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再造神州

再造神州

时间:2018-09-16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再造神州 第一篇_8.9课导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文学常识;

2、巩固并牢记基础知识;

3、品味语言,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纯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李大钊

李大钊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作者生活在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内外勾结镇压革命,先进知识分子迷惘彷徨 的时代。作者却表达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理想。他在1923年写的这篇文章就反映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革命者的信心、决心。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课文背景: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自 学 检 测】

1、掌握字音字形

逼 狭 崎 岖 阻 抑 回环曲折 浊流滚滚 一泻千里 ........

亦 如是 险 崇山 岭 绝壁断 奇趣 生

2、 多音字、形近字辨音组词 峻

折 冲 横 梭

坦 狭 阻 仰 垣 挟 狙 抑

3、词语解释

①雄健: ②崎岖:

③阻抑:

④一泻万里:

⑤回环曲折:

⑥亦复如是:

课 堂 探 究

一、初读感知

1、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2、概括各段段意

二、研读课文

3、如何理解“艰难的国运”?

4、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雄健的国民”?

5、“雄健的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6、文中多次提到“趣味”及意思相似的词,难道在度过艰难会有乐趣吗?

三、赏析比喻

7、那么,作者的雄心壮志是通过比喻表现出来的,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课外补遗】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9、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0、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1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再造神州,】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

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导入新课。

1、作者及写作背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东北作家群”的文学派别。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许多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轻作者相继流亡到了关内。他们带着故土陷落、河山破碎的悲愤,广泛描绘了发生在那片广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难与挣扎、觉醒与奋起。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家仇国恨和故土之思的双重情感。

①本文写于 十周年,课题的意思是 ②给下列画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痛( ) 嗥鸣( ) 谰语 ( ) 亘古( ) 蚱蜢( ) 镐头( ) 污秽( ) 怪dàn( ) 默qì( ) 田lǒng( )

③解释词语:炽痛: 嗥鸣 : 谰语:污秽:二、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1、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2)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

联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

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三、小组展示及互动点评。

四、当堂检测:

1、对课文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D.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 )

(4)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 )

3、本文的语言以富有力度和浓度的情感来打动人心。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认为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并稍加分析。

①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②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颗稻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再造神州 第二篇_我的母亲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创新教学设计

大连市开发区滨海学校 郑俐敏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然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现代较为久远,且作者的革命豪情和审美意趣非同寻常,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受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不大容易深透理解和体味文字背后蕴含的隽永意味。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引导。

【知识点梳理】

1.生字卡片: (8个生难字)

逼狭(xiá) 险峻(jùn) 崎岖(qí qū)

阻抑(yì) 平坦(tǎn) 愈能(yù)

理解以下词语:

逼狭: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阻抑:阻止,抑制。

雄健:强健有力。险峻:(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

回环曲折:曲折,环绕。亦复如是:也象是这样。

2.一组有特色的句式:

①„„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再找出文中还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3.一组比喻句:

①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②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③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

④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⑤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

⑥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⑦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4.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笔法

①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

②.整体与局部

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不能调换,它们有因果关系: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唯有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③语言生动形象,质朴中意蕴深刻。

【教学设想】

我对教材处理的基本思路是:整体理解,选点突破。主要有两个活动:课文概说,理解什么是雄健的精神;选点品读,欣赏美点。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注意把握本文的比喻,宜对文中比喻所蕴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有所理解和领悟,而不必死扣本体、喻体之类概念。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是谁最早将共产主义理论引进到我们中国来的呢?——李大钊。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有谁知道一些关于李大钊的情况吗?

教师补充: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在1923年写的一篇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2、词语学习(新字、多音字、形近字、生僻字)(学生分类交流)

三、学生活动

(一)活动一:课文概说,理解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1.课文内容概说

2.课文思路概说 3. 雄健的精神概说

教师小结:本文作者以长江大河奔流向前比喻中华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历史征途,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二)活动二:选点品读,欣赏美点

1. 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2.趣味讲析:学生寻找关键词语

“高唱”——主动(被动)、积极(无奈):雄健的国民是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的。

“悲壮”——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奋进本身就是壮烈的。正如李大钊所言,“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走过”——不用“要走”、“将走”,也不是“走着”,而是面对艰难险阻满怀斗争信念,一定要走过这一段困苦的路,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是第三句中显示出的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第四句中显示出的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请问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雄健的国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参考答案:“趣味”,有情趣,有意味,有意义。既然是环境艰难险恶困苦,为什么还会觉得“有趣味”?而且是“最”有趣味?这当然是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这正是我们(学习上的苦行僧们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向先驱者学习的要点所在——在艰难困苦的厄运降临时仍充满必胜的信念! ③比喻句式运用;

①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②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③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

④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再造神州,】

⑤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

⑥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⑦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四、作业

1、整理笔记(文学常识、词语)

2、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妙处。自己写一段话,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来写。

3、推荐阅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再造神州,】

【参读资料】

附:李大钊生平介绍:

李大钊同志,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这里录一首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绝》以志纪念: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铭记一段李大钊的话语: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再造神州 第三篇_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是一种民族风俗,是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更是敬祖报本观念的延续。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祭奠先烈的仪式。从先烈到先贤,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革命烈士诗抄》(选)

诗 一 首

李大钊

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

就 义 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再造神州,】

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1928年2月8日被捕,次日即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绝 笔 诗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928年春,他和爱人陈铁军同志不幸被捕牺牲。这首诗是文雍同志写在监狱的墙壁上的。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共产党员。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1934年 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诗一首

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1931年,在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囚 歌

叶 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共产党员。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6年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年)

作者简介:赵一曼(1905-1936年),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县人。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有“红马白枪女政委”之美誉。1935年11月,在珠河作战时受伤被俘,受尽酷刑,1936年8月2日壮烈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1]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体现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人。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识、观念、学说、主张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尤其是他的现代意识的构成和心路历程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特征,可以说,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缩影。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前此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 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

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作为跨越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即将送走的世纪中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

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

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延安精神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

再造神州 第四篇_《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8-教学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播放《国歌》的音乐,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时候”创作的。她

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

困难,执着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

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二、介绍李大钊:李大钊同志,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

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

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

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

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品质。

这里录一首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绝》以志纪念: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

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

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

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

大的胜利。三、整体感悟: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

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

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b、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

具体语言来回答。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

难的国运”的含义: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了解写作背景: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

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 指名朗读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80872/

推荐访问:再造神州txt下载 极品无赖天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