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时间:2018-09-28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一篇_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写人为主。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中,也离不开叙事。因为人的思想品质是通过事来反映的,但对事的完整性没有过高的要求,不一定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写清楚。定人作文的基本能力方法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及思想品质。

写人作文在小学记叙文中是比较难写的,文章内容多,结构也比较复杂。动笔之前,要对全篇文章的基本脉络,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为几个段落以及采用什么方法开头,结尾等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作文前必须进行通盘考虑,搞好布局谋篇的总体设计,即需要编好写作提纲。

编好提纲之前要选择好材料,从题目入手根据中心思想,选取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材料,有代表性的材料,新鲜的材料。新鲜是指平日观察到的,与别人写过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选好了材料,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比如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下面分别说说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人物的外貌描写,即人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一般包括对一个人的服装、相貌、身材、神态、表情、年龄、性格等方面的描写。以人的外貌来说,即使是双胞胎,也总会有不同之处。可是一到作文中,一些学生写的那些人就差不多了,好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泥娃娃”。给人一种似曾相见的感觉。写人不应单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因此,肖像描写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与人物的身份、个性、思想相联系。这样肖像描写才有价值。

二、人物的行为描写,即通过人物的行为与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实际行动。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向读者介绍一个人,也要着重介绍他的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写出“做什么”,二是要写出“怎样做”。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的说话(包括个人讲话,两个人对话或几个人交谈)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露。所以,语言描写要防止众口一声,千人一腔的公式化。写人物语言,最重要的是注意符合人物身份,经历和处境,要体现人物的个性,如果写人物语言和人物行动合起来。这样写出的人物就更活了。

四、心理描写,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也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应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必然会产生的心理活动:要善于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和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

以上说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但在一篇文章中,不一定把几种方法都用到,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管哪能种方法,都要抓住人物特

点,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这样才能写好、写活人物,使读者爱看。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二篇_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写好敬佩人物的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写好敬佩人物的作文

作者:陈素凤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5期

摘 要:教师要利用教材,寻找人物,正面描写形象美、品德美;不仅要正面描写,还要侧面描写,写“活”人物;描写人物特点,要“四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描写敬佩人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形象美;品德美;侧面描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小学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不仅让学生受到好思想、好品质的熏陶、启示和感染,而且让学生学习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写好敬佩人物的作文。我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出怎样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现做简单阐述。

一、利用教材,寻找人物,正面描写形象美、品德美

1.不同人物的描写,体现人物品德美、行为美

例如,《奇怪的大石头》描写科学家李四光从小爱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顶碗少年》描写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从失败到成功,体现敢于拼搏的精神。

2.人物外表,突出人物的形象美、品德美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用“白发苍苍”描写一位老爷爷的外貌,突出老爷爷年纪这么大,可意志还这么坚强。

3.描写动作、神态,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用“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胡德林和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从每个战士的动作、神态中,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刻骨的仇恨和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挖掘教材,侧面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除了上述正面描写外,还要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它不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绘,而是借助文章中其他人物或事物进行间接渲染,起了烘托的作用。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三篇_人物类文章阅读的题型设置及答题方法

人物类文章阅读的题型设置及答题方法

陕西省三原县东郊中学 张栓牢

邮编:713800 电话:15929368172

人物类文章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此类文章这样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这些要求,结合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实际,提出人物类文章阅读的方法。

一、感知大意,领会主旨。可以通过所选材料领悟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感情,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领悟并概括主旨。回答主题类题目通常采用这样的格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答题时要注意两点:①要尽量利用原文词语作答;②如果需要用自己的话作答,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做到言简意赅又不能错漏要点。

二、理清结构,把握顺序。要能够迅速找出文章线索、过渡句,划分段落层次,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结构特点等。文章的线索可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章顺序可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包括事物发展的变化或思想感情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结构特点可从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几种结构分析。

三、解析描写,分析形象。

人物类文章的描写主要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起着衬托或烘托的作用,是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服务的。人物描写分为肖像(包括外貌、神态、衣着)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从描写角度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出发,从描写人物的关键词语入手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对揭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类题目的作答可采用这样的模式:文中的„„(人物)是一个„„(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份)形象。

四、联系语境,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根据原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还要结合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来解答词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2.词语妙用:品评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答题内容包括:①解释词语的语境义。②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有时还要考虑词语对描写的景物意境起的作用或对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指出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赏析重要句子的意义。抓住中心词,仔细体味和推敲;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要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指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哲理性的句子,要仔细体会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这类问题可采用这样的答题模式: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方

法,„„(修辞的作用)写出了„„(内容的特点)。

五、立足文本,表达体悟。要在准确解读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或分析评价,用流畅且有层次性的语言作答。

1.依据文本谈看法、感受和启示,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2.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个人体验,观点要正面积极。

3.评说人物,先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再谈个人的看法。

4.对文中所述学习生活经验做出判断,谈论个人的独到见解。不必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切入,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态度,阐述理由,作适当分析。

【实战演练】

看山老爹 高深

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上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的爽快。

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

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自从那些贪lán( )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jí( )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襟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阴。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贪lán( )(2)贫jí( )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的语言美。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3.第11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四篇_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

发表日期:2007年3月23日 作者:朱苏泽 本页面已被访问 5195 次

一般说来,文章的情节往往围绕人物展开,结构根据人物性格和命运安排,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为人物性格服务.在现代文阅读当中,属于重要内容,查阅有关资料,主要从四个方面揣摩人物形象.

一、 从肖像描写上分析,肖像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外貌特征,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材、神态、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通过肖像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请看《一面》,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肖像作了三次集中描写。这三次集中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抓住“瘦”的特点,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同时也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彻怀念之情。文章中心也因之而得以具体表现。

二、 从行动描写上分析。行动描写,就是通过人物行为和行为方式刻画人物形象。《最后一课》中“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从韩麦尔先生的行动上,我们深彻地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祖国那种强烈的爱国和对国土沦亡的无比悲愤,体现了韩麦尔老师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终将战胜敌人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念。《柳叶儿》第8自然段行动描写具体写出“我”上树爬高的本领最大,同时一个活泼淘气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低处柳叶儿已被大人们抢光,从而揭示了过去年月饥荒的严重,表现了主题。

三、 从语言描写上分析。语言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思想、精神境界,心理活动。以刻画其性格特点。如《羚羊木雕》当得知我把珍贵的羚羊送给好朋友万芳后,妈妈、爸爸、奶奶各说了一段话,我们先看妈妈的话,内容上,她认为羚羊木雕贵重,不该送人,要“我”讨回,一个重财轻义之人物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说话语气上看,她是非常严厉之人,“现在就把它要回来!”毫无商量的余地。爸爸说话比较讲究技巧,他在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上异于妈妈,但这也掩饰不了他轻义重财的性格,他同妈妈属于同一类型之人,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爸爸的话语之中透着冷酷的个性。奶奶话虽不多,但她更明白事理,她知道要回答羚羊木雕,对孩子的心理,对孩子之间的感情,对两家大人之间关系影响都不好,她把情义看得重于财物,不过奶奶在家庭中进位不高,是作不了主的。

四、 从心里描写上分析心里描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心里活动,能够把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皇帝新装》中,面对眼前一无所有,老大臣心里想到:“通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年轻的官员:“这大概是我不配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皇帝:“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在骗局面前,他们三个人都否定了自己是愚蠢的,否定自己不称职,目的何?老大臣、年轻官员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头顶上的乌纱帽,皇帝是为了保住自己皇位。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才把裸体游行丑剧的发生。作者描写三人心里时,技巧娴熟,写老大臣心里,用祈使句:“愿

上帝可怜我吧!”表示哀叹,突出老大臣衰朽的特点。写皇帝,用疑问句:“这是怎么回事呢?”细腻地表现出皇帝惊异疑惑的心理状态,写年轻官员,用感叹句:“我并不愚蠢呀!”写出年轻得志,自信心不强的特点。除上面外,我们还可从概括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烘托描写等方面揣摩人物形象,一句话,阅读要紧扣情节,结合背景及对人物具体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004、6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作者:朱贤中 出自:井冈山樵夫 浏览/评论:1,629/0 日期:2007年6月4日 11:06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发表于《语文学习报》

【中考风向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一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2006年小说阅读虽然不是中考主角,但仍然有许多多省市把小说作为阅读题进行考查,如厦门福建厦门的《亲吻爹娘》、山西省非课改区的《现你同行》、山西省课改区的《唐家寺的雨伞》、四川成都市的《父亲》,浙江舟山的《“信任”的试验》等。小说阅读与记叙文阅读有相近之处,但设题的内容多于记叙文,答题的难度高于记叙文,考生应在复习应考中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们重点讲解文学作品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方法指津】

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一个阅读题一般有2~3道有关人物形象分析的小题。所谓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考查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通过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的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如《孔乙己》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里,店小二阻拦鲁达时,是这样描写鲁达的:“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拳,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水,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一个“揸”字,把人物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的形象刻画得微妙微肖,充分表现了鲁达爱打抱不平、济危扶贫的性格特征。

3.心理描写。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最后一课》写小弗郎士上习字课时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理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 ?’”这就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 ,只有小孩子才能在侵略者强迫他们放弃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 ,由鸽子叫联想到侵略者的罪恶 ,从而表达了孩子们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恶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如《变色龙》中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描写,就暗示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典型性格;外表的变化同卑鄙的心理相映称。足见作者匠心独运。

(二)通过小说精心设置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人物性格支配、影响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和情节的发展,同时,人物性格又通过情节获得具体的显现。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如《皇帝的新装》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安排情节,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如《最后一课》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的爱国思想。

(三)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在一定环境中生存、活动,事件也总在一定环境是发生、发展。所以小说通常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1.小说通过对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这种自然环境可以由作者来描写,也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如鲁迅的《故乡》开头对故乡萧条景象的描写,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2.小说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孔乙己》以咸亨酒店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描写,不但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而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四)如何判断小说主人公

判断人物是否是主人公,不是看人物是否贯穿始终和用的笔墨的多少,而是依据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看他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因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语行动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所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人手,不难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肖像、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分析时也不能忽视。而对那些既具有独特

而鲜明的个性,又能反映社会的某些本质,具有某种共性的典型人物,还要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与主题的关系去分析其典型意义。

【中考名题探秘】

(2006年•湛江)阅读《赌》一文,回答1~4题。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暴君:

哲人: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一鼓作气→ → → →癫狂失常

3.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解析】以叙事为主的小说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上面三道小题,第1题、第2题是直接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3小题也与分格人物形象有关。

第1题是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暴君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对待哲人盛气凌人、对待上帝傲慢自大的态度、打赌前自负和穿越沙漠时急躁的表现来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张狂、自大、浮躁、意气用事的人。同样分析哲人的性格也可以从他从对待暴君、上帝的态度、打赌前和的表现来分析,他是沉稳、谦卑、坚毅、心态平和的人。

第2题考查人物心理描写,概括人物心理一定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第④段写暴君一鼓作气,第⑥段写暴君疯癫失常,那么其他三个描写他心理的词语就可从第⑤段提取相关信息,如:不堪重负→自负傲慢→恼羞成怒。

第3题要我们谈读后所得到的启示。阅读小说所得到的启示可以从主题方面考虑,也可以从人物形象方面方面考虑。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我们可以从哲人、暴君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其结局来思考,可从学习哲人的明智之举这一角度谈启示,如:谦卑、坚毅者才能达到心仪的彼岸;也可从暴君的直横做法这—角度谈教训,如:目空一切的狂妄者的结果一般不妙。不管选哪一个角度都要联系实际。

《语文学习报》专题

(B版)

在爱和恨面前,她选择了爱,人性光辉在此闪现。

(一)天 使

文/李亚琼

洁的世界彻底地崩溃了。

她从精神病医院下班回家,就得知了独生儿子猝死的消息。

洁突然感觉自己整个身体都渐渐地朝一个昏暗混浊的空间陷落下去。儿子死得很蹊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人用铁棒无故地活活砸死。

洁怎么也不敢相信,她那个活泼可爱、聪明可人的儿子将永远地不复存在了。【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前天儿子曾撒娇地央求她:“妈,我过10岁生日时,您去学校接我一回好吗?”洁心里酸酸的。洁从来不接送儿子,突遇下雨,儿子也从不指望她送伞,时常落汤鸡似的跑步回家。她总是很忙,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心里满载着那些疯疯癫癫、不能自理的精神病患者。 想到再过三个月就是儿子10岁生日,洁失声痛哭:“都怪我呀,我要是去接他就不会出事了啊!”

洁陷入深深的自责,她多么希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儿子的复生。

一周之后,经历了巨大的心灵创痛的洁平静地回到病房里。

她一如既往地穿上整齐的白大褂,对每一个患者报以真诚的微笑,她认真而细致地向护士询问患者的病情,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只是回到家里,洁会强烈地感觉满屋子里晃动着儿子那活泼的音容笑貌!洁常常不知不觉地呆望远方,那望眼欲穿的神态俨然慈母在静候游子归来的足音。

院长和一位法官将洁请到办公室。

法官沉重地说:“陈护士长,杀害你儿子的凶手已经被抓获,可是„„”法官欲言又止,“经司法鉴定,此人患精神分裂症,无行为责任能力,现已收入你们医院治疗。”

洁的泪水决堤而出!儿子,我的儿子!洁在心里无望地呼唤着儿子的乳名,她跌跌撞撞地挪向病房。

“儿子呵,你怎么得了这种病呵,你怎么杀了人呵,我可怜的儿子呵„„” 洁猛地一怔!她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哀哀地哭泣,止不住的泪水沿着她那张饱经风霜的皱脸滚落而下。

她一把抓住洁的手:“护士长,我儿子能治好吗?能治好吗?”她一个劲儿地向洁诉说孤儿寡母的艰辛,诉说着和儿子相依为命的亲情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五篇_第二学期研究生作业

1.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提交时间:没显示)

作业标题:期末考核作业

作业要求:

课程考核:撰写研究论文,作为本课程的结业考核。

请根据前边的学习写出自己学习后的研究论文,作为本课程的结业考核。 研究论文撰写内容的范围,应在以下5条中选择其中任意一条,也可以撰写你所选择的专题中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不允许在考核内容之外撰写;不允许在刊物或网上抄袭;不允许随意应付;不要单纯抄袭理论而没有自己的实践;不要抄袭国内外教学改革来应付;不要写自己或学校搞的教学模式。凡违背以上任何一项要求者即“驳回”。

研究论文评价以百分制,不足60分即“驳回”。不合格者要重修。

【具体内容】

1.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境。那么,必须研究探究情境的内涵、性质、种类、源泉、特别是本学科应突出创设那些探究情境,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详细论述。

2.在学生掌握客观规律的整个认知子过程中,学生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应该实施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究式。因此,应该突出研究创设导向性信息的基本原则、功能、规律、种类等,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诱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向性信息开展学习活动的做法和感受。撰写的每项内容都要结合本学科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3.探究学习方式中的行为子过程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明显标志,是完成体验性课程的必由之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外显载体。而行为子过程则具体表现为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七动”。那么,“动”的实质是什么?各种“动”是如何组织的?有什么规律可循?具体到本学科应该突出那几个“动”(例如,语文和英语教学应该强化听、说、读、写)?并结合案例阐明本学科如何具体的安排这些课堂学习活动,而又避免“热热闹闹一场空”的形式主义虚假现象。

4.依据“三个层次要素”和“三个贯穿要素”的基本功能,结合本学科的典型案例具体论述如何理解与实现探究学习方式的“有规律性”和“更有艺术性”。要具体论证:“有规律性”就是按照三个认知层次来安排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更有艺术性”则是艺术性的运用三个贯穿要素,设计好每个认知层次中学生必要的学习活动。那么,要论证三个认知层次和各项学习活动设计时的性质、规律、特征等,并以本学科的典型案例加以论述。

5.研究探究学习方式,应关注学习策略和施教策略的研究。为此,应突出具体落实:实践探究和理论探究各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每种形式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策略如何;各学科具体突出哪些探究学习,各以具体案例予以论证。

【考核要求】

1. 按照上述内容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完成;

2. 字数不少于2500字。

2.公共学位必修课(政治理论)

作业标题: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政治理论考核题

作业要求:

以下两项内容均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政治理论考核题,请各位同学按时完成并以word附件形式(两项内容写在一个word文件内)上传。请务必自行完成,严禁抄袭,考核不合格,无重修机会,由此造成无法取得学位的,责任自负。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2016年7月10日

(1)教师职业道德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针对材料事例所反映的教师最突出的师德品质和师德规范实践,结合你对材料中教师师德状况的感受和评价,联系实际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按时完成并提交。

材料: 有的老师不愿批评教育学生,担心得罪家长;有的老师往往特别喜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乱的学生则严厉批评和教训,甚至有时打骂学生;作为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桂贤娣,30年来她用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心孜孜不倦地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她在平凡的工作中用智慧践行着一个小学教师激活学生心灵、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事业。她在小学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因生给爱十法”的经验和体会:体弱生

爱在关心、残疾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

(2)教育政策法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结合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并表达你对材料中教师言行和做法的认识和评价,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按时完成并提交。

材料:XX小学某数学老师经常使用“什么玩意”、“垃圾”、“蠢猪”等一类语言教训和批评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乱的学生,他有时通过击打、踹学生用品等方式来出气;当有关领导根据学生家长反映找他

3.班级管理学

作业1:名称(必做)我的班主任素质分析报告

所属章节:专题十一 加速班主任专业化与专业发展进程/学习评价

截止提交时间:2016.06.30

作业要求分析报告/考核作业

题目:我的班主任素质分析报告

内容:分析报告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我对班主任素质的认识(主要表述自己目前对班主任素质的看法,如一个合格或优秀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注意出自己的理据,包括理性分析或案例实证)。

第二部分:我个人的班主任素质的分析与评估(主要分析自己目前从事班级管理的素质状况,包括哪些素质已达到了班级管理的要求,哪些素质还有待提高,注意提出自己的理据,以证明自己的分析结论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针对其中某一有待提高的素质,设计一个改进方案。(方案应包括改进的具体内容、改进方式、实施时间、实施完毕后检测实施效果的方法)。 提交时间和方式: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和方式提交。

说明:如果你已经从事过班主任工作,依据实践体验进行分析,如果没有从事过班主任工作,依据自己平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察与思考、认识与理念进行分析。 作业2:名称(必做)主题探究:对我班问题学生的分析

所属章节:专题二十 品德养成辅导与问题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转化/学习评价 截止提交时间:2016.06.30

作业要求

主题探究:对我班问题学生的分析

提示: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分析自己所带班级学生中一个或几个问题学生的状况。

内容包括:

1、学生的行为特点

2、主要问题

3、问题形成的成因

4、作为班主任你将采取的辅导、矫正策略

提交时间和方式: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和方式提交。

作业3:名称:(必做)我的班主任素质分析报告

所属章节:专题十一 加速班主任专业化与专业发展进程/学习评价

截止提交时间:2016.06.30

题目:我的班主任素质分析报告

内容:分析报告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我对班主任素质的认识(主要表述自己目前对班主任素质的看法,如一个合格或优秀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质,注意出自己的理据,包括理性分析或案例实证)。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第二部分:我个人的班主任素质的分析与评估(主要分析自己目前从事班级管理的素质状况,包括哪些素质已达到了班级管理的要求,哪些素质还有待提高,注意提出自己的理据,以证明自己的分析结论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针对其中某一有待提高的素质,设计一个改进方案。(方案应包括改进的具体内容、改进方式、实施时间、实施完毕后检测实施效果的方法)。 提交时间和方式: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和方式提交。

说明:如果你已经从事过班主任工作,依据实践体验进行分析,如果没有从事过班主任工作,依据自己平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察与思考、认识与理念进行分析。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技术

作业1:名称思考并回答(必做)

所属章节专题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途径/专题作业

【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人物的方法】

截止提交时间:2016.07.10

作业要求

以下是一封高三学生的来信,看完信后请您写一封回信解答他的疑惑,回信着重于问题诊断和解决问题措施。

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高三的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一向是很好的,所以总好像有一种优越感,但是初中阶段有时候一不努力,成绩就会掉下去,所以我平时读书很认真,以保持好的成绩。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简直一无是处,但同时我发现自己又自以为是,猜忌心理特别强,所以三年以来同学关系都没搞好,希望你能给我一些帮助。

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说笑的人,但是说起别人来不在心上,而别人说自己是却总是放不下,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很孤僻的。在高一时与同宿舍的同学闹了一些矛盾,他们就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可能是我心理素质不行,所以整整一星期都情绪低落,后来我去找我们的班主任,说要调班级,他说我调走后太可惜了,就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84481/

推荐访问:蔡锷的人物评价文章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