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节日知识 > 清明节的别称

清明节的别称

时间:2018-03-27   来源:节日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节日知识】

清明节的别称 第一篇_传统节日知识问答1

“传统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

1.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

A.夏朝 B.商朝C.周朝 D.春秋

2. 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3. 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 要吃:(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4.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

A.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

5. 下列传统节日中,( )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6.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没有( )

A.糯米酪 B.麦酪 C.杏仁酪扬 D.汤圆

7.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 )

A.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8. 端午节有为小孩佩带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 是( )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9. 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0. 端午节这天,古人在日出前为孩子们系五彩丝,俗称五色丝,代表意义是( )

A.避除兵鬼 B.不染病瘟 C.祝贺祝寿 D.女性劳作功绩

11. 中秋节人们必吃月饼,吃月饼主要是因为月饼代表着( )

A.团圆 B.甜蜜爱情 C.生活美满 D.远大前程

1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 出自( )

A.苏轼《水调歌头》B.苏轼《中秋月》C.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1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 玩花灯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中秋节玩花灯的范围是( )

A.家庭、儿童之间 B.亲戚邻里之间 C.全国范围 D.少数民族【清明节的别称】

15. 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16. 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17. 冬至人们要吃什么食物( )

A.饺子 B.汤圆 C.饼子 D.粥

18. 古人庆祝“腊八”是为了( )

A. 庆祝丰收 B.祭祀祖先 C.表达美好希望 D.团圆

20. 各地过小年的日期不是全都相同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年是在什么时候?

( )

A.腊月初五 B.腊月十C.腊月二十三、四 D.腊月二十五

19.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

A.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0.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 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21.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22.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

A 鬼节 B扫坟节 C冥节 D中元节

23、下列说法与清明不符的是( )

A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B忽如一夜春风来 C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D.清明时节雨纷纷

24.清明节不吃的是( )

【清明节的别称】

A青团子 B馓子 C粽子 D粥

25.清明是农历( )

A4三月初三 B三月初四 C三月初五 D三月初六初六【清明节的别称】

26、七夕传说与下列哪对人物有关:( )

A 后翌、嫦娥B 梁山伯、祝英台 C 牛郎、织女D 周杰伦、侯佩岑

27.以下哪种物品与七夕节风俗有关?( )

A巧果,花瓜,双七水,拜仙禾 B 抄手,柳木,冷食,角黍 C 香囊,菊花,花糕,桂浆

28、以下不是的传统节日是哪个?( . ) A.清明节B.端午节C.重阳节D.中秋节

29.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些?( )【清明节的别称】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D.春节、

清明节的别称 第二篇_2016中国清明节英文介绍

2016中国清明节英文介绍

中国清明节英文怎么介绍?请往下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聘才网) Qingming Festival

The Qingming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is one of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in China, falling on April 4-6 each year. After the festival, 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up and rainfall increases. It is the high time for spring plowing and sowing. But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not only a seasonal point to guide farm work, it is more a festival of commemoration.

The Qingming Festival sees a combination of sadness and happiness.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sacrifice. Both the Han and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t this tim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and sweep the tombs of the diseased. Also, they will not cook on this day and only cold food is served. The Hanshi (Cold Food) Festival was usually one day before the Qingming Festival. As our ancestors often extended the day to the Qingming, they were later combined. On each Qingming Festival, all cemeteries are crowded with people who came to sweep tombs and offer sacrifices. Traffic on the way to the cemeteries becomes extremely jammed. The customs have been greatly simplified today. After slightly sweeping the tombs, people offer food, flowers and favorites of the dead, then burn incense and paper money and bow before the memorial tablet.

In contrast to the sadness of the tomb sweepers, people also enjoy hope of Spring on this day.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time when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the trees and grass become green and nature is again lively.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followed the custom of Spring outings. At this time tourists are everywhere.

People love to fly kites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Kite flying is actually not limited to the Qingming Festival. 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at people fly kites not during the day, but also at night. A string of little lanterns tied onto the kite or the thread look like shining stars, and therefore, are called "god's lanterns."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plant trees, for the survival rate of saplings is high and trees grow fast later. 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since 1979, "Arbor Day" was settled as March 12 according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与清明节扫墓的悲哀相反,人们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也一样是可以享受生活的。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别称 第三篇_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由来的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

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在介山,还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 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 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 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据说,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寒食节的由来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周礼》中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

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发布了《明罚令》废止禁火: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百俸。

除了周举、曹操,历代也多有人对禁火寒食持反对意见。但是,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热衷礼仪的民族,寒食节依然长期流传。民间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寒食的特点,纷纷创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节食品,凉菜冷食花样百出,形成了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的风味小吃,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

在长期形成并稳固流传的社会风俗面前,宫廷官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趋势。于是,为联络民众感情而产生了官方的赐火和请新火之举。据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前,要让宫内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是为“请新火”。对臣下赐火种表示关怀,以笼络人心,所以又有“赐火”之举。唐时的诗词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描述“赐火”、“御火”的文字,可见其俗之盛。

由于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所以,千百年来,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断完善中流传下来。

-

清明节的别称 第四篇_知识竞赛题目

知识竞赛题库

1、清明节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B )

A、商 B、周 C、秦 D、唐

2、下列哪个不是我国清明节的其他称呼(B )

A、鬼节 B、亡人节 C、扫墓节 D、冥节

3、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AB)

A、清明 B、冬至 C、夏至 D、谷雨

4、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时第几个节气(C)

A、第三个 B、第四个 C、第五个 D、 第六个

5、清明节亦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又称(B)

A、寒食节 B、踏青节 C、鬼节 D、祭祀节

6、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柳在人们心中有(D)的功用

【清明节的别称】

A、装饰 B、挽留 C、报春 D、辟邪

7、清明有( C)年历史

A、500多 B、1000多 C、2000多 D、3000多

8、清明节不能吃凉食(错)

9、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对)

10、清明节现在是法定节日(对)

11、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清明扫墓(对)

12、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4月5日)

清明节属于阴历还是阳历还是阴阳历?(阳历) 13、时年八节指的是哪八节(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元节 中秋节 冬节 除夕)

14、风筝在古代叫什么?(纸鸢)

15、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

16、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 (张择端 宋代)

18、请列举至少三项与清明节有关的我国的风俗体育活动?(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植树,蹴鞠,打马球)

19、清明节的食品有哪些?(答对两个即可)鸡蛋,青团,清明螺,糯米饭团,青果糕,青饺

20、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那请问‚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前两句是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1、“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在时代。A

A、三国时期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下列哪些食物与重阳节有关?A

A、重阳糕 B、粽子 C、汤圆 D、莲子粥

2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与哪个节日有关?B

A、端午 B、重阳

C、中秋 D、除夕

24、重阳节别称?(A)

A、老人节 B、赏菊节

C、思乡节 D、饮食节

26、下列哪个活动与重阳有关?(C)

A、赏菊 B、吃粽子

C、出游 D、祭拜

27、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A)

A、对 B、不对

28、重阳节是哪一天?(B)

A、农历7月初8 B、农历9月初9

C、农历9月初8 D、农历7月初9

29、重阳节有免灾避祸的含义对不对(对)

30、下列哪个国家过重阳节(D)

A、美国 B、巴基斯坦

C、英国 D、韩国

31、重阳节有有折寿的含义对不对(不对)

3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谁的诗句(C)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李清照

33、重阳节的传说与下列谁有关?(A)

A、桓(huan)景 B、王宇

C、赵虎 D、李青

34、重阳节可以追溯到先秦对不对(对)

35、韩国重阳节有什么么活动(B)

A、唱歌 B、放风筝

C、跳舞 D、游泳

36、赏菊是否与重阳节有关(有)

37、重阳节在得以民间展开与下列谁有关(D)

A、曹操 B、刘备

C、关羽 D、刘邦

38、茱萸在古代指(C)

A、走运 B、有血光之灾

C、逢凶化吉 D、升官发财

39、重阳节的主旨是(A)

A、敬老 B、爱幼

40、重阳节不能说生日快乐对不对(对)

41、古人把九定为阳数还是阴数(阳) 42、现在的青年大多不了解中元节;请问中元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几号?(D)

A、八月一号 B、九月一号 C、七月二十号 D、七月十五号

43、中元节的实质是什么?(A)

A、对先人的怀念 B、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

C、和鬼在一起的日子 D、团圆的日子

44、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 肉山酒海庆中元。 这是对那个节日的描述?(D)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中元节

45、中元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A)

A、烧纸 B、包粽子 C、放鞭炮 D、吃年糕

46、中元节的别名是什么?(A)

A、盂兰节 B、烧纸节

清明节的别称 第五篇_清明节小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1182/

推荐访问:清明节的诗 清明节诗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