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时间:2018-10-2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第一篇_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语文试卷

1.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__________,小而言之,是为中国,„(鲁迅 《藤野先生》)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 《相见欢》)

③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⑥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选答题:

⑦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⑧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 《游山西村》)

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⑩__________,必有一失。(司马迁《史记》)

2.根据课文默写句子(10分)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③?齐鲁青未了。

④荡胸生曾云,。

⑤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⑧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⑨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⑩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是金子,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哪些帮助你的人就想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 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上。(1分)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修复大脑不是梦

(1)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而在长期的发展适应过程中,人体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即起源细胞,它是一类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动物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全球目前已经开展了上万例的干细胞移植,经临床证实的干细胞可用于移植治疗的疾病达92种,包括脑瘫、老年痴呆、糖尿病、肝脏疾病、肿瘤、烧伤、衰老等。

(2)按照发育状态,干细胞可以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全能性细胞。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环境,胚胎干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在科学家的不断尝试下,人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比如神经元、心肌细胞、胰岛细胞和血细胞等。

(3)最近,中国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项新突破走在世界前列。

(4)2013年5月,复旦大学张素眷教授领军的科研团队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地转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并将转化后的中间细胞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经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5)张素春团队选中了一种不会排斥其他物种移植物的特殊品种的小鼠,他们首先“蓄意破坏”了小鼠大脑中掌握“学习和记忆”、被称为“内侧隔阂”的大脑区域的线路,使小鼠暂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植入后的干细胞立刻形成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神经类型,它们分别与大脑中“指挥”行为、情感、学习、记忆、成瘾和许多其他神经问题的化学物质氨基丁酸或己酰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有效沟通,并响应来自大脑的化学指令,开始特化并与海马体中的适当细胞相连接。测试证实,这些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常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复,评分明显优于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尤其在“水迷宫”测试中,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小鼠对迷宫的设置记忆清晰,应对自如,而对照组小鼠面临迷宫则慌作一团,不知所措。

(6)干细胞移植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细胞替代来修复大脑损伤,前景诱人。但张教授指出,目前干细胞治疗还不大可能立即产生效应,因为许多精神疾病仍难以确定是大脑的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节选自《生物读本》)

【小题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干细胞和其他几种细胞之间的关系。(3分)

【小题2】怎样理解第(3)段句子中的“新突破”?(4分)

【小题3】文章第(5)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3分)

【小题4】文章第(6)段加点的“目前”和“不大可能”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4分)

1.马价十倍 (7分)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②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朝:早晨。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三旦立市 (天)

B.往见伯乐 (派 )C.去而顾之 (离开)D.人莫言 (没有)【小题2】翻译句子:(2分)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小题3】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2.(12分)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乃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但当涉猎()(2)蒙乃始就学()(3)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3】选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2分)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神态描写【小题4】《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天资聪慧,最终成为普通人。《孙权劝学》中的吕蒙由“吴下阿蒙”,后来令人“刮目相待”。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3分)

1.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2分)

(2)这首诗托物言志,请结合第三、四句诗说说“独”“叹”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阅读《登幽州台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1)请解释“悠悠” 或“怆然”的意思。(1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说我们的日子只有阳光和鲜花,要知道有多少阳光鲜花也就有多少风雨和眼泪;不要说眼泪是软弱的代名词,眼泪流过,我们也就变得坚强;不要说眼泪只是一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还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有人说眼泪是一个人心灵品格的珍珠,也是生活中真善美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音符;有人说眼泪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也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有人说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也是扬帆起航的誓言„„那么,让我们的眼泪尽情地抛洒流淌吧„„

请以“的眼泪”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第二篇_2011-2012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语文试卷

1.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8分)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⑵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表现自己浓重哀愁的句子:__________,。 ⑷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⑸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福兮祸之所伏。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绿杨阴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古诗文默写。(10分)

(1) 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 。《月夜》(刘方平)

(3)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高尚的词句是,。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是金子,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哪些帮助你的人就想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 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上。(1分)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

2.阅读《故乡》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 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叉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闫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小题1】文中加点的“厚障壁”指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世面B.规矩C.恭敬D.景况【小题2】对“老爷!„„”单独成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着力表现了闰土的谨小慎微、讲究礼节。B.着力表现了闰土话语清晰、干脆利落。C.突出强调了这一称呼给“我”心理带来的震撼。D.突出强调了“我”的年纪之大,地位之高。【小题3】对画横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闰土天生木讷,说话断断续续。B.写出了闺土面对生活的艰难,不知从何说起。C.写出了闰土胆小怕事,说话犹犹豫豫。D.写出了闰土面对悲哀的处境,不愿讲给外人听。【小题4】下列表现闰土痛苦麻木精神状态的一项是( )A.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B.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C.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D.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小题5】对节选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宏儿和水生就像当年的“我”和闰土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隔阂。B.母亲看待“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就像当年一样没有改变。C.闰土沿袭了他父亲的生活,可以推断,现在的水生将来也会像闰土一样。D.“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只是表面上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上没有变化。

1.阅读《虽有嘉肴》,完成后面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学半学: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翻译:_______________

(2)其此之谓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虽有嘉肴》是一篇层次分明的说理短文,首先通过“嘉肴”和“①”的类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从“学”和“教”两方面谈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②”与“知困”,并揭示由此产生的效果是“自反”和“自强”,然后得出结论“③”。最后引用《兑命》的话加以佐证。(3分)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4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其实味不同()

(3)圣人非所与熙也()(4)寡人反取病焉()

(5)公被狐白之裘()

【小题2】将甲、乙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

【小题3】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4分)

答:

1.赏析《破阵子》回答小题。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对《破阵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意思是:给陈同甫作一首雄壮的词,寄给他。B.“沙场秋点兵”渲染战争浓烈气氛,“秋”字给场面增添肃杀之气。C.“天下事”是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之意。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既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又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驰骋沙场的愿望。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之景,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意境。

【小题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小题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B.“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C.“试问”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矛盾心理。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小题2】“绿肥红瘦”妙语天成,为文坛之绝唱,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总的要求:(1)不少于650字;(2)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题一:请以“那一刻,幸福绽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打破,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必须归还。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从此,那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作文。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第三篇_每日一练20160104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

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识记词语(考试说明)(37个):耽搁、胆略、胆怯、诞生、淡泊、当差、荡胸、荡漾、档案、导致、倒霉、倒塌、祷告、悼念、道别、得体、灯盏、等闲、提防、底细、抵触、地窖、地壳、地毯、谛听、掂量、颠簸、癫狂、典范、典籍、典雅、典质、点化、点染、点缀、玷污、惦记

二、课后练习:

1、

根据语境,结合声韵提示填写汉字并注声调:

qu)病强(qie)懦, 哀,(号,(chao起棍子,(chuo chuo)有余 , 根深(di固,生活

第 1 页 共 1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第四篇_2010-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语文

1.默写填空(10分)

(1)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赤壁》)

(3)_______ ,松间沙路净无泥。。(《浣溪沙 》)

(4)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

(5)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2.古诗文默写填空。(9分)

①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征蓬出汉塞,。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⑤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秋水》,其原文是:.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

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 。

⑧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__________,。 ⑨为了比喻无可抵抗的潮流或无法抗拒的决心,我们可以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

⑩请写出古诗文词带“雨”字的诗句(上下两句) 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小题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小题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醇香()(2)笃行()(3)浮躁()(3)崛起()

【小题3】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是金子,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哪些帮助你的人就想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 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上。(1分)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

1.文言文阅读(20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2分)

去后乃至()尊君在不()

【小题2】翻译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分)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2分)

【小题4】友人和元方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4分)

1.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 月 湖 水 平,涵 虚 混 太 清。

气 蒸 云 梦 泽,波 撼 岳 阳 城。

欲 济 无 舟 楫,端 居 耻 圣 明。

坐 观 垂 钓 者,徒 有 羡 鱼 情。

【小题1】 哪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1分)

【小题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借用古人的一个成语的意思来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2分)

【小题3】 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蒸”、“撼”好在哪里?(1分)

【小题4】 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小题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2分)“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1分)

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完成8~10题。(9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风骚”中的“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风骚”在词中指的是,与它同义的还有“”一词。(3分)

【小题2】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B.“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C.“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小题3】指出《沁园春·雪》写景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老舍《济南的冬天》里的句子,它能让你联想到《沁园春·雪》中哪一句?为什么?二者之间有不同之处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以“微笑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班级、同学姓名。

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第五篇_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俯瞰(kàn) 混沌(hùn) 胚胎(pēi) 影影绰绰(chuò)

B唱和(hâ) 遒劲(jìn) 灯盏(zhǎn) 苦心孤诣(zhǐ)

C恣情(zī) 苋菜(xiàn) 屏气(bǐng )不卑不亢(háng)

D.追溯(shuō) 薄暮(bó)浸润(qīn)自力更生(g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合拢 能奈 如火如荼 重峦叠障

B.嘹亮 温训 司空见贯 郑重其是

C.隽永 号淘 开天辟地 昂首挺立

D.调剂 辐射 一泻千里 融会贯通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校训中传递的价值观念,(结合 契合融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2)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优

势明显,文化先行(不言而喻 无懈可击 责无旁贷),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作文】

(3)其真无马耶? 。(韩愈《马说》)

(4)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6)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7)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 8)望长城内外, 。(毛泽东《沁园春雪》)

(9) ,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

(10)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 是金子,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哪些帮助你的人就想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1)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 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

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上段的文字选自《》(作品名称)。从文段可以看出外婆的性格特点是: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知“服之美”〕

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1分)仪之大,谓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

活动二: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调查结果调对象查内容学生老师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 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活动三:话“服之礼”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要求: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②完整准确;③要点突出。(2分)

讲话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91300/

推荐访问:成长需要帮助作文 帮助我成长作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