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高级工程师论文

高级工程师论文

时间:2018-03-22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一篇_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

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 发表职称论文(省级,国家级,核心)详情可以咨询微信:LSN2020,电话:15038219814,QQ:1285551651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二篇_高级工程师评审论文

GBF—高强薄管空心混凝土技术监理质量控制

(摘要)GBF高强薄管空心混凝土技术作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

及民用建筑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经济效果尤为明显。本文就监理质量

控制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GBF 监理 质量控制

前言: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原材料广泛应用,其造价低廉,

施工技术成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但由于现代建筑对层高、

自重、大空间、灵活间隔以及抗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致力于研究新的、更

舒适的、技术经济效果更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GPF——高强薄管空心混凝

土技术(以下简称GBF)是继普通梁板,密肋楼板等产品后新开发的一种新技

术,更符合现代建筑要求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新结构技术产品。

GBF监理质量控制有以下几点:

1、审查施工单位GBF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施工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内模的安装

是否进行隐蔽工程验收,GBF管主要施工工艺,GBF管技术措施等。

2、熟悉GBF管主要施工工艺及一般构造要求

2.1主要施工工艺为:测量放线→安装模板→暗梁定位放线→绑扎暗梁及板底钢

筋→水电预埋→肋间钢筋或网片安装→安装内模(GBF管)、采取抗浮技术措施

→板面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2一般构造要求:

2.2.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小于25%,也不宜大于50%。

2.2.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中的钢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板宜采用分离式配

筋,跨中的底板钢筋应全部伸入支座,支座板面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覆盖负

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3、 GBF原材料进场监理质量控制

3.1内膜进场检验方法

3.2.1取自然干燥的试件,量测其长度L(精确至1mm)。

3.2.2用台秤称其质量m(精确至0.1kg)。

3.2.3重量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精确至0.1kg/m):

m g=—— L

3.3筒芯的径向抗压荷载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检验:

3.3.1取长度为100 mm的自然干燥状态试件,放置在平板上。

3.3.2将承压面积为100c㎡的(长度10cm,弧线方向尺寸10cm)弧面压板放置在试件中部位置的顶部。

3.3.3在弧面压板上加载1000N,静置10min后卸载。

若无裂纹和破损等现象,可判定试件径向抗压荷载检验合格。

4、 GBF施工过程中监理质量控制:

4.1监理在内模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过程中,应掌握GBF管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检

4.2.1同一生产厂、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不超过5000件为一个检验批,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抽样检验。当连续3批一次检验合格时,可改为每10000件为一个检验批。

4.2.2对每个检验批应随机抽取20件进行尺寸偏差检验;检验合格后,从中随机抽取3件检验重量和抗压荷载。

4.2.3当所抽取的20件内模试件的尺寸偏差合格点率不小于80%,且没有严重超差时,该检验批的尺寸偏差可判为合格。

4.2.4当合格点率小于80%但不小于70%时,应在随机抽取20件内模试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不小于80%,且没有严重超差时,该检验批的尺寸偏差仍可判为合格。

4.3、监理巡视、旁站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事项:

4.3.1GBF管施工的主要工序,采取抗浮技术措施与板面钢筋安装可先后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为利用板面钢筋采取整体抗浮技术措施的情况)。

4.3.2GBF管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

4.3.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根据内膜形式和混凝土浇筑要求确定,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1/2和般地厚度的1/2且不得大于31.5mm。

4.3.4在内模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前,应铺设架空马道,严禁将施工机具直接放置在内模板上。施工操作人员不得直接踩踏内模。

4.3.5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内模进行旁站,发生异常情况时,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整改,整改方案应按GBF专项施工方案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浇筑。

4.3.6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施工,并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拌合物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60mm。振捣器应避免触碰内模和定位马凳,筒芯内模浇筑混凝土时宜沿顺筒方向浇筑。

结束语

作为工程监理人员,学习新技术并加以运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领域。以上是GBF—高强薄管空心混凝土技术从监理质量控制谈几点看法,如有不当和错误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2004.

工作单位:江苏省方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北圩路68号

邮编:

公司联系电话:025—86530010

张雪平手机:(0)13915984147

韦会民手机:

张雪平个人简历

姓名:张雪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1年6月

民族:汉 籍贯:江苏省溧水县 学历:专科

毕业院校:93届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建筑施工【高级工程师论文】

工作经历:1993年~1999年,南京八建任施工员。

2000年~2003年6月,大连万达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工程部一标

段项目负责人。

2003年9月至今,江苏省方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任总监代表。

职称: 2000年助理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论文】

2004年省监理员

2006年建筑施工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三篇_论文答辩技巧:高级工程师答辩流程及注意事项

论文答辩技巧:高级工程师答辩流程及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工作到了一定年限之后都会去参与高级工程师的

评审,评审高级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是中级工程师,其次还要达到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学历。工程师的评审,需要上交论文,也需要进行答辩。本文总结了高级工程师答辩流程及一些注意事项: 答辩规范用语示例

专家:根据你的工作和论文,我们提出了N个问题,请你先回答第一个问题:XXXXXXXX

申报人:……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

专家:请你先回答第二个问题:XXXXXXXX

申报人:……第二个问题回答完毕………………

专家:答辩结束

申报人:谢谢各位专家(申报人离开答辩室)

申报人注意事项

1、答辩前20--30分钟申报人可拿到答辩题并在候答室准备。

2、要保持安静,要关闭手机,禁止与他人交谈,禁止离开候答室。

3、在候答时可查阅自备的资料,可做摘要。

4、申报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答辩室。

5、答辩时申报人要围绕主题,简捷、清楚的回答,可参阅所做摘要。

6、要注意专家提示及追加的问题。

7、不要与专家过分寒暄,无需握手和交换名片,不要与专家谈论与答辩无关的话题。

8、答辩时间为20--30分钟,答辩结束后将答辩题交给工作人员。

答辩的目的

答辩是对申报人的一次综合性面试考核,主要目的是两个,一是核实,二是定位。所谓核实是对申报人提供的申报材料内容和论文进行核实;所谓定位是通过答辩,对申报人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做出综合评价,给每个人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以便确定其是否符合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任职资格。

凡申报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应参加答辩。

答辩之前,各评审服务机构均应遵照人事局的要求,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本着公正、公平、科学、准确的原则,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答辩评议量化考核标准和答辩评议方法。

我们机械设计和机械电气设计高级和中级评委会制定的量化考核标准中的考核内容共有三个方面五个项目,即:

(一)论文评价

(二)答辩评价

(三)综合评价(1、含学识水平2、工作能力3、工作业绩) “论文评价”是专家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对有严重抄袭问题的论文,可给予最低分。

“答辩评价”主要是记录申报人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准确率。

三个方面五个项目可能会有些交叉和重复,但目的是要准确记录申报人在答辩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立体地多侧面地将申报人的综合水平反映出来。

专家根据申报人报送的评审材料,通过答辩面试,参照有关量化考核标准,对申报人做出具体评价。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四篇_高级职称评审论文格式样本

申报论文

(高 级)

题目:

单 位: 姓 名: 课题方向:

年 月 日

摘 要(标题1,宋体,二号字,居中,加粗)

(样式: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或四号字;段落:1.5倍行距) □□□□□□□□□□□□□□□□□□□□□□□□□□□□□□□□□□□□□□□□□□□□□□□□□□□□□□□□□□□□□□□□□□□□□□□□□□□□□□□□□□□□□□□□□□□□□□□□□□□□□□□□□□□□□□□□□□□□□□□□□□□□□□□□□□□□□□□□□□□□□□□□□□□□□□□□□□□□□□□□□□□□□□□□。

关键词: □□□,□□□□,□□□□(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关键词要3~5个)

目 录

摘 要 ………………………………………………………………….…..….........Ⅱ 绪 论 ……………………………………………………………………………….1 一、□□□□(标题1+居中)……………………………………..………………2 1、□□□□□□□□(标题2)…………………………………………...…….2 2、□□□□□□ ……………………………………………...…………………..2 (1) □□□□□□□□.………….……………..……………………….………….2 (2) □□□□………………...……………………………………………….……..2 二、□□□□ ……….…………………………..…………………………………..3 三、□□□□………….………………..……………………………………………3 1、□□□□…….…………………...……………………………………...………4 结 论………………….……………………………………………………………..4 参考文献……………….……………………………………………………………..5 附 录………………….……………………………………………………………..6

绪 论

(样式: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或四号字;段落:1.5倍行距,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

(论文主体)

一、□□□□□□

1、□□□□□□□□(标题2,宋体,三号字,加粗)

(样式: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或四号字;段落:1.5倍行距) □□□□□□□□□□□□□□□□□□□□□□□□□□□□□□□□□□□□□□□□□□□□□□□□□□□□□□□。

2、□□□□□□□□□□□□

□□□□□□□□□□□□□□□□□□□□□□□□□□□□□□□□□□□□□□□□□□□□□□□□。

(1) □□□□□□□□□□□□(标题3,宋体,三号字,加粗)

□□□□□□□□□□□□□□□□□□□□□□□□□□□□□□□□ 如图1-1所示,□□□□□□□□□□□□□□□□□□□□。

【高级工程师论文】

(图形居中)

(5号字图下方居中)图1-1 □□□□□

(2) □□□□□□□□□□□□

□□□□□□□□□□□□□□□□□□□□□□□□,┅┅┅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五篇_中高级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要求汇总

中高级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要求汇总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止一次被问及中高级职称评定对论文发表的要求,现就各专业中高级职称评定对论文发表要求整理如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望指正。本文作者:7天论文网,网址为一、安全工程师

论文与论(译)著,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 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CN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本条件所指论文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均不含增刊、特刊等。期刊必须有CN刊号,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价值,不少于3000字。业绩与成果、论文与论(译)著、技术报告等是指执笔人。)

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译)著(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主持撰写过两篇专项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经同行业专家认定,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并对安全工程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市(厅)级或大型企业立项科研课题及其技术报告,经主管部门或归口部门组织同行业专家评审认定具有独创性见解,具有实用价值。

二、电气工程师

1、中级工程师

论文与论著, 符合下列条件中二条以上(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1)、(2)、(3)条中的一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一万字以上。

(2)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3)在省(部)级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专业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在省辖市(厅)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专业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其中二篇为第一作者)。

2、 高级电气工程师

论文与论著, 符合下列条件中二条以上(从事研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1)、(2)、(3)条中的一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二万字以上。

(2)在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或在国外科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3) 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二

篇以上(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或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学术会

议上宣读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其中二篇为

第一作者)或在国际学术年会上宣读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三、矿山工程专业

1、中级职称

论文与论(译)著,任助理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

(1)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CN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市(厅)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一

篇以上;

(2)公开出版本专业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含参加编写的《设计手册》),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3)两篇以上科研、设计、施工项目及生产实践的技术报告,经同行专家评议,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水平;

(4)参加编写的行业标准、规范或通标定型设计一项以上被采纳颁行;或主持编写的企业技术标准、技术规定被采纳、实施;

(5)参加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2、高级职称

论文与论(译)著,任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

(1)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CN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2)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含参加编写的《设计手册》),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或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译著,本人翻译5万字以上;

(3)主笔撰写二项以上本人直接承担的省(部)级或大、中型矿山工程设计规划、建设施工、生产项目的设计文件或技术报告,通过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评审;

(4)主笔编写一项以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被省(部)级业务主

管部门采纳,或主笔编写二项以上大型企业技术标准被推广(前五名);或大型企业内训教材,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

四、林业工程专业

1、 中级职称

论文与论(译)著,符合下列条件中1条(从事研究开发人员须符合

(1)(2)(3)的1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2)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3)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专业学会获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以上、三等奖2篇以上,或在省级专业学会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以上、二等奖2篇以上。

(4)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5)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省辖市(厅)级以上本专业技术标准1项以上,并颁布实施。

2、高级职称

论文与论(译)著,符合以下条件中1条(从事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符合(1)(2)(3)条中的1条):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本人撰写3万字以

上。

(2)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3)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外学术刊物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高级工程师论文】

(4)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5)作为主持人,编制省级以上本专业技术标准1项以上,并颁布实施。

五、建设工程专业

1、中级工程师

论文与论(译)著,任助理工程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译著或培训教材、技术手册,本人撰写一万字以上。

(2)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独著或第一作者)。

2、 高级工程师

论文与论(译)著,任工程师或执业资格注册任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条以上: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六篇_高级工程师评定

高级工程师评定条件

一、职称外语免试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1、具有省级以上政府教育、外事等主管部门认可的一年以上国外访问学者、留学经历,取得相关证书或证明,首次申报中高级职称的。

2、晋升副高级职称时外语考试成绩合格,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外语要求属同一级别的;或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外语要求不属同一级别,但男年满55周岁以上、女年满50周岁以上的。

3、公开出版过外文专著、或5万字以上译著(第一作者)的。 4、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者申报正高级职称;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者申报副高级职称的;或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申报中级职称的。

5、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通过I级申报中级职称,或通过A级申报高级职称的。

6、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进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人选或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或获国家科技奖三等奖以上或省科技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或市州科技奖一等奖前4名人员;或专业工作能力业绩突出,在全省行业内或市州作出重要贡献,受到省部级以上本专业表彰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

7、乡镇及以下单位(含在乡镇的县市及以上直属单位)中,男年满45周岁以上、女年满40周岁以上,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的。

8、男年满55周岁以上、女年满50周岁以上,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

9、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学创作、群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其中,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应参加省组织的医古文或古汉语考试)。

10、外语专业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原有第二外语要求的;或外语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申报副高级职称的。

11、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

12、同级申报转换系列(专业)人员,晋升前一职称时已参加与现职称级别要求相同的外语考试,成绩合格的。

二、职称计算机免试条件

1)参加人事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考试,获得资格证书或水平证书者。

(2)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3)年满50周岁者。

(4)在乡镇以下(含乡镇)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符合上述免试条件之一者,填写《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审批表》(一式两份),报省职改办审批并办理免试手续。

高级工程师的破格条件是哪些

一、取得本科学历后,担任工程师职务满3年;或取得专科学历后,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或在第7、8、9、10款中累计2项(次、篇):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项目之主要完成人; 2、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获得者; 3、公开出版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4、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或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起草人; 5、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6、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新产品开发、优秀设计的主要技术人员; 7、获得区、县、局、总公司级科技进步奖2次; 8、在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技术论文(独立撰写3000字以上)2篇; 9、取得本专业技术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 10、获得区、县、局、总公司级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次。二、长期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工程项目、课题的技术骨干,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普通班毕业,担任工程师职务满8年。 2、取得专科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并担任工程师职务满8年。 3、1969年底前高中或中专毕业并参加工作的人员,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满30年,担任工程师职务满8年。

提问者采纳

高级职称评定条件

①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 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②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③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职称计算机要求: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3、外语条件:参加A级考试【高级工程师论文】

必须提前考了计算机和职称英语,发表过论文

每年6月开始,留意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的网站,就可以提交资料报评审的了

与户口所在地没有关系

根据省市职称办有关文件和工作要求,我市2010年报送高级工程师评审材料和有关要求如下:

一、申报高级工程师范围与要求

申报对象应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的机械(农机)、电子信息、化工(医药)专业,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一)学历、资历要求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

3.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4.大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大专毕业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5.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三等奖(或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6.取得发明金奖,经本专业专家审定,该发明为解决技术难题,对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所述从事本专业工作及工程师任职年限,统一计算到2009年年底。

(二)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市(厅)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或市(厅)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奖项目的获奖者前三名(以奖励证书为准)。

2.市(厅)级重点项目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及相关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

3.负责完成一项大型或两项中型工程成套项目研究、设计、安装调试任务,经实践检验,达到了要求,通过鉴定或验收。

4.负责完成两项技术难度较高和复杂的产品或关键部件的研究、设计、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经同行专家评审或鉴定,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5.负责完成两项省(部)级或三项市(厅)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转化为生产力,经实践检验,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6.负责完成两项省(部)确认的定型或优秀产品开发,并转化为生产力。

7.取得发明专利一项,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高级工程师论文】

8.提出一项科技建议,为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经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对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

9.负责制定本行业或大、中型企业发展规划、计划,经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10.负责完成一项国家、地方、行业技术标准及一项重点产品标准的制定,或三项重点产品标准的制定,并获批准、公布,用于生产实践。

11.负责完成一项重大项目的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2、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以上,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论文、著作要求

任现职期间,撰写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公开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3.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有较高水平的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3篇。

二、延期申报对象

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1.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

3.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三、报送材料的内容

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三份。

2.“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三份。

3.任职期内的专业工作情况,考核情况、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证书。

4.任现职以来的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5.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成果及其获奖情况、专业技术项目完成情况、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的材料(证明)。

6.任现职以来的本专业(学科)论(译)著1部或省级杂志发表的论文2篇或研究报告等3篇以上。

7.省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原件。

8.学历、学位证书,现职称评审表或批文、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所从事专业的培训上岗证书、职业证书的原件和彩印件。

9.有效劳动合同、聘约、劳动手册、社保交费单、养老保险手册等原件和复印件。

10.身份证原件和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

11.面试答辩表一式两份。

12.材料目录及评委会需要的其他材料。

申报材料应当按要求提供原件,各市、区、局应对各类证书、作品复印件的原件进行核对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核对无误的字样,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上述材料除1、2项外,其余均按规定装订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内。增补材料作为附件另外装订。

四、报送评审材料的要求

1.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职称办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评审材料的核实工作。学历、资历、职称计算机成绩等都必须真实且符合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资格条件规定。材料书写要清晰、工整,材料装订要规范。原件审核后在复印件上盖章,留下复印件,退还原件。手续要完备齐全。按照属地原则,无主管部门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材料应报所在市、区职称办审核盖章后送苏州市职称评价中心。

2.技术业务工作总结要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申报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总结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简历;二是参加过何种继续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及目前的学术水平;三是主要工作业绩奖励情况;四是论文、论著等作品及证明材料情况;五是申报理由。

3.非本系列中级职务晋升高级工程师资格,须经工程中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凡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必须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答辩,面试结果交市职称评价中心保存。

申报材料和各类表格式样必须按规定要求准备和装订。

五、职称计算机要求

申报晋升高级工程师资格者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应符合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资格条件。

1.参加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取得《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2.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以上。

3.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

高级工程师论文 第七篇_高级职称论文

巧用激光干涉仪

――提高U5龙门加工中心精度

XXX

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为了解决U5龙门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误差过大的问题,

通过正确选择热膨胀系数,对该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及反向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29565/

推荐访问:高级工程师论文要求 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