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职场励志 > 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时间:2018-03-12   来源:职场励志   点击:

【www.gbppp.com--职场励志】

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第一篇_对职场的认识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借口是实质是推卸责任

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

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II 服从,行动的第一步

视服从为美德

说谎是最大的罪恶

纪律-敬业的基础

对立情绪要不得

工作中无小事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立即行动

III 做最优秀的员工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

责任-荣誉-企业

多加一盎司,工作就大不一样

我心目中的优秀员工

全力以赴

IV 超越雇佣关系

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忠诚是无价之宝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

带着热情去工作

荣誉感-团队的灵魂

自动自发地工作

努力工作,优劣自有评说

在瑞泰我是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而且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来到瑞泰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让我懂得道理要比在扬农半年懂的还多。在扬农的时候干啥都有师傅看着,不会的师傅干,可是到这里我慢慢感觉到了工作上的压力,以后干啥都要靠自己了,我慢慢的对工作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如今,有不少员工把薪水作为他们选择工作的标准,把工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于是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就为这点钱,要那么卖命吗?”“市场经济要讲究等价交换,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他们总是想,反正老板给的也不多,所以只要能应付老板就万事大吉,没必要那么认真傻干。

这便是打工者的“哲学”,这种哲学在现实中无处不在,他们希望干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钱。他们的信念是:老板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样才不吃亏。 “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真的就不吃亏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两个真相:

首先,一个人在企业里工作,最终要获得的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仅仅是金钱,固然不能说你错了,可是,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钱而工作,那就毫无意义了。工作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是为钱而忙、为钱而奔波,那么这份工作也许很难让你获得快乐。 除了谋生,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追求,比如成就感,比如同事之间的友谊,比如自身的成长和成功。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员工大会上说:“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处境非常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受不了苦的走了,嫌赚钱少的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心希望阿里巴巴成功的人。结果,当初留下来的人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一个人从他的工作中若只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么他无疑是很可怜的。因为,他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真正值得做的争情,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在工作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体

现自我价值;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的时候,就表示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自然就应该热情主动的去做;只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能发挥的才能和挖掘自己的潜力;不为眼前成绩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我们应在工作中和工作完成后总结经验,挖掘和发现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改进。要学会承认错误,善于改正错误。工作要细致、负责、尽心尽力,而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公司的利益不受伤害,尤其是特种做业的电工工作,一定要切记这一点。

在一项工作完成后的空闲时间里回顾一下自己做得如何?有哪些缺陷?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足?在这次完成的工作中学习到什么?自己给自己评分。吸取它人长处的同时也分析它人的缺点,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缺点,主动去克服和改善。对待工作不但要求自己尽善尽美,而且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工作完成标准,并严格要求自己。正如知名企业海尔的精神:日事日毕,日事日高。总的来说,工作要热情主动,积极进取,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要有

一种永不放弃的思想。那么你得到的报酬将是:积累的珍贵经验+良好的训练+成长和自我展现的机会+良好的声誉+薪水。 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你的责任,更是对公司和领导最大的支持,你的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以自己的言行实践来表达你对国家、对公司忠诚,体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人格魅!

对职业的认识

俗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攀登上成功的顶峰的可能,但胜利却永远只向强者招手!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和坎坷,跌倒在所难免,受伤毋庸置疑,难的是你能否在饱经困难和挫折后,仍能喊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大学只不过是一座象牙塔,我们进入了这里,总有一天要走出来,想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一份稳定的工作必不可少,然而,无数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走进社会,在应聘求职甚至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方面,都觉的迷茫,面对汹涌的社会大潮不知所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大学期间,他们心中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清晰明朗的、可量化的打算。为了避免这一重复过无数的局面发生在我的身上,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明确的打算,为了更好地对自己的未来做规划,获知就业的相关信息以及认识职场、了解职场,我选择了人物采访的方式

通过的这次的人物访谈,我得到了在学校课堂和就业网站上得不到的信息。我们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较强的工作能力,还要注意为人处事的一些细节,这是采访中我最大的获益。对于跳槽、工作态度,我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职业规划有指导作用。就收获而言,这次访谈是有效的,是成功的。但是采访前,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把一些问题遗漏了,获得的信息不全,以后若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在这方面改进的。

活的态度,同时也从对待生活中反映出这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根据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对工作很反感,把工作看成是负担和惩罚,他们经常抱怨、牢骚满腹,嘴里常常说的是“累”;第二类人比较实际,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因此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类人则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快乐,把完成的劳动成果看作是自己的一种成就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创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享受快乐。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坚持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是一个人长期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的体现。

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常理,也是快乐工作的前提,古希腊人伊索讲过:“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享受”。美国总统林肯也说过:“人生的乐趣隐藏在工作中,如果充满热情地工作,就能享受到更快乐的人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充满激情,也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工作不是为某个人干的,更不是机械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有过热血沸腾、豪情满怀的时刻,都曾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也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干出过成绩,为社会、为企业做出过贡献。

但是能否长期快乐面对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把工作和企业、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起为社会进步、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的目标,焕发向上进取、献策献力的激情,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向着心中的目标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另外,我们每个人还要善于调整心态,平衡心理,从自己的主观上乐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果单纯的认为工作是否快乐,取决于外部因素的话,我们就能找出一千种不开心的理由,永远都不会快乐。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未达到十全十美的,各种情况、各种变化、各类人群等等客观因素永远存在。各类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曲折、磨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主观上正确对待,一分为二看待事物、分析事物,还是会从战胜挫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要想快乐工作就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要有团队协作精神。经调查,凡是对工作不满和牢骚不断的人,大都是与企业氛围和团队之间产生隔阂,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与人产生摩擦,不光自己工作起来不快乐,往往还容

易造成周围别人的懊恼和沮丧。所以,要想快乐的工作,就要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

员工工作并快乐着,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领导艺术,这就取决于每个管理者在工作中对员工的尊重,日常交往中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对员工的工作环境、酬劳、上下关系相处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清楚员工们的感受,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和关爱,使企业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对于一个刚走进工作大门之中的我,需要做好的就是自己该做的事情,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使得自己在工作中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对所做的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第一,要明确工作职责。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要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态,明确这个环境的生存规则。对于我的工作来说,就是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自己对自己工作有什么样的理解,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接受自己的工作职责,才能用心去工作,按着职责努力做好。管理者的工作是明确要求,制定规则,协调统一;工作人员的工作是按着工作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努力做好,同时最好能够创造性地做好。 第二,明确工作流程。对于工作来讲,明确工作流程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工作顺畅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工作流程,就是这个环境下的工作流程,管理者、次管理者、部门主管、工作人员,一级一级地相互衔接,链条连接有序,这种流程应该是具有顺畅的传递性,上面下达指令和要求,下面认真履行并创造性做好,下面的有问题和建议,及时地传递到上一级部门,及时得到解决。工作中工作问题是应该是没有忌讳的,上传下达,下建上议,应该是在和谐统一的氛围下进行交流和解决。

第三,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有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应该说我们自己就应该知道该做什么。可在现实的工作中,有时我们总会糊涂,不时地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提起的原因所在。自己该做什么,如果自己明确了,自己不会有麻烦,也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更不会给整个工作带来麻烦,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也得明确。不然,我们自己仔细想想,麻烦会不会很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明确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能够在一个环境里持续工作的基础。对于学习实验与检测的我,我的职责就是通过学习各种工程实验上的技术规范,用最短的时间去熟悉它,使得自己能够更快、更熟练、更正确的去操作它。

第四,明确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我想自己也就会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刚开始,我们未必就真的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对不该做事情的思考,一定要以我们该做的事情为基础去思考,什么不该做,有什么标准?我想我们必须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凡是有违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事情不能做,凡是有损自己工作形象的事情不能做,凡是不利于团结的事情不能做,凡是有消极影响的事情不能做。

第五,学会比较,促进自我。人生就是在自我的比较中不断前行,在比较中使自己更加完善,以便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我们需要在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中进行比较,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这也是自己的做事原则。学会比较,正确行走,对自己促进的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促进。

第六,多谈别人长处,少谈他人短处。这是一个人与人相处、与人工作中处事的一种理念。如果一个人想在一个环境中立足,并取得成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讲得好“祸从口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本着“多谈别人长处,少谈他人短处”的理念,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在人生前行中,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灿烂多彩。

总之,学会自己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工作流程是关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是保障,学会比较是前提,多谈别人长处,少谈他人短处是原则。同时,工作中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设身处地,学会自我检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职业化的理解

“职业化”我对它的理解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也可以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同时“职业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职场行为与操守规范:它是职业人训练有素的体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充分符合企业与职场的需要。

二、基本素质:它是作为职场人士的基本素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与行为准则。

三、文化氛围:它是一种在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事规则。在职场中的人都用这种语言说话,都用这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

四、精神、力量、规则:它是对事业的尊重与执着的热爱,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精神,是追求价值体现的动力,是实现事业成功的一套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五、它就是为了达到职业的要求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历程。职业化有很多外在的素质表现,比如着装、形象、礼仪礼节等,也有很多内在的意识要求,诸如,思考问题的模式,心智模式,内在的道德标准等。

六、它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就是专业和优秀,别人不能够轻易替代;就是不断地富有成效的学习;职业化就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等等。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职业化”的一点理解,但我知道“职业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明年是我们技术部为“职业化”的一年,我想我会在未来这一年工作中,以“职业化”的标准来衡量、督促自己,使自己真正的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绿地人。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院非常注重对我们的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新学期伊始,我们就开展了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的学习。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企业人、一个吃苦耐劳的劳动者、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人,为学生职业生涯提供坚实的平台,也为学生的未来人生营造发展的空间。

俗话说:人无志,不成事。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对自身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职业人,我们应该具备以下这些职业条件:

敬业。一个人对自己职业不敬,便是对这一职业的亵渎,其结果是会把事情做坏,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双重损失。敬业就是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加以研究,勤勉从事的意思。做事为学,有慎心,不怕劳,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

乐业。“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乐业,人才能从职业工作中得到精神享受。对于职业的态度不同,有的是以热情拥抱的态度迎接职业,有的是以冷酷无聊的态度迎接职业。其结果是,前者把职业当成是亲爱的永久伴侣,从中获益;后者则只是得到烦恼,甚至是伤痛。所以,乐业对人的一生很重要。乐业的要求对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达到的要求,我们应该要以正确的、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职业平等。“七十二行,各有差别”,我们必须树立“职业平等”意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做哪方面的工作,都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都是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必须摒弃职业贵贱观念。虽然,我们在平时会听到一些歧视性的言论,但是我相信当你看到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在你我共同的努力下创造出成绩并被外界认可的时候,自豪感会由然而生。

责任心。拥有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一份工作、办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个人所必须的条件。踏进社会,我们将会面临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我想只有一个拥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古人云:“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无论什么职业,责任心、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进取心。有了职业,我们还必须有进取心,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发展起来。如果没有进取心,固步自封,工作上不想精益求精,事业就没有发展的希望。我们在开始工作时,应把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作为目标,这是今后扩大自己事业空间的基础。不要计较薪金薄厚,更不能自命不凡,不屑小就。而要爱自己的职业,深思研究工作改进之处,常保进取的决心。进取心不但是成业的要素,并且是成己的要素。

团结力。保证一个团体生机和活力,必须使得每一个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包容,成员间充分尊重对方意见,有人说,一个融洽的工作环境就是成功的一半。

然而,这些必备条件不是一朝一夕就等做到的,职业素养养成关键是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体现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在实践活动中去锻炼职业素养,在校园劳动中去磨练职业素养。

我相信只要拥有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心,从每件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也在一点点形成中。千里之行,至于足下。没有平时的积累就不会有当我们踏入职场成功的一天,所以,培养职业基本素养对现在的我们是非常必要的。

一、浅谈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脑对职业的反应,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枢纽。在职业意识中,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它们相互依赖于对方而又互相影响,它们构成的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对于我们的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1.职业意识改变我们的职业准备

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准备阶段,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形成了一大批职业意识淡薄的大学生。我们不知道一名标准的职业人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素质以及能力,以至于无法定位自己的位置,没法正确的把握机遇,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甚至遗憾终生。

大学生求职应该以职业意识为先导,仔细了解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等职业意识,通过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来锻炼、获取,提高竞争力必须建立在强化职业意识的基础上,认识到它是就业和开展工作的前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的优势,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职业意识确定职业生涯

大学生的就业极大的受到了职业意识的影响,而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观点、看法等,对于一种职业的选择,“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职业意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一些毕业后的大学生,因为职业意识的严重扭曲,使得大家都不顾一切的前往沿海去,大城市跑,往政府部门、外企等单位挤,总是想挑选那些条件好、待遇高、压力小的行业,始终挑三拣四,在不断的放弃中丧失机会。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职业意识——投身社会需要、贵在奉献等职业意识,勇敢承认各种职业、岗位间存在一种差别,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选错我们的职业,以至于后悔一生。

3.生命质量要依赖于职业意识衡量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人的生命质量提出新说:“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质量主要是看他自己是否活的有价值,而不简单的依赖于工作的对象、报酬以及工作环境,关系到一个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对于工作的认识、感情等,极大的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职业意识的观点中,有些人仅仅把工作看做一种生存的手段,我们对于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感情,甚至丝毫不在乎工作的成与败,每天的工作成为我们的累赘,但是却不能抛弃;而另外一些人,把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断地自愿为工作投入自己的身心,每天都能积极地对待每项任务,有着饱满的激情,我们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不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工作的,能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我们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经营团队是由我们所有员工所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他即由我们大家来维护、创造、又给每人带来了生活的经济利益与精神生活维护团队的声誉和利益,不说诋毁团队的话,不做损害团队的事。分清职业与业余的不同,从而在扮演职业角色时,能够克制自己的编好,克服自己的弱点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知识不断出现,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意识、不断充电、吸氧、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才有可能实践人生价值,从而使我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影响着现在的职业准备、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地争抢自己的职业意识更好的就业,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浅谈职业生涯

所谓生涯,就是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这一整个的过程,以及与你的生命过程有关联的生活的全部。大学生涯就是我们进入大学以后一直到毕业这个时期所包含的大学生活的全部。大学生涯是人生历程的关键阶段,我们应如何去理解大学生涯?

1.大学生涯是人才成长的飞跃时期

大学生涯是人才定向的关键阶段。大学是人才分流的枢纽,由具备中高等教育水平的比较优秀的青年汇集而成的洪流,将通过大学这一分流枢纽,分别流入不同渠道,成为社会不同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现代人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专业性,大学生的人才定向,就是要按照一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成才修养。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理解人才专业化的涵义,将自身素质发展与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自觉地、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随意地选择和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强化职业意识,依据特定的职业要求,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大学生涯是人才成长的转折阶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就人才成长过程中某一相对独立的时期而言,也是沿着由低到高的程序不断发展和演进的,既有量的渐变,又有质的突变和飞跃。大学生作为成才修养的主体,必须准确地把握时机,既不要超越成才过程中客观固有的阶段性,把下一阶段才能做到的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但又要在这一阶段为下一阶段做适当的准备,积极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向高阶段飞跃。同时,人才成长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一帆风顺,恰同攀山越岭、逆水行舟,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湍流险滩、敢于劈波斩浪的人,才能到达胜利彼岸。大学生只有不断强化成才的内驱力,才能顺利向创造期飞跃,最终获得成功。

2.大学生涯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于刚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莘莘学子来说,大学无疑是人生旅途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加油站”。大学生涯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看属于职业发展的早期,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前的系统的准备阶段。在我们连续几年对毕业生进行的职业意向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意向的明确均是在大学期间完成的。可见,大学生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处于大学生涯的青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多处于青年中期,这是从少年心理过渡到成人心理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达到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水平,理想、信念、自我意识倾向性接近成人发展水平的过渡时期。处在大学生涯期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知自己的身心特征,能够较为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人生观已比较稳定地确立起来。

大学生涯是青年学生职业理想、职业意向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校大学生虽然没有正式投入职业生活,但对职业的思考和初步的尝试已成为其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其职业理想在此阶段逐步明确与具体化。经过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

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第二篇_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看法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7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7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一)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据统计2006年就业率状况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1%和79.3%,与2003年同期相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都略有下降,而专科和高职的就业率有所上升。

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总体上来讲,就业率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依旧不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因此,本项研究对大学生的相关观念与态度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作为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

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03%)。 论及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2、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本次问卷调查显 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就业能力仍有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06年教育部相关调查问卷显示,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如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时,在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出现在专业能力(31.88%),自我表达能力(35.80%)、外语能力(32.09%)、人际交往能力(30.36%)等方面。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恐惧感可能更高。以人际交往为例,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的为26.51%,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31.99%。

(2)社会经验普遍不足。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这也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值得重视的思路和途径。

1、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调查的多家单位中,有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联系,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

3、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改进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特别应该加入就业心理的课程,学校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方面做好工作。

三.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家庭与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的仅为4.83%。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就业水平通常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就业职位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地区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供本地毕业生选择,而欠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通常相形见绌。

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这方面因素为自变量所进行的重点考察表明,尽管这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三)多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

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1、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1)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2)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首先,这是合理

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

2、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系统性专门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专业实习则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的准备。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

(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校内活动之外,校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已被学生视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应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也提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单位的实习,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

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是根本。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1)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现实经济发展相匹配。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或专业所面临的不同就业形势。;二要充分考虑专业内部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整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型,复合型人才。

(2)要将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有志于尽早进入市场竞争的学生的需要,提高竞争力。【大学生对职场的看法】

(3)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望,注定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同源性。但是,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张皮或者职业技术教育日渐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的状况

2、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自为阵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事实上,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就有一些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以此作为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也应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就业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对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的培训;此外,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广泛的,它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某种信任关系(如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决策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首先,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制。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即通过保护性政策限制外地生源和外地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本地区就业的现象,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其次,加强管制,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监管工作。包括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包括灵活就业的人员的就业率和不包括灵活就业的就业率,分析和判断隐性就业带来的就业率计算失真的问题,公布并分析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时,政府可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平台,详细地公布各专业乃至每个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26826/

推荐访问:大学生职场礼仪 大学生职场优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