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故事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时间:2018-06-09   来源:爱情故事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故事】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第一篇_嗟来之食的故事

嗟来之食的故事

【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礼记·檀弓下》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

【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

【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第二篇_管理学原理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专科试题

《管理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着重从一个人先天体型、外貌、情绪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领导理论流派是 ( D ) A 、领导行为理论 B、领导权变理论 C、现代领导理论 D、领导特质理论

2、某公司管理层千方百计改善某职员物质工作条件,其工作创造性和主动性却没有想象中提高那么多,后来不久职员接到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工作特别创新。这可以运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解释( D )

A、期望理论 B、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双因素理论 3、甲俗语说“饥寒起盗心”,但乙俗语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根据管理学的有关原理,解释比较恰当的是( D )

A、甲符合期望理论,乙符合需求层次理论

B、两个俗语均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不过需求层次不同 C、甲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乙符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D、甲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悖

4、某班级规定,学生上课迟到一次扣3分,此规定出台之后,学生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 D )

A、正强化 B、 忽视 C、惩罚 D、负强化

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表明,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管理者应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对于高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 C )

A、高任务 高关系 B、高任务 低关系 C、低任务 低关系 D、低任务 高关系

6、一位公司销售经理对他的一位销售员说:如果你今年完成1000万元的销售额,公司将奖你一套住房。效价和期望值可能会这样影响对此人的激励力。下面哪种情况发生时,期望值e为0:( C )A、销售员: 我不需要房子,我已经有两套了。 B、销售员:太好了。我努力一下就可以得到。 C、销售员:1000万元?简直是天方夜谭。

D、销售员:天哪,住房!这正是我梦中的东西,我一定要努力去争取。

7、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管理人员过于依赖会计和统计等历史数据资料,控制工作面向未来的预见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管理人员都会主动采取措施以保证控制工作的预见性。这种控制属于( C )

A、后馈控制 B、过程控制 C、前馈控制 D、外部控制 8、跨部门、跨层次的沟通属于( C )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斜向沟通 D、平行沟

9、某政府教委考试院在网络上在线进行高考咨询问答,邀请高招有关管理人员在线答疑解惑,但是由于访问量过大,导致网站瘫痪,这就造成了此次高招沟通交流活动的失败。在这件事情中,造成有效沟通障碍的因素是( B )

A、人为因素 B、技术因素 C、结构因素 D、人际因素

10、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端的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自流型的是( A )

A、勒温 B、彼得.圣吉 C、威廉·G.大内 D、霍尔金

二、判断题:对下列命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没有理由不给分。(每

小题2分,共10分)

1、领导的作用就是指导和命令下属。

错误。要求从领导的职能:指导、协调、激励等 2、在招聘时候,企业应尽量避免内部招聘。

错误。要求说明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是两种方式,可以根据组织情况选用。 3、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靠其权利影响力发挥作用的。

错误。领导者的影响力既包括职权影响力也包括非职权影响力。 4、对员工的激励就是通过增加薪酬来实现的。

错误。对员工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物质激励只是其中一种。

5、最好的领导风格就是以下属为中心,关心下属,以融洽关系为导向。 错误。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只注重关系而忽视工作。

三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管理者为吸引和留住员工并确保他们高效率地从事工作,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而进行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五项主要内容:招聘和甄选、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和反馈、薪酬和福利、劳动关系

2、请简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有5种需要: (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

(2)要努力将本组织的管理手段、管理条件同被管理者的各层次需要联系起来

(3)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3、请简述期望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理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 =V × E 激发力量(motivation):激励作用的大小;

效价(valence):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期望值(expectancy):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①一定要选择员工感兴趣、评价高,即认为效价大的项目或手段。

②凡是想起广泛激励作用的工作项目,都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实现的。 4、请简述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这种理论将领导行为归纳为两个方面,即组织维度和关怀维度;组织维度重视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关怀维度的则以人为主,注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友谊、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根据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可以把领导行为类型用四分图来表示;进一步提出“双高假说”,即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兼具高结构、高关怀两方面,一个领导者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找到平衡,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

5、请简述如何纠正偏差。

(一)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三)选择恰当的措施 (1).保持矫正方案的双重优化;(2).注意消除组织成员对矫正措施的疑惑;(3).应急性矫正行动与永久性矫正行动并重;( 4). 充分考虑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论述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并用你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

1、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来的。

基本内容 :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包括两种:(1)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前者可称为社会比较,后者可称为历史比较。(有图)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必须将相对报酬作为有效激励的方式;(2)尽可能实现相对报酬的公平性 2、请结合图论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科曼首先提出,后由保罗•赫西和肯尼斯•布兰查德予以发展的领导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他们认为,应该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领导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命令式(S1)、说服式(S2)、参与式(S3)、授权式(S4);下属成熟度分为高成熟、中等成熟和低成熟;

根据成熟度的不同可以确定如下领导方式:

A 命令型领导方式S1(高工作一低关系)

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 B 说服型领导方式 S2(高工作一高关系)

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 C 参与型领导方式S3(低工作一高关系)

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 D 授权型领导方式S4(低工作一低关系) 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

五、综合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回想你最近经历的与他人——同事、同学、朋友或家人的无效沟通。描述一下事件的经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 良好的沟通应该包括哪些什么因素? 2、 画出沟通的发生机制图。

3、 分析导致你们发生沟通障碍的原因发生在哪个阶段? 4、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以实现有效的沟通? (2)、回想一下你最近或者过去在一个群体和团队中经历的不满和失望,这可能是由于组织没有实现它的目标,或者群体成员不达成共识,又或者群体中存在太多社会懈怠行为造成的。现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这个群体属于哪种类型?

2、 群体成员是否受到了激励而努力实现群体目标?

3、 这个群体的规范是什么?群体成员对规范的遵循和背离程度怎样? 4、 这个群体的凝聚力怎样?你认为该群体的凝聚力处于这个水平上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程度的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5、 该群体的管理者本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群体的有效性?

1. 其中第一个良好的沟通应该包括哪些什么因素、第三个分析导致你们发生沟通障碍的原因发生在哪个阶段、第四个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各3分;沟通的发生机制图6分

2、5个短答各三分,要求回答切题正确。举例恰当。

此题发挥性比较强。参考以下基本概念答题:所有团队都是群体,但群体不一定是团队。团队区别于群体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紧密性;和一个特定的高于一切的团队目标。群体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是指是群体和团队成员被群体和团队所吸引及其保持忠诚的程度。群体凝聚力强时,个人高度评价其群体成员身份,觉得群体很有吸引力,强烈渴望能够作为群体的一分子。群体凝聚力较低时,群体成员会感觉群体没有什么特别吸引自己的地方,几乎没有作为群体的一分子的愿望。研究表明,管理者应该努力在其管理的群体和团队中维持适度的凝聚力,因为这会增强组织的竞争优势。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第三篇_故事三则教案《嗟来之食》

故事三则·嗟来之食

李春燕

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和积累本篇文言实词,能准确而完整的翻译全文(重点)

2.背诵课文,以本文为基础了解《礼记》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习文言文实词(重要实词标出意思并分析词性)朗诵

2.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法和替换法,感受文章艺术特色。(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礼记》创作时代背景中“气节”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探究“嗟来之食”的现代意义,质疑:君子到底受不受嗟来之食。

学情分析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论语十则》知道《论语》是“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以此为基础了解《礼记》作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的地位。

2.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对文本内容熟悉,翻译全文。

【课程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有其宝》领略了子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高尚道德品质,今天我再来看看一个近乎乞丐的饥民怎样因尊严气节而毅然绝食到死的故事。

【课程内容】

1. 疏通、学习实词:(8)

食 贸贸然 奉 执

扬 谢

2. 齐读文章纠正字音,再要求学生默读一遍,思考:如果要你去参加饿者的葬礼,你会写下什么样的墓志铭来评价这个人。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好的然后让作者上前来读给大家听。(10-15)

墓志铭要求:内容短小,最好一句话,概括性强,多为褒奖,体现死者的鲜明特点 答案关键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有骨气 宁折不屈 有尊严 等

3. 在读一遍文章,说说这篇文章的动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10)

蒙袂辑屦(把这一动作去掉好不好?):“蒙”一字是遮住的意思,“辑”是拖着不使脱落的意思。一边是遮脸,一边却是狼狈的拖着鞋,而且这种“拖”是有气无力倍感艰难的,不是我们夏天拖着人字拖逛大街的那种自由无拘束的感觉,而是不使脱落而已。饿者前后两个动词形成鲜明对比,一面是他及其羞愧,不愿见人的困窘,一面又是难以自持的狼狈不堪。饿者的境遇不言而喻。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把两个动词都换成“拿”好不好?):“奉”的动作是将物体放于掌上给予他人的样子,而“执”是手握物体中部,竖着举起物体。简单两个动词,都是表达“拿”的意思,但是区别却是很大的。从这简单的两个字中,黔敖当时“为食于路”的动作跃然纸上,而盛放食物和水的器皿形状我们也可以猜出个大概,食物应该是放在一个可以一掌可托的小碗中,而水应该是装在一个有柄的水壶之中。

总结:用词简练,动词运用准确精当。而全文不到百字,却完整鲜活地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见炼字的重要性。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应该学习这种炼字的方法,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体会人物各个动作的细微差别。

4.理解文本主题

饿者的行为在古代是值得褒奖的,因为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必然要等级分明。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把“节”作为统治的工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来是针对封建社会的妇女说的,后来扩大到以“节”来衡量士大夫行为的标注与尺度。所以后来也有人说“志士不饮盗泉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见“气节”在当时是很重要的。 思考:书是常读常新的,因为文章不变,但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更新。韩信因为坚强承受胯下之辱而苟活才会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战神:但朱自清却也因为不领美国救济粮而成为永垂青史的志士。那么面对屈辱,君子的选择到底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第四篇_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3分)

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即后世统称说理辨析一类的说明文。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

D.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3.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D)。(3分)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去掉“通过”或“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一个人能否成为正真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是否”)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删去“为”)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14分)

2015年5月,《西游记》特种邮票在连云港首发。自1979年以来,《西游记》系列邮票一直深受国内外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每一张邮票,都讲述一个脍灸人口、扣人心弦的故事,带我们重温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矢志不yú(渝)的唐三藏,明察秋豪的孙悟空,憨态可jū(掬)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此次发行的《西游记》特种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自封齐天大圣、佛祖收孙悟空、发愿取真经、悟空收心,小型张图案为大闹天宫。邮票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lín(遴)选,再现了《西游记》的精彩内容。首发式上,一位资深邮票藏友当场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下联是: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灸—炙 豪—毫

(3)根据所给上联,补出下联。(2分)

示例一:再现经典邮票首发港城 示例二:普度众生三藏原取真经(符合对联的对仗要求,合乎情景即可)

(4)从“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4分)

示例一:自封齐天大圣:猴王因嫌弼马温的官职不入流,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采纳独角鬼王的建议,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要求众猴不再称他为大王,只称他为齐天大圣,表示与天宫分庭抗礼。

示例二:大闹天宫:猴王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带着仙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被送进了炼丹炉,结果炼成了火眼金睛。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破坏得一片狼藉,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5)除了邮票,《西游记》的经典形象还常常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写出你知道的两种艺术形式。你认为《西游记》的题材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3分)

艺术形式: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雕塑、泥塑、糖人、根雕、皮影戏、剪纸,等等。

原因:人物形象鲜明可亲,文化精神传递正能量,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二、阅读·赏析(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5.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分)

6.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

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7.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2分)

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乐羊子妻

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以污其行乎(品行、德行)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特殊原因) ..

(3)累寸不已(停止) (4)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被……感动) ..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3分)

羊子曾经在行路时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2分)

如果中途就回来,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

11.文中乐羊子妻告诉乐羊子哪两个道理?对乐羊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道理:不能贪财污行;求学要持之以恒。

影响: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还终业,七年不返。

(三)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12~14题。(10分)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2.这一片段写的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作者借助哪些描写手法使宋江的醉态跃然纸上的?写出其中两种。(2分) 借助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

13.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么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4分) 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14.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他又是什么时候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4分) ‚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 , , 。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的书来读。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 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

15.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1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4分) 精其选(选经典、读精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16.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2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能够流传下来的;被历来的群众认为是有永久价值的(时间的考验、群众的推荐)。

17.结合第4段内容,说说加点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2分) 在读书中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局限于文字本身。

18.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略作分析。(4分)

示例一:第4段运用引证法,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述‚读书要得其意‛的观点。

示例二:第4段运用比喻论证,将语言文字比作‚帮助我们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以‚扔了拐棍‛形象地表现了‚得意忘言‛的涵义。

示例三:第6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会读书的人与不会读书的人经行比较,指出读书要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7分)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文章有删改)

1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4分)

①第2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的时代背景。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做铺垫。③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④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答出两点即可)

20.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4分)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②通过‚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③‚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④由前一句的‚攥‛着米袋到后一句的‚提‛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答出两种心理并做简单分析即可)

21.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6分) 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答出三点即可)

22.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3分) ①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②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③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④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三、表达·交流(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真正明白了父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王建凝视十五的夜月,发出了秋思落谁家的感喟……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各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第五篇_《管理学原理》作业一和二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夜大教育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2011会本

«管理学原理»作业一

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 40分)

1.决策的原则是( C )

A.最优 B.一般 C.满意 D.随意

2.“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C )

A.巴贝奇 B.甘特 C.泰勒 D.梅奥

3.某公司改善了小李的工作条件,小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不久小

李接到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这可运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

解释?( B )

A.期望理论 B.激励-保健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4.以下有关创新与维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 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

C.维持是为了实现维持的成果 D.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

5.主要根据决策人员的直觉、经验和判断能力来进行的决策是( B )

A.确定性决策 B.不确定性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6.管理的核心是 ( B )

A.计划 B.决策 C控制. D.执行

7.在以下各管理理论创始人中,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人是:( B )

A.韦伯 B.法约尔 C.泰勒 D.梅奥

8.以下技能中,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是 ( A)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诊断技能

9.创新与维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 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

C.创新是为了实现维持的成果 D.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

框架

10.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 C )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11.某纺织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大的长期利润,以下哪项对实现这一目标最

不利?(D )

A.增加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B.资助教育事业

C.调整组织结构,使之适应管理系统的建立

D.对营销人员采取极具刺激性的激励政策,即大幅度地提高营销人员的销售回款

提成比例,以便迅速提高企业的销量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52303/

推荐访问:君子不受嗟来之食 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