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时间:2018-11-14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第一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张铁生白卷信

1973年“白卷英雄”张铁生真实试卷

2009-07-21 07:22:47 来源: 网易历史 跟贴 9777 条 手机看新闻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

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青年张铁生

尊敬的领导: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地)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

[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人们把我送到这里来,谈些什么呢?总觉得实在委曲(屈)。]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专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的忙,在这个人与任何利益直截(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地方就在这里,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的并非可耻,可以勉强的(地)应负(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作(做),我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签(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

编者附注:此信是1973年辽宁知青张铁生在参加高校入学文化考试时写在理化试卷背后的一封信。信中方括号内的文字,是当年发表时被删节的内容。文中有些错别字是写信者的笔误,编者已在括号内加以修改。

另外,张铁生在写此信之前,已经参加了语文、数学考试。考试均为开卷,允许翻书。张铁生此次考试的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此信被毛远新发现后,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上了大学,突击入党,受到江青的亲切接见。江青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张铁生入学后,任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1975年任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张亦随即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第二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

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

在我们姐弟很小的时候,父亲为我们取名似乎就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生于江西上高抗战前线的大姐取名“复兴”;抗战胜利时生于杭州的二姐叫“中华”;我出生于新中国诞生的前夜,便冠名“富强”;1952年,父亲遭受不白之冤,此时出生的妹妹被赐“康乐”之名,亦叫“复英”。四姐弟妹联名则是“复兴中华,富强复英”。我想父亲为我们如此取名,意为要我们从小就为中华的复兴和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立志立身吧!然而,在上学和读书的“田野”里,我就象那棵遭遇“缺水少肥”、风不调雨不顺的“荒年”之禾,又象那棵疏于“中耕管理”和“谷穗扬花遭夜雨” 的水稻,在灾荒中苦苦挣扎。待欣逢盛世的好年景时,自己却又成了早过读书年龄的“老秧穗”了。

从五岁开始,我就天天吵着要读书,两位读书刻苦用功的姐姐就教我入学前如何应对面试的小知识,又给我讲历年来面试时出现的那些小笑话。说的是老师问一小考生“民族?”答“我家门背后有把大板锄!”又问“鼻子、眼睛用来做什么?”又答“淌鼻子、屙眼屎”„„你说可笑不。我每次参加面试时,回答老师的提问,表现都不错,还学会缩起肩头,单手抱头摸耳朵的技巧,样样考试都一次过关。但时任城关小学副校长的周天祥老师是我父亲的老战友,对我的身世了如指掌。据母亲讲,1949年农历4月初8,范保长带领数名乡丁包围了峨山县城上街坊新民巷一所三百多年的老宅院(它是峨山县城由旧县

山上搬迁到坝子里筑墙围城后建盖的“学府役门”,后虽经几次大地震的“洗礼”,但主要房屋还完好。我家就住在过厅的右房)。那些乡丁们一进门就扬言是来抓王道清(我父亲早年参加地下党,此时已随峨山游击大队上山打游击去了),他们认为,王道清今日得子,他不会不回来探望,然而却扑了个空。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恐怖的日子里呱呱来到人世。不满八周岁的我,虽连续三年报考面试均自我感觉良好,但始终过不了周天祥副校长“严防死守” 的年龄关。直到八岁那年,我才如愿进了学堂。

在那个举国“大战钢铁” 的 1958年,就连小学也停课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热潮中。那时的小学里,同班同学年龄相差十多岁也不足为奇,在毕业前为各种原因弃学“各奔前程” 的不在少数,能够坚守阵地“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充其量超不过百分之五十 。

我六年的小学生涯,都是在两座破庙里度过的,因此,有关鬼神的故事也就听到很多。据说,过去“城隍庙”里的鬼神黑、白无常经常走街串巷捉拿“人魂”。民国初年峨山大地震的前夜,他俩在执行“上级命令”时,不慎泄露了大捕“人魂”的天机,还受到“上司”的通令批评呢!又听说,“文庙”中的月牙塘里飘着一个红色的小木碗,为的是诱惑儿童溺水成为水鬼的美餐;俊俏的女妖精骗取“货郎”的五彩丝线,然后挂满了大柏枝树;后院还有一个“妖精洞”等等。我们的教室就在后殿,因此,我天天在颤怵的心境中学习和生活。小学二年级时,常见高一个年级的同学(常自勇、李坤、王跃)在课间穿上城隍老爷的袍服追逐打闹,我非常佩服他们这种不信迷信的勇敢

精神。女教师马汝花常给我们讲古典小说《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中的“气死金兀术,笑死老牛皋”及“贩盐”、“混世魔王”等精彩有趣的故事,培养了我们坚毅、勇敢、仗义的品格,我心中的“阴影”也渐渐烟消云散,“恐怖”的庙宇也成了我心中“居学堂之高”的圣殿。

一进入小学,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抓得很紧。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热爱”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遵守纪律教育;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等阶级观念教育抓得更紧。有一次,民兵女英雄龚树林,带着她上北京参加1960年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时毛主席亲手颁发的半自动步枪,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让我知道了能见到毛主席、特别是能亲自握一握毛主席的手是多么光荣和幸福的事。老贫农周爷爷常常为我们讲“忆苦思甜”课,让我对“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等观念有了一些似懂非懂的模糊认识。在上三年级时的一次形势报告会上,“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充满激情、耳熟能详的声音从讲台上传入我的耳际——原来是我的爷爷(王著)在为我们作报告。爷爷一生诚信经商,守法做人(解放前,从不染指大烟、枪支等生意)。1952年后,任峨山县工商联主任、县人大代表至“文革”前夕。他敬业奉公,不谋私利。70高龄仍敢冒着严寒,坚持到大河里游泳。他爱走好动,嗜好喝酒,但从不误事。夜晚睡觉前常翻出那本爱不释手的《峨山县城王氏宗谱》(“文革”中被烧毁,现已在王氏家族中绝迹),或摇头晃脑地诵读,

或给我讲述。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我对王氏家族在峨山的发展演变渐渐地清晰起来。王氏一世祖王杰,明朝弘治年间由南京携家眷宦游来滇,在适宜人居、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嶍峨县城生息繁衍,人丁兴旺,成为解放前有名的“董半街、王半城”中的王氏望族。爷爷常常要我铭记并践行先祖“勤俭诚朴”之家训,勤俭持家,诚实做人。“文革” 浩劫中 ,已78岁高龄的爷爷蒙受“贪污公款” 的不白之冤,被开除公职。老人含恨孤身一人上山拣柴火、松球,祭扫祖坟以示抗争。后经“落办”负责人常自华、专案人员刘长顺二位好干部据理力争,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公职。

1961年夏秋时节,我同母亲含着泪水,带着节省下来的几斤大米做成的“马蹄叶饭”和一只全靠粪便喂养大的瘦鸡,还有祖母买来的药,四叔寄来的钱,步行来到化念,爬“磨石村”大山,宿林场“露天沟”队部,第三天下午,终于艰难地走到海味农场——我父亲就在这里“劳动教养”。我和母亲简单地洗漱之后,父亲的几位好友送来了热饭、热菜、热水。在这里,我们母子过了十多天能吃饱饭、菜中有油腥、偶尔还能吃到点花生米久违的“幸福”生活。我常常跑到一位叔叔那里,听他用自制的简柄二胡演奏《病中吟》、《良宵》、《步步高》等优美乐曲,听得如醉如痴。管教干部冯兆珍队长常来陪伴我母子,场长刘子钧也前来看望我们。后来,父亲把我母子送到新平县城,在老战友的亲戚家住下。当晚,他带我们观看了玉溪滇剧团演出的古装戏《钟利剑》,一边看,父亲一边为我讲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越王勾践不愧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那一次,我缺学二十

多天,按学校规定,我会被逐出校门,好在班主任管汉能老师不仅没有责备我,还像亲人一样善待我,真让我感激涕零。

父亲在1825个缺少人身自由、劳动教养的日子里,曾有过两次死里逃生、遇难呈祥的经历。那是在劳教人员被带去修化念水库期间,父亲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正要被当死人用草席“裹尸”时,我的一位远房堂舅张文光医生(解放前国民党某军医学校毕业,1952年被判旧人员“历史反革命”罪在化念农场医院服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来到他身旁,见还有一口气,便请求大家帮忙抬回去抢救。堂舅的妙手回春,父亲才从死亡线上捡回了一条命。后来,父亲所在的劳教队转住新平县大开门甘塘桥,父亲任炊事员。一个雨季的某天,父亲担着饭菜来到河边,遇河水猛涨,饭菜担子被洪水冲走,他和紧随其后的二姐险些被洪水卷走。饥肠辘辘的“队友”们不分青红皂白地一上来就抓住父亲的衣领,恨不得将父亲吞下去。幸好去探望父亲的二姐声泪俱下跪着为父亲求情,才使父亲免遭毒打。

在老师和家人的关怀、教育下,属牛的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走来。自幼祖父母对我疼爱有加,因父亲“劳教”在外,母亲也常被派去挖公路、修水库,因此,上初中以前,都是由二老带着我。每到傍晚,除了听祖母讲述那些精彩有趣的动人故事外,她还提着我的那把小二胡,把我拉到她的老表姐家串门子,我也非常善解人意地为老人家们“露上一手”,常常博得姨奶、姑奶的掌声和夸赞。我那出身于县城西郊西河村徐氏望族的祖母徐春荣,虽裹着小脚,但手脚利索,上学不多却知书达理,肚子里满装“精忠”、“孝道”一类的好故事。

第三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随想

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随想

“50后”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解放后第一代出生的人们,他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风风雨雨渡过了几十年。在几十年的人生征途上有着歌声与欢乐,也有着忧愁与悲伤,他们与“60后”、“70后”相比,”50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崎岖坦坷,生活更加磨难艰辛。但,他们有个共性点,那就是有一种坚忍不拔、不惧困难、战胜困难,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

幼童时期:解放初期,国家物资匮乏,百业待兴,人民的生活困难,”50后”在母胎中就已是先天性营养不足。五十年代的“三反五反”、“大跃进”、“三面红旗”、“集体大食堂”,尤其是六十年代初我国自然灾害和苏联的逼债,人民生活更加困难,食不果腹,”50后”又是后天性的营养不良。

青少年时期: “50后”从母胎中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进入六十年代“屋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小学时期。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大鸣大放大辩论”“批判海瑞罢官”“我的一张大字报”掀起了哄哄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高潮。学哥学姐们佩上红袖章,走南串北大串联,”50后”的红小兵到街头巷尾,拦截路人要他们背诵“老三篇”和“最高指示”。“三忠于,四无限”手捧红宝书,站在主席肖像前“早请示,晚汇报”,“万寿无疆和身体健康”是全国人民每天必做的功课仪式。七十年代初,复课闹革命,下田间、去工厂、学射击、练刺杀,“学农、学工、学军”是”50后”中学时期的主要学习内容。红卫兵上讲台,黄帅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和张铁生的白卷先生,是全国学生的学习榜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声号令,”50后”就打起背包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去了。这个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批林批孔、唐山大地震、毛泽东主席等几位老人家的逝世、反击右倾翻案风直至打倒了“四人帮”,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末,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到前线、到战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这场战争中”50后”又是绝对的主力,有多少的”50后”热血洒战场,捐躯留他乡。80年代初,国家下令知识青年结束再教育,全部返城安排工作,”50后”无不欢心鼓舞、载歌载舞、笑语言开,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道出了”50后”当时的心声。八十年代,对于已稳定工作和生活的”50后”来讲,正是谈婚论嫁、娶妻生子的大好时期,但国家有令夫妇双方只准生一胎。

中年时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50后”先后进入了中年时期。正当如日中天之时,在国家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改革浪潮中,”50后”又被推到改革的浪尖上,企业停产、半停产、兼并、解体、破产,在一批又一批的下岗、失业大军中,大多数的”50后”又出现了这个队伍中。此时的”50后”,正是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生活计,他们不得不蹬三轮,骑摩托拉客,四处奔波,到处打工。

回顾”50后”的大半生,他们的生活多么艰难,道路多么曲折,正如他们所说:“能吃饭时,吃不饱饭(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及粮食定量供应);会读书时,没书读(文化大革命);找工作时,没工作(上山下乡);会生育时,限生育(计划生育);能工作时,丢工作(下岗、失业);要退休时,延退休„„。

时间悄悄的进入到2012年,”50后”也不知不觉的开始步入了老年时代,他们将要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但愿在今后的晚霞里,国家更加关怀,社会更加关心,使他们道路更加平坦,生活更加幸福。

第四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忆高考

1978年邓小平批示恢复高考,高等学校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几百万知识青年涌入考场,几10万学子跨入高等学府的殿堂。他们入学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知识,后来许多人成了国家的栋梁。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战结束了,录取工作正在开始,这时我的心中仍然念念不忘高考时的壮观场面:在无形的高考指挥棒的驱赶下,1000多万考生角逐560多万个大学生席位,他们不畏天气炎热,不怕刮风下雨,不惧洪水地震,进出戒备森严的考场,还有千万人观战、亿万人注目,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这是中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我也是一个注重高考的人。那是1956年,我考上徐州一中,为实现上大学迈出坚实的一步。我暗下决心,报考北大物理系,将来当一名科学家。谁知,1958年的大跃进,停课大炼钢铁,几乎使我的大学梦破灭。还好,1959年3月复课,这时离高考只有3、4个月的时间了,我挑灯夜战,复习迎考。那时全国人都在大跃进,只有我们考生在为高考忙碌。当考上大学之后,我只顾自己深造,再也不关心高考。但高考仍然年复一年地进行着,不过那时就业的机会比较多,且行行出状元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人们不像现在这样千军万马走高考这座独木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兴起,首先革了高考的命,大学停止招生。初中、高中生纷纷上山下乡,大学停课闹革命,高考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只是偶尔有人担心,若干年后,中国将会没有科学家、学者和教授。大概过了3、4年,毛主席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于是理工科大学率先进行招生,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大学招收工作。那时招生不需考试,由单位推荐,学校录取。我奔波于农村、工厂、机关,挑选理想的未来大学生,选来选去多是一些党团干部、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入学后叫工农兵学员。这些学员文化水平低,难于教学。1、2年后实行文化考核,结果白卷先生张铁生在试卷上写了一封公开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刚刚开始的高考被扼杀在摇篮里。于是,没有经过考试的工农兵学员涌入大学的校门,堂堂高等学府进行着小学水平、中学内容、托儿所方法的教学活动,此时走后门上大学成风,教学质量急骤下降。

1978年邓小平批示恢复高考,高等学校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几百万知识青年涌入考场,几10万学子跨入高等学府的殿堂。他们入学后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知识,后来许多人成了国家的栋梁。

30年过去了,现在的高考制度逐步完善,凸显公平、公开竞争的原则,而且考试更加规范,也更严、更难。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上大学已成为普通百姓的大事,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它已成为当今青年择业的主要手段。随着高考的深入人心,它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各级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它直接冲击着素质教育,使教育改革收效甚微。同时,高考也越来越成为敲门砖,进了大学门,高考不值钱,学生松了一口气,学业负担至少比中学时减少一半。不过现在的高考又有扩展,考研、考公务员、考职称实际上是高考的延伸。

第五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张铁生: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

张铁生: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

有一定年纪的人都会记得张铁生。这个曾经大红大紫、又坐过15年牢的“白卷英雄”,现在成为了亿万富翁。张铁生起起落落的人生历程,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

1973年的“高考”,是十年动乱中的唯一一次在形式上像模像样的“高考”。当时正在辽宁省兴城县农村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在理化考试时,他做了3道小题后无法继续,就把理化考试变成了“作文考试”——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张铁生在信中诉说了自己为了集体利益而没时间复习功课的苦衷,并对“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表示不服气。《辽宁日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封信并加了编者按,“白卷英雄”的典型随之风靡全国。

张铁生接着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受到“四人帮”的称赞,并当上第四届人大代表和铁岭农学院的领导。“四人帮”倒台后,张铁生因为“反革命”被判15年徒刑,1991年才出狱。出狱一年后,张铁生先在一家饲料公司当职员,后来和三个朋友在沈阳成立了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内,张铁生学会了使用电脑操作系统,也学会饲料配方。这家公司最近上市,作为第六大股东,张铁生的身家已高达1.89亿元。他的商途也充满坎坷,但终成正果,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净资产过亿元,是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张铁生这样的故事,究竟该算“丧志故事”还是“励志故事”?

这首先显然应算“丧志故事”。当年因为他的那张“白卷”,几乎所有学校都放弃或者弱化了数理化教学。从1973年到1976年,全国的学生进一步荒废了4年左右的时间。这张“白卷”所带来的时间白费和知识的“白板”,给这一代学生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 但张铁生不过是“四人帮”的一个棋子。张铁生后来追随“四人帮”,一是因为他们是“英雄”的制造者,二是由于已成过河的卒子,没有退路。那个时候,人们的大脑都被清洗漂白,没有多少清醒者。因此张铁生只是这个“丧志故事”的男主角,他的背后有一帮导演。 从囚犯到富翁,张铁生又给人们演绎了一个“励志故事”。如果是一般的人,15年的牢狱生活将会构成锋利的锉刀,足以把人的意志锉成小圆球,滑到哪个坑就在那个坑里栖息。 但张铁生在监狱里就表现了他的“反锉”能力。有报道说,在辽宁省凌源监狱度过的15个春秋里,张铁生由兽医改为人医,曾在监狱卫生所担任医生兼护士,负责全监狱犯人的医护工作,从未出过差错。在他服刑期间,有不少受他牵连的朋友还伸出援手照顾其父母;他的女同学董礼平苦等他15年,并最终成为他的妻子。张铁生能有这样的朋友,据说既因为这些朋友不世态炎凉,也因为他是个有情有义、人缘不错的人。

尽管财富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但张铁生的励志意义在于,他处逆境不自暴自弃,做事尽力尽责,做人有情有义。

【适用方向】1. 改变。张铁生在挫折、磨难中改变自己,才完成了从“白卷英雄”到亿万富翁的转变。

2. 宽容。张铁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和时代的开放、宽容是每个人的真正福音。

3. 重塑自己。我们的社会有着坦然接受“有污点者”的胸怀,也有着让人“重新来过”的制度和价值进步。

4. 重新出发。跌倒能再爬起来的人,我都佩服。张铁生是让人敬重的传奇人物。

第六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暴力袭师令人心寒

进入11月中旬,有关老师的新闻多了起来。先是上海一名大四女生将一杯热水泼向任课老师,后是吉林多人进校殴打女老师,再往后,是个别媒体“教育”大学老师如何给学生上课……教书育人的老师,不是成为肉体袭击的目标,就是成为精神羞辱的对象,这是怎么啦? 暴力袭师令人心寒

上海、吉林发生的两起袭师事件都被舆论以“门”来命名。上海事件被称为“开水门”:11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四女生将一杯热水泼向任课老师蒋集耀,造成其面部、颈部、肩部烫伤。吉林事件被称为“少爷门”:14日上午,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三年四班女老师郭鑫因批评了一位被称为“我们家少爷”的学生,在教室内遭到该学生5位家长的殴打。

两起事件都是因为老师批评了学生。“开水门”是学生上课迟到超过40分钟被老师批评,“少爷门”是家长不乐意自己的孩子被老师批评。可见,作为教育手段的“批评”已越来越不受人待见。这时,你可以对“批评”表达不满,可以据理力争,可以反抗和抵制,但谁也没有想到,当事学生或学生家长竟然以暴力手段来“反制”老师的批评。【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媒体报道中的细节也让人感到寒心。“开水门”事件中,当那位女生下课后走到老师面前拿走水杯时,老师以为她去帮忙倒水,还说了一声“谢谢”。没想到几分钟后,这名女生“唰”地一下,将水杯中的开水泼到了老师脸上。“少爷门”事件中,家长一边殴打老师,一边发出“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的威胁。

这两起事件现在都有了后续进展。上海方面,据华东政法大学的通报,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校方初步认为事件系“教师在正常履职中遭受的不法伤害”。学校将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视警方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取证。吉林方面,警方也在展开行动。据中新社报道,事件发生后,校方在第一时间向属地派出所报案。吉林市公安局河南街派出所立即出警,在调取学校监控录像后,警方还查找了现场目击证人。不过,吉林市船营区相关部门在介绍这起事件时,不仅使用了“纠纷”、“矛盾”、“撕打”等暗示双方都有责任的措辞,更对公众最为关注的“少爷”元素只字不提。由此可以看出,吉林方面在有意淡化“围殴老师”事件中暴力性质和背景色彩。

双重冲击地位旁落

尽管这两起暴力袭师事件是在短时期内接连发生,看似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我认为它们是因具体成因导致的偶发的孤立事件,并不代表作为整体的老师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状况。这一点,从暴力事件遭到舆论的普遍谴责可以得到印证。

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传统。旧时民间祭祀天地君亲师,其中,“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可见其重要性。如果说祭天地源于自然崇拜,有感谢造化之意,祭君王源于君权神授观念,有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祭亲祭祖源于原始的祖先崇拜,那么,祭师就是祭圣人,源于祭圣贤的传统。这里的“师”不仅指精神导师,更具体地指向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指出:“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象”。

现代意义的老师,尽管仍然保留教书育人价值的崇高性,但更多是作为一种职业身份的识别符号。不过,这种双重性在大众文化中却遭受两个方面的冲击:一、作为职业身份识别符号,其识别性越来越模糊。在广播、电视等文艺节目中,一些演艺明星、主持人、嘉宾,但凡稍微有点小名气,就敢自称或互称老师;二、作为一种价值的崇高性正在不断受到世俗的侵蚀。一些所谓的画家、艺术表演家在开坛授徒时纷纷举行“跪拜”仪式,尽管谁都知道他们“跪拜”的除了手艺、绝活,还有其背后的金钱、地位和权力,但这种仪式的滑稽感与荒诞感,容易让人对“老师”一词的含义产生另外的联想。

这双重冲击导致真正的老师们倍感失落。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在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排名中,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12名,小学老师则排在第35名。想起当年与“天地君亲”齐名的日子,当下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社会地位偏低,没有荣誉感。 价值扭曲的危险信号

所以,看似偶发的孤立的暴力袭师事件,尽管不是老师群体的普遍的真实的状况,但仍有可能向社会发出价值扭曲的危险信号。在2月27日的“开腔”专栏中,我借用过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发明的“三棱镜群体”概念,对今年年初出现的袭医潮进行过评述。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两头受气的群体还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老师。

“三棱镜群体”夹在中间,被对立双方互指为对方的利益代言人。比如中小学老师,一方面成为教育伪市场化的替罪羊,学生、家长和社会责难他们卖教辅读物,开高价补习班,收转学费、赞助费;另一方面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又通过各项严苛的教学、升学考核指标,对他们进行挤压。教育管理部门觉得他们没有完成考核指标和创收任务,社会上一些人又以为他们赚了很多“外快”。殊不知,很多时候他们连自身的基本权益都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克扣“规定”中老师应该享有的工资和补贴,个别全国百强县的教师工资竟然低于贫困县的一千元,导致一些老师停课停教。

大学老师的经济地位稍强于中小学老师,但他们承受着“责任感期待”的双重责难。社会认为现在的大学老师从公共生活中“退隐”,只是埋头于学术、研究,彻底放弃了“公共性”,已经沦为教书匠;学校及管理部门又认为他们的“自由之思想、学术之自由”走得太远,“公共性”太过,于是通过行政指令式的管理办法,让他们在论文考评、职称评定的“级别爬坡”中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学术、思想被格式化,教育与教学成为生产流水线,他们愈是有负于社会的“责任感期待”,社会对他们的价值认知就愈低,愈失望。

大学老师社会声望走低,有时还会受到媒体的污名化。前两天一家媒体的一则关于高校老师讲课的报道在公共舆论中引发广泛的争议,有网友担心这是文革中盛行的一套死灰复燃。著名媒体人朱学东发帖称,从老电影《决裂》里对高校老师讲述马尾巴功能的讥嘲,到“白卷英雄”张铁生,再到这篇报道,期间有着清晰的逻辑脉络和赤裸裸的诉求。

老师,一个理应受到社会尊重的知识分子群体,现在不仅在肉体上受到暴力攻击,而且在精神层面受到个别媒体的粗暴羞辱。这不是我们时代的光荣。

佚名 来自教师之家

(转载文章,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认可作者观点)

编后语:今天,这些孩子公然羞辱我们的教师,今天,我们的媒体主观地将所有问题归罪于教育、教师,那么,明天呢,明天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当教师了,且别说我们国家的命运拿什么来维系,就我们的儿孙,又让谁去教育?一群满身戾气的孩子,又会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当什么?更别奢谈会拿我们国家的未来当什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当教师连批评的权利都要丧失的时候,我们还能奢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正常成长吗?

这些案例虽然现在是个例,但谁又能够说他不是一种新危机的肇始?当这种现象成为普遍之后,试问,我们谁又能够置身于外?

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严惩有关责任人,还受害教师一个公道!

第七篇: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

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

(一)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三)建国初期

(四)文革时期

(五)改革开放时期

(六)网络发展时期

一、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驻外采访的勃兴

2.独家新闻与通讯的采访

3.社会新闻由幼稚到发展

1) 驻外采访的勃兴

社会背景

① 时任《大公报》主编之一的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的开始。 (临时性)

② 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正式开启。在梁启超的帮助下,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通讯员前往。

瞿秋白:《俄乡纪程》、《赤都心史》,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

周恩来:天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撰写海外通信

黄远生:通讯体裁的奠基者

2)独家新闻与通讯的采访:《大公报》、《申报》

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和《京报》

3)社会新闻由幼稚到发展

新闻数量而言

思想性而言 (仿效美国郝斯特报系的做法 )

经济新闻与体育新闻的采访

普利策名言:新闻记者是什么人?假使国家是一艘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桥上的瞭望 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注意在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1、党报理论和形成与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实践

2、著名媒体的采访实践

1)党报理论和形成与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实践

1、1922年7月,党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出版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刊。

2、1927年,党中央的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创刊,党对这家刊物提出严格的党性要求。

3、《解放日报》改版

① 1941年,创办〈解放日报〉,这是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② 1942年3月16日,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具体、系统地提出了改革新闻工作,加强党性原则的行动纲领。

③ 《解放日报》改版:

a、深化对党报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用马列主义观点探讨了新闻的本质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任务

b、正式提出“全党办报”的思想

c、主张办报的群众路线,批判记者是“无冕之王”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群众 d、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必须真实

e、强调“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

4、《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

① 1947年6月至1948年春,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动群众揭发虚假报道

② “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创作的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

③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④ 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5、范长江西北采访(第一个进入延安采访的白区记者)

《中国的西北角》、《动荡之中的西北大局》

启迪:新闻敏感

知识与资料的积累

交际能力、适应环境能力

思辨能力

6、中国记者采访的若干第一次

赵敏恒——第一个将西安事变的向全世界报道

冯友真

曾安波

7、旅行采访

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

萧乾

8、战争采访:陆怡、阎吾

2)著名媒体的采访实践

1、中外记者对延安与抗日根据地采访

①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② 外国记者群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

③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对延安的采访

斯诺:采访技巧(错问法)、斯诺法(搭桥法)

史沫特莱 爱泼斯坦

中外记者团和中央领导人合影

三、建国初期

(一)采访的制度性安排

(二)盛典的协同式“激情采访”

(三)抗美援朝的军事报道

(四)国际会议报道

【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五)财经报道

(六)新闻改革

(七)大跃进与浮夸风

(八)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九)典型宣传

1、采访的制度性安排

人民日报

2、盛典的协同式“激情采访”

侯波作品:开国盛典

3、抗美援朝时军事报道

李庄、阎吾、魏巍

4、国际会议报道

日内瓦会议报道、万隆会议

5、财经报道

6、新闻改革

《人民日报》改版

背景:苏联经验的学习

改版内容: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扩大报道范围,加强经济新闻报道

7、大跃进与浮夸风

8、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① 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九中全会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② 1960年9月,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到湛江、海南考察,随行的《南方日报》记者一路采访,一路记下陶铸针对性的谈话,写成27篇通讯,陆续发表,并以《随行记谈》为名集结出版(后改名为《西行记谈》)

③ 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④ 雷锋、大庆王进喜、焦裕禄

四、文革时期

1、摆布和造假

2、对媒体劫难的采访学检讨

个人崇拜

新闻失实:

① 故意失实

② 非故意失实(被动失实)媒体由于外来的、自身不能控制和抗拒的原因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新闻造假:

a. 哈尔套大集的宣传

b. 《辽宁日报》”白卷先生”张铁生

c. 当时报纸报道

原因:记者主观原因

【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教训:三个矛盾、三个启示、三个结合

五、改革开放时期

1、新闻界的正本清源

2、批评性报道重大突破

3、深度报道勃兴

批评报道

① 1979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一则社会新闻《一辆二十六路无轨电车翻车》,打破了批评报道不能上头版的传统。

② 1980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山西省昔阳“西水东调”工程缓建的消息,并配发社论《再也不要干“西水东调”式的蠢事了》

③ 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同时披露了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局的渤海2号钻井船的重大事故

深度报道

1) 《中国青年报》“三色报道”

2) 1987年以后,广播、电视借鉴这一报道方式,获得了重大突破

3) 深度报道的采访要领 :求准、求深、求贴切

六、网络发展时期

(一)网络对传统采访影响

1、技术带来的实践演进

2、冲击与应对

3、新闻教学

(二)互联网发展

1、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出现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出于冷战的需要,资助了一个有关广域网的项目——“ARPANET”(阿帕网)。

3、1969年11月21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4台计算机实现联网,这宣告了网络世界的到来。

【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4、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5、1980年,TCP/IP协议研制成功。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IP协议。

6、阿帕网逐渐超越了研制之初的的军事目的,在教育研究领域内不断发展。90年代以后,英特网逐渐走向商用和民用

7、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8、1994年3月,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9、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10、1998年7月6日,我国第一份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全面报道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全国性报道——《网络报》,正式出版。

11、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近百年来中国新闻写作历史

五四时期

十年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国初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一、五四时期

1、新闻日受重视:短新闻的发展、新闻导语的初步运用、专栏新闻的创设

2、述评的涌现

3、报告文学的萌芽: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它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

4、白话文与标点符号的运用

二、十年内战时期

1、电讯稿的大量使用

2、新闻日益突出(国际新闻日益增多)

3、报告文学的时兴【文革中的白卷先生张铁生近况】

报告文学

① 上海作家阿英在报刊上所刊载的描写淞沪战役的作品的一部分,编辑成书,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

② 成熟:《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

③ 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 ,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

三、抗日战争时期

1、中共领导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

2、国民党《中央日报》、《扫荡报》

3、孤岛时期的“洋旗报”

4、通讯与报告文学昌盛

5、广播稿写作发展

《新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机关报

宣传技巧

《新华日报》改版:一是在标题上做文章、二是代邮的运用、三是开天窗

广播电台:

1)国民党的中央电台:中国国民党创办的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开始播音。

2)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开播。

四、解放战争时期

1、综合消息广泛使用

2、特写的发展

3、三种新闻写作风格

4、军事通讯写作高峰

5、毛泽东新闻写作特色

6、反克里空运动

三种新闻写作风格

1) 革命报纸的写作风格

2) 进步报纸的写作风格(“春秋笔法”)

3) 国民党报纸的写作风格

毛泽东的新闻写作特色

① 匠心独运,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剖析增强新闻的导向性

② 语言晓白短炼,增强了新闻文本的传播效果

③ 注重修辞,善于用典,增强了新闻文本的文学色彩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97930/

推荐访问:白卷英雄张铁生近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