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诗歌随笔 >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时间:2017-11-20   来源:诗歌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诗歌随笔】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第一篇_一些英文诗歌的赏析

一些英文诗歌的赏析

一 nothing gold can stay

1简介:《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于1923年写就,即于当年十月在《耶鲁杂志(The Yale Review)》上刊印出版,随后就被收录到弗罗斯特的一本名为《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诗集中。

2诗歌翻译:

Nothing gold can stay 岁月留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第一抹新绿是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也是她最无力保留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她初发的叶子如同一朵花,; But only so an hour. 然而只能持续若此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leaf, 随之如花新叶沦落为旧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 由是伊甸园陷入忧伤悲切, So down gose down to day, 破晓黎明延续至晃晃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 宝贵如金之物岁月难保留。

3诗歌赏析:这首诗揭示了一切真切而美好的事物最终定会逐渐消失的哲理。它同时也使用了独特的技巧来表现了季节的变化。想到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浮世有的只是转丸般的繁华。

二 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弗罗斯特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正如

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2诗歌翻译: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一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3诗歌赏析:

(1)诗歌特点: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 “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2)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

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选择了荒芜的路,经历痛苦、磨难,旅途中不断回想起那条未选择的路。“要是我走那条未选择的路,也许我就不会这般痛苦?”诗人写出了漫长人生路中的种种迷惘、惆怅。全诗最后并没有指出诗人选择那条路以后最终的结局,只是说“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三 dust of snow

1简介:见前面对作者弗罗斯特的介绍吧,这首诗歌也是他写的.

2诗歌翻译:

The way a crow 道上的一只乌鸦

Shook down on me 向我俯冲而下

The dust of snow 一尘落雪

From a hemlock tree 从铁杉树上飘下(铁杉树因为常见于坟场,常代表死亡)

Has given my heart 我原本沮丧的心房

A change of mood 因这落雪而豁然

And saved some part 并且赶走了一部分

Of a day I had rued. 我今日的颓废阴暗

或者

铁杉树下

雪尘簌簌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洒我一身

原是乌鸦摇



我心怦怦

好个微妙

一日烦恼

竟然大半销。

3诗歌赏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雪尘只有八句,不包含任何形容词,甚至也没有明喻或隐喻,但成功地在读者的内心深处描绘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是一首即兴小诗,浑若天成,不留琢痕.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抒情,表现了一种乐观的心态.【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四 Richard Cory

1诗歌简介: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此人是新英格兰人,与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同时代。他终于未能成为第一流的诗人,这或许因为他在成年时代过於孤立,过於默默无闻,或许也因为他性格上的不足,对於时代的反应犹豫不决,诸多挑剔。他起初对左拉和哈代极感兴趣,想写小说,后来尝试了;失败了;逐渐脱离小说,而在琢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诗风。对他而言,那是一个痛苦而受屈的过程,虽然他的第一本诗集早於一八九六年自费出版,但迟至一九二○年代人们才对他加以推祟。那时,他的成就已经相当可观,前后得了三次普立兹奖。也许这个事实正足以说明他没有能真正成得大器的原因。他在这二十多年内没有多大变化,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第二篇_英语诗歌赏析学期论文2012

《英语诗歌赏析》课学期论文

一、论文要求

1、从下列论文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英语学期论文;一个题目最多供4人选择,不得5人及以上的同学共选一个题目。具体题目分配由班级讨论决定,由班长或学委报给任课老师备案。

2、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words)。

3、注意:不得抄袭;如发现抄袭,论文将视为不及格;

4、引用部分要注明资料来源;

5、论文须用实例分析、阐述和说明。

6、论文提交时间:2012年12月29日,逾期视为缺考。

7、论文一定要按照下列提供的格式打印。

二、论文格式

1、打印;论文标题: Times New Roman 4号; 正文:Times New Roman小4;A4打印纸打印;行距20磅;

2、论文封皮 (模式)

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宋体2号,居中)

学 期 论 文 (黑体1号,居中)

(以下均为宋体4号字体)

课程:学期:

题目: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2 年 月 日

三、论文题目

1. On Some Features of Lyric Poetry

2. How Does a Poem Make the Metaphor Work?

3. An Analysis on the Theme of “My Last Duchess”;

4. An Analysis on the “Narrator” of “My Last Duchess”;

5. What Does “The Road Not Taken” Really Tell Us?

6. Poetry and Prose: Verse and Sentence ;

7. Verse Features in “The Solitary Reaper by William Wordsworth”;

8. On Figurative Devices in the English Poetry;

9. On Image and Imagery in the English Poetry;

10.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Verses in English Poems;

11. Components of the English Poetry;

12. How Does a Poem Work?

13. Metaphor in English Poems

14. What Is Inside “My Papa’ s Waltz”?

15. What Is inside Lyric Poetry?

16. Understanding Metaphysical Poetry

17. What Does Shakespeare’s Sonnet 18 Really Say?

18. How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an English Poem?

19. Poetry and Our Lives

20. Diction in English Poems

21. An Outlook on the Different Language Features between an English

Poem and an Essay

22. The Implication in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by Robert Frost”

23. The English Poem and its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24. The Modern English Poetry against Traditional Poetry

25. Explanation of John Keats’ “To Autumn”

1

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

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

With fruit the 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ves run;

To bend with apples the moss'd cottage-trees,

And fill all fruit with ripeness to the core;

To swell the gourd, and plump the hazel shells

With a sweet kernel; to set budding more,

And still more, later flowers for the bees,

Until they think warm days will never cease,

For Summer has o'er-brimm'd their clammy cells.

2

Who hath not seen thee oft amid thy store?

Sometimes whoever seeks abroad may find

Thee sitting careless on a granary floor,

Thy hair sort-lifted by the winnowing wind;

Or on a half-reap'd furrow sound asleep,

Dows'd with the fume of poppies, while thy hook

Spares the next swath and all its twined flowers.

And sometimes like a gleaner thou dost keep

Steady thy laden head across a brook;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3

Where are the songs of Spring? Ay, where are they?

Think not of them, thou hast thy music too, While barred clouds bloom the soft-dying day, And touch the stubble-plains with rosy hue; Then in a waiful choir the small gnats mourn Among the river sallows, borne aloft⑾ Or sinking as the light wind lives or dies;

And full-grown lambs loud bleat from hilly bourn; Hedge-crickets sing; and now with treble soft The red-breast whistles from a garden-croft; And gathering swallows twitter in the skies.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第三篇_英语诗歌赏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The Red Wheelbarrow 《红色手推车》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so much depends upon 一群 白色的鸡雏旁

a red wheel barrow 一辆红色的手推车

glazed with rain water 雨水中晶莹闪亮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承载着如许分量

1. 作者简介: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鲁瑟福德城的一个商人的家庭。在他少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年时期随同母亲和哥哥去往欧洲生活。1902年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结识了埃兹拉.

庞德和希尔 达.杜利特尔,这段友谊给了他的诗歌创作的激情。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后取得医学学位。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进修。他的一生主要是行医,直到50年代才退

休。业余从事诗歌创作,也写小说和评论文章。 威廉斯在文学创作上曾受大学时期的

好友埃兹拉· 庞德和其他意象派作家的影响,同时继承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并

在诗歌形式方面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自由诗体。他反对感伤主义的维多利亚诗风,坚持

“美国本色”,力求用美国本土语言写作,很少使用普通读者所不熟悉的词汇。1950

年获全国图书奖,1952年获博林根奖金,并被聘为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他的主要作

品有长篇叙事诗《佩特森》(1963年全部发表),它以新泽西州一小城的历史和社会生

活为背景,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现代人的风貌,是当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2. 作品简介:

据说此诗源于Williams作为医生的一次亲身经历:一天,他站在病房中,旁边躺

着一位病危少女,不省人事,徘徊在生死线上。此时,Williams向窗外望去,看见下面

育种停放着 a red wheelbarrow。于是便有了此诗。”这是威廉斯最著名的一首小诗。本

诗体现了诗人的一贯主张,即把诗歌创作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红色手推车》正是

写平平淡淡的一组景象所带给读者的惊喜。诗歌所展现的是骤雨初歇时农家院子中的情

景,他以以一幅静物写生的手法,寥寥数笔,把雨痕著物的澄澈景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

读者眼前。手推车、雨珠和白鸡都是极为平常的事物,然而,诗人却能以极其细腻的感

受能力,通过物体在画面中的特殊定位和鲜明的色彩形成对比,使邻家院子里的雨霁天

晴时分那番熟悉景象永恒定格在美国文学史上。整首诗读来清新自然,色彩鲜明,动静

结合,情景堪画。平凡的生活取之不竭的美由此而充分展现出来。在诗歌的形式上,诗

人也颇具有独创。他似乎认为在描述这些平凡的事物时无需采用大写字母,因此,全诗

所有单词均采用小写形式。威廉的诗歌正是以这样的多重性感染着后辈诗人和广大读者

的。

3. 诗歌赏析: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在形式上独具匠心。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歌还原成一个独立的句子,

即: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我们会觉得这个句子很奇怪,首先它缺少一个主语,它没有传递给我们是什么东西so much depends upon, 这似乎暗示这可能,而且是诗人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也就是说,所有的可能性都包涵于个人的解读之中。

读者的主体性在此时此刻显现为解读的可能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仔细审

视这个句子,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副图景,这份图景由一些简单的元素构成: red wheelbarrow, rainwater, white chickens,它们都维系在depends这个动词下面,并且相互间由三个介词upon, with 和beside发生某种可能描述的联系。这个独特的结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我们追溯depend的词源学意义的话,它可以被理解为"hang from",因此此处的depends是主体的intentionality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转站,我们似乎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已经将这些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自然客观的元素以一种可能的形式,在一个雨过天晴,雨水还未蒸发殆尽的时候,组合成了一副画卷。需要提醒的是,此副画卷似乎只是在描绘我们所可能接触到的简单的农场的图景:红色的独轮车,和白色的母鸡,然而有趣的是这幅图景,一旦我们直面它,就立刻在我们的意识中反射出一个农场应该存在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如此这般地存在着。

然而,诗人为什么要我们直面一副简单的而又普遍的农场的图景,并且这幅图景所获得

表达的方式来源于主体,即每一个读者将图景中的元素进行有机的串联,而且前面又用了一个表程度的副词so much? 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向是,诗人试图尝试将我们的文明根基还原到一个朴素的存在,即简单的农具和家畜的饲养。他在宣示我们的文明,无论如何绚烂夺目抑或已经走向颓势,都离不开简单的劳作和简单的工具。而这些简单的农场元素,又恰恰是我们文明最初获得生命力的表现,人以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反省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于是便在形而下的层面创造了我们和自然得以互动沟通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首诗歌可以完美地被Williams一贯的诗歌风格所统领,他擅长于捕捉我们生活中、社会中以至于民族中一些简单的,但容易被忽略的元素,把它们放置于一张白色的画卷上,不加或者只填入非常有限的渲染、着色,尽可能地让这些元素从繁芜的自然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其内在之美的客体,如同现代派的艺术先锋Duchamp惊世骇俗地把一个附加上签名的

urinal放到艺术展的大雅之堂上,他的作品强烈地,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求我们走出传统关于美的定义和理解,直面我们通常忽视甚至蔑视的东西,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们也客观的存在着,如同一部交响乐的乐谱,或者美术馆里的油画,存在成为一个值得荣耀的原因,如果我们可以而且愿意委身于交响乐的欣赏中,为什么我们就不可能俯身将我们的目光稍稍停留在这个urinal上面呢?但是,Williams不同于Duchamp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的地方是,他更加关注何种方式能够将我们的视野从固执的艺术领域拯救出来,进入到纯粹的自然世界。作为一个诗人来说,毫无疑问,他需要追求语言上的可能性,使这种转变符合我们的审美需求,而不是破坏我们的传统美学。因此,虽然这是一份朴素的画卷,但因为有了depend upon,有了glazed,它依然是指向人文主义的,人的理性依然能够充分有效地为自然界立法,我们依然保存着以人的perception作为阐释世界的本源,但我们不盲目地崇拜一种解释,因为单一的解释毫无疑问局限了自然的客体相互间发生关系的可能性,而且导致我们的

perception变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为什么Williams省略了主语,这是一个多么精巧的安排呀。

问题的关键是这是不要求我们还原到形而上的根本命题上,即什么是reality和我们如

何可以认识reality。我认为 Williams丝毫不否认真理应当而且必然存在在所谓的常识之中,而且他也丝毫不怀疑我们的perception应当而且必然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表征,而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我们需要在perception和真理间建立新的关系。Williams曾经有过一番精辟的评论: “Imagination is not to avoid reality, not is it description nor an evocation of objects or situations, it is to say that poetry does not temper with the world but moves it...it affirms reality most powerfully, since reality needs no personal support exist from human actions.”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l《在地铁站内》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在一个地铁车站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 作者简介: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美国著名诗人。1885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Hamilton College)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以后于1902年,1906年及1908年先后共四次去欧洲。1908年定居伦敦,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2. 诗歌简介:

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 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继续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 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 了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

3. 诗歌赏析:

作者一瞬间的捕捉,浓缩了整个世界。在大千世界里挣扎的人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依附自己而存在。近乎相同的表情让他们拥有了一样的面孔,一成不变的坚守着固有的生存原则,躲在伪装的外壳里,如幽灵般虚无的灵魂在坚强、冷漠、自私与无奈中堕落、沉沦。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意味着什么?残酷的现实抑或是颓败的生活?经过风雨肆虐后的花瓣,零落,散乱,残忍的残缺,却是一种凄美绝伦的娇艳。他所透露的,是一股力量,不似飞蛾扑火般决绝,不如凤凰涅磐般壮烈,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是长期的,坚韧的,他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耐力,需要更多的付出与承受,却更加坚不可摧。 一样的面孔,零落的花瓣,诗人原本想表达的,或许是一种明媚的东西,然而,字里行间沉积的太多的黑色素,却让我感到一种真切的沉重,并怀有深深的恐惧。年轻的我们只能停留在生活的表层,肤浅的感知这个世界,交织着美丽与丑恶,交织着纯净与污浊。撕开生活的一

个裂口,窥视那一张张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灵魂,才蓦然惊觉,原来,并非刻意麻木,是生活迫使他们平静,即使历尽沧桑,即使伤痕累累。生活的磨难让他们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坚持,让他们拥有了这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并不曾毁灭。犹如残存的花瓣,带来的是整个春天。

这首诗能反映出意象派诗歌的两个重要特点:

诗心跳荡产生模糊

诗心怪异是现代派诗的特点之一,尤其在这首诗中,意象玄妙,句意悬隔,更增添了诗意的模糊性。不光是每句诗的本身意义不明确,而且两句诗组合在一起意义取向正是相反。究竟是什么样的面孔?居然像幽灵般显现?apparition一词的翻译非常关键,它颇为诡异,原有幻象、异象等出现之意,还有鬼怪、幽灵之意,在这里被译为“幽灵般显现”,大概综合了这两个义项。问题是诗人把这些面孔说成幽灵、鬼怪的一样,是何用心?不能理解为诗人所在国度所在民族里,鬼怪、幽灵是与人亲和的,带来吉祥的,而应理解为它的反面。那么,这些面孔如鬼怪、幽灵般显现,是不是不祥之物?

但第二句把人群暗喻为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把这些面孔暗喻为许多花瓣,其中花瓣之喻,在世界各民族中都应是美好的、鲜艳的、亲切的,似与鬼怪之喻、幽灵之喻取意相反。也就是说,只看单句不会有疑虑,两句放在一起疑窦顿生。如果把第一句看成被诠释句,把第二句看成诠释句,那么诠释与被诠释之间龃龉不合,造成读者试欲沟通诗作的本意、诗人的创作真意联系的障碍。建立不可把捉的思想雕塑,或布置不可见底的思想深渊,让读者产生理解的沟坎、陷阱,这就是现代派诗尤其是意象派诗的主要特点,也是这首诗让广大读者难读难解的主要原因吧。

形象互映产生意义

按理说世上没有不可解的诗,只是依据解诗者的主观取向,所解各显神通。不过解读现代派诗确实是艰难的,诗人披露的或许是冰山之一角,大量的意义沉没于背后的暗箱之中,这冰山下的丰富意义,有诗学意义、文学意义、美学意义、社会学意义、文化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等,而不是像以前只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作品那样单一和贫乏。

我们假设这首诗两句之间既有意义沟通的屏障,又有意义沟通的桥梁,那么我们凭什么越过这沟通的桥梁,抵达意义的彼岸?现代派诗的“真意”有如康德所谓“物自体”,它隐蔽在现象的背后,是神秘的、“不可知”的,人的感觉不能抵达,只能凭借想像力来把握它,转换成阅读鉴赏用语也就是猜读,所以下面对诗的体认、领会都是想像性的、纯主观性的,未必合于诗人当初的命意。

英语诗歌赏析的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第四篇_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 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 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 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时所获得的感觉却不太相同。原作的“绝”、“灭”、“孤”、“独”、“雪”都可以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但是译文中为了寻求格式的对仗两次使用“from„„to„„”以及“no„„in„„”不免让人有重复、啰嗦之感,而可以带给人直观感受的词运用过少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惜。许渊冲先生在争论诗歌的可译性问题时声称“为了保留意境的美我们可用意译的方法;为了保留声音的美,我们可用摹仿或改编的方法;为了保留形式的美我们可用直译法。”这个说法不免有些前后矛盾,意境美、声音美和形式美如果希望三者同时保留难度不小。但是作为“诗译英法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对于诗歌翻译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和探索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冯庆华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这副“手铐脚镣”是会一直存在的,作为译者来说只能尽量把它们所带来的限制降到最低。

二、关于外文诗歌的中译

大部分学者认为诗歌不能译的共同之处就是诗歌中音乐性的不可传递。英国诗歌翻译家约翰邓汉姆爵士曾经说过:“诗具有一种微妙精神,当你把它从一种语言移入另一种语言的时候,那种精神就会完全消失。”这的确是一种事实,诗歌译者需要最大限度地将自己在读原文诗歌的感受或是理解用另一种语言传递给读者,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再加工。即使译者能够准确无误地体会诗人的意指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很难将原文诗的意韵及独特的美尤其是音乐美毫无损失地用另一种语言传递给读者。

总的说来本文认为英文诗歌的汉译比中文诗歌的英译要做得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笔者作为中国人来说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评价情感上比较严格,希望在读英译诗时有读原文古诗词相同的感受,而对于“无法翻译”的诗歌这种标准就显得有些高了。在读英文诗的汉译版时,由于翻译的学者是对于英文更加熟悉、运用地更加道地自如的专家,翻译的诗歌中文版是笔者达不到的水平时就会对译本比较宽容。例如这首A Widow Bird

A widow bird sate 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elow.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荷。

万籁尽寂寥,惟闻喧桔槔。

本身这首英文诗的韵律和音乐性是不太确定的,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可能会造成广大读者一头雾水:这从哪儿看出来是一首诗了?所以译者运用了中国读者更为亲近的律诗的形式来翻译这首诗。尽管形式差异很大,但是原文诗歌的最大特点是用一系列的意象来烘托苍凉的气氛和悲凉的心情,这不免使我们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了许渊冲先生对这首诗的英译文,和这首widow bird的风味倒有几分相似,由此看来许老先生的翻译功底还是十分深厚的,也能够了解外国人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东西。回到这首英文诗的中译版,译者也是用了大量的意象来烘托气氛,例如“孤鸟”、“寒枝”、“结冰”、“冷风”、“荒林”、“瘠土”等等来表现原诗的精髓,应该算是恰如其分。也能够让读者得到满足,感受到荒凉、孤独、悲伤的气氛。

如果一首英文诗歌就是以“意象”出名的,那对于译者来说翻译工作就轻松多了。例如庞德的《在地铁车站》: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这首诗歌极短,容易理解,所以中文译本也比较多。

译文1: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译文2: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庞德是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的理论,所以他的诗歌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广大中国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文译版也是。“人群”、“面孔”、“幽灵”、“枝条”、“花瓣”这些不相干的意象却组成了一副奇艺的画面: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车站出口,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置身其间,行人迎面涌来,匆忙从身边卷过,光线不好,天气阴冷而潮湿。突然间,一张美丽的脸闪现了,接着又是一张,又一张......然后是一个儿童的脸,跟着又是一张美丽的女人的脸.....在昏暗的人潮里,它们分外鲜明。庞德在这一刻就是让匆忙的世界停下了一瞬间的脚步,色彩强烈,氛围神秘又带有一点感伤。这两首汉译本的诗其实不分伯仲,有的人喜欢第一个,有的人钟爱第二个,这只是个人品味不同。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想到另一首中国诗歌,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同样是由几个意象直接组成却留给人深远意味。

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距离”

文化的定义比较复杂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部分为人们所接受的是说“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其实这样的解释并不足以概括“文化”这个“复杂”的词。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以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的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是绝对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交流,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和读者是否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距离”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译者面前。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的重要载体,很多中外译者都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研究和翻译,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是讲他们的译作放在文化领域来研究时就会发现文化丢失和话语丢失的现象很严重。翻译的实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差距到底对译作和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该怎样减少这种影响对我们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古典诗歌的翻译中无论中外译者都希望在不同文化碰撞中能够保留自己文化的特点,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一方面译者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和感受更深,运用更加流畅

和自如。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使得他们不太容易能够放下母语文化的特征。这也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例如英国汉学家A.C.Graham认为:“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的。”这就是由于所谓“自豪感”而产生的翻译过程中的局限性及文化距离。而且这种剥夺中国译者对本民族文化阐释权利的行为必将造成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和误译,最后导致文化的丢失。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它要做的更多的是超越语言的界限,打破纯语言的桎梏,将纯语言层面上的转述上升为文化内涵的阐释。Richard Lattmore曾在他的书中写道:“译者不可能在理想的真空中翻译。”所以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且艰难的过程,译者需要顾虑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事实上在任何形式的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距离是无处不在并且无法避免的。译者只能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但是这种“客观公正”也是建立在他们的理解和对于原文的思想把握上,其必然会受到译者的母语的文化影响,从而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作时再次自觉或不自觉得出现“误解”或者所谓的“接受误差”。

总结: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翻译中的“文化距离”和“接受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一定要去跨越它。因为不论是小说翻译还是诗歌翻译困难都是存在的。只能说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翻译在译者翻译和读者接受双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作为译者来说接受这个现实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来缩小“文化距离”还是有力可为的。钱锺书先生曾经说过:“一国和另一国的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过那许多距离,安稳地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切原文。”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394361/

推荐访问:英语诗歌及赏析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