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时间:2018-07-28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一篇_第一至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名单

第一至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名单 (2011-05-07 14:44:59)转载▼

标签: 杂谈

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3年)

最佳故事片:《三毛从军记》、《站直了,别趴下》

最佳观赏效果奖:《新龙门客栈》、《三毛从军记》

艺术创新特别奖:《三毛从军记》

最佳男演员奖:胡亚捷 《老娘土》

最佳女演员奖:奚美娟 《蒋筑英》

组委会特别奖:《蒋筑英 》

评委会特别奖:《杂嘴子》

第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5年)

最佳故事片:《背靠背,脸对脸》、《 家丑》

最佳观赏效果奖:《东归英雄传》、《炮打双灯》

最佳男演员奖:牛振华 《背靠背,脸对脸》

最佳女演员奖:丁嘉莉 《无人喝彩》

喜剧片特别奖:《爱情傻瓜》

评委会特别奖:《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组委会特别奖:《凤凰琴》

艺术创新特别奖:(空缺)

第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6年)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爷》

最佳导演:李少红《红粉》

最佳男主角:李仁堂《被告山杠爷》

最佳女主角:(空缺)

最佳观赏效果:显著《绝境逢生》

评委会特别奖:《黑骏马》

组委会特别奖:《弹道无痕》

第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7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民警故事》、《天国逆子》

最佳男演员: 朱旭《变脸》

最佳女演员:宁静《大辫子的诱惑》

最佳观赏效果:《悲情布鲁克》

最佳处女作奖:霍建起《赢家》

最佳艺创新特别奖:李欣《谈情说爱》

组委会特别奖:《变脸》

组委会特别荣誉奖:谢晋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8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导演:张扬《爱情麻辣烫》

最佳男演员:王学圻《红西服》

最佳女演员:艾丽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观赏效果:《爱情麻辣烫》

评委会特别奖:《背起爸爸上学》《超导》

组委会特别奖:《红河谷》《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艺创新特别奖:王学圻、杨丽萍 《太阳鸟》

最佳纪录片奖:《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宁静 《红河谷》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葛优《甲方乙方》

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9年)

最佳故事片:《一个都不能少》

最佳导演:滕文骥《春天的狂想》

最佳男演员: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

最佳女演员:陶虹《美丽新世界》

最佳观赏效果:《不见不散》

评委会特别奖:《春天的狂想》

组委会特别奖:《故园秋色》《挥师三江》

处女作奖:李虹《伴你高飞》

艺创新特别奖:(空缺)

特殊教育奖:《不能没有你》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不见不散》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徐帆《不见不散》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 冯巩《没事偷着乐》

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0年

最佳故事片:《说出你的秘密》

最佳导演:路学长《非常夏日》

最佳男演员:姜武《洗澡》

最佳女演员:江珊《说出你的秘密》

最佳观赏效果:《紧急迫降》

评委会特别奖:《横空出世》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组委会特别奖:《大进军-大战宁沪杭》 《我的1919》

最佳新人奖: 潘粤明 《非常夏日》

最佳艺创新特别奖:(空缺)

科教片特别奖:《宇宙与人》

儿童演员特别奖:曹丹《草房子》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洗澡》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徐帆《没完没了》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 濮存昕《洗澡》

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1年5月

最佳故事片:《蓝色爱情》

最佳导演:夏刚《玻璃是透明的》

最佳男演员:张国立《一声叹息》

最佳女演员: 袁泉《蓝色爱情》

最佳观赏效果:《卧虎藏龙》

评委会特别奖:郑晓龙《刮痧》 《益西卓玛》

组委会特别奖:《相伴永远》《芬芳誓言》 《刘天华》

最佳艺创新特别奖:(空缺)

最佳新人奖:黄凯《玻璃是透明的》

特殊贡献奖:谢铁骊

特殊教育奖:宁敬武《无声的河》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刮痧》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吴越《菊花茶》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陈建斌《菊花茶》

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2年5月

最佳故事片:《高原如梦》

最佳导演:黄建新《谁说我不在乎》

最佳男演员:傅彪《押解的故事》

最佳女演员:胡可《聊聊》

最佳观赏效果:《冲出亚马逊》、《大腕》

评委会特别奖:《法官妈妈》《 聊聊 》

组委会特别奖:《紫日》《明亮的心》

最佳新人奖:黄海波《高原如梦》

最佳处女作奖:陆川《寻枪》

喜剧片特别奖:黄宏 《25个孩子1个爹》

艺术探索特别奖:张扬《昨天》

中国电影杰出贡献奖:谢晋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 《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徐静蕾 《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葛优 《大腕》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视电影:《情不自禁》 《刑警张玉贵之队长生活》

电视电影最佳表演搭档奖:江柯、花明 《我和连长》

电视电影最佳演员奖:王学圻《刑警张玉贵的队长生活》 潘粤明 《情不自禁》 电视电影最佳导演奖: 郑大圣《古玩》

电视电影最佳观赏效果奖:《大沙暴》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3年

最佳故事片:《卡拉是条狗》

最佳导演: 孙周《周渔的火车》

最佳男演员:孙红雷《周渔的火车》

最佳女演员: 倪萍《美丽的大脚》

最佳观赏效果:《英雄》

评委会特别奖:《和你在一起》 《诺玛的十七岁》

组委会特别奖:《邓小平》、《惊涛骇浪》、《嘎达梅林》

最佳处女作:马晓颖《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优秀儿童演员:张妍《暖春》

民族精神特别奖:《惊涛骇浪》

艺术探索特别奖:《像鸡毛一样飞》

中国电影杰出贡献奖: 张艺谋《英雄》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西施眼》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巩俐《周渔的火车》 周迅《那时花开》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葛优《卡拉是条狗》

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4年5月

最佳故事片:《暖》

最佳导演:郑洞天《台湾往事》

最佳男演员:范伟《看车人的七月》

最佳女演员:余男《惊蛰》

最佳观赏效果:《天地英雄》

评委会特别奖:王全安、 《手机》

组委会特别奖:《走近毛主席》 《惊心动魄》 《心动岁月》

最佳处女作:《冬至》

优秀儿童演员: 黄豆豆

艺术创新奖:《恋爱中的宝贝》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导演: 冯小刚 《手机》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赵薇《天地英雄》《玉观音》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姜文《天地英雄》、陈坤《恋爱中的宝贝》

优秀电视电影: 《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 》

优秀电视电影导演奖: 王竞

优秀电视电影: 演员奖 戈治均

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5年5月

最佳故事片:《墩子的故事》

最佳导演:陆川《可可西里》

最佳男演员:夏雨《独自等待》

最佳女演员: 张静初《花腰新娘》

最佳观赏效果:《天下无贼 》

评委会特别奖:《可可西里》 《张思德》

组委会特别奖:《沉默的远山》 《求求你表扬我》 《枪手》

最佳处女作奖: 伍仕贤 《独自等待》

最佳新人奖: 杨子《青花》、封佳奇《墩子的故事》

最佳儿童演员: 王正佳《电影往事》、吴旭《上学路上》

艺术探索奖: 《我心飞翔》

最佳喜剧片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导演: 冯小刚《天下无贼》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李冰冰《天下无贼》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冯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优秀电视电影: 《合同父子》

优秀电视电影导演奖:陆江

优秀电视电影 男演员奖:李滨

优秀电视电影 女演员奖: 柏青

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6年4月29日

最佳故事片奖:《天狗》【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张元《看上去很美》

最佳观赏效果奖:《如果·爱》

艺术探索奖:《无穷动》

最佳处女作奖:《静静的嘛呢石》

最佳女演员奖:倪萍《泥鳅也是鱼》

最佳男演员奖:濮存昕《一轮明月》

最佳新人奖: 宫哲《我们俩》

最佳数字电影奖:《租期》

评委会奖:《我们俩》 《泥鳅也是鱼》

民族题材特别奖:《美丽家园》

教育题材特别奖:《网络少年》

组委会奖:《太行山上》 《定军山》

最佳电视电影:《烩面馆》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周友朝

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刘小宁

最佳电视电影女演员:(空缺)

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陈可辛《如果·爱》

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夏雨《上海伦巴》

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周迅 《如果·爱》

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07年4月28日

最佳故事片奖:《云水谣》

最佳导演奖:宁浩 《疯狂的石头》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最佳观赏效果奖:《爱情呼叫转移》

艺术探索奖:空缺

最佳处女作奖:《爱情的牙齿》 《箱子》

最佳女演员奖:斯琴高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最佳男演员奖:李易祥 《鸡犬不宁》

最佳新人奖:周波《望山》

教育题材特别奖:《考试》

军事题材特别奖:《我的长征》

纪录片特别奖:《又见梅兰芳》

组委会奖:《墨攻》、《夜。上海》

最佳电视电影:《北京你好》

最佳电视电影导演:范冬雨

最佳电视电影男演员:郭家铭 《我自己的德意志》

最佳电视电影女演员:储颖颖 《啤酒花》

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冯巩《别拿群众不当干部》、 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最受大学生欢迎香港演员:梁家辉 《我的教师生涯》

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陈坤《云水谣》

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赵薇《夜上海》《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8年4月22日晚在中国剧院举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以下为获奖名单: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二篇_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策划书

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策划书

一. 前言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群体中享有盛誉,是一次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品尝电影饕餮盛宴的盛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北京的多所高校将倾情参与。华北科技学院作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廊坊地区唯一分场必将以最热情的方式参与这个大学生的盛会。“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本校本学期最大的一次活动,定会在学校甚至燕郊产生巨大影响,而与本次活动合作的商家,也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从而我们双方达到双赢。

二. 活动简介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分会场由各地有影响力的知名院校承办,通过在分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会场开展放映、见面会和研讨会等活动,传播国产优秀影片。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影响力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在各地高校当中有良好声誉。

三. 市场分析

1. 华北科技学院学生群体庞大,市场广阔

2.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由我校同北京其他高校共同举办.包括电影放映,剧组访问,影评大赛,dv创作大赛,闭幕式(与“毕业生晚会”一同举办),规模庞大,影响力巨大,覆盖范围广,历时多达一个多月,这将会在燕郊乃至北京产生广泛影响。

3. 在学校做商家的宣传相比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宣传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减少成本而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 4. 作为我校活动的赞助商,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在校内举行宣传活动、促销活动的审批,便利高效。

5. 以往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都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并且往届的独家赞助商都通过与我们院的配合,达到了宣传效果。我们也通过多次的承办积累了许多经验,有助于帮助商家完成宣传活动。

四. 宣传方式

1.条幅,悬挂在两栋教学楼间的排球场人流量大,有较好的宣传效果。悬挂时间一个月。

2.海报,张贴于人流量大的宿舍区和宣传栏里,绚目的设计可以吸引广大学生的眼球,达到宣传效果。张贴时间两个月。(左下角印商家店名和LOGO)

3.彩喷,面积大,色彩鲜艳醒目,悬挂于两栋教学楼间的排球场,悬挂时间一个月。

4.传单,没有赞助学校活动的商家是不可以到学校内甚至宿舍内派发商家宣传单的,但是赞助商可以得到院学生会以及社团联合会的支持将传单直接派发到个宿舍,使最大程度地使商家的知名度扩散到学生群体中。

5.小礼品,演出期间开展有奖问答,奖品是商家提供的有代表性的小礼品,使商家的宣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学生短时间了解赞助商家,提高知名度。

6.视频,在放映电影的间隙可以插播商家的宣传视频和PPT,由于观影人数众多,且放映电影的时间较长,会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7.其他宣传方式,若商家还有其他的更加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在不违反学校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尽力配合

五. 经费预算

总计:2505元

六.主办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承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外联部,文艺部等各部门

联系人:陈洁18333633163 张婉姝:18333630730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团联合会外联部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三篇_第十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活动方案

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活动方案

为了配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意观念,由共青团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主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系协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即将与大家相约华北科技学院。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优酷网、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电视台、北广传媒集团、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团市委、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协办的以大学生观看和评价为主的大型电影节,一直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悉心指导和热情扶持。,自1993年成功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并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品格。

华北科技学院作为北京大学身电影节的分会场,历年来秉承电影节宗旨,为全院广大师生提供电影文化的传播,旨在提高大学生学术水平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第19届电影节作为华北科技学院2012年文化月的开幕,持续时间为一个月,期间主要分为庆祝建团90周年爱国主义影片巡展、影评大赛、大学生原创影片创作大赛三个重要板块。

一、活动口号

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

二、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 日——2012年4月29日

三、活动地点

华北科技学院

四、活动对象

华北科技学院全体学生

五、活动前期宣传工作:

1、广播站宣传

(一)首次宣传

为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拓宽广大师生知识涉猎范围,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化底蕴,共青团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主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协办的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将于2012年4月6日开始,每周五、周六晚六点,在学院礼堂播放两部影片,届时望广大同学前来观赏。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宣

2012年3月20日

(播出时间为:)2012年3月20日

(二)再次宣传

为了解大学生学术水平及对电影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电影主人翁意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于2012年3月20日至2012年4月20日开展影评征文活动,活动详情参见中区网球场彩喷及展板,届时望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宣

2012年3月26日

(播出时间为:)2012年3月26日

(三)三次宣传

为提高大学生学术水平及对电影的认知程度,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电影的创作,更好地提高综合能力素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于2012年3月20日至2012年4月20日举办大学生原创影片创作大赛,大赛详情参见中区网球场彩喷及展板,届时望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宣

2012年4月2日

(播出时间为:)2012年4月2日

2、宣传板(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会宣传部设计制作)

板1:电影节宣传内容及影片播放时间 板2:影评征集活动详情

板3:大学生影视作品创作大赛详情

时间、地点、主题、落款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

(摆放位置为中区喷泉、北区门口)

3、彩喷(规格:3m*6m)(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会宣传部设计、外

联部制作)

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主办单位:共青团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 左侧为播放影片日程安排 右侧为影评征文比赛通知

地点:学院礼堂

(悬挂位置为网球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专区) 4、条幅(规格:70cm*15m) (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联部制作并悬挂)

(悬挂位置为网球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专区)

5、电影节贵宾卡

正面:贵宾卡 主办单位::共青团华北科技学院团委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 反面:播放影片日程安排 张数:待定

6、单页宣传(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联部负责制作)

根据赞助情况设置单页宣传,在全院范围内走访宿舍,发放宣传单页,增加活动影响力。

7、网页宣传

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校内各大网站发放通知,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

六、活动中期安排

1、安排人员申请礼堂;

2、安排主席团成员分批进行活动放映期间的相关工作; 3、安排学生会各部门对活动场地的日常维护与卫生工作; 4、安排学生会工作人员做好活动现场的案件工作;

5、制定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协助。

七、活动后期工作安排

1、对学院礼堂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

2、对学院礼堂卫生进行打扫;

3、对原创影视大赛征集的作品进行相关的整理; 4、对影评作品进行评比和整理;

5、收集广大学子对本次大学生电影节的相关看法,为下一届积累经验。

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暨庆祝建团90周年爱国主义影片

巡展方案【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一、活动时间

2012年4月6日———2012年4月29日 周五、周六晚6点

二、活动地点

学校礼堂

三、活动内容【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活动时间内每周五、周六晚6点开始,放映两部电影节指定影片。

四、后勤工作

1、 在礼堂门口贴出注意卫生的提示,请观众自备垃圾袋,严禁乱扔果皮纸

屑。

2、 由学生会安排工作人员在电影放映结束后打扫礼堂。 3、 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电影放映及灯光管理。 4、 安排工作人员负责礼堂的安检工作。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四篇_历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名单(第一届至2011年)

历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名单

落霞孤鹜 发布于: 2009-01-05 09:37

电影节简介

奖项名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3

主办单位: 中国电影基金会 中国电影报社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

奖项介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电局主办,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团市委、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执行承办,自1993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三届。

她是每年度中国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风格,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大旗,树立了不同于其他所有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国电影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东方卫视等100多家媒体对历届电影节予以深入报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主办高校12所,联办高校百余所;每年观影人次逾20万,参赛、参展影片几乎囊括所有最新优秀国产影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导演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编辑本段]

历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3年)

最佳故事片∶ 《三毛从军记》 《站直了,别趴下》

最佳观赏效果奖∶ 《新龙门客栈》 《三毛从军记》

艺术创新特别奖∶ 《三毛从军记》

最佳男演员奖∶ 胡亚捷 《老娘土》

最佳女演员奖∶ 奚美娟 《蒋筑英》

组委会特别奖∶ 《蒋筑英 》

评委会特别奖∶ 《杂嘴子》

第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5年)

最佳故事片∶ 《背靠背,脸对脸》 《 家丑》

最佳观赏效果奖∶ 《东归英雄传》 《炮打双灯》

最佳男演员奖∶ 牛振华 《背靠背,脸对脸》

最佳女演员奖∶ 丁嘉莉 《无人喝彩》

喜剧片特别奖∶ 《爱情傻瓜》

评委会特别奖∶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组委会特别奖∶ 《凤凰琴》

艺术创新特别奖∶ (空缺)

第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6年)

最佳故事片∶ 《被告山杠爷》

最佳导演∶ 李少红 《红粉》

最佳男主角∶ 李仁堂 《被告山杠爷》

最佳女主角∶(空缺)

最佳观赏效果∶ 显著 《绝境逢生》

评委会特别奖∶ 《黑骏马 》

组委会特别奖∶ 《弹道无痕 》

第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7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民警故事》 《天国逆子》 最佳男演员∶ 朱旭《变脸》

最佳女演员∶ 宁静《大辫子的诱惑》

最佳观赏效果∶ 《悲情布鲁克》

最佳处女作奖∶ 霍建起 《赢家》

最佳艺创新特别奖∶ 李欣 《谈情说爱》

组委会特别奖∶ 《变脸》

组委会特别荣誉奖∶谢晋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8年)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导演∶ 张扬《爱情麻辣烫》

最佳男演员∶ 王学圻《 红西服》

最佳女演员∶ 艾丽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观赏效果∶ 《爱情麻辣烫》

评委会特别奖∶ 《背起爸爸上学》《超导》

组委会特别奖∶ 《红河谷》《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艺创新特别奖∶ 王学圻、杨丽萍 《太阳鸟》 最佳纪录片奖∶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宁静 《红河谷》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 葛优《甲方乙方》 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99年)

最佳故事片∶ 《一个都不能少》

最佳导演∶ 滕文骥《春天的狂想》

最佳男演员∶ 滕汝俊《 那山、那人、那狗》 最佳女演员∶ 陶虹《美丽新世界》

最佳观赏效果∶ 《不见不散》

评委会特别奖∶ 《春天的狂想》

组委会特别奖∶ 《故园秋色》《挥师三江 》 处女作奖∶ 李虹《伴你高飞》

艺创新特别奖∶ (空缺)

特殊教育奖∶ 《不能没有你》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 《 不见不散》

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五篇_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摄影大赛报名表

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生摄影大赛报名表

参赛编号留空 请务必加盖学校或院系公章 (本表复印有效)

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66523/

推荐访问:第22届大学生电影节 第22北京电影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