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时间:2018-11-30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第一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知识点

一.概念: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3.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民族的形成。这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4.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5.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6.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7.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8.民族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9.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0.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的关系。

11.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12.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二.理解:

1.共同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是民族的基本特征。

2.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相近和就近认同是中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

3.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口发展是民族发展包括的内容。

4.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5.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是民族问题的特点。

6.因为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的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近相同,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说民族特点在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差距长期存在。

7.因民族问题既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8.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是:经济与政治,现实与历史,民族与宗教,国内与国际问题的交织。

9.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与指导思想与民族问题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10.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需要坚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文化的繁荣,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国际环境。

三.大题(必背知识):

1.民族问题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2)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4)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致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2.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表现:(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3)民族问题关系一人民的福与祸。

3.社会主义时间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意义:表现是方面的,主要有五个:

(1)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2)种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3)各民族间

的互相信任增多(4)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5)各世族实现唯心伟大复兴的意识支援前线中。

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结果,更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原因:

(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多。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交往、了解、亲近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4、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主义为什么?

1.随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的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重要目标。2.国内一些民族分裂,恐怖分子打着民族的旗号进行分裂和破坏活动,这种里应外合,内外勾结的格局决定了反渗透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3.发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圣神责任和义务。

5、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内容: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同一区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6、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根本途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如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员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意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的巩固,提供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

阿勒泰市实验小学民族团结知识

1、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消亡: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民族发展必然和最终的结局。

3、民族同化:民族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其中一部分人,因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4、民族融合: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本民族的特征和差别,而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体。

5、民族平等:各民族的成员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得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6、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8、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9、民族团结“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凉解

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11.哪一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答: 1983年.

12.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是为了什么?答: 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13.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答: 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4.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15.新疆全称是什么,首府是哪里?答: 新疆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是乌鲁木齐,伊犁的全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6.“学雷锋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17.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什么?答: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18. “地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每年4月22日为全球性的“地球日”。

19.“禁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5月31日是国际禁烟日。

20. “环保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

21.“禁毒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2.“预防艾滋病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

23.“法制宣传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 12月4日“法制宣传日”.

24.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25. “三德”指是什么?答: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6. “四有” 指是什么?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7. “四个认同” 指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28. “五爱” 指是什么?答: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9.“三个交通安全” 指是什么? 答:行走安全、乘车安全、驾驶安全。

30. “四个人人” 指是什么?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31. 每年几月份为公民道德建设月?答:每年3月为公民道德建设月.

32. 我国全称是什么?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公里?人口多少亿?共有多少个民族?首都是哪里?答:我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共有56个民族,首都是北京。

33.新疆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多少 ?人口是多少万?答:新疆的面积是16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人口1963万。

34. 新疆共有多少个民族成份?答: 新疆共有55个民族成份.

35. 新疆主要居住的民族有哪些?答: 新疆主要居住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柯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翰尔族、塔塔尔族。

3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7.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国版图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答: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行使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于汉朝版图。

38.与新疆毗邻国家的国家有哪些?答: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

39.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40.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是什么?答: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1.“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42.什么是邪教?答: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标榜、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43.邪教的本质是什么?答: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44.1954年10月7日,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支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45.随着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推行,在哪一年新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教育。答:2006年。

46.在哪一年,新疆贫困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答:2008年。

47.实施“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答:实施“双语”教育,对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8.为使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从2000年起,国家在北京、上海等12个经济发达省市的13所中学开设了什么?答:新疆高中班。

49.2005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什么?

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0.2004年,“东突”势力在境外拼凑成立了(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此后,“东突”势力一直在密谋策划分裂和暴力破坏活动。

51.“75”事件的性质是什么?答:“‘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

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同类事件中,乌鲁木齐‘75’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大、影响最恶劣。”

52.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是什么?答:可以概括为:性质不同;教义教规不同;活动场所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时间和内容不同;危害结果不同和适用法律不同。

53.邪教的危害有哪些?答:(1)破坏家庭;(2)骗取钱财;(3)破坏生产;(4)奸淫妇女;(5)残害生命;(6)毒害青少年;(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8)危害基层政权。

54.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指的是什么?答:毒品、艾滋病和暴力恐怖活动。

55.六个好”的内容是什么?答: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人民解放军好。

56.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什么?答: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生活。

57.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指: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58.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59.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答: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生长的国家所具有的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爱国义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国家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精神特质的总和。

60.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新疆哪一年和平解放,哪一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1949年、1955年。

61.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总长近2000公里。阿尔泰,蒙语的意思是什么?答:金山。

62. “35436”育人工程的内容是什么?答:“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新疆“三史”、 “六个好”。

63.“三歌”(国歌、团歌、队歌)分别是:答: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团歌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队歌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64.在校学生不得从事宗教活动,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是由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65.今年三月是自治区第几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答:第13个。

66、维吾尔族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羊肉抓饭、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 维吾尔族的节庆是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哈萨克族的节庆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

第三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

民族团结知识问答题

1.新疆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三非”指的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出版物、非法宗教网络传播活动。

4.“四化”内容是什么?

答:庭院化管理、网格化覆盖、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支撑。

5.社区“十有”条件是什么?

答:有人员、有编制、有阵地、有经费、有食堂、有警务室、有车辆、有巡逻队、有高配待遇、有文化活动中心。

6.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阐释了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9.“三个防止”指的是什么?

即坚决防止重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非法聚

集和打砸抢烧重大突发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民族冲突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10.民族平等的含义?

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11.正确处理新疆民族问题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

1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四个意识”教育是指什么?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什么?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

15.做到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6.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什么时间开始的,今年是第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1983年5月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是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17.民族区域自治应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二是坚持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三是坚持自治民族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

1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21.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22.“四个人人”是什么?

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23.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4.双五好:五好宗教场所、五好宗教人士。

25.“两居”工程:安居富民和定居兴业工程。

26.四大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27.三期叠加: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

28.三个坚决防止:坚决防止类似“7·28”这样的大规模暴恐案事件,坚决遏制暴恐案件多发频发势头,坚决防止暴恐活动向内地发展蔓延。

29.一反两讲: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30.五把钥匙: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31.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32.“三股势力”是指什么?

是指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3.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民族分裂主义。

3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35.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36.“四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7.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

“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38.“三个不忘”指的是:

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39.社情民意的概念?

社情民意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

40.九类重点人员密集场所:飞机场、火车站、公交站点和BRT车站、商场市场、广场公园、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旅游景区。

41.“六小”复杂场所:小宾馆(小旅店)、棋牌室、网吧、影剧院、洗浴中心、体育休闲馆所。

42.两证一担保:疆内重点地州来乌流动人员租住房屋,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便民联系卡,并由本市居民或所在单位担保。

43.“六功”歪理:伊斯兰教确定“念经、礼拜、封斋、课税、朝觐”为五功。但“三股势力”将所谓“圣战”作为第六功,完全是歪理邪说。

44.三管一负责:“三管”指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士管理、宗教场所管理;“一负责”指领导干部负责制度。

45、两模范: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民族团结模范社区(村)。

48.四强: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强。

生等。

46.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什么?

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四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总结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总结

为响应号召,深刻领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精神,我校特组织举办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我系四至八年级各班均参加本次竞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好人风险题三轮决出比赛前三名。11月22日下午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比赛。通过激烈角逐,

在比赛结束之际,亚克甫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强调并指出,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在当前形势下至关重要,作为当代学生应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对比赛中队员们丰富的民族知识给予了赞扬,要求大家应再接再厉,增加知识储备,做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 本次活动在我系掀起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浪潮,在了解新疆地方史与民族团结知识的同时,让每位同学深刻领会到“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性,自觉投身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去。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全体师生将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断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维稳、教学并重,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不懈努力!

德育处 2013年11月25日

第五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基础知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上通过,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答:2009年12月29日第十一届人大常务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0年2月1日开始实施。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共有5章41条。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

5.民族团结教育指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7.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新疆有多少个民族乡(43)

新疆从1982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的

今年是第3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目前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是指(民族团结)

四个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可 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新疆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

1、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的基本原则是;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法制原则;

坚持教育疏导原则; 坚持及时处理原则;

2、新疆“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他们的理论旗帜就是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 3、2009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大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各地自此成为祖国的组成部分。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要牢牢把握这一条。

6、新疆精神的具体内容是(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7、1983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五)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

8、当前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9、当前新疆工作的总体战略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一、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政治方向、着眼全局;坚持依靠群众、争取人心;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坚持慎重稳进、久久为功。

二、衡量新疆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什么?

答;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推进新疆和内地融合发展,有利于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三、自治区下发的《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创建活动意见》中提出的创建活动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联系实际丰富载体、齐心协力维护稳定、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四、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经济,4、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5、大力发展

【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五、五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答;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七进”进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

“五好”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四情”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五比”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锡伯族西迁节农历4月18日、达斡尔族沃沃其贝节是公历6月8日。 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新疆精神;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

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1949年9月2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5年10月1日。【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四种意识教育指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权益、感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干部,在中国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我国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火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宗教的特点: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民族观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标准是爱国爱教好、民族团结好、学识教风好、群众影响好、发挥作用好。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祖国领土与主权、祖国历史与文化、祖国统一与巩固、祖国保卫与建设、祖国人民与社会制度、祖国独立与繁荣,以及祖国前途与命运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三股势力”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分别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为基础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政治力量。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发

展、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时代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开放性;五是 群众性;六是创新性。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面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叫民族聚居区。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民族的分布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又多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一个民族聚居区内,也还杂居或聚居着其他的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原则;一、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二、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五、坚持教育疏导;六、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七、严格宣传纪律。 民族分裂主义,是指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分裂祖国统一,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政治主张、反动这会思潮和反动社会势力,是极少数仇视社会主义祖国的敌对分子,打着民族、宗教的

第六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部分基础知识

1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 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 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 处理民族关系的总原则:民族平等

7 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

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9 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团结

10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

11 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交错居住)

13 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4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5 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6 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17 影响新疆团结稳定的主要危险:

三股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8 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9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0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遵纪守法

21 思稳定、求团结、盼发展、争富强,是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22 新疆发展的两大目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3 新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新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2)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4)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第七篇:民族团结与知识感想

民族团结知识

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加强民族团结知识百题问答

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依里合木·牙生 编

一.新疆发展的光辉历程

1.建国60年来新疆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和重大部署,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近30年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疆在告别封闭的同时,也摆脱了贫穷、落后,走向进步,走向富裕,走向和谐稳定。1949年新疆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35亿元,195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31亿元,1978年达到39.07亿元,2008年达到4203.41亿元,经济总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呈几十倍、成百倍的增长。60年来,天山南北用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诠释着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然趋势。

2.建国60年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1949年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5万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累计完成14956.7亿元,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生产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新疆经济发展后劲。水利方面:塔里木河治理初见成效,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一期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投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成效显著,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7111.3万亩,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1174万亩,为农业用水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交通方面:铁路运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自1962年底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以来,相继建设了南疆铁路、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等。2005年开工建设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精伊霍铁路。2007年又开工建设了奎屯—北屯铁路、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等4条铁路项目。2008年开工建设了喀什

—和田、库尔勒—阿克苏复线等5条铁路,同时建设10条铁路,迎来了铁路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今年精伊霍等4条铁路将建成使用,届时新增铁路营运里程844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3769公里,构成了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疆、衔接内地、沟通亚欧的铁路运输干线。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1978年达2.38万公里,到2008年底,公路里程增加到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基本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国道干线为主骨架,环绕两大盆地,辐射地、州、市、县和农牧团场,东联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北达蒙古的干线公路交通网。民航机场从1978年的1个增加到2008年的15个,形成了连接100多个大中城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达到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油气管道总里程由1978年的443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6793公里,居全国第一位。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骨干电厂,发电量由1950年的0.01亿千瓦时增加到1978年的21.2亿千瓦时,2008年达到481亿千瓦时。电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220千伏主电网实现全疆联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2.94%,绿洲森林覆盖率达14.95%,12个地州、81个县市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实现了平原绿化,90%以上的农田得到了林网的有效保护。

3.建国60年来,新疆科教文卫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08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93.5%,分别比1978年提高3.6个和4.8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9.2万人,比1978年增加7.95万人;普通高校由解放初期1所增加到2008年的32所,本专科在校学生超过20万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2008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5601个,床位8万张,分别比1949年增加5547个和7.93万张;比1978年增加3020个和2.3万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94.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无到有,目前覆盖率已提高到50%以上,成为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渠道之一。广播影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新疆共有文化馆、艺术馆109个,公共图书馆98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3.5%。“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大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新疆参赛运动员取得1枚银牌、2枚铜牌的成绩,实现了在奥运会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就业和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1981年至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3.6%—3.9%的较低水平。2008年控制在3.7%,实现就业再就业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7万人次,是历年来转移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年。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和“新农合”的补助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安全饮水”、“无电区电力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一池三改”、扶贫开发等一系列“得民心工程”。尤其是实施的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和学前“双语”教学工程,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着力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上学、看病、饮水、用电、出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各民族群众得到了实惠,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4.建国60年来,新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如何?

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3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5倍和28倍。改革开放期间居民收入水平以每年14.9%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85平方米,比80年增加4.75平方米。穿着方面,成衣化、时装化遍及城乡;食品消费由“吃饱”向“营养方便型”转变;乘车难成为历史;城市电脑、数码电视、家庭影院成为新消费点;农村90%拥有彩电、洗衣机;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人均寿命予期72岁。

5.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1)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基础牢固,社会稳定。

(2)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3)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各族市民精神风貌不断展现。

(4)建设了一只相当稳定的精神文明建设专兼职队伍。

6.为什么说新疆6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党和国家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兄弟省去大力支援的结果,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加快新疆建设的步伐,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是国家在财力方面给予新疆巨大支持。1949年至1994年国家给新疆投资877亿元,占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14%,国家给新疆财政补助405.74亿元,占新疆财政总支出的56.18%;二是国家为了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措施。如实施了向西开发,建立西北大通道的战略,实施工业发展战略。实施棉、纱锭西移战略,把新疆作为向西发展的重要窗口和主要门户,推动了新疆对外开放的步伐;三是国家在经济

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给予新疆很多优惠政策,如赋予新疆八条优惠政策,每年安排内地学校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在银行信贷方面,每年安排数亿元贷款,用于扶持经济发展。在能源方面,对新疆破例进行定额投资补助。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国家安排大量资金用以解决贫困地区饮水、用电、通讯等问题。四是国家对新疆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同时,从解放以来,有大批的汉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新疆,为开发建设边疆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因此,新疆解放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和国家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兄弟省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7.为什么说新疆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答: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新疆各民族的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不仅关系新疆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也关系整个西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从新疆稳定的现实角度来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讲,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确定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决定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而新疆在中西部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央一经确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花基地和畜产品、糖料和粮食基地及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新疆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可以说新疆已拉开了大开发、大发展、大进步的序幕,前景无限广阔,前途无限光明。在这种情况下新疆社会政治稳定意义就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新疆作为我国西部边疆和开放的西部门户,与8国为邻,边界线有5000多公里,对外口岸达17个,稳定与否,事关国家安全和国防巩固,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二、正确认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8.为什么说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答:境内外“三股势力”制造的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行,是“三股势力”对各族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他们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第一,从法律的视角看,乌鲁木齐“7.5”事件是粗暴践踏我国《宪法》和《刑法》的特别重大的犯罪事件,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有明确目的的暴力犯罪事件。第二,从乌鲁木齐“7.5”事件的性质来看,它是境外“三股势力”煽动、境内分裂分子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也是一起惨无人道地滥杀无辜群众的暴力恐怖事件,其险恶用心就是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达到其分裂国家的罪恶目的。第三,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一是暴力犯罪分子在明处聚众闹事,以吸引注意力和警力,目的是在暗处行凶,实施打砸抢烧。二是在多处现场,集中“爆发”。三是事先预备凶器,分工明确。四是手段残忍,手法专业。五是冲击机关等要害部门,意图明显。这些足以证明这次事件绝非一般的暴力事件。

9.为什么说广东韶关“6.26”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

答:2009年6月26日,发生在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员工与内地汉族员工群殴事件,被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世维会”)等境外“三股势力”极力炒作为一起“民族事件”,将其上升为是汉族人欺负维吾尔族人的民族问题。然而,这一事件并不是一起“民族事件”(民族问题),而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因为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是“民族问题”,其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发生事件的起因是否涉及到民族的根本利益;二是参与者双方能否代表本民族的整体;三是是否危害到了某一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事件时,是否带有明显的民族倾向性。根据上述标准可以看出,广东韶关“6.26”事件不是民族问题,而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因为:第一从事件产生的起因来看,案件是由几名维吾尔族员工调戏一名汉族女实习生引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妇女进行调戏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行为,应受到处罚。第二,从事件的经过来看,这一调戏妇女的行为,引发不同民族人员之间的冲突和群殴,并造成了不同民族成员伤亡。参与群殴事件人员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第三,从广东韶关“6.26”事件的本身来看,这次事件是;一起事先无预谋、无准备的偶发事件,并没有扩大到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整体层面,更没有危害到所谓的“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因此,它不是民族问题,而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第四,从事件的处理来看,事发后,政府给予了及时、客观、公正的处理。因此,它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

10.为什么说乌鲁木齐7.5事件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答:乌鲁木齐“7.5"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起暴力犯罪事件,严重干扰了全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重的伤痛。从乌鲁木齐“7.5”事件的严重危害和后果来看,截至8月1 日这起事件造成156名无辜群众死亡,1721人受伤。这起事件还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有131个店铺被砸被烧,受损车辆1206辆(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03654/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班会感想 维护民族团结感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