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心灵鸡汤的意思

心灵鸡汤的意思

时间:2018-11-28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第一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心灵鸡汤

推荐静下心来看看,文章不长,有些地方需要回想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

为了更好的欣赏,我又重新排了一下版.

作者:万方中

全文共分上、下两个章节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因为道德败坏显而易现,而无知却遁于无形。一个轮奸犯会因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受到千万人的唾骂,而一个学艺不精的医生却很少因为自己的愚钝而受到惩罚,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没有专业知识难断真伪。这让很多人认为:病是自己造成的,只要医生尽心尽力,就足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换作一个心灵鸡汤的簇拥者,他们甚至会为自己被别人误导而兴高采烈起来。

——献给所有的心灵鸡汤作者和热爱心灵鸡汤的人们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个系列的书讲起。当时这一系列的书超过200种类别,有许多书籍都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

这组书传入中国后,逐渐的成为了一种文体类型,他在我们很多本土的作家配上其自身的故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在我们的市面上,随手可以买到一本《读者》,如今网络普及了,一打开微博、QQ空间、朋友圈也到处充斥着这些内容。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鸡汤文,总体而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试图得出一个人生感悟。他们的目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由情绪上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中。

表面上看来,你会觉得心灵鸡汤是一种非常棒的文体,这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爱这种东西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如何,他的结果是好的,带给了人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单单是这样,鸡汤文似乎并没有好讲的。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捏着鼻子看了很多鸡汤文,以及批评鸡汤文的文章。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这样,表面看是在扬善,导致很多批评鸡汤的文章都讲得不到要害,写文的作者其本身逻辑也不是很清楚,其本身也没有将问题的关键理顺,讲问题也没有到本质,很多人都采取了谩骂和讽刺的形式来批评鸡汤文,其结果无疑是受到很多鸡汤爱好者的抨击,这是我写这篇文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心灵鸡汤所面对的目标群体: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当然,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两性鸡汤、职场鸡汤等,我们会发现,心灵鸡汤所面对的这些人群,都在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人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比任何阶段都需要关怀和爱。

然而,他们的失落、迷茫和脆弱并不是毫无缘由的,是因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性,有了这些他们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下面让我们看一则实例,该视频由学术界的鸡汤大师于丹提供(请在搜索视频“时代病了”)(从2分20秒开始,到4分48)

原对话简略摘抄如下:

一个大学生问于丹:“我和我女朋友,我们毕业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朋友挺多,老叫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饭,我俩没钱请人家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个能与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有着一堆朋友,你拥有这么多,凭什么说你一无所有呢?”

大学生:“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兴的。”

说完,于丹似乎对她的回答挺满意,露出会心一笑。

我们如果不加以思考,便会像这位大学生一样,满心欢喜地全盘接受于丹的答案,因为她的答案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如果你仔细思考,便会发现问题所在:大学生阐述自己的问题,诸如买不起房、没钱请人吃饭、薪水低,实际上问的是物质上的一无所有,他寻求的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于丹巧妙的绕过了他这个问题,采取诡辩的方式答别人的问题,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东西。

这个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居然还觉得她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失落之时,往往更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而忘记了自己最初要的东西,对于一些感性的人群尤为如是。

一个本来逻辑不清的人,如果总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只会让他的逻辑越来越不清楚,这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烦恼依旧在。这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在看完鸡汤文之后,感觉浑身解气,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感到烦恼起来——因为当他们打完一针鸡汤后,他们还是得面对真真实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远活在鸡汤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在其职场刚开始的时候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耽误的可能只是一年两年,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耽误的将会是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这名大学生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财方案、人生规划等等,用这些方法帮助他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解决他目前所处的财务困境(当然这绝不是一两分钟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很多人会说:“于丹又不是就业办事处主任,她怎么会回答这些问题呢,她当然只能回答自己擅长的领域呀!”是的,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不知道。而不是装作一副人生导师的模样,对别人进行错误的指导,何况于丹还是个学者,是一个大学教师。作为一个学者,最起码应该有严谨的态度,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对学生应该有种责任心。而我在于丹的这段对话中,这两种最基本的素质我都没看见。

最后,于丹来了一句神总结:“你说读书修行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我们这个当下心,怎么样能够去转境,看见自己拥有的这些东西,让未来更好一点。”

我们读书学知识为的是认识问题,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去逃避问题,更不是装疯卖傻、答非所问。如果学了知识不去面对问题,而是天天像于丹这样,遇到问题就打一针鸡汤,那么请问,学知识和没学知识有什么两样呢?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不去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讲究改变心境,那完全没有必要跑到大学来学习知识了,你只用去信仰宗教就行了,比鸡汤管用得多。

很多鸡汤文,也不是完全是对问题避而不谈,他们常常会先跟你讲个故事(网上的鸡汤文经常会将人物以朋友、亲戚、同事等等各种身边的人物身份出现,描绘得惟妙惟肖),然后再向你阐述他的道理,虽然都是些歪道理。

下面让我们来看另一则例子: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

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呢?渔夫问。

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再之后呢?

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文中的典范。那些写心灵鸡汤者和信仰心灵鸡汤的人也自认为找到了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孜孜以求的,正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而已。所以,比起追求我们追求不到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

这个道理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事实上,他的结论是好的,但是他的推论是错误的。鸡汤作者为了得出他的结论,刚好写到对他自己有利的位置就马上停笔了,没有再深入下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得出的感悟是站在渔夫这个狭隘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圈子,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翁来说,他的享受生活并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受着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又可以去骑马,后天他还可以去森林里打猎,这些对于渔民、放牧人、猎人看来说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觉得不稀奇。但对于富翁来说是新奇的,关键在于,他玩腻了就可以去选择其他,他有这种权力。但是渔人并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渔夫为了生计,只能终日守在沙滩上,每天重复着他的生活,终老至死,这正是他生命的悲剧所在。

我们如果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看清楚,他们实际上讲究的不是客观、严谨、方法正确,而是讲究的怎样将自己的道理看起来正面很阳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已经被他隐去避而不谈,而是选择一些对他自己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

很显然,这个渔夫的身份隐喻了我们当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数人为了生计,为了家庭,都像渔夫一样,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朝九晚五,就此了了一生。现在突然来一个这样的故事,真是让人解气啊!然而,现实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

第二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那些毁掉心灵鸡汤的段子

那些毁掉心灵鸡汤的段子

1、弟子请教禅师:“俗事太多,每天洗衣做饭烧水砍柴,很疲惫,没有时间静心修行,感觉修行的目标太遥远。”禅师默默的脱下鞋子,从里面倒出一粒石子。弟子恍然大悟:“你是说使我疲惫的不是远处的山,而是鞋子里的石子。”禅师勃然大怒:“滚!他妈的你再故意往我鞋子里放石子我杀了你。”

2、母亲领儿子去买东西时碰见一个卖樱桃的熟人,熟人让小孩抓一把樱桃,小孩犹豫了一下,没动手。“你不爱吃樱桃吗?”老熟人问。“爱吃。”于是,老熟人抓了一把樱桃塞进小孩儿的衣兜里。回家路上,妈妈问儿子:“刚才叔叔让你拿樱桃时,你为什么不拿?”儿子看了母亲一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事吗,真恶心”。

3、据说草原上牧人为了保护羊群而猎杀了所有的狼,羊群没有了天敌,不久后就衰病交加,直到重新引进了狼,草原才恢复了生机。这个故事常用来激励人们去竞争。但问题是,这种竞争的受益者显然并不是羊,是牧人,用这个故事激励别人的都是以牧人自居的人。

4、海的平凡是因为它源于一点一滴,海的伟大是因为它能容纳千江万河,还有海鲜。

5、禅房里,这个整日被嫉妒、浮躁、忧虑所困扰的年轻人面对慈祥、超然的禅师,一股脑儿倒出了自己的不幸。禅师笑笑,伸出右手,握成拳头,“你试试看。”年轻人照做。“再握得紧一些。”“再紧一些······”于是年轻人把拳头握得越来越紧。“感觉如何?”禅师慈祥的问道。年轻人茫然的摇了摇头。禅师说:好,现在可以上下动了。

6、两个和尚过一个独木桥,桥边站着一位美女,美女因为害怕掉入水中而不敢过桥,老和尚见这情况,抱起美女便过了独木桥。和尚不是不可以近女色么?一路上,小和尚始终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大约走了五里路,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为什么要背那个美女过河,老和尚说:“等下给你买个棒棒糖,这事儿千万不要告诉那个老尼姑。”

7、温州富翁有4个儿子,不团结,一天富翁快死了,就把儿子们叫来,先让他们单独撸管,很快就射了。然后又叫他们把jj绑在一起撸,怎么撸都射不了,温州富翁语重心长的告诉儿子们:团结就是力量。

8、禅师问:你觉得是一锭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壮士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壮士答:别他妈搞笑了,这锭金子我要定了,快给我松手,松手啊魂淡!!

9、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修佛。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你妈逼,这破佛像爱修不修,倒了也不管你!”

10、一位客人拜访禅师。来时忘带礼物,觉得很不好意思,便说:“我空手而来。”禅师对他说:“那你就放下吧!”客人疑惑不解,于是又说:“我什么东西都没带,怎么放下呢?”禅师说“填个单子,器官捐赠吧,施主!”

11、弟子对禅师说:“师傅,我失恋了,不想活了。”禅师回道:“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人生在世不称意,既是无法勘破的表现,如若此次放得下,再不累于世俗烦恼。好好活着吧。”,“好,师傅,弟子听您的话,以后好好活着!”,“哎,孩子,你要记住,人生自古谁无死呢?生命在这茫茫宇宙中是何等微弱呢,怎会不死„„”,“师傅,你妈逼!”

12、一青年途径某地,碰到一位老者,问:“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家乡如何?”青年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者说:“这里也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个青年问同样问题,老者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家乡很好,我很想念。”老者便说:“这里也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管得着吗?”【心灵鸡汤的意思】

13、一位年轻人请禅师吃茶论佛,言语中颇有自得之色。禅师拿过一个装满石子的杯子问”满了吗?“年轻人答”满了。“禅师有抓了把沙子放进去问”满了吗?“年轻人答”满了。“禅师又倒进去了一杯水问”你懂了吗?“年轻人说“我懂了。”禅师怒骂“懂了还尼玛不上菜,有干的才能饱,光J巴喝茶你丫这是灌水耗子呢?”

第三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心灵鸡汤

现实告诉你没钱连你最亲的人都会瞧不起你 生活告诉你 有什么别有病

感情告诉你 不要以为你想的人同样也会想你 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也会放不下你 鱼没有了水会死 水没有了鱼却会更清澈

所谓的人生就是听不完的谎言 看不透的人心 经历不完的酸甜苦辣

你行的时候怎么都行 不行的时候什么都不行 所以你一定要行 不行也得行

我见过纹身大汉在公交车上让座

我也见过穿着西服打领带的禽兽拿着公款大吃大喝 这个时代穿的靓丽帅气的不一定就是绅士

打扮得非常裸露的不一定就是婊子 不要以貌取人

稍微一亲近就口无遮拦的毛病必须改

多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不要试着用自己的秘密去交换一个朋友 别把秘密告诉风 风会吹过整片森林

和谁却别熟的太快 不要以为刚开始话题一致 共同点很多 你们就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语言很多的时候却是假的 一起经历的才是真的

人前不应该说的话 背后也别说

用“谢谢你”代替“谢谢”

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 但是诚恳很多很多

别人在睡觉的时候要懂得安静

不要没经过同意就随便看别人手机

别人拿手机给你看照片的时候 你好好的看着就行 不要手贱滑下一张

【心灵鸡汤的意思】

千万不要去认识你女友的闺蜜

因为她闺蜜不喜欢你 你们会分手

她闺蜜喜欢你 你们还是会分手

有两种人值得信任

二话不说借你钱的人 信守承诺还你钱的人 交钱别言深 情深别刻薄

逢人只说三分话 不可全抛一片心

大多数人口中的“怎么呢”

只是满足好奇心 并没有要帮助你的意思

在拒绝这件事上 越简单越好

明明是别人需求自己帮忙

解释半天变成自己亏欠了别人的感觉 帮得上想帮就帮 帮不上就拒绝

人际交往 简单明了有时最恰当

懂得拒绝 才可以洒脱不纠结

在别人家做客

别人让你看电视的时候 你就该走了

面试时老板脚一直抖的话

说明对你说的话不感兴趣

一旦停下抖动的腿 说明你说的他感兴趣了

你在和别人交谈时 别人一旦深呼吸 那就表示他想

正在强压下自己对你的态度

不熟的人别乱开玩笑 熟的人也是

别对朋友说狠话 恶话最伤人

请对待服务行业的人态度好点

在最愤怒时忍住最伤对方的那句话 不说狠话 不做狠事

别人可以自嘲 但是你千万不能附和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心直口快

目光放远一点 你就不伤心了

【心灵鸡汤的意思】

别有事没事跟别人诉苦

这世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

大部分人听听也就烦了

还有少部分人会当做笑柄到处去宣传

永远不要对一个人的努力嗤之以鼻 三人行 一人系鞋带 你俩等他一下 不要为了人际关系逼着自己做好人 要做一个经常做好事的坏人

而不是一个不能做坏事的好人

不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

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 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

或者你以为你知道这个道理

其实你不知道

第四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禅语哲理——心灵鸡汤

禅语哲理——心灵鸡汤

写的真不错,深奥到不服不行啊!!(看了真的很有感触)

一、【和尚吃肉吗?】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师:请讲!

来访: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是的。

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喔,我明白了!

(好多人就跟我说,没自律,没人督促就不能坚持成功者的习惯。?我想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懂得该怎么做了)

二、【孩子怎么教?】

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众:影印过。

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自己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提高孩子)

三、【五百元买汽车】

一位佛友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但命运却不变?

师: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心灵鸡汤的意思】

众: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师: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众: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师?:帮我买一辆汽车。

众:?(惊呀地)?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师: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想付出一点,?就得到很多。

【心灵鸡汤的意思】

四、【心灵篮球】

一位研究生来拜访我,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

己!

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青年:是的,打过!

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青年: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师说: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青年: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青年: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别人礼

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拜土地是

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

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

面有大智慧妙作用。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青年: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青年:嗯!很伟大!……

(为什么叫我老师?因为我确实能教导你,不管是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模式。)

五、【粪便臭不臭?】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停了一下),又问: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师: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师: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这就是心理调节了,你苦难的事已经过去,如果依然以前的自己,那只会依旧苦难,状态决定你的成就)

六、【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师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师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女孩?

教师:17岁了,女孩。

第五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心灵鸡汤

武志红:你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婚姻 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文/武志红

前不久,和一个朋友C聊天,问她最近有什么变化没有。

她说有啊,结婚了。

我略略吃了一惊,接着为她高兴。C已三十多岁,难听一点可以说是大龄剩女,尽管她从来不缺条件不错的追求者,但总是离婚姻有一段距离。

你的先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继续问。

她津津有味地向我好好描述了一下她的先生。听完她的描述,我隐隐有一种自得感,因为觉得她能有这份好姻缘,我有相当的功劳。

那是近两年前,我和她聊天,问到她的择偶标准。她说,意识上,她希望是强有力的成功男人,但自己又总是对这样的男人没有兴趣。的确,她的追求者中不乏成功人士,但她对这些成功人士总是不耐烦,甚至冷嘲热讽。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也有些纳闷。不过看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追求她的这些成功人士对钱权太感兴趣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钱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似的,这让她觉得很没意思。 但是,她又恰恰想和这样的男人结婚。

真是矛盾!

我请她说说她的爸爸,而她一说,我就明白症结出在哪里了。

首先看起来,她的父亲是成功人士的对立面,他温和、善良且人情世故简单得出奇,自她长大后,从不能为她遮风挡雨,每当遇到困难需要找一些人际关系去解决时,为她出头的总是妈妈,要不就是她自己去努力。她曾经遇到过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时尚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她只好自己去找关系,遇到了很多挫折。从此以后,她对父亲绝望到极点,也开始升起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找一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强有力的男人。

但是,再向前回忆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在她小时候,父亲带给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5岁前,她觉得父亲是完美无缺的。她的父亲是一个美男子,并且爱好运动,她经常吊在父亲的胳膊和大腿上玩耍,她的什么需要爸爸似乎都能满足。甚至,在她的家中,连换尿布这样的事情也是爸爸做的。

到了读小学时,爸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伟岸而迷人的。她的爸爸在她的女同学中相当有名,她们经常去她家玩,而她有感觉,她们貌似是去找她,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去看她爸爸的。

一直到了初中,她对爸爸的印象才开始恶化。她逐渐发现,强壮的父亲在社会上是懦弱无能的,遇到需要人情世故的情形他总是退缩,有时还会大发脾气显得很愤怒似的,但她感觉到,是这些情形刺激了爸爸的无助感。他越愤怒,就意味着越无助和懦弱。这时,她对爸爸的讨厌就会达到顶峰。

到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和工作后,爸爸的形象更加不堪,最后全然崩塌下来,她对爸爸再也没有了崇拜感。

但是,在这一生中,又有哪个男子能给她父亲给过她的那种温暖和爱呢?至于在社会上为她遮风挡雨的需要,真的一定会胜过儿时父亲给过她的那些琐细的照顾与快乐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当她回忆起儿时父亲和她在一起的经历时,她的眼睛有泪水落下来,她的身体在不断颤抖,她明白,那才是最珍贵的,才是她最想要的,而钱权能提供的安全感,是无法与儿时父亲给过的感觉相匹敌的。

最后,她说,或许,像父亲那样的男子,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和那些将钱权视为一切的男子在一起时,她看不起他们,之所以看不起,是因为她内心深处隐隐知道,她宁愿要父亲的温和、善良和简单,后者是真正的可靠。

当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的恋爱观自然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认真地去留意那些温和而善良的男子,而对于钱权不再执著。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的先生,恰恰是既温和、善良、简单而又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以前,当她一心想找成功男人时,这其实是对爸爸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童年那么美好体验的背叛,她潜意识中未必接受。并且,一心找成功男人,是长大后的她的愿望,而留恋温和、善良而简单的父亲,是孩童时的她的感受,这两者如果不整合,那也会给她内心带来巨大的冲突,前者将后者视为敌人,后者也会抵触前者。

结果,她既不能很好地与父亲那样的男子相处,也不能与和父亲相反的男子很好地相处,她哪里都去不了。但是,在完整地看待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后,她内心中的这两部分就得到了整合,她就有可能同时拥抱这两者了。

妈妈拉着孩子与父亲血战到底

父母任何一方如何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孩子数落对方的不是,都会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最终,为了顺应这种压力,孩子们选择了与情绪最激烈的一方站到了一起。

在多个来访者中,我都发现这一现象。孩子们并不是真正去平衡强弱,实际上他们和谁站到一起,经常性的关键是,谁在诉苦时更执著,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向孩子诉苦。 很自然的,女性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

一个在我看来相当夸张的个案中,因母亲先向大儿子诉苦,大儿子精神崩溃了,他选择了跳楼自杀来逃避这种压力,而在自杀前,他常说,他发誓要拯救母亲,他恨爸爸,绝不会和爸爸和解。

大儿子自杀后,妈妈诉苦的对象转向了二女儿。结果,二女儿对父亲的感觉完全改变了。哥哥自杀前,她对父亲的回忆是有很多温暖的,但哥哥自杀后,她对父亲的回忆只剩下了愤怒和厌烦。

并且,因为她接住了妈妈的怨气,而妹妹和弟弟就逃脱了。尽管妹妹和弟弟对父亲也有诸多不满,但他们现在和父亲的关系比起她来要好很多。

那么,她对父亲的敌意从何而来呢?毫无疑问,她是接受了母亲对父亲太多的怨气,她是在通过母亲的眼睛看父亲,而不是通过她的眼睛看父亲。

此外,非常关键的是,她母亲对父亲的怨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可悲。原来,她母亲在自己原生家庭是严重被忽视的孩子,她的姥姥和姥爷对她的母亲都是忽视加虐待。按照道理看,她的母亲对她的外祖父母本应该有很多怨气的。但是,她的母亲却把自己父母视为了圣人一般的人物,一直对她强调,你姥姥和姥爷对我多好,我对他们多感激,如果没有他们的爱,我根本活不下来。

她的母亲甘愿去做祖父母的炮灰,而她自己也愿意让丈夫和孩子们去做父母的炮灰。这是她和先生关系恶化的一个关键点,她的先生不愿意配合她。

于是,家庭就分成了两半,她还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而他也一样如此。矛盾由此开始。而且,她不敢抱怨父母,但却敢抱怨丈夫。甚至,她一生中所有的怨气都在丈夫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孩子们耳边说丈夫的不是,甚至于令一个孩子自杀都不能醒悟。之所以不能醒悟,是因为发泄怨气的对象根本不对。

在这个个案中,二女儿和男性的关系一团糟,但三女儿和男性的关系却相当融洽。如果姐姐也想拥有和妹妹一样的关系,她就需要向我的朋友C学习,重新去看看自己的父亲,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

我们总觉得父亲不够“理想”

长大后重新看一看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未成年时,我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常见的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很容易卷入父母的婚姻战争中,甚至是家族的战争中,而被这场战争迷惑了双眼。

第二点是,我们难免会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会追求主流舆论所倡导的父亲形象,而不是去尊重父亲的真实存在。

2006年春,我的父母来到广州和我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天,我带他们去植物园玩,当给父亲拍一张照片时,通过相机和镜头看父亲时,我突然发现好像看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父亲似的,他在我眼中第一次变得无比生动,我的心似乎都在和父亲的心同步跳动。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重新找到与父亲的链接感。

与C一样,我的父亲也不是强有力的。他先是在他的原生家庭被忽视,而他成家后,我们一家都被爷爷奶奶忽视和压制。那时很讲孝道,如果老人看你不起,那么不管事实如何,你都会被贴上不孝的标签而被村人所轻视。对此,爸爸没有做什么抗争,或者他也做不了,他只是默默地用他瘦弱的肩膀扛起对爷爷奶奶的责任,和对我们一家的责任。

不仅如此,我的父亲也是非常不擅长人情世故的,他喜欢一个人做事,而任何需要求人的事情,哪怕只是去邻居家借一把铁锹,他都不愿意去,母亲知道父亲这个特点,所以几乎有任何需要求人的事情都是母亲去。

父亲是极其聪明的,他现在已70岁了,但在做小生意时还可以在很多时候用心算,而不是用小计算机算账。此外,我们家里的农具和家具,很多也是他自己做的,例如做生意用的秤都是他做的。每天,他会很早起床,要么是去赶着做小生意,要么就是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农活。除了偶尔看看电视,他几乎从来不闲着。

但是,勤劳和聪明并不能让父亲很好地撑起这个家,我们家在村里还是被边缘化,还是会被人欺压,而且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这和父亲的另一个特点有相当关系——每当家里日子好过一点时,他就会在做生意上出点事情,要么被偷钱包要么被人骗。

因为以上这些特点,也因为母亲偶尔会就此抱怨一些,我心里对父亲总有一些不认同。他的一些特点在我身上几乎完全看不到,譬如我一点都不喜欢修理家具和电器,大学时电脑出了问题一定是找哥们帮忙,而现在电脑出了问题也是由学物理的女友搞定。我们家还有很不错的打印机,主要用来打印照片,但我只会在电脑上操作,而一旦出了问题,也总是女友搞定。 因为这些不认同感,我觉得与父亲总有一些隔阂,但这个隔阂在植物园给父亲拍那张照片的一瞬间崩塌,于是我和父亲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变。以前,每次打电话回家,碰到父亲接的时候我总会问:“我妈呢?”现在,我一定会和父亲聊上一会儿,有时聊很久。

并且,从此以后,觉得自己心里有相当一块儿多了一些暖意。

《父性》一书称,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有出现,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的。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更容易被强势的,甚至是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心灵鸡汤的意思】

对于这一现象,可以在许多层面上做解释。譬如一种常见的解释称,这是远古蛮荒时代所遗传下来的需要。那时,男子是猎人,他们的狩猎能力将决定一个家庭乃至一个部落的存续,而细致、敏感和善解人意这些因素并不是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男子的权力意味着一种真实的保障,而不像现在更可能是一种虚幻的心理需要。

德国一名女权主义作家的故事也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这位女作家先嫁给了一个无比尊重女性的男子,但最后她与这个男子离婚,而嫁给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她到底想要什么呢?对此,这位女作家有她的一番解释,而且是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解释。

我相信这些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更愿意从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些事件。在我看来,其中的关键就是,你真实的父亲是怎样的,你是接受了他的真实存在,还是活在理想父亲——也即白马王子的原型——的幻梦中。

当孩子们在父亲面前一字排开

比起社会主流舆论对父亲形象的塑造外,更能影响我们是否接受父亲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家庭对父亲形象的扭曲。

两年前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一位女来访者对我说,她非常痛苦,因她发现,她错看了父亲。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有了这一发现,再想修正似乎已没有机会,于是陷入极度的内疚中。

看轻父亲,是她的原生家庭的主流舆论。她有四个兄弟姐妹,但他们都团结在母亲的身边,用忽视和敌意对待父亲。一直以来,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父亲对家庭贡献甚微,母亲才是家庭的顶梁柱,而且他们还觉得父亲不够男人。

但是,相当荒诞的一点是,他们的父亲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而他们的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文化的家庭妇女。论对家庭的贡献,这位父亲远远胜于母亲。我这位来访者,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看到了这一事实,这让她一方面感到内疚,另一方面也对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尤其是母亲,她认为正是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他们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才让他们对父亲有了很深的偏见,以至于连最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

夫妻之间很容易爆发婚姻战争,双方都想争夺关系的制高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因为我们仍然是生活在男权社会,似乎男性更容易获得这一制高点,但从家庭的角度看,却是未必,因

第六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反心灵鸡汤

正确答案就是——成功人士吃完了心灵鸡胸,心灵鸡腿,心灵鸡翅后好心的送给了你们心灵鸡汤。

我们来看两段对心灵鸡汤的批评,高下立判。

1.伤感,加上说教,是这些花花公子的致命伤。他们最乐意讨论“真善美”的问题。他们热心劝善,结果挺身出来说教;更醉心求美,结果每转一个弯伤感一次。可借他们忽略“真”的自然流露了,遂使他们的天使沦为玩具娃娃,他们的眼泪沦为冒充的珍珠。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

2.语言太甜则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淡淡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哲理;浅浅的文笔露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才好。

董桥《不皱眉头的哲学家》

余光中是诗人,董桥是散文家,他们都是文体方面的高手,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他们的特长正是“感性”。 我觉得心灵鸡汤的问题在于两点:1,它默示语言构成的“故事”能指向唯一的“道理”;2,它认为“故事”的存在目的就在于揭示变动不居,永恒正确的“道理”。

这两点都是错的。

故事是承载在语言上的(实在不想把那些东西叫文学),而语言的含义本身是在不断变动的,言不尽意,不可能完全准确。古人和今人对同一个文字组合的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沈佺期《巫山高》

在沈佺期的时代,他想写的仅仅是“闪电的倒影”而已(ˇˍˇ)

另外,读者在解读故事中,不可避免要加入自己的理解,读者和作者心智不可能完全一样,导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不是一个揣测作者圣意的过程,而是一个读者根据作者给定的证据,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我们找一则鸡汤再看一看:

梅花洞里潜藏着人们一生的追求,只有两种人可以顺利地走出梅花洞,一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如南天寺里的宏妙法师。一种就是痴呆之人。

这个故事说明,人要想平平安安地走完一生,必须具备大智慧。或者就是傻一点,呆一点。

摘选。有删节。因为从头到尾看完我就得吐了……

讲几句貌似深沉的话,得出一个“道理”,恨不得用加黑72号字把它标出来,这就是鸡汤。

文学和哲学背后的“道理”,绝不会是唯一的,容许无数读者的改写(大概有很多不懂得语言学的古代哲学家,认为自己说的话可以指向唯一的意思,但他们的作品会被后人一再地阐释)。而它们的好处,就在这里。

如果你总是企图用一两句话来统摄一切,最后只落了一堆很枯燥而且以偏概全的总结。就像,有些人旅游完了,或者见了某位智者,或者读了某一句语录,就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固然是好,但想一想:如果你的漫长人生,每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的意义,都被一两句人类语言统摄尽了,这人生活得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而且,上帝那么辛苦为你做了个星球生活,为你设置了个宇宙和其间万千规律,真的是几句话的事儿么?

——张佳玮

另外说个事。

中国哲学(相比西方)经常以简短,逻辑不分明的语录体出现,中文阅读者在看到这样的句子时,就很容易自动对号入座为“深刻的哲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道德经》

结果就是产生了一类文体,刻意制造大量简短逻辑不清的句子,再辅以一些先人的名句里(其实更多时候,是前辈的鸡汤)常出现的字词,来向读者进行“我很深沉我很哲♂学”的催眠。我们姑且称之为“仿语录体”(没错,我确实在说郑渊洁)。

当然,《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经典中最短的文本之一,但你要想到,道家,及影响道家的其他家如杨朱,绝大多数文献都已经湮灭无存,更不说后人对此无数的诠释了。

我不否认有简短的“名句”存在:

您才是我的王,我为您而用,为您而终,请您务必指引我前行,让我看到相同的梦境。

我就是不说出处,关注了我的都应该猜得到。

这样的句子,没看过作品的人还可能喜欢,因为有一些貌似高端的字眼,还有韵脚(原文是没有的,但这里翻译出韵脚是个很灵巧的办法)。我们现在把它抛开,来看真·例子,我举上面这句是为了对比的哈哈。

深刻在哪?道理在哪?鸡汤在

哪?

加一点点背景知识再看:在一

个有恐龙的岛上,两个山岳般

的巨人以火山喷发为号,对战

了一百年,而作战的理由,早已忘记了。

现在感觉如何?如何?!

这种宏大的意境,这种苍凉的气氛,这种敬畏的颤栗,不是被

九个字道穿了吗?除了一声叹息,还需要什么吗?玲珑凑泊,

一笔点睛,如同抽出了层层叠关键的一根,理性的防线轰然崩

塌,而这一切的达成,根本没用一个花哨字眼,没用一个怪拗

的句子!

嗯,层层叠是指这个东西:

名句绝不会因为仅有名句而成为名句。

即使是上一个例子,如果配着《毛诗序》(本来想说郭沫若的部分作品,太缺德了,不敢)那些歌功颂圣的句子,再看一遍,不吐才怪!

莫言先生的诺贝尔奖演说《讲故事的人》,真的就是讲故事:第一个是小孩在“接受教育”时装哭的故事,第二个是年轻人顶撞长官的故事,第三个干脆是传到滥的民间传说,最俗套的天罚恶人,《故事会》上登过它的变体。

为什么莫言获了诺贝尔奖?

因为他根本没解释这三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第七篇:心灵鸡汤的意思

心灵鸡汤别喝多

心灵鸡汤别喝多 发表于 2014-2-24 20:26:57

心灵鸡汤别喝多

作者 随心

在这个充满物质欲浮躁不安的年代里,人类逐渐追求心灵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所以,近几年多了一类叫作心灵鸡汤的书籍。 这类书籍号称为心灵疗伤药,就是抚慰那颗迷茫、孤独、寂寞、受伤的小心脏。随心不仅读过此类书籍,并且以前自己也写过,包括现在偶尔也会扫盲一下。但,从来没拿它当过主要粮食。此类书籍大多告诉你:人生短暂,珍惜得到的足以,不要跟他人过不去,不要跟自己过不去,要乐观,要积极,要学会知足常乐等等。

随心既然写过此类文章,很清楚的知道弊端在哪儿。

一、没有任何逻辑思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更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二、过于阿Q精神,也即是自我安慰。仅表达是一种主观情绪。

例如: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找工作和买房子。你除了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学习专业技能,努力赚钱和攒钱,没有其他办法。难道你真自我安慰还有些人住茅草屋,有块田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呢?还这么拼命干嘛啊,坐在房间喝大茶就可以了。可是就算社会真不进步了,又有几个人真愿意生活在原始社会?人虽然不可以好高骛远,但一定也要至少拼搏过,努力过才能了无遗憾,对得起自己不是吗?

其实,随心不轻易写有关表露情绪心声的文章,因为害怕误导读者。毕竟,那只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和感慨而已,就跟这会儿心情不好哭了,可一会儿好了还是该干嘛干嘛去,绝对不会沉浸在悲伤里不出来,整的跟林黛玉一样哀哀戚戚。自己更关心是今天学了多少知识,工资还稳定吗?物质还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吗?

心灵鸡汤好比听情歌、看韩国的爱情剧。你可以拿来打发时间;你可以宣泄一下当时的情绪;你可以把自己融化为里面的主角;你可以把自己的孤独寂寞受伤渲染的要死要活;你可以痛苦的把今天当作世界末日。但,你绝不能陷入的

太深,更不能当真。

所以,随心建议年轻人心灵鸡汤可以喝,但一定少喝,千万别喝上瘾。喝多了你会更加迷茫,更加无助,更加痛苦。看似疗伤,却治标不治本。可作娱乐消遣,在你有主食的情况下,多一份沙拉当然是锦上添花。

朋友圈风传“问答版心灵鸡汤

〖打印文章〗 〖字号:大 中 小〗

心灵鸡汤?实在是看腻了嘛。不过,从百度百科查到的词条解释就会发现,其实它本来的意思还是很正面的,“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这不,昨天,南京网友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大量转发《知乎一针见血版心灵鸡汤》上下版,用问答的方式“煲鸡汤”,颇受欢迎。 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问答版“鸡汤”多是对生活技能的神回复

记者认真看完这个上、下版的知乎鸡汤,大概有个近一百条的样子,仔细看下来,触动还是有的,有一些甚至是人际关系的相处技能。比如“问:怎样做到不抱怨?答: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细想一下,确实挺有道理,抱怨是现在社会一个挺普遍的负能量的,怎么不抱怨,甚至还有作者专门出过书,不过个中精髓,感觉这一条就挺有意思的。

观察别人时的一些症状,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一下看看,比如,“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为什么有时会产生嫉妒心理,而有时会产生?”这个提问的问题很有深意,“远的,近的嫉妒。够不着的,够得着的嫉妒。有利益冲突的嫉妒,没利益冲突的。”估计看到这里,不少人会代入到自己身处的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道理果然就是这么简单而深入。 技巧性帮助和有不少可操作性

还有一些心灵鸡汤具有技巧性的帮助,估计也是它受到欢迎的愿意。“问:比如怎样有效提出推荐或同时,避免给人和的感觉?”一个很有帮助的答案是“他人不要诉诸,应求于利益”新意象人物” 传达中国,再比如,“哪些技能,经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帮助?”答案简单到只有4个字,就是“夸他人”,简单想想,确实是呢,这

谁不爱听夸呢?当然了,实用性的好也是有的,比如“省钱的好办法有哪些?”“在买任何东西之前牢记九字箴言:你喜欢,你需要,你适合。 PS:适用于很多事,包括感情也一样。” 心灵鸡汤当然不能少了对感情问题的神回复。这不,不多的几个情感方面的话题整理,也是很精辟的。“恋爱半年,女朋友觉得没有了开始时的新鲜感,怎么办?”答案是“一直认为,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估计这个回答,会让很多正处于这类尴尬期的情侣们一个用力的提示和帮助。 搜集分享者赞其“对人生断舍离有和参考”

记者看到,这个上下篇心灵鸡汤最先是从南京一个名为“扯淡”的微信账号出来的,联系上它的管理者罗小姐后,记者了解到,别看这些不是她原创,但是每一条都是她认真摘录下来,并精编过的。

至于为啥这么做,她告诉记者,自己喜欢逛知乎,总为其中一些人的精彩回答而暗自喝彩,看到好玩的有深意的,就会收藏下来,慢慢就积累了不少,“我个人觉得这些,这些鸡汤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想揍原创者的馊鸡汤,”她说,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自己也会有,常要寻求倾诉或解决之道,比如她自己也会困惑,“有些事对别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可他们却不愿帮忙,”看到一个答案是“人们去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值得”,自己也觉得挺有,后来看到了更多的智慧回答,觉得对人生观,甚至对日常的断舍离,都有一定的和参考意义,就萌发了整理出来跟朋友分享的想法。 “问答版心灵鸡汤”(部分)

怎么定义“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就是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你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抽自己,再也不能抱怨别人了。

为什么文章写出来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可是写作的时候却很讨厌旁边有人看? 因为有了观察者之后,无限可能的状态就塌缩了。

怎么反驳“你行你上啊”的逻辑?

天涯名句“我评论个电冰箱,自己还得会制冷啊?”

把学费拿来念书还是环游世界更合适?为什么?

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对于爱情,放下的瞬间是什么样的?

“在离别的车站,她上了车,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目送那班车到消失,而是头也不回地家的方向。”

是不是一个人越成熟就越难爱上一个人?

不是越成熟越难爱上一个人。是越成熟,越能分辨那是不是爱。

你是如何走出人生的阴霾的?

多走几步。

情商不高的例子有哪些?

对陌生人毕恭毕敬

对亲近的人随意„„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500758/

推荐访问:心灵鸡汤的意思或意义 心灵鸡汤是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