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经典美文 > 中庸致和

中庸致和

时间:2018-08-12   来源:经典美文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美文】

中庸致和 第一篇_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名称:中庸--致中于和(上)

中庸致和 第二篇_《中庸》节选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庸》首章,初步把握全书义理的总纲。

2.初步了解“中庸”的内涵,感知 “中庸” 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探讨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从而丰富人生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庸》介绍

《中庸》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中庸》最初作为《礼记》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历代注疏家的注意。到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大为尊崇《中庸》,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来校定章句并作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完成后《中庸》才得到重视。 《中庸》一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最难理解,二是容易误读。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另一方面,《中庸》当中的“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了不断的误读。【中庸致和,】

二、“中庸”释义

1.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 “中庸”的含义。

2.名家的解读。

◎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郑玄:“庸者,用也。”

三、走进中庸

(一)疏通文脉

朗读接龙,疏音义。

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情况,订正字音释义。

概括段意,理文脉。

段意:“中庸”释义——“中庸”之于君子、小人的表现——“中庸”至高无上,民鲜能久——世教不行,“中庸”衰落——“中庸”之“三达德”——“中庸”之“九经”——“中庸”之至诚尽性

思路:何谓中庸?——中庸的意义——中庸的原则

要想了解《中庸》这本书的内在价值,首先就必须了解“中庸”二字的具体涵义。

(二)深入探究

1、中庸的涵义:

为什么子思不开门见山解释什么是中庸,而是从性、道、教娓娓道来?

【中庸致和,】

此开卷第一章,是《中庸》全书的总纲。 开篇从人的自然禀赋叫“性”,顺着本性行事叫“道”,按照道德原则修养叫做“教”。在这一过程中,“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所以自身的修养必须谨严格遵循“道”。在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谈及中庸的内涵。因为中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子思对中庸是如何定义的呢?

子思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个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这是人的本性;喜怒哀乐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原则,这就是和。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 hǎi)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和”就像烹制羹汤一样,用水、火和各种佐料来烹制鱼肉,掌

管膳食的人去调和,再努力去达到适口的味道。味道淡了,或味浓了,随时调和,君子吃了就会感到满意,大到君臣治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常常用“调和鼎鼐”一词来形容治国,鼎鼐就是煮肉的器皿。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是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这就是中庸思想内涵“恰到好处”“因中致和”。

阅读第2章,思考:好好先生“一团和气”是中庸“因中致和”思想的奉行者吗?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而时中”,“小人无忌惮”。

君子言行时时处处符合原则,小人则无所不至。好好先生的“一团和气”则是毫无原则的和稀泥。

好好先生:毫无原则和稀泥。

中庸之道:遵循并坚持原则。

正因为“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是“道”,是天下人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所以孔子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是能否遵循“道”,严格遵循“道”那就能达到最高境界“中庸其至矣乎!”才会感叹“民鲜能久矣”。为何“民鲜能久矣”?那是因为孔子意识到世人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所以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

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常也。

纵观先贤对中庸内涵的解读,概括为:因中致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遵循并坚持定理(准则)。

中庸绝不是平庸而简单的中点,而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思想观念:对正确而普遍的真理不偏不倚的追求。 既是一种观念,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那么要想达到如此高深境界该践行哪些原则呢?

2、中庸的主要原则

朗读第20章,找关键句。(“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如何解读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现,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这就回应了第1章纲目中所强调的“故君子慎其独也。”

“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中庸致和 第三篇_《管理学》与《中庸》

读《管理学》一书有感

------------《管理学》与《中庸》

█ 徐国文

【中庸致和,】

摘要:中庸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也不等于毫无原则的退让,更不等于人前人后两个样,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人一向说起中庸之道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很难

什么是管理:

对于管理,从有了管理这个事实开始就有人对它进行定义!管理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决策!现代又有人说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些都是西方对管理的诠释,但是我认为对管理认识最深的还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管理,上至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管理,下至地主对家里奴隶的管理!我们的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顺道、重人管理思想到现在还是管理者管理的核心理念!

中西方管理理念对比:

先简单的说说我认识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家对兵马俑一定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只是一味的说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当时的经济史如何发达!他们都没有从管理的角度剖析当时的管理理念。其实从兵马俑可惜看到很多中国古代管理理念。首先、兵马俑的宏伟是什么构成的啊?兵马俑宏伟的基础是其阵法,在当时,能排出这样的阵法难道还不能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吗?就现在军队要排出这样的一个阵法都非易事,何况在当时信息技术部发达的社会!就兵马俑阵法来讲,其体现了利器,对策,重人等古代管理理念!其次就是,兵马俑中得俑兵,没有一个适当的管理体制能创造出这么多俑兵吗?还是管理,一个兵马俑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把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管理理念全部都灌输进去了!还有就是,现在考古人员发现,俑坑里的俑兵面相和体型都各不相同,这又是这么做到的呢?不禁让我们深思!!!

再来看看西方所谓的管理思想,基本都是我们中国管理理念的克隆,而且经过几百年才靠了我们中国管理理念的边,他们一边在做实验一边在总结前人的管理理念,费尽几代人的心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遥想梅奥的霍桑实验,得到的还是管理的一角,仅仅得到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就这一结论其实还是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西方人却把这个试验得到的理论当成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也不能怪人家西方人,这个时候中国古代的管理到了一个历史最低水平,他们没有办法借鉴中国的管理理念!

管理与中庸之道

【中庸致和,】

对于管理,管理学一书讲的十分清楚,但是要能真正理解管理绝非易事。我把管理学一书只当做我学习管理的垫脚石,一味的跟课本知识走只会离真正的管理远来越远!根本就不能真正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管理。

到现在还记得课本上说管理的职能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个有能说明什么呢?你能说你在管理的时候,会依照这个程序走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会!为什么我们作为管理者时不走这个程序呢?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就要不拘约束,把管理的理念灌输到管理时的点点滴滴,不需要走课本上所谓的程序!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要求管理者有着丰富的知识 和足够的经验。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是从最底层、最小范围的管理开始做起的,他的成功不是一天能够成就的,他得管理是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的!同时他的管理又是中庸的,他不是一个强权主义者,也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服务人员,他是一个懂得在上下级之间沟通的优秀管理者!绝对的中庸!!!

一个管理者如果太过于强权,后果一般都不会太好。再拿秦始皇来说吧,有绝对的管理能力,管理理念也比较有个性,但是他又一个致命的缺点——强权!从他开始执政开始,先后杀死了嫪毐,然后又除掉了扶他上位的吕不韦。他为什么要除掉这些人呢,理由很简单,他怕有人瓜分了他得绝对皇权!再到后来他一统六国,成就了一代王朝,其管理能力是何等的霸气,管理理念是何等的先进!结果呢,由于他的强权,导致他死后中原又是一场大战。所以说,管理理念再先进,再前卫,都不能强权管理,这样的管理理念是会直接导致管理的失败!

有人说强权管理理念不行,那我就逆来顺受。那又错了,如果你逆来顺受,你就可能和她一样!还记得光绪帝吗?很多人对它不是很了解,其实光绪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优秀管理者,他和很多优秀帝王一样,有着自己独有的管理理念。但是呢,他没有选择强权,也没有选择中庸,选择了管理者最怕的逆来顺受!后果大家都知道,很悲剧!逆来顺受的管理时最失败的管理,比强权管理还要差,而且差很多!

所以说啊,管理者要是一个中庸的管理者,那么他一定在未来的路上有很多很大的收获!还是拿帝王来说吧,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上得成功君王,他们那个不是一个中庸的管理者,他们都是懂得怎么样和下面群臣交流,怎么把手下的臣子管理好!当然了,现在的管理者不但要懂得跟下属交流,同时也要牢牢抓住下属的心,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服从自己的管理,从而营造一个完美的团队!

在我的眼里,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有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还要有丰富的经验从而遇事不慌!【中庸致和,】

我眼里的中庸之道:

当你顿悟了中庸之道,你的管理人生我相信一定很完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中庸之道吧,我想只有这个才能完整地诠释我现在内心的想法!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孔子为什么要提倡中庸之道呢?“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孔子说这话的主要的目【中庸致和,】

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中庸之道吗?孔子的中庸之道影响中国几千年。可以说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有人就此会言,中庸之道看来也就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其实不然,孔子曾说:“乡原,德之贼也”。这里的乡原是不讲原则,四面玲珑,自私伪善的意思。所以对中庸之道的偏见实在是后人理解有误。同样也是中庸之道的某些观念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偏离有关。

所以孔子所提倡的中庸的本质并不是如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无原则”的东西,它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辨黑白、论是非,它是要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事物的“中”,即事物的核心。

日本“企业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有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

再看我们当今社会之状况,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所以社会的发展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也由此常常朝令夕改;由于缺乏中庸之道,给了左派和右派极大的空间,这种空间超越了宽容的尺度;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我们的社会就缺乏宽容。由此这个社会也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到头来倒霉的总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照时下的说法是“以人为本”,以尊重其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 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中庸之道」,有四点意见: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 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中庸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也不等于毫无原则的退让,更不等于人前人后两个样,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人一向说起中庸之道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很难。

结束语:

相信我,当你领悟中庸之道时,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就会是出色的,你地管理理念也将随你地精神境界的上升而有进一步的突破!再说一次,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在中庸之道上有造诣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有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应用中庸之道。

徐国文于2011年10月6日笔

中庸致和 第四篇_中庸

中庸之道是儒家集大成思想,思想深刻而实用,对后世影响极大。

中庸,就是“中立而不倚”(《中庸》),恪守中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就是折中致和,持中秉正,追求中和、稳定、和谐,同时也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告诉人们要修养德行,善于学习,胸怀理想,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境界。中庸之道是一种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我们不断地学习、修行。中庸之道也是一个价值标准,人们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太强太弱都不行,不可偏激也不能无原则,不惟理论也不惟经验,不宜超前也不宜滞后,而持中秉正,折中致和是最合理的境界。

中庸之道在宇宙中表现为规律,自然界中表现为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和谐,在政治中表现为相对民主,在经济中表现为均衡,在艺术中表现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外交中表现为求同存异,在军事中表现为围而不攻,在文字表达中表现为临界点,在交友中表现为慎交,在为人处世中表现为韬光养晦,在买卖中表现为等价交换,在工作中表现为量力而行。中庸之道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不管在哪方面,我们都认为中庸之道是最佳境界,而极端是不好的。但是从哲学看来,中庸之道恰恰又是另一个极端。所以,我们又会陷入中庸即极端,极端又是中庸的悖论中。在当代,面对这样的质问,很多人开始怀疑中庸之道是否真正是我们追求的最佳境界。

总结起来,我们认为中庸之道的本源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方式是持中秉正、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的境界是“致中和”,中庸之道的要求是遵道、修行、学习,中庸之道的前提是顺应规律,合乎民意。只有顺应规律,合乎民意才知道如何持中秉正,才能达到“致中和”。很多人认为中国人非常复杂,说中国人爱好和平,但是几千年的历史改朝换代、战乱纷纷;说中国人很软弱,但是我们都从一次次侵略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中站起来;说中国人不团结,但是在民族存亡时刻我们同仇敌忾;说中国人自私自利,但是在汶川大地震面前我们都慷慨解囊、大爱无疆;说中国人很讲义气,但是却常常因为小事斤斤计较„„理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内涵,这些疑惑自然迎刃而解。中庸之道不但持中秉正、不偏不倚,更重要的是它有个前提就是顺应规律,合乎民意。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打上中庸的烙印,只是深浅有别。当别人问我们喝什么的时候,我们常说“随便”,“随便”就是中庸。中国人的“随便”不是真正的“随便”,因为中庸是有前提的。如果对方递上一杯咖啡,你可能非常不高兴,心想“我根本就不喝咖啡,还给我咖啡”。所以到底给对方喝什么,需要合乎他的心意。我们在销售技巧中有个经典的技巧就是“选择提问”,销售员问“您的面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很快就有答案,“一个鸡蛋”或“两个鸡蛋”。

但是如果销售员问“您的面加什么”,顾客支吾半天还没想明白,最后只会草率说“不加”。

由于中国人的购买决策心理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表现为购买犹豫,不知道买哪个好,没有主见等。企业就需要针对这种心理做相应的服务用语,主要通过“推”、“二选一”、反问的沟通方式来达到销售目的。比如,“你买8块的还是10块的”,如果顾客迟疑,马上接着说“我觉得10块好,今天都卖出好几个了。”“根据您的气质,我觉得白色更适合您。”“今天是最后一天打折,明天就没有优惠了。”当我们走进专卖店的时候,导购一般都会迎面而来微笑着说“先生,您要点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有问题的服务用语。因为大部分顾客都是闲逛型顾客,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导购这么一问不但没问出什么,反而难倒了顾客,甚至把顾客吓跑了。顾客心想:我来你店就是要买东西吗?逛一逛不行吗?所以,合理的服务语应该是“先生,请随便看看,有需要请随时吩咐”或者“先生,很高兴为您服务”。另外,企业在做广告宣传的时候需要有意引导人们选择。当消费者不知道在哪里买家电的时候,国美就说“买家电到国美”;当你进了国美不知道哪里买变频空调的时候,美的就说“买变频选美的”。

中国人虽然心中有原则,但有时候在大众面前都不敢刻意表现和坚持原则,所以只要有个别人煽动,大家感觉找到了方向,就会“从

众”而为之。而在消费领域中,这种心理往往表现从众心理。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中国消费者采用了一种最简单决策的方法就是“跟着群众走”,这也是中国消费规避消费风险最简单的办法。我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选择饭店,刚到一个新地方不知道哪家饭店口味好,最简单的选择方法就是去生意火爆的那家饭店,我们一般都不会选择门庭冷落饭店。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消费信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主流媒体,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大家评价最好的或者大家都购买的商品。所以,我们看到中国人一般都不会选择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商品,很少人会穿奇装异服,很少人会购买形状怪异的跑车。这与西方个性化消费和定制消费形成鲜明差别。同时,这种消费心理也导致中国企业不追求创新而追求模仿和微创新。我们看到中国大小品牌的服装设计都大同小异,各种家庭装潢设计差别不大,这些设计都是符合大众胃口的设计,都是大众趋同消费的产品。严格说来,这种复制手段难以推动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因为中国人的从众消费同样有前提的,中国人虽然使用大众性产品,但是心中仍然希望能与众不同。这个前提就是以得到大众认可为前提,又有自己的个性。所以,中国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开发,最佳的方法是微创新,而不是复制和创新。复制会丧失企业的竞争力且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而创新难以一时得到消费者广泛的认可,且成本很高。惟有微创新是企业发展和产品(服务)开发之道。微创新的产品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能被大众接受。DELL电脑在美国定制销售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中国却很少。

从众消费者一般都会听取大众评价,他们很容易选择大众评价高的产品。因此,口碑营销是中国企业必须重视的营销方法。在互联网上口碑营销被放大,由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参与共享的特点促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大众对产品、企业的评价。这也就成就了大众点评网爆炸性地发展。淘宝网巧妙地将店铺信誉与大众点评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对商品与描述相符程度、卖家的服务态度、卖家发货的速度三项评分直接影响商家信誉。最终的消费结果显示评分越高信誉等级越高,销售额就越大。在互联网,良好的口碑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影响力,但是糟糕的口碑就很有可能毁掉企业的品牌。网上一条企业差评往往不只十个人看到,有可能整个世界都知道。很多消费者因为看到一条差评而放弃购买。所以,基于中国人的从众消费心理和对中国人对口碑的重视,企业必须加强互联网口碑营销。

在中国广大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信息传播更加依赖于人与人的口口相传。在农村,我们发现亲里邻居使用的热水器、电视机、电冰箱往往都是同一个品牌。某个产品或品牌在一个村落赢得口碑,就会吸引村民从众购买。所以,企业开发农村市场时,口碑营销是重要的营销手段。

但是要记住,中国人从众消费不代表盲目消费,在口碑相传中,中国消费者仍然会思考。中国消费者不是谁的评价都会听,我们往往

中庸致和 第五篇_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

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 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

(二)、人与自然--致中和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误读及更正

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庸思想了。然而现代社会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却屡遭非议和攻击。人们常将中庸看作无原则、和稀泥,将这种人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从而在哲学上将其判定为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现代误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一方面,孔子讲究度,反对过火行为,并不是主张取消一切斗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并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一种保守思想。从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孔子有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胸襟,也有着不舍昼夜的积极进取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不搞折衷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孔子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叫做乡愿。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愿,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孔子对这种人极其鄙视,在《论语·阳货》篇中,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同时,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当权者的一些对话记录中看出,孔子在重大问题上是反对折衷和无原则的态度的。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一事,季康子当时是鲁国最有权力的人。他对孔子很尊重,经常向孔子求教,而且从孔门弟子中选用人才,并在生活上关心孔子,曾送药给孔子。但孔子既不畏权贵,也不徇私情,将社会上窃贼增多的原因归于季康子的贪欲,认为民众中的无道行为来自为政者品德的影响。这种对当权者毫不留情地指责的勇气是十分可贵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反对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论语·宪问》篇中,他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论语·子罕》篇中,他更是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此可见,孔子做人是很有骨气和风度的,这与没有是非的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论者是有天渊之别的。

三、批判性地继承孔子的中庸思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中庸其实就是叩其两端。在孔子看来,这里的两端即矛盾的对立双方,即对立双方的统一、协调、均衡的交叉点。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孔子的中庸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批判性地继承其精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必将大大丰富我国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的内容,从而更有益于社会整体和谐进步,使之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存在消极因素。正如匡亚明先生在其《孔子评传》一书中写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法论上只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由于他把平衡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以至达到否认、阻止矛盾转化的境地,因而窒息了自己的合理成分。其流弊所及,就是一切生活领域中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和阻碍变化现象的不时发生与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过分强调中庸,就不利于实现这一伟业。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舍弃其糟粕而吸取它的精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张焱兵(1985-),男,汉族,湖北蕲春人,中南民族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

中庸致和 第六篇_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从中庸之道说现代社会

信息124 丁咚 32312401

中庸作为儒学的经典无疑对于我国古代的文化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部经典对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的思想形成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庸之道几乎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几乎每一个历史故事中都有一个秉承和奉行中庸之道出事的人物。而撇开经典,中庸二字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所代表的的含义除了这部著作的代号意外,其包含的意义也有了贬义化的趋向,亦如如今提到《易经》我第一反应竟然是小巷子那些半仙的天方夜谭。 先说中庸,中庸之道大致有三: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之中守正就是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中致和提倡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因时制宜提的最多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所以综合起来,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最先让我把中庸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的是曾看到一些企业家提倡把中庸的思维运用的企业管理中去。他们相信“执 其两端而用其中”是中庸之道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但这不是要当和事佬、和稀泥,甚至丧失原则,而要凭着诚性。出于公心统筹兼顾。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在 各种群团内部都面临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管理者自己也面临着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兼顾的考验;不同的利益主体为 了促使企业朝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都会极力推荐或者力主自己认为合适的决策方案;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管理者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还要 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做出更为客观的决断。我们在现代企业中所讲的诚性不是愚忠,不是以人身依附为基础的亲亲疏疏、尊尊卑卑、长 长幼幼的“差序格局”,而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上的职责和职守,其特点是重平等、重理性,坚持的是普遍主义原则,不能形成特殊主义的内部人利益本位。在这个意义上讲,能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正是管理者或者执行者是否具有诚性的表现。

中庸之道在古代更多作为思想上的方向,教育人的为人处世之法,中庸之道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使用一种从书到人再到社会的影响过程,通过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来传播中庸之道,以建立社会中的中庸之风。而现代社会与古时有大大的不同。在当今社会中,中庸不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如今的社会风气讲求的是积极进取,迎难而上,而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的冲击让中而守正的正直之风有所削弱。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 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 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 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 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 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 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 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 生

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思想无疑是一种能过加强人道德修养的思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无可否认中庸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想的推行又面临着诸多阻力,真是这个社会问题的顽固化要求中庸的介入,也是顽固化在阻止中庸的介入,所以与古代模式截然不同是当今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的中庸之道传播来感染人的吸收和奉行中庸之道,这是我得出的现代社会的中庸传播模式。而这种传播模式必须要结合中庸中与目前状况最契合的部分去推广中庸。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是推行中庸的有利因素。阐述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尽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辨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切实的实行。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 对于教育途径,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自诚明,谓之性”,或称“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称“道问学”。意思是说,学习和教育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同时,人性的完善又要依赖于学习和教育,故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中庸》认为这两条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

这些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无疑可以作为在现代社会重新推行中庸思维的第一步,一个社会的风气来源于一代人的风骨,一代人的风骨铸造于一代人的教育,中庸中的教育思维的引入是让社会重拾中庸正气之风的方式。

但是和所有儒家经典一样,不可拜托的陈旧的封建观念仍然是中庸不能不提的一个问题,圣人之道之神化就是我不太认同的一些部分,即使是追求高远,但是现实永远是无法被撼动的。过于提倡对于圣人之道,不去考虑人的欲望还是不合理和不值得提倡的。

最后我想用我辩论中庸之道适不适合现代社会中的一些话做结尾。中庸是发展着的德、理、道,是对于人们自身修养、治国安邦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大智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文化思想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当代中国,强调和提倡中庸之道有更强的社会和现实意义,对当今的法制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都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

中庸致和 第七篇_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教义。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小乘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

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

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识义。《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实相等相同。

儒家的中庸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 就是 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 就是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一、儒家中庸之道

(一)中庸之道,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它自身的发展,在儒家哲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70952/

推荐访问: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的雪阅读答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