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

时间:2018-03-29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西藏生死书 第一篇_西藏生死书法性中阴

西

认识生命轮回与解脱之道

莲花生大师——原著

死亡历程的指引

人们都是希望长生不老的,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最基本的常识。现代科技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临终时的痛苦,但绝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有生必有死,其实死亡就如同推开一扇门进入不同于我们的另一个世界而已。《中阴闻教救度大法》这部古老的经典为临终者详细记录了死亡历程所遭遇的种种景象,并为亡者指引了一条脱离

轮回获得解脱的道路。

停止呼吸-意识呈昏迷状态-四大分解死亡特征出现-生命之风汇集中脉-红白点在心轮相遇-看见第一明光-体验第一

明光的方法:

1.启动破瓦法-解脱。

2.体验至高无上的大手印-解脱。

3.体验普贤佛佛母-解脱。

体验第一明光失败时-生命之风向左右脉跳窜-净幻神意

识突然清醒-看见第二明光-

体验第二明光的方法:

1.圆满阶段的方法-再次运用体验第一明光的方法

2.生起阶段的方法-观想本尊守护神-解脱

3.生起阶段的方法-观想观世音菩萨-解脱

4.母子实相结合-解脱

体验第二明光再度失败时-无法体验明光意识再度昏迷-进入法性中阴

法性中阴

昏迷三天半到四天后,意识再度醒来

意识体(意识完全离开身体)

业力作用开始经历十四天业力幻景

寂静尊幻相前六天

第一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2位 大日如来 金刚虚空佛母显现的光芒 蓝色的法界智光 白色的天道柔光 两中选择 到达中央净土 投生天道

第二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6位 金刚萨埵 阿閦如来家族 显现的光芒 白色的大圆镜智光 模糊的地狱道柔光 两中选择 到达东方净土 投生地狱道 第三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6位 宝生如来家族 显现的光芒 黄色的平等性智光 柔和的人道蓝光 两中选择 到达南方净土 投生人道

第四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6位 阿弥陀佛家族

显现的光芒 红色的妙观察智光 柔和的饿鬼道黄光 两中选择 到达西方净土 投生饿鬼道 第五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6位 不空成就家族

显现的光芒 绿色的成所作智光 柔和的阿修罗红光 两中选择 到达北方净土 投生阿修罗道

第六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静尊42位 寂静尊+寂静部尊者 显现的光芒42位神祗的智慧光 六道的虚幻光芒 两中选择 到达五方佛净土 投生六道轮回

忿怒尊幻相第二周

第七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寂忿尊10位 持明主尊

显现的光芒 持明主尊的智慧光 柔和的畜生道绿光 两中选择 到达持明主尊净土 投生畜生轮回 第八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忿怒尊2位 大光荣赫怒迦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九天考验 第九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忿怒尊2位 金刚部赫怒尊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十天考验 第十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忿怒尊2位 宝部赫怒迦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十一天考验 第十一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忿怒尊2位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十二天考验 第十二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忿怒尊2位 业部赫怒迦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十三天考验

第十三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忿怒尊16位 高丽女神琵萨希女神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可证得报神佛果 第十四天考验 第十四天幻景 遇见的神祗

忿怒尊34位 4位守门护法 28位瑜伽女

大黑天阎魔法王

显现的光芒 无

两中选择 到达中央净土 进入投胎中阴

投胎中阴

意识再度昏迷-拥有神躯以及完备的感官意识——七种考验

1.拥有神通力可到达任何地方

对策①不要贪念执着

对策②祈求上师的庇护

对策③观想观世音菩萨

2.遭遇七种情境

①看到亲人哭泣得不到回音

②亡灵如羽毛般随着风飘零

③猛烈业风与黑暗吼声

④被追杀的幻境

⑤快乐幸福的感受与无乐无痛的感受

⑥飘零的意识体承受片刻都无法休息的痛苦

⑦想要寻求一个躯体

西藏生死书 第二篇_100本经典书籍推荐(二)

5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舌尖上的中国》

——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构成了整个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中国人用智慧巧妙地从自然界获取美味,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都得益于他们对上天和食物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深爱的那片土地的眷恋。从《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52、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53、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唯一自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最贴近原诗的译文。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给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54、雨果《悲惨世界》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55、林达《一路走来一路读》

56、 《世界是平的》

——这是比尔.盖茨推荐了多次的一本书,他说:这是所有决策者和企业员工的一本必读书。本书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在印度和中国创造爆炸式增长的财富;挑战我们中的一些人,比他们更快占领地盘。本书3.0版新增两章,更新了报告和注释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采自作者考察世界各地特别是整个美国中心地带的见闻,在美国本土,世界的平坦化正在剧烈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57、贝淡宁和艾维纳《城市的精神》

58、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是一部探究这位历史风云人物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59、郎咸平《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为啥我们收入低?为啥我们东西比美国卖的贵?为啥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高?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难道是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

60、肖知兴《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共分四篇,第一篇主要解决组织中国人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企业组织能力模型。第二篇从学科背景来看组织问题,第三篇探讨了组织失败的四个案例,涵盖国家层面、传统层面、海外华人的组织失败,以及国内企业海外扩张的问题所在。

61、泰戈尔《泰戈尔诗集》

——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诗哲泰戈尔的经典作品;名家冰心传神译笔,让读者们在优美灵动中感受思想的光芒,在清新

隽永中沉淀人生的感悟。

62、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继《世界是平的》一书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效应的新著——《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在新著中,弗里德曼提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五大趋势:(1)能源与资源的供需失衡;(2)石油生产国的垄断性经营;(3)(碳排放增量导致)地球气候变暖;(4)能源日益匮乏(石油、煤炭不可再生);(5)(人口爆炸性增长、无节制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以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令人震撼的无数事实,向人们揭示了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63、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

64、爱默生《自立》

【西藏生死书】

65、申音《商业的常识》

——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什么是“对的行业”、“错的行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营销?老板为什么要读商学院?山寨公司还需要管理吗?资源问题是个“伪问题”?别把商业模式当成葵花宝典。给海归技术创业兄弟的九个忠告。在一个不伟大的行业里,做一个伟大的公司。是什么让互联网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鸡犬不宁的一战?

66、刘如江《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案例都是来自近几年真实的中国中小企业案例,读起来真实、残酷,但又给人以启迪和希望。 100个通俗易懂的总结——这不仅仅是经典管理学中的战略、执行、营销或者管人用人等等层面的,它们来自企业内外的各个方面,甚至是生意场、为人处世中的潜规则。 作者多年理论研究与中国本土创业实践的结合。打出一个“大创业”的概念——不光指一张白纸上的初次创业,还包括成熟企业新项目运作,和大型企业在新区域拓展市场等。网络原名《钱是怎么样被烧掉的》,创业论坛一周点击率突破30万!

67、马云《我的成功不是偶然》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业精神、创业准备、项目选择、成长战略、营销方式、资金运作等等,给青年创业者上了24堂关于创业的课程。

68、稻盛和夫《敬天爱人》

——1997年,稻盛和夫患了肺癌。他退居二线,皈依了佛门,放空了自己,开始写出了他的第一本书《敬天爱人》。这样的缘起,让这本书有了独特的“纯粹的气息”。稻盛和夫他坚信:“不论在企业经营方面还是在人生中,只要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69、席娜•艾扬格《选择的艺术: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丰饶时代,商品以及服务的多样性让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在传统的经济学理念看来,选择的多样性使得理性人的收益最大化——每个人都能选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然而,过多的选择不仅常让我们感到迷惑,还让我们的生活不堪重负。本书作者是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印度裔盲人。作为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她最为成功的选择就是为读者带来了这本著作,因为她告诉了我们有关选择的秘密:我们的选择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70、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篇作品是史铁生送给所有人的无价的礼物。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现在,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存

在。《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重新认识史铁生,深刻理解史铁生。

71、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思想的盛宴。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在他的精神家园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领悟着他思考的姿态、深切的人文关怀、平实豁达而宽容的理性精神。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72、梁文道《我执》

——本书为梁文道先生所撰写的散文随笔集,是以香港《成报》文采版专栏“秘学笔记”的文字为主,谈及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经历、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个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诸多方面。读来清新自然,体贴入微,在淡雅简约的叙述中往往给人意外的启迪。

73、梁文道《常识》

——本书是梁文道先生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文字结集,谈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社会诸多方面。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还催人省思,给人启示。本书名曰《常识》,正如梁氏自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74、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关心法治真谛、现状和障碍的中国人,都应该读读这位80高龄仍在为法治呐喊的长者的书;生怕中国传统中断、忧虑中国知识分子消逝的人们也应该读读这部书;浩然正气在这里延伸,中国的脊梁没有被打断,一个高倡独立性、批判性,满腹经纶的巨人正站在您面前! ——这本书是2010年数十万出版物中的榜样。作者江平一生经历坎坷,但他始终不屈不挠,终其一生,为法律呐喊,直面历史进程中的伤痛与是非。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75、《巨流河》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76、宗萨蒋扬钦哲却吉嘉措《正见》

——佛陀说:你是自己的老师。“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77、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本书将藏传佛法智慧与当今议题及修行训练相结合,超越宗教与文化的阻碍,直指本心,为繁杂的现代世界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命要义的方便法门。藏传佛教生死观,当代最伟大生死学巨著,值得终生阅读的庄严之书。

78、比尔.波特《空谷幽兰》

79、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80、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

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81、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出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恕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异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82、江本胜《水知道答案》

——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水结晶则歪曲散乱„

83、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自1988年首版以来的岁月里,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该书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教授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险者卫星(COBE)的最近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离宇宙创生的30万年之内,并显露了他所计算的在时空结构中的涟漪。

84、史蒂芬·霍金《大设计》

——霍金最新著作,阐释宇宙终极问题。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这是一部简洁的惊人的附有大量插图的指南,导向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并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的一些发现。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大设计》这样信息丰富,这样刺激。

85、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86、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如果你总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那么《自控力》这本书就是专门为你而写的。

87、威廉.庞德斯通《无价》

88、徐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89、熊佩云《自由在高处》

90、江觉迟《酥油》

——江觉迟,一位普通的安徽安庆女子。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搜救那里因频发的灾害而出现的孤儿,并在寺庙庇护下开办学校,教育这些草原孤儿和私生子。一待就是整整5年。她在昏黄的酥油灯下写下60万字的日记。又改写成《酥油》这部小说。

91、龙应台《目送》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

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92、傅雷《傅雷家书》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各、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93:艾.里斯.杰克.特劳特《定位》

——创业者必读。本书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史上百本最佳商业经典”第一名(《FORTUNE》2009评选)。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94、朱利安·巴吉尼《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这部具有颠覆性与挑战性的作品揭露了热门论战中的8种思维陷阱,破解了那些看似有理,实则糟糕的谬误言论。

95、吴晓波《大败局》

——本书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在本书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96、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97、郎咸平《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重重危险。

第二部分谈的是如今的国企改革已经陷入停滞。

第三部分谈的是金融系统问题丛生。。

第四部分谈的是我们的民营企业节节败退。

第五部分谈的是中国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98、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创新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西藏生死书 第三篇_生死别

生死别

——纪念张进磊同学

6月21日清晨,在西昌执行完“中星10号”卫星发射任务,匆匆忙忙往机场赶。收到进磊同学妻子郑的短信:进磊走了。其时西昌阴雨连绵,天,沉沉地压在人的头顶。进磊走了,此刻,正在天堂,或在往天堂的路上。

去西昌的前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医院看了他。郑已告诉我病房和病床号,却没有认出来,那已不是我心目中的进磊同学的样子,全身脱水,瘦成了皮包骨,颧骨突出,眼窝深陷。已不能说话,但意识很清楚,看着我们,朝我们摆手,嘴唇艰难地动。郑说,他谢谢你们来看他。还说,昨天还能说话,晚上低血糖,晕过去了,今天状态不好。晓莺同学眼圈红热,代表我们同学把鲜花放在进磊的身边。花是我和普鑫同学挑的,有康乃馨、紫百合和红玫瑰,进磊盯着鲜花看,看了许久。我们的心,碎了。准备了许多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带了一本《西藏生死书》,却没有拿出来。郑送我们到电梯口,噙着泪,不说话,我们清楚,这是永别,但依然怀着期待。

在西昌的两天,忙着接待记者,忙着采访,忙着写稿,忙着喝酒,深夜回到宾馆,躺在床上,眼前却总是浮现病床上进磊同学的样子。一场病,可以把人折磨成完全超乎想象的模样,这是我近四十年的人生里,还从未有过的最刻骨的体验。那些称为“癌”的细胞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如此汹涌,如此猛烈?那个曾经健硕壮实的身体,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和挣扎,变得如此弱小,如此枯槁?梦里常常惊醒,醒后久久不能入睡。一本《西藏生死书》,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

那天的西昌,雨越下越大,电闪雷鸣,天空时不时被撕开一道口子。飞机晚点了一小时,在候机大厅里,我把郑的短信转发给了所有同学,和远在长沙的,我们的教导员。教导员很快回了短信:他是忠诚、纯朴、正直、善良、开朗的好人!我们永远怀念他。我转发给了郑。

飞机终于起飞了,在雷雨的上空,穿行在金色的阳光和白色的云朵之间。

大学期间,我和进磊同学并没有深交。我们同是属于沉静一类的,不外露,不主动,没有特别的机缘,宁愿独自行走,独自餐风饮露,独自刮骨疗伤。虽然同在一个区队,宿舍也是一墙之隔,却只是见面点头而已,没有一起逃过课,没有一起翻过墙,没有一起喝过酒。

印象中,他也是喜好文字的,学员队办过一份文学刊物《繁星》,有一期同时刊载了我和他的文字,心里默默地有过认同,但终究没有接近。毕业后,我留在学校,他去了洛阳,不记得在火车站有没有拥抱,有没有挥手,只是从此一别经年,杳无音讯。

再次见面,已是八年之后,在北京机关大院,同在一座楼办公,同在一座楼居住。时移世易,我已拖家带口,他依然独自一人。性情依旧没变,却瞬时便亲近起来。那时候,我已在国内一些散文刊物上发了几篇东西,几大文学网站上也常去发些帖子,他管着我们机关的宽带网络,偶然看到了我的一些东西,便常常和我交流,说出的意见中肯而独到,心里便引他为知己和可信赖的兄弟。我在七楼,他在二楼,得空便跑到他那里,坐而论道。他又是计算机技术的高手,硬件软件的问题,都找他解决。偶尔,从他的办公室死乞白咧地顺走鼠标、U盘,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新,看上了就顺走,他总是笑呵呵地让我拿。有一次,刚写好的某杂志社的约稿突然消失了,第二天要交稿,凌晨一点去敲他宿舍的门,逼他给我做数据恢复,他从睡梦中起来,给我拿了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让我稍安勿躁。折腾到晨光熹微,文稿出来了,俩人已毫无睡意,便就着花生米,坐着,喝着,至天光大亮。

总是催他结婚,总说不急,说还没有正式办调动手续,不能害了人家。折腾了两年,托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终于把调动办成了。开始见一个一个的姑娘,却始终没有结果。直到郑的出现。郑是他的高中同学,其时到北京协和医院读博士。我便知他心里一直留着旧情,等着命运给他一个公道。结婚,生子,分房,生活终于安定和踏实。命运却依旧对他不公,让他深爱着的妻肝肠寸断,让他呀呀学语的幼子痛失慈父,让他白发的双亲在异地忍受生离死别,也让我们的友情从此只能靠无尽的思念维系。

确诊以后,见过进磊同学三次。

一次在他家里,和普鑫、颜孙震、李波一起。此前,已得知他在三零一医院做了手术,刚刚出院。脸色有些苍白,神情却很乐观,一直笑着,笑着说发现病情的过程,说手术的情况,一场生死历险,却如云淡风轻。我们都笑了。原本要说的安慰的话语,已实在没有必要说了。那天说了许多话,回忆我们的大学时光,也谈到了各自的工作和对于未来的无限向往。和进磊同学约好,一是给我的笔记本电脑重装系统,二是参加我们的同学聚会,三是带家属和孩子去外地玩一次。进磊都答应了。那次没有见到郑和孩子,见到了进磊的母亲,母亲一直在边上听我们说话,时时也笑一下,笑里却藏着无言的伤痛。进磊送我们到楼下,我回头,看见母亲站在阳台,望着我们,一动不动。

第二次是在同学聚会上。外地同学来京,我们总是要聚的,我试探着给进磊打了电话。他来了,开着车。我们都说他,开什么车呢,都可以去接他的。他说,刚开车回了老家潍坊,感觉身体已恢复得差不多了。那天,除了进磊,我们都喝高了。进磊一直微笑着看我们举杯,干杯,和我说,我答应你的事,现在完成了三分之一,等我上班了,第一件事就是整你的笔记本。我说,好,你快点上班。却终究没有等到他。他终究也没有实现他的诺言。

第三次是在航天城的广场公园。清明节放了三天假,我带着父母、妻子和孩子在航天城玩,早上起来,到公园的湖边散步。远远地,看到对岸一个身影,在湖的一角空地上来回走动,动作像极了进磊,但我不敢确定。已是初夏季节,早上虽然有些微凉,着一件夹克已经足够,他却穿着棉袄,带着帽子,身形也很瘦,背也佝偻着,仿佛被风吹折了的一株草。和妻说,那是张进磊。妻断然摇头,说不可能,那分明是一个老太太。我也犹疑了,离上次见他也就两个月的事,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变化。却真的是他。郑从车里出来和我们打招呼。说进磊上个月突然恶化,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医生告知,来日无多。进磊自己抱着希望,潜心练着气功,每天清早起来开始练,除了三餐,一直练到天黑。原来在家属院里练,后来觉得人太多,过于嘈杂,就叫郑每天开车送他到航天城的公园来。说不能和他说话,害怕打扰他,叫我们同学也不要去看他。妻子说,你受苦了。郑的眼圈红了,望着对岸丈夫来来回回的身影,久久无言。我不知道那天进磊是否也看到了我们,隔着一个湖,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

从西昌回来的次日,6月22日,到昌平殡仪馆送别进磊同学。来了许多同学,北京同学基本都在,长沙也来了好几个,远在葫芦岛的张东同学得到信息,当即坐火车连夜赶了过来。见面都无言,深埋着悲和痛。

手里拿到了生平,白纸黑字,写着36年生命的精彩和无奈。我一字一句地读着,泪眼模糊。送别过许多老首长,读过许多生平,都是组织上盖棺定论的话,读同学兼兄弟的生平,却是第一次,那些字眼,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刺痛了我的心。

距上次在医院看望只有三天的时间,躺在鲜花中的进磊同学容颜更加干枯,身形更加瘦小。围绕着进磊同学的遗体,我们一步一步走着,每走一步,就离进磊同学更远一步,每走一步,进磊同学就离我们更远一步。郑说,进磊同学临走时,托我转达对同学们的谢意,说有了你们这些好兄弟好姐妹,是他在人世间最大的欣慰。郑说这话时,没有流泪,她在坚持,坚持到最后的告别。

进磊的母亲那天没有去,父亲去了。父亲在殡仪馆的门外仰天大哭,几次昏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是世上最惨痛的事了,这样优秀的一个儿子,从此阴阳两隔,老人如何承受得起。我们远远地看着,不知道如何去抚慰这样的父亲。郑捧着进磊同学的遗像,照片上的人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微笑着看着我们,看着妻子,看着父亲,看着这个世界。我们举着花圈,跟在遗像的身后,走向火化室。几十米远的距离,却仿佛走了百年。一缕青烟升起,灵魂游向虚无。向着灵魂升起的方向,我们肃立,默哀,为一个忠诚的人,一个纯朴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开朗的人,一个好人,送行。

今天是8月21日,进磊同学离去两个月了,终于觉得可以写些纪念的文字了。窗外月光皎皎,风儿轻轻。我最好的兄弟,从此去了。

快乐地与他同在的意思是: 像他一般慈爱, 像他一般帮助, 像他一般给予, 像他一般服侍, 像他一般拯救,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与他在一起, 在他的苦难化身中接触他。 ——《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 第四篇_千万不要触摸刚去世亲人的身体

千万不要触摸刚去世亲人的身体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

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脚心发热:地狱

膝盖发热:畜生

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

胸口发热:人道

眉心发热:天道

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念佛人此种瑞相全国各地无数,有心想见的人皆可亲见。事实胜于雄辩,谁云佛法是迷信也?阿弥陀佛!

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著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

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

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或更有两三天即行火葬者。这些残忍举动,对神识未去仍有知觉的病人,可算受尽惨毒虐待了。生者所行所为,实贻害临终人不浅,将使死者痛苦堕落,爱之反足以害之,这是最可怕的。 不知神识未去,其所感受的痛苦,与常人无异。常人还可以呼痛呼救,可以抗拒。病人虽气绝而神识未去的这段时间,硬要当作死尸看待,致使病人冤枉受极大痛苦,而口又无法申诉。因不解临终常识,而导致如此悲惨,宁不痛心!病人因遭受痛苦而心生嗔恨,因嗔恨心而使神识堕落恶趣之中,虽孝子贤孙亦无所知也。 因此呼吁世人,在病人气绝之后,神识尚未离去之前,假定为十小时至十二小时,在此时间之内,病室宜维持肃静,不能有上述种种举动,加害病人之身,以维护神识得到宁静与安全。病人睡的姿态,要听其自然,不能移动他。过此时间之后,如见其身体僵硬,可用热水毛巾敷其弯节,使其转软。此时间内,不要探摸其冷暖,不要使蚊蝇触及,病室内不闲谈或悲泣。要利用十至十二小时,作有效的救度,引导病者的神识走向光明前途,往生圣境永享快乐。这是家属唯一的责任,也是为子女者唯一的孝道所在。

若已气绝,因神识尚未离去,故仍在有知觉的弥留之际,如在各公私医院或在自家,基于人道的精神,与谨慎的态度,应予以十至十二小时的宁静时间,并供给冷气或冰块,使病室温度降低。同时对病人不可稍有移动,不可有一切错误举动,前文中已经说过了。

至于卧的姿态,要听其自然。以后可用热水毛巾敷其弯节,自能转软如生。病房要肃静无声,不要闲谈杂话。若断气前未及请人开导,此时亟待善友于病者耳边如前所说高声开导之,亡者的心,即能觉知,使心有所归,心有所依。家属及亲友应换班念佛,先念六字洪名十数分钟,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佛号,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

最好随著法师念佛的录音带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摄受,亲垂接引。念佛声不要间断,要能使病人的神识,自耳根听得句句分明,方能感应佛的愿力,而随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在病房助念佛号,注意不要扰及其他病人。

光明观点:

转载本文是给所有需要的朋友扫盲,(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因为每个人终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言简意赅地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做。

至于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家可以参详相关佛学经典,有详细的解释。

对于这方面背景知识没有任何经验或者接触的朋友,这里只能勉强简而言之: 死亡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象断电一样“咔吧”就结束了,也不是数学上由1变0这样一个简单的跳变。

医学上通常把呼吸、心脏功能的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标志,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曾出现过很多例“死而复生”的案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一下)--试想,对于被医学判定死亡却又死而复生的这些人,这个死亡标准是多么的可笑和残忍?!

难道这么多的特例,不值得我们对死亡标准重新做一个反思吗?在这些案例中,一个纸上“标准”就剥夺了这些人生存的机会,虽然这看起来不符合常识,但是我们是应该相信死而复生的活人,还是应该相信一个不知是什么人(砖家)制定的标准呢?!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濒死体验、轮回等现代科学的相关研究不断在证实着佛法关于生死的描述,网上有很多相关文章和视频,大家可以搜索观看。

但类似研究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事实的参考,真正圆满的理论请参考相关佛学经典。佛法就是要对于生死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最重要的是:佛法所告诉我们的一切,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哲学家逻辑游戏的结果,是实修实证的结果。......

《中阴救度秘法》对死亡后的情况有详细的论述,大家可以在网上购买一本最近几年以此为蓝本出版的普及读物《图解西藏生死书》了解,并与现代科学对濒死体验、轮回的研究成果加以对照。

西藏生死书 第五篇_《人生五章》

《人生五章》

1.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1754/

推荐访问:西藏生死书pdf 西藏生死书tx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