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柴静,现状

柴静,现状

时间:2018-11-10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第一篇:柴静,现状

柴静: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发表于 2009-12-3 11:26只看该作者柴静: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2009-12-03 01:02:52)三十五年前,十二月三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写这篇 文章,了解他,纪念他,感谢他。一1952 年,37 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 2 月 29 日新华社电讯稿 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 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 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不奇怪。 他不是出身望族, 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 12 十 五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之一,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 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中财部曾有意调他,但他坚持留在上海“一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 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 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 对谁错。他被撤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撤职当天,他一句话不说在办公室坐了一个晚上,他的秘书陪着他坐了 整整一个通宵,没有暖气,脚都冻痛了„„天亮之后,他“使劲推开了 门,走了出去”。一个人在盛年时由狂热汲于严寒,是什么心情? 有相似际遇的李慎之写过“我觉得我的精神暂时是破裂了。举一个例 子,我现在绝对不能听我所深爱的音乐,因为它会引起我无可忍受的混 乱的反应,我觉得,贝多芬的慷慨悲歌,莫扎特的无邪的遐思,现在对 我都是不相干的。一个人在能够喜悦或者能够悲哀以前,首先必须自以 为是正直的,是诚实的,然而我却不能”。撤职没有具体原因,顾准连检查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想写民主评议的 事,被人叮嘱“不要写这个”,他连批判他的会议都没权参加,市委简 报上的顾准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不听话,不服用的结果,是被剥夺参与这个世界的权利。那段时间里他“别无一事„„夜不能成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 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的车辆开动的声音时,也就是天色欲晓了。”但他没有李慎之式的自我怀疑, 当然有激愤和悲挫, 但从他的日记来看, 从来没有过灵魂深处的破裂,他的独立性保持终身。 他只是要求复查撤职事,被驳回,答复是六个字“此事已经解决”。二朱学勤曾经提过一个问题“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并不缺少道义激情, 也 不缺少思想勇气

,却没有一个人像顾准走得那样远,挖得那样深,何以 如此?”顾准并非天才,他的思想是一步一步形成的,你几乎可以看到他一根一 根把脑袋里的桩子拔掉的过程,这也是他的可贵-------因为这意味着 这种路径其实人人可为。刚离开高位的时候,他的思想其实还比较正统,很典型的在体制中成长 起来的人,认为自己命运的原因只不过是“遭人陷害”,没想过要做更 深的反思。 只是回头看自己身居高位时的傲慢之感,觉得好笑,说那时只是“小职 员哲学”-----徒有一点囫囵吞枣的报章杂志的学识,却“才子式的乱 闯乱撞,碰到对的,就干一阵,碰不对了,就倒一次霉,思想的细密化, 过去实在不够”。这好象也是赋闲的人常见的反思,并无特出之处。一月之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 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 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 性里,一直到 1955 年进中央党校为止,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数学上。他受过西方经济学的训练,很容易上手,为数理中的逻辑感到狂喜,以 至于沉醉其中,深夜受寒,得了急性肺炎。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逻辑只是工具,研 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 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他依靠这个 大步跳出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篱笆, 正好又赶上中央党校在学 术上的黄金时期,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 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象顾准的成就,是因为“知识大限 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是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 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扣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 沾染?顾准后来说过,这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 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生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三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也不存什么经世致用的念头时,功利 也就自然消失,他只是以“不顾死活”的方式读书,作笔记,下蛮力, 用笨功夫,来解开思想上的迷惑。1956 年 4 月,他开始思考凯恩斯为资本主义开出的药方是否会失效?“我作过一个摘记,认为不会。”他说,“可是,(苏共)二十次大会 的报告不是这样说法。这是说,我与他们(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 一致的了„„”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喃喃自语“这糟糕不糟糕?

”但他无论如何在逻辑上不可能认同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这一套规律, 是 独断的,缺乏继承性的,没有逻辑上的严整性的”,他谴责斯大林“以 道德规范式的规律吹嘘、 粉饰太平的理论来描写社会主义经济„„这个 理论体系,看来是注定要垮台的”。 几天之后,在中央党校的研讨会上,他忍不住想把这想法拿出来说说, 跟别人讨论一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个时候,中国的计划经济刚刚全面 推行 4 年。“这个题目,不必讨论了吧”学员说。他只好收起来了。他已经看到了那条醒目的红线, 他在日记里规劝自己“可是不能继续弄 了,再弄要出毛病的”,也有颓唐之感,“过过家庭生活,满足于几间 房子,积几个钱买个收音机,老来准备结庵黄山拉倒了吧”张爱玲看曹雪芹增删十年的纪录时感叹“看到了天才的横剖面”, 我看 顾准那两年日记时也有这样的感受。从这横剖面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和头脑并非天赋,它们是一步步变得 强壮的。 7 月 3 日,他终于情不自禁,又是痛痛快快地向“出毛病”的方向走去 了,“那篇文章已经写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写东西没有像这一次这样费 劲的„„反复改稿,都更加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直到它明确地与一切 经济工作中都应该政治挂帅的指示相对立为止”。他使劲推开了马克思所说的“地狱与科学共用的大门”, 这扇门一旦推 开,从此不能再有任何怯懦和犹豫。推门而入时,他已经看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1964 年,他翻译熊彼得的 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里面有一句话“在民主法治 制度缺失的群集环境, 道德上的限制和文明的思想方法或感觉方法突然 消失,„„使我们面对谁都知道、可是谁都不愿正视的各种毛骨悚然的 事实„„”他精确地预言,“中国的政治空气的大改变将从一年以后开始”。“在屋檐底下躲暴风雨,一定要躲过去”他写道。 四“观察, 而不是愤慨, 可观察与纪录的就多。 ”1960 年, 他被划为右派, 去农村之前在日记里写道。他在河南商城劳动改造,他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锄,有时只能双膝跪在 泥里,靠双臂支撑着爬行,双膝破损,臂膀全部红肿了,手掌也血肉模 糊,很难拿笔。但他写道“也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有机会学习 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早已经没有了在上海时穿背带裤的习惯, 他的新工作是捡粪, 因为饥饿, 粪越来越少了,他需要站在别人边上,等着人家拉完。衣服上全是粪, 他可以不再用工具,“直接用手捡起来”。这样每天 15,6 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之后,他在日记里对自己有抱臂旁 观

的总结“充裕建设中的劳力来源,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凡是这样的 队伍,军事化程度高,效率远高于民工„„政治挂帅就是用政治手段来 实行经济目的”1959 年秋冬的河南, 劳动队三餐只吃红薯叶子, 但在他眼里“已经是天 堂”,大量的篇幅都在纪录他每天能找到的吃的,甚至偷的东西。他难 以掩饰自己的卑微之感“人变得下流了”“哀鸿遍野”的饥荒中,他已经没有余心再象 1956 年那样为自己的命 运感到激愤了,连感喟都没有。他在日记里写下所见的浮肿,死亡和人 相食的惨剧。他分析当中的历史必然“旱与灾二者之后,决心对地球宣战,从历史命 运说,是有某种必然性„„减少农村人口以改变糊口经济的现状,除此 之外,宁有他途?”我读到这儿, 以为他这种让人心寒的冷静是来自斯宾诺沙式的史观“不 赞美,不责难,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但是再翻后几页,他回忆到写这一段时“心脏一阵阵绞痛”。 这句话象刺一样扎了我一下。可能是这瞬间,我理解了他-----他认识世界的目的并非知识分子式的 智力满足, 也不是为了“为刍尧献”, 更不是为了向谁证明自己是对的, 他所作的一切研究,一切的幻灭和重建,是为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活生 生的人。还有我们这样的后代。他当然有愤怒,他不回避它,也不想装扮成漠然的旁观者,他只是从愤 怒出发,向远处走去了。他为哀鸿遍野时却努力求饱感到羞愧,但是,他说他要保存自己,“至 少应该记下一个时代的历史,给后代一个经验教训。”“大声说话,理应有此机会”,他写道。 1060 年 1 月,他用扁担挑着行李回家,“从此一步步进入城市生活了, 1959 年秋冬,厉行上调,城市供应一定比较顺利,可是这个农村哪!”他再一次写道“我禁不住一阵阵的心头绞痛!!!”。五1960 年之后, 到他第二次被划为右派为止, 将近十年, 他没有日记留世。 我只能找到他的一段纪录:从 1966 年 9 月起,到 1968 年 8 月监管开始为止,我(一)把书架上从 前读过的历史书从头复读一遍,又读了乾隆“御批”通鉴;(二)系统 地读了马克思全集二十余卷,《资本论》三卷,其他一些马恩著作,以 及手头所有的和马恩有关其他作家的著作;在以上两项工作中,摘抄了 二三千张卡片;(三)系统地读资产阶级经济学;(四)因为要了解他 们说的究竟是什么,需要补充数学知识,费四五个月时间,复习代数, 读微积分,读线性代数,最后一项只开了一个头; (五)过去有过经验, 翻译是精读的好方法。于是在读了一批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以后,着手

翻译乔安·罗宾逊的《经济论文集》第二卷,和约翰·密尔的《政治经 济学原理――以及它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前者已全文译完,后 者译了第一卷的四分之三。两者合计,已成译稿约四十万字。1968 年 8 月监督开始搁笔。所以,红卫兵让写罪行交代时,他在自己的大字报上只写了两个字“读 史”,贴在墙上。红卫兵让他解释,他说“最近什么也没做,只读了些史书,只能这样交 代”。事后他对张纯音说“这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冷眼旁观这一切,只当 是在读史,看中国向何处去”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当初在劳动队时,他在日记里也写到过为了少受 折磨,“卑躬屈节,笑靥迎人已达极度,困苦嫌恶之感,痛烈之至”, 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明城,外调人员要他写 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 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 后,终于打不下去了。 与他一起下放的吴敬琏说“我也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摘他“偷 奸耍猾”的“地头批判会”上, 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 “我就是不服”时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 他从改造地回到家的第一句话就 是“我就是反三面红旗,我不反谁反?”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他从小就极倔强,老师在他作文上写“猫屎狗屎,臭不可闻”,他当众 撕碎“既然臭不可闻,留它作什么?”楼肇明与顾准下过棋,曾说很不敢恭维他的个性“尤其在复盘时,他往 往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对我的漏着、昏着特别敏锐,我虽然赢了棋, 却终是给他不留情面地指斥训诲一番。他明明白白下输棋,却像一位十 足的赢家。 后来他听说,顾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 军宣队的一位参谋发现了,便训斥他,“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 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问这 位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是什 么意思啊?”这位参谋答不上来, 顾准说: “这个典故出自 《圣经》 你不读 。 《圣经》 , 就根本读不懂列宁。”军宣队的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 在看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楼说从那之后他理解了顾准“到头来,在局外的观局者看来,似乎被监 管的对象不是他,而是监管者自己。不认输,不服输,甚至倒输为赢, 颠倒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处境”。六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

第二篇:柴静,现状

从柴静看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从柴静看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

专业名称:

所在系部:

指导老师:

中文摘要

所谓记者素养,即一个记者的素质与修养。具体来说一个记者的素养包括其作风、道德、知识、技能、情感、体质、公关等方面的素养。作为一个记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养,才能做一名好记者,做出好的新闻。

本文通过对央视著名记者柴静身上所具备的记者的专业素养进行概括、分析,总结出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备哪些专业素养。

绪论

伴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而这些对于作为信息的重要传播者的记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存在着大量的记者素养失范的现象。有的记者为了利益,收取不法企业给的封口费;有的记者为了名誉,不惜夸大事实,误导受众;有的记者为了抢新闻,违背作为一个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对被采访者照成二次伤害。在杨武事件发生后,许多记者争相到杨武家中进行采访,二十多台照相机对着一个刚刚受过性侵犯、精神已经频临崩溃的杨武妻子,逼迫着她面对镜头,回想那些不堪的事。更有各家主流媒体报纸,用“史上最窝囊的丈夫”这样的字眼来评价杨武。柴静曾经在博客上评价说:是的,这是一场侮辱,但不是他们的。

面对这些记者专业素养失范的现象,是时候该反思一下: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怎样的专业素养才能成就一个好记者。本文通过对央视著名记者柴静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一、 什么是记者素养?记者素养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

所谓记者的专业素养,就是记者在道德修养、政策水平、知识技能、个人素质等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修养。 记者起源于古代最初的史官,小的时候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位

暴君为了不让自己的暴行流传于后世,就威胁史官,不让他把自己的暴行记录下来,史官宁死也要据实记录,结果这个暴君就把史官给杀了。后来又来了一位史官,一样的拒绝了这位暴君,于是暴君又把他给杀了。到第三位史官的时候,这个史官对暴君说:“我也一样会像他们一样据实记录陛下的言行,陛下与其这样无止境的杀戮,何不为我的记录薄上减少一样你的罪过呢。”于是这个史官得救了。作为记者的起源的古代史官,有着这样的情操,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自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办以来,记者开始慢慢的登上历史的舞台。早期对中国报业有着重大贡献的报人对记者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黄远生对记者提出的“四能”,即脑能想、腿能走、耳能听、手能写;邵飘萍对记者在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要求;邹韬奋则要求记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名记者们提出了这些要求并身体力行的严格履行着这些要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涌现了一批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的著名记者,像邹韬奋、范长江、储安平等等。当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开展“大跃进”的时候,也曾经一度出现过记者为了迎合政府而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甚至伪造事实而违背自己的专业素养。记者这一职业发展至今,依然在跌跌撞撞的前进着。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为了名誉、利益、金钱等等一些东西,一些记者逐渐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自己的初衷。于是“有偿新闻”、“假新闻”、夸大事实的新闻等层出不穷。但庆幸的是,依然有着一些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的记者,他们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

己的力量告诉而我们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记者。

二、 关于记者柴静

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安静的柴点燃,就是一团火。柴静用这样带有文艺字眼的一句话来介绍着自己。仿佛要告诉我们,记者并不是冷冰冰的字眼,而是有血有肉的灵魂。

柴静,19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湖南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的时候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在2001年的时候加盟成为《东方时空》的主持人,2003年的时候柴静开始在央视《新闻调查》中做出境记者。2009年的时候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主持央视谈话类节目《看见》。

在别人采访柴静的时候,柴静总是要说2003年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一面。因为在这一年,她完成了从主持人到出境记者的转变。2003年2月24日上午,新疆发生6.8级地震。柴静跟随节目负责人白岩松去新疆采访,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后,他们到达的严重受灾区,落脚在一片废墟之中,看当地的人们正在举行葬礼。那时候,柴静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自己要找的新闻,她说:新闻像一盆水,兜头浇下来,满地都是水,满地都是新闻。也是从那时起,柴静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记者的使命:亲耳所见、亲眼所闻、去找到真实的新闻。

一直以来,柴静都遵循着自己的初衷,做自己最真实的新闻。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告诉人们记者是什么。在柴静的身上体现着很多优秀

第三篇:柴静,现状

2016高考二轮复习作文学案:“柴静与《穹顶之下》”写作指导

2016高考二轮复习作文学案:“柴静与《穹顶之下》”写作指导

【柴静简介】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她矜持冷静,并不多话,亦不善身体表达。镜头里,她只用最清简,真实的新闻语言贴近事实。每每面对镜头,神情淡定,声音柔和。素妆出镜时,清简短发,喜欢系围巾,像个清秀的邻家女孩。柴静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

2015年初,柴静自费拍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柴静自述。

【柴静语丝】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通往人心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道路,一个记者可能要付出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但是你又必须在这个职业当中恪尽职守。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的心灵需要互相帮助,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当通过提问将心灵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帮助他,你可能也会孤立无援。传播的力量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渗透下去,然后才能生长出新的叶子。

以前,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 2000 年接近 25 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能独它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原题展示】

【柴静,现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2月28日,著名新闻记者柴静自费百万历时一年拍摄的公益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在网络播出。在这段长达103分钟的视频中,柴静告诉公众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以及我们怎么做。视频最后,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身。”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二.立意角度:

位卑未敢忘忧国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责任与勇气

三、立意偏颇

目标 做最好的自己 环境 积累

四.优秀作文

即刻启程

曾经,我站高岗上高喊,呼喊梦的模样;曾经,我暗自发誓,要突破自我的枷锁;曾经,我心怀愤懑,不满于现状的一切一切。而今日,我要启程,为曾经的一切心愿,踏上征程。

启程,是口号的终结。张口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而动手则要难上加难。满眼各大街小巷,各公共场所,一句句的标语满墙壁。每个人都渴望求得一方净土,却不乏在“请保持安静,勿大声喧哗”下吵嚷不息。“也许在播放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电视机普度就摆放着血淋淋的象牙饰品。 我们对美好的追求有太多太多,却总在无知中使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口号无罪,是每一个人向往的境界,对其它无知

之人给予真诚的告诫,却在人们的无视中不如一张废纸。既然有了想法,又为何不去实践,没有行动的口号又有何用途?请即记得启程,让口号时代的惟幕缓缓降下。

启程,是梦之伊始,每一场梦是一场征途,每一场征途都始于启程。当时代陷于纷乱,战争四起,人情变得冷酷无情,孔子踏上了他梦的征程。周游列国,哪怕再劳累,哪怕被驱逐,哪怕被囚禁,层层危机笼罩着他,他仍头顶阴霾,启程出发。心情“仁爱”之花,为让大地开满,他不顾一切,也毫不犹豫,身着布衣。手持竹杖,让身影足迹满布神州大地,将儒道传于世人,留诸后人。是启程让他的梦得以实现,是启程让他的梦在白发之时褪变为梦想,是启程,让他的仁爱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大爱。

启程,也许是一场苦难的开始,但必定是最丰收的结局。悠悠岁月,历史长河流淌在我们身边,时而浩荡,时而平息,我们都在随着它的洪流前行,而他将过一江洪流编织成永恒的记忆。司马迁的遭遇,人之少遇,只因一句辩护而受以腐刑,而他的成就,人之无及。他于灾难中启程,于痛苦中前行,他明白前方是不见尽心的煎熬,他同时也是知道尽头必是苦尽甘来,是梦的实现,是胜者的桂冠。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开始,也毅然决然地选择对痛苦的接受。不是对痛苦的坦然,而是对梦的信仰。凡启程者,必有不畏艰难之心,必有不惧险阻之义,方可破难而行。

我记起往日的高喊,那是我启程的方向,在前行中摆脱迷茫;我记起往日的誓言,那是我启程源源不谒的动力之源;我记起往日的不满,我的启程将于此处开始。

各位梦之子,启程即在此刻,勿再等待!

行动之星火,其势可燎原

空虚的灵魂被喧闹淹没,孤独的灵魂被浮躁疏远。舆论的大潮“浩浩汤汤”,批评的热度不减毫分。黑夜的笼罩下挤满抱怨的杂音,却不见一人站出来说:“我来改变”!

面对现实的不足,社会的不公,大多数人“敢怒且敢言”,然而缺陷来补,不满仍存。唯有用行动产生力量,方能击穿与云密布,赢得光明重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的精神是迈出行动之路的第一步。一个有责任感的心灵,必定是高贵的,纵然世界深陷言语的“靡靡之音”,仍能用行动的力量奏一曲掷地有声的音乐。多少个春秋冬夏,他迎风沐雨,不曾退缩;多少次艰难险阻,他咬紧牙关,一心向前。只因心中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考察多地,编篡《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是顾炎武,一个君子,更是一个英雄。在明清充斥理学空虚的年代,顾炎武以强烈的责任感,身体力行,堪为典范。由此可见,行动才是最强有力的证明,最坚不可摧的反击。

一份责任,让你拥有信仰;一份勇气,让你拥有果敢。

坚强勇敢的意志,如草原上不落的太阳,照亮黑暗的角落。大行不顾细谨,不礼不辞小让。行动,需要勇气与坚强的支持。携勇气上路,即使面对他人不解的嘲笑也能一笑而对;携坚强上路,纵然前方有悬崖绝壁,也会坚持到底。坚定的意志,是少女马拉拉遭遇不公敢于反对的行动;坚强勇敢的意志,是鲁滨逊荒岛求生的奇迹。一个拥有坚强且勇敢意志的灵魂,是无法被打败的,是行动之路的强者,是践行行动价值的猛士。

诚然,有勇无谋不是良策、过分考虚亦不是佳计。充满智慧的光芒,才能为行动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用智慧规划行动的坐标,不急不躁、不偏不倚,行动所达到的成效方能如意料之中。倘若行动没有智慧填充,阿里巴巴的马云不能正确预见商机、采取行动,创造商业奇迹;倘若行动没有智慧填充,总统普京不会苦练口才后方站上政坛,施展抱负,成为强者。失去智慧,行动变得盲目可笑,失去原有的意义的价值。

反观当下,多少人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像柴静一样对雾霾不满的人很多很多,但像柴静一样有魄力采取行动、开始改变的人很少很少。社会的不足需要切实的行动才能弥补,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让伤口愈来愈痛。不要再抱怨不公不平,学会用行为证明自己。

过多的言语成为厚重的阴翳,行动的星火方可点燃希望。就让自己成为第一个站出来行动的人,去张开双手,拥抱光明。

勇于“站出来”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在历史长河中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他们勇于“站出来”向社会说不。“站出来”需要勇气,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而柴静就是这样的位勇士。当人们都选择隐忍,选择去适应这个污浊的世界时,她站了出来。她愿做那个为人们除去污垢的人,也许会有误解、会有骂声,可她不怕,因为她是心灵的勇士。

站出来,国家兴盛;畏首畏尾,国家败落。魏征是唐朝时著名的谏臣。每当他发现太宗有什么做得不恰当的地方,他都会站出来指正,好几次都气得唐太宗说要杀了他。可正是他勇于站出来,才出现了“贞观之治”。唐朝的兴盛与此不无关系。然而我们再看看唐代及历代灭亡的原因,大多都有奸臣当道,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可见,站出来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站出来,成就人生。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始终唯唯喏喏,那不是太憋屈。有时候,人需要这样一次觉醒,需要这样一次勇气。文化大革命之时,刘少硒鼓敢于站出来,去重树那被践踏的法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敢于站出来,去开辟那未知的外面世界。刘少奇最终含冤而死,邓小平却成功了,受到人们爱戴。站出来,也许有不同结果,但却都终将被历史所铭记,在历史长河中散放发着耀眼光芒,成就精彩人生。

如今,我们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树立法律权威,可那些被误判的人耗上的是几十年的光阴,甚至是生命。当看到那个刚成年的少年被误判死刑之时,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被剥夺,而那时缺少的恰恰就是敢于站出来的人。如果当时有人站出来,是否一条生命就能被挽救。可现在说什么都已晚,虽然名誉恢复,可人已逝。“站出来”要在合适的时机。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站出来,需要每个人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也许我们无法像柴静那样拍一部记录片,但当我们看到地上有垃圾的时候,可以承受手捡起;当我们看到有人跌倒时,上前扶一把,小事彰显文明。

个人的一小步,社会一大步,行动起来吧,“站出来”,从自我做起,共创美好社会。做社会的勇士,做自我的勇士。

呐 喊

“我生活在这里,没有美丽新世界,要做的就是此明,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曾在《看见》一书中如是写道。当穹顶之下雾霾迷漫,她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选择了呐喊,喊得人心惊胆战。

当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时,有人退缩,有人呐喊。退缩的人郁郁而终,呐喊的人呐透云霄。呐喊不是毫无顾忘地瞎嚷嚷,唯恐天下不乱,呐喊是人们发自心里的诉求,渴望更丰实的生活的一种表达。

看到柴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位先她几十年的女子,仿佛她正安静地生坐在灯光旁,为了保护北京城的文物古迹而呐喊。她是林徽因,一位仙气绕身的女子。一生诗意,万古人间四月天。人们把这位身体赢弱的女子看作斗士。因为她敢于呐喊,管他面前是谁,不满意,就要呐喊,喊出心底所愿,何必推诿。

呐喊看声音如洪亮中的亘古之意,他们把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百年沧桑,救国救民;千秋功罪,后人评说”。这是梁涑昊死后人们所题的挽联。真是如此,历史会一个人的功与过讲述地明明白白,纵使那人生前遭受过何等的痛苦。梁公曾呐喊过,喊出了最后一位鸿儒的浩然正气。为了“奔赴的大事”,他呐喊着,义无反顾,让人为之惊叹。

如梁公这般敢于呐喊的人,还有很多,呐喊着的梅贻琦,带着他的清华园,漂流于湍急的江水中;呐喊着马寅初,用他的以死抗争的决念书写了他的大气人生;呐喊着的鲁迅,或许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们听得见他们的呐喊,他们为了让脚下的这片土地变得可爱,让自己的心智立存在一个个自由的国度中,呐喊着。

反观如今,太多太多地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仿佛中国人只会与生俱来的逆来顺受,任人摆布,当我们周遭的河济济一堂再温清,天已不再湛蓝,孩子哭着说没有看见过

第四篇:柴静,现状

《柴静拍摄雾霾调查》观后感

苍穹之下,你我之上

——《柴静拍摄雾霾调查》观后感

2014级外国语学院英语 孙飞燕 2014411315 周五下午503

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这部纪录片了,每次听到柴静在片中的呼吁内心难免泛起波澜。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从女儿出生时患有良性肿瘤为切入点向观众们阐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其实在柴静说出这些事情之前大家都知道现在空气质量不太好,尤其是作为北方地区生活的我们,贪婪的站在阳光底下,渴望蓝天白云,但即使是这样地上还是能看到煤灰的碎屑、远处的楼房还多少看不太清楚灰蒙蒙的、吸一口空气还多少有点呛人的味道„„尤其是冬季,人们燃煤供暖,空气中处处弥漫碳燃烧的味道,可我们并没有重视这些,总觉得环境的污染与我们无关,每天照常上课学习,很少有学生真正关心每天天气的好坏,即使是雾霾天气,在并不发达的城市中,也很少见有人在路上戴着口罩,如此看来,当今中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还十分薄弱。

柴静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

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天似无边秽布,楼阙隐于浓雾。无奈晚归人,蹙眉掩鼻遮目。撑住,撑住,风雨即临环路。”这首打油诗道出了当今雾霾盛行的情景,让人笑,也让人无奈。【柴静,现状】

一系列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车越来越多,车越多越拥堵,用的劣质油品越多,雾霾也就越来越多„„为什么油品不升级?为什么不依法处理不合格的汽车?这些问号一次次被砸开,部门之间的推诿、博弈随之显露„„当今社会,我们的环境确实在被不断污染着,为什么越来越严重?国家的监管部门、环保部门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厂商违规排放废气?太多太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来到曲阜上学,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还是晴天,也不知是慢慢长大更加关注天气的缘故,还是天气真的有变化,总觉得每一周总有那么几天是阴天,让人感觉压抑无比。在校园里,也时不时的看到戴着口罩的学生,但毕竟是小数,就这样,我们每天都暴露在被无数看不到的有害颗粒物包围的环境下。在我的家乡同样也是污染随处不在,周围的化工厂无时无刻不排放废气,空气中总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而和我一样的孩子都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想想真的很可怕。

我们都知道,英国因煤炭成为日不落帝国,也因为煤炭成为受污染伤害最严重的国家,最后英国人痛定思痛,淘汰高危的落后产业而

与此同时代替它的更清洁的能源产业冉冉升起,英国的生产能力不降反升,十年之后污染下降80%成功摘掉了“雾霾之都”的帽子„„而我们国家呢,是否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这是必然的,柴静的叙述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那我们就应该分析问题,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

我们要知道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保护落后是无法创新的,政府要做的不是要补贴落后的产业而是要制定公平的规则,给予新兴行业发展的机会,创新终究能带来惊喜,完成转型。

理清思路,追究责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其实,在中国,更多的年轻人是想要真正的为这些事情做些实事的,但是不敢,不知道,怕自己能力太小,没有效果,怕自己人微言轻,没有人听取,能做的也只是带起口罩而已,想想以前小时候,总觉得戴口罩的人是异类,现在不带口罩的才会被看做是异类吧。

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让

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自己做好了,才能理直气壮去监督别人,这样才能更快地改变当今环境污染现状,还世界一片蓝天!

2014级外国语学院英语

孙飞燕2014411315 周五下午503

第五篇:柴静,现状

闾丘露薇&柴静

闾丘露薇&柴静

因为有个人喜爱的主观意见存在,所以言论可能会有一定的偏见,敬请谅解。 微博关注了闾丘露薇,所以第一时间看到了她所发表的那番言论,她说: “内地还有一种出镜记者,专门做专题节目,开头结尾的出镜,节目当中的采访等,不过,只要不是节目撰稿,节目最终由编导制作完成,那还是称不上记者,叫主持人更恰当准确一些。

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拿电视记者来说,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但是非新闻栏目的主持人就不同,就好像过去一年半,我主持“走读大中华',,我是可以有观点,有情绪,而我的编导们,给了我很多镜头,来帮助体现我的情绪,塑造我的形象,所以,我一再说,这不是新闻栏目。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其实采访一点也不玄乎,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也因为这样,新闻采访,强调的是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记者选择一个个案,是因为这个个案背后能够从点到面的带出一个问题,这个个案遭遇的问题,要涉及到公众利益,毕竟,记者不是电台phone-in主持人,倾听别人的倾诉,同样也不是访贫问苦的官家,或者帮助弱势群体的公益人士。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当然,这样做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一个人悲天悯人,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未必;一个人如果充满了正义感,是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记者,同样未必。这样的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不专业,而影响报道的中立客观,误导公众。„

之前的一番博文,被网友称是在暗讽柴静出镜时的“表演”采访,并驳斥柴静“采访是一种抵达”以及“做新闻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的观点,认为这样做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收益。之前的文章虽然并未直接提及柴静之名,还是引发网友对“什么是记者”“怎样才算好记者”的争议。而之后在针对该事件的回应,闾丘露薇用简洁犀利的言辞和个人主观的态度,看待和评价了她认知的记者行业和新闻事实,不感尖锐的观点,却更引发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看待新闻工作者。我们也都知道多元化是学习进步的阶梯。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在其下的评论是相当丰富“1,只有内心极干净的人,才能够以同行的身份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氛围下写这样很容易被泼污水的文字。我做不到。从这里能见到自

己的小气和人家的勇气。2,闾丘所破题的何为新闻何为新闻人,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严肃的探讨,尤其在当下。尤其在周遭。”“说柴只关注新闻中的个体,而非原因,对。但无视环境与现状,冒充外国人,错。”“柴静说要关注新闻中的人,也是经过了10年的磨砺和成长得出的观点(说结论为时过早),我想这里边有针对内地新闻行业做新闻普遍大而化之、浮于表面的意思。我们一向都不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战争死伤人数总是不精确,连南京大屠杀人数都不精确,所以柴静和她的节目关注个人,这已经是一种进步。而闾丘说要探究新闻背后的原因,与她从事战地记者的经历应该也不无关系,另外,香港的新闻在关注个体方面是不是也比内地要好呢?故,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陆和香港的开放程度和从小灌输的思维模式可能不同,所以对于新闻现实的追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方式体现,况且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而且环境压力也不一样,所以很多观点可能确实没有充足的换位思考过,但是看闾丘通过其战地记者生涯所展现出来的记者身份,我是很欣赏这样一种方式和内容的,给了别人充分的真实感和确切的新闻感受,是作为一个记者,身份的榜样演绎,其不怕牺牲的精神也是作为新闻记者所值得推崇的精神,敢于直击现实说实话,也是其本身以及凤凰卫视所赋予受众的价值体现。

我也看过几期柴静的访谈,主持电台文艺节目出身的柴静,多年过着“闲散的边缘的生活”的柴静,开始“真正的新闻记者生涯苦练内功”。如今,已经完成了近30个“基本是对抗性”的调查报道之后,在对“质问、咄咄逼人、问到死角”等基本技术熟门熟路之后,柴静开始寻找“既名门正派”又“属于她自己”的表达路径。用陈丹青的话说“我很尊敬柴静,她很刚正,从电视上看,她有一个刚正的形象,在目前的中国女性媒体形象中,我看不到这样的人。柴静采访的特点是眼睛直直地看着采访对象,持续追问。很多人都会害怕她这种目光。”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眼神和语气语势,应用到不同的被访者之间,所产生的良性效应可能并不太多,太过于追求答案和受众面前的镜头呈现,所导致的可能是缺乏真性情和记者同为人所共有的爱恨贪嗔。相比较而言,我看陈晓楠的访谈就充分体现出了,与之不同的性格特征,记者并不仅仅是靠思考清楚思路的问题来激发被访者的,更多的是用心灵来做另一颗跳动心灵的敲门砖,只有触及受访者内心深处,才能真正打动自己,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真实的打动观众。当然,在这里并不能完全说,这样的人和现象是完全不好的,只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记者的存在也是有其银屏利益可取的,也许在她的性格深处,是这样一个较真的人,才会对待问题这样的直接和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一种精神,对于想要挖掘真相的受众和传媒来说,其实也是很有利的存在。

柴静自己写的书《看见》中自序提到过,“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新闻。新闻,不是我往常坐在演播室里转述的数据或判断。在这里,它像水一样,劈头盖脸的,无所不在。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柴静本人对于她的事业来说,是成功的,是我们所需要瞻仰和学习的前辈,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她的丰富的个人经历造就了她的经验和成就,至于说她在很多镜头前呈现的状态,采访时的故意做作“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只能说,这是个人的副语言,每个人都不同,不能把这样一种要求也强加于人。其闪光点还是能够一目了然,和值得我们充分学习的。

对于什么样才是一个记者,记者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身份应该如何被演义,

【柴静,现状】

很多时候自己经历过,才能更加感受和体会到,其背后的心酸也是不被人所知的。所以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六篇:柴静,现状

论柴静《穹顶之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思考-20150303-Tony

论柴静《穹顶之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思考

半夜两点就看完了柴静这次的视频,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动手写这篇小文章,主要是因为柴静这次接近两个小时的话题涉面非常广,确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其原因肯定不是简单的片面的,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想要说服人们行动起来,需要尽可能全面地将事情的各个侧面展示在人们面前让人思考整件事情的得失。所以看完视频之后很多想法奔涌而出,花了点时间整理思绪和观点,才有了这篇小文章。

环境这个词语,英语也可以翻译为surroundings。非常的形象,就是围绕我们的事和物。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改造的世界是能够认知的世界,是世界中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一部分,也就是围绕我们的世界,围绕我们的事和物,环境。人类活动,就是在改造我们的环境。事和物本是不分好坏的。有了人的主体概念,才有了好坏之分。通俗地讲,对人类有益的就是好的,有害的就是坏的。那么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讲,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有益人类生存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那么怎么去评判好坏呢,就需要考量它的本质。但是本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只能通过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来认识本质。那么不同人眼中不同的认识就造成了对同一个事物的好与坏不同的判断。就这个问题来说,人类对世界的改造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判断,是因不同人的认知而不同的。更具体地讲,发展和破坏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

人类对世界积极地改造,造就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事物不会凭空地产生,人类改善自身生存的改造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一定是消耗了或者转化了某种原来就存在的事物即资源来得到的;同时事物也不会凭空地消失,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复杂地以混合态存在的,人类的改造行为不可能完全地将这种存在方式消除掉,这种混合在一起的状态会体现到人类改造世界

所得到的产物中:不仅仅得到改造世界的行为所想要得到的事物即适合和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的事物,发展;同时也一定会产生目前不需要的或完全不需要的甚至有害的影响,即不适合或降低人类生存的质量的事物,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那么得到的结论就是:

人类的发展一定会消耗资源,同时,人类改造世界的行为一定不会只产生社会的发展这一种结果,必然会伴随产生对目前社会发展还无用的事物以及有害的事物。

对于事物好坏的认知是因人而异的。

这样也就产生了我的几个观点:

发展和污染一定是相伴而行的,不过如何才能使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达到最大化,就会受两个方面影响:如何发展才能在发展的同时产生更少的污染;如何才能让人更好地把握发展与破坏的天平。

但是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为了更清晰地陈述我的观点,需要先做两个假设,以便能够对我的两个观点做分别论述。

首先,我们假设在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无法产生更少的污染的情况下,即减少污染必然会牺牲发展量的前提下,改变主体对发展和破坏的平衡的认知。

说到认知的不同,就一定是在说世界观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那就一定是在说不同人之间的利益的不同。

人都是趋利的,不同的是不同的人趋向不同的利益,同时也就包含了对利益不同的定义。 GDP是得利,个人价值的体现是得利,提高生存质量的行为是得利,相反降低生存质量的行为就是失利。而主导人的行为方向的原因,就是将一件事物得利失利乘以不同的权重之后相加来衡量这个事物对于这个主体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人的趋利性便会决定这个主体的行为方向。

那么社会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如果在个事物上,我们概括地把其中包含的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分为发展和破坏两个方面的话,基于人的认识的不同,不同的发展在不同主题的认识中有不同的权重,同样不同的破坏在不同主体的认识中也有不同的权重。那么对于得到多少发展,同时产生多少破坏,在这个范围内这样一个对世界的改造行为任然是有利的这样一种认识,不同主体之间必然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不同的利益团体之间,对于得利和失利,社会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的权衡的认识,必然是不同的。

那么需要改变社会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得利的平衡,就要改变不同主体之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需要在发展的同时更关注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让坚持现在发展和污染平衡的主体在加大环境破坏的认知的权重的同时,减少因为减轻环境破坏而导致的发展量的萎缩的认知的权重,以达到使这个主体认为改变现状减少一定量的发展来减少一定量的环境破坏是有利可图的。

要做到这点,切合实际的就是调整发展的利益分配,和调整危机认识。

然而要调整不同的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来达到调整不同利益团体对因缓和污染而产生的发展量的减少的认知的权重,必然是需要国家机器干预的从宏观上重新分配利益。比如柴静所主张的开放能源市场,调整能源市场结构的想法就是其中一种方法。但是开放多少,如何开放能源市场当然需要长期摸索。因为如果把中国看做一个整体的利益团体的话,如何开放能源市场就会完全影响到这个团体的所得利益,这是毋庸置疑的。【柴静,现状】

说说调整危机认识,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广告广告就是要广而告之,传媒传媒就是传达的媒介。通过媒体提高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是一个好方法,就像柴静这次一样。但是,就如同这半片论证的假设一样,提高环境污染的认识在一些利益群体中的权重之后,在这些群体的生存质量上必然会产生发展量萎缩的现象,假使最终的权衡是倾向于改变现状减少发

展改善环境是得利的,那么这个团体就会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和行动。我们再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考虑到得失的天平里去,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必然是对各个团体之间既得利益的产生失利的影响,即加大变革所带来的利益损失的权重,那么如果最终这个利益群体取得了主导,推动了变革,必然是因为其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的改变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能够从变革中得利的权重,因为这个权重如此之大,所以能够抵消群体本身因变革所产生的失利以及因变革产生的不同群体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利的影响。这即是说,通过对环境污染的重新认识打破现有平衡的利越大,相应的对整个群体既得利益产生的失利的影响也就会越大,而且其中会有越多的不同利益小群体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利的影响,而矛盾即使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结合起来,这两点即调整发展的利益分配和调整危机认识必然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危机的认识必然不能有太大的改变,不然严重影响利益分配会产生矛盾;然后基于危机认识的改变对利益分配可能产生矛盾进而危及社会安定的认识,将会成为国家机器主动宏观地调整利益分配的动力。

然后,让我们进行第二种假设,即假设在各主体对发展和破坏的认知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进步,直接使得在不扩大污染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或者在不减少发展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又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关于这个观点的论证,我认为应该是否命题。原因是从认识论和资本论的观点出发,生产力的发展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下,都是受社会形态上层建筑制约着的,同时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在生产力还未达到社会形态的最大容量之前)。同时,从发展和变革的关系上来说,一定是现有发展的需求,才会产生变革,变革是不可能走在发展之前的。结合起来看,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走在社会需求之前,或者更确切地说,能够实际应用的(既能够在当前社会形态下,产生更多利益的)科学技术,不可能走在社会对这种科技的需求之前。

原因也很简单,科技的发展也是需要推动力的,即科技的发展能够产生实际的利益。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不是无中生有的,也是需要消耗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才能产生进步的,所以科技的发展必然是因为其将会对主体产生的得利,会大于发展它所付出的失利(因为发展需要占用资源,势必减少现有科技条件下的发展量)。那科技走在发展之前即是说主体尚未认识到这种科技将会产生的利益,便已经牺牲现有利益去发展它,即在能够认知的范围里,这仅仅是减少主体自身利益的行为,很明显不符合逻辑。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第二种假设,即假设在各主体对发展和破坏的认知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进步,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发展量是不可能的。

经过论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调整社会发展的利益分配和调整环境污染的危机认识是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危机的认识必然不能有太大的改变,不然严重影响利益分配会产生矛盾;然后基于危机认识的改变对利益分配可能产生矛盾进而危及社会安定的认识,将会成为国家机器主动宏观地调整利益分配的动力。

第七篇:柴静,现状

崔永元:《穹顶之下》对柴静很重要,但对治霾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96864/

推荐访问:柴静现状2016 柴静看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