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时间:2018-09-14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一篇_老师和同学的故事

老师和同学的故事

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经历过.我在教师节来临之时,再讲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并借此机会,向所有工作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达我崇高的敬意!

我是一个医生,从医三十多年了,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常常也有朋友咨询一些关于治病的事.今年春天,一个朋友介绍一工大老师咨询关于白血病的事情. 那天哈市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在路上就化,路上到处是积水和积雪,我见到那个老师时,他的裤脚湿了一大片.原来,有一即将毕业的学生已被确诊患上白血病M5型,正在家所在地医院接受化疗.在化疗的骨髓抑制期发生了严重的感染,高烧不退,口腔和皮下出血.那学生感到绝望和无助,他想到了他即将毕业的学校---哈工大,想到了他敬仰和热爱的老师.于是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老师在外地出差知道那学生的处境后,退掉了回哈的车票,连夜赶到那个学生所住的城市,并到医院看望了他.学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了他渴望看到的老师.在这之前,他们没有太多的交往.老师知道他是学院足球队的队员,是学生自创杂志社的编辑,一个很好的学生.此时,那个在足球场上灵活矫健的小伙子已被疾病折磨的不成样子,奄奄一息.老师了解到,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带着他,家境不好,这次化疗下来已所剩无几.下一步会怎么样都不敢去想.学生说:他想赌一赌,求老师带他回到学校,看看热爱的校园,老师,同学,还要和他们一起生活直到最后.

我把关于白血病的知识尽可能通俗的讲给他听:那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治疗费用昂贵,一个疗程的化疗费用5--10万元,病人须做满五个疗程的化疗后,最好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费用30--60万元,所以整个的治疗费用需上百万元.而且成功率只占50%.我遇到很多病人,都是因为费用问题不能坚持治疗死去了.即使花费那么巨大 ,还是有半数的人因为复发而死去.老百姓常说这是个人财两空的结局.虽然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希望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医学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控制这个疾病的程度.沉默良久,老师说:我没有钱,我可以和学生们做些项目,还可以募集一些,实在不够,再借些,以后慢慢还.他没有父亲,那样的家庭很难,我可以象父亲那样待他.他说话的声音不大,可是我被震撼了. 父爱齐天哪!那是需要担当,需要承受的.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常见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因为在生死之间,在利益和私欲面前,最能展示人性的本质.我曾经在荒郊拾到过被父母丢弃的患有唇腭裂的新生婴儿.在医院的治疗室拣到过被父母遗弃的患有先心病的孩子.遇到过把生病的妻子送到医院就不见了踪影的丈夫.我没有见到过这样要对一个患有重病的学生尽父亲责任的老师.

我见过很多人资助有病的人,有困难的人,见过很多领导去关心他们,给他们送温暖,拉着他们的手,说着鼓励他们的话.然后把厚厚的一个信封,或是一张支票送给他们.我也为他们感动过.可是,有多少人会象父亲那样为他们去担当去承受哪!为了联系方便,老师要去了我的手机号,他说他会常常咨询我的.我也很乐意接受咨询,当然,着也是医生的职责.他把我告诉他的关于目前治疗阶段需要注意的事情发短信给了那个学生.

几天后,我们讨论该去什么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又是几天后,老师告诉我,通过他的朋友,已经把学生送到北大人民医院.这是个治疗白血病

的权威医院,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费用呢?老师说目前的已经有了着落,以后的再慢慢想办法.后来,听说学院的师生在为那个学生捐款.

五一长假,他到北京陪那学生,安排他的医疗.护理,耐心的开导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生病的学生体验到了纯真的父爱.医院里也真有医生把老师当做那学生的父亲了. 第三次化疗,正值学院进行教学评估,作为院长,工作十分繁重,甚至通宵不能休息.那学生又发生了肺部霉菌感染,高烧,咳嗽医院向家属交代病情.每每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这个学生期待着的是老师得到来.送走评估团的当夜,老师赶到医院.说来奇怪,老师来了,学生的热也退了.病情又缓解了.

有人说;爱的浇灌,可使生命之树长青.

连日的劳累,再加上那时北京正是桑那天,老师病倒了.发热,咽痛,心脏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我又一次劝他:不要太投入了.面对一个患重病的孩子,你完全可以象别人那样,给他鼓励,帮他解决一些医疗费.你是他的老师,不是他的家长,没有必要为他承受那么多.我甚至担心,如果没有获得预想的治疗结果,老师不仅会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遭受情感上的打击.老师回答:他已经有了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他不能让这样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轻易的消失,他要做最大的努力! 我无语. 那学生又一次康复了,和健康的孩子一样又出现在校园的足球场上.

可是疾病的阴霭依旧茏罩着.经过化疗,白血病细胞受到最大限度的杀伤,由于现在的化疗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这些细胞,还存在复发的可能.最好的办法是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望根治这个病.

现在,第五个疗程的化疗已经结束.预计9月中旬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初步确定了骨髓源,费用还在筹集中,还有很多的困难.移植成功后,后续的治疗还是漫长的. 半年来,那学生在北京人民医院做了四次化疗,每次化疗最困难的时候,学生都在期待老师的到来,而老师不管多忙,多累都会风尘仆仆的赶来.就这样在哈尔滨--北京之间来往奔波.老师为学生的每一次化疗成功而高兴,为每次出现危重情况而焦急.关心他的饮食起居,情绪波动,甚至出行时的交通工具都要安排妥当.真正一个慈爱的父亲!如果不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老师怎么会做到这些?!如果不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纯净心灵得人,又怎么会做一个好老师?!

这个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我不想把这个老师的姓名说出来,我想老师在做这些的时候并不是想让别人都知道.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把这个故事说出来,是因为老师所表现的人性的光辉是那样的纯真,善良,美丽!

这位老师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张伶伶老师,我的导师,一位中国出色的建筑师,一位为学生,为学院尽心尽力的院长,一位严格不失慈爱的师长,一位令我无比崇敬的好人!

我们都相信好人一生平安,相信张老一生平安!我们相信在大爱之下,奇迹降临人间,渴望飞翔的孩子从病魔手中飞回他心爱的校园和球场。

张老,纵使风雨满天,我们随您向前!!

教师节将近,学生祝您身体健康!桃李天下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二篇_师生之间最感人的故事

师生之间最感人的故事

人们总是把我们小学生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而老师就是辛勤劳作的园丁,默默无闻且无私奉献,没有园丁的辛勤劳作,花儿不能盛开;花朵的盛开正彰显出园丁存在的意义。老师用知识、爱心哺育着我们,其中少不了关心的话语,关切的动作„„更少不了操劳的心;我们也会对老师报以关爱、敬佩、感激„„更少不了思念的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园丁和花朵那样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我们六年级二班的师生关系更是如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

虽然现在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但是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五年级新学期开学那天的情景。听说我们的班主任又换人了,正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猜测不定,内心期待而又有一点烦躁甚至反感(因为这是第三次换班主任了)时,一位秀丽、端庄、充满活力的大姐姐模样的人走进了教室。这难道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她说了第一句话:“同学们好,我姓汪,是你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虽然现在我们不太熟悉,但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成为好朋友的!”说完后对我们展开了一个很灿烂的笑靥甜美而又坦率的笑给了我们些许的安慰和轻松,要知道“笑”这个字在以前的几任班主任脸上那是不见踪影的!由于我们六二班四年来频繁地换班主任,班里的同学都不太守纪律。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班不仅秩序比较乱,而且学习风气不浓厚,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自从汪老师来了以后,通过汪老师的精心教导,我们班的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同学们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就像掉在热水里的温度计一般猛地往上蹿,近两年来还不断得到其他老师的好评呢!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汪老师是一位非常细心的老师,她总是把她的关心播散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细致而又周到,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一天,我们班有一位一向来学校得很早的同学,却来得很晚,无精打采地走进教室后,只见他脸颊通红,嘴唇发干,连作业都没交就像烂泥巴似的趴在了课桌上。上课铃响了,汪老师走了进来,这位同学勉强打起精神,但不得不用手撑着脑袋,昏昏欲睡的样子。这一反常现象马上引起了汪老师的注意,她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弯下腰,轻声问道:“怎么了,哪儿不舒服?”说完,便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手,又摸了摸他的额头。“呀!好烫!你发烧了,怎么不早说啊?还硬撑着?”便一边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一边帮他收拾书包,并叮咛着:“回家一定要好好休息,把学习先放一放,不要着急,等身体完全恢复了,我们再给你补课”。等那位同学被其父母接走后,汪老师紧接着又给我们上起了课。有了老师母亲般的关怀,虽然生病的不是我,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有一股母爱的暖流穿越了我的心间。

下午放学后,正好轮到我们这一小组扫地,当我们扫完地后,一个个都已经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教室里的灰尘像雾一般弥漫在空气中,我们走出教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才发现学校里的人已经走得所剩无几了,天也渐渐黑了。我们走之前,发现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便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前,眼睛往门缝里看了看,老师们都在认认真真地批改着我们的作业,灯光下,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着。“吱呀!”门开了,汪老师走了出来,看见我们站在门口不免有些吃惊。我突然发现门把手上汪老师的那双手,那双手不是白嫩而纤细,而是贴满了创口贴的“粗糙”的双手,这一定是汪老师为了把板书写的更详细些,为了我们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粉笔字写得特变多,粉笔灰把汪老师的手弄得满是伤口!我们见汪老师突然出来,一愣,然后紧张得语无伦次地说:“我们地扫完了,汪老

师再见!”。我也随声附和着对老师说:“地扫完了,汪老师您这么晚还没回去,也早点回去吧,再见啦!”,汪老师听了不禁欣慰地面带微笑地说:“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课呢!再见!”。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汪老师好辛苦啊!每天先我们到学校,最后离开学校,就像一头默默无闻而又勤劳肯干的老黄牛,又像是一只守护着鸡宝宝健康成长的老母鸡,平凡又高尚,普通却很感人。”想到此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却又很满

足。

过了几天,天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大地好像盖了一条巨大的羊毛毯。上课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外面那银白的世界里。一下课,同学们就分成男女两队开始打雪仗!雪球像流星般在天空中不停的上冲下蹿,时不时击中对方的队员,操场上不时传出我们班同学的欢声笑语,正当我们玩得高兴,突然——“啊,好痛啊!”一个声音,将我们的目光都吸引去了,原来有一位男同学正准备扔一个大雪球,却不知被谁推了一把,重重的摔在坚硬的冰地里 发出“呯”的一声。一条腿被融化的雪水浸湿了,而那个雪球不偏不倚被他抛起,落在了他自己的头上。同学们立刻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老师。汪老师踩着厚厚的积雪踉踉跄跄地从教学楼赶到操场,汪老师看着他满头雪水和那痛楚的神情,一把将他拉起,用手按了按他的腿,用略带责备又有点心痛的语气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很疼吧?”接着汪老师用她娇小的身子将他艰难而又小心翼翼地带进办公室。只见老师灌了一个热水袋,怕太烫,就用毛巾包好轻轻地放在他的腿上,并细心的将暖风扇向他这边移了移。老师真的像母亲一样照顾着我们!

记得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汪老师上课时不时咳嗽,嗓子还有些沙哑。我们听了不免有些心疼,为了减轻老师的痛苦,我们尽量做得好一些,让老师少说几句话,这样我们心里会好受得多!一下课,同学们就全都围上前去,有的送一片润喉咙的药片和糖果;有的送上一杯充满爱意的白开水;有的说一两句关心的话语„„然而,仅仅就是这样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汪老师却幸福得笑了,似乎她感受到了集体、我们大家的温暖和爱!老师和学生,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爱、关心却让我们胜似亲人!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三篇_唤醒沉睡的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

唤醒沉睡的心

丛 宇

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但寻常琐事却时时有。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在这亮丽的风景线中有过喜有过忧,有过笑有过泪,但它依然美丽。

似乎是永远那么冷漠,永远那么孤寂,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已将自己封闭,不允许别人踏近一步,怎样消除一个孩子的自我封闭,让他融入到集体中,活跃起来,快乐起来,一开始我试图走近他,但他用冷漠拒绝了,我的褒扬并没有唤起他的热情;慢慢的我了解到,他在8岁时父母都离开了世界,只和姐姐相依为命,周围人们的冷眼让这一个有着强烈自尊的孩子变成了一块不易融化的坚冰。不要妄图击碎他,也不要期盼短时间内改变他,要用心去融化他,用爱去呵护他,用言语去鼓励他,于是我找来他有可能接近的老师和同学,让他们和我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温情的世界,真诚的帮他,真诚的接纳他,慢慢的大家的自然,也使他变的自然,设防的心开始敞开,笑飞上了冷漠的脸,一些活动他也很自然的参加了,渐渐地他摆脱了冷漠,甩掉了自卑,走出了封闭,现在他在班级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和自信,看到他这样,我很欣慰。

也许是长期的懒散,他已经不愿再动手,什么对他都无所谓,他的冷冷的双眸透射的是麻木、呆痴。也许是教师对他多次督促无果、惩罚无效,对他已是深深的失望,同学漠然于他的无动于衷,他已经

失去了热情,丧失了进取的欲望。可这怎么行呢?他毕竟还是这个班中的三十六分之一哪!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毕竟还要走向明天。于是我这个新带他的班主任,注意到了他,向他投去了关切的目光,真诚的希望他做起来,他的双眸闪动着感激的光芒,但他依然不愿做,于是我在班里讲了保尔·柯察金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重重困难的经历;讲了英国的戴维由顽皮而觉悟,经过苦学终于成为大化学家的过程;讲了欧阳修至老笃心于学,名满天下的事迹„„

最后,我说:只要愿做、想做、坚持做,就一定能做好,会做好,我们这个班是三十六,不,包括我三十七个人的集体,我们不愿任何一个人落伍、掉队,老师也不想抛弃任何一个人,相信你自己也绝对不愿意抛弃自己,毕竟我们还要走向明天。他一点点的开窍,一点点的成熟,有空余时间,我就去和他沟通,说说彼此的心里话,慢慢的了解他的内心,因材施教,我总挂在嘴边的就是要大度、团结、乐观积极,他也慢慢的融入其中,看到他的改变和进步,我感到很自豪。 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笨蛋”的辱骂,会毁灭一颗进取的心灵;你的一个冷冷的眼神,会让一个等待飞翔的鸟儿折断羽翼;你无意中的践踏,会使一棵等待成长的幼苗惨遭蹂躏;你的无心指责,会让一个懵懂的少年误入歧途。事情虽小,但却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去琢磨,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容纳学生的失误,要用自己真诚的呼唤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教师是特殊的职业,来不得半点的敷衍与随意,因为你手中掌握着学生的未来,托着祖国的明天。

一个学生一个故事,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我就是那个读书的人,这一本本书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这爱将我们之间拉得更紧。相信,在这爱的主旋律下,书中的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四篇_爱心老师和感恩学生的动人故事

爱心老师和感恩学生的动人故事

(2008-12-01 07:31:52)

这篇博客的第一部分,其实我去年就在学而思高考网转贴过了。当时是被力华同学从挫折中奋起的精神力量所感动,但最近又看到他的一些博客文章,特别是他回母校寻恩师不遇而又巧遇的故事,又激动了。

使我感慨不已的是:老师在博客里是那么激情澎湃地讲述力华是如何如何的优秀,却全然没有提及是她用爱心和赏识激励着力华不断进步;而力华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就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优秀的教师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稀缺的资源;挫折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却改变不了优秀孩子的赤子之心。

为何很多家长狂热地为孩子追逐名校?在名校里,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孩子应该更多一些吧。

梦里江河即日

转贴之一:化学老师激情讲述优秀学生的成长故事

优秀初三毕业生档案之——力华是怎样“炼成”的

2007年09月19日 星期三 15:46

力华:我校2007届初三毕业生,原初三5班学生,现就读于人大附中英语实验班。

第一次见到力华是在2006年的暑假,当时他和许多准初三学生一起参加了体大暑期课外辅导班,因为成绩优良被分在了一班。他中等个头,胖胖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眼睛不大,看人时的眼神有些躲闪,表情和同龄的男孩子相比显得非常腼腆。课堂提问时感觉他回答问题思路很清晰,虽然声音不大,但简明准确。 除此之外,力华并未留给我更深的印象,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也只是因为他是当时5班唯一进入年级前100名的孩子,而我即将在开学成为5班的化学老师。 和5班一大群活跃得让人有些头晕的男孩相比,力华无疑是安静而内向的。他上课时的表情永远专注,不大的眼睛始终追随着老师的一言一行,作业也总是做得干净整齐。第一次单元测验,批改到力华的试卷时,我不禁大吃一惊。他的基础

知识之扎实、表述之严密、思维之严谨,即使是当时我教课的实验班四十多个孩子也几乎无人能及。

凭着一种职业敏感,我立刻意识到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子即将成为整个初三年级的“黑马”。而当我把这个信息带到当时的实验1班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显表示出了一丝不屑。毕竟实验班网罗了一大批学习精英,各科成绩都在年级遥遥领先。但随后的一段时间,力华的表现犹如一个个重磅炸弹,给整个初三年级带来了巨大冲击波。

初三第一学期海淀期末统考,力华以五科中数理化三科年级第一名的成绩,遥遥领先于第二名,成为了年级之冠,尤其是化学成绩更是取得了满分。当同组的其他化学老师凑在一起试图从力华的试卷中发现一丝破绽时,均无功而返。大家啧啧称赞,感叹不已,觉得这个普通班的男孩子实在了不得。那一刻的我着实小小地满足了一把自己的虚荣心。

怀着深深的好奇,某日我在路上偶遇力华,问及他化学的学习情况,他告诉我已经买了四本课外参考书,一直坚持多做课外习题。我很疑惑,学校时间抓得很紧,哪里来得那么多时间做课外题呢?力华淡淡地说:“我在学校抓紧一切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后就以复习和做课外习题为主。”我问:“那你几点睡觉呢?”他想了想,说:“大概十一、二点吧。”

力华回答我的问题时,表情始终是淡淡的,就好像谈论着别人的一件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当我把这段和力华的对话告诉实验班的孩子们时,他们突然间表情复杂地沉默了。

之后的几个月进入了中考的冲刺阶段,而力华更是犹如一面飘扬的旗帜照亮了整个初三年级。无形中他给了很多普通班的学生以鼓舞,也给了更多学生以压力。他近乎完美地脱颖而出让这个原本平常的男孩子忽然间变得光芒夺目,甚至有了不少的崇拜者。力华经过的地方总会有女生指指点点,甚至有女生大声叫他的名字,而这一切总是令腼腆的力华有些不知所措。

后来和一个老师聊起力华,他告诉我力华初一刚开始时是住校生,初二时班里几个男孩子拉他去校外网吧打游戏,因为力华是当时的班长,他们以为拉上力华老师就会网开一面的。但那次之后学校对相关的学生均给予了处分,其中也包括力华。因为那次处分,力华失去了评选三好学生的机会,成了很多人眼里的“问题学生”。这之后,力华变得更加沉默了,可以猜想那时的他一定经过了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而随后力华放弃了住校,一度在昌平区和上地之间来往奔波。

那时的他在成长的困惑和挫败中选择了坚强和面对,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用沉默和执著默默地积蓄着能量,等待着火山喷发的那一刻,用行动再次证明自己。

临近初三毕业时,和力华偶尔交流问题时,发现一年的时间令这个男孩子悄悄发生了些许变化。虽然依旧内向腼腆,但他的目光已然变得自信而坚定,甚至有些酷酷的味道。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这个男孩子拥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许是老师的鼓励,也许是家长的慰藉,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他的内心坚定的信念和不放弃的勇气。

周围很多孩子常常抱怨自己的天赋一般,运气不佳,老师的关心不够,家长的帮助不利„„ 而力华用行动证明了要想改变命运,首先必须改变自己。

即使身在普通班,也可以成为并不普通的人。面对学业和考试的压力,面对自己曾经失败的过去,他选择像男子汉那样去拼搏和坚守,他是值得我敬佩的学生。

祝愿力华今后的人生越飞越高!

转贴之二:力华回母校探望恩师的博客文章片断【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沿着楼梯低着头向上走,刚才失落的心情还没有散去。我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已经丢失了两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想法,不要再让我白跑一趟了。(梦里江河注:力华教师节回母校看望老师,有些老师没有见到)

谢天谢地,我终于是赶在了最后几分钟。我听到说话声而抬起头时,我看见了!郭老师和她的女儿,小郭和小小郭在一起——当时同学都是这么叫的——正在拿着东西向下走。

小小郭当时在实验一班,我班的人没少去找她起哄,见面就喊小小郭,弄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而此刻,我能感觉到,老师也是十分意想不到的,因而叫出了我的名字,马上伸出手和我握在一起,和我一起照了像。我真是沉醉了,脑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些岁月。

想当初,郭老师对我多么好,只是上了8天的暑假补课,就在马上到来的初三接手我班时,直接点名挑我当化学课代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决心学好这个新学科。(为提高阅读效率,梦里江河将一些文字加粗了)

郭老师是我们学校最好的化学老师,也很喜欢打扮。我想,老师现在都很有气质,年轻时,一定是个校花儿了。班上人管她叫天使,天天放学争着缠着老师,说是护花。这让我多少有些不爽。我明白,我不会做那些事情,我只能努力地玩命地去学。也就是初三上学期期末,我用满分做了最好的回答。

我还记得中考考化学的那个下午,郭老师站在校门口,嘱咐我,教我做题时不要想得太复杂,学过的就可。虽然我的分数没有再次让我感觉足以令她骄傲,但我明白郭老师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她知道我的付出,明白我的不易,曾经的那一次辉煌就足够了。

毕业后的一年,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只是偶尔在公共汽车上,遇到我的学弟学妹(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我曾与他们同属一校,更不会了解我与他们曾共师一人),会听到他们谈到郭老师。我没有把自己的在意与激动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听着,找寻着。。。

再后来,听说老师写了几篇关于我的文章,还登在了博客上,也就再没有其它的消息。但我高兴,能够成为郭老师记忆中的一分,我已经够了。我还能奢求什么别的么?

一位读者在博客后的留言:

据我所知,力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思维敏捷,记忆超群,淳朴善良,给每一任老师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在步入青春期时,未能及时调整好自己,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性格变得内向深沉,少了些以前的活波开朗,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变得坚毅,沉着,乐观,开朗,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另一位读者在博客后的留言:

看了这个孩子的博客,一个非常聪明,且很友善的孩子,但感觉不够快乐,孩子的心太重,希望孩子能够更阳光一些。

梦里江河后记:

上面转贴的文字,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出原文链接,就连力华的名字也是我改动过的,因为我担心力华并不一定愿意向所有人打开自己的心扉。

相关文章:

2008年NOIP北京一等奖名单及学校(信息学联赛)

看望小学老师享受最温馨的时刻

当代教育家刘彭芝校长爆笑语录(升级版) 90年代的人大附中实验班(三):男孩忆母校 人大附中黄森老师爆笑语录全集(四):考试真相 刘朔是如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

人大附中的班级公益事业

让学生终生受用的靳忠良老师(一):点亮心灯 从清华录取名单扫描各省超级中学:东北华东 童言无忌的孩子进了人大附中

人大附中扔鸡蛋比赛谁能取胜?

令人捧腹大笑的中英文对照标牌(组图与评注) 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四):拍案惊奇 清华大学录取新生最多的81所中学(2008年)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五篇_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楚楚

我和老师的故事有许许多多,翻开记忆的相册,那些画面一帧帧,一幅幅,如同昨天发生一样,其中就有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一天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问大家:“谁能回答《翠鸟》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我坐在座位,心怦怦直跳,怕老师提问我;过了一会,我似乎慢慢想起来了这个答案,便低低的举起自己的手,可当老师的目光扫到我时,我立刻又把手放了下来,“吓死我了”我摸着自己的胸口小声嘟哝着,因为我害怕我回答错了,又怕答错后同学们笑我。老师微笑的看了我一眼。

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她的面前,抚摸着我的头,亲切的问“:楚楚,上课为什么不敢发言呀,是不自信吗?”我很紧张,慢吞吞的回答说:“是,是的。”老师呵呵的笑了,双手使劲拍拍我的肩膀,“自己要是不相信自己,别人怎么相信你呢?老师相信你!即使有不对的地方,同学们给你补充,不是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吗?自信点,勇敢些!下节课我可要看你表现哦。”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也温暖很多。

上课后,老师又提出一大串问题,当看到她期盼的目光时,我认真思考,鼓足勇气,第一个把手高高举起来,当我条理清楚的回答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人补充,连我都很惊讶自己的表现。下课后,老师和蔼的说:“楚楚,你的表现非常好啊,希望你以后做事能继续保持大胆和自信!”从此以后,我明白做事情首先要学会自信和

勇敢,懦弱畏缩是战胜不了任何困难的。

和老师的故事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温暖,让我受启发,给我信心和勇气,教我进步,我要把它珍藏起来,让它化成我记忆长空里的闪闪繁星,照亮我前行。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六篇_老师关爱学生的例子

老师关爱学生的例子

想想你平时做得不对的,老师说你,你不高兴,但知道他说的对的,那就是关爱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把“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以“朴实做人、踏实做事”为座右铭,始终如一地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奋认真,为学生的成长付出最大的努力。在学生管理中努力做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焦虑耐心开导、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尽力相助,尤其是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更是经常援助。因此,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更被不少学生视为知己朋友。三年来,在我的努力下, 我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从教的有十余人, 教书育人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追求、一种生活享受。学生健康出色地成长,同事间和谐共处开心工作,就是我的最大满足。身为一名普通教师,始终如一地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奋认真,愿意为学生付出最大的努力。在这三年中,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高涨的热情、乐观的心态,我那洋溢着快乐的气息,感染着每一位与她共事的教师,感染着每一位即将面临挑战的初中毕业学子。

一般人看来,毕业班主任总是扮演“黑脸”的角色,但是,学生似乎很喜爱这位“黑脸”,受着我的训斥却很“开心”。其实我的好人缘全都来自她对学生的恰当关爱。在学业和做人上,我从来不向学生妥协,无论是谁,只要有违正道,我都严格教导。但我又真心替学生着想,教导之时,非常注意方法,非常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和承受能力。作为毕业班主任,不仅能严格要求别人,更能以身作则,比学生早到校,比学生后离校,对全班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焦虑耐心开导、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尽力相助,尤其是对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更是经常给与援助,因此,不仅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更被不少学生视为知己朋友。

一次外出武义写生,一位性格暴躁的高三男学生因不守上车纪律而被姚老师发现,她立即指出要其文明上车。但学生却情急之下骂出脏话。姚老师当时十分生气,但她忍住了,既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也给了学生冷静的机会。事后她找那学生谈心,一次次跟他交流思想,最终以诚意感动了学生,使他主动认错。在高三的后半段时间里,更是关注这位学生,帮他解决了不少心理上、学习上的问题。现在这位学生已考入中国美院。回想当时,那位学生坦言,姚老师对他真的很好,多亏了她的教诲,才有了今天。他还一直为姚老师在北京不能参加谢师宴而感到遗憾。

美术班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喜欢追求所谓的个性自由,不把校纪校规放在眼里,这些孩子中还包括了不少初中时的“捣蛋大王”、孤僻的心理自闭者。进入高中以后,包括姚老师在内的很多老师都曾被这些孩子惹火、惹怒甚至气哭,但她从未放弃这些孩子,坚持与班主任、学生家长不断沟通合作,以理解、尊重为基

础,以爱心为出发点,努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重树信心,鼓励他们咬紧牙关,挑战自我。在每一届学生中,她都有结对帮扶对象,她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耐心感染着这些学生,通过家访,坚持定期谈话,随时了解情况,不断鼓励、鞭策,终于帮助他们改变不良习气,明确人生目标。甚至有不少家长要求姚老师能定期与学生聊天,而在学生看来,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找姚老师是最简捷的方法。直到现在,还有学生、家长说“要谢谢姚老师把我管得那么好”。

由于杭七中的美术班颇有名气,常常有一些从其他学校转入美术班的学生,但因为管理制度及要求的不同,他们开始时往往不适应,容易和教师发生冲突,导致对立或者厌学。但姚老师并没有放弃这些人,而是向他们耐心分析学校的不同点,阐明本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原因、目的,帮助他们扭转情绪。现在这些同学都已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高三时,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美术班的学生尤甚,因为他们要经历两次高考(专业课与文化课),承受能力也必须特别强。身为心理辅导员的姚老师从未忽视这一问题,重视关注学生,加强个别心理辅导,把握住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在出现心理困惑时及时对症下药,加强联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时,更是与家长、医生配合,共同做好矫治工作。在2005届高三毕业生中,就出现过几个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其中一位顾某,因美术专业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闭,并因臆想的感情问题导致歇斯底里,还严重妨害他人的学习。姚老师和班主任承受着不了解情况的家长的无理指责,多次与她谈话,和家长商讨,介绍医生,还淋着雨外出寻找发病的学生,终于控制了事态的发展,顾同学也及时得到了医治。

从1992年工作至今,姚老师一直在默默关注那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或组织学生为家庭困难者捐款,解决学生的生活费用,或帮助困难学生设法减免各项学习费用,或为已考上大学的困难生寻找打工机会,但更多的是自掏腰包。十多年来她多次向困难学生赠送学习资料;她也曾辜负父母的一片心意,把父母给她买的营养品转送给挑灯夜战的高三学子;外出写生时,更是悄悄地为困难学生准备点心食品。她的橱柜里也总是备着一些常用药、饼干、方便面、一次性杯子等日常及卫生用品,并无偿提供给学生。在她看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需要关爱的人,是她莫大的荣耀。

作为高三的语文教师,姚老师更是坚信唯有活水才能滋润心田,一直坚持自我增值,即使在最紧张忙碌的会考高考复习时仍不中断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方法的探讨,虽然常常是重复上一学年的教学任务,但绝不坐享其成,对每一份教案都结合新课改和学生实际进行再加工,力求精益求精。并坚持做到三个“凡是”:凡是要求学生做的内容,自己先完成;凡是布置给学生的功课,一定进行详细的解答;凡是考试形式的题目,一定认真批改。针对高三美术班学生任务繁重、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时间较紧的现状,她连续三年给学生义务补课、答疑,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与尊重。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她所教班级在语文会考和高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美术班学生因为学习基础较弱,而美术专业要求较高,所以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同学间的距离愈来愈大,部分学生出现文化课和专业不平衡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双差的情况。作为年级组长,姚老师敏锐地认识到这一问题,极力做好专业课与文化课、会考科目与非会考科目、文化课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工作,针对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全年级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4、2005两届学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虽然还没有完成最后的任务,但美术专业考试已顺利完成,中国美院专业考试中有6位学生获得不同类目的第一名,共计42人次获得前十名,12人次获得其余一本院校前十名。文化课成绩虽尚未揭晓,但相信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作为年级组长,姚老师不仅关注学生,也在关心着同事们,“和谐、快乐、团结、互助”是年级组的追求目标。在她的年级组里,有不少是年轻的妈妈,免不了有许多突发事件和烦心的问题。这时候,她就默默地承担起许多别的工作,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所以,在不少同事眼里,她不但是年级组长,还是一位大姐,甚至是“知心大姐”。有了烦恼、有了困难,大家都愿意找她倾诉,她也愿意竭尽全力地帮助别人。

姚老师的身体并不强壮,但不熟悉她的人都认为她是“强悍”型的人物,因为她正是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战胜各种磨难的。在她身边,你永远会怕落后,在她身边你永远不用担心困难。

她优秀,但她并不高傲,她就在我们的身边,一直默默地快乐地追求着。

沥 血 润 物 潜 无 声

——记浙大附中叶梅莉老师

叶梅莉,女,1962年4月出生,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她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不平凡的成绩,多次被授予杭州铁路分局先进工作者,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优秀教师等称号,2004年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叶梅莉同志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观念强,善于团结同志,公道正派,为人谦和。教学成绩突出,由她训练的定向越野队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在教育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多篇论文曾获省级以上奖励。叶老师教育思想端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对学习生活有困难、思想品德或心理品质有偏差的学生自觉地给予长期的关爱是难能可贵的,在长达18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叶老师始终能将“关爱”二字融入实际行动中,从点滴小事做起,最难教的学生总是她的帮教对象,一般人不能转化的困难学生,她就凭着韧劲和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使几十个帮教对象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叶老师就是以她崇高的境界、平和的心态、顽强的作风、自觉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育人效果赢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在细节中体现关爱

教育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叶老师时刻牢记一名教师的宗旨是“一切为了

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凭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做着一件件细小的、不起眼的事情,从中体会着由学生的进步和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班上有位身患疾病的学生,由于身体和家庭状况的原因,常感到与别人不一样,与人交流较少,练习时又常常力不从心,怕人讥笑,因而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得很自卑。叶老师意识到只有从日常的课堂细节中关心她才能使她走出自卑的阴影,所以常常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在练习中也针对她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有些难度项目中给她以特别的关照。哪怕是教师的一个眼神和一个手势,对她来说是鼓励和肯定。三年来这位学生虽说未能拥有与其他同学一样的健康身体,却有着健康的心理和对待生活学习的良好心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叶老师深知细节最易从情感上感化学生,有了好的情感基础,就有实现目标的可能。她所带的运动队中有2名队员,一名队员父亲长期病休在家,母亲下岗,另一名队员姊妹4人均在校读书,经济负担较重。为了让他们安心训练和学习,叶老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身体方面给予了最大的照顾:只要队员生病就主动送药;为了让队员能更好地休息、比赛,有时还让学生一起到自己家里睡;学生有什么困难,总是想办法给予解决。这种细节上的关心,建立了教练与队员之间的亲密感情,调动了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克服很多困难,最后在全国和省级的多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改变从找到症结开始

困难生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形成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差异,要转变困难生,必须找到症结所在。S是一位腼腆的女孩,两年前叶老师开始与她接触。第一次找她谈话,看着她红着脸不太好意思说的样子,叶老师就从闲聊开始,从兴趣爱好、家庭状况、学习情况等渐入主题。她这才开始讲述她自己,说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懒”,懒得早起(父母催促才起床)、懒得骑车上学(必定要父亲送)、懒得学习(回家从不看书)、懒得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懒得吃饱早饭,所以胃一直不好……听了这些叶老师很吃惊,真没想到她会懒成这样。看来“懒”是她一切问题的症结。要克服这一点是要下一定功夫的。不久的一次家长会,叶老师主动找了她的母亲,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和父母教育方法上的一些问题。叶老师感到要改变孩子的惰性,必须首先改变家长的做法。因此,先希望家长给孩子多一些自立的空间,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叶老师及时关注她的一些变化,一旦发现有一丁点的进步就马上表扬,并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她能持之以恒,譬如有些时候能骑车上学,早起几分钟吃早饭等。渐渐地她在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再不像从前那样“累不累站旁边,会不会无所谓”,知道她的身体素质并不好,遇到难做的练习常常给她加油,时不时地投去一个激励的眼神,简单的练习有意让她在大家面前展示。每当家长相告孩子身上又有一个“懒”字在悄悄远去的时候,每当班主任相告这孩子学习成绩在进步的时候,叶老师别提有多高兴。 特殊的学生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

2001年,一次高一年级的班干部改选中,一位女生“体育委员”落选了。之前,由于她是体育委员,对自己还有一点约束,落选以后,好像换了一个人,课

上自暴自弃,松松垮垮,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听不得教师的劝说,甚至迟到、旷课,与老师的磨擦、争执愈演愈烈,成了人见人怨的“淘气包”。可有一天她突然对叶老师说“是自己不想当体育委员的”,眼里充满了无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叶老师,意识到“体育委员”对她有意义,她有药可救。叶老师下定决心要让她“起死回生”。通过了解,发现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跟随父亲,而父亲忙于工作居无定所,小学初中她一直上寄宿学校,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关爱,平时又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她倔强又酷爱面子,这一次落选对她的打击非常大。怎样消除她对体育的怨恨?怎样使她信任教师?怎样帮助她从一片怨恨的沼泽中走出来?叶老师开始找她谈话,谈兴趣爱好,谈人生目标,谈她有特长的英语,谈她喜欢唱的歌,谈家庭、谈生活,慢慢地她愿意和老师交流了。可这一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有一次,是一位实习教师上课,叶老师在旁边辅导,同学们都在整队了,她坐在台阶上向实习老师说:“我请假。”老师说:“开始部分是学习广播操,最好不要请假。”叶老师在旁边也补充了一句:“新广播操是要考核的,运动量不大,如果你吃得消是要学的。”话音刚落,她对着叶老师破口就骂:“你不要来惹我生气。”紧接着一串骂人的话,叶老师简直快要气疯了,提高嗓门说:“作为教师应该告诉你这一切,你作为一名重点中学的学生,骂出如此难听的话,是有失学生水准的。”这位学生却说:“这个学校有什么好,还不想来呢。”下课后班长告诉老师,她课前刚被班主任批评过,叶老师这才恍然大悟。第二天还是找她谈心,苦口婆心地告诉她今后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并告诉她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以后的体育课上,叶老师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上课整队时,会环视一周看她是否来上课;如果缺席,就询问什么原因不来;课间还向同学们了解她平时表现有否好转;平时与她交往尽量注意方式方法;课堂上尽管她不那么做练习,不那么专门听讲,叶老师也会找一些时机提问她,叫她做示范,还有意识地多给她一点工作,多肯定她的成绩,想方设法不冷落她。不断的鼓励使她受到了鼓舞,从小小的变化开始,踏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活泼、组织能力强的优点慢慢表现出来了,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文化成绩也进步了,她确实变得成熟懂事多了。2004年,她考取了北京某学院,临走前她特意跑到办公室悄悄地对叶老师说:“叶老师,真的很感谢你三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帮助,我会记住您的。”三年来的“辛苦”顿时烟消云散,叶老师庆幸自己遇上了难得的这样特殊的一位学生,更庆幸当初有勇气选择了全年级最难对待的学生作为帮困对象。

“我找到了成功的秘诀——用心”

一天,跳高考试,快下课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要补考,叶老师同意了。由于她平时不用心,练习不认真,考试当然不会成功。几次试跳都没过,感到气馁、失望,就大发脾气:“给不给分你看着办,我就是这个样子。”叶老师耐心详细地给她讲解一些动作要领,并做了示范,示意她去试一试,她开始做了一次,有点别扭,而且根本没有技术可言。这时叶老师为她加油:“对了,有点样子,再来一次,最后几步要快速、有力,配合手臂。”她又做了第二次,看得出她是用心

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 第七篇_关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感动事

楼主作者:玉龙娇凤 发表日期:2004-3-16 11:14:51

今天看学生的一日一语,有几篇让我感动的地方。虽然是小事,但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80205/

推荐访问:老师爱学生的故事 老师与学生的感人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