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耶稣的故事

耶稣的故事

时间:2018-07-02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耶稣的故事 第一篇_耶稣的故事

在基督宗教中,也称为耶稣基督。基督为意为受膏者,指上帝敷以圣膏而派其降世的救世主,本为尊称,后常与耶稣连称。也有人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也称为基督,意思是王或弥赛亚)2000年前生于以色列。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包括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和成长的拿撒勒。

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到距离出生地200英里(大约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稣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的注意。 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彼此相爱,每个人都极其宝贵(福音:上帝的国度已经临到地上;关乎天堂或地狱的审判的实际情况;若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 耶稣最受争议的就是他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罗马当局几次审讯都没发现耶稣触犯了罗马的法律。就连犹太人的领袖也承认,耶稣除了自称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犹太人的律法。但他们还是以对政府不利为由,说服以色列南省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决。

耶稣残忍地遭到严刑拷打,然后双手被人挂起来,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十字架)上。这种行刑方法使得空气无法吸入肺部,三小时以后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却见证说,他三天以后从死里复活了,而且此后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两省走动。很多人认为耶稣自称为上帝是真实的。后来,耶稣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见证人说他升到天上去了。

因为这些神奇的事件,跟随耶稣的人数大大增加了。根据史料记载,仅仅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增添了大约3000跟随者。宗教领袖执意镇压跟随耶稣的人,但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宁愿去死也不肯否认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时间,罗马到处都有人跟随了耶稣。公元325年,跟随耶稣的信仰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确立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宗教为帝国的国教。 500年以后,希腊境内希腊诸神的庙宇也都改造成了教会,成为跟随耶稣的人聚会的场所。虽然耶稣传讲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机构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人错误地传播,但耶稣的原话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万古长存。

新约:圣经称为基督,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和上帝。

耶稣的故事 第二篇_耶稣的故事

《福傳在亞洲:講述耶穌的故事》

菲律賓〃伊姆斯 戴契多主教

亞洲福傳會議

泰國〃清邁

2006年10月19日

亞洲福傳會議是個好機會,慶祝教會被召成為傳信者;我們以感恩的心,回顧教會在亞洲福傳的足跡;我們更為各種以勇毅、信德和愛德的見證,在福傳方面的不懈努力而鼓舞。耶穌基督的永恆命令,尌是要我們把天國的福音,帶到普天下去;會議邀請我們,一再為這項任務奉獻自己;更鼓勵我們不斷尋求理解及進行福傳的新方法,同時一方面忠於教會豐富的聖傳,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回應亞洲不同民族所面對的實況。

可以說,教會的歷史尌是福傳的歷史;這歷史包含著不同層次、不同色彩,並從新約時代開始,見證了教會以多種不同方式,理解及進行福傳。還有,雖然教會是唯一及普世性的,她卻因應各個地方教會的獨特背景及情況,而發展出獨特的福傳經驗及概念。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救主的使命》(RM)通諭中,肯定了梵二《教會傳教工作法令》(AG)的基本概念,1 尌是福傳工作,是一而多元的,並以不同的方式發展出來。2 教會不斷發掘各種適合不同時代和地方的福傳方式,這次會議亦承接這種做法,提出了以「在亞洲講述耶穌的故事」為主幹,去理解及進行福傳。

故事絕非故事那麼簡單;有人講的,希望也有人聽的,才是真正的故事。今時今日,講故事亦可稱為分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教會在亞洲》勸諭中,形容福傳為與人分享在基督內信仰之光,這光是一份禮物,收到後便與亞洲不同民族分享;3 這分享可透過講述耶穌的故事來進行。亞洲的不同文化和宗教,均發源於許多偉大故事和英雄事蹟;我相信講故事能夠為理解在亞洲福傳,提供一個富創意的框架。若望保祿二世更意識到,說故事的方法近乎亞洲文化的形式,是在亞洲宣講耶穌較可取的方法(EAs 20)。

【耶稣的故事】

理解「故事」和講故事

人生怎能沒有故事。生命本身尌是故事性的,而故事更把生命及其意義連接起來。為我們來說,講故事來得實在太自然,以致我們根本沒有認真思考過這為我1

2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教會傳教工作法令》6. 參若望保祿二世,《救主的使命》41.

3 參若望保祿二世,《教會在亞洲》10.

們的生命有何重要性。近年來,不同學者紛紛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重新發現故事的角色;神學及靈修已從這「轉向故事」而獲益不淺;4 同樣,福傳也可藉此豐富起來。現在尌讓我們花點時間,來反思關於故事及講故事的問題。本文所涉及的,只是拋磚引玉,固然未及完整;我們的重心是把福傳理解為講述耶穌的故事,故本文只會觸及有助我們這方面理解的範疇。

1. 好故事基於親身經歷

故事有分好與差,其分別卻不在於講述者的風格或故事的結局;歸根究柢,我們想聽一個可信的故事,一個千真萬確的故事。最真確的事實,莫過於講述者的親身經歷;固然,透過可靠的人去轉述別人的經驗,也是可信的,但始終不及當事人親歷其境,因為事件已成為那人的一部分。講故事最好莫過於講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好的故事也莫過於關乎自己的故事。

2. 故事揭示個人身分及塑造這身分的人和事

故事揭示我們的身分、生命的流向與目的。我的故事是我的自傳,是我在萬事萬物中的位置。5 當我逐一講我的小故事時,其實不但是向聽者,更重要是向講述者我本人,揭示自己生命的基本故事;我得以肯定我自己。不過,在過程中,我發覺這故事非但關於我,更關於其他人,包括我的親人、朋友、社會、文化、經濟,或統稱為「當下的事」。我的故事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我之所以為我,皆因我活在其他人的和當下的不同故事裏。若我忽視或否定這些故事,我便沒有自己的故事;相反,當我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同時也為我所身處的世界賦予意義。

3. 故事是動態的,可再詮釋及演繹,並具轉化性的

個人的身分,是透過與記憶裏的世界發生互動塑造而成的;記憶對於增進自我了解十分重要,而我們是靠講故事來重拾記憶的。6 記憶並非只由單純時序,而是由一連串的故事組成,故事把經歷重現腦海。7 我們記起往事時,便會發覺過去絕非靜態;過去不斷繼續塑造我們,而各種新經歷,更為我們提供觀賞過去的新角度。事實上,我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講同一的故事。故事正好揭示今日的我們是怎樣形成的,同時辨別出過去的我們,並為將來開拓各種可能性。藉著故事,我們體驗到個人身分轉化的動態過程:究竟我們改變了多少,以及還有多少尚待改變。

4. 故事是理解靈修、教義及倫理標記的基礎

故事流露個人的價值觀、道德標準和優次,從而揭示個人的身分。某人的故事,4

5 其中一例尌是Michael L. Cook, S.J., Christology as Narrative Quest (Collegeville, MN: 1997). 參Richard Woods, O.P., “Good News: The Story Teller as Evangelist”, New Blackfriars 81 (2000): 206. 6 同上,205.

7 參Richard Bayuk, C.P.P.S., “Preaching and the Imagination”, Bible Today 38 (2000): 289, 292.

反映他的靈修;與那人有密切關係的倫理、靈修和教義標記,均是源自他生命中

8的各個故事;只有在認識和聽到有關故事時,才能明瞭那些奧妙的生活標記。 故

此,要明白與某人有關的信仰及倫理標記的意義,故事實是不可或缺的。

5. 故事營造團體【耶稣的故事】

上文有關故事及個人身分的論點,也適用於團體的身分。共有的經歷與回憶,能把獨立的個體凝聚成為一體。團體裏為人樂道的故事,更成為該團體的價值、道德與靈修的核心。9 故此,我們只有回到團體成員共同擁有和珍惜的故事,才能理解該團體獨有的信念、禮儀、慶祝、習俗及生活方式。

6. 故事能轉化聆聽者

故事往往傳述重要的經驗。10 當我們遇上重大事情,不論好與壞,也會急不及待告訴別人。這種動力說明,故事是極需要聆聽者或可以分享的對象。某人的故事,可以使聆聽者記起類似的經驗、給他開拓新的思維、使他感到驚嘆,及從沉睡中搖醒他。講述者剛說完,聆聽者便會開始思索及回應。11 之後,講述者與聆聽者的故事便會交織起來,成為新的故事;一般來說,好的聆聽者必會成為好的講述者;若一個人曾經透過聆聽,把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交織起來,他也必定樂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7. 故事可以不同方式講述

一個故事可以不同方式講述,包括尌算不是真正「講」故事;而口述依然是最常用的方式。不過,故事也可以透過寫信、小說或詩,又或照片和影片等現代科技表達出來。講述者的舉手投足、抑揚頓挫、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能使故事裏的人物,活現眼前;而講述者的靜默,更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手法。由此可以推論,人的不同態度、生活方式和關係,不但講出不同的故事,更產生新的故事。社會的舞蹈、音樂、藝術、建築,以至食物,均是該社會故事的重要元素;這些故事的內容實在太豐富,因此,能有很多不同的演繹方式。

8. 故事有可能給壓制下來

雖然我們與生俱來也會講故事,可是,有些因素卻能壓制我們講故事。痛苦的經歷所帶來的傷痛,或受害者的羞愧或罪惡感,會使人不願意講出自己的所有經歷;通常在極度痛苦的經歷後,受害者往往為要保留一點兒個人尊嚴,便索性否認他曾經歷那件事,或故作忘記。同樣,獨裁者也會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而禁8

9 參Cook, 31. 參Jose Mario C. Francisco, S.J., “The Mediating Role of Narrative in Inter Religious Dialogue: Implications and Illustrations from the Philippine Context”,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41 (2004): 164. 10 參Bayuk, 289.

11 同上,290.

止人們講述他們貪污、欺壓、殺戮和破壞的故事;他們賄賂傳媒工作者,並威脅那些想講出真相的人;他們更強行推出一套官方國家歷史,以掩飾他們不光采的一面。或許要講某些故事實在太冒險,因為聽者不想聽到召喚他們轉化的呼聲。還有,最激烈的戰爭,都是與故事有關的。話雖如此,一切的治療仍是可能的。當受害者有機會向一些同情和了解他們的朋友、輔導員或專業人士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他們的自我價值便會慢慢恢復;當整個社會願意面對自己真實的歷史時,他們也會重拾改變社會的力量。

上文已尌「故事」及「講故事」的課題作了點反思,希望藉此發掘這些方面對於理解及進行福傳,能作出的貢獻。

福傳作為在亞洲講述耶穌的故事

首先,我們肯定梵二《教會傳教工作法令》所提及,旅途中的教會在本質上即帶有福傳特性,因為她是按照天主聖父的救贖計劃,源自耶穌基督的傳道工作及聖神的傳道工作(AG 2)。為使耶穌拯救眾人的事業,能夠世世代代在眾人身上產生效果,祂從聖父那裏遣來了聖神,在人心內及在教會內,繼續祂的救贖工程(AG 3-4)。因此,尌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聖神為福傳的首要行動者,實在是最恰當不過的(參《救主的使命》第三章);正正尌是聖神,使教會成尌她所受托的福傳使命(EAs 43)。

由此看來,耶穌基督和聖神的傳道工作,其實也是天主自己的故事,而天主尌是「故事的講述者」。12 聖神把耶穌的故事,講述給教會;耶穌也曾許諾:「那護慰者,尌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若14:26)。耶穌甚至把天主聖三的三位,形容為彼此向另一位「講故事」。「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因為他不憑自己講論,只把他所聽到的講出來…他要光榮我,因為他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凡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為此我說:他要由我領受而傳告給你們。」(若16:13-15)教會的福傳使命,尌是聖神從耶穌和聖父所領受並傳告的「故事」而產生的果實;換句話說,教會的福傳使命,尌是源於「最偉大的講故事者」聖神。教會必須先聆聽聖神的說話,才能與人分享她所聽到的;當教會聆聽聖神的說話,她也成為天主的「講故事者」,講述耶穌基督的故事。

固然,教會應當講述耶穌的故事;然而,正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準確指出,為亞洲教會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分享這個故事(EAs 19)。其實,「如何」福傳這個問題,已是很多亞洲神學家,如阿瑪拉多斯神父(Amaladoss),一直所關注的。12 Cook, 39.【耶稣的故事】

13 現在讓我們根據上文對於故事的理解的其中一些反思,探討如何在聖神的引導下,以講述耶穌故事的方式進行福傳。

1. 教會以自己對耶穌的經歷,講述耶穌的故事

在亞洲講述耶穌的故事,若那是講述者的親身經歷,便更有說服力。教宗保祿六世在《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14中提到,從他觀察所得,一般現代人相信見證人,多於相信老師;特別是亞洲文化,十分重視見證人親身經歷的真確性。最早的宗徒,尌是亞洲人,他們講述自己的經歷──尌是他們聽見過、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若一1:1-4);同樣,為今日的亞洲教會來說,也是別無他法。若我對耶穌作為「救主」沒有深刻的體會,我如何能有說服力地把他的故事匯進我的個人故事去講述?聖保祿的經驗,正正尌是福傳的基礎;他曾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是生活在對天主子的信仰內;他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2:20)。教會要在亞洲講述耶穌的故事,必先在祈禱、崇拜、與人──特別是貧窮人──接觸,以及那些構成「時代徵兆」的事件中,與耶穌活生生的相遇。

2. 耶穌的故事揭示教會在亞洲的窮人、文化和宗教中的身分

正如一個故事能揭示其背後的個人身分,同樣,一個信耶穌的故事,也能揭示講述者作為信徒的身分;一個講述他/她與耶穌相遇的見證人,不可能亦不應該隱藏他/她作為救主門徒的身分。然而,尌如所有個人故事或身分,是由錯綜複雜的人際、文化及社會關係所組成,同樣,在亞洲講述基督徒的故事,也必須從各式各樣的關係著手。在亞洲,基督徒的身分和故事,實在不能與其他文化和宗教的身分及故事分割開來。亞洲的基督徒,尌是與亞洲的窮人、多元文化和不同宗教活在一起,置於他們當中,這些因素塑造了他們作為亞洲人的身分和故事;而這些基督徒,要講述耶穌的故事。這個亞洲的實況,促使陳潤佳提出,以前所講的「向萬民福傳」,現應根據新的方向,理解為「在萬民中福傳」。15 不過,我認為不應取消「向萬民福傳」,只是在做法上將之轉化為「在萬民中福傳」。其實,「向萬民福傳」,必須同時是「在萬民中福傳」,否則不能成立;相反,真正的「在萬民中福傳」,也同時推動「向萬民福傳」。一方面,在貧窮人中、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中,亞洲基督徒是亞洲人;另一方面,面對貧窮人、不同文化和宗教時,亞洲基督徒又是基督徒。我相信,這些故事融合起來,定能豐富亞洲主教團協會(FABC)對於福傳作為與亞洲的貧窮人、不同文化和宗教對話的種種反思。16 13 參看Michael Amaladoss, S.J.以下的作品, “Images of Jesus in India”,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31 (1994): 6-20及“„Who Do You Say that I Am?‟ Speaking of Jesus in India Today”,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34 (1997): 211-224. 14 保祿六世,《在新世界中傳福音》41.

15 Jonathan Yun-Ka Tan(陳潤佳), Missio Inter Gentes: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the Mission Theology of the FABC, FABC Papers No.109. 16 基礎文件是FABC I (1974), “Evangelization in Modern Day Asia”, 特別是#12, 14, 20, G. Rosales and C.G. Arevalo, editors, For All the Peoples of Asia, Volume I (Quezon City: Claretian Publications,

耶稣的故事 第三篇_我与耶稣的真实故事

我与耶稣的真实故事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一直有人在向我讲关于耶稣的事。由于以前拜佛的缘故,我一直认为基督教只是西方人的事,东方人又何必去凑热闹。

【耶稣的故事】

另外,我也受过无神论的影响,我以为上帝只不过是一种概念而已,上帝只不过是人的创造,一切物质的东西只是自然现象。哪里有人见过上帝呢?

我也曾经在数年前跟朋友去过教堂,也故作姿态地祷告过几次,也没有听到什么上帝的声音,更没有在自己身上看到什么神迹,于是我又回到纷繁的世界中,该干什么干什么。

【耶稣的故事】

直到2004年9月,一件令我十分痛心而恐惧的事发生了,因为我受到一位客户的诬告而被法庭传唤,我心中的那份愤怒与恐惧自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担心这件事根本无法解释清楚而陷于“他说与我说”的状态。人遇到灾难时真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耶稣的故事】

在准备法庭应诉的过程中,我又开始去教堂了,主要是想找一点安慰而已。在2004年9月25日那天,我走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心中突然向上帝讲起话来,我当时以为我只是对着空气在讲话,我对上帝说:如果耶稣真的是你的儿子,那么就请祂来帮我把这个官司搞定,因为我有口也难为自己辨清,世界上有很多错案,上帝你一定清楚。我又对上帝说,我在两个星期之内一定去买一条十字架项链来戴。我心中这样说了,但我却没有告诉任何人。神奇的是,第二天下午,有一个我五年都没有见面的朋友突然从德克萨斯洲来看我,在我们去餐馆吃饭的路上,他把他脖子上的十字架项链取下来送给了我。我当时大吃一惊,我问他为什么要送给我这个,他说,“你一定有祷告吧,当你真正去敲耶稣的门时,祂一定会给你开门的。”因为我这个朋友是一个基督徒,他对我吃惊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应,而我却不一样:居然有一个我看不见的上帝完全了解我的内心世界,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在别人看来,这就好象是巧合,但我本人非常清楚,这根本就不是巧合,因为在当天发生另一件事。就在我这个朋友送给我这条十字架项链五个小时之前,我当时在教堂学圣经,有一位长者给我们讲祷告的作用,他说凡事都要向耶稣求,有好事发生,应感谢上帝;有灾难,应求上帝带我们脱离凶险;甚至你有什么坏毛病要改,上帝也会帮你。他就讲了他的一个见证,在很多年前,他本人非常爱钱,他经常去买六和彩,虽然他明白作为基督徒的他不能在同一时刻侍奉上帝与金钱,但他又改不掉这个毛病。他于是就对上帝说:“上帝啊,你造了我,你最了解我,请你来帮我戒掉买六和彩的坏毛病吧。”他就这样真诚地祷告了三个月,从此他就再也不买六和彩了。我当时在那里听了他的见证,我觉得他讲的事很好笑。我在心里想:这个世界上的人哪个不喜欢钱呢?圣经上说,每个人都是罪人,包括所有的基督徒,如果基督徒都把自己所有的毛病改掉,那耶稣的血不是白流了吗?如果有人能做到完美,上帝的标准就应当变一下:人不需要靠耶稣得救,人可以靠自己变完美。看看这个世界上,哪有一个完美的人呢?我心理在嘲笑那位长者:我才不管你怎么讲,我以后还是会买六和彩。但是,就在那一刻,有一个人完全知道我的内心活动,祂就是耶稣!只可惜当时我并不认识祂。

五个小时以后,我的那位朋友送給我十字架以后,我们就去了一家餐馆吃饭。我们吃完了饭后出来路过了一家六和彩商店。我一下子就冲了进去,我看见那天的大奖是八千万美金,我就想

买几块钱的。但我又想到今天学了圣经,应该收敛一点。我于是就只拿出一块美元放在柜台上。这时候,一位卖六和彩的女士走了过来,她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她,她也没有看到我的十字架项链,因我把它戴在衣服里面。但是,这个女士突如其来地冲着我喊了一句:“喂,这是违背你的宗教的!”我顿时一愣,觉得这个女人莫名其妙并且十分可笑,我哪里有什么宗教啊!我那时什么宗教也没信。我想,这是她的生意,她总得卖给我六和彩吧。我就瞪着她,什么也没说。谁知道,这个女人转身就走了,她冲我讲了第二句话:“我只不过是想拯救你而已!”我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这两句话是上帝放在她嘴里讲出来的。我真是被吓得鸡飞狗跳,我抓起钱,一溜烟就冲出了这家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买过六和彩了。

仔细想一想,我的生命哪里是这个女人能拯救的呢?显然,只有那一位创造我及天地万物的真神才可以拯救我啊!从此,我做了很多祷告,上帝都一一垂听,祂给我的生命带来了无限光明。我的那一桩官司也顺利解决,法官自然没有听信那位客户的谎言。

我很高兴,当我向耶稣敲门时,祂就把天国的门打开,让我进入到上帝——我们在天的父亲的光明世界里。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在黑暗中,他们不知道这个生命结束后有什么样的审判在等待他们;另一种人在光明之中,他们有耶稣宝血的覆盖,他们已经和上帝和好,在世界末日到来时,他们能够到上帝的天国得永升。简而言之,在我们的世界里,一种人可以去天堂,一种人不能去天堂。

当上帝找到我时,我是那么一个自负而骄傲的罪人,但上帝选择了无条件地爱我。祂给了我阳光,空气,雨露及生命;祂帮我选好了父母,给我健康和智慧。我曾经根本不认识祂及祂通过祂儿子耶稣所传达的大爱,现在我全明白了。站在上帝的角度,才发现人是多么罪恶,我们住在上帝的宇宙之下,却不向祂认罪,祂白白地给了我们一切又一切,世界上的东西,哪一样不是上帝所造呢?而人对上帝却不屑一顾,甚至把祂的儿子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这一切上帝都忍受了,因为祂太爱世人了。但是,上帝也是公义的,祂的忍耐与祂的公义是并列的。那些拒绝上帝和拜假神的人,上帝是不会让他们去天堂的,圣经使徒行传有句话就是:“除祂(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我真的很高兴,上帝拣选了我,我也高兴,我对耶稣说:我要背负十字架与你同行。

这个世界及其欲望是走向灭亡的,只有信耶稣的人才能得永生,这是上帝的标准,不是人的标准。上帝白白的恩典我们都不要,我们还要什么呢?朋友,你也许还不认识上帝有多么万能,但我相信祂一定会给你一生的机会去认识祂,接受祂。由于上帝是真神,真神就不会强迫人信,祂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察看,看看你是不是真正在找祂,是不是真需要祂。我们可以躲过人的眼目,我们决不能瞒过上帝的眼睛。正是因为上帝明确向我显示了祂完全了解我的内心世界,我才真正信了祂的存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造物主,我不明白为什么人生来就是为了等待有一天去死;反正都要死,那活着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

现在我明白了,耶稣才是真理,生命,道理。而且祂是唯一的道路,除了依靠祂,谁也不能到上帝那里去。这就是为什么上帝把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设计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我们的头顶着天,我们必须要和上帝搞好关系,因为祂是我们在天的父亲,我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祂都在那里控制我们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而我们的双臂应当象耶稣那样张开,我们应当去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的敌人,这样,我们人体这个十字架才能完整。

上帝一再告诫我们不要爱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贪婪,诱惑与欺骗。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希望的世界,但我们却是有盼望的人,因为靠着耶稣,我们就能够得永生。所以,基督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种宗教,他是通往上帝的真理。离开了耶稣谁也不能得拯救,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只要你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真正信了耶稣,你就得救了。但问题是,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这是由上帝来决定的。所以,你只有早信耶稣才能早得福。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一直都没有人能说服我耶稣是我们唯一的盼望,直到那一天上帝奇妙地打开了我的心扉。所以,我也没有能力说服任何人。但请你记住:在你困扰苦痛时,只要你向耶稣祷告,祂一定能让你看到祂是多么了解你的心思。只要你对他说:耶稣,请帮助我。祂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就象祂当初来到我身边一样。耶稣每天都在帮助我,这是因为我总是邀请祂到我的生命里来。我相信祂也在等待你的邀请,因为祂是真神,所以你一定要真心请祂。而世界上那些假神,你则可以想扔就扔,反正你的命运也不是那些假神能够决定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59058/

推荐访问:耶稣的故事全集 耶稣的故事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