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时间:2018-08-13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第一篇_最新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专业:通信工程(中外合作)

姓名:赵鹏程

学号:2154024903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摩擦不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要使中日两国关系走上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中的历史问题、发展观问题、外部环境影响和经济交流促进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所临的3个主要问题:

1)正视历史的问题

2)中日关系的症结

3)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第一、正视历史的问题。

我们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羡慕他们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日方的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使我们又不能抛弃旧日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日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平等和相互尊重主权是处理中日关系的要旨之一。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日本的文字、和服以及茶道无不脱胎于中国文化,古都奈良甚至就是长安的一个缩影。鉴真东度和日本派遣遣唐史,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亲近。

日本历史上曾经相当落后,经过不断地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和文化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就和中国处于伯仲之间了。明治维新以后,他们把眼睛转向了更先进的欧洲,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经过这一次飞跃,把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师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虽然日本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却从来没有被我国征服过,反而屡屡给中国带来伤害,明朝的倭寇为患,是比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要严重的问题。近代以来,甲午战争、朝鲜战争等等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乞降、赔款和割地这一条路了。直到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下,才艰难地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上的问题,有日本四面环海的客观因素,也与两个民族的民族特性有关。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完全的胜利。日本侵略者并没有为他们的战争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战争的罪魁祸首天皇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支付战争赔款,没有谢罪,没有归还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没有归还我国曾经的属国流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群岛)。因为美国投放了原子弹,他们反而像一个受害者,不停地向世界诉说曾经受到的伤害。

在二战结束时我们本可以讨回公道,但是我们坐失了良机。中国是全中国人民的中国,不是某个政党的,不是某个领袖的。由于民族内斗的劣根性,我们失去蒙古,没有收回流球群岛和钓鱼岛,没有获得应该得到的战争赔款。当时的各派领导人对此都难辞其咎,他们没有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使民族的利益得到保障。我们不要一味地埋怨日本人,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失误。

日本军队发动的南京大屠杀,比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残酷更血腥。无数的冤魂不停地向我们诉说,期待为他们讨回公道。要讨回公道,需要用有说服力的证据和数字来控诉,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调查那些冤魂的情况,尽量记住每一个屈死的名字,随便估算出一个整数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更应该记住,任何的隐瞒和夸大都会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伤害。

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以后,只要国内的某些矛盾稍稍激化,就会有人跳出来纠缠中日历史问题,这是可笑的掩耳盗铃的做法。

不说国民党政权和日本达成的谅解,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发表的联合公报已经对历史问题做了了结,没有理由不把日本作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来对待。日本虽然在二战期间给我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是这不是可以把他们当成世界*民的理由。日本和我国一样有民族自决的权利,一样有民族的尊严,一样有处理内外事物的自主权。

日本有先进的技术,有雄厚的资金,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们十几亿人口拥有的财富总量还不及其十之二三。日本虽然没有给予战争赔偿,不能否认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里给了我国大量的经济援助,这些援助都是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说到日本人对中国留日人员的敌视,虽然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这就和我国城市居民对来自落后地区民工的歧视

如出一辙。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要把战争罪犯和善良的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把侵略者和他们的后代区别开来。毛泽东的话虽然有很多失误,但是他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理论用在这里应该还是可以的。我国现在的落后局面,日本的侵略掠夺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政策的失误,在于没有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清朝的闭关锁国,到民国的连年军阀混战,从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到人妖颠倒的文化大革命,都是我们落后的原因。

当今的日本是一个在和平宪法规范下的正常国家,没有理由非把它妖魔化。知己知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中日两国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第二、关于中日关系的症结 一、两强并起。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试图联合其它力量牵制对方,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相互与促进的伙伴,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日经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日本的宽容度会相对地缩小,中国的应对能力还有限,这样,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

二、中日两国间政治磨擦因素和大众传媒的片面报道,不仅阻碍着两国增进相互理解,而且不断制造出新的相互误解乃至相互敌对的情绪。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的不对称性也将对中日共同文化基础产生抵消作用。近年来中日两国国民之间出现了所谓"感情摩擦",以致围绕对华政策的日本国内政治形势十分微妙,甚至连经济界也不便将希望发展日中经济关系的"心里话"痛快地说出来。这种为政治的、情绪的因素而牺牲两国利益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合作利益的倾向是十分可悲的。

三、日本的认识问题。日本目前的心理是复杂的,昔日煌达的经济如今深陷低迷,日本应该坦然承认和接受地区国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与合作的事实。日本要摆脱以下观念:(1)追求全球自由贸易,不参加地区歧视性经贸组织;(2)继续追求在东亚领头羊角色,维护东亚的垂直分工体系;(3)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为保选票,不敢开放国内某些脆弱领域;(4)回避历史,认为如果认罪有损日本形象。日本要勇敢于面对历史和现实,要成为一个正常的大国首先要以一个正常大国的姿态和度量行事,无论遇到什么阻障和困难,依然故我。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国家才能对你这种身份认同。 第四、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推动中日关系的进展

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使两国之间不能不产生相互合作的必要与可能。这种合作是基于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现实的而不是理想主义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愿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共同的利益要求总是能够一次次战胜两国关系中出现的不和谐与

不愉快,使几乎恶化的两国关系一次次化险为夷。

友好本来是在差异中克服、调整,在交流中互相理解、互相尊敬,才慢慢达成的境界。出于战略、策略之需,或者历史要素来演出友好气氛的手法已经太陈旧,太权宜,也太表面。中日之间其实存有友好的基石:一是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具有亲和性;二是作为邻国,互相之间有确立安全保障的需要;三是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下,作为贸易对方国和伙伴,共同繁荣的需要。随着交流的深入,过去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发生,"异"在两个国家之间碰撞。但是,这不是坏事,因为这种碰撞也是使事物回归正常位置的机会。真正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应该是真心与真心的碰撞后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日间产生的磨擦给我们提供了问题研究的端结。

一般来说,外部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的效果往往大于中日两国的直接互动的效果,这可能是中日关系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规律,我们沿着这个规律探讨中日关系的未来,关键可能还得从外部的整合入手,才能有效地解决中日关系的矛盾与问题。换言之,中日矛盾的解决并不在中日关系本身,而是在于双方是否具有战略眼光,首先致力于亚洲的整合,第一步当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

一方面,中日关系的最大希望在于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东亚地区合作是中日化解历史恩怨、走出信任危机、克服安全困境、实现双赢的唯一出路。一方面地区合作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发展,因为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具影响的两个国家;另一方面地区合作也有利于两国问题的解决,因为中日之间的很多问题在双边层次上难以消溶,但是,中日都参与地区合作,这就为两国的交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除了有利于两国建立信任之外,地区合作机制也可以成为减轻国内压力的积极因素,为领导人做出改善两国关系的努力提供更大余地。

另一方面,东亚经济合作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和日本。中国的人口占东亚人口60%以上,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东亚60%以上。东亚联合要求中日合作,不能排除任何一方。如果日本与中国最终走向对立,将会改变整个东亚的战略形势,并使这种形势向着有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如果中日关系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无法在政治层面上获得突破,那么中日经济合作也可能走向"泡沫经济合作"。事实上,这样的动向已经显现了。日本开始寻找下一个替代中国的市场。日本技术和投资转向印度、俄罗斯可能将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中国和日本怎样才能在东亚区域内进行比较好的合作呢?

首先,日本必须鼓起勇气面对过去的罪行。它必须明白,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清除内在的邪恶,那么无论它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正常"国家。因为,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是单靠自己想象出来的,还必须在与他国的互动中得到确认。因此,日本得向德国学习,实施一种官方的"和解"政策,以成功地和过去的受害国达成和解。只有到那个时候,日本才可能被视为亚洲事务的天然领袖,并与中国及其它东亚国家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的一点是:日本和中国都要放弃在东亚获得特殊主导地位的幻想:它们谁都不行。东亚地区有太多外部势力介入,没有哪个东亚国家能单独左右这个地区。所以,这两个国家必须明白,竞争东亚主导权不仅会浪费掉宝贵的资源,还会白白失去宝贵的时间—-虽然它们争相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地区一体化本身可能是件好事。在东亚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中日两国要极力摆脱争夺领导权的思维,而以东盟为主导先建立合作机制。领导权并不

是拼命争来的,而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领导权的争夺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未来的亚洲不可能是中国的亚洲或日本的亚洲,只能是联合的亚洲,亚洲的中国和亚洲的日本。中日的和解与合作又将大大推动东亚联合的事业。其实中国从未欲与日本争夺主导权,而且这也并非仅取决于主观意愿,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两家联手才能支撑东亚的合作。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第二篇_中日关系论文

论文: 论中日关系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摩擦不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要使中日两国关系走上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中的历史问题、发展观问题、外部环境影响和经济交流促进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所临的4个主要问题: 1)正视历史的问题2)图谋钓鱼岛的问题3)东海划界问题4)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们对日本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羡慕他们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日方的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使我们又不能抛弃旧日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日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平等和相互尊重主权是处理中日关系的要旨之一。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日本的文字、和服以及茶道无不脱胎于中国文化,古都奈良甚至就是长安的一个缩影。鉴真东度和日本派遣遣唐史,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亲近。

日本历史上曾经相当落后,经过不断地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和文化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就和中国处于伯仲之间了。明治维新以后,他们把眼睛转向了更先进的欧洲,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经过这一次飞跃,把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师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虽然日本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却从来没有被我国征服过,反而屡屡给中国带来伤害,明朝的倭寇为患,是比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要严重的问题。近代以来,甲午战争、朝鲜战争等等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乞降、赔款和割地这一条路了。直到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下,才艰难地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上的问题,有日本四面环海的客观因素,也与两个民族的民族特性有关。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完全的胜利。日本侵略者并没有为他们的战争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战争的罪魁祸首天皇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支付战争赔款,没有谢罪,没有归还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没有归还我国曾经的属国流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群岛)。因为美国投放了原子弹,他们反而像一个受害者,不停地向世界诉说曾经受到的伤害。

在二战结束时我们本可以讨回公道,但是我们坐失了良机。中国是全中国人民的中国,不是某个政党的,不是某个领袖的。由于民族内斗的劣根性,我们失去蒙古,没有收回流球群岛和钓鱼岛,没有获得应该得到的战争赔款。当时的各派领导人对此都难辞其咎,他们没有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使民族的利益得到保障。我们不要一味地埋怨日本人,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失误。

对历史的记录应该真实可信。美国棒球选手辛普森,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杀人的恶魔,由于警察局的一些蠢材自作聪明地伪造证据,竟然使他逃脱了必然面临的惩罚。

日本军队发动的南京大屠杀,比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残酷更血腥。无数的冤魂不停地向我们诉说,期待为他们讨回公道。要讨回公道,需要用有说服力的证据和数字来控诉,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调查那些冤魂的情况,尽量记住每一个屈死的名字,随便估算出一个整数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更应该记住,任何的隐瞒和夸大都会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伤害。

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以后,只要国内的某些矛盾稍稍激化,就会有人跳出来纠缠中日历史问题,这是可笑的掩耳盗铃的做法。

不说国民党政权和日本达成的谅解,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发表的联 合公报已经对历史问题做了了结,没有理由不把日本作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来对待。日本虽然在二战期间给我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是这不是可以把他们当成世界*民的理由。日本和我国一样有民族自决的权利,一样有民族的尊严,一样有处理内外事物的自主权。【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日本有先进的技术,有雄厚的资金,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们十几亿人口拥有的财富总量还不及其十之二三。日本虽然没有给予战争赔偿,不能否认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里给了我国大量的经济援助,这些援助都是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说到日本人对中国留日人员的敌视,虽然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这就和我国城市居民对来自落后地区民工的歧视如出一辙。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要把战争罪犯和善良的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把侵略者和他们的后代区别开来。毛泽东的话虽然有很多失误,但是他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理论用在这里应该还是可以的。 我国现在的落后局面,日本的侵略掠夺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政策的失误,在于没有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清朝的闭关锁国,到民国的连年军阀混战,从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到人妖颠倒的文化大革命,都是我们落后的原因。

当今的日本是一个在和平宪法规范下的正常国家,没有理由非把它妖魔化。知己知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中日两国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三、如何认识和对待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

第一,关于靖国神社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日本领导人不参拜靖国神社,中方可以不向日方提这件事,让中日双边、多边的交往都正常化、持久化。2006年10月,中方邀请安倍首相访华并不表明中方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有所改变,但我们也要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给日本新首相作出正确选择的机会。我认为,如果今后日本现任领导人还去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不管是任何时间、任何形式,任何身份,都会影响中日高层互信关系的建立和友好交往。对此,必须有精神准备。如果安倍首相今年不去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就可以比较平稳地度过这个坎儿,迎来2008年更大的发展机遇。 关于中日历史问题中的南京大屠杀问题。日本一些人到现在还不愿意承认这一历史事实,总想把当年的日本说成与纳粹德国是不同的。日本右翼势力甚至说南京大屠杀是一个谎言,是虚构的。其所谓“根据”是,南京当时只有20万人口,怎么能杀出30万人呢?这种说法是明显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它是偷换了概念的诡辩。当时在南京市国际安全区的人口才是20万人,南京全市人口近65万人。况且南京大屠杀的范围包括南京市和南京周边地区。实际上日军在南京安全区确实有暴行,但是安全区并不是大屠杀的重点部位,所以仔细一看就知道他们是有意把概念偷换了。还有一个所谓“理由”是,南京那时候哪有推土机,30万怎么处理得了?其实有大量证言表明,当时许多俘虏是被押解到长江边上被用机关枪扫到江里的,还有很多人是直接被埋在防空壕里或被用各种车辆拉走集中掩埋的,而不是逐个挖坑掩埋。所以他们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意识到,2007年上半年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机遇较多,彼此互访的机会也比较多,但下半年由于有“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如果再碰上日本领导人去参拜靖国神社,两国关系则可能会“晴转多云”,甚至再度恶化。中方针对日本右翼的自欺欺人之谈应当予以揭露,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内外两个大局,努力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第二、关于钓鱼岛问题。

第三,关于东海问题。我个人觉得首先双方需要进一步明确谈判概念。日方说东海的“中间线”是日中两国海上经济专属区的分界线,中方说不是。那么这个所谓“中间线”究竟是 什么?我看客观上顶多是中国大陆架有争议地区和没有争议地区的一个标志线。“中间线”以西的大陆架是没有争议的中国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从属于大陆架,“中间线”以东则是有争议的、双方重叠划界的部分,有争议不等于说就是日本的。中日共同开发指的就是在有争议地区,即双方重叠划界地区实现共同开发,这体现了中方解决问题的诚意。怎样取得突破呢?我想是否可以先易后难,首先选择有争议而不敏感的地带尝试共同开发呢?从中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中日两国可以在战略互惠关系的框架内,在共同开发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互信、互利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中日应进一步实现政经互促,协调发展。近年来很多人说中日关系是“政冷经热”,实际上由于小泉时代“政冷”的影响,中日经贸关系目前并不如人意。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日本还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6%以上,现在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外贸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11.8%。然而,中国对日本来说却更加重要,中日贸易现在占到日本外贸的17.5%。伴随人民币兑日元升值,日本来华直接投资出现减少趋势,这需要引起注意。 一、中日关系现状

中日之间其实存有友好的基石:一是两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具有亲和性;二是作为邻国,互相之间有确立安全保障的需要;三是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下,作为贸易对方国和伙伴,共同繁荣的需要。 (一)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改善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相互敌视的状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其中,震动最大的当属中国的东邻日本。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一向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政府顿感措手不及。为使自己不落后于美国,日本政府在尼克松访华后便秘密委托东京都知事美浓部在访华时给周恩来总理捎信,表示佐藤首相“要求亲自访华”,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做”为由拒绝,并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藤为对象。 1972年6月17日,佐藤荣作内阁被迫下台。7月7日,田中角荣内阁登场。7月17日,以郝中士为团长的中国农业农民代表团抵达日本,时任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处长的陈抗临时客串这个农民代表团副团长。陈抗一到东京,即来到位于涩谷惠比寿三町目的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向孙平化和萧向前传达了周总理有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指示。周总理的指示是:“田中内阁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值得欢迎,毛主席对我说,应该采取积极态度。„„日方能来中国谈就好,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抓紧。”周总理还指示孙平化和萧向前要抓住时机,争取会见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向田中转达周总理本人对他的访华邀请,以实现田中首相访华,商谈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此前一天,周总理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副委员长、众议员佐佐木更三时进一步提出“如果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华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履新之初,田中角荣便把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作为自己任期内的重要目标。上任当天,田中发表讲话说:“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翌年1月互设大使馆。

二)中日关系发展

1978年8月12日,两国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访日,双方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日,中日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2006年10月8日至9日,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日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08年5月15日晚21时30分,由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赴成

都参加抗震救灾的国际紧急救援队,一行31人。这是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也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首次在特大自然灾难后接受外国专业人员救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万吨燃油紧急援助 中国政府提供2万吨燃油紧急援助。免费提供大量的援助物质,派出救援队。中日关系在过去的40年里,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访日时说到的那样:“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移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根基如同泰山和富士山一样,不可动摇!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四十周年是推动中日关系继续发展的重要契机,这是中日双方的共识。

据相关媒体2011年10月报道,日本各界人士强调,日中合作是亚洲进一步崛起的关键。我深切地感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上升了。中日关系在今年取得进一步发展,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亚洲人民,而且是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

去年,围绕钓鱼岛问题,中国与日本的摩擦、矛盾增多。在去年,钓鱼岛成为国际舆论中的热门话题。诚然,中日在钓鱼岛归属方面存在争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三个基本事实:第一,尽管存在争议,但中国坚定地希望通过和平磋商求得解决。第二,中日总体形势是和平、稳定的,保持这一局面,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三,我们与日本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我们之间的分歧。

二、中日的敏感的问题

(一)历史问题。

1998年,日方首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虽然这一道歉姗姗来迟,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极少数右翼势力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仍时有发生。 更加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日本政府也开始美化其侵略战争,否认当年侵略中国及亚洲各国的历史。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那段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仅在90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愤填膺。60年前,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1990年11月10日)。 (二)钓鱼岛问题。

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摩擦。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最近日本又荒唐地制造出“购买钓鱼岛”事件: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募款“购买钓鱼岛”,有媒体报道称,4月27日开立的募款帐户到5月8日为止,已募得3.14亿日元。新党主席郁慕明9日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时说,现在问题是台湾政府应该表态,对于要不要拍卖要有办法,不是去跟日本比出价,而且如果募款,“也是要跟台湾来买”。这显然是非法的、可笑的。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

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三)靖国神社问题。

自1996年7月29日,日本曾有多位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地伤害了中国及亚洲所有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各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自己的国际形象。1994年8月12日,日本环境厅长官樱井新颠倒黑白的诡辩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顾日本国内舆论和亚洲各国反对,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四)东海油气田问题。

2006年我国已经建立和实施了东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监管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进行调查等作业的外籍船只。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停止单方面的开采,并向日本提供东海油气田的地质资料以及其他与油气开采相关的数据。日本政府已于4月13日开始为日本企业办理东海“日中中间线”东侧的油气田试采权手续。中日就东海资源的角力正不断升级。在日本拒绝与中方“共同开发”,并多次派出海上保安厅的直升机和巡逻艇企图接近中国在东海开发的“春晓”气田后,中国已派遣导弹护卫舰对气田进行保护。中国罕有地在双方有争议的领域出动军事力量协防海上利益,显示了中国在“东海之争”中寸步不让的决心。

(五)教科书问题。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更加暧昧和倒退。

以上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贸摩擦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放弃否认和歪曲历史的企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三、解决途径

(一)只有高瞻远瞩,中日关系才能保持正确发展方向

中日关系有其特殊性,改善和发展往往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牵制甚至阻挠。在恢复邦交、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及打破政治僵局等重大历史关头,都需要登高望远。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大局,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正确的战略决断,确保两国关系不偏离正确航向。

(二)只有合作共赢,中日关系才能获得不竭动力

两国关系4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利益纽带不断紧密的过程。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日本在资金、技术等诸多领域提供的宝贵支持,支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对此不会忘记。同时,中国的发展也为日本提供了重要机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今天,中日互为最主要经贸伙伴,经济上相互依存,为两国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只有传承友好,中日关系才能历久弥新中日友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这在国际关系史上十分罕见,也是中日关系的独特优势。

战后,两国各界有识之士秉持中日友好的坚定信念,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推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为最终实现战后两国关系的重建做出了历史性卓越贡献。邦交正常化以来,数十年如一日在中国荒漠治沙的远山正瑛先生、将毕生精力投入日中文化交流事业的清水正夫先生和平山郁夫先生等众多友好人士,不断续写了中日友好的新篇章。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推动两国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身到中日友好事业中来,开创中日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只有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中日关系才能保持大局稳定。

中日两国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益摩擦。在战后中日关系重建、改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双方也曾遇到严重困难和障碍,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在处理过程中所显示的高度政治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所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谅解需要我们继续珍视和坚持。随着交往日益密切,中日间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还会不断出现,有些问题还非常敏感。40年来的中日关系实践留下了深刻教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重大敏感问题上,要始终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第三篇_中日关系论文

我看中日关系

论文提要:谈起中日关系,人们便不由想起了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所犯下的罪行。现在我谈谈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所在。从这些年的现状看,可以将其归纳为中日间的历史问题、日本如何看待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战争赔偿问题、还有就是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中日关系的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是中日两国的愿望与行动。因此,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减少中日之间的纠纷与摩擦十分重要。这是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必须认真对待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矛盾 合作 挑战 共同利益

正文:

一. 提出问题

(一) 问题是什么以及由来与背景

中国与日本从历史上就有着无数的爱恨纠葛,从唐朝的鉴真东渡到残暴的侵略罪行再到近代的钓鱼岛问题的不断升温矛盾的激化以及双边日益繁荣的双边贸易„„可以说每个时期的每个问题都一丝一缕的牵扯着全身的所有问题。(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所不同的是那个问题占了主导地位。而目前钓鱼岛问题无疑使中日之间的首要矛盾,但钓鱼岛问题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岛的问题,它的背后又牵扯着种种问题。

(二) 问题的实质

实质非常明确两个大国在国际舞台的博弈,而且一定程度上是中美关系

(三) 产生和解决的社会影响、作用或意义或价值或启示

解决与否关系着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国际地位,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分析问题

(一)问题产生的议论根源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分别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日关系的好坏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中日关系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中日关系时好时坏,两国关系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较之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两国政治关系面临着如何增加相互信任、寻求共同战略利益等一系列课题。中日两国政府的相互政策亦是决定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中日两国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共同发挥作用,创造双赢、多赢局面,以避免中日关系严重后退。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并没有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违反国际道德、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事。

(二)问题产生的实践根源(历史或现实)

二战之后,由于日本政府没有彻底清算国内的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一直没有消散,致使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几度抬头,右翼势力不断膨胀,甚至否认二战侵华史,企图为历史罪行翻案,这激起了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人民的强烈愤慨。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自认为有了威胁,蓄意挑起“中国威胁论”,开始大肆扩充军力,不断为日本自卫队“松绑”,加强在各地的军事存在,经常与美国等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联合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企图与美国一起围堵中国,甚至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将自卫队升级成国防军。众所周知,二战之后,在联合国监督下制定的的日本宪法是不允许日本对外宣战的,而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更改和平宪法,拥有“集体自卫权”,这样一来日本便可以对外宣战。

这中苗头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日本国内长期长期积聚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累积,以及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影响的。

面对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日本既希望看到中国的稳定,同时也担心中国压倒自己取得“地区的主导权”。冷战结束后,美国意在构筑一极霸权世界,并把强化同盟、联日抑中作为其东亚战略的支柱。中日对待美国霸权的不同立场,在中美关系相对平稳时将是中日建立信赖关系的障碍,在中美关系趋于紧张时则将使中日关系发生严重倒退。中日两国应努力消除或减少来自美国因素的消极影响,致力于构筑中日、中美、日美三对双边关系相对均衡发展的中美日关系。

历史认识问题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仅在90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愤填膺。

从历史上看,日本曾通过武力吞并台湾并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就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还承诺与台湾只保持民间往来。然而,多年来中日两国由台湾问题引起的摩擦也时有出现。据日本《读卖新闻》1996年5月5日透露,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丁懋时于3月上旬台湾海峡局势紧张时秘密访问了日本,并与日本官房长官木尾山静六就台湾海峡演习情况及日台间的有关情报进行了会谈。台湾高级官员访问日本,就安全问题相互沟通,自70年代日台断交以来这是第一次。1997年9月23日,日本和美国签署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当时日本报纸指出:“新指针肯定是针对台湾海峡制定的”,“届时在军事上不可能不具体设想包括台湾海峡危机”。还说,一旦今后台湾海峡有事,日本有“必须支援美国的义务”。日本还有人认为,周边地区的范围“到马六甲海峡为止”,“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及其以远地区均被纳入视野”,这表明,日本力图介入台湾问题和南沙诸岛的争端。众所周知,台湾及南沙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直接或是间接地把台湾海峡列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围,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干涉,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能接受的。

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以上三个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贸摩擦问题、经援政治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日本自身。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

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真正放弃否认和歪曲历史的企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扫清障碍。

可以预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逐渐加深。97年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足以说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其影响决不仅限于该国国内,它会波及到其周边地区甚至全世界。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中日两国应当在未来的岁月里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加强政策协调、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经济技术合作,为亚洲及世界的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 解决问题

(一) 解决问题的总思路或总体构想

问题是存在的,但解决方案也是有的。一定要逐渐创设比较全面的战略对话及其机制,目的不是解决基本争端和潜在冲突,它们在很长时间内解决不了十年、十五年之后都会存在,但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谋求基本稳定,争取战略发展机遇期,而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对于最高层的接触问题要坚持目前的立场。主权问题坚决不能让步,而且要争取主动权。在经济上可以加强合作等,通过民间的沟通还减小存在的矛盾。

(二) 具体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有哪些

矛盾是具有两面性的,对于中日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就目前中日关系的合作领域看,中日之间的矛盾也并非完全不可调和,但前提是日本必须正视历史,尊重二战后国际秩序,不要做出挑战国际秩序的事情。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中日之间的合作也具有战略性,迈向战略性的势头不能否定,这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另外,对于中日之间的一些合作、竞争或者矛盾的方面,我们也可以不必弄到剑拔弩张的程度,这应该是今后发展中日关系的一个大的思路。双方能否找到一些方法,维持适当的畅通、适当的交流,这将使中日关系不至于走向不可挽救的地步,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现阶段要积极的对日本的动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应对,忘战必危,还有针对抵制日货谈下看法,目前大家对日货的抵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效果也是有的。愤青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快,有部分人开始自发或有组织地打砸日货,这些日货甚至不是未出厂的,而是广大善良的中国人民无意中购买的含有日资成分的货品。事态发展开始出现暴力倾向,这种被称之为“以上帝的名义,干魔鬼的事情”,可以说是部分国人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记得当年蒋主席抗战,也是师出有名,但是抗到后来,不但实行不抵抗政策丢了东三省,而且仅内战就倒下了数以百万的中国人,相信连向井敏明这样的杀人比赛冠军拿着卷了刃的东洋刀掰着脚趾头也数不完,可能人家要向中国人竖大拇指。最近报纸报道韩国正在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并与朝鲜商谈恢复对话问题,因为韩国人不愿意同胞相残。去年日本不承认慰安妇事件发生后,韩国几个热血青年和中年人,为表达愤慨于日本领馆门前当众断指明志,此事被韩国和世界媒体广泛报道。我觉得部分愤青同志有劲大可以冲日本人使,因为嗔恨心能量得不到发泄转而把目标朝向自己的同胞,这种方法非但不会获得广大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反而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感。地球是圆的,走的快些可以,但是不要走到问题的背面去,那样结果就与初衷背道而驰了。

8.9事件初期学生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巨大的机会,挑

唆鼓动一批人冲在最前面当炮灰,用愤青们的热情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结果演变成了冲击国家重要政府机关的反革命暴乱。要知道一群挥舞着刀枪棍棒企图冲进白宫和五角大楼的人,会得到怎样的回应。自911之后恐怕美国政府处理同类事件再极端都不会受到美国人民的指责,因为人家所有民众都对无论大小规模的、使用极端手段干扰现行和平生存环境的行为统称为--------恐怖主义!

针对中日合资企业汽车的车主被扎车胎、划漆、砸车窗等行为,伤害了部分国人情感,使很多人对所谓的“抗日”产生歧义,以佛家观点:毁伤他人财物为造恶业。从周易观点来看:做坏事为人所知,有损阳德,报应在今世,在自己。做坏事不为人知的,有损阴功,报应在家人,在来世。以法律观点看:这种行为属于损害他人财物,不管以何种借口,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有人为了阻止当事人对自己和公共的财物继续施加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阻止行为属正当防卫,同时因争斗中无意令当事人致伤或死亡,根据新刑法的“无限制防卫原则”,可以不必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也请大家认真研究一下新《刑法》。

“大家结党去革命,结果党外人士就成了反革命”北大文学硕士余杰的这句话辛辣之至。

希望广大爱国人士团结到爱国统一战线上来,枪口一致对外。也希望大家目前要抵制日货,等待政府的明确态度出来,相信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政府是绝不怕小日本的,但是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是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对于日本人要惩戒,但不要一棒子打死,因为没有利益关系存在和只有单方利益的双边关系才是最危险的,有利益冲突就总可以座下来慢慢谈,小泉不是已经屁颠屁颠的来了么???!!!刀没架到脖子上,就连日后真正的汉奸现在也是爱国的,所以不要向国人挥舞手中的屠刀!!!!!

参考文献:

1. 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1997年第一期

2. 中日关系分析:

中日关系,中日关系论文 第四篇_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0974/

推荐访问:关于中日关系的论文 中日历史关系论文

热门文章