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服饰搭配 >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时间:2017-11-19   来源:服饰搭配   点击:

【www.gbppp.com--服饰搭配】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第一篇_神奇而淳朴之美

神奇而淳朴之美————屯堡

姓名:张家航

旅管科091 学号:0920041322

摘要:至今仍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屯堡明代的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很多消失已久的汉族风俗在这里依然存在;很多我们已经不熟悉的中古汉族文化,在这里呈现出最常态的场景;在这里,六百年大明帝国军魂仍在,六百年石头古堡犹存,这就是屯堡。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关键词:地戏 屯堡明代风俗 屯堡建筑之美 屯堡风俗习惯

正文:1,“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辗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的缸”

1.1:没错,屯堡建筑中对石材运用极广,基础,地面,墙体,石库门,排水,屋面,几乎所有室外部分都用石材建成。 1.1-1: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1,1-2: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 “ 点、线、面 ”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

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和屯军备武的思想。现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在众多的屯堡村寨中都能见到这种“诱敌深入以击之”的建筑布局形式。防御功能成为屯堡与其他聚落最显著的区别。

2:六百年的历史,经不断丰富演变的历程。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但最主要的是他们仍保留着祖先们的文化个性!

2.1:明代,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率兵南征贵州,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2.2-1: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体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上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于正规军队可以调动、换防。一份份“愚忠”换来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园。这种命运的安排,面对周边矛盾尖锐的环境,同为“远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一种大老乡的文化认同感,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乡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现形态。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2.2-2:明代在安顺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大姓来设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无疑是最佳选择。至今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的光荣和发展。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加速了固化作用。

2.2-3: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是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的必须过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过去的婚姻观:很讲究“门当户对”。在这种婚姻理念支配下,他们择亲不但绝不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就是从外省入黔来的“客家”汉人,也不是择偶的对象,甚至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就是这种亲对亲、戚对戚的单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响相互聚合而保存下来。

2.3:尽管清王朝废除屯田制,屯军失去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依靠,沦为与民屯商屯的民众同等的社会地位,但遥想祖上当年骑着高头大马披坚执锐来黔的赫赫威仪,其传统的优越心态仍挥之不去,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就如同他们跳地戏一样,敲着同一个鼓点,跳着同一部大书,玩着同一种心态。

3:屯堡人自己独立发展,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风俗习惯多种多样!

3.1: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娶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

3.1-1:屯堡妇女的服装颜色主要以蓝、绿、藏青、藕荷色为主,却绝少有红色的。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新娘才穿一次鲜红的嫁衣,而这红嫁衣的风采也就成了屯堡妇女一生种记忆深处的经典风景,那是她们一生种的幸福极致。

3.2-1: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迎菩萨"活动。在屯堡。几乎每个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设有祠堂、祭庙。屯堡人供奉的神位显得丰富而又复杂。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坛神赵侯,还有祖先牌位以及有关诸神。

3.2-2:春节是屯堡人最为隆重的节日。腊月间就要用数十斤糯米和釉米打成米面,蒸熟后打成糕耙,晾干变硬后泡在水里可食用几个月。还要杀年猪、熏腊肉,清明节,屯堡人家都要按姓氏结伙上大坟。上大坟是崇尚血脉崇拜的屯堡人一项隆重的祭祖活动,是日甚至数十里外的同姓都要赶到人黔始祖的坟墓前,按辈分排列跪拜祭祀缅怀祖先,交流感情,激励后辈。

3.3-1: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从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谷耙,到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鼓、糟辣子等、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这些食品是当年他们的祖先为适应战争和迁徒的需要而特意制作的,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屯堡人家家户户都有炕腊肉、血豆腐、香肠的习惯,是招街贵宾必不可少的菜肴。

4:戏剧的活化石——地戏

4.1: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欢迎!

4.1-1:地戏源于军摊。地戏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每逢新春之后、元宵节前,安顺农村随处可见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表演。人们跳地戏主要是为了驱邪禳灾,也是为了娱乐。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的祖先曾是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只能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了。

4.2:地戏演出不在戏台,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时令。

4.2.1: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或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每年阴历正月和七月,进行地戏表演。每次跳的时间不等,有时三五天,有时十几天。这两个时期,是地戏最活跃的时期,常常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村民们虽然每家都有电视,但依然热衷于带上脸子,扮演古人在古战场上两军撕杀的壮阔场面,且乐此不彼。在一阵阵震天价响的锣鼓声中,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开拓疆场、艰苦创业的不屈身影;仿佛感受到一个古汉民族六百年前举家南迁六百年后依然不忘故土的赤子之情。

4.2-2:地戏不是搭台子唱戏,一般在露天平地甚至专找较低的平地演出,观众在较高的四周观看,这就是地戏的脸子(如京剧的脸谱)顶在头上的原因。唱地戏的演员面罩青纱,背插旗,手执刀枪等锋利的兵器,身穿布袍或战袍,在锣鼓的伴奏中,尖声唱和,飞脚起跳,角逐开打。场上旗摇摆,雉尾颤抖,刀枪挥舞,非常热闹。据说在年头跳神,能使一年之中,户户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4.3:地戏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和儿女恩怨的剧目.

4.3-1: 一个地戏剧本就是一部书,就是讲唱一个完整的征战故事。不分场次,不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打讲唱完毕。由于它表现的内容是征南而来的屯兵熟悉的军旅生活, 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在30来部剧目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将书。

人们看到现代文明已日渐融入屯堡人的居住地,屯堡文化的神秘异彩也将有所改变,不可避免的变迁已成了首要问题。所幸最能体现屯堡人风貌的古屯墙保持得较为完好,遗留的明清民居与明代一条街也无言地向人诉说着几百年的沧桑变化!

参考文献:【1】孙兆霞 张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 第3期

【2】翁家烈 《贵州民族研究》 2001 第4期

【3】陈志永 李乐京 梁玉华 《旅游学刊》 2007 第7期

【4】蒋立松 《贵州民族研究》 2004 第1期

【5】彭丽莉 龙彬 《南方建筑》 2006 第1期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第二篇_高考专业选择:民族语言 风景这边独好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给大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增加了更绚丽的色彩。56个民族在共同谱写中华文明历史的时候,也在书写着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继承和发展着少数民族祖先流传下来的智慧,像一枝奇葩一样在民族百花园里绽放,这里更是个民族学子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理想的坚实学术平台。为了揭开“民族语言文学”的神秘面纱,一睹异域采风,我们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为缩影,披星戴月,连访学院下属5大专业负责人,誓要为众考生打开一扇了解之窗。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下属5个系,分别是朝鲜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具有学院特色的优惠政策是各系传统专业学费全免,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班、维吾尔语言文学班、哈萨克语言文学班、朝鲜语言文学班、蒙古语文文学班。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仅学费全免,每个月还会得到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自2005年起,学院试行每年从全院各系各班本科2年级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基地班,基地班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下面,我们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不同风情的院系丰采。

第一站:朝鲜语言文学系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上中韩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着广泛合作,对从事中韩经贸翻译和文秘方面工作的人才需求量直线上升,这就使得具有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背景的毕业生格外抢手,而培养这些毕业生的朝鲜语言文学系也格外夺目。

朝语系沿源于1972年创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汉朝翻译专业,是国内对朝鲜族大学生进行朝鲜语言文学教育的两大基地之一。目前设置有朝鲜语言文学、中韩经贸翻译两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传统上设置的现代朝鲜语,古代朝鲜语等课程外,还增大了人文通识课的门数,如人类学、社会学、逻辑学、社会心理学、韩国经济、韩国贸易等,还补充增设了语音学、日韩语音对比、日韩-韩日翻译等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据朝文系负责人介绍,在课程设置上还将继续扩大范围,增设日汉、英韩语言对比与翻译课,日韩对比、日本文学史等课程拟用日语、韩语双语教学。

在专业设置上,朝文系突出一个对比教学和研究,加强对语言学、双语教学、对比文学等,在国内外没有类似的专业特色,在某些方面朝文系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水平。朝文系里还配备有由汉城大学、金日成综合大学和朝文系联合建设的图书资料室,借阅方便。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4年的学习期间,能精通朝鲜语,熟练掌握汉语。此外,第一外语(日语或英语)中学大学10年不断线,两年的第二外语学习能打好自学基础,使学生到社会上能发挥其语言方面的优势。

据介绍,目前朝文系毕业的学生任职于国务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安全局、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外事机构。还有不少人在国内外兄弟大学和科研机构担任教学或研究工作。还有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翻译中心、民族团结出版社以及东北三省的朝鲜文出版新闻机构里负主要责任。

近几年来,从事中韩经贸翻译和文秘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大大增加,占整个毕业生人数的55.3%。随着“韩流”在中国的出现,韩国也刮起了“中国热”。大量韩国企业涌向我国,国内中韩合资企业层出不穷,因此,具有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背景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每年11月左右韩国企业都会联合举办校园招聘宣讲会,吸纳兼通中朝两种语言文化人才。如三星、现代等韩国知名企业都喜欢吸纳朝鲜族的学生。因为他们不仅懂得汉语和朝鲜语,更主要的是血脉同源,有相同的文化和习惯。每到就业季节,各类企业就纷纷致电朝文系寻求人才,经过与其他学校毕业生的对比,他们一致认定翻译、语言类人才必找民大。去年甚至有一名同学一气找到7个单位,已成功地变“求职”为“择业”。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朝文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达100%,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出国留学方面,朝文系毕业生留学的去向多为韩国或日本,去年有1位留学马来西亚,出路均稳定可靠。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朝文系主要面向东北三省招生,以民考民为主,考生不限制民族,但必须用朝鲜语答卷。每次招生规模约为每班30人左右。2006年,朝文系预计招收一个传统班(免学费),一个中韩经贸翻译班(不免学费)。

相关链接:目前全国大学开设这一专业的共有7座,如延边大学等。

第二站:蒙古语言文学系

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能胜任蒙古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文化新闻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编辑、记者、文书档案及宣传、秘书、翻译、管理等工作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综合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拓宽专业面,强化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蒙文写作,现代蒙古语,古代蒙古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汉文写作与选读、心理学、外贸经济等课程。 蒙文系多年来一直坚持主要面向8省区招生: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北京、内蒙古。考生民族不限,但必须能用蒙文答卷(即在用蒙文授课的蒙族聚居区)。每年招生规模约为40—50人。2006年蒙文系预计扩大招生,招收一个蒙古语言文学班(免收学费),一个蒙汉双语班(收学费),每班预计招收30人。

蒙文系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等省、市、自治区从事蒙古语文教学、科研、编译以及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工作。还有的在企业、外贸、部队工作。在就业方面,蒙文系对每一个毕业于该系的学生都会做一个跟踪调查。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0%,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除去每年1—2个保研的名额外,还有数名学生选择考研。考研时外语方面享受一定照顾政策。去年蒙文系的考研入学率达到25%,成为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入学率最高的系科之一。

近年来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也多了起来,他们出国的方向多为日本或蒙古。有的深造结束后直接留在国外就业,有的则就职于国内的外资企业。

相关链接:全国共有11所高校设有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北大学等。

第三站: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是中国唯一一家综合研究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科研机构。该系传统专业教学任务主要针对南方少数民族学子,培养从事这些语种的语言文字工作人才。下设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民族语言学、民族文学、古籍文献、壮侗语言文化、彝语言文学等方向。1998年开始设置电脑语言学专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结合起来,用计算机软件来分析少数民族语言,这在全国范围内只此一家。该系学生入校后必须选择一种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因为专业方向不同,各专业的课程很少穿插。如电脑语言学专业开设了语言学概论、电子编辑与排版、专业英语、数据库、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课程;民族语言学专业开设了语言调查、社会语言学、中国语文概要等课程;古籍文献学专业开设了民族古籍文献概览、古籍基础知识、中国民族文献学等课程;壮侗语言文化专业开设了壮侗民族历史文化、泰语等课程。

据该系负责人介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平均每年享有30%的保研指标。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自觉考研,继续深造比例较大。该系毕业生不少在各类国家机关、国内一流学府和高级科研部门从事各项相关工作。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05年以前面向全国招生,05年主要面向有壮侗语民族基础的地

区招生,招生规模约为每班30人。2006年招收一个彝缅语言文化班或古典文献学班(以南方少数民族古典文献研究为主,同时也考虑进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古典文献研究)。

相关链接:全国范围内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有: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第四站: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下设维吾尔语言文学班、维英汉三语班。主要课程有维吾尔古代文学史、维吾尔民间文学等。该系本科生学制为5年,第一年专修汉语,后4年专修专业课。 该系从2005年开始,每年招生。招生主要面对新疆地区,不限制民族,但要求考生必须能用维吾尔语答卷。招生规模平均约为每班30人。2006年招收一个传统的维吾尔语言文学班,一个维英汉三语班。

该系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不大,每年约有1个保研名额。大部分毕业生直接就业,现在他们广泛分布于国家民委系统和新疆各地各部门,及各省的安全部门。成为语言教学与研究、新闻出版、翻译、行政、文秘、文学创作等领域和骨干或领导干部。

相关链接:全国开设有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有:新疆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新疆地区大专院校。

第五站:哈萨克语言文学系

哈萨克语言文学系与前面所述的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著名的突厥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突厥语族语言研究基地。

该系本科生学制为5年,第一年专修汉语,后4年修专业课。2005年起该系每年招生。招生主要面向新疆地区,不限民族,但要求考生必须能用哈萨克语答卷。招生规模平均约为30人。2006年预计在保证一个传统的哈萨克语言文学班的基础上,在招收一个哈俄汉三语班或一个特色班。其中,三语班哈萨克语、俄语、汉语三语齐修,专业必修课比例将会变大。 该系和维语系的学生享受其它院系同学羡慕的优惠政策。都属国家扶持和保护的重点学科,哈萨克语言文学和维吾尔语言文学系除传统专业本科生经国家批准免收学费外,近5年来还享受新疆教委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困难助学金,数额较大,去年达到平均每人2400元,最高达到6600元。此外,还与其他原系学生同样享受各类补贴、奖学金、助学金20余项。 在毕业生去向方面,哈萨克语言文学系保研名额平均每年为1个,另有数人选择考研。经过政策调整,现在该系学生在考研专业考试中已可用本民族语言答卷。大部分毕业生直接就业。他们分布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及出版言论单位。其中,在北京与该专业对口的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语室、中央翻译局哈语室、民族出版社哈语室等。此外,新疆自治区机关及各地州、市、县党政机关有大批主要领导干部都是该系毕业生。前两年毕业生基本上到自治区就已被完全吸收。

相关链接:全国开设有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有:新疆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等新疆地区大专院校。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里每个系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势头喜人,有志于此的各民族青年才俊,必能在这里为自己的前途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广道路。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第三篇_饮水思源 落叶归根

饮水思源 落叶归根

——发展切记民生【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环艺064 韩康康 指导老师:张志坚

内容提要: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敎、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在学习了十七大后,我看到了党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计划,同时也意识到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我们党的步伐铿锵有力,不断前进,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紧紧跟随党的步子,坚信党的领导,团结一致,一步步迈向成功的明天。

关键词:

民生 教育建设 社会保障 医疗保障 和谐社会

1921年7月23日一个神圣的日子,中共一大召开, 2007年10月15日,又是一个神圣的日子,饱经沧桑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不一样的是:这次的大会在北京圆满的完成,而没有由上海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每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

80多年来,无论形势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冲击和考验,党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十六大党章 强调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并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归结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大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

涛同志在十七大政治报吿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敎、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民生问题是民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近几年,在农村,首先是取消农业税,解除农民的负担;接着又免除了义务敎育阶段学杂费;还在农村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也在完善和扩大,一些地方搞起农民的养老制度。去年我去爷爷家过年的时候,爷爷指着桌子上放着的两袋白面和各类的鱼肉,意味深长的对我讲:“这都是政府给我们的,还有现金补贴!”一句话让我沉思许久,想来过去的几年,政府的补贴很少,虽然日子照样的过,但是在心里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是的,有股暖流,他叫社会主义,他一直在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随后爷爷又跟我讲:“政府按期派专车接送我们这些老人去医院接受免费的检查,不时的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咱们村子东面又开始修建一批敬老院… …”我当时的深切感受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胡锦涛同志为人们描绘的“学有所敎、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一更加和谐和公平正义社会的美好蓝图,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

我原来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在我们的小镇里,有很多的同学因为靠学校很远,要么迟到,要么就饿着肚子来上课,遇到大风大雪的日子更是不来上课,现在学校依然是那所学校,却没有孩子因为离家远迟到了,因为每个村都有一辆专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校车,保证孩子们不会耽误上课。有时候还真是恨自己怎么不晚出生几年,这时突然记起了新闻里播音员阿姨的一句话:“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哎呀!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哪能实现的这么快哦!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同样要靠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才市场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我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各方面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这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我们学校是一所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学,在这里更能感受到我们多民族国家融洽的气氛,学校里会举办各种少数民族的节日,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专门安

排为了发扬我们少数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课程,还有少数民族补贴等等好多好多,这都是为了为各个民族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我坚信我们民族的素质会越来越高,各民族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像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法制观念等等,但是现在的许多地区还达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山建大的同学说起藏区支教的事情,他打开支教时拍的照片,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一只只被恶劣气候打上印记的手,我的心被揪的生疼!我说:“但是我们学校的藏族同学看起来都很富有啊!”同学指着照片说:“他们的贫富差距相当的大,而且大部分的人过得是这种生活!”

央视七套《生活567》栏目记者 常世江 曾经对支教跟踪报道,回来后,他详细的记载了那里孩子们的处境:气候寒冷,加上财政困难,有些学生到了冬天没有棉衣、棉鞋,有的学校有炉子也生不起火,燃料费学校根本负担不起。虽然国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学生上学这一块不成问题,但取暖一直困扰当地教育的一大难点问题。每天孩子们的伙食也很简单,每顿饭只有一个馒头和一碗开水,每天两顿饭。巴登小学的教室既是上课的地方也是男生们晚上睡觉的地方,学校的食堂同时也是女生宿舍,现在通过救助,被褥、鞋保暖的东西还比较紧缺。 目前,青海1346所寄宿制中小学共有学生149714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缺少过冬衣物和取暖燃料… …

虽然藏区的教育条件依然这么艰苦,但是政府一直在做努力,积极的想办法。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县都把财政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教育上,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例,一年全县财政收入才580万,而教育上每年的支出就4000万,当然这一块很大的靠国家扶持,全县基本消除了教室危房,现在正全力想办法解决孩子们冬季取暖问题。为改善这些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全社会倡导关爱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和谐的良好风尚,弘扬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06年8月3日发起并实施了“„真诚凝聚关爱温暖点燃希望‟――让读书成为孩子成长中最温暖的记忆”为主题的“希望工程――温暖读书”行动,现在已经筹集资金及物资一百多万元,解决了近5700多名学生的取暖问题。社会上的许多媒体和网站也纷纷呼吁,像CCTV—7《生活567》,大众日报,搜狐网站的《山东建筑大学10名师生“勇闯”黄河源》西部教育促进会的《同饮黄河水 情系黄河源 —首届大学生联手保护黄河源大型公益活动》等等,藏区的基础教育条件也在漫漫的改善,但是还是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同学是山东的,通过交流我知道他们在2005年12月,成立了保护黄河源协会,并发起了“同饮黄河水情系黄河源”—首届大学生联手保护黄河源系列公益活动,期望能够利用至少三年的时间,以大学生的名义为黄河源区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一片防护林、资助100名黄河源贫困学生、发动100所高校加入到保护黄河源的行动中来„ „ 他们的大学里没有少数民族,甚至都没在现实中见过,但他们却如此的怜悯同情我们的民族兄弟姐妹.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族大学,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更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我没有什么物质能力但是我已经为我的决定做了充分的准备,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一个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必须做的!

我也把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读给了我们的团支部听,同学们都红着眼睛抽着鼻子。

我们通过讨论作了一个计划—----组织一次募捐活动.为那些上不起学,穿不上衣服的孩子尽一份力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身为学生,不是政府成员,不是企业法人,只是一名名普通的学生,我们不为了什么名誉,不为了自己利益,我们只是觉得我们该给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了,我们是发自真心,发自肺腑的自觉地公益行动。不是为了乞讨钱财,而是汇聚爱心,一起为那面的孩子做点贡献。

我们多么的希望将来能亲自去那座恶劣而神秘的城堡真真切切的奉献一次!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因为我们同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责任一起携手走过千千万万的沟沟壑壑!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成长在新时代的我们,要积极进取,携手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做我们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配合中国共产党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十七大报告》

血脉,西南民族大学 第四篇_浅谈高校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功能性作用

浅谈高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高校是创新文化,传承文化和引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一方面,建设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对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讨论高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必要性,得出如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高瞻远瞩,意义深刻,充分表明了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战略着眼点。高校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之一,因此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

一、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1、文化与文化软实力定义

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包括语言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即为文化软实力。

根据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论述,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包含以下七个主要方面: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感召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一国国际形象被国际舆论的赞赏和认可程度[1]。

2、高校文化软实力定义

作为一个学者的社团、科技创新的集中地,高校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承载着知识生产、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一流的企业,需要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城市,需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国家,需要有一流的高等教育[2]。因此,

在发展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该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高度重视高校人才的培养,走品牌战略发展之路,努力增强高校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着重关注提升高校软实力。

高校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高校软实力高校的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定位,丰厚的教育投入,强大的人力资源,一流的学科专业,完善的经营管理,健全的运行机制等,都是蕴含着极其丰富文化软实力的“隐性资源”。

3、高校文化软实力潜力

高校软实力折射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大众化发展趋势,推动了高校教育的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高等教育市场日趋繁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势不可挡。正是这种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大增强了中国高校对世界的吸引力。软实力反映了高校国际影响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个“东方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和平崛起”源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正确战略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的软实力,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动力所系[2]。

二、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文化软实力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有文化[3]。高校文化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无不包含着文化,这种文化凸显了高校的独特性。因此,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

1、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的思想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建设水平本身就体现了国家软实力的品牌和发展水平。高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而国家“软实力”的整体进步则反作用于高校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它的完善和提升,从而形

成两者间良性互动的局面[4]。因此,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千万以上,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人数之多不能证明我国是一个教育强国[5]。一个国家是否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标准在于高校的质量和一流高校的数量。在世界一流高校建设中,都十分重视高校文化建设。在当前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一流高校的数量还不多,高校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高校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在人才、科技、文化、创新等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持。

3、高校“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高校将更重视“软实力”的竞争。我们国家高校要想在整个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内在角度出发,加紧“软实力”建设。世界上著名的高校都是靠自己的软实力建设、成长、发展壮大,从而赢得世界声誉的。德国柏林大学,提倡的教学与科研并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奠定了新型大学理念; 美国哈佛大学推行了学分制,从而成为世界上一所知名大学; 韩国仁德大学,以教给学生高尚情操和精湛技术的职教理念而在世界名牌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路径

高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是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高校也肩负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的人才储备、思想源泉,起着推动社会发展,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依靠自己长期办学形成和积淀的。而高校的软实力是创造出来的。打造软实力,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法宝。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要在办学理念上下功夫,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在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从

而推动学校建设的发展和壮大,使软实力彰显出来,涌流出来,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一种精神财富,成为超强的吸引力,产生出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软”与“硬”相协调

高校软实力建设要在打好物质基础的同时,推进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是以文化结晶形态出现的,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不能盲目进行简单重复建设,要结合高校的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物质文化建设不能缺乏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滋养,否则高校的物质建设就缺少了精神的内涵。高校在整个校园建设上,要从单一追求“硬实力”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既要在校园大楼、物资设备、实验仪器等硬实力建设上加大力气,也要高度重视大学的文化精神层面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促进高校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2、寻求特色发展

文化本身既有共性,又富有特性,高校文化更是体现了不同高等院校主体对文化和价值的独特理解与追求,这种鲜明的文化特色形成了高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日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力。抓只有住了特色,才是抓住了学校的生存之路。也正是由于有了特色,才会有优势、有实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个性特色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文化建设离不开时代的发展,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符合整个时代发展要求,但也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发掘自身的潜力,在共性中寻找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创建独一无二的高校文化。办学特色就是寻求办学的个性化、独特化,抓住了办学特色,就抓住了学校的生存权、发展权,没有特色的高校,就会在教育发展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色也是多方面的,如专业特色、区域特色、办学模式特色等。特色就特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精”[6],这是赢得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凝聚高校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风貌。”

[7]大学精神也是高校精神,而高校精神的关键在于塑造,形成这种精神的凝聚力。要塑造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大学精神,就要从宏观和微观入手,宏观方面要结合当前的国情和事情、时代特点,微观方面则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师生的共同心理状态,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形成独特的学风、校风、教风,和高校独特的人文环境。高等院校精神塑造和文化建设应在“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工夫。”学风是高校精神和文化的体现,一个声名远扬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塑造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

4、营造文化氛围

思想文化影响人、塑造人,高校必须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人才和教育资源的聚集地,兼有意识形态建设、繁荣学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促进学术繁荣与文化发展,必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良好学术氛围,同时,还要建立和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风尚。高校良好氛围建设在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实际,倡导形成学术研究与生产时实践相结合、在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94077/

推荐访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