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对联大全 > 佛教对联语句

佛教对联语句

时间:2018-08-30   来源:对联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对联大全】

佛教对联语句 第一篇_好句素材:净化心灵 佛诗禅词100首

好句素材:净化心灵 佛诗禅词100首

1、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去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宅也空,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朝走西,暮朝东。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2、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3、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4、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5、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盖间茅屋牵萝补,开个柴门对水流。

得隙闲眠真可乐,吃些淡饭自忘忧.眼前多少英雄辈,为甚来由不转头。

6、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7、玉兔金乌西坠,江河绿水东流.人生那得几千秋,万里山川依旧。

寿夭穷通是命,荣华富贵自修.看看白了少年头,生死谁知先后。

8、日日杯深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0、名利场中底事忙,何如消散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殇。大开白眼看侯王。玉楼金阕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11、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2、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13、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14、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5、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16、半山顶上一茅庵,老僧半间云半间。云到三更去行雨,回头却羡老僧闲。

17、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尽虚妄,从来难得道心坚。

18、白马红缨衫色新,不是亲家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19、梦中光景醒时因,醒若真时梦亦真。莫怪痴人频做梦,怪它说梦亦痴人。

20、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邸陪杯酒,赢了猫儿卖了牛。

21、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22、万事无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

23、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24、人生未许全无事,事态何须定认真。

25、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26、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27、黄金不是千年乐,红日难消两鬓霜。

28、任君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

29、与其十事九如愿,不若三平两满休。

30、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31、无益诺言休著口,非干己事少当头。

32、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33、时来易得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34、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

35、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36、从来硬弩弦先断,自古钢刀口易伤。

37、吃些亏处原无害,让几分时也不妨。

38、石崇难享千年富,韩信空成十大谋。

39、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40、人间平地远如许,头上青天高不多。

41、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

42、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43、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4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5、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46、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47、眼里有沙三界浅,胸中无事一床宽。

48、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49、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50、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51、水流任意景常静,花落虽频心自闲。

52、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53、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54、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55、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56、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57、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58、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59、梦里玄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虽真觉后假;

佛教对联语句 第二篇_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大乘道是大人之用心也。真是大人,就是前面讲过的:「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小乘的戒律是防止性的、消极性的,要避免为恶。大乘菩萨道则不然,纵然是魔事都敢做,这要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愿力、多大的能力!因此,大人者能成其大事,若是小人,做些小事就好了,不要好高骛远。

真正的佛教从来不排斥其它宗教,还包容所有宗教。目前世界上有上百种宗教,有的很邪的。但是就算是邪,也是道,也是路,虽然一时走歪,还可以走回正路。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不过是可怜走迂回了。主要的五大教都是使人为善,教人做好事的,至于最高的道理对不对,那个我们不谈。

各种的道、各种的法门无量无边,大乘菩萨道所定的路,所应该做的事,是无边无涯,没有一定的范围。你说非要怎么样才是佛道,就已经不是佛法了,佛法是圆融无碍的。所以说「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

佛法的标记是莲花,天主教的标记是十字架(其实是卍字拆开来的,也是个圆圈拆开的),回教的标记是半个月亮。莲花的特性是它不长在干净的地方,那泥巴越脏,莲花长得越好。它另一个特性是花果同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开就有莲蓬,蓬中就有莲子。学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线,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业的。所以菩萨要入世,进入烦恼圈子去锻炼自己,才是佛道。中国有个很好的对联,我也屡次提到,你们青年人要记住:「能受天磨真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练,失败更是磨练。只有白痴才没有人嫉妒,你只要有点本事就会有人嫉,连佛和耶稣都是遭嫉的,这两句话也是佛法的道理。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有人只喜欢放生,放生是善根之一,可是我常劝人在都市中不要乱放生。例如你去菜场买些动物来放生,这不但不是放生,反而是杀生。有些卖动物的人晓得有人爱放生,他就拚命去抓来卖。甚至于你今天放生的,明天就又被抓回来,所以真放生是很难的,有时救了个小动物不见得是做善事,做善事是要智慧的。像有的人没钱还好,你一帮助他,他反而有本钱去

作恶,所以说,没有智慧所做的善事,反而会变成坏事。

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在家出家的学佛人千万注意,要「不舍世法」。如果为了想舍离世法而学佛,就已经错了。因此也要记得我们一再引用过六祖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作人平凡就是佛。一般人学佛学成了疯子,不肯平凡。佛在悟道之后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个个是佛,佛所有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为什么不能悟道?「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你只要不妄想不执着就好了嘛,是不是很简单?你说,是啊,所以我天天在除妄想。唉,你那个除妄想的念头不又是妄想执着吗?所以你连一缸水也喝不完,更不必说一江水了。

禅宗祖师说:「佛是了事的凡夫。」所以学佛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你也不要执着于佛经上所有的话,一执着了,对不起,虽然不是邪见,但是成了边见,也就是宗教性的偏见。宗教的偏见最多,也最排他。但是我看每一个宗教都一样,因为基本上都是教人为善的,这总没有错吧!不必说你是那个教,我是这个教。你睡午觉,我睡晚觉。宗教的最高处是有不同,但你不要用最高来看人家,要从平等线来看。

《药师经的济世观》

在座各位也都接触过佛法,佛法真能治你们的心病吗?你们真的因为吃了这包药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吗?没有。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药,我们求佛、学佛。是为医治身心的病而找这个药,但始终没有治好自己的病,因为药都没有吃对,病当然不会治好。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有的人喜欢开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内行之事,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世间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愿。

多数学佛人大愿没有,小愿一箩筐,一会儿说这两天把事情弄完,找个清净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会儿又是要吃素„„都在那里自欺欺人,就算给他安顿好了地方,他又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发愿是很难的。真正的学佛,没有诚心发愿,绝对不会成功,你怎么学也不成功的。

我们要晓得‘引满能招业力牵’,发愿是意识境界啊!意识要空,没有错,但意识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来空你的啊!谁能空得了意识?你那个想空的念头就是意识,所以是意识来空你。事实上,意识也不是空,它本来‘非空非有’,本来‘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识部分研究透彻,道理就在此。一切学佛修行都是意识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别心的意识。

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从十七、八世纪后,社会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在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东方人理想陈义很高,但是所有东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大,对群众社会的利益毫不顾及,没有公德心,不爱人;都要求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理论上讲我爱人人,那是给别人听的,实际上都希望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所以,依我看东西方这几百年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思想的形态,一个是真正实行了慈悲爱人之心,一个则拼命讲理论,实际上慈悲爱人利物之心非常差。这是我看历史,看社会,再看个人,积五十余年之经验所深深体会到的,实可谓痛苦流涕者也,没有办法,这个民族的惨报还要受下去。这里就可了解佛所发愿之重要,然而愿还要变成行动。

学佛的人要检查自己对所处的欲界有没有产生厌离心?否则修不上路,必须有一度真正生起厌离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路了,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学佛在何时发生厌离心呢?年轻人爱情受了挫折,或在家里吵了架,作生意失败,灰心到极点,跑到庙里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场。那不叫厌离心,那是受了打击而产生的灰心,那是在槁木死灰中,‘空花那得兼求果’,冷灰里没有热气,生不出东西来的,那不是厌离心。所谓厌离,硬是厌离这个

世界,厌离这个红尘,所以想转女身成大丈夫身。当然不舍女身而成大丈夫身也可以,证得琉璃光如来境界,此身还是女的,已经像龙女一样,八岁就成佛了,不需要转此身。

外道、内道的差别何在?怎么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外道’这个名辞,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这些都是乱讲。这个外道与世间法一样,都是由‘我见’而起。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是下列五见之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就是观念,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不能证得菩提。

我们晓得,烦恼是一种魔,生死是一种魔,欲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爱好美的境界,爱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网非常不容易。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了解,凡是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以前,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为,严格说起来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只有真正证得菩提,明心见性以后,才能解脱一切魔境,解脱一切烦恼。由药师佛的这个大愿,我们可以彻底而清楚地了解修持之路。

真正学佛,除了发愿还要有正确的‘见地’。要有正见非常难,有了正见才好谈修持,有了正见才能谈正行,见地不真,那么所有的修持都会走上邪曲之路。见地也就是楞严经所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的发心的因地。所以,学佛先要有正见,才能够起正行修持。

一个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恶非常难,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分辨得出来。世界上一切的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

‘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佛教对联语句 第三篇_【南怀瑾语录】_南怀瑾经典语录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南怀瑾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南怀瑾

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南怀瑾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男人的气质】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南怀瑾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南怀瑾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南怀瑾

秋风落叶乱为堆,

扫去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

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圆觉经略说》

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南怀瑾

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南怀瑾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南怀瑾【佛教对联语句,】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

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南怀瑾《老子他说》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南怀瑾

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佛教对联语句,】

南怀瑾

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南怀瑾《列子臆说》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佛教对联语句,】

南怀瑾

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南怀瑾《论语别裁》

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南怀瑾

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南怀瑾

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bull;声闻地讲录》

《庄子》是医心的,不管西医中医,都只是医身体的。心是个什么东西?思想情绪这个心很难医。我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一个日本人画的中国画,非常好。画的是中国大医师唐朝的孙思邈。我得到孙思邈这幅画,很有感想,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有药能医龙虎病,龙王生病了向他求医;老虎生病也向他求医。下联无方可治众生痴,世界上哪个医生可以把笨蛋的头脑医得聪明起来?所以我说老庄讲的内容,就是医药。所有思想病、政治病、经济病,各种病,在《庄子》里头提的非常多了,只看大家如何去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老庄以及《易经》,都是治心的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医生能够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南怀瑾

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南怀瑾

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南怀瑾《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

方面绝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南怀瑾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南怀瑾

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bull;声闻地讲录》

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南怀瑾《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南怀瑾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这八个字要紧得很!你懂了以后一生妙用无穷...随便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大的大做,小的小做..你说你是个博士到处找不到工作,现在为了吃饭,有个地方需要一个工友..不要说什么博士啊!问你学历,直说我小学毕业..问你认不认得字啊?大字认得几个,小字不认得。

南怀瑾《列子臆说》

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南怀瑾

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

佛教对联语句 第四篇_常 见 谦 敬 词 集 锦

常 见 谦 敬 词 集 锦 一、谦词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 横批是: “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 鄙见:自己的见解;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

不当谦词用);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

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佞:没有才智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

可说“不敢当”

6、“愚”

愚:自我谦称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

的人 称自己;

愚老: 老人自谦之词;

愚晚: 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 愚怀: 谦指己见; 愚见: 自己的见解;

愚意: 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荆: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

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

(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11、“老”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衲: 老和尚自称; 老臣: 老官员自称;

老部下:相对于老领导老上级时的自称。 12、“晚”

晚生: 文人对前辈的自谦; 晚学: 后辈学生的自谦;

晚辈: 相对于长者的自称。 13、“舍”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佛教对联语句,】

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舍亲:称亲戚。 14、“寒”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15、“贫”

贫僧: 和尚的自谦之称; 贫尼: 尼姑的自谦之称; 贫道: 道士的自谦之称 16、“贱”

贱内: 谦称自己的妻子; 贱恙: 谦称自己生病。 17、“过”

过奖: 被别人表扬、夸奖时的谦词;

过誉: 对别人给予的称赞表示客气的话,意思是过分的称

赞,过格的赞赏。

18、“后”

后学: 谦称自己为后进(后来)的学者或读书人; 后生: 后辈学生的谦称。(更多场合指青年男子) 除了上述18个字的组词外,还有若干特定的谦词(字)

1、朕:皇帝自称。原指我,我的,从秦始皇开始专属皇帝自称。 2、孤:小国之君。 3、 寡:少德之人。 4、下官、末官、小吏: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 5、在下: 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

6、妾、妾身:古时女子谦称。(与纳妾含义不同) 7、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8、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9、 臣:古人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

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10、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敬词 拜奉高贵惠 令宝呈垂光

1、“拜”字族:【佛教对联语句,】

拜读:读对方作品; 拜会:和对方见面; 拜访:看望并谈话;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拜托:请对方帮忙;拜别:行礼告别;

字典释义,副词, (注:“拜”,字典释义,副词,用于动词之 表示尊重。) 前,表示尊重。)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奉陪:陪同别人; 奉劝:郑重劝说; 奉迎:迎接贵人;

奉还:归还对方物品; 奉送:赠送对方礼物【佛教对联语句,】

字典释义,副词, (注:“奉”,字典释义,副词,用于自己 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5937/

推荐访问:佛教对联集锦 佛教对联大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