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时间:2018-09-08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第一篇_兰陵王之子高平安是谁 历史上的高长恭有儿子吗?

兰陵王之子高平安是谁 历史上的高长恭有儿子吗?

导读:电视剧《兰陵王》中兰陵王高长恭与天女杨雪舞成亲后育有后代高平安,那历史上有高平安这个人吗?兰陵王到底有没有后?兰陵王绝后似已成历史定论。但近年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里新发现的一尊不起眼的像龛却引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从而续写了兰陵王的家族史。

龙门石窟研究所的王振国副研究员近年在洞窟调查时,发现了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昏暗角落里,有一个兰陵王之孙高元简于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所造地藏、观音像龛。

此像龛距地面高43米,系素面尖顶楣饰圆拱龛,造像题记位于龛下壁。该像龛利用左上方万佛与窟门右上角之间的狭小壁面雕刻而成。像龛龛口上宽35厘米,高46厘米,内造舒相坐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各一躯。二菩萨俱饰高髻,面容丰满、圆胖,神色端严,佩项圈、腕钏,下着长裙,披巾自肩下垂。地藏、观音像头顶皆饰素面桃形头光,两躯造像胸、腹部外突,且轮廓分界明显,正是龙门石窟唐高宗后期这一时期流行的造像风格。

由于万佛洞内光线较暗,这则窟龛及造像题记从未被人们发现,像龛造像完好无损,题记文字基本完整,而且该题记为以往文献资料所未曾著录过。造像题记47字。其内容是:“大唐永隆二年岁次辛巳五月已巳朔十五日癸未,兰陵王孙高元简奉为亡妣赵敬造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各一区供养。” 龙门石窟历史上曾惨遭劫掠和破坏,民国时期尤甚,万佛洞亦是当时被严重盗凿、破坏的重点洞窟之一,多数造像被肢解或被毁。高元简造地藏、观音像龛因其位置高、光线暗,故未被发现和引起注意,因而就逃脱了这一历史劫难,使像龛包括题记在内皆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这一发现续写了兰陵王的家族史。北齐除兰陵王外,其他宗室人物的结局亦甚惨,入周后除个别得以幸免外,其余均被周武帝同时赐死。这条题记留下了与史书记载不同的另一种结局,至少说明北齐宗室人物中逃脱历史厄运的还有人在,特别是兰陵王一宗并末绝后,在唐代还有后人。

相关阅读推荐:南北朝宇文邕是怎么死的?高长恭又是怎么死的?高长恭妻子郑氏简介 兰陵王妃出身名门荥阳郑氏兰陵王高长恭有儿子吗?北齐兰陵王的儿子是谁?兰陵王的面具之谜:兰陵王高长恭的悲惨结局是?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历史上的兰陵王怎么死的? 相关专题:高长恭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第二篇_兰陵王高长恭有儿子吗?北齐兰陵王的儿子是谁?

兰陵王高长恭有儿子吗?北齐兰陵王的儿子是谁?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北齐后主赐高长恭毒酒,兰陵王死后并未有关于嗣位的记载,难道兰陵王没有儿子吗?作为皇族,如果有子嗣的话没有记载是非常罕见的。

据说兰陵王死后,郑妃出家当了未亡人,这说明至少她是没有孩子的,因为北朝规矩是没有子嗣的妃嫔在丈夫死后出家,如果有子嗣她就自然过渡到子嗣那里归他们奉养了。 兰陵王绝后似已成历史定论。但近年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里新发现的一尊不起眼的像龛却引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实,从而续写了兰陵王的家族史。

龙门石窟研究所近年在洞窟调查时,发现了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昏暗角落里,有一个兰陵王之孙高元简于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所造地藏、观音像龛。

此像龛距地面高43米,系素面尖顶楣饰圆拱龛,造像题记位于龛下壁。该像龛利用左上方万佛与窟门右上角之间的狭小壁面雕刻而成。像龛龛口上宽35厘米,高46厘米,内造舒相坐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各一躯。二菩萨俱饰高髻,面容丰满、圆胖,神色端严,佩项圈、腕钏,下着长裙,披巾自肩下垂。

兰陵王高长恭

地藏、观音像头顶皆饰素面桃形头光,两躯造像胸、腹部外突,且轮廓分界明显,正是龙门石窟唐高宗后期这一时期流行的造像风格。由于万佛洞内光线较暗,这则窟龛及造像题记从未被人们发现,像龛造像完好无损,题记文字基本完整,而且该题记为以往文献资料所未曾著录过。

造像题记47字,其内容是:“大唐永隆二年岁次辛巳五月已巳朔十五日癸未,兰陵王孙高元简奉为亡妣赵敬造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各一区供养。”既然有孙子,自然就有儿子了,如果唐朝的这个高元简不是冒充兰陵后裔的话,可以证明兰陵的确有儿子。

相关阅读推荐:兰陵王为什么戴面具?北齐美男子高长恭面具之谜兰陵王高长恭的妻子是谁?历史上兰陵王有妻子吗?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兰陵王的生母叫荀翠容吗?兰陵王的王妃是谁?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有多少妃子?北齐历史上有杨雪舞吗?兰陵王杨雪舞结局如何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第三篇_兰陵王的生与死

兰陵王——官场政治下的生与死

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花落稍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薰,中酒心情怯杯勺。

思旧京洛,正少年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周元干——《兰陵王》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破除迷信时说:“南北朝的兰陵王也是年轻人,他很会打仗,很勇敢。有一个专门歌颂他的曲子,叫《兰陵王入阵曲》,据说这个曲子现在在日本。”毛泽东同志说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北齐亲王、今河北景县人高肃。

兰陵王高肃墓位于今邯郸市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北齐书》有《兰陵武王长恭传》。据载,兰陵武王高肃,字长恭,一名孝瓘, 文襄皇帝高澄第四子(墓碑为第三子),多次升迁为并州刺史。突厥兵进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晋源镇),长恭奋力迎敌。芒山战役开始打了败仗,高长恭为中军大将,率领500铁骑第二次杀入北周阵中,冲破重围来到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故址又称阿斗城)下。北周大军围困,形势紧急,北齐守军未能认出高长恭,高长恭卸下甲胄,摘下面具,城内派弓弩手出城救援,里应外合,大败北周,取得胜利。武士们手舞足蹈,歌唱高长恭,谱成《兰陵王入阵曲》。他在任司州(今河南安阳县)牧、青(今山东益都县)瀛(今河北河间县)2州刺史时,接受了很多财物。后来在做太尉时,与段韶征讨栢谷,进攻定阳(今山西介休县)。段韶生病,高长恭受命统领段韶的队伍。前后因战功再晋爵钜鹿、长乐(今

河北省冀县一带)、乐平(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高阳(今山东省临淄县西北)等郡公。

高长恭面貌温柔内心刚强,声音、容貌都很漂亮。作为领兵打仗的将军,他不怕辛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只要得到好吃的东西,就是一个瓜、几只果,也要与士兵共同分享。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将高长恭接受赃物的事情上报朝廷,高长恭因而免官。征讨定阳时,阳士深在高长恭军中,成天提心吊胆,生怕高长恭无端加祸自己。有人将这件事告诉高长恭,高长恭说:“阳士深做得没有错,再说我身为三军主帅,怎能做这样的事情呢。”为了去掉阳士深的心病,他找了阳士深的一个小过错,打了他20杖。一次入朝复命,跟随他的仆从先后散失,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高长恭回到军中,对任何人都没有责骂处罚。武成皇帝奖赏他的功劳,命令贾护给他买了20名美女为妾,他只接受了一个。他将钱财看得很轻。临死之前,把价值千金的债券全部烧掉。

芒山大捷,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深入敌军重围,万一出现不利情况是十分危险的。”高长恭回答说:“这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当时情况紧急,就不由自主地那样做了。”高长恭将朝廷大事说成“家事”,高纬非常反感,认为这是图谋不轨,看不起自己这个皇帝,开始忌恨高长恭。在定阳时,高长恭的部属尉相愿问道:“大王既然受到朝廷信任,为什么还这样贪婪地收受他人的财物呢?”高长恭没有回答。相愿说:“是不是因为芒山大捷,您战功卓著,威望越来越高,恐怕受到猜忌而故意毁坏自己的形象呢?”高长恭无可奈何地回答说:“是。”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大王,大王这样做就会留下把柄,因触犯法纪受到处罚,本想得到平安,反倒会更快地招致灾祸。”高长恭哭泣下泪,跪在地上,请求尉相愿教他避祸求安的办法。相愿说:“大王以前已立下战功,现在又取得胜利,威望实在是太高了,怎能不引起皇上猜忌呢。您应当称病在家,不要再参预朝廷政事了。”高长恭觉得尉相愿的话是对的,但过后并没有那样做。等到江淮出现动乱,他恐怕再让自己为征讨大将,叹息道:“我去年面部浮肿,今年为什么不再发作呢。”从此有病不治。小肚鸡肠的高纬是不会放过他的。北齐武平四年(573年)五月,高纬派徐之范监督高长恭服毒自尽。高长恭对朝夕相伴的郑妃说:“我忠心侍奉皇上,立下赫赫战功,又没有做辜负上天的事,今日却落得饮鸩而亡的悲惨下场。”郑妃说:“为什么不面见

皇上倾诉苦衷?”高长恭说:“时至今日,还能见到皇上吗!”于是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高长恭遇害后,朝野上下愤愤不平,歌颂他的《兰陵王入阵曲》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此曲悲壮雄浑,古朴悠扬,隋朝列为宫廷舞曲。而不幸的是,由于历史变迁,《兰陵王入阵曲》仅仅作为教坊曲牌流传下来,而本来意义上的《兰陵王入阵曲》却在我国失传了。唐代与日本交流往来频繁,《兰陵王入阵曲》传到日本。

据邯郸市文化部门考证,公元749年,即唐玄宗天宝八载,奈良王朝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兰陵王入阵曲》。此后,这首舞曲从日本宫廷走向民间,并且很快传播开来。

1986年8月至11月,中国黄河文明展览在日本展出期间,邺城北朝史学研究会会长、邯郸地区文保所副所长马忠理,用3个月的时间,对《兰陵王入阵曲》传入日本的情况进行认真详细地考察,收集到有关此曲的部分图像、照片等文献资料,并将此曲录制下来带回国内。

为此,景县于2006年夏派员赴邯郸拜访马忠理先生,马忠理先生回忆了当时的情况。他说,得知兰陵王墓在磁县时,日本朋友多次要求到中国为《兰陵王入阵曲》寻根。景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高肃及《兰陵王入阵曲》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多次派员赴邯郸考察。2006年下半年,在邯郸文物部门和马忠理先生的支持下,得到当年日本雅乐代表团演出实况录像资料,请河北师范大学著名音乐教授段志军先生据录像资料整理出乐谱,经县委、政府批准,收入新编《景县志》。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注下,县文化馆已与县武警中队合作,创作排练新编《兰陵王入阵曲》,2008年春节前在衡水公演,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第四篇_千古第一美貌战将北齐兰陵王

千古第一美貌战将北齐兰陵王

北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个王朝,从兴起到灭亡仅仅二 十余年,在漫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是一朵并不鲜艳的花朵,可以说,连昙花一现都谈不上。北齐皇室为高氏,历任皇帝多为昏庸无道之主,贪图安乐,荒淫无道,胸无大志,偏安一隅。然而,皇室高氏家族却诞生了一位名留青史的高长恭,人称兰陵王。兰陵王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美男子,也是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北齐时期被称为“战神”。

近期,浙江卫视正在热播《兰陵王》,出于对兰陵王的兴趣,我饶有兴致地看了几集,整体而言,剧情以北齐兰陵王为题材,但许多细节和背景有所变化,与历史不符,当然,电视剧具有娱乐性,自然要刻画引人入胜的情节,难免改变历史事实。其实,不管如何改编,兰陵王刚柔并济之美都应该是电视剧或者电影聚焦的一点,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的美貌和战功都是他傲视群雄的资本。

说起美貌和骁勇,我们很容易想到三国时期的赵云。赵云也是历史上罕见的美男子,而且一身是胆、勇猛异常,以单骑救主、两扶幼主等诸多事迹位列刘备军营“五虎上将”。特别是在三国演义小说里,赵云更是神乎其神,“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由于朝代、小说演义以及电视电影等多种因素,名声远远大于兰陵王,若非前几年电影《兰陵王》以及近期播出的电视剧《兰陵王》,我想这个历史名人将只是被极少数的学者所知。虽然兰陵王与赵云处于不同朝代,可比性不强,在我看来,兰陵王各项资质优于赵云。

一、神秘身世的王爷【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据史书记载,兰陵王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之子世宗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高肃。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文襄弟有六子,《北齐书》载:“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兰陵王母亲是谁,史书无法考证。这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好奇和思考,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兰陵王母亲地位十分卑微,可能为皇宫里的婢女。在等级阶层极其浓厚的封建社会,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脉,却仍然为地位低下的母亲而备受耻笑,所以,史书不载其母。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许多值得让人值得怀疑之处。史书记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为

官妓,地位也十分低下,却也见诸史端。更加令人可疑的一点是,史书记载兰陵王“不得母姓”,也就是不知道他的母亲姓什么,这与不能记载他的母姓有本质的区别。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兰陵王的母亲到底是谁,恐怕永远是个迷。我认为,有一种可能性可以排除,就是他的母亲应该不会是皇帝的一个妃子。皇帝的妃子即使地位卑微,被册封为妃之后,史书一般都会有记载,不存在地位卑微不卑微的问题,更不存在“不得而知”的问题。南北朝时期,四处战争,兵荒马乱,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背景下,皇帝领兵打仗,参加战争的可能性比和平年代大的多。这就不禁让我们想象,兰陵王的母亲会不会是文襄皇帝外出打仗时与民间普通女子所生?尽管这种猜测充满了离奇色彩,但是,谁也不能剥夺我们想象的权力,不是吗?

二、面具下的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史书记载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王是历史上少有的美男子之一,然而,他的美与我们理解的“帅”有所差别,兰陵王的美更加倾向于女性之美,犹如有洁柔的女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特别是在金戈铁马、战乱纷扰的南北朝,作为一名叱咤疆场的将军,美貌无疑成为兰陵王的心中的一块心病。你想啊,面对五大三粗、胡子邋遢的人,我们可能心生胆怯,但是面对一个“小白脸”,谁还会害怕?所以,兰陵王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战场上,他戴上狰狞可怖的面具,以此震慑敌人,使敌人不战而怯、不寒而栗。我们知道,宋朝名将狄青每次参加战争都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可谓所向披靡,名声鹊起。然而,很少人知道兰陵王才是戴面具战斗的鼻祖。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留下兰陵王的画像,他到底长多美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可以让我们无限遐想。兰陵王的美貌遗传与他的父母。据史书记载,兰陵王的爷爷高欢,父亲高澄都是相貌俊美,才华横溢。我们也可以联想,兰陵王的母亲也一定是个大美人,说不定是历史上罕见的美人坯子。历史上有不少美男呈家族式分布,例如赫赫有名的慕容氏,就是一个盛产美男子的家族。在现代很多大型的网络游戏以及武侠小说中,慕容氏往往以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形象亮相。

三、战场上创造奇迹的“战神”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形势十分危急,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

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最后被包围在邙山,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上“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当他杀到洛阳城下时,守城官兵看着他戴面具,不敢开门,当兰陵王去掉面具,北齐的官兵们高呼“兰陵王”,士气大振,打开城门,冲向敌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这就是有名的“邙山之战”。兰陵王在邙山之战中名声大噪,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百姓之中留下了“战神”的美名,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后来,战士们为了歌颂兰陵王的神威,演编了《兰陵王入阵曲》,剧中主角脸戴面具,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战争的宏伟场面和兰陵王的威武。据说,这就是戏剧中戴面具的起源。

《兰陵王入阵曲》使得兰陵王名声远扬,同时造就了他的英年早逝。俗语说“狡兔死,走狗烹”,兰陵王也没有摆脱这个怪圈。功高震主是封建社会功臣最大的隐患。当时的皇帝后主高纬在看过《兰陵王入阵曲》后,对兰陵王说,你入阵太深,太危险了,万一出现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兰陵王看到堂弟的皇帝这么关心自己,心中股股暖流,说了句“国事即家事”。这句回答让皇帝如鲠在喉,心想,只有皇帝我才能把国事当做家事,你兰陵王岂不是要当皇帝吗?【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的辉煌也就成为兰陵王悲剧的开始。公元565年,也就是邙山之战后的第二年,兰陵王的堂弟高纬继承皇位,公开指责兰陵王在邙山之战中孤军深入,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兰陵王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每当战事来临,他都以有病为由坚辞不出。尽管如此,兰陵王仍未幸免于难。公元573年,皇帝高纬命人用毒酒害死了年仅28岁的兰陵王,埋葬在邺城以西。四年以后,北齐被北周所灭,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第五篇_兰陵王历史资料

【兰陵王高长恭复原图,】

兰陵王——高长恭(?~573)

真正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在5个兄弟中,其中一个的母亲还是妓女。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这是个出了名的野兽世家,群交乱性,酗酒暴虐,以杀人为乐。高长恭生在其中,人品算很不错的,只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这个人很聪明,要是一概不收,皇帝没面子;要是全盘接收,人家会当他是好色之徒,所以他有着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性。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他也被称作是"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木兰从军最后是投到兰陵王帐下。女儿家惊艳,为面具摘下瞬间的绝世风华,然后跟他一人一半分个红苹果。噢,心都醉了!

老天造人,总不愿造得太完美,高长恭染了个大毛病:贪财。门口常有行贿的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属下尉相愿问他:“王既然俸禄那么高,何必如此贪?”长恭答不上来。相愿说:“您是不是因为怕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嘿嘿,什么理由?这位老兄说话技巧一流!长恭见有台阶下了,才开口:“是的。”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相愿说:“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长恭听了劝告,便偶尔装装病。完全隐退,又不甘心。正处盛年的男子,谁愿意退休?何况高长恭不是当隐士的个性。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杀人,连理由都没扯。这就是乱世的悲哀.高长恭死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北周皇帝宇文觉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这是段怎样的岁月:有广陵散的高洁,有兰亭序的潇洒,有敕勒歌的豪迈,种种浪漫都只是逃避苦难现实的一醉。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红尘里一道道风景线皆在噩梦中毁灭。神伤,为焚琴煮鹤般的凄艳。恨不能一把火燃烧掉千年的帷幕,一卷风吹干净中原的黄土,去赏那时的桃花,梧桐,碧竹,寻那人的麈尾,冠帽,面具。用恬淡换去他的功利,用善良换去他的毒暴,用自足换去他的贪残,可否能将结局改善?

不用说了,面对历史,改了过程,改不了结尾。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8648/

推荐访问:高长恭容貌复原图 高长恭电脑复原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