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时间:2018-10-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第一篇_作文

作文

一、:编写故事(题目自拟)续写<<神鸟>>

要求:神鸟和那些前来捉它的人还发生了哪些故事?从自己想到的故事中挑选一个写下来.

二、:写写自己的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身为男孩的你,是不是家中姐妹或同龄女孩没有的特权?身为女孩的你,当男孩子在外自由玩耍时你是否只有羡慕的份?所有的学习活动,你是否有平等参与的机会?你是否认为男孩子能做到的事,女孩子也能做到?写一写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

三、:我和XX

要求:写自己与别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四、: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

:五、学写读后感(题目自拟)

要求:写一篇读后感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第二篇_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事(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事(700字)作文 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事 这天,空中飘起了淅沥的小雨,雨滴轻掠过我的脸颊,冷,寒气遍布全身,已悄然将我心弦拨动。 又到了扫墓的日子,尽管新年多么临近,也压抑不住心中的一丝伤感。 爸爸手提着一袋冥币,那枯黄的冥币,一道道裂横令我心头一怔,奶奶那枯黄的手掌仿佛又在抚摸我的脸,那一抹怎么也忘不掉的笑容浮现在我眼前。心中的那根思念之弦轻轻的被拨动。 平日里,那条不长的路。今天走来,却是这般的沉重,走了许久。终于看见了一座灰暗的墓碑,孤寂的立在山腰上,沉重,凄凉。 奶奶!我再也压抑不住,喊了出去,心中的那根弦被重重的拨动,晶莹泪花夺框而出,心中一颤。那呼喊声随着寒风在群山中缓缓地飘荡。 我望向爸爸,那张慈祥的笑脸这时也如同铅一般的沉重。一道道皱纹紧拼在一起,双眼紧紧的凝视着前方的墓碑,走吧!一声近乎没有的细微之声从爸爸那干裂的口中发出。 来到奶奶的墓前,周围枯黄的野草趴在地上,爸爸用树枝将墓前得到杂草收拾干净,在碑前生出了一堆微弱的火。 我拿着冥币,缓缓蹲了下来,轻放进火堆,火苗轻轻的摇曳着,透过朦胧的泪光,奶奶的笑容仿佛离我那么近,那么慈祥,那么温暖。 小时候,总是不懂事,每当我受伤时,您总是抱着我,慈祥的看着我:不哭,不哭,乖一会儿就好了。在这暖如春风的眼雨中,一场疾病却分隔了你和我。 望着那冒着火星的火堆,泪渐渐一出了眼眶,奶奶,您在天国,安好?&&手中的冥币渐渐烧完,随着一阵鞭炮声,我们离开了山林。 我回头望着那墓碑,一堆已经燃尽的灰迹。我扭过头,一阵沙沙声在耳边回响,雨已然停止,而风儿却还在抽泣。 心中的弦再度拨动,不同的是,经久未息&&初二:刘晓钏 篇一:你的作文,拨动我的心弦

你的作文,拨动我的心弦

——帮你的中考作文支招

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二中 王玉萍

历年中考临近时,我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都极力建议学生:中考的考场作文,尽量写记叙文。而记叙文成功就在于用“你的作文”来“拨动我的心弦”。

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上看,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处在发展形成阶段,写议论文不容易做到观点新颖独到,论据充实有效,论述严密周到。极有可能立意肤浅,罗列材料,论述不够深入,可能只得一个平常的分数。而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比较强,学生掌握的材料有限,做到数据确切也很难,也不太适宜去写。只有记叙文,只要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了,就可能首先得到一个最基本的分数,而且不比说明文要以知识传人,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记叙文更注重以情感人。

初中阶段,学生情感丰富,而且对周围的世界好奇而敏感,只要能及时从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用一颗真心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用自己的经历唤起他人的注意以至于共鸣,即使笔法有不足之处,只要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真心,作文也会拨动阅卷者(最重要的读者)的心弦。 笔者认为,初中生写记叙文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期待中考作文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理想的分数,但要想真正写好记叙文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教师还是需要引导学生下一番苦功夫的。如何将一篇记叙文写得好,使得“你的作文拨动我的心弦”,下面的一些做法,可供爱好写记叙文的学生借鉴。请你记得这“五点”。

一、立意深一点 写记叙文,需要作者

留心观察生活,并能对看到的事物深入挖掘,从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可称之为“深化法”。能够在小的平常的事情上看到不平常之处。

像我们刚学过的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写一家四口的普通出游,作者以小见大挖掘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达出一种家庭伦理的理想,并进一步提升——让人们想到中年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文章最后一句充满人生的感悟:“仿佛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的生活和那些著名的作家其实并不一定有着本质的不同,只不过他们比我们常人更敏感,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像鲁迅先生看了一个日俄战争的影片就受到深刻地触动,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以至于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弃医从文。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东西有时不也触动过我们的心灵吗?比如妈妈每天为自己递过的那瓶眼药水,每天四点钟在朦胧睡意中都听得到的爸爸的咳嗽声,有一个学生就能想到这是父母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点滴关爱:母爱就是当自己眼睛疲劳时,母亲递上的那瓶眼药水;父爱就是每天天没亮,哮喘的父亲为自己去准备的早餐。这里就有着对平常生活素材的挖掘。要学会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领悟出更深的意义,挖掘出更深的立意。

我们都是平常人,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白开水似的的生活也许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但如果我们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只要我们对生活经常的观察、思考、提炼、构思、动笔,我们也能写出自己的文章来。

二、情感浓一点 生活常常就像一杯白开水,但写记叙文真不能只是一杯白开水。高明的作者常常会把平淡无奇、黯淡无光的故事讲得极其有魅力,使得读者难以忘怀,甚至收获心灵的震撼。为什么?这是因为作者善于捕捉动情点,能够在文章中有意的设计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方,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可称之为“点睛法”。

它是文章的眼睛,当一篇文章的眼睛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时候,他会不由得眼前一亮,继而会深思以至于流泪;在那一刻文章的真意会被诠释得淋漓尽致,深深烙在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读过一些写父爱的文章,如《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地震中的父与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份浓浓的感动。我们的课本中选入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个穿着臃肿、年老体胖,穿过铁道、爬过月台为儿子去买橘子留给我们读者的背影,把天下父亲的形象定格在了瞬间。那时作者情感之浓的体现,挚爱之情归于朴实的描写之中。

动情的情节往往是文章的高潮,是突出文章主题、强化立意的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细节,它在文章中或起解谜的作用,揭示生活真相;或起暴露作用,显示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炎凉。

三、取材多一点 记叙文为了表现一个人物,表达一种思想,抒发一种情感,有时需要运用多个方面的素材才能完美演绎。这时需要考生对一些问题能立体建构,多重演绎, 可运用“复合法”,变“单声道”为“立体声”。

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厚实。

巍巍的《我的老师》中写了七件小事,用以表达师生间的浓浓真情。作者在材料的详略处理上做出了示范。鲁迅先生以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情感线索,串联起和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若干事件来表达对先生的深切敬意与怀念。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运用双线索和插叙的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让我们看到了英子在父爱的光辉中渐渐成长,以至于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她已经“不再是个小孩子”。丰富的素材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使文章内容更加厚重。

四、形象鲜活点 记叙文最忌平泛。这就需要考生对一些人物能够鲜活摄像,拟态传神。

文学作品中形象鲜活的例子举不胜举。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孔乙己,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罗贯中笔下的诸葛孔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等。写人物要有血有肉,展示个性,立体鲜活;写景物要行神兼备,感情真挚自然;写事件要生动活泼、曲折有致。总之,能够把抽象的概念、生硬的道理变成真实可感的形象,简称为“形象法”。写人,要突出人物个性,形象才能鲜明、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以通过写人物言行举止,尤其写能表现个性的事,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方法灵活点 记叙文的灵魂在于表达真情实感,它是文章获得高分的关键。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写真人真事。记叙文允许虚构。只要来自生活,合情合理即可。下面说几种构思成文的方法.

1.背景彰显法。有时为了情节更集中,人物更典型,可以把人物放在一个典型的文化背景之中。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置身于鲁镇的咸亨酒店。人物一出场,即显示出身份的特殊,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 时空转移法。记叙文最常规的写作思路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安排材料,沿着“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下去。这种结构最容易安排,但也最不容易出彩。中考作文要尝试突破常规手法,展现出构思的多姿多彩,来展示自己的写作实力。

3. 起承转合法。建议布局谋篇的技巧方法。比如文章结构的总分总很多见;由古至近而传承的起承转合也很不错。这种结构在律诗中既有运用,其优点尤其在于一个转字,以情节之推进或额外之因素而使文章而有波澜或推至高潮,使文章情节更吸引读者。这类似于小说故事情节中除有开端、发展、结局外,中特设一个高潮部分。

4. 设置波澜法。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好的文章就要把事物的复杂性表现出来。而事物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多面”与“多变”两个方面。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性的文章应当写得波澜起伏。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常见的有悬念、抑扬、意外、巧合、张弛、虚实等。我们可以巧用生活中的偶尔事件组合故事情节,可以有意的设置波澜。在文章中设置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具体设置时,既要“藏”,又要“露”这样才能形成曲折回环、跌宕生姿的效

果。一篇文章,看开头就可以想到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果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运用抑扬法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抑扬应注意分寸和暗示。运用的关键是转换处要恰当,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要在高潮处逆转。

5. 联想想象法。 利用思维可以创越时空的特点,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超越时空进行联想,可以由此及彼,插叙增容。以某物象或思想感情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形成一个整体。运用时要注意选好串起素材的线索,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台湾作

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就用了这种结构文章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想象思维创造新的文学形象。但我们的想象不是漫无目的的,首先要明确虚构的目的,其次还要以真实为基础,如同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6. 片段组合法。 有机组合零星的片段材料,即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件情节片段,或景物描写片段,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的文章,可以在较为短小的篇幅内,立体而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摹景物。 最后,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但语文有时也在于一种顿悟,注意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得多了,材料在心中酝酿,加上平时的训练,终究有一天会酿造出芳香的美酒。值得强调的是,作文训练并不单纯是技巧上的训练。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要看一个人思想精神的状态,为人处世的态度如何。一个思想觉悟很低的人,如果偏偏写得出境界超高的文章来,不是虚伪做作,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篇二:记一件()的事作文教案

记一件( )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2.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3.明确叙述中心,始终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的详略要得当。

4.学会观察,注意细节的刻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生活把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中心要明确,材料要围绕中心来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再现生活

1.揭题。板书习作主题《记一件事》。看到这个题目,你有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吗?可以通过读表现出来。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读分别强调“记”“一件”、“事”几个词,进行必要的审题训练。相对与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清楚。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小组内交流自由练说。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2.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印象深刻的事与全班同学分享?推荐同学说,师生认真听,及时提问,及时点评

四、完善提升,锦上添花

1.模仿美文

(1)如何将一件事记叙的完整、具体、又生动呢?让我们看一段十分熟悉的文字。(多媒体展示)

《风筝》选段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的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这段文字朴实无华,却让我们心灵为之一颤,展示了“我”少年时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心中油然升起了悲哀之感。

(2)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如此深深地感染我们?(很详细,很真实)

(3)作者抓住人物的什么来描写的?(动作、神态)

(4)同学们,回顾课文,作者回忆这件往事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沉重、后悔、自责?)

(5)教师小结:这篇文章所叙述的都是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感情真挚,毫无半点虚假。作者细致回忆了当时弟弟的神态、动作,抓住了当时事件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当我们看着些文字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事情的发生一样。细节就渗透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中。所以我们写作文时要善于抓住人物形象做细腻逼真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打动自己,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第三篇_高考作文:做到8点,冲击满分

第一步:搞清写作要素

▲审题

▲抓点

▲立意

▲动笔

第二步:审题

审题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审题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验,看你是否能抓住中心。常见的审题方法有:

①抓关键句键句往往暗示着材料的中心,抓住关键句,往往事半功倍。

②明褒贬法可以从出题人比较侧重的点的来出发立意。

③提炼中心提取要点以作为文章主旨,这样比较容易切题。

④由果溯因多问个为什么,对比结果找起因,原因往往就是要写的点。

⑤关系分析分析材料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找突破口。 一般而言,比较常用的和起效较快的就是①和③两种方法,可以应对大多数的作文材料的立意问题,所以大家可以多加强一下这两种审题方法的训练。

第三步:抓点

在这里提到的抓点就是抓话题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来展开叙述,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抓住一个话题来展开

文章。而且出题人会尽力做到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理解材料,肯定不会达到让同学们无法理解的层面,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要钻得太深,不要想的太深刻,否则就会有跑题的危险。

以下我对比较常见的话题进行了举例,大家可以多超与这些话题相关的方向来收集素材:

成功、胜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创新、创造、努力、刻苦、克服困难、忍受痛苦、价值、意义、人生、情感、珍贵、惜时、友谊、宝贵、财富、信仰、信念、放弃、坚持、思考、选择等等„„

这些话题不少,所以大家可以选择一些同时适用于多个话题的素材来记忆,这样可以减轻些负担,比如马云?位居中国富豪榜榜首,全世界继谷歌之后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就可以同时适用于创造、坚持、选择、成功、胜利、克服困难、眼界、视角等等话题。

此外,大家可能发现了我写的话题中有好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所以关注时事与政治似乎也成为必要。 第四步:立意

常说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所以说在审题的时候,就一并立意的,之所以又拿出来单说,是因为这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点还需提一下,所以别嫌啰嗦。

立意即是摆明观点,观点就是指你接下来要围绕描述的论点。这样一说,大家似乎都觉得立意很重要了。审题的成果将直接决定立意的出发点,立意将决定整篇文章的基调和中心。好的立意,既切题又具体,而且是文章要展开所围绕的中心点。所以立意的提出极为重要。

这里也说几种提出立意的方法: ①横向立意就材料本身出发比较直接的观点陈述。 ②反向立意选取与材料比较偏重的观点相反的一面来陈述。

③类比立意由事及人,由此及彼,选取与材料描述相近的点来写。

④延伸立意即是由现有的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延伸出与之先关的立意来。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我个人是不推荐反向立意的,我高一高三的语文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把握写的很棒很吸引人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这样立意。

此外,对于立意的提出也还有一点要说,就是立意的提出不单单是根据材料而来的,还与自身所具备和掌握的材料有关。立意的提出应该是审题结果,话题判断及素材掌握情况的综合考虑结果。也许你会提出一个十分切题的立意出来,可是却没有可用的素材,那样不就也很悲哀吗?如果只是全篇在围绕一个很切题的立意来空洞的强调的话,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丝毫没有说服力的。所以,立意的提出要考虑自己所能想到的与之最相关的素

材,进而稍稍做个过渡,将主旨与素材在立意中接合起来。这又在另一方面体现出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第五步:动笔(重点)

首先,我们来提一下高考对作文的两大要求吧,这样也好有的放矢:

①基础等级语句通顺、切题、围绕中心

②发展等级语言有文采

而语言有文采又体现在四个方面:

[1].语句生动比如撷取新词新义,或使用流行语,有些老师可能反对使用流行语,所以不要太过分。

[2].句式灵活就是说,句子要长短有致,长短错落,带有节奏变化可能会好一些。

[3].善用修辞也就是能够恰到好处的使用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韵味,排比、比喻比拟、对偶、设问、对比、对仗押韵等等,只要恰如其分就是好的修辞运用。

[4].文句有蕴这体现在文句的幽默性、哲理性等方面还可以是具有古典美的语段,最好能体现出深意来,而不只是浅略的悠扬动感。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老生常谈的方面:标题、开头以及结尾。对这三点我归结为两个词:直切主题,谨防人猜。直切主题,就是指这三个最为显眼的地方一定要能够点题;谨防人猜,一定不要让阅卷老师猜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直接说明。

然后,我们再一一细说这五点:

①标题简洁、新颖、生动、切题,我比较强调的是注意简洁和切题,其余两者可酌情把握。有些同学喜欢在写完整篇文章之后再定题目,这样比较危险,因为你可能在文章中就没有很深刻地围绕某一点来写,而是写到哪里算哪里,不合脉络清晰的要求。而在生动、新颖上,不做必要的要求,写出来可能加分,也可能会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相反,简洁清晰的标题没有老师是讨厌的。

②开头入题要快。不论你是想怎样装饰凤头,都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长篇幅以后才开始点题,这样你的凤头会很臃肿,与身体不协调,反而失了凤凰头小脖长的美感。一般开头要在200字以内点题,至于入题则会更早,从你写第一句话开始就要想着怎么往主题上引了。

③结尾要求结实,有力,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再次点题。当然也不要太长,如果实在字数不够,那就采用排比例证吧,多写几个沾边的例子排比串烧,再次强化主旨,点明提议会好些。 ④正文正文是摆出论据论证阶段。即使标题和开头已经很好的切题了,正文也不可松懈。而且,要学会分段,不要一段写得太过冗长,亦不可太短,凡事讲究适量而行。每段一个论据说清楚,说明白了就好,不用贪多,而且最好要有总领句或是小标题,论证结尾要有总结,论证过程中则要注意时时点题,处处点题,证明论点。我那时常用的比较俗套的句型:如果不„„就不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第四篇_论中学生作文如何做到真实

浅论中学生作文如何做到真实

摘要:【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真实 实现

引言

有句谚语说:“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真实是人事一切存在的基础。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道德传统,也是从古到今被人推崇的教育理念。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真实在古代的重要性。著名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体现了真实的重要性。

在作文上,现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出作文要“求诚”,他说,作文就是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不仅要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且所写的必须是美好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称为‘求诚’。试想,假如只知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不知求诚,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里的“求诚”,从材料上说,就是那些真实的、深厚的、符合现实逻辑的材料,而不是那些假大空不着边际的话;从写作上说,是要有诚实的、严肃的、认真的态度,而不是采取那些油滑的、轻薄的态度。

可见,把“求诚”视为作文的底线,是对中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求诚”不但是作文的思想标准,而且是作文的艺术标准。求诚过程就是一个艺术追求过程。因此,对中学生的作文评判标准,概括地说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思想标

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在中学作文教学活动中,评判思想标准,特别注重文章的真,追求真、善、美,是一切作文的思想标准。真是善美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一旦失却“真”的基石,“善”就走到了它的反面,“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中学生只有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才符合作文的真实性原则,也才符合作文的“真”“善”“美”的思想标准。

但是,目前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假”、“大”、“空”现象,立意“庸”,材料“枯”,结构“套”,语言“死”,缺少生活气息,缺少真情实感,给人的感受是文章是“做出来的,是依葫芦画瓢‘画’出来的,而不是从内心自然‘流’出来的”。中学生在作文中编故事、背诵范文、叙事苍白、缺少真情实感,让人看不懂,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不到世间的真实。因此,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文时要么是背诵大量范文来套作,要么是大幅运用原材料和名言警句来凑够字数,要么就瞎编一通,甚至不惜编出自己亲人伤残或死亡来博得读者同情,真真是令人发指,这样我们所见到的中学生作文也自然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了。这也就表明了当前中学生作文缺乏严重的真实性。因此,如何促进中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真实的表达尤其显得重要。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学生作文真实性缺失的成因。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一) 当前中学生作文的现状。

当前中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有一些学生甚至厌倦作文,以至于老师每一次布置作文时,许多中学生都感到无从下笔,不能够“我手写我心”,其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材的误区。

中学生作文的选材存在着胡编乱造、陈旧重复、生搬硬套或不够典型等诸多误区,导致作文空洞或缺少真实体验,造成这些误区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积累材料,缺少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中学生作文在选材上主要存在这样几个误区:

(1)不“新”,明显地缺乏时代气息。在作文中经常出现选材撞车现象,许多学生选用的材料十分陈旧,比如一选古代的材料正面的就是屈原、陶渊明、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等,反面的就是赵高、秦桧、高俅、严嵩、和珅等,造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状。模式化、程式化十分严重,其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新”不一定是稀奇古怪,而是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2)少“巧”,许多中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视角转换,在选材时照搬照套,只是为了凑够字数,“拣到篮里就是菜”,缺乏转换和加工,致使作文内容显得干瘪,缺乏活力,因此也就无所谓“巧”了。“巧”可以表现为多角度选材,比较后选用典型材料,旧材抖的推陈出新等等。

(3)无“我”,学生在写作文时人云亦云,缺乏个性色彩,不会把原材料灵活运用,这也是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大忌。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自我是写作的最佳切入角度。要以自我的生活阅历、人生体脸为基础进行选材。中学生作文最重视的是要写出真情实感。

2.结构的程式化。

当前中学生作文结构程式化比较严重,喜欢沿用一些被称为“美文”的范文,主要以机械模仿、机械复制为主要手段来完成作文,从而导致作文的个性化思想缺失、个性化表达丧失的一种作文现象。这类作文不能与现实生活形成观照,作

文形式、内容、情感、思想远离现实,缺乏真实性,让人读之无味,如同嚼蜡。中学生作文结构的程式化主要表现在:

(1)形式的程式化。当前中学生在写作文时不论什么样的作文一律都有题记,也不管这个题记和下面的内容有没有关系,就像阿Q头上的癞疮疤,让人感到既恶心又可笑。而且多数学生沿用一些被称为“美文”的范文,主要以机械模仿、机械复制为主要手段来完成作文,总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一写作文就按照“凤头——猪腹——豹尾”的结构模式,显得非常的俗气,让人感到很是失望。当代著名作家林白曾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写作极益于己,可带来美和张扬生命力,使生命获得快感。然而,如今的中学生的作文却是一塌糊涂,令人匪夷所思。

(2)内容的程式化。文章应当表达真情实感,应当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等,但中学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年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受到某些流行元素的影响,从而削减了表达亲身体验的欲望。在他们心目中,作文成了获得高分的工具,文字成了游戏人生的符号。写到“感恩”的作文就是自己小时候生病,母亲怎样冒着大雪背着自己去医院;或者有一天突下大雨家人淋湿衣服冒着大雨给自己送伞等等。造成了这样一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怪现象。当然,中学生写作文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主要受以下几种介质的影响:一是当代影视影响,照抄照搬影视情节,显得虚无缥缈,只注重浪漫的故事情节,脱离实际生活。二是时文的影响,主要复制《意林》、《青年文摘》、《读者》和一些学生必背的范文,说教意味偏重,严重缺乏现实生活的真实情节。三是受网络文学的影响,情节显得异想天开,穿越时空,如天马行空一般,但内容却空洞无边,显得稚嫩,令人难以忍受。

(3)语言的程式化。中学生每到写作文时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他们也明白自身语言的干瘪,需要及时充电。但是由于心情浮躁,并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分析、理解经典文章的魅力,因此在写作文时往往选择名家名篇及一些所谓的“范文”照背照抄,以至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套用。如有的同学只要写到关于“受挫”题材的作文时,就写司马迁《报任安书》里面的一段话:“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写到“勤奋”题材的作文时,就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把人物的原材料、评价人物的总结语句全部照搬照套。语言显得扭捏作态,如东施效颦,让人哭笑不得。并且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毫无真实可言。

(4)思想的程式化。中学生的作文缺少厚重的文化底蕴,文章显得单薄苍白。因此,他们就背诵大量的名人名言和一些大哲学家、文学家如孔子、孟子、鲁迅、马克思等的警句,而有时背得又不是那么太牢靠,以至张冠李戴,令人目瞪口呆。例如以“勤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就写到:“苏轼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名言是韩愈的,笔者注)李白著名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实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里的句子)等。还有人顺着某条名言,写这个名人的生平事迹,背离了主题。因此,其真实性就更加令人感到疑惑。

3.体裁的异类化。近年来,许多中学生对作文要求中的“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或“文体自选”产生了误解,认为写作文不必再受作文体裁的限制,就

我能做到的事作文 第五篇_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考纲航标】

《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深刻,在文章内容方面有以下三个具体要求:第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是指透过外露于事物表面的、局部的、多变的现象,探究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全面的、稳定的本质,具有深邃的见解。第二,“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指在写作中要善于追本溯源,以敏锐的眼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深入地分析,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第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是指作者的观点和见解有独到之处,鲜明且蕴含哲理,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来源。考场要想以深刻使文章脱颖而出,那么议论性文章要做到见解深刻,说理透彻见深刻;叙述性文章则要使议论性的句子精当透辟。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既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又要对问题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要恰当地辩证分析,能以个人的思考和感受给人思辨的力量和气势。总而言之,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说得透,就能达到“深刻”的要求。

【突围技法】

一、 记叙类文章的深刻

许多人总以为记叙类文章与深刻无关,但事实却是记叙文越有深度,分数就高。文贵感人,意贵服人。无疑,好的记叙文离不开文采与意境,但若能用深刻的思想来点化文采、意境,就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1. 巧妙克隆,注入新意。

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赤兔之死》横空出世时热议纷纷,随即“翻新”古典名著的作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无疑,在新材料作文已经在高考场上一统天下的今天,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无疑是记叙类文章最佳的选择,但是纵观各地考场,满分作文中仍不乏从教材或者典故中取材,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构思,巧妙“克隆”出来的佳作。2012高考山东的满分作文《汀州梅花香》取材于瞿秋白的事迹,为读者剖析了瞿秋白同志生命中最珍贵的画卷,借此影射当代知识分子,点出当代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应以为中国发展而献身、为世界进步而殒命作为人生的最终理想,振聋发聩!这类巧妙克隆佳作以绝妙的点化手法注入时代新意,使典故、名段变得活色生香,成为与直接书写时代生活并驾而驱的第二种深刻。当然,这种写法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古”“今”联系,并让“古”为“今”服务,不能空谈,要有实际内容,要揭示生活的内涵情理。

2. 探究哲理,理解生活。

18岁的文章应展示出和年龄相符的思维深度。高考的命题,大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富有才华的考生却能把这种理性的见解通过感性的形象来表现、展开,写成漂亮的记叙文。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生活中的事看似繁琐平常,但是却常常包含哲理,只要考生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角度,以探究哲理的思维深入理解生活,那么诉诸笔下的生活内容更容易做到既深刻又富有新意。如表现常见的主题“母爱”,“母爱无价”“母爱如水”“母爱无言”等的爱子之举往往铺天盖地,不胜枚举,此类文章对母亲的解读往往流于形式,实难再吸引人,但若有考生写母亲严厉“呵斥”的温暖或者“藏”了一半的爱来赞扬母爱的理性和母亲教子的高超艺术,对比之下对母亲的解读明显更深刻,高低立见。

3. 巧用技巧,文有意蕴。

寓意,是指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具体来说,文章“寓意深远”的特点指语言含蓄,有意蕴,多使用曲笔,整体上以实写虚,有暗示性、隐喻性,对读者有启发意义。写寓意深远的文章不一定用寓言体,在一般的记叙类文章中作包含寓意或带有象征意味的观点表述,同样可以使文句有意蕴,使文意有寄托性。考场记叙类高分作文对此可谓情有独钟。请看下面的文字:

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2014高考江苏满分作文《青春万岁》)

虽则这是一篇记叙文,但作者却由事到理,以理化事,点明青春不朽在于心中之火不熄。议论的语句虽短,却以丰富联想与富有韵味的语言充分显示思维的广度与力度,自然而深刻,带给人们静静的感悟和无穷的启迪。

二、 议论类文章的深刻

高考“考场作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按照特定要求下的写作,在紧张的气氛中要把文章写得有深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的考试模式看,议论文仍是考生选择的主流,而议论类文章在“深刻”上的体现,主要是论点深刻、说理透彻。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深刻”的方法。

(一)“论点深刻”的主要方法

1. 思维求深。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作文的天下必然归属于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与时代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主要是引导考生多关注生活,多思考生活,故此考生不能只在现象的表象层思维求异,而要设法探求现象存在的背后原因,从而有所认识和发现。再者“文章合为时而著”,有很强现实价值的文章才是有用的文章,才能引起评卷人的共鸣。如2014广州一模作文“校服涂画”,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表层论说“涂”还是“不涂”,这样的文章很浅,但如果考生认真理解分析三个关于“校服涂画”的采访记录就会发现,第一个场景反映的实质其实是学校(教育者)对学生“校服涂画”现象缺乏正确的引导,仅是简单地处理。第二个场景反映的实质是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第三个场景反映的实质则是学生不了解校服意义或者是对学校形象的漠视。精彩的议论一定先有一个深刻透辟的论点,使潜藏在现象的一切浮露于读者的面前,这要求考生思维上必须得求深。

2. 思维求异。

思维求异,就是同中求异,思维深度上纵向深入,从材料中发现别人所未见的新见解;或逆向反思,摆脱习惯性思维,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如2012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生不必逢时》开篇就是:

我想起《双城记》中开篇时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挣扎、踌躇独行,天上地下人间更仿佛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而我却以为,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都该怀着宽恕与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活着。

作者明确地针对大多数人常发的“生不逢时”的怨叹,十分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然后从与多数人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究,举例对比析理,最终得出“不论我们生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拿出自己的力量。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并伴随苦难,却能在深渊中带来光明,在坚韧中捍卫我们的爱 ——这便是生逢其时的全部诠释”。至此,境界大开,观点深刻中更显大气,实属难得的考场佳作。

(二)“说理透彻”的主要方法

1. 辩证分析。

深刻的议论一定是辩证的。在紧张考场中,考生更要保持辩证思维的头脑,对事物作出全面的观照、客观的分析、公正的评判,不因突出自身的正确而强词夺理,不因强调重要而陷于偏激。尤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②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

③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2. 强化论证。

“论证”是说理深刻的主要手段,也是议论文写作一向存在的薄弱环节,要达到“深刻”的要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①因果分析法。这是最基本的分析法,就是针对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基本上只要是优秀的议论文都会在这种方法上有所体现。如2013广东满分作文《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在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后就使用此法分析,得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85530/

推荐访问:我能做到200字作文 我能做到的事歌词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