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苏州园林】体裁

【苏州园林】体裁

时间:2018-08-02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苏州园林】体裁 第一篇_《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 设计:马希英 时间:2014.5.19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 2、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3、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自主预习案】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hè( ) 轩xiè( ) 相间( ) 对称(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标本:__________ ④败笔:________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思考: 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园林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欣赏园林

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 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园林 7.(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自主预习案]

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3.(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从大处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课内探究案]

1.整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略 3.略 4.A.作比较。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

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B.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

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C.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5.“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6.(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7.(1)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

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2热爱园林建筑艺术,热爱祖国

【苏州园林】体裁 第二篇_八上语文《苏州园林》导学案(带答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班级2013(15)班 姓名 黄麟矞 学号 1506

【学习目标】【【苏州园林】体裁,】

1、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会品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出版

了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态度严肃

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简介: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

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

精致优雅。“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

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3、常见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特点。(2)作比较:突出强调被

说明对象特点。(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列

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引用: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6)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7)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

的描摹,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 xiè ) 池沼( zhǎo ) 丘壑( hè ) 嶙峋(lín xún ) 镂空( lòu ) ......

斟酌(zhēn zhuó ) 叠嶂(zhàng ) 着眼(zhuó ) 相间(jiàn ) 对称(chèn ) ......2.解释下面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标本:这里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范例。 (2)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3)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4)嶙峋:突兀的样子。

(5)珠光宝气:闪耀珍宝的光色。多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6)(自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7)(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8)(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事宜的办法。

(9)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把握,研讨探究。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

点的?

(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从大处

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

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

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2.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园林在四个大的方面的具体特征,接下来用简略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最后小结。采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由局部而细部的逻辑顺序。

3、本文主要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在说明中也适当穿插了描写、议论。研读第5自然段,

标好句子序号,分别找出段中说明、议论、描写的语句,并分析说明中运用描写、议论的作

用。 这段文字中说明的语句是:句①,句③④的前两个分句;描写的语句是:句②⑤⑥,句③的

第3个分句;议论的句子是:句④的“因为„„不足取的”在说明中运用描写,可以更具体、

清晰地显示事物的特征,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在说明中适当使用议论,意在深化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起画龙点晴的作用。

(二)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

艺术不等于技术,艺术高于技术。“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

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

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

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前后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并由近而远的关系。如果任意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3、“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句中加横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似乎”表示揣测,有了它,语气委婉,不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能不能删掉? 不能删去。“往往”是通常,大多的意思,表示程度;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就安排桥梁”了,使表达失去了分寸,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太绝对化了,因为实际上有些水面即使成河道模样也没有安排桥梁;使用“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举例子、打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举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摹状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打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园林】体裁 第三篇_《苏州园林》

广洋湖镇中心初中初二语文(上)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1、掌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2、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3、体会语言的准确性。4、了解我国园林艺术成就,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2、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1、以“总分总”结构说明事物的方法。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

2

3

课外训练 云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的庙宇——兜率寺。③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名曰云水洞。④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殿”。⑤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⑥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⑦从厅顶垂下来的石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⑧有的像十八罗汉,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⑨洞中一厅、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洌,可饮。⑩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11)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12)据研究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13)再加上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

1、云水洞的特征是。

2、⑤句中“600余米”具体说明。

3、⑤⑥两句主要运用了

4、选文⑦~⑨句运用生动的说明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11~13句介绍了云水洞的6、⑩句“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7、说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 ..

4

《苏州园林》答案

一、朗读课文。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b、作比较的方法。 ...

2、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引导学生形成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

二、仔细阅读并理解课文3至6节。

1、文章主要从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说明其特点的? ..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2、“布局”“配合”“映衬”四个词的位置为何不能调换?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3、朗读第3节,思考:

⑪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⑫这一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和打比方。

4、朗读第4节,思考:

⑫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突出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

⑬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朗读第5节,思考:

⑪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⑫第5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

4、朗读第6节,思考:

苏州园林采用哪些方法体现近景远景的层次?

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为了避免一览无遗、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5

【苏州园林】体裁 第四篇_《苏州园林》教案与作业设计(含答案)

13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 序。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方法:讲述。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请学生到黑板上作答。

xuān xiâ {轩 榭) lín xún ( 嶙峋 ) jiàn shǎng ( 鉴赏 ) zhēn zhuó ( 斟酌 ) 池沼 ( zhǎo ) 丘壑 ( hâ ) 镂空 ( lòu ) 阑干 ( lán ) 模样 ( mú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生口头作答。

因地制宜 : 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

败笔 : 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 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 自主合作学习

1、 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 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

(2) 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 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 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 (总说)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分说) 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分说) 小

屋瓦色彩美 细处

五、布置作业.

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

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六、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体裁,】

第一课时作业(30分钟)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 镂空( )轩榭( ) 斟酌( )对称(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

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

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7、本文的逻辑思路是怎样的?课文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分项说明?

8、文中很多地方提到了图画之类的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何用呢?

【参考答案】

1.zhǎo、lín、zhuó、zhuó(zuó)、hâ、lòu、xuān、zhēn、chân、lán

2.D 3.D 4.C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在表达上的区别。 5.B

6.(1)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

(3)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7、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而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全文的脉络是这样的:先说明苏州园林总体上的特色,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在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具体说明,并捎带谈到一些次要的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

8.“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的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地阐述每一个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个角落景物的构图美。“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篇,联结园林的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9.本文以说明为主,还兼用了描写和议论。比如文章的开头就以议论的笔调总述了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段为了说明花草树木映衬“着眼于画意”这一特点,作者就运用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给人无以言传的美感。文章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另外,也使得其语言更富有表现力与生动性,彰显出个性为文的独特魅力。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方法:讨论。

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

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 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如下: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貌!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苏州园林】体裁,】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

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

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

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

【苏州园林】体裁 第五篇_13苏州园林 导学案 含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67843/

推荐访问: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