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时间:2016-09-26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一):与中国关系最铁的十个国家

与中国关系最铁的十个国家

当今世界,大概有200个左右的国家,在这200个左右的国家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纷繁复杂,但在这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虽然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就没有友好国家,在近百年的风云变幻中,中国与一些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是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得到拥护的基石。那么,在当今世界,与中国关系最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笔者盘点了一下,以下十个国家应该与中国最铁。

一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当之无愧中国最铁的朋友,是中国外交战略中唯一被称之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基斯坦,称之为回到兄弟家,中国老百姓称巴期斯坦为巴铁,而巴基斯坦领导人称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

中巴友谊是经历了60多年洗练完全可以信赖的友谊,从60年初承认社会主义中国开始,可以说经历了双方的政治跌宕起伏而友谊不变,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毛泽东时代,还是华国锋时代,还是邓小平时代,还是江泽民时代,或是后来的胡锦涛时代到现在的习近平时代,都视巴基斯坦为最好的朋友,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无论是军事政权,还是民选政权,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视中国为最好的朋友。

在国际外交上,中巴之间绝对是无条件的相互支持;在经济方面,中巴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中国租赁瓜达尔港口40年,中巴经济走廊贯穿巴期斯坦南北,包括铁路、公路、管道、光纤等,既让中国摆脱了马六甲海峡这条唯一的运输线路,当然也是巴期斯坦经济腾飞之路;在军事合作方面,中巴同样是相互无条件的合作,枭龙战机就是标志,而且巴基斯坦在与中国近600公里的边防线上竟然不设防,只有一支60人的队伍,仅为维护边境的秩序。尤其让中国人感动的是,在巴基斯坦似乎还有这样一个罪名,那就是“破坏中巴友谊罪”,这或许只有中国人才有的虚荣。所以,中巴关系是当之无愧的最铁关系。

二是柬埔寨

柬埔寨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也是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当今西哈努克亲王流亡中国,得到了中国至高无上的关怀。现在的柬埔寨,同样与中国传承的最好的友谊,中国人在柬埔寨的地位同样相当高,而且柬埔寨在东盟中对中国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在菲律宾、越南多次要出台针对中国的声明,柬埔寨总是站在中国这一边,至少不参与针对中国的活动。

三是老挝

老挝是中国的邻国,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东盟成员之一,同样经历了几十年而友谊深厚。大家记得湄公河大案吧,其中的大毒枭糯康之所以最终被抓,而且引渡中国受审,这其中主要得益于老挝坚决支持中国的结果。虽然现在的老挝比较贫穷,但对中国的友谊同样是紧不可破,也是中国人最安全且最受尊重的旅游之地。

四是以色列

不要以为以色列与美国关系好就是中国的敌人,恰恰相反,以色列同样是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之一,同样的肤色,同样的高智商,尤其是以色列一直感恩于中国当年同样在深受灾难之际容留以色列人的那段历史,所以,以色列从来不但没有把中国当过敌人,而且一直视为最真挚可信赖的朋友,对中国的帮助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从农业的滴灌技术,到军事上的顶尖技术,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军事技术上有突发猛进的进步,这既与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同样与以色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之际,来自于以色列的技术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何况,以色列的技术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技术。

五是尼泊尔

尼泊尔作为南亚小国,在中国的西藏南面,虽然是内陆国家,而且国家很小,但与中国的友谊同样是根深蒂固,尤其是近十年来更是如此,也正是尼泊尔坚决的支持中国,以达赖为首的分裂势力最终没有在西藏有多大影响的根本原因就是尼泊尔政权坚决不让达赖分裂势力在尼泊尔活动,可以说发现了就坚决的打击。

六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国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以哈耶克斯坦为首的中亚四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曾经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之后,与中国的友谊可以说是越来越深厚,虽然曾经有美国的干预,但中亚五国发现美国的加入是颜色革命的祸端之后,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何况,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有关几千年的历史,曾经的西域之地,在汉朝时就与中国密不可分,在唐朝到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断断续续的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也许是血缘关系的原因,中亚五国与中国的关系可谓是越来越紧密,既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又是中国能源的重要供应地,更是中国反恐的坚强联盟,中国与中亚各国同样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六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国

七是伊朗

中国与伊朗的关系可以说同样经历了风雨,中国对伊朗的帮助那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美国目前的制裁之际,中国给予的援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由于美国的制裁,中国甚至与伊朗实行物物贸易,中国进口其能源,伊朗进口军事方面的技术包括民用产品,尤其是这次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伊朗的加入可以说是打破了美国的制裁,中伊友谊越来越牢不可破。

八是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是南美国家,当然也是抗美的前沿国家,同样是能源大国,中国与委内瑞拉的友谊是越过了广阔的太平洋,同样经历了风雨,尤其是去年来的石油降价风暴,让委内瑞拉看到了来自中国的友谊是真诚的,欠款或贷款不但可以延长归还,而且中国还给予了更多的贷款,中国企业不断的进入委内瑞拉,中国军事产品不断出口委内瑞拉,这同样印证了中瑞之间已结成命运共同体。

九是朝鲜【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虽然现在的朝鲜似乎与中国正在闹矛盾,但中国对朝鲜的帮助可以说百年不断,甚至有千年的历史,朝鲜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诸侯国,后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宗主国,尤其是明朝之后,中朝有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日本,抗日从明朝开始让中朝命运相连,直到上个世界抗日成功,这也是中国不但和朝鲜关系密不可分,同样是中国与韩国密不可分的根本原因。虽然现在的朝鲜与中国正在闹别扭,但只不过是兄弟之间的别扭,不可能永远别扭下去,因为朝鲜离不开中国,中国也需要朝鲜。

十是俄罗斯

按常理讲,中美俄作为当今世界的三大超级大国,正在演绎着现代版的三国演义,而如此大国之间应该不存在深厚的友谊,只存在利益,而且俄罗斯对于中国的历史记忆是痛彻心扉的,但是,中俄之间都十分清醒,中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必将会被美国各个击破,因为三强之中,美国独大,何况,美国已经明确视中俄为最大的两个敌人,而且美国正在全面制裁俄罗斯,同时也在实行战略东移,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当然核心就是针对中国而来。正是两国拥有共同的敌人,中俄之间就必须抛弃历史的怨恨,不得不走到一起来,这也是中俄关系必须处理好的根本原因,也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根本原因。

其实,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国家还很多,如在非洲,有着大量的朋友,其友谊同样深厚,同样经历过几十年近的风雨,中国从来不会忘记是非洲朋友送中国大陆进入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中非论坛非洲朋友几乎是全面支持就是证明。而且,中国从来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中国与任何国家交往的原则是合作共赢,希望形成命运共同体,而且不分民族、种族、意识形态、经济强弱、国家大小,特别是中国实行的是与他国友好交往从来不针对第三国,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真诚交往,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在当今世界上,中国实际上没有敌人,当然也没有将美国视为敌人,同样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对象,中国希望与世界任何国家都结成命运共同体。所以,以上盘点的十个关系最铁的国家只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代表国家而已。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二):有一个对中国最好的国家

有一个对中国最好的国家

大家给忽略了?

资料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为佩雷斯举行欢迎仪式。

作者:83弹道无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巴勒斯坦是跟中国最好的国家,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也是中国最好的朋友,但大家给忽略掉了,在接下来的文字中,网友们看到这些事实,一定会感到以色列是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忠实朋友!

一、长期以来,凡中东出什么事,我们的主流舆论总是在骂以色列,弄得大家伙铁定以色列坏。50年过去了,无论老子、儿子、孙子怎么骂,以色列被我们骂了几十年,却是默默忍住。看着哈马斯等启用“人体炸弹”,专炸以色列平民,我们还闭着眼睛在骂。骂得惯了,骂上瘾了!也不想想,你骂别人而对方从不回嘴,你算哪门好汉?中国曾有不少朋友,钱被诈去一百个亿、二百个亿的都有,但他们就是小人,说翻脸就翻脸,这些国家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而以色列,50年以来,没要过我们一分钱,始终是我们一个忠实的朋友!

二、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日本横滨和美国芝加哥也来个7.6级大地震,以色列也会捐赠,不过金额不会超过10万、20万。以色列虽富裕,但毕竟太小,国力有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东地区,是以色列首先承认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之后的40年时间里没有和台湾发生关系,以色列一直等待着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难道其忠心还不够吗?

四、近年,以色列派出专家学者,帮助我们治理沙漠,发展农业,这是在增强中国人的发展后劲啊!

五、最难得的是,以色列背着美国,向中国提供军事技术,为中国发展高端武器做出无私奉献。中国W-30、W-50战术无人侦察机的原型就是以色列的“搜索者”,中国和以色列在无人机研发、生存过程中,广泛使用了以方技术。2000年中国从以色列引进了相当数量(约为200架)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攻击机。

也许大家会猜出,是谁帮助我们造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歼-10战机,以及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包括我军的先进潜艇?不难看出与以色列的产品是何等相似!美国专家称,中国“红箭-9”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基础正是以色列TAAS单兵反坦克系统。以色列还是中国短程空空导弹及生产技术重要的进口来源,向我们转让了大量相关生产技术,要知道这些都西方对我们进行军事技术严密封锁情况下进行的。

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敏感技术对我国严禁出口。80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镶嵌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穿在了几十万的武警身上。

前些年,我国向以色列订购了四架预警机。后因美国阻挠,合同

被迫取消。我国曾付定金2.5亿,为此以色列派人专程赔了3.5亿。事情就此结束了?才不是呢,不久,我国“自行研制”的预警机飞上了祖国的蓝天!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不禁要问,为什么以色列几代人都对中国那么好呢?

我们回到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种族迫害,企图灭了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绝望的发现,畏惧于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对他们敞开。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五万犹太人纷纷来到上海避难。

当时的上海浑然不知希特勒的存在,只是个开发的、不设防城市,任何人来上海都无需签证。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上海沦陷之后,日寇巴结希特勒,曾策划灭绝犹太人。有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前后出口一度被日军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

被困在弄堂里的两千余人,最后之所以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因为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路见不平,接二连三地采用“空投”将面饼等食物从房顶抛过去,帮助他们度过了绝境。

战后,五万犹太人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成了以色列复国的第一代开国元勋。

在以色列,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

在以色列,当年犹太人在中国上海避难史,是写进教科书里的,是写进族谱家史的!

以色列人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民族。我们不过仅仅救了5万犹太人,却得到了他们举国上下的尊敬和巨大的、持续的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回报;他们也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杀纳粹战犯。对此,我们不能不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

曾几何时,我们也骂过以色列,当然是因为美国,因为以我们的思维:敌人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对不起!我会永远把你们当作最珍贵的朋友!

在此,我要向国人,特别是我们铁血的战友,郑重呼吁:不管中东发生什么事情,再不要骂以色列了。以色列是我们中国在这个世界上难得的真诚的朋友!

哪些国家与中国比较好(三):2016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实质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发展理论的角度去研究邓小平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中国的发展路线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内容非常丰富,这里只阐述一个基本框架。

1. 发展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联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影响很大。虽然学习苏联模式曾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整套西方化的发展模式,并在拉丁美洲不少发展中国家进行尝试。但这些国家的实践并不成功,带来的只是动乱、灾难、倒退,陷入了所谓“拉美化陷阱”。邓小平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发展也必然是多元的;“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中国怎么办?逻辑的必然结论是:中国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也就是说中国要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他认为,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在现代化建设中也必须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相结合,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发展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其基础是邓小平强调的“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底,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非常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其他的任务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绝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讲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并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发展。

3. 发展战略。如何实现发展目标?需要有发展战略。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步骤,二是发展重点。

首先,关于发展步骤。1979年,邓小平考察了很多地方,带着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新鲜感受,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1987年提出来的。邓小平在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谈到:“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邓小平的建议之下,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两步走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发展战略应该讲是既充满了雄心壮志,又比较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实际上到上世纪90年代末,前两步目标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向第三步目标奋力前进。

其次,关于发展重点。在我国这么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齐头并进发展不现实,而应当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中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什么?现代化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有重点,那就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现在看来,这一思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指导价值。

4. 发展动力。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内改革,二是对外开放,三是科技发展。关于改革和开放,他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而且,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邓小平特别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中国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科技的发展。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86年3月,北京几位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动态。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做出批示,由此产生了“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 发展形式。在经济发展形式方面,邓小平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据此,他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强调非均衡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需要勇气的。

6. 发展环境。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国内政局的稳定和国际和平的局面。1990年7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的谈话时明确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可谓一言中的。

政局要稳定,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十分重要的前提与条件。邓小平强调,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首先是中央要有权威,其次是政局稳定,其三是政策稳定。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学生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闹起学潮。对此,邓小平多次严肃指出,西方的民主体制在中国是不合适的,如果引进西方的民主体制必然导致中国的混乱,现代化事业也会毁于一旦。所以,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他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提出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一切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关键是政局稳定。

邓小平讲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要维护世界的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爆发;另一个是要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因此,他提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维护国际和平,邓小平提出,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有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7. 发展机遇。机遇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特别重要,抓住重要机遇就意味着成功,失去了重要机遇就意味着挫折。邓小平非常强调机遇意识,他提出,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他在总结国际经验时指出,像日本、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若干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中国也应该有这么几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他觉得当时国际环境比较有利,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政策对头,老百姓拥护,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273487/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