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感文章 > 祭奠 > 十月一送寒衣

十月一送寒衣

时间:2017-12-13   来源:祭奠   点击:

【www.gbppp.com--祭奠】

十月一送寒衣 第一篇_如何送寒衣

如何送寒衣

文:杨清华

“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祭奠先人御寒气,敬老孝老世代传。”农历十月一近在眼前,在我国一共有三个祭奠先人的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十月初一,称为三大鬼节,进入十月初一,天气渐渐转冷,作为贤孝子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已故的先人,送去御暖的寒衣,一来可以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二来可以让先人免去冷冻之苦,三来可以教育我们的后人孝老敬老,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那么我们如何送寒衣呢?

一、送寒衣的时间

民间有早清明、晚十月初一之说,也就是说清明节祭奠先人要赶在清明前,十月初一要赶在十月初一以后,具体时间要因人而定,好像没有固定的时间。

二、送寒衣的方式

方式大概有两种,一是到墓地去,一般要选择上午的时间,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往回赶,因为现在的墓地大多在边远地带,阴气很盛,特别是下午三点以后阴气上升,进入十月初一以后阴气更加上行,所

以尽可能的在三点前往回赶,防止阴气给你带来危险。二是有很多人选择晚上在家门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送寒衣的。

三、送寒衣都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的是香蜡纸烛、供果、供品、酒水、纸做的衣服、布匹,还有讲究的找烧活铺里做的房子、柜子等等。

四、送寒衣人数

送寒衣没有人数限制,可以一家亲缘共同办理,很多年青人对这个不理解,认为这是个迷信,不支持老年人搞迷信活动,也有的老人怕孩子们不理解,不愿带子孙们参与。实际没有必要,应该支持才对,因为祭奠先人实际上有更深的一层含义,是教育后人如何延续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好好孝敬老人、孝敬先人。

五、千万不要伤心痛哭

送寒衣是一件好事,是一件高兴的事,希望亲缘们不要睹物伤情,痛哭流涕,应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你给先人们送寒衣,先人们肯定很高兴,借这个机会也可以家人团聚,传授孝经,千万不要伤心痛哭,因为这个时间正是阴气旺盛的时间,你伤心、痛哭,容易招来阴邪之气上身,容易威胁你的身心健康,不得不防。

六、送寒衣的步骤

如果到墓地去,首先要清理墓碑和附近的灰尘、杂草、不洁之物,选好地方画个大圈,摆上贡品、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寒衣,边烧边祷告,唠叨唠叨,汇报一下家里的喜事,让先人在那边安享太平,烧完寒衣后,鞠躬,静默给先人致哀,灭掉香火,一起回家。(烧得时

间别忘记在圈的外面也要适当的烧上一点,送给附近的灵异一些,希望他们和你的先人们能和平相处)

杨老师提示:这个时间是阴气、寒气、邪气比较旺盛的时间,记住这些阴气邪气,最热衷于身弱之人,烦恼之人,痛苦之人,希望朋友们,抛去烦恼和痛苦,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度过这个时间。

孝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祭奠先人,在冬天来临之前你给你的先人送去一份温暖,你的先人会有很多欣慰,不枉他们对后代的辛勤栽培,实际上也是向你的后人传递一份孝老敬老的美德,相信在百年之后你的子孙也会延续你的美德,像你一样把这份美德传递下去,更相信你先人在天之灵能保佑你及你的子孙后人繁荣昌盛,一代更比一代强。具杨老师考证,凡是香火比较旺盛的墓地前,他们的后代肯定是比较兴旺发达的,希望朋友们多多关心一下我们先人的居住环境,多多关心先人们的墓地风水,他们的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到后人的兴旺与否,只要你多多注意身边的风水变化,相信一定会风生水起交好运的!

十月一送寒衣 第二篇_寒衣节

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寒衣节”, 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俗称“十月一,鬼穿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麻姑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千里送寒衣而来。 相传,秦始皇时期江南孟家湾住着位孟员外,老夫妻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常常在后花园赋诗作画。有一年老员外在假山旁种了棵葫芦,枝蔓粗壮,叶子繁茂,有的蔓竟顺墙爬到隔壁姜家。串家姜家的蔓结了个大葫芦。到秋后,老员外对姜家说:“将葫芦剖两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芦里有个白胖胖十分可爱女娃娃,经协商由孟家扶养,取名孟姜女。

光阴荏苒,转眼这女孩长的婷婷玉立,识书达理,年已十八岁。一天天孟姜女在花园池塘边打捞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园树丛里的范喜良看见。喜良是个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为婿。不料,正当两个拜堂成亲之时,追兵赶到,将范喜良抓走,送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

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万分。有一天,江南飘着雪花,朔风阵阵,孟姜女打了个寒颤,心想几年来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敌得住塞外凛冽寒风,便决心给丈夫做身寒衣亲自送去。于是棉花厚厚地絮、针线密密地缝,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缝进寒衣里。寒衣做好了,她告别父母,背着寒衣,踏上千里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时阴雨连绵,泥泞遍地,步履艰难;有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时山高路险,荆棘丛生,猛兽出没;有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尽管历经艰险,心头仍抱着一个坚定信念:尽快让丈夫穿上寒衣。可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范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尸骨埋在万里长城底下。孟姜女一听,不禁放声大哭。她边哭边双手拍打城墙,高喊着“范喜良”名字,孟姜女哭一阵惨死的丈夫,骂一阵残酷的暴君。在她愤怒的控诉声里,天空中风暴嘶吼,大海上怒涛翻滚,一齐向万里长城压了过来。忽然间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八百里长城塌了,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着白骨一连哭了七天七夜,之后将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下落着孟姜女转了三圈,便稳稳落下覆盖在白骨上„„

十月一送寒衣 第三篇_常见意象汇总

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 生命力、希望、活力【十月一送寒衣】

松柏 坚挺、坚强、生命力 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刚正、高洁

梧桐 凄苦 凄凉悲伤

柳 送别、留恋、离情依依 伤感、春天的美好

菊 隐逸、高洁、脱俗 清高人格的写照 恬然自处,傲然不屈 艳于百花凋后 梅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孤高 清高 隐逸 逆境不随波逐流 坚韧

兰 高洁

牡丹 富贵、美好

芭蕉——孤独与忧愁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红豆 爱情相思。

豆蔻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莲:高洁

莲花(荷花) 纯洁、清高 表达爱情。

竹子 虚心,有节,根固,挺拔 坚贞、高雅、气节。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生命的短暂, 伤时

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桃花:象征美人;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动物

子规(杜宇): 悲惨 凄侧 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猿猴 : 哀伤 凄厉

鸿鹄: 理想 追求 志向高远

鱼: 自由 惬意

(孤)雁 :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羁旅之悲

鹰: 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狗、鸡: 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 小人 俗客庸夫 衰败荒凉

沙鸥: 飘零 伤感

秋蝉 寒蝉 高洁,悲凉

鹧鸪鸟--- 旅途艰险的联想,满腔的离愁别绪。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青鸟大雁 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燕子 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②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双鲤:代指书信。

猿啼-----悲伤

月——思乡,怀人 相思、孤冷凄清,高洁美好

海: 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暴雨: 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邪恶势力 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十月一送寒衣】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雪: 纯洁 美好

露: 人生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 游子 飘泊

流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金风:秋风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杂项

羌笛——凄切之声

青梅竹马 用来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逐鹿 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三尺 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 称“三尺法”。

杜康 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 来祝人长寿。

婵娟 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精卫 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玉成 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璧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方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梨园 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请缨 后以喻杀敌报国。

船 ①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

②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 (冠):官位、名望;【十月一送寒衣】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寸管:笔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驿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是陆上送别之所。

【十月一送寒衣】

西楼 相思之所。 声。”

捣衣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的衣裳,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

寒衣,和捣衣砧相关,今天民间还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通过寒衣表现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

东篱, 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三径,隐士的住所【十月一送寒衣】

鸿鹄,秦末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而起于大泽乡。 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投笔,出于班超掷笔从戎事。

逐鹿:比喻争夺政权。

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 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十月一送寒衣 第四篇_拉扎节

名称释义

“拉扎”的藏语解释有两个含义(方音):一是“山神”一是“登高”,意为敬奉山神,祈求风调雨顺,盼望生活五谷丰登,蒸蒸日上,一年胜过一年。人望高,是谓常性。当地汉族群众将“拉扎”按谐音解释:即庄稼上场“拉扎”堆垛了。一村一庄过收获节庆贺。[1]

节日时间

“拉扎节”,从农历7月10日开始到“10日1送寒衣”或半月后结束,历时两三个月。当地相连相邻的村庄,或一村一庄过节,没有重复,8月中秋时达到高潮,这天和“9月9重阳节”时,过拉扎节的村庄和农户最多。比如麻家集镇的“拉扎节”,从农历7月18日卧龙杨家庄开始,到农历10月15日袁家河为止,历时3个月。这两三个月称“过拉扎”、“吃拉扎”或叫“吃节令”、“过节令”,有些像部分地区农民们粮食收获后的“收获节”,但在当地的盛况却绝不亚于春节。在渭源县城周边,把每年农历7月12叫“麦蝉节”或“麦尝节”,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烙一种像蝉儿一样的“麦蝉儿”饼食用,意思是尝新麦面或此季为秋蝉鸣啼之时。面食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人形或动物造型。过拉扎时所以出现这一“马拉松式”的时间安排,是因为它是一种祭神活动,而祭神要请“法师”(当地人称“司公”或“司公子”),但是“法师”人数有限,忙不过来,因此各村子的时间由“法师”来定,这样“拉扎节”的时间也就参差不齐,时间拉得很长。[1]

历史渊源

据考证,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至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南部的五户、杨家河、莲麓等乡,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北部的八角乡等和定西市(原定西地区)渭源县西部的麻家集、峡城、田家河等乡镇,临洮县南部的衙下、潘家集、苟家滩三甲等乡,洮河两岸过“拉扎节”的地区居住的大多为藏民和羌族人。这里的海甸峡(位于临洮和渭源交界的洮河河段)有一块石碑,系1551年(明嘉靖30年)12月15日立的,碑文中有“„„番民阻之,„„由是番民以服”等语,这里的“番民”即藏民。这一带和渭源更东更南的会川镇、祁家庙乡,还有不少村庄的名称仍沿用藏语,如“拉扎湾”(山神湾)、古路沟(黄羊沟)、巴山(牧点)、唐嘎、拉即之类的地名,就有30多个。[1]

节日仪式

祭“五谷神”拉扎节源于当地先民对“五谷神”的崇敬和感恩。按古老习俗,过“拉扎节”仪式隆重。其时从全村庄稼中挑选穗头最大最长、籽粒最饱满的优良小麦、青稞、大麦等束成把子,奉献在“五谷神”香案上。同时杀鸡宰羊献牲,请法师跳神,报答神灵,去寺庙焚香点蜡,浇奠叩头,请五谷神尝新。每当一个村庄的“拉扎节”到来之前,这里的村民便杀猪宰羊,购买烟酒,提前做准备,整个村庄呈现一派吉庆祥和景象,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昔日里,每逢拉扎节,在村庙院地设坛扬幡,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燃香点烛献牲,以虔诚的心态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民众乐业。这时的法师身穿花袄或法衣,头戴“麻头”,手执羊皮鼓,欢快又有些庄重地扭步、击鼓、舞蹈,口中唱念祷词。这种跳神活动,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敬祭山神祖先的宗教仪式。一年一小祭,延续一天一夜,直至送“黑神”——瘟神去而告终。三年一大祭,延续三天:第一天设坛请神,这天的“打双坛”别有意味;第二天是“节日天”

为祭神,这天晚上要送火(送瘟神);第三天是完神,请“司公”跳护神,请善奶奶念嘛呢经。[1]

吃“拉扎”过“拉扎”的一天,每家每户亲朋往来,男女老幼穿着一新,家家户户—派欢乐景象,请亲戚朋友吃“拉扎”。各家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准备节日菜肴,提早炮制青稞酒,蒸好馒头,煮好甜醅,打好凉粉,凉好酿皮,煎好油饼油馓油果,迎待来宾亲友。每当此时,是主妇们施展烹调技艺的好时机,在汉族家庭婆媳嫂姑齐上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食品花样不时翻新,馍肉炒菜,花卷长面是最普通也最普遍的。一般分为祭祀先祖和招待宾朋两大类,牛羊肉,各种应时炒菜,以此表明主妇的能行大方为人处世之道。“腊肉烧酒灌灌茶,包子油饼卷子花”。被邀做客者,身着节日民族礼服,梳洗化妆,遵循“既不空来也不空回”的古老传统,礼尚往来,带上自家的“花卷子”、“大馍馍”、油煎食品、斗口酥和点心,还有瓶装酒,牛羊肉等礼品,领上晚辈去赴宴欢聚。一为送新麦面尝新尝鲜,分享面食酿酒烹炒手艺;二为祝福东家农业牧业收成好,人丁吉祥有好运;三为联络长辈亲友因常年奔波而疏远的情感,共叙友情,相互问安,相互关爱,展望来年。每至一家,亲友们都要遵循尊老敬客的传统美德,先给祖先献上食品,浇奠一杯酒。再给长者敬酒两杯,长辈先就各种菜肴品尝之后,大家才开始吃喝。满座亲朋友人喜笑颜开,互致祝福一片欢声笑语,吃茶品韵,欣赏音乐,猜拳饮酒,红火热闹。这时的唱酒词一般是:“曲子不好酒不香/水酒一杯表心肠/请你多尝尝”。答谢词—般是:“香香香/实在香/亲手送来味更长/渗在心上永不忘”。通过这些酬唱应答,表达乡情和友情亲情,丰收的喜悦。

吃“拉扎”有个很特别的规矩:一是端上来的菜肴,无论怎么可口,都不能吃光喝尽,要特意留点儿“残羹剩菜”,以象征吉庆有“余”,连年有“余”;二是仍旧既不空来也不空回,客人临走时,东家还要让带些各样食品回去,让没时间没机会来的人品尝分享劳动果实和手艺。

秋末冬初农历的“十月一送寒衣”之时,就是“拉扎节”最后一个名曰“冻卷拉扎”的日子,也有个别村庄在庄稼打碾完毕,收包入库后才过“拉扎”的。[1

主要特点由于藏汉同胞长期杂居,互相交流、学习,濡染、通化,形成了独具风情独具魅力的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特点,在陇中乃至西北也是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民俗现象。而且,“拉扎节”其间的跳神活动,常常罩上一层世俗化与戏剧化的人文色彩,它既迎合了最广大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又与现代文化交错并存。这是这种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得以彰显延续代代相传的又一缘由。[1]

风俗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拉扎节”的内容日益绚丽多彩。到20、21世纪,除传统的宗教祭神、庙会、歌舞、体育活动和饮食娱乐外,还有广播、电影、电视、卡拉OK、VCD、杂技表演和交谊舞等多种活动,却唯独没有“花儿”漫唱。当然,此时也是农牧民们传递经济信息、兑换优良动植物品种、交流科学种植养殖经验的好机会

十月一送寒衣 第五篇_2016绍兴冬至习俗介绍

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嘉泰会稽志》称其节“大略如正旦而差简”,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天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季节变化。民间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过冬,冬至月底,卖牛买被”,“冬前不结冰,冬后冻煞人”及“晴冬至烂年边,雨冬至晴过年”之谚,以冬至迟早、晴雨占一冬寒暖与年边干湿。是日,民间必家家团聚宴饮,一如除夕吃年夜饭之俗。

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绍兴、新昌等县的习俗,多于是日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

冬至又称“长至”,一年中,此日夜晚为时最长,故民间有“困觉要困冬至夜”之说,谓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

旧时,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绍兴人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中的吃饭米预先舂好,谓之“冬舂米”,一来因为过了冬至,再个把月时间就“着春”了,家事将兴,人人须忙于备耕,无暇再去舂米;二来因为春气一动,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时的坚实,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减少粮食的损耗。

绍兴人家中酿酒,一般都爱在冬至前下缸,称为“冬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特别诱人,加之此时的水还属冬水,所酿之酒易于保藏,不会变质。此时还可以用特种技法酿成“酒窝酒”、“蜜殷勤”以飨老人,或作礼品馈赠亲友。冬至夜,绍兴民间还有“生火熜”习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内,谓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来年家事兴旺发达。

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此俗流传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却各有说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馄饨形团而就节;夏至食面,则用面(条)之长状夏至之长昼。虽然后者可用寿庆吃面讨长寿彩头之俗进行印证,但毕竟无见于记载。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谚·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时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是日,绍兴民间忌讳甚多,忌说不吉利之语,忌吵骂滋事,忌打碎盘碗;妇女不归宁,出嫁妇女务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过夜;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先生只能举着戒尺警告说:“帐,给你记到明天再算!”。

十月一送寒衣 第六篇_2016冬至节气各地习俗介绍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十月一送寒衣】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生活习俗 冬至团

亦称“冬至丸”。汉族冬至节食品。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即是把红柑堆叠成小山岳状,故名)。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即民间剪纸者用红纸剪成福禄寿的纸花)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当年有新婚的,则是搓红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会更红火。这时,女的穿上红衫,在灯光下分外耀目,孩子们笑口开颜,天真活泼。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跃跃欲试”。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宝、聚宝盆;有的在捏小狗、小猪,取“运气好,狗仔衔元宝”及“做狗,做猪,做元宝”的俗谚,寓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的意思。孩子们对小狗、小猪最有兴趣,欢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妈妈、奶奶都在做猪!”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鹊丸”(俗叫“客鸟丸”)。孩子们搓来搓去总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长长的,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爱。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捡起来,吹去沾上的灰尘,不然的话,今后会长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儿童从小就要爱惜粮食。“搓丸”毕,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盖子,摆在“灶公”灶前过夜。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绍兴冬至习俗

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嘉泰会稽志》称其节“大略如正旦而差简”,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天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季节变化。民间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过冬,冬至月底,卖牛买被”,“冬前不结冰,冬后冻煞人”及“晴冬至烂年边,雨冬至晴过年”之谚,以冬至迟早、晴雨占一冬寒暖与年边干湿。是日,民间必家家团聚宴饮,一如除夕吃年夜饭之俗。

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绍兴、新昌等县的习俗,多于是日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

冬至又称“长至”,一年中,此日夜晚为时最长,故民间有“困觉要困冬至夜”之说,谓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

旧时,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绍兴人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中的吃饭米预先舂好,谓之“冬舂米”,一来因为过了冬至,再个把月时间就“着春”了,家事将兴,人人须忙于备耕,无暇再去舂米;二来因为春气一动,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时的坚实,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减少粮食的损耗。

绍兴人家中酿酒,一般都爱在冬至前下缸,称为“冬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特别诱人,加之此时的水还属冬水,所酿之酒易于保藏,不会变质。此时还可以用特种技法酿成“酒窝酒”、“蜜殷勤”以飨老人,或作礼品馈赠亲友。

冬至夜,绍兴民间还有“生火熜”习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内,谓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来年家事兴旺发达。

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此俗流传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却各有说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馄饨形团而就节;夏至食面,则用面(条)之长状夏至之长昼。虽然后者可用寿庆吃面讨长寿彩头之俗进行印证,但毕竟无见于记载。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谚·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时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是日,绍兴民间忌讳甚多,忌说不吉利之语,忌吵骂滋事,忌打碎盘碗;妇女不归宁,出嫁妇女务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过夜;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先生只能举着戒尺警告说:“帐,给你记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中国天气网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约当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区的风俗是冬至扫墓

清明是众所周知的扫墓时节,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区部分地方并不是清明扫墓的,而是在冬至。这一风俗究竟流传了多久,这里有什么样的谜团呢?

台湾冬至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十月一送寒衣 第七篇_2016北方端午节习俗介绍

北方端午节习俗介绍

一、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在湖北、湖南、贵 赛龙舟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据此,自2016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这迫切需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需要。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二: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二、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至赛龙舟:賽龙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g/401098/

推荐访问:十月一送寒衣有啥讲究 十月一送寒衣烧纸钱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