产之间的关系是一次性固定下来的,不受企业职工流入和流出的影响。这种封闭性的产

权制度,给职工进入或退出企业的行为造成障碍,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

配置,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 4.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便利筹资、分散风险,

稳定经营和提高效率等功能,是最适宜于大型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但这种企业形式在中国

的运用时间短,且很不普及。如表8和图2所示,在中国工业500强中,股份有限公司(包

括一般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股份有限公司)只有56家,比重只有

11.2%。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最适宜大型企业发展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太低,也是限制中国工

业500强发展的重要原因。 [!--empirenews.page--](三)企业外生性扩张困难。美国著名

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

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这句话说明了兼并联合在大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特别是大

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单单靠自身的积累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兼并联合这一外生性

扩张形式。近代以来已经相继发生了5次企业兼并的浪潮,每次兼并浪潮都产生一些巨型公

司。在近年来新的兼井浪潮中,就出现了诸如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而成的

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BP公司和阿莫科公司合并而成的BP阿莫科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

合并而成的波音公司。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而成的东京一三菱银行等“庞然大物”。这些

公司通过兼并联合,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实现了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提高了效率

和竞争力。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分属于不同的条条块块。一方面,地

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资源和市场进行条块分割,导致企业规模偏[1][2]下一页 小、结构同构,有竞争力的巨型企业难以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地方和部门利益的

掣时,企业难以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兼并联合来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统计,

中国地区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1995年,塑料、化肥、钢铁、卷烟等,全国有29个省市区

生产;化纤有28个省市区生产;电视机有27个省市区生产;自行车、洗衣机有23个省市区

生产;电冰箱有19个省市区生产。有22个省市区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有16个省市区将机

械作为支柱产业;有16个省市区把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区把电子作为支柱

产业,有14个省市区把冶金作为支柱产业。据国家计委测算,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工

业结构相似系数为93.5%,西部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系数为97.9%。 (四)

贸易政策过度保护。建国以来,中国对国内产业长期实行高贸易保护政策,以防止国外竞争

对手对国内企业的冲击。这种高贸易保护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有所改变,

但中国目前所奉行仍然是保护性的贸易政策。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仍然存在较

高水平的关税。目前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仍然高达15%其中农产品为21.2%,工业制成品为19.2%。其中,对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居然高达80一100%。二是存在名目繁多、透明度很低的非夫税壁垒。中国有近1/3的迸口商品都设有非关税壁垒。其中,涉及面最大的是进口许可证,超过18%,第二大类是国家垄断贸易,占11%,而国家专营和进口招标均占7%。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目的本来是想尽快培养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以便在取消贸易保护后有能力同国外竞争对手抗衡。但是,从实践来看,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贸易保护并没有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妨碍了包括工业500强在内的国内企业的发展。 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典型的例于是汽车产业。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了汽车产品的高额利润,诱致全国各地纷纷上汽车项目。由于资源的限制,各地的汽车生产厂规模普遍偏小,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在各地的地方保护下,这些企业根本无淘汰和破产之忧,甚至还会产生高额利润。各地对市场和资源的分割导致国内汽车厂无法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断定,只要贸易保护政策继续下去,国内汽车产业就很难实现优胜劣汰,也就无法产生世界级的汽车公司。[!--empirenews.page--]三.中国企业追赶世界500强的对策探讨 随着’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会议的召开,中国国内出现了一股追赶世界500强和加入世界500强的热潮。这种热情可以理解,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除了热情还需要冷静和实干。 (一)在中国工业500强追赶世界500强。进入世界500强的问题上,应该坚持以下指导思想: 1.循序渐进。首先应该明确,由于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们不能指望国内企业包括工业500强在内在一夜之间就能赶上世界500强,也不能指望在世界500强内短期就会出现一大批中国企业的名字。这都是不现实的。中国工业500强要真正赶上世界500强,其中的部分企业要进入世界500强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求强”重于“求大”。追赶世界500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扩大规模上。固然企业的规模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企业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我们必须把企业规模的扩大建立在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上。 3.防止“归大堆”。追赶世界500强需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在企业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必要的行政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同世界500强攀比规模,就通过行政命令把各个分散的企业强制“归大堆”,不能“一合了之”。 4.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国内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扩大规模,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的路于。当然,适当的多无化经营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头,不能太分散,必须要确保核心业务。为适应当代技术创新一日千里的需要,企业经营已经进入了专业化时代。90年代以来,国外大企业纷纷走拆分和专业化的道路,以收拢牵头,保持在核心业务上的领先地位。在这种历史潮流面前,我们的国内企业不能背道而驰。 (二)尽快建立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既然产权问题成为束缚中国工业500强发展的关键,那么,要使这些企业尽快赶上世界500强,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产权变革。 1.必须切实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彻底解除对非国有企业尤其是私人资本的限制,使其迅速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第15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已经把私营经济的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提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突破,希望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鼓励和促进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打破国家所有制的禁区,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的改组。认真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国内企业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 3.重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解决集体经济存在的产权问题。首先,应当对现有的集体企业“验明正身”,解决集体产权的混乱问题。其次,结合股份制的改革,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造,明晰内部的产权边界。再次,对于有发展前途、规模不断扩大的集体企业可以改造为集体经济成分控股的股份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来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提高竞争能力。 4.加快对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大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主要形式应该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应该打破

所有制的界限,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同时,要结合国有股的退出,把目前的部分国有独资公司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 [!--empirenews.page--] (三)实行跨地区、跨部门大兼并、大联合。目前,国内资源和市场的分割局面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扩张和发展,这一状况必须尽快改变。要消除一切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通过联合和兼并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率,竞争力的提高。在企业的兼并和联合过程中,必须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地方、部门限制,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彻底的重组和再配置,以形成真正的合力。 (四)融入经济全球化。随着中美市场准入谈判的结束,中国进入世贸组织的日子己为期不远。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彻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树立全球化的观念,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切实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在全球性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企业要充分享有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把握国际间生产要素大流动和产业大转移的大好机遇,利用国外国外资源来加速自身的发展。

世界500强中国企业 第七篇_2014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100家中国企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2152/

推荐访问:世界500强企业名单 2016世界500强企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