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百家姓 >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时间:2018-08-24   来源:百家姓   点击:

【www.gbppp.com--百家姓】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第一篇_生与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清新的美文若雨后的白莲,娴静淑雅;睿智的美文似一泓幽泉,清冽幽谧,清纯的美文如甘霖琼浆,浓郁香醇。中外文化之结晶,名家名篇之精粹,历史年轮之凝聚。

翻开书的扉页,轻扫着卷上的目录;我宛如徜徉在一个纯真无瑕的世界中,永别了世俗的浮华,告别了镜花水月,逃逸了悲怆与苦涩„„只身一人在真善美的空间中无忧无虑地驰骋。 《生命的五种恩赐》,从欢乐、死亡、名望、爱情与财富中来艰难的抉择。一位懵然无知的少年从中挑选,每一个抉择在终结时都给予了他悲伤、痛苦、羞辱与贫穷,真的领悟到了生命只有一次。过度的享受会使自己一无所有,即便在使用前不知它的价值何在!生命的五种恩赐,恰如人生中的种种欲望与诱惑;若选择,遗留的只有痛苦不堪。使原本完美的结局沉沦为沮丧与虚妄。

时间犹如河川之水,所触到的前浪浪尾也是后浪浪头,过去遥远的年代被视为亘古,曾经虚度的流年被认为缤纷。死亡为生命交响曲的终点,为世间轮回的起点。抱怨时间的流逝,痛惜时间的飞驰只是一种错误的理念。窗前晃过的奇景不会再现,指尖消逝的时光不会流转。唯有牢记住弹指,珍惜着时间,生命才会因勤劳而长久!《生与死》中,渲染了时间的宝贵与无价。

历史如一面宝镜,折射着以往的沧桑。书中的人物,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历史之潭中浮现的:是不畏与坚贞,是胆怯与虚伪。在它的字里行间,隐秘地展示着历史之沧桑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人类善与恶的本性更是在书中暴露无遗。仁慈与残忍,勇敢与胆怯,宽恕与仇恨,真诚与虚伪,欲望与平静,怜悯与无情,冷漠与关怀,纯真及内心的污秽„„

我们只有懂得善才能学会善让心中永存善良,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能若水晶般晶莹剔透,无一丝瑕疵。将晦暗的指明灯点亮,使浑浊的双眸明晰,澄澈若水。让晨曦伴和这黎明的希望驱散冷峻的氤氲;拂晓的光芒将泯灭心灵的阴霾。

生与死,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它的平常——平凡而正常;陌生是因为它现实得残酷,真切得凝重。

我们已习惯了生,生得自然而轻松。降临世间,就竞争到了生的权利。活着、生长,这些都无可争议,也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似乎忘了,这种生之权利终有一天会从我们指尖滑落。生命宝石并不能永恒,它终会有风化的时候,那便是生的另一端——死!多么可怕、多么触目惊心的字眼!如果说,生是一种偶然,那么死则是一种必然。可是对于冥冥中出生、

恋恋中离世的我们,生与死,我们都无法选择。我们只有去面对,去承担。当生之希望得以实现,死也就不可避免要到来。死,在生命的另一端,默默地等着,静静地看着人们向它走去。没有任何表情,漠然而冷酷,也没有任何提醒,沉寂而无言。

一想到死,我们不免想到黑色的祭坛、黑白的遗像、令人压抑的灵堂和催人泪下的哭声。同时,我们还会想起临危不惧的英雄、抛洒热血的烈士,甚而想到王昭君的青冢、周总理的骨灰。凡人也好,伟人也罢,当那“善歌的歌醉了皓空明月;善舞的舞低了杨柳轻风;善于敛聚的盈握了珠宝玉器;善于作战的踏遍了大漠荒烟。人的归宿总是一介抛向黄土的肉身”,随历史流逝化为乌有。但是,死不是生命的句号,而是一串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那只有让后人评说了。

有人认为,人从出生起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不!这太消极了。我认为人从生下一刻起就是不断与死亡作斗争。固然最后的死无法抗拒也无从更改,但在这赤裸裸的来去之间,在这匆匆的生死之间,我们应珍惜活着的每一刻并竭力使之更为光彩动人。

生是一种责任,而死并非是解脱,它应成为完成这责任的标志。生命是漫长的跑道,无论你在途中跌倒多少次,只要你努力过并坚持下来,终点线上迎接你的就会是鲜花和掌声。即使是无色的花,那也是感动的泪;即使是无声的言语,那也是赞许的目光。生命之火的熄灭并不意味着灵魂也黯然消沉了。为什么有的人生得肮脏,死得龌龊;有的人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为什么有的人死不瞑目;有的人死而无憾;有的人含恨逝世;有的人安然辞别?其实,有什么样的生,就应有什么样的死。生是死的序幕,死是生的尾声,故死是不足为惧的。我们无法选择死的时刻,但我们可以选择生的姿态和意义。唯有这样,才会使精魂在肉体消失后生生不息,让生命在死后永远延续„„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确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死。从尘土来,最终将归与尘土。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就好比一次旅游一样。可当真正死亡来临时又有谁能坦然面对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对项羽的写照。当阵阵秋风从项羽吹过,这位曾经雄霸一方的霸主就这样死了,仅仅是因为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可他曾想过,他这一死是解脱了一了百了,但那江东的父老可怎么办?

拥有雄心壮志的他可曾听说过“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许他想过可他放不下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死。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败。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由他嘴中说出来。“无颜见江东父老”他无颜见的是自己的失败。过高的要求自己使他走向了那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人走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甫志高就是一个从狗洞中爬出的人。他为了自己能苟延残喘几载,他选择了从狗洞中爬出来生存。他可曾想过他的几栽是他拿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自古中国有句话“士可杀,不可辱”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失去了他的尊严失去了,他的信仰,失去了他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生他选择了别人的死,以别人的死来换取他的生。还不知悔改的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笑的理由。他将被万人所唾弃,被后人所憎恨。

冤屈之屈原兮,如今汝之安否

汩罗江江面上有你的诗歌,黔中郡的山中有你的身影,陵阳的大地上有你叹息。你的一生是那么的悲屈,一生为江山社稷操劳换来的却是满腔的悲屈。无力回天的你怀着满腔的悲屈跳下了汩罗江中。

也许你的死是对你对楚国的一种解脱。楚国的人们记住了你的好,忘却你的不得志,如今的端午节就是因你而来的。如果当初你不悲愤的投江而去如今的人们可能不你是谁。如今的你在得知也许会含笑九泉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我读文天祥的这句诗时,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生与死的选择——生要无愧于心,死要无愧于地。这才是正真的生死之道。死要死的其所,生要生的无愧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今天,我同学的奶奶去世了。中午,她大哭了一场。我安慰她:“人死不能复生„„”哪知,她哽咽地对我说:“其实,我并不完全是因为奶奶的死去而难过,我更后悔当初没有正视过奶奶对我的爱„„”我默而无语,接下来又是一阵沉默„„。

其实,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形影不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就在灯火阑珊处。但是,对于这伸手可得、近在咫尺的爱,我们却从未重视、珍惜过,即使重视了,也假装丝毫没有放在心里,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自己的人掘了一条永远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眼光去发现“爱”:早晨,父母为晚起的我端来热气腾腾的面条里有爱;孤苦无助之时,远方友人鱼雁传书,捎来的是爱;尴尬无奈之际,路人那宽容的微笑,理解的问候中有爱——这太多太多的爱,当初怎么没感觉到呢?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我和你坐在窗前,我发现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

雨果曾说过:“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的确,被爱是幸福的,但越是幸福的东西,人们往往越不会去珍惜,因此,日久,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而我们,则永远不敢推开那扇尘封已就的心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默默地吟念着,我不明白,何时这个距离才会拉近。但是,我心里坚信,何时,我们只要发现人世间的真爱,那个时候,这个距离也将消失。我心里坚信,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能使冰雪消融,能使冬天变成美丽的春天,能使人的心灵拉得跟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身与心的距离,而是明知有爱却不知珍惜。面对生死困惑的挑战,却又不知何去何从?

古老优美的诗行犹如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千年历史风云重隐于世,生与死,爱与恨,义与亡,都在遥远之国独幕上映,在那片落日青冢中留下不朽之音,成为重载历史千秋的万年青史。

享一世盛世,看战乱红尘。荆轲告别燕王太子丹,踏上刺秦不归之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是义与生的体验,实为一生大义之所作,高渐离击筑,舍生取义终归英雄路。生命之大义,战乱于疆场,大义与大爱,生与死仅止步之遥?

落日溶金,云暮四合,独步于岸边,望芦苇随风飘扬,芦苇茂密丛生,在远离世俗的淡泊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它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伤倒了清风,刺痛了历史,遗缺了自己。

“舍生而取义者也”。流淌于爱国诗人心间,身心痛苦的兼备已让他孤言沉默,心力交瘁,独步江畔,望江探月,在独立于世的天际勇求义之痕。君王,昏庸无能;大臣,尔虞我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第二篇_生死学论文

生死学论文

我们上的科目叫做生死学,专业的解析:生死学就是一门学问,牵涉到社会学、科学、医学、法律等层面,企图从理论或实务层面提供生命或死亡的相关见解。这些见解是与人类的社会文化脉络形成的知识系统密切相关的,而在生死学的视野来看,人类的知识系统可粗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宗教、哲学、与科学,宗教解释人的生前死后,科学研究出生到死亡,哲学则在思想上贯串整个时空,其间的关系正是生死学涵盖的部分。由于大部分的学科都已经将生命的部分做出相当的研究,因此生死学探讨的议题,便有大部分的内容在探讨死亡,有时候狭义的说法会将生死学与死亡学画上等号。老师在第一节课给我们上的内容就是解放思想,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待生和死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而解放思想,就是帮助一些人纠正思想,让他正确看待世界的每一样事物,在当今社会里面,正是有很多人在看待生和死方面出现偏差,那些频繁不断的自杀事件才会出现。而我当初选这门课的原因,那就是我想端正自己对生死的认知。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觉得老师在某些方面说得很深刻,让我得到了想要的效果,我在对生和死的认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下是一些我结合老师教导的和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些论点和想法:

一、 我个人的生死观:

人一生下来,就到了他所生存的世界,便与自然环境、条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技术、器械、药物,攻克了种种不治之症,延长了人的生命,给人类带来福音。同时由于人的征服自然价值观的误导和科技的异化,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疾病肆虐等等生态危机,直接毁坏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威胁人的生命,又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下面我说说我个人的生死观:

人的生,从他诞生的那一天算起。这个意思我是在书上看到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养,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句话得意思就是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一个人获得生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受精卵开始到胚胎一直到个体,时间是10个月,但我认为那是一个神圣而漫长的过程。 而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有他的生活价值,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不同,我们不能单纯地说谁的生活有意义,谁的生活没有意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意义的体现。生命的魅力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从痛苦和不幸中分娩出思想,从创造和超越中享受生命的力量,生命敢于承受苦难和悲剧,生命便挣脱了自身的局限,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人的死,也就是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每个人在经历人生的最后一天的时候,终究会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但我认为,如果我们看透了死亡,它会存在着很多的益处。 死亡可以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还活在世上的亲戚朋友。我们应该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遇到的人。不管它是贫穷,富有,权势。死亡会让它平等的!我没有必要在任何人面前显得自卑,不管他是名人还是富翁,不管他是白痴还是智者,死亡的面前他们都一样,难道他们就不怕死亡吗?我相信只要还眷恋这个世界的人,都会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害怕的!所以抱这大家都要死的态度看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我们还会害怕吗!死亡让我们学会了公平!学会了风度!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死亡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也有可能教会我们一些宝贵而必须的

精神和品质。所以,我们要正视死亡,不要单方面的认为那是可怕的,因为往往这样认为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不尊重自己的生命!

二、儒、道、佛的生死观:

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竞。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是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它重视的是前生而不是死后。就我的理解,就是孔子学家想要我们在生前尽我们的努力,尽自己的责任,坚持不懈的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而终生奋斗。而孟子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寿命,而是修养和道德。如果一个人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总的来说,儒家思想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对我自己来说,也许长期以来受儒家的影响,所以我比较赞成儒家的生死观。

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我们都知道,道家提倡的是‚无为‛、‚顺其自然‛。同样,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其自然‛。他们认为生和死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不需要太在意自己的生死,这与‚无为‛是相符的,他们认为人只有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的情况下反而较好的保存自己。庄子认为生死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样,认为那只是以一种状态,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但照我的理解‚苦在自然之未能顺‛,就是在当今社会上,能真正顺其自然的人不多,顺其自然,就相当于我们学物理时用到的理想状态,基本在真实里面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觉得道家的生死观对于现实的我们意义不大。

佛家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众所周知,佛教为什么会传入我们中国,那是因为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而佛教中,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聚。但这些苦在佛教看来,是可以变‚不苦‛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把痛苦看作是苦,那就是超越了‚苦‛,而‚苦海‛就变成了‚极乐世界‛。照逻辑推理,如果一个人不把死当作是死,那‚死海‛就变成‚生海‛,这全部知在于个人的觉悟,没有这种觉悟的人‚苦在无明之未能除‛,即因为执着外在的东西,而不能出去无明为苦。我认为要达到这种觉悟对我们平常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那些高深的哲学家才会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还是否定这种生死观。

在不同的时代里孕育出上面几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生死观,至今,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上,我们会否忽视这人生的大问题呢?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生死观仍然是个大问题,也是个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希望今后的我们能把握好生和死的意义,共谱美好的生死章程。【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三、社会人群的生死观

说到社会的人的生死观,我就不禁有一种愤怒的表情,虽然我不能给社会的人群的生死观下一个定论,但至少我还可以评价它们。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校园血案,公司血案等等,足以证明他们对生命的不重视。对于犯罪者来说,他既不尊重别人的生命,同时也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只当做是他们嬉戏的工具,当做他们报仇的工具,也许其中是有不可理喻的道理,但在生死观里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况且你的做法是犯法的,那凭什么说你们的行为是对的呢?其实从生死学的根本观点来想,他们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归根于他们对生死观的薄弱理解,正因为他们不相信有后世,所以无恶不作,也就是‚不

畏后世,无恶不作‛相信着这些罪孽都不会带到后世后代,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但是,刚好他们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亦无法排遣,焦虑使他们走入犯罪的道路。但当他们面对着疾病和死亡时,才意识到有来世,那么已经为时已晚,上天不仅会给予他们今世严厉的惩罚,后世也为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对于受害者来说,一种就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另外就是一种‚被受害者‛,表面上不是他们的错,但毕竟事情都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某些错误,就导致了其他人可能会铸成大错,这些人才是社会真正的祸害!【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另外还有一种事情很叫人失望——自杀。大学生由于爱情问题或就业问题自杀事件在校园里颇有出现,富士康连续出现自杀事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即使我们是人口大国。曹文轩曾经写过‚一个正在坠落的肉身在坠落的深渊里再度看到了天空中飞翔的翅膀与神圣的殿堂,一个四处漂泊的心灵在幽深的峡谷中终于追忆起那个离得太久、险些遗忘的家乡,一个即将全无意义的生命在号啕大哭中回返了原本属于它的庄严与神圣。‛有一些人选择自杀就是因为如此,他们相信死了会更好,会找回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我想告诉这些人,如果你们是健在的,你们不试试往下走,怎么会知道以后会没有这样的情景呢?请大胆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不用轻易选择死亡。也有一些人选择自杀是不想拖累别人,比如一些得了癌症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治好而且需要一大笔的医疗资金,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件神圣的事——自杀。这种行为,我同意。这些人,我表示敬意。自杀者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的亲人,他的朋友,其实这就是生。我们不是经常说‚有一些人活着,但他是死的,有一些人是死的,但他还是活的‛的吗?就是这种道理。而那些为了爱情、金钱、失败而自杀的人,我不敢说鄙视,起码,他们不是我该尊重的。

说来说去,我就是想说社会上还是有一大部分的人还是没有真正认识生和死的,他们轻生,随便就结束自己或者结束别人的生命,这样的生死观都是错误的。

四、我对报应的看法

小的时候我就不赞成有报应这回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实让我相信那是有可能的。例如,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为什么有一些人会生在有钱人的家庭里,也有一些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这真的是随机的吗?我觉得不是,那是因果关系,在佛教里面称为‘过去的业力’’—意即我们过去世在身体、语言和心念中的造作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又如,为什么有些人生出来就是聪明的,而有一些人是弱智的,为什么有一些人能成就大业,而有一些人却碌碌无为,为什么有一些人得寿命能很长,而有一些人却很短等等的问题证明了这一切并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有果必有因。

现在的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说素:‚所有各派的一切哲学家都以为因果律是科学的基本公理之一 科学界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是: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

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 因果并非是某家宗派文化的独创,而是自古以来诸圣贤的共同认可,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也是以因果为根本,如论语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讲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道家《太上感应篇》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等;形成了特有的感应说、承负说和阴鸷说,基本上都是些朴素的善恶报应思想虽然是共同的认可,但是却存在着认识和层次上的差异性。所以,每种宗教固然都有自己的一套因果或类似因果理论,但是,其包揽性、容纳性却也明显存在着不同。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每做一件事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能消失的,它会一直存在来影响你以后的生活,你做错事,你就会有报应,你做了好事,你就会有好报。所以有一些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人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仁慈的品德。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吃亏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亏将来必定能得到更大的报偿。所以说因果法则对社会稳定繁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代高僧大德印光大师说:‚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古话说:‚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在因果法则面前,人人平等,有人以为自己造罪是因为不懂,似乎不懂就没有罪。要知道因缘果报并不是什么上帝的意志,原谅你就没罪了,而是一种自然规律。

而对于我本人来说,正式因为我相信这因果关系,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做对不起社会和别人的事情,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铸成大错,造成自己以后的生活挫折不断,烦劳不断,我相信,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五、业

业,其实与上文的报应是息息相关的。业,有行业、事业之意,是有情生命的本能反应、造作动力。简单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行为,任何在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好的或不好的,都是属于业。表现在道德上,我们就称为善业或者不善业。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业是指所有善与不善的意思。因为,业可以表现为我们说到的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但真正来说,能够造业的其实只是思心所。思心所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它可以起到组织和敦促其它的心所一起对所缘作业;而同时,它自己也可以负责造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思理解成一种动机,或者说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或者意志力。由于这种心所造下的力量,它能够留下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称这种影响力为业力。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的思都称为业。

业力——业的影响力。好明显,就是跟报应相对应的,佛陀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造下了身的恶业、语的恶业、意的恶业,他想要由这种业而带来乐的果报,那是绝不可能的,是无有是处的。同样的,如果一个人造了身的善业、语的善业、意的善业,如果是由于这种善业,给他带来不善的果报,带来恶的果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方面在上一个论点已经做了详细的解析了。在

这里,我也提出一个概念:业的定律。业的定律是自作自受的,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造的业负责。就是因为业的影响力,我们以后的生活都一直会受影响,而如果我们做错事了,我们就要乖乖地接受惩罚,对自己的业负责。

通过对这一方面的学习,我才觉悟,我以前单单认为业就是指我们的行为,而且仅仅是肢体上的行为,而没有想到思想,意志上的行为,但从再深一点的角度来看,业就是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你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做一件事,不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吗,你做的事不就是能看出你是怎样的人吗?而不是你做了多少善事多少恶事那么简单。确实,我们做了什么事,会对业的形成有影响,但并不是你做了很多善事就一定会增长善业、办坏了很多事就一定是恶业,业不是这回事。归根到底还要看你是怎样一个人!业没有绝对的坏,也没有绝对的好,因为你所做的某些事情都不能被定义是好是坏,那怎样能定义你的业呢?

六、灵魂与中阴身

灵魂,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中阴,其实指的是人死之后,在另一期生命的出生之前。三界、六道所有众生,死此生彼,都经过中阴的阶段;但无色界众生是定境,没有色蕴,所以没有中阴。以《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入胎藏会〉所说,由地狱众生而转的中阴,容貌丑陋,如烧焦的枯木;由傍生而转的中阴,其色如烟;由饿鬼所转的中阴,其色如水;欲界的人及天所转的中阴,带有金色;色界众生所转的中阴,形色鲜白。因此,中阴身的形状有两手、两脚、四脚、多脚,或者没有脚,都是随著他们生前的形相,而显出同类的身相。又根据《俱舍论》第九卷说,欲界中人的中阴,身量像五、六岁的儿童。欲界的菩萨之中阴则如壮年人的身量且相貌杰出,当其入胎投生时,必有光明照耀。而色界天人的中阴,则形量圆满和他生前相同。(来自网络)

灵魂与中阴身,这两者的差别,实际亦即人们所说的魂与魄的差别。我一直对这两者的关系不太理解,看了专业知识也不太了解,在佛教里面它们虽然很相似,但还是存在不同点:中阴身是众生轮转于六道的过渡阶段,而鬼魂是六道中的一个类型。任何人死了都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但不一定都会变成鬼。佛教所说的鬼和中国传统观念也不同。

老师,由于我对灵魂和中阴身的理解不是很透,所以只能介绍到这个地步了,希望以后能通过更多的学习来提高这一方面的知识。

七、生命的轮回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世界在变化,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自然也在变化。但是,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等,它们却又是在经历一个又一个轮回。 历史便是一种轮回,各个朝代都经历了一种建立.发展.巅峰.衰败.破灭的轮回,历史总是在轮回中进步。我们现在的社会依旧处在这样的轮回之中。其次,轮回每时每刻又都在上演,大大小小,纷纷繁繁:小到我们的心情的起落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第三篇_卢梭自然状态说

卢梭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之比较

在卢梭的著作中,自然和社会的对立构成了他思想体系的基础。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相对应的是自然人和社会人。卢梭认为自然人需要的仅仅是填饱自己的肚子,或是再满足一下性的需求。由于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生活,所以不需要交流,也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没有结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文明社会倡导美德、恶习、竞争与压迫,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自然状态下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爱心和怜悯。之所以有自爱心,是动物生存的本能,人有求得生存的欲望。面对死亡或威胁时都知道逃生,保护自己的生命,这是无可厚非的。

怜悯指人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是人与物的相同之处。不是人才单独具有的。

卢梭认为,自然人没有善恶观念,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善,也不知道什么是恶,在自然状态下没有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是因为自然人对善恶的无知。所以不可能有道德和法的出现。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只有爱和怜悯。人们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卢梭面对政治秩序现实化、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反思,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带来道德文明,反而更多的是犯罪。说明人们忽略了道德问题,他看到的是社会越是进步,道德越是败坏。

卢梭认为自然人只要有了需要,产生交往,进入社会,有了理性,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恶,为了各自的私利明争暗斗。而在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是善的,当人们进入社会后就有了理性和德行观念。这意味着自然法的出现。所谓自然法就是公意。为了使人们能在社会状态中享有同自然状态的自由,过上有德行的公民生活,卢梭创造了一种政治制度就是公意。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认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 他更是奴隶。”⑴因为人人都想自由,相比他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权利,越是处于众人之上的人,反而不自由,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影响,不得不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人得权力越大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因为他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就拿帝王为例,他手上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有时候连自己的婚事都不能做主,要听大臣们的意见,考虑婚姻对国家的影响等,因次说,龙椅就是一把黄金锁是不过分的。卢梭想改造社会,防止人们不被腐化,不会自甘堕落,使公民成为有道德的文明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恶人,他提出用自然法来改造社会。使社会人达到或接近自然人。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卢梭论述的自然人是孤立的存在,这根本就不可能,也就是说他想方设法让社会中的人变成孤家寡人。他的观点脱离了客观的历史条件,是抽象人性观,人与人不交往,孤零零的生活在世界上,把人与人隔离开来是不可能的。

自然状态学说就是想为近代社会创建一个正当性的社会基础,找到合理的根据。说明自然状态下自然权利的重要性,由于相同的近现代的时代特点,卢梭与霍布斯论述的自然状态学说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也有区别。那就先看两者的相同点。

第一、 卢梭与霍布斯都接受了近现代的机械自然观。霍布斯认为人的构造与钟表差不多,

机械力学不仅支配人的生理,而且支配人的思想、情感。他不仅把人看作带有灵魂的机械结构,“还把这种对人的观点运用到国家身上,这样就把国家变成了一台自主权代表法人充当灵魂的机器。”⑵就是说人的身体是按照机器原理构造的,就连人的思想都是遵循力学原理来运转的,一句话就是人就是机器。但是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思维不同,与机器更不同,机器是人按照一定的原理生产出来,并按人的想法做功。而人不同,人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自身。这与机器不是一回事。

卢梭的机械自然观肯定了笛卡尔的思想即动物是机器。他认为,任何一个动物都是一部机器,自然给这部机器一些感官,是它活动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防备想想毁灭火干扰它的东西。就是说,人与机器一样,人也按照机器的运作原理在活动。功能与机器差不多,没有思想,人也是做机器一样的运动。只是比一般的机器更精巧。人可以控制机器,那么谁来控制人的运动呢?卢梭认为,人类社会可以比照物理学进行推理,物理学能够在某种意义上解释感官的的机械作用和观念的形成。除了在纯粹的的精神活动领域,如人的意志力或选择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意识方面。都可以通过力学的规律来解释。⑶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不是纯粹只做机械运动,知道在危难时刻舍生取义。有决心、意志、干劲、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动物则没有,机器更不可能有。在关系到国家、民族利益上,人们可以做到舍小我,顾大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人们能够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主观是否和客观一致。这是机器、动物都不可能做到的。机器做功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自愿的活动。当机器出故障时,自己不能维护,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活动计划和方案。

第二、 卢梭和霍布斯都反对“人天生是社会动物”这种观念。霍布斯认为,人并不是生下

来就适应社会,人都是追求自身的荣誉和利益。而不是寻找朋友。他以婴儿和未受教育者为例,驳斥了人天生是社会动物这一理念。因为婴儿生下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未受教育者不知道社会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只知道追求自身的利益,不会去寻找朋友。还有精神上有病的人,也不知道社会为何物,所以一生都不能适应社会。因此,霍布斯认为,人是孤立的非社会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是政治性动物”。因为从人生下来的那天起,就别无选择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小孩吃、喝、穿、用的东西。哪一样离得开社会群体,还有他已经处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当中了,这是割不断的客观联系。如果人是非社会动物,那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披着人皮的动物,不属于人。人是在社会中成长的,如果人只是孤立的个体,婴儿不可能成活下来,等待他的只能是死亡。就算他什么都不知道,从他生下来那天起,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就生活在社会关系当中了。既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就不是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人得生活也是如此。因此,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孤立的,他们彼此不往来,因为都不需要对方。卢梭与霍布斯都在理性与社会领域寻找自然法的基础。霍布斯在激情领域找到了自然法的基础。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没有理性,因为理性要依靠语言为基础,而人与人之间有不交流、不来往,所以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理性的存在。这个观点割裂了人得社会属性。人得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交往就不会有人的产生,更不会有社会的出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仅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这时候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上述观点没有从人得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的形成。这种观点就是把人从具体的生活条件下抽出来,然后把人隔离开来,这样就没有恶的产生,也就没有道德的问题。通过理性来寻找自然法的社会基础。

第三、卢梭和霍布斯都强调自然平等观念。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是

平等的。如体力强的人往往被体力弱的人用计谋打败。在人群中,有些人在一方面有优势,则在另一方面稍显不足。从总体上看,大家能力都差不多。同时,他还认为智力不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所得的经验。在相同的时间里学习某种东西,获得的知识是等量的。不是谁多些或者谁少些。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的人得反应能力要快些。有的则慢些,在相同时间内,有的人理解更透些,可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些。对同一个问题,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悟不透。因此,人的资质是有差别的,能力是有大小的。要不然人人都是专家和大师,会有庸人吗?人的能力大小, 既有智力因素影响,又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动物状态,自然人没有能力用理性控制情感,自然人不具有理性,自然人的欲望只是满足生理的需要。在宇宙中他所认识的唯一需要就是食物、异性和休息。他所畏惧的是唯一灾难就是疼痛和饥饿。在这儿,卢梭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人与动物具有共同的属性就是自然属性,但是人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卢梭认为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吃饱穿暖,就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也。人没有理性,人的情感受欲望的驱使,不能用理性去控制它。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说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与动物都在遵循这个规律在生存,弱肉强食。不可避免,共同生存有相互竞争。人们为了减轻痛苦和解决饥饿,就得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任由饥饿和痛苦的折磨。

上面的论段谈到了卢梭和霍布斯自然状态学说的相同点,下面就来区别两者的不同之处。

1、自然善和自然恶

在霍布斯看来,只有假定人本性恶才能实现权威政治。就是说,只有以恶作为前提存在,才能通过一定的手段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于是,他就得出来两条关于人性绝对肯定的假设,人性贪婪的假设,他使人人都极力要把工财产据为己有。二是自然理性的假设,人人都把死于暴力作为自然中的至恶努力予以避免。(4)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他们不知道善恶观念,没有理性,人天生是恶的。有欲望,他们想占有他人财物。人人都力求自保,生存下来。这是人的本能,所以恶是影响人们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霍布斯就探求一种避免恶发生的办法,那就是通过设计一个好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人都遵从它,就可以避免死于暴力。以免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不能自保。实际上,霍布斯支持通过好的制度来达到善的目的。他不赞成品德的塑造,他认为只要有有一个好的制度,就可以避免恶的发生。如果不塑造人们的良好品德,尽管制度再好,人们不去遵循它,那也没有用。要到达抑恶扬善的目的,必须从塑造人的品德和创建一个好的制度两方面着手才行。马克思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据,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事物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紧靠某一方面的矛盾是不行的。就像只有适当的水分、阳光和温度,而没有受精的种蛋是孵化不出小鸡的。因此,抑恶扬善,就必须把人的品德塑造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霍布斯认为,人人都把欲求的东西称为善,他们把厌恶的东西称为恶,划分善恶的根据是人的自我保存的欲望。善恶的概念完全是主观的,正是因为善恶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导致了争论和战争。根本原因在于欲望的驱使,为了利益,人们把错误的说成是对的,把坏的说成是善的。为了避免是非好坏不分,通过缔结条约来达成共识。设立主权者,这是实现所有人自然权利的基础。实际上是通过理性立法拉大到目的。霍布斯认为,善恶之分没有客观的标准,是由人的主观好恶来判断它。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遵循正确的原则呢?笔者认为,是非善恶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准则。如果没有客观标准,社会岂不乱套。他认为理性是是实现自然法的基础,仅以理性不以客观条件为基础,那无异于沙滩上建高楼是不肯能的,因为根基

不牢靠。还有,这个理性是哪些人的理性,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是否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卢梭认为,霍布斯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本性上是恶的。因为他不知道善的观念,更不知道美德为何物,从不为同类服务,不认为对同类负有义务。霍布斯强调的自然人的欲望,他不知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每个人不仅仅是满足于自己的欲望。殊不知当你满足于自己的欲望时不能妨碍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合理的。这就是通过缔结契约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是对立又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他所说的自然人实际上就是社会中的人。

2、竞争、猜忌、荣誉与同情、自尊。

霍布斯认为,三种原因造成了人们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⑺在自然状态中,所有人都被允许拥有万物及及做任何事情。(5)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平等的。所以希望达到的目的也是平等的。如果两个能力平等的人为了得到某一事物而竞争。双方就会想尽一起办法毁灭或击败对方,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占有别人不能占有的资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进行无休止的斗争。霍布斯认为,为了财富、荣誉、权力的斗争史没有必要的。“特别是赞誉的竞争,使人倾向于厚古薄今。因为人与生者竞而不予死者赋予过当之誉。这就可以使生者誉、生者之荣相形逊色。(6)”霍布斯认为赞誉的竞争不是与他人争夺财富、权势,而得到当代人的赏识,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不仅仅是当代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后人的评价,就是我们所说的盖棺定论。更重要的是后世会给你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会使生者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不是在当世争一时之高下、强弱。那是没有意义的。“造成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的原因,不是人们希望得了这样又想得那样,是想得到比现在的快乐更快乐,保住现有的权势和地位,要不然连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会失去。”(7)

猜疑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竞争是为了求利。而猜疑是为了求得安全,相互猜疑不是对自身的不信任,而是指摆脱危险方位安全时,对对方的极度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随时都防备对方的侵害。对人们往往会采取先发制人或主动攻击的措施。把防卫进行到超出自己安全的范围之外,使对方的侵害永远不可能的地步。而只想安分守己不愿侵害他人的人就连自保都不可能,实际上就是环境逼出来的扩张野心。这样相互的斗争就围绕安全问题展开了。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猜疑推动了侵略和扩张,他们也是为了自卫的需要。

造成战争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荣誉。由于意见的分歧,以及民族、职业或名誉的藐视等都容易爆发战争。当一个人的名誉受到损害时,又没有公共权力来维护,人们就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维护。如果双方都不妥协,只有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解决,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卢梭认为霍布斯没有正确地理解人。没有真正认识自然,混淆了自然状态与公民社会的的区别。霍布斯不断地讲认得需要、贪婪、压迫的时候,其实他是把社会里的一些观念搬到自然状态中去了。霍布斯所论述的是野蛮人,而卢梭所讲的是文明社会的人。

卢梭认同霍布斯关于人保全的欲求。但他认为,自然人并不追求荣誉,追求荣誉是在公民社会才出现的事情。他区分了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人为自然人是孤独的,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往。没有攀比的观念。卢梭认为,自然人把争斗看成是自然事件,自然人不会憎恨对手,不会为了自我保全而先发制人。自然人不会相互保持敌对状态,他们不具有理智,只有痛苦和快乐的感觉。卢梭认为,霍布斯忽略了人的怜悯,怜悯先于一切反思而存在。不受社会情感的影响,怜悯和自爱都属于自然情感,但是怜悯限制自爱。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4154/

推荐访问:呼死他 他不会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